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女性英语名字

女性英语名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女性英语名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女性英语名字

女性英语名字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英汉称呼语;文化背景;主体意识形态;家庭结构

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解释:文化背景、主体意识形态和家庭结构等。

从文化背景来看,中国封建社会有严格的宗法观念制度。在家族内部和整个社会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纲”。家庭内亲属称谓辈分排行清晰,严格区分血亲与姻亲、宗族与外宗族,明确了个人的名分地位、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汉语中广泛使用的拟亲属称谓语负载了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反映出中国人在交际活动中想利用亲属称谓拉近距离、融洽关系的社会心理。称呼语不仅反映人际关系也反映社会关系。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受社会体系和封建道德的限制,称呼语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人际关系的态度,尤其是对亲属的态度。汉语的称呼语是用来保持不同辈分和不同阶层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而英语称呼语反映了商品经济社会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前者作为农业经济模式和等级观念的产物,其中的亲属称谓更重视血缘关系,带有相当的封建等级成分也反映了儒家思想的魅力和特点。而后者带有人文特点,精华在于个体自由和对自由的尊重,因为西方社会在封建社会之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一直追求 “自由、平等和独立” 。

从主体意识形态来看,中国社会是个传统的父系社会。在整个封建社会中, 男性享有较高地位,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社会上,男性和女性的地位相差悬殊。在旧中国,女性必须遵守“三从四德”。“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表明了男性的地位有多高;“四德”则反映了女性的地位有多低。

从家庭结构来看,古代中国以“大家庭”居多,几代人住在一起,三世同堂、四世同堂都不稀奇,其中的各种亲属关系、主仆关系清晰明了。而相比之下,西方以“核心家庭”为主,往往是父母和孩子两代人住在一起,只有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特别清晰,而别的亲属关系相对模糊,简单的例子就是cousin和uncle的用法。部分由于家庭结构相对简单,以至亲属称谓相对泛化。在西方,继承权是双向的,也就是父系和母系的亲属都有继承权,而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女性成员是没有资格沿袭娘家的地位和财产的,因为女性是要嫁给外姓人进而变成一个外人的。古语“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对男女地位的一个极大的讽刺。《红楼梦》里黛玉机智回答老祖宗关于读什么书的回答可以做佐证。聪敏的她发现老祖宗并不真在意她读什么书,而且对女孩读书并不持有肯定态度。过去鲜有女性受教育,不是因为她们不愿意而是很多女性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尤其在贫困家庭里,在不能保障儿女都受教育的情况下,通常是让女孩做出牺牲。另外,父系家族里的亲戚比母亲家族的要更亲一些,比如某人同姨、舅的距离比同叔、伯的距离要远,尽管从血缘关系来看二者是一样的。一个有力的例子如下:对父系亲属的称呼包括祖父、祖母、孙子、孙女、侄子、侄女、堂兄弟姐妹等;与之相对应的母系亲属称谓则包括外祖父、外祖母、外孙、外孙女、外甥、外甥、表兄弟姐妹 (“表” 指外面或者表面,与“里”相对)等。有的以 “外”开头, 本身就表示了“远”。然而在英语里面就缺少如此明确的区分。例如,grandfather、grandmother、grandson、granddaughter、nephew、niece 和cousin 既可以指父系家族的亲属也可以指母系家族的,没有明确的区分。

从另一个角度看,亲戚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血缘关系,另一个来自婚姻关系。前者称为血亲,例如爸爸、妈妈、(外)祖父、(外)祖母、姑、姨、 舅、叔等;后者称为姻亲, 例如姨父、姑父、舅母、婶母和伯母等。血亲比姻亲要亲。汉语里面对每个人都有具体的称呼语但英语里面就不能全给他们找到完全对应的称呼语。

中国人多少年来已经习惯于不平等型称呼,显示权力型的垂直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里,人们可以对同龄的同事、朋友、同学等直呼其名,除非是对方比自己地位高。地位高权力大的人可以直接称呼别人名字,比如领导对下属、老师对学生、父母对孩子等。另外,中国人经常用“老+姓”来称呼同龄人以表亲近和随意,而“姓+老”则是用来称呼知识渊博或是德高望重人士的敬称。英语称呼文化则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西方社会更习惯于平等型称呼,也是平等关系的一个象征。在英语国家里,以名字称呼对方很常见且也并不表明不尊重。对于孩子来说以名字称呼父母甚至是祖父母也不算无礼,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可想象的不可接受的大逆不道的行为。英语里面也不用“老+姓”因为在西方文化里,“老”象征弱、无用、保守、缺乏创造性和活力等。

