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间词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间词话范文第1篇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人间词话范文第2篇

王国维先生最著名的大作,莫过于《人间词话》了。该书乃是他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现在就以《〈人间词语〉十则》为例,简要分析一下《人间词语》的艺术境界。

首先,作者以“境界说”为中心,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了其他论点。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做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按照境界构成材料的不同,王国维把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王国维比较科学地分析了“景”与“情”的关系和产生的各种现象,“造境”是作者极逞“创意之才”,充分发挥想象力,使万物皆为我驱遣,“以奴仆命风月”,这正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写境”则是作者极逞状物之才,能随物婉转,“能与花鸟共忧乐”,客观的真实受到高度的重视,这正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王国维还提出,“理想派”与“写实派”常常互相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创作方法。而用这种方法创作出来的艺术境界,则不能断然定为“理想派”或“写实派”。在这种境界里,“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自然与理想熔于一炉,“景”与“情”交融成一体.王国维认为,这是上等的艺术境界,只有大诗人才能创造出这种境界。

按照境界构成方式的不同,王国维又把境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形态。“有我之境”中,诗人作为感情激越的审美主体,从对象中反射自己,所以“物皆著我之色彩”,将情外化为景。“无我之境”中,“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他认为只有“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虽是无我之境,但景后隐藏着情。

其次,作者熔中西思想于一炉。王国维先生曾经系统地学习过西方哲学和美学历史,精心研究过叔本华和康德的美学思想。因此,他在书中多次直接引用了尼采和叔本华的话,这在晚清词话中是绝无仅有的。

人间词话范文第3篇

关键词:境界说 刘熙载 席勒 自然与理想结合

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美学家、批评家,他的美学观点主要表现在生活的本质是“欲”、“美在形式”、“悲剧美”、“古雅美”等方面。在词学理论上,他提出的境界说以及由此而构建的词学体系内涵深重。在阅读消化吸收大量中西相关理论批评著作的基础上,融合、裁断、提炼并升华而成。俞平伯《重印人间词话序》中医方面称誉王国维所论“深辨甘苦”、“惬心富贵”;另一方面也认为王国维“固非胸罗万卷万卷者不能道”。王国维所胸罗的“万卷”事实上也成为其词学的重要理论渊源。而他也以他开放的视野、务实的态度、深厚的中西学文化修养开辟了中国美学思想研究的新天地,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新的美学思想观点与研究方法。王国维的美学观对后世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这既与他个人的天赋密不可分,也跟是因为他将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美学完美融合的结果。

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我们可以发现虽不具名但却也有迹可循的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化用和暗用。这些化用和暗用在客观上为我们昭示了一种思想渊源。而且,其中中国古典诗学渊源尤其突出,堪称是王国维的立说之本。王国维自己认为,自己提出境界一词,只是对美学史上自唐代以来关于诗词的讨论以一个更恰当的总结:

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起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人间词话》第九则)

这里举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宋代严羽的“兴趣”和清初王士祯的“神韵”,以作为一个历史的概括,其他的理论或者明隐,或者暗隐,比如,刘熙载对同一对象,用了“触著”一次。其实刘熙载同样是沿着司空图、严羽的理论下来,提出“触著”一词,所谓“触著”,就是你一读到这里,心就被触动,一个点睛之词通过触动读者呈现出一个绝妙的境界。而同样的例句,王国维就说:“着一‘闹’字,则境界全出”。确实,“境界”一词,比“触著”好,也比“兴趣”和“神韵”好,它把艺术形象怎样才能达到艺术的境界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的提升,同时把艺术境界与人生境界、哲学境界、宗教境界、学术境界在最高层的融合一体提了出来。但美学理论史不是王国维的重点,因此他只举了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点出自己理论的学术史线索,其他的就在显隐结构中作为隐处而束之高阁了。对王国维来说,最重要的是对词史,进而对艺术史提出一种新论。从这中间我们可以看出,王国维境界说的提出是与中国文论史一脉相承,并吸收了其中的精华得以升华到最后凝练成他自己的境界说。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西方美学思想对王国维思想的影响。

