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输软件

传输软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输软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输软件

传输软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udp协议,屏幕传输,广播教学

 

屏幕传输是指将一台计算机上的屏幕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地传送到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上并重新再现出来。远程屏幕传输目前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它是计算机远程控制,远程监控,广播教学系统等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广泛应用在高校的机房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

一.系统架构。。远程屏幕传输系统从总体上来说设计成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它由两个部分组成,教师机程序和学生机程序。教师机程序获取教师机屏幕图像,将图像数据压缩后,通过网络在特定的组播地址和端口上将屏幕图像数据发送出去。学生机程序从网络上接收教师机屏幕图像数据,解压后显示在学生机屏幕上,使的学生机屏幕同教师机屏幕图象保持同步。

二.教师机程序设计。教师机程序首先获得教师机屏幕窗口句柄,这样便可获得屏幕窗口所对应的位图图象,将这个位图图象的数据通过网络在设定的组播地址和端口上发送出去。广播教学的屏幕传输要求完整、实时、有较好视觉效果, 要想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实时传送效果,则每秒至少需要传送3-4个屏幕,每幅屏幕图像在没有压缩的情况下:如分辨率为'1024*768', 色深32位色的图像数据量为:1024*768*4B=2.81M,也就是说,在没有压缩的情况下每秒要传送10M的数据量,实时传输如此大的数据量是不太可行的。 要解决此问题,第一,降低屏幕颜色深度。各个不同的颜色深度所需要的数据量是不一样的,颜色深度越大所表示的颜色数越多,但同时所需的数据量也越大。在相同分辨率下32位色屏幕的数据量是16位色的两倍,而16位色的视觉效果是人眼可以接受的。第二,只传送变化的屏幕区域。在通常情况下,连续传送的两幅屏幕图像之间只有部分发生变化,这样每次只传送发生变化部分的图像信息,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网络的数据传送量。学生机程序只需在屏幕的相应位置画上接收到的屏幕图像,就能实现学生机和教师机的屏幕同步。由于屏幕图象的变化区域形状并不规则,甚至是若干小的不相邻区域,很难找到合适的数据模型来描述。为了简化程序开发难度,将整个屏幕图象用16*16象素区域块进行分割。将当前屏幕图象与上一幅图象进行比较时,实际上是逐个按16*16象素区域进行比较,只要象素区域中有一点不同,就说明`这个16*16象素区域有变化,则发送该块的图像信息和该图像块的区域信息。分块能有效的减少传送的数据量。。第三,对需要传送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数据压缩算法有许多成熟的理论、算法和应用方案可供使用。如PCAnywhere采用的是无失真的简单压缩方法,这一类方法的代表是RLE(运行长度编码) 和LZW 等。上述算法的优点是具有很快的运行速度。在现代主流配置的PC 上可以在耗用很少,无失真的算法对于文字的恢复质量很好,由于进行广播教学的计算机屏幕显示内容多为文字和简单图形,所以这类算法在客户端可以获得很清晰的图像。第四。数据压缩后即可进行网络传送。

三.网络传输程序设计:网络传输模块负责把教师机程序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发送到学生机程序。可为了保证我们的软件用于大多数网络,TCP/IP是网络应用程序的首选协议。虽然TCP协议中植入了各种安全保障功能,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会占用大量的系统开销,无疑使速度受到严重的影响。Udp协议不保证可靠数据的传输,可以采用广播方式或组播方式发送数据,能够向若干个目标发送数,特别适合一对多的系统。UDP由于排除了信息可靠传递机制,将安全和排序等功能移交给上层应用来完成,极大降低了执行时间,使速度得到了保证。Udp对数据包有最大值限制(64 KB) , 对于较大区域的屏幕图像, 如果不能将其压缩到足够小, 就必须分割成独立的小块, 分成几个数据包传输。另外无连接方式存在丢失数据包的情况, 所以必须保证每个数据包意义独立, 即使丢包也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学生机程序设计。学生机程序在设定的组播地址和端口上接收网络数据,一但接收到教师机屏幕图象的完整数据后,便可根据这些数据在学生机内存中生成教师机屏幕图象。然后,学生机产一个与屏幕同样大小的无边框窗口,显示在桌面的最顶层,并将在内存中生成教师机屏幕图象粘贴到这个新生成的窗口上,这样,学生机的整个桌面上将显示为教师机的屏幕图象。在此后每当学生机程序从网络上接收到教师机当前屏幕图象上变化过的图象区域及图象数据后,根据区域位置用该区域的图象数据更新上幅图象的对应区域数据,使学生机的屏幕与教师机的屏幕保持了一致,从而实现软件分屏显示的功能。