汉语里面很多职业名或头衔都可以用作呼语,例如医生、老师、会计、木匠、工程师、护士、教授等,而英语不一样,除了极少数职业的名字可以被用作呼语例如医生、护士、服务员、行李员等,一般用作职业的名不能用作呼语。他们更倾向于用“Mr./Miss/Ms. +姓氏” 。在英语里面,不能称呼某个教师为“Teacher Li” 或者某个工程师为“Engineer Wang”是常识。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就可以说“李老师”,“王工”,而英语国家的人就会说 “Mr. Li”、 “Mr. Wang” 、或者直接说 “Sir”。许多学生会直接称呼老师的名字,老师也不会觉得反感或者被冒犯。在中国这种做法就是不可思议的。中国所谓的“尊师重教”传统由来已久,理论上学生对老师是要十分尊重的,不可以名相称的。

女性英语名字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男尊女卑 性别歧视 构词 谚语

自古以来,“男尊女卑”的思想便广泛地存在于社会中。妇女以及妇女的地位受到了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的否定。对妇女的歧视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心理。这些思想一代代地沿袭下来,对社会的语言文化、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语言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尤其是对女性的歧视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从英语的词语、词汇构词法以及英语谚语等方面论述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男尊女卑”在英语词语中的体现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种符号,它具有可变性及深沉性特点。语言作为一种体系,属于历史范畴,每个词所具有的属性,都属于一定的历史时期。同时语言也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而“男尊女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英语词语中也有一定的体现。

(1)英语中常用man,mankind这样的词来概指两性。

从词义上来说,英语中表男性的词语可以兼指两性,涵盖的范围很广。但表示女性的词语却没有这一功能。它只能用来表示女性。例如man这个词即可以表示男性也可以代表女性,可以用来表示总称,而woman则只可以代表女性。

Man(male or human race)woman(only female)

He (he or he and she) she(only she)

Dog(all the dogs)bitch(female dog only)

上面的词语当中,man,he等词都是没任何标志的,可以表示男性或雄性,但同样可以用来表示总称,很明显woman和she也包括在内。但woman,she却有明显标志,它专指女性,不能用来指代男性,更不能涵盖整体。

(2)以-man结尾的词概指两性。

语言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特别是语言词汇,对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最为敏感。英语中许多男女通用的名词却以-man作后缀,也许这反映了旧时代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这就是“男尊女卑”的表现。例如:chairman(主席),mailman(邮递员),fireman(消防队员),policeman(警察),congressman(议员),sportsman(运动员)等。此外,许多表示人的身份和职业的词汇本身并没有属性,但习惯上都指男人,要强调具有身份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是女性时,就需要在该词前面加上woman,female或madam。如woman minister(女部长),woman doctor(女医生),female engineer(女工程师),female/woman professor(女教授),female/woman lawyer(女律师)。

(3)称谓上体现的性别歧视

在英美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现象根深蒂固。对妇女的歧视,首先表现在社会以男性为出发点,男性的意志常常就是整个社会的意志。例如男女取名方面就有很大差异:女性名字常取之于弱小的动物。如:fawn(幼鹿),jeminni(鸽子),Vanessa(蝴蝶)等;而男性的名字则多取之于与上帝、武器、搏斗有关,或与学问、权威、名誉有关。如Jerome(神圣生活),Abraham(圣母)等。这些都是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

在社会习俗上,对未婚的女子称Miss(小姐),婚后改称Mrs.(太太),而对男子不论婚否一概称之为Mr.(先生)。这是因为男子的社会地位通常都是根据职业和成就来确定的,男子相对来说在婚姻上更为自由。而人们对于一位女士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们的婚姻状况,为了表明女子的身份,称未婚女性为Miss,已婚女性为Mrs.。沿袭世俗,用Mrs.时,女性还不能用自己的姓,必须沿用丈夫的姓,说明自己已经“嫁”给了某人。这是因为,大部分女性都没有工作,更不用说自己的专业和社会成就了。所以,确定一位女士的身份,我们只需要知道她是某人的妻子或是通过她丈夫在社会上拥有的地位来称呼她就行了。