之前不少学者都认为“境界说”的主要西学来源是得自于叔本华。笔者认为,境界说的来源或许更多源自希勒。

在《论朴素的诗和伤感的诗》中,希勒将他的美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第一,他认为,人从自然状态到文明状态,经历了一个从自我统一到自我分裂的状态,认得理想则是恢复这个统一。第二希勒认为,诗歌的本质就是尽可能完美地表现人性。将这个诗歌观运用于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就可将两个时代的诗歌划分为两种诗歌:处于自然的统一状态的古代诗人创作的是朴素的诗,因为他本身就是自然:他的自然的统一性在现实的和谐统一体中展现出来,诗人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完美地模仿现实;相反,在现代社会,人的自然的完整统一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理想,诗人的任务就必然是将现实提升为理想,或者以相当的事物来表现理想。因为理想并不能现实地达到,所以,现代诗人只能表现对理想的企望,他的诗歌就是伤感的诗。第三,希勒认为,朴素诗歌模仿自然,感伤诗歌表现理想,体现的是人性的两极,而人性的根本观念是包括这两极的。也就是说,这两种诗歌在根本上或在最高的层次上是统一的。这两种诗歌统一的境界,就是希勒所理想的真正美的境界。他说:“真正的美必然既和自然一致,又和理想一致。”

希勒主张“自然与理想结合”,其宗旨是在现代文明进程中,追求人自身的和谐发展,表达的是在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伦理、个性与共性之间寻求协调和平衡的人本主义理想。这是真正的“自然与理想的结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表达的诗学理想,即起追求生气与高致结合的意境创造,正与希勒的诗学思想符合。“生气”所求,正式希勒所主张的“自然”一面;“高致”所求,也正是希勒所主张的“理想”一面。王国维不仅一般提出这双重结合的诗学主张,而且非常切实地在他评论诗词的活动中时间这个主张。更值得注意的是,王国维不仅将“自然与理想结合”作为构成诗词境界的核心内涵,而且将它作为诗人的本质内涵。在《人间词话》中所表达的宗旨性的诗学精神具体为一诗歌创作论,即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结合的创作论。席勒提出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结合的诗学观念是受到康德思想的影响。但席勒认为,朴素性格和伤感性格中抽去两者所具有的诗情,两者就分别成为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因为现实主义者是受自然的必然性决定的,理想主义是受理性的必然性决定的,所以在这两者之间必然产生那种在自然影响与理之间所见到的关系。”“现实主义者不会想到:人除了生活得美好以外还肯能有别的追求,他所以生根,只为了有良好和高尚的思想,首先必须生活得美好,如果老根不顾,枝干也就凋萎。”因此,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分别代表了人性的自然经验和理想(理性)的两个方面,两者的分裂,也就是人性的分裂。“人性的理想,如果把人性分割为两个方面,从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打到,而必须从全体。”所以,席勒主张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结合,因为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实现人性的完整发展。王国维对席勒主张的自由与限制统一的创作观,是深为认同的,一方面,他主张诗人忠实自然,要求真实深刻地描写和展现自然事物的情帽神理,“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人间词话删稿》);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诗人“通古今而观之”,言情体物要求“深远之致”,批评“精实有余,超逸不足”的作品。他所理想的诗人,则是将这两方面统一起来,在自由与限制的平衡点上,“自然与理想的结合”的诗学精神得到切实的体现。这不仅赋予“境界”说在核心处的积极的理想的人本主义精神,而且使之与儒家的“文以载道”诗学和道家“妙悟体无”诗学相区别。因此,“境界”说赫然展示出“文学革命的先驱”的革命气质。