经过测试,基于UDP协议的广播教学软件在机房局域网中能达到较流畅的效果。经过改进也能用于机房的远程控制系统中。

参考文献:

1.顾纪鑫,李煜. 教学新概念———网上远程教学. 中国远程教育,2000. 1.

2.Jones A, Ohlund J. Windows 网络编程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03.

3.Symantec 公司, PCanyWhere , http :/ / symantec.com/

传输软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软件;数据传送技术;分析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1-0237-02

1 引言

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类信息获取与处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方式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的形式,它是一种新型的电子信息技术传输,数据传输指的是根据合适的标准,通过多条的链路在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送,也能有效的借助信道上的信号将数据从一处送到另一处的操作。多样化的传输方式也给网络数据传输提供了便利,在以TCP/IP协议为基础的网络中,主要的数据传送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单播、广播以及组播,在进行网络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广播是最不常用的方式,因为它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现象,还会出现网络的堵塞,因此通常会利用组播方式来代替。在软件设计中利用单播的原则在于对数据的传送安全性要求比较高,同时单播还可以将数据传送双方的IP地址记录下来,而组播的主要原则是当出现很多相同数据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组播方式,将单播与组播方式合并起来运用在软件系统中更可以提高网络软件的数据传送效率,有了这一方法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数据传送的问题,此外如果同时运用单播与组播也不会加大设计的难度反而使得设计变得更加轻松。本文就对网络软件中的数据传送技术以及单播、多播的数据传输形式进行详细的传输。

2 网络软件中的数据传送技术分析

2.1 基于单播的数据传输形式

单播方式就是把一些相关的数据由一方传送到另一方,在进行传送的时候要在发送接收两方之间建立起传输通道,而单播方式基本上都是基于TCP的方式来进行工作的,数据发送者要首先知道接收者的IP地址然后再将数据传送到接收者IP地址的缓冲区域,这就需要接收者应该提前建立好具体的缓冲区,同时,接收者还要对IP区域进行定期的维护防止数据出现溢出的现象。在利用单播传输方式时也会出现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比如在进行设计该方式的时候通常将计算机网络软件分成服务器与用户机两个部分,服务器软件只在其中运行一部分还有很多的客户机工作在不同软件的客户机中,因此在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就需要双方都知道彼此的IP地址以及相关信息。如果有过多的客户机软件一起工作,那么相应的服务器就会记录下客户机的列表,客户机的接入与退出都会造成列表的改变,想要更好的维护客户机的列表可以利用相应的服务器来实施,这种方式可以让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加高效、便捷。客户机与客户机之间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分别是通过服务器的中转形式以及采用服务器与客户机直接相连的方式。前者能将所有客户机的信息转到服务器中,但是这种方式会造成网络资源的严重消耗,所以通常不会被广泛应用。而服务器与客户机直接相连的形式在进行信息传输时就越过了服务器,同时对客户机之间的IP地址信息进行更好的传输。