另外,信件开头也常用指称男性的词语概指两性。正式信件开头,人们常用Dear Sir或Dear Gentleman,而不管收信人为何性别。

2.“男尊女卑”在英语构词中的体现

英语构词上,一些以-ar,-or,-er等结尾表示人的名词本来就用于男女双性,如:minister,professor,doctor,teacher等,但又人为地创造了一个阴性后缀-ess来与之对应,使这些后缀反而变成了阳性后缀。就连女性(female)这个术语都是由男性(male)派生而来的。英语中有些关于职业、身份名词和部分名词是通过后缀而区分男女的。父权社会中,这种现象是非常明显的,而女性在这个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中无法拥有一席之地,暗示了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附属地位。

(1)以-ess结尾的女性词汇

人们普遍认为,-ess后缀表达了一种否定的内涵。在多数情况下,-ess后缀都是加在一些男性词后或者是一些未表明性别的单词后。英语中一些词被认为专指男性,如baron(男爵)和prince(王子)等。通过这些词缀可以看出,他们视男性用语为本体,把女性用语视为变体或一种附属的偏向。

这种由“男性名词/中性名词+-ess”构成的词汇在语义上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ess结尾表示女性社会地位与身份的词汇。例如:goddess(女神),empress(女皇),hostess(女主人),princess(公主)等。第二类是以-ess结尾表示女性职业的词汇。例如:poetess(女诗人),actress(女演员),air hostess(空姐),editress(女编辑),waitress(女侍者),conductress(女指挥)等等。从这些女性的构词中可以看出,阴性名词是作为阳性名词的派生词而存在的。由于以-ess结尾表示女性身份、职业的单词的社会作用比较明显,如今已经受到女权主义者的有力抵制。

(2)以-ette结尾的女性词汇

与-ess后缀联系密切的后缀是-ette,女权主义者很早就反对使用-ette这一后缀来表示女性,因为这一后缀明显含有“微小的”和“浅薄的”意义。正如kitchenette(小厨房),statuette(小雕塑),maisonette(小屋)等词汇一样,后缀-ette明显带有“微小的”含义,所以比起后缀-ess来说,也就更带有“微不足道”的内涵。usherette(女招待)比usher(招待)显得“矮小”很多。其它单词如:conductorette(女售票员),hackette(女雇佣文人),sailorette(女水手),typette(女打字员)等等。因此可以把-ette后缀看作是表示女性二等身份的象征,也可以看作是男性名词的衍生。

3.“男尊女卑”在英语谚语中的体现

谚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语言简洁的化身。语言学家把它形象地喻为“民族之明镜”,“语言活化石”。近年来,诸种研究结果表明,但凡涉及性别,各国谚语的内容不免表现出大男子主义的影响以及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以下将介绍和讨论英语谚语中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

Long hair and 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

When an ass climbs a ladder,we may find wisdom in women.

(若要女子有才智,除非毛驴攀上树。)

Man woman and devil are the three degrees of comparison.

(男人、妇女和魔鬼,三级差别分贱贵。)

A man of straw is worth of a woman of gold.

(稻草男儿抵得上金玉女子。)

以上论述是从英语语言方面反映出的“男尊女卑”而作的简要分析。其实不仅是英语,世界上各种语言只要你认真去分析都可以发现其对女性歧视的一面,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语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跟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有着紧密联系。要真正从语言上消除这种性别歧视成分,必须改变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但这个过程是个漫长过程。它需要男性和女性的共同努力,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共同为争取男女平等而奋斗。只有人们的思想解放了,只有女性有了自己的权利才能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成分,才能达到社会中真正的男女平等,这样的社会也才是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陈观岑.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R・Lakoff.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New York:Harper and Row Publisher.1975.

女性英语名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女性 称谓

称谓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方对另一方的名字或身份的呼叫,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一方面,被称谓者的社会地位是公开的,在一个人身上可能同时存在着几种社会称谓,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角色关系和权势关系;另一方面,这些社会称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它反映一定的社会集团规范,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和远近。在英汉语言系统中从以上两方面能发现许多男女称谓不对称的例证。