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出现一定有着他的时代与个人必然性。就王国维而言,一方面,他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特别是对老庄哲学的“无为”、“大美”等观念有着深刻的把握。另一方面,王国维接受了康德、叔本华、席勒、歌德、尼采以及古希腊哲学美学著作,其中对他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康德的审美无关利害论和天才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和席勒的游戏说。可以说,比起同时代的许多理论家和研究者,王国维有着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更深厚的个人素养,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研究能力很强的人,这也使得他有更多的机会把老庄等中国传统哲学和康德、叔本华学巧妙地融合贯通,形成他的注重生命与审美的文艺理论新体系。王国维在处理传统美学思想和西方美学思想的巨大差异时,采取了一种十分可贵的平等态度,既没有固守传统,也没有以西方美学思想为依据来述说自己的理论见解。王国维能够做到平等地对待中西方文化在于有清醒的文化整合意识和过人的文化整合能力,这种意识和能力来源于他对中西方文学艺术理论的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王国维以他开放的视野、务实的态度、

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开辟了中国美学思想研究的新天地,也为我们后来者提供了新的美学思想观点与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人间词话 王国维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王国维及其文学评论 叶嘉莹 河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人间词话疏证 彭玉平 北京 中华书局,2011

[4]中国美学史上的体系性著作研究 张法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世纪初的苦魂 夏中义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人间词话范文第4篇

慈善之爱不正如这雨后水滴,遇着七彩光圈,她幻变出璀璨的晶莹,彰显着人性的美德和善良。

一个鸡蛋的暴走,从3人发展到60余人,善款达10万元。据悉,这原本是联劝基金会内部3人行的一个小活动,大家给自己的朋友们发了一封筹款信——我若暴走50公里,你就捐出176元。176元是什么概念?一顿大餐?一场电影?错,176元可以让贫困地区的一个孩子一年里每天吃上一个鸡蛋。没想到这封筹款信被层层转发,最后参加暴走的成员一共有61位,有学生、白领,也有大企业的CEO。“从早上7点半出发到晚上7点半到达,我整整走了12个小时。”61人中有53人坚持到了最后,而退出的几个人都是由于自己脚底磨出了水泡。这场回馈社会的创意筹款活动,就像清雅的茉莉,长于心田,绽放出爱的花朵。

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后,有些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奔赴抗震现场,也有记者不断“扰”民,或有个别志愿者灾中添乱。但更多的是敬业的专业救援队、热心有经验的志愿者、不留名的捐赠者,他们在抗震救灾中心怀悲悯。更有像韩寒一样冷静理智的年轻作家,反观现实、反思总结。道德慈善不用高挂,身边困苦尽可行善。“众善够重,诸恶才能被诛;重善够重,困难才能不难。”心怀善念,让千千万万的善汇成一条爱的大河,流淌在人们心底,滋养出慈善的大树。

给予本身是一种快乐,慈善所提供的帮助不仅仅停留在物质阶层,也可以是其他方面。“乐踢”,不仅向非洲孩子普及健康与疾病的预防,也解决了当地部分就业问题。“抱抱团”的真情拥抱,关爱他人,温暖自己。

人间词话范文第5篇

前些天,一家公司的副总何先生急急忙忙地找到我,面带几分惊慌之色。经询问,原来他最近参加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胸片报告提示他有主动脉硬化和钙化斑块。这下,他可急坏了,说自己50岁还不到,主动脉就硬化了,以后真不知该怎么办……

近年来,像何先生这样在体检发现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很多,有的人是通过胸部X线摄片发现主动脉硬化斑块,有的人则是通过彩超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这些硬化斑块因何产生,如何发展,有何危害,该如何应对呢?别急,且听我从头说来。