2.2 基于组播的数据传输形式

组播是能让单独的数据信息发送给多个接收方的网络软件技术,想要使这种方式真正达到IP组播在数据传输的双方中都得到支持的话就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支持,通过组播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特定的传输,它是由IP 地址来进行命名的,要想对组播进行一定的管理就需要对组播采用IGMP的方式,对组播成员接入与退出的管理可以有效防止信息的增长。在对组播形式的网络软件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对组播的IP地址进行确定,在进行网络软件的设计过程中通常会将组播的IP地址分成两种方式,即静态设置与动态设置。静态设置就是在网络软件开发设计时,设置了之后就不能再改变了,这种形式都是比较简单方便的但是组播形式的网络软件很少会出现问题,如果有多个网络软件利用相同的组播地址,那么就很可能发生地址冲突的问题,在进行网络软件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对数据进行安全性的考虑,组播划分的区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在安全性方面应该充分到参与者,同时还要考虑到数据真实性的问题,当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涉及到安全性的内容时就可以采取数据实施的方式。动态获取是建立在静态设置的基础之上,网络软件中使用的组播地址是不相同的,并且只是在运行的时候可以确定,在网络软件设计的时候应该先设置好组播的地址,当组播方式的系统建立起来之后就可以先侦听一段时间,当发现自己的组播地址没有发生冲突之后就可以继续的使用静态组播地址,如果出现了冲突就可以按照某种算法来设计静态地址,就需要及时的告知其他的成员软件来设计出新的组播形式,这个数据可以在网络软件中得到识别让该组播软件不会识别数据。组播方式的网络软件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数据标志与安全性,组播的范围要有一定的随意性,安全性方面也应该依赖于数据,可以对数据进行授权的操作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软件中的数据传送技术的问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人们对网络系统的依赖性也慢慢变大,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实际的网络中以及软件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以广播为数据传输的形式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从而导致网络通信的阻塞。因此广播通常不会被人们所提倡,利用组播的方式也能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到网络软件中数据传输的工作形式,相信在众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未来我国的网络软件中数据传送技术会取得更大的发展,迈上新的历史阶段。

⒖嘉南

[1]王荣华.GSM网络优化工具路测模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传输软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地层施工;关键技术;隧道工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6-011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6.053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的进行是为了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大型城市长期存在的交通拥堵和交通困难的情况,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只有掌握好必要的施工要点,才能够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1 盾构穿越施工前期工作

盾构穿越施工前期工作为整体施工奠定了基础与基调,以下从理解施工优越性、合理优化施工参数、做好设备前期维护、施工人员与材料准备等方面出发,对于盾构穿越施工的前期工作进行了分析。

1.1 理解施工优越性

盾构穿越施工首先需要施工人员理解到施工技术的优越性。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我国更多大城市的建设工作,这实际上对于配套的交通体系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地铁以其特有的方便、环保、高效的特点,在日益紧张的城市交通中能起到有效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计算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对于地面交通造成很大影响,并且还可以充分保护周边建筑物,因此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与此同时,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计算的应用能够有效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并且可以在参考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各项参数值针对刀盘扭矩以及油缸推力来对于推力进行合理的优化降低,因此在控制推进速度上面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1.2 合理优化施工参数

盾构穿越施工需要以精确的施工参数作为施工的基础。施工人员在合理优化施工参数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于开始穿越地层之前灵活的结合沉降情况来对于施工参数进行确定;其次,施工人员在适当的操作参数优化过程中应注意总结沉降规律,并通过合理的分析和对盾构穿越地层的结构参数进行扩展,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的有效性。与此同时,还应当严格控制地面沉降,确保盾构在此基础上能安全顺利地通过结构的形成,并且能够避免较大偏差问题的形成。

1.3 做好设备前期维护

盾构穿越施工前期工作的关键是设备的维护和性能的确保。施工人员在设备前期的维修过程中,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盾构机在施工中的使用。状态平稳正常的运行状态;其次,应当对于包括二次注浆机和拌合站等必要的施工设备进行全面的性能检测,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确保其能够保持最佳运行状态,最终能够起到快速经过施工风险区域的效果。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应当保持盾构能均匀连续前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针对盾构扭转实施有效控制,最终能够实现管片安装精度的大幅度提升。