一、相对固定,体现角色和权利关系的称谓

在英语称谓的运用中,通常以Mr.+姓 称呼男性,不必反映婚否。相对的,称呼女性有Miss\Mrs.,不得不反映出自己的婚姻状况,同时不能保留自己的姓氏。不论婚否,男性都是健全独立的名字。在汉语中“先生”与“小姐”在称谓的范围上也不对等:“先生”属于社会称谓,在任何场合对任何男性都可以称呼;而“小姐”则属于小社会范围称谓,只能称未婚女子。“女士”一词可称之为社会称谓,但多用于正式场合,目前还没有与男性社会称谓“先生”一词对等的属于女性的称谓。

在英语职衔称谓中,指称社会地位较低的职业往往有男性名词也有女性名词,如actor/actress,waiter/waitress等加上这些词缀以后,往往表示低微的地位和职业,阳性称谓多表示褒义或中性,而阴性称谓则表示贬义。多数有地位和身份的职业,传统上专属于男性,如teacher,professor,judge,pilot,lawyer,doctor等职业,习惯将它们与男性联系在一起,若指女性,则要在这些职业前面加上性别标记lady,woman,girl或female 等。有调查显示:在美国大学,学生称呼大学教授时,称呼男教授通常使用Prof. /Dr.+姓,而称女教授时则用Mrs. /Miss /Ms. + 姓。而一些多由女性从事的职业,如nurse,secretary等却常与女性联系在一起。若是男性从事此职业要在前面加上male,man或boy。通常称知识界中德高望重的女学者为“先生”,如“杨绛先生”、“冰心先生”、等。

二、体现亲疏远近关系的称谓

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类型,也是男女关系的主要形式之一,夫妻称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表现出夫妻关系的存在状态及双方在家庭中的地位。中国古时的女子自称“奴家、卑妾、贱妾”等,但“丈夫”一词却没有相应的谦称形式。女性婚后改随夫姓,以夫姓加妻妾身份称呼,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王夫人、邢夫人、赵姨娘;或仅以“氏”称之,如“李氏、刘氏、崔氏”。

类似这种带有歧视的称呼并不仅仅存在于夫妻之间,在描述未婚男女时也有所反映。英语中对于单身男女的称谓分别为“bachelor”“spinster”,“bachelor”所含有的社会形象远远优于“spinster”,后者多指性格孤僻,不合群的未婚女性。其中不免暗示透露出对于女性需要通过婚姻来证实自我价值的信息。女师傅、女老师配偶的称谓语也有缺失现象。对男性老师或师傅的妻子可称为“师母”或“师娘”,当老师或师傅是女性时,没有对应的“师父”或“师爹”之称。

导致称谓语失衡的原因

1.社会角色。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来是由男女共同参与的,但是对人类发展的认识和记录,却主要是由男性来完成的。因此,男性的声音和男性的经历是知识领域的主体。由于以男子为轴心的父系社会终于取代了母系社会。在漫长的父系社会中,妇女地位低下,依附于男性,受男性支配,人们在观念上形成了对妇女特有的偏见。

2.社会规范制约。中国封建社会的教条框架从男性角度限制了女性发展自由。相对于中国,《圣经》对西方社会的影响不可忽略。在成文过程中,犹太作者对待留传下来的母权制因素,采取了否定与改造,一方面试图从文本中抹去母权的成分,另一方面将其改造成为服务于父权秩序的说教。

3.社会心理认同。根据萨贝尔・沃尔沃的假说(Sapir-Wholf Hypothesis),语言不仅是社会的产物,还能反作用人的思维与精神的构建。反映出性别歧视的语言又在以某种方式促进社会心理定势的形成,维持着一个压迫女性的社会。

汉语和英语称谓词不对称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伦理为主的社会文化系统。语言发展是一种比较缓慢的过程,体现这一文化体系的词语仍活跃在当代汉语和英语中,既体现了语言的继承性,也体现了文化的稳固性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Spender,Dale.Man-male language[M].Boston:Routledge& Kegan Paul,1980.

[2]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女性英语名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女性歧视 语言表达 男性支配 缺失

我们的意识和语言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如果在语言的措辞表达中,女性与男性相比,总是处于劣势,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可想而知,它就使我们自然而然地产生女性劣势的意识。笔者认为女性差别之所以仍然存在是因为语言中的女性差别使之根深蒂固。本文以此为题,进行调查研究。

在语言方面可以说男性支配着女性。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支配呢?一般认为有以下两点:其一,从生理角度看,男性大脑的平均尺寸要大于女性;其二,据圣经记载,神首先创造了男人。但是仅凭这两点难以说明男性比女性出色。那么,究竟在语言上是怎么产生这种支配的呢?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察研究。