关键词一:斑块

正常动脉是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组织构成的富有弹性的管状结构。通常所说的动脉硬化,一般指动脉粥样硬化,它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斑块形成,进而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通常,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过程主要包括脂质条纹、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3个阶段(图1)。脂质条纹为点状或条纹状的黄色病灶,就像血管内膜上沉积了一层黄色的小米粥样的污渍。随着动脉硬化的发展,脂质条纹会演变为纤维斑块,颜色从浅黄色变为瓷白色,并呈不规则隆起,突入动脉管腔内。之后,纤维斑块中央基底部发生变性、坏死而崩解,崩解物与脂质混合形成粥样物质(也叫脂核),外面包着一层纤维帽,即粥样斑块。在粥样斑块形成过程中,脂核中可出现钙化,能在X线下显影(图2)。斑块钙化严重的患者,甚至能在X线片上看到清晰的钙化血管轮廓。

关键词二:损伤与修复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仍未完全弄清动脉硬化的发生机制。目前认为,脂质浸润、内膜损伤和血小板聚集是动脉硬化的三大基本成因。

早在19世纪,人类就已经认识到动脉硬化是因血脂水平升高所致。此后,人们又发现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是构成粥样斑块的主要成分,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可明显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动脉内膜深居人体内部,似乎“备受保护”。但实际上,在人的一生中,内膜面临着很多损伤因素的威胁,如长期高血脂、高血糖,高压血流的冲击损伤、动脉分支处的血液湍流剪切力,以及细菌、病毒、毒素、炎性因子、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成分的刺激等。动脉内膜一旦受伤,就容易“卡住”胆固醇,导致脂质沉积。

动脉内膜损伤后,人体会对这些损伤进行“修复”,如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并刺激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等。可惜的是,人体的这种“修复”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和粥样斑块的形成。

关键词三:缺血与出血

动脉硬化的危害可以归纳为血管堵塞和血管壁破坏两大类,前者导致“缺血”,后者则导致“出血”(图4)。

图4 动脉硬化的主要危害

动脉狭窄或闭塞所造成的直接危害是“缺血”。众所周知,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会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人体其他部位的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时(如脑、肠、下肢等),其所供应的脏器也会和心脏一样,出现各种缺血性表现。比如,供应脑的颈动脉、椎动脉发生狭窄后,可引起脑缺血,甚至脑梗死;下肢动脉硬化狭窄可引起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疼痛,甚至坏死等缺血表现。

另一方面,动脉壁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后,管壁的强度和韧度减弱,弹性降低,会发生破裂出血,如脑动脉破裂引起脑出血等。此外,薄弱的动脉壁也可能会发生鲜为人知的“延迟性出血”,即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等。动脉内的血流速度很快、压力很高,薄弱的动脉壁好比是一道“危堤”,随时可能在澎湃的动脉血流的冲击下发生“决堤”,最终导致出血。

关键词四:诊治有道

动脉硬化了,该怎么办?首先,不必惊慌失措。从某种程度上说,动脉硬化是人体的一种自然老化过程,只不过这种过程由于种种原因开始得太早了而已。其次,应针对导致动脉硬化的各种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运动不足等,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控制动脉硬化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第三,患者应去医院做一次全面的血管系统检查,明确动脉硬化的范围,并及早发现动脉管腔阻塞和动脉管壁破坏的程度,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或手术干预。常用的无创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CT或磁共振血管造影。

答疑解惑

问:什么样的“斑块”比较危险?

答:具有发生破裂和血栓形成,导致血管急性闭塞倾向的粥样硬化斑块比较危险,医学上称为“易损斑块”。易损斑块就像是“皮薄馅大的饺子”,容易发生破裂,导致急性心梗等突况,故也被称为高危斑块、不稳定斑块或软斑块等。

问:哪些动脉需要重点检查?

答:动脉遍布人体全身,除了针对不适症状进行相关血管的检查外,还应重点关注三处最容易发生阻塞的动脉,即冠状动脉、下肢动脉和头相动脉(包括脑动脉和供应脑组织的颈动脉和椎动脉),以及一处最容易发生破坏和动脉瘤的动脉硬化区,即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