1.4 施工人员与材料准备

盾构穿越施工离不开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的支持。首先,施工企业应尽可能在施工前做好刀具和材料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相关检查,有效地消除材料的短缺或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影响;其次,施工企业在进行人员与材料的准备工作时应当紧密结合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水平,并在正式人员培训过程中最终能够确保施工人员可以更加积极地应对施工进程中出现的各类突发问题和

情况。

2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要点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有诸多要点,以下从盾构安装与拆卸工作、合理应用掘进技术、采用土体改良技术、做好姿态控制工作等方面出发,对于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的要点进行了分析。

2.1 做好补勘和地面施工环境调查

盾构穿越施工技术应用的第一步就是做好补勘和地面施工环境调查。施工人员在做好补勘和地面施工环境调查过程中,首先应当对于工程地区的气象条件有着细致的了解,并且将其作为工程勘察和主要内容的收集分类的关键;其次,应当在分析了地基层分布的成因的前提下对于当地的地下水类型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当地的植被生长情况;最后,应当对于岩土参数进行测量,并且根据高实用性的基本原则,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调查工作中,对于速度测试和静态检测在内的环境调查技术进行灵活的应用,就可以带来良好的效果。

2.2 合理应用掘进技术

盾构穿越施工技术应用需要建立在合理应用掘进技术的基础上。施工人员在合理应用掘进技术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通过控制颗粒大小来避免导致土层结构遭到破坏(具体数值如图1)。例如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将上部土压控在0.01~0.05MPa,下部土压控制在0.07~0.12MPa来获得良好的土层稳定性;其次,还应当针对局部岩石较硬部分将刀盘转速适当降低,从而能够顺利地将其所受瞬时冲击控制在安全荷载范围之内;最后,还应当结合硬岩方式单纯掘进,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减少超挖问题的出现,也减少地表发生沉降的概率。

2.3 采用土体改良技术

盾构穿越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是采用土体改良技术。施工人员在采用土体改良技术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尽可能地优先采用土体改良技术,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将刀具及螺旋输送机设备所产生的磨损情况大大降低;其次,应当努力规避涌水问题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将含水量较大的泡沫注至土舱内部来实现泡沫的合理注入;最后,还应当在充分保护刀具的前提下避免对于软岩部分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最终能够确保土压值保持在较高的稳定水平上。

2.4 做好姿态控制工作

盾构穿越施工技术应用应当努力做好姿态控制工作。首先,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通过一系列的挡板来推动气缸压力的姿态控制,有效地调整盾构方向控制;其次,施工人员在做好姿态控制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当将横向撑靴设置于盾构支承位置,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盾构抵抗扭转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最后,还应确保在高水平的驾驶速度。在这个过程中,合理使用横向的手掌引导可以避免大的盾构滚动约束效应的形成,针对方向偏差最终能够有效减少摩擦阻力对于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

3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优化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的优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以下从合理实施换刀行为、裂缝缺陷的合理加固、软弱地层应对、施工信息化控制等方面出发,对于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的优化进行了分析:

3.1 合理实施换刀行为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优化需要合理的实施换刀行为。施工人员在合理实施换刀行为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确保刀盘的转速要控制在1.2~1.6r/min,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结合实际成效来正确选择合理的加固区域位置;其次,还应当在其磨损超限之前尽可能完成换刀工作,从而能够为确保工作面具有较强稳定性起到重要的助力;最后,应当努力实现加固构件密实性以及完整性的强化增强,最终能够促进材料强度得到有效的提升。

3.2 裂缝缺陷的合理加固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优化需要着眼于裂缝缺陷的合理加固。施工人员在裂缝缺陷的合理加固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合理的施工活动,通过盾构施工技术,并通过关注施工要点保证施工的整体安全;其次,为了能够促进工程建设的高质完成,则应当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合理的渣良技术,从而能够起到保证盾构施工安全、顺利、快速的效果。