1.女性词汇的区别差异

首先是年龄的区别差异。在英语中,用于表达男性的“Mr.”(先生)一词是不存在本人是否结婚的区别的,也就是说,无论结婚与否,“Mr.”一词可以用于任何年龄段的男性。而用于表达女性的词汇“Mrs.”(夫人,太太)和“Miss”(小姐),却有结婚与否的区别,也就是说已婚的称为“Mrs.”,未婚的被称为“Miss.”。最近“Ms.”(小姐,夫人)作为女性词汇被广泛使用,它与对方结婚与否无关。但是尽管如此,在英国仍然使用“Mrs.”和“Miss”的人较多,这可能就是那种潜在的意识在发挥作用。其次,同样意思的女性词汇和男性词汇相比较,往往女性词汇带有一种否定或消极的语气。比如说Bachelor(男性语)和Spinster(女性语)两个词,均为没有结婚独身的意思,但是Bachelor仅仅是指没有结婚,而Spinster却包含“本应该已结婚,但是还没结婚”这样一种否定的语气。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区别地位较高的女性的表现。譬如,医生这个职业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比较高贵的职业,是男性应该从事的职业。一旦女性从事了这种职业就会被称为Female Doctor(女医生)加以区别对待。这种区别对待在日语中也可以发现,比如女医师被称为“女医さん”,女律师被称为“女弁士”等。

2.女性词汇的缺失

在英语中,在表达职业的词汇中,词尾往往附有“Man”一词。表示从事相应职业的人。比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Salesman”(售货员,但是从字面理解的话就是“男售货员”)。其问题就是在于与此没有相对应的女性词汇。虽然有“Saleslady”(女店员)一词,但是其中被赋予了一种令人生厌的语感。这也是我们在第(1)中所述的女性词汇往往被赋予一种消极的感彩的体现。再者就是在一个句子中女性感觉好像被抹掉了一样。也就是说在不知不觉中女性的存在消失了。比如下面这个句子:“Everyone should bring his book.”(直接翻译的话就是请每个人把书带来)。“Everyone”(每个人)一词里理所当然是包括女性的,但是后面使用了“his”(“男性”他的,)一词,令人费解。

3.是对女性词汇的轻视

女性的声音一般是比男性高的,正因为如此,即使女性在合乎逻辑地谈论的时候,也往往被认为是失去理智或歇斯底里。再者男性喜欢有关政治及体育的一些话题,而女性则喜好有关家长里短的一些琐碎小事的话题。女性的日常所说往往容易被轻视,或是不屑一顾。更甚者,女性词汇不仅被男性区别对待,有时也会被使用这些词汇的女性区别对待。比如20世纪70年代所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新闻报道上分别注上男性和女性记者的名字,请人们(当然男性和女性读者都有)阅读,而结果是,注明了男性记者名字的报道获得了好评,与之相反,被注明了女性记者名字的报道被一些女性读者们恶评。

4.男性在交谈中的主导地位

一般认为女性比男说,实际却相反。男性与女性在交谈的时候,说得较多的往往是男性,并且常常打断交谈的也是男性。与此同时,女性在交谈的时候往往选择一些能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题,而男性则往往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支配交谈。

5.汉字表记上的女性歧视

可以说这一现象是日语特有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30多年以前中国就禁止了带有女性歧视的一些汉字的使用。在日本3个“女”字组成的「しい一词是表示话多吵闹,甚至令人生厌。但是如果说爱说,话多的话,正如我们在上边所论及的那样,那么实际上是男性更胜一筹的,所以说用3个“男”字表记更精确。为什么要用3个“女”字呢?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在日语中有一种这样的倾向,即把含有“不好意义”的含义的词汇往往赋在女性身上。再比如“嫉妒”一词,也是其有力的显现。

从以上5个方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重新感觉到女性劣势的这一概念,通过语言根深蒂固。即使时代在不断进步,法律在不断完善,只要我们的意识不变,就不能彻底断绝或根除这种女性歧视。所以为了改变语言中的这种女性歧视,我们必须进行彻底的意识上的变革。

参考文献:

[1]真田信治等.社会言语学.おうふう(京),1992:17-28ペジ.

[2]高田.对照言学.おうふう(京),1998:152-167ペジ.