3.3 软弱地层应对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优化的关键是软弱地层应对。施工人员在软弱地层应对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在采取向土仓内加入泥浆或者是膨润土的方式,来确保对砂层或者是其他软弱地层内部的高压空气不易逸出,最终能够有效防止软弱地层坍塌;其次,应当确保硬岩中注入的泡沫量一般为35L/m,从而能够起到稳定开挖面并且可以防止刀盘产生泥饼。

3.4 施工信息化控制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优化应当在坚持施工信息化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施工人员在施工信息化控制的过程中,首先可以根据地质剖面图来随时对于监控土的性质确定界面进行转换,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地质状况选用不同的刀具配置模式;其次,当遇到强度特别高的硬岩时可以通过监测土移及地面沉降,并且根据监测反馈信息来更加及时地调整施工参数土仓压力,最终能够有效地避免超挖和地表沉降问题的出现。

4 结语

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的高效进行需要建立在裂缝处理、信息化控制、地层应对等关键环节上。因此施工人员应当对于施工的关键技术与关键点做到了然于胸,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切实地提升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肖铁贤.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5(20).

[2] 吕向红,杨冬梅,郑青.全断面卵石地层盾构近距离下穿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5,2(5).

[3] 任建喜,史景阳,占有名,等.地铁盾构施工对既有拱桥的变形影响规律与控制技术[J].施工技术,2014,6(18).

[4] 罗皓.地铁工程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风险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8(32).

传输软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Zigbee CC2530;串口通信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已成为了国内外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之一[1]。传感器技术在工业、医疗、军事等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传感器通过感知被测量,按照某一规律完成转换并输出信号。利用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对信号的采集并进行相应的信号处理。当在一些现场环境复杂、恶劣或者是地处偏远的情况下,有限传输方式无法适应时,就需要采用无线传输方式来解决问题。

目前,无线传输的实现方案有多种,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ZigBee、红外线技术、蓝牙(Bluetooth)技术、RFID等[2]。WLAN技术主要特点是上下行速率高、建网快速、组网方式多、移动性强、组网成本低等;红外线技术实现的是点对点的通信,具有功耗低、体积小、简单易用等特点,但点对点之间不能有障碍物的阻挡;蓝牙技术具有多点连接、功耗小、高速率的特点[3]。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了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作为CPU,采用Zigbee CC2530作为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具有电路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

2.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Zigbee CC2530作为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实现下位机和上位机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作为系统CPU,一方面可以通过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内部自带的A/D转换器实现数据的采集,另一方面通过SPI接口实现对Zigbee CC2530的控制。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作为系统的CPU,还担负着信号处理的功能。当接收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时,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便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数据收发模块Zigbee CC2530进行无线数据的发送。在接收端依然采用无线数据收发模块Zigbee CC2530进行数据的接收,并送到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中。为了可以利用PC机显示发送端上报的数据,采用了串口通信技术,实现了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与PC机的数据通信。具体的系统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包括了图1(a)无线传输系统发送端,图1(b)无线传输系统接收端。

2.1 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电路

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是美国微芯科技公司推出的16位单片机,采用nanoWatt XLP超低功耗技术,在深度休眠模式下,功耗低至20nA,具备16 MIPS的性能、电容触摸传感外设、8 KB RAM、32或64 KB闪存、10位A/D以及实时时钟和日历(RTCC)。该单片机还能够通过外设引脚选择重新配置数字I/O引脚。此外,该单片机具有44引脚QFN和TQFP封装和28引脚QFN、SOIC和PDIP封装。

2.2 无线收发模块CC2530电路

CC2530是TI公司推出的2.4GHz ISM频带的一款芯片,该芯片支持Zigbee/IEEE 802.15.4协议,并且该芯片内部集成了具有高性能射频收发器、工业标准的增强型8051MCU内核。该芯片内部具有8位和16位的定时器,256KB Flash ROM和8KB RAM,具有8个输入可配置的12位ADC,同时具备强大的DMA功能,支持5种工作模式,具备超低功耗系统,在接收和发送模式下,电流损耗分别为24mA。

2.3 串口通信电路

本设计中上位机部分为了实现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采用了串口方式实现通信,即采用了MAX232实现。MAX232芯片是美信公司的一款电平转换芯片,按照RS-232标准串口设计,采用+5V单电源供电。

2.4 电源模块电路

本设计中系统外部供电电压为+5V,而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和无线收发模块Zigbee CC2530都工作在+3.3 V,因此需要采用电源模块实现电压转换,采用了低压差线性稳压器TPS7333实现电压转换。

3.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包括下位机软件设计和上位机软件设计。前者主要是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通过SPI口对Zigbee CC2530的控制,后者包括串口通信和主界面设计。

Zigbee CC2530片上集成的命令选通协处理器(CSP)提供了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与无线电直接的接口,可以处理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发出的命令。有程序执行和立即选通命令两种模式[7,8]。其中24字节的程序存储器用以存储软件算法,充当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的协处理器。当命令选通协处理器(CSP)复位后,指令写指针复位到位置0,每次RFST写入期间指令写指针累加1,直到程序存储器的终点。命令选通协处理器(CSP)还具备4个寄存器,分别是CSPX、CSPY、CSPT和CSPZ。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对他们可以读写,设置命令选通协处理器(CSP)运行所需的参数。程序执行模式下运行一个命令选通协处理器(CSP)的流程如图2所示。

4.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Microchip PIC24F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无线收发模块Zigbee CC2530实现无线数据的传输,采用了低功耗单片机Microchip PIC24FF449实现无线数据收发模块的SPI接口配置。该系统可以利用Microchip PIC24FF449单片机对多个传感器输出的信息量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收发模块Zigbee CC2530实现无线数据传输。上位机部分接收数据后可通过串口通信方式将数据上传至PC机,并通过上位机主界面显示所需数据。由于采用了无线传输方式,该系统适用于各种条件复杂、恶劣或是偏远的安装场合,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蒋俊.基于PIC单片机的网络嵌入式系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10).

[2]张磊.基于PIC24系列微控制器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01).

[3]张雅洁.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质量检测仪[D].安徽理工大学,2010(06).

[4]杨占军,杨英杰.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多路温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1):73-75.

[5]黄浩,李旭婷.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

[6]喻金钱,喻斌.短距离无线通信详解[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7]李兴春,李恒文,张巍.基于Zigbee CC2530的温度数据无线采集系统的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07(2):51-52.

传输软件范文第5篇

APP之一:“茄子快传”

这款软件是笔者在用联想K860i时偶然发现的。据了解这是K860i从K860升级之后新增的一个应用。

产品特点:

-极速互传,几十兆的视频数秒内完成传输。

-可以分享手机里的大部分内容,包括图片、视频、音乐、已安装应用、SD卡任意文件以及联系人信息。

-支持手机间Wi-Fi直接通信,无需3G/2G网络,无需SIM卡,用户零流量。

-独有的声音连接功能,有趣好玩,支持多人同时互联互传,自由分享。

多种连接,极速传输

除了联想手机外,这款软件同样可以在其他安卓手机上运行。不过使用这款软件在两台手机之间传输文件首先要确保两台手机都安装有它,然后通过其中一台手机建立热点,另一台加入连接进行文件传输。初次使用需要设置自己的头像以及用户名,较为简单。打开软件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初始界面。(图1)

如果需要向另外一部手机传输文件,点击“我要发送”,之后便进入功能界面。这款软件的操作界面比较简洁,同时也容易上手。界面的上面部分依次显示各功能选项。譬如想给对方手机传送照片,点击上面的“图片”之后,手机里存储的照片、图片等都可以看到。然后只需点选所要传送的照片,或者全选照片。接着点右上角“下一步”,软件便开始进行搜索周围手机,接收的那部手机点击“我要接收”之后,便可以建立连接,图片瞬间即可传输到对方手机。(图2-图5)