女性英语名字范文第5篇

摘要:借助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以及其美国译者Evan King的英译本 Rickshaw Boy,文章重点论述了处于西方意识形态下的译者在选择人名的翻译策略时,如何通过采取怪诞的译意策略,带着自己的文化烙印来满足西方世界对东方的想象。

关键词:人名翻译;东方学;文化想象

引言

在翻译行为中,文本通过译者,方可到达迥异的另一种文化中。译者,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产物,由于文化的迥异,世界观,道德观,意识形态等等的迥异,带着自己文化烙印的译者,在选择或者处理一些译文时,会不同程度地带着自己对源语文化的想象,同时,为了迎合目标语读者,也会使译文满足读者对源语文化的想象。文章借助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及美国译者Evan King的英译本 Rickshaw Boy,通过仔细深入地研究译者对原文中人物名字的翻译,论述其翻译如何满足西方世界对东方的想象。

一、名字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美国当代知名翻译理论家泰谟兹克提出:“名字在很多文化中不仅仅有词汇意义,还担任着社会语言学的功能符号,表明部落和家庭关系,性别和阶级、种族、民族、国家、宗教身份等等。它们指代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因此,文本中的名字在翻译的过程中,带来很棘手的问题,部分原因是名字符号常常具有非常特殊的文化意义并且依赖其文化范式。”(泰谟兹克223-224)

在中国文化中,人物姓名,承载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所指。中国的姓名,往往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如:“洛生” “沪生”等这样的名字,传递出孩子出生地方的信息,“秋生”、“春梅”、“晨曦”透露出孩子出生时辰和季节等,更多的中国人姓名,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美好祝愿,如名字中含有“福”、“贵”,“安”等等。小说中作者将主人公命名为“祥子”,表达出一种美好的祝愿,而他的妻子命名为“虎妞”,向读者传达出她丑陋的外表。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姓名的丰富内涵,但从翻译的层面也体会出 “中国名字的翻译问题更加复杂,因为在汉语中,声音序列往往和特定字符或者意符甚至书写因素相关联,这些因素往往有他们自己独立的一套规则。”(泰谟兹克240)

那么在英语文化中,名字又有什么样的规则呢?泰谟兹克在他的论著中这样描述到:“在英语中,具有语义的名字好似没有良好的文化声望,在英语语境中,有语义的名字往往带有贬义色彩,因为有语义的名字和殖民地文化有关系------美国印第安人,非洲人,印度人以及爱尔兰人的文化相对来说比较弱势,没有强有力的地位,他们文化的命名总是带着很多的语义,而且,在英语名字中,通常把有语义的名字用来命名动物和女性”(泰谟兹克233)。

含有语义的名字,在中国文化中,往往寓意美好,而在英语文化中,却成了弱势群体的象征。

二、西方世界对东方的想象

著名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在其《东方学》中,描述了东方在西方眼中的特点:“壮观、专制、残忍、性感、没有自治、艺术、非理性的、不合逻辑、阴谋、狡诈、嗜睡、堕落、幼稚、充满异国情调的、被动的、神秘的、沉默、软弱和黑暗”(鲍德威 69)。在对东方的研究中,因为研究行为的主体是西方,而整个东方处于被研究,被言说的客体,在整个东方学研究中,东方世界处于失语状态,而西方世界掌握了言说东方的话语权,因此,无论东方世界对自己的认可和评价和上面罗列的这些多数为贬义的词有多大的差异,在西方世界中,对东方的想象,正如萨义德描述所用的那些刺眼的词汇。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些词汇多少成分是合理的,多少成分是歪曲的,只是了解东方在西方眼中的特点。这样的了解帮助读者理解翻译中的策略选择,帮助读者了解一下译者如何通过翻译来满足西方读者对东方的想象。

三、译者有意识地满足目标读者对东方的想象

人名的翻译,国际一般的通行惯例是使用译音方法,无论是采用韦氏拼法,还是拼音拼法,更多的是关注名字在生活当中的指称功能。因为在一般的交际中人们而更注重名字的指称功能,而不去过多地关注名字寓意,因此,在不同语言之间的人名翻译大多采用译音法,仅对某些知名人物名字的翻译会按约定俗成或者其他具体情况来特殊处理。

针对老舍作品《骆驼祥子》中的一些人名,美国译者Evan King在他的译本 Rickshaw Boy 中是这样翻译的:祥子(Happy Boy),小福子(Little Lucky One),二强子(Second Vigorous Son),虎妞(Tigress),小文(Little Elegance)。Evan King翻译的名字完全舍弃了通用的译音策略,失去了原文名字的音韵效果。

仔细分析Evan King 的名字翻译,小说中人名在他的翻译中,有种怪异,莫名其妙的感觉,失去了人名的特点和功能。或许译者认为这些名字寓意深刻,并且有意想要读者领悟名字的种种指称意义之外的语义,可以采用某种手段加以再现,但是应在合理的限度内部分再现。所谓合理的限度我们参考一下《红楼梦》杨译本为弥补译音造成的名字意义的损失而采取的合理做法:如:甄士隐Chen Shih-yin,熙凤Hsi-feng。杨先生采取了对部分人名的翻译,采取了音译,但为了弥补涵义的缺失,名字首次出现时以脚注形式加以补充解释,之后就只用音译,不做解释。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人名翻译方法,既注重了人名的指称功能,又兼顾到文化内涵。

进一步看Evan King的人名翻译,即便是译者通篇使用译意的人名,《骆驼祥子》中人名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丢失很多:比如 “小福子”中的“福”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刻内涵的字眼,包含有:幸福,福气,美好,顺心,丰收等等美好涵义,而Evan King仅用一个“lucky”来翻译,损失了太多“福”字丰富内涵。

那么,Evan King采取通篇译意的人名翻译策略,仅仅是因为语言的差异性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萨义德认为 “每一个欧洲人,不管他显示出对东方什么样的态度,最后,他几乎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一个帝国主义和一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中心主义者。”(萨义德 260)Evan King生活在英语语言文化中,他深知“现代英语文化中的名字很少有明显的语义。”(泰谟兹克 230)因而充满了语义和内涵的中国名字给他以及这些英语文化中人们一种新鲜和奇异的感觉,同时也符合西方世界眼中的东方处于弱势的想象。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中,对翻译的操控有很多因素,比如赞助者,目标语读者,译者的文化意识形态等等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影响到译者的翻译。译著的出版,赞助商必须要考虑市场的接受和销量,销量来自读者的接受,在选择译者时,赞助商和出版商会有意选择符合他们利益的人选,因此,被选中的译者Evan King采取这样的翻译策略,明显是考虑到目标语读者,为了让读者接受这本来自东方的文学作品,就必须满足读者对东方的想象:非理性的、不合逻辑堕落、幼稚、充满异国情调的、神秘的等等。

四、译者无意识地满足自己对东方的想象

美国译者Evan King对《骆驼祥子》人名采取译意的翻译策略,更深层的因素还有他所处的文化意识形态。

西方国家和东方世界无论在文化价值观,道德观,还是经济发展阶段都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东方诸多国家都遭受到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殖民的历史,以及经济发展的差距,再加上不同的意识形态,在西方世界看来,东方属于一种“他者”形象,和“他者”相关的想象还有贫穷,愚昧,丑陋等特点。译者Evan King生活在这样的西方世界,成长于这样的文化意识形态中,那么审视东方世界时,他和他的目标读者都会带着一种有色眼镜来观望东方,包括中国。一种文化对另外一种文化的偏见无论我们想怎样有意地避开,都会是一种徒劳。无论我们怎么做,“无论走到哪里,我们的社会或道德价值观永远形影不离,摆脱不掉。”(Freud 69)因为这种偏见经过文化上千百年的承载和重复已经存在于西方人的集体无意识中,当然也包括译者Evan King的无意识当中。

译者有意用这种不符合常规的名字翻译策略除了有意为目标读者营造一种东方的奇异怪诞感,以吸引读者,同时,作为所属的西方文化中的一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对待原语文化的态度往往是其所身属的文化对待原语文化的态度,是其身属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孙会军67),因此,可以说译者在“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下,采取这样的翻译策略,也满足了他对东方世界的想象。

五、结语

通过Evan King 对《骆驼祥子》中人名的翻译,可以看出处于西方世界的译者,为了满足目标读者,会有意识地满足西方读者对东方的想象,而同时,成长于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当中,也会被“集体无意识”影响,满足了自己对东方文化的想象。从中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表层传译,翻译是受各种超越文字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包括译者对源语文化的想象。

【参考文献】

[1]鲍德威.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泰谟兹克.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早期爱尔兰文学是英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4.

[3]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4]老舍.老舍小说全集(第四卷)[M].舒济/舒乙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5]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M].车文博主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