如果另外一部手机没有安装这款软件的话也无需再耗费流量和时间去下载,搜索不到其他手机界面会提示需要用哪种方法邀请好友安装。如果选择“零流量”,按照界面提示步骤查看另外一部手机WLAN列表选择相应名字的热点,连接成功后再打开浏览器输入提示的相应IP地址或者扫描显示的二维码进行下载,短短几秒钟就可以将安装包传送过来。

无需安装包应用同样传

通过上面的方式传输图片,无需任何流量,并且十分便捷。除了图片的传输之外,我觉得它的应用传输功能才是最给力的。

采用传统蓝牙方式传输的话,手机中得保存有安装包,而很多人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安装完应用之后都会将安装包删除。使用“茄子快传”传输,没有安装包也无妨,它可以根据已安装的应用自动提取安装包并传输给对方手机,并且应用传输功能十分强大,除了下载安装的应用之外,它甚至还能传输系统本身自带的部分应用。(图6)

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图片传输步骤大体相同,只需选择“应用”项,接着点选所要传输的应用,可以进行多个选择,没有数量限制,之后按提示步骤完成传输即可。由于传输速度非常快,对于普通几兆的应用来说,几乎就是秒传,而且同样不需要任何流量。(图7)

“听一听”就能连接

两部手机除了通过传统的搜索建立联系,还有没有更快捷的方式解决,像微信那样“摇一摇”,还是像NFC那样“碰一碰”?“茄子快传”是这样办到的:只需要“听一听”周围环境音两部手机就可以建立连接。

这种方式更加适合小范围内的好友识别。“茄子快传”毕竟不是一款私人软件,在一些较为人多的地方的使用,有可能会搜索到其他毫不相干的人,并且错配,而通过识别背景声音的方式建立连接相当于开辟了另外一条路径。只需要将两部手机靠近一些,即可匹配,如果环境音并不好识别,当然,你也可能会失败。采用声音的方式连接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软件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才能确保更高的连接成功率。(图8)

怎么样,看完上面的试用,你是不是准备下载它了。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各种数据交换越来越频繁,并且体积也逐渐增大,蓝牙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拥有这样一款软件才能够坐怀不乱。其实,不单单只有联想才推出了这样的软件,类似的口碑软件还有“快牙”、“闪传”,接着看看。

APP之二:“快牙”

这款软件号称是全球最快、最便捷、最自由的移动分享工具。和“茄子快传”类似,通过建立热点,“快牙”可以轻松的和朋友分享有意思的照片、视频、音乐以及应用。并且同样无需任何流量。不同的是,这款软件还内置有游戏功能,并且可以实现多人联机对战,非常有趣。

产品特点

-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

-支持手机间Wi-Fi直接通信,无需3G/2G网络,无需sIM卡,用户零流量。

-支持任意文件格式、任意文件大小传输;支持多人同时互传。

-操作极简,装机必备。

和“茄子快传”一样,首先要保证两台手机都安装有这款软件才可以进行传输。初次使用“快牙”同样需要设置自己的昵称和头像。连接方式则稍有区别,首先要点击上部的“连接朋友”,之后会弹出“创建新连接”和“搜索加入”的选项,如果已创建连接,则直接搜索加入即可。而在“热点连接”的左侧,还能够显示你周围的已有的WLAN,如果两台手机已经在一个网络之内的话,则可以直接发现对方并进行快速互联互传。(图9~图11)

如果其他手机没有安装“快牙”,可以点击右上角的“邀请”邀请好友安装,支持蓝牙、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短信邀请以及零流量邀请,另外同样可以扫描界面上的二维码进行下载安装。(图12)

“快牙”支持的传输包括:应用、照片、影音以及文件,但并不支持联系人传输,这点是比较遗憾的。同时这款软件同样支持不需要安装包传输,系统自带应用比如照相机、日历等则不能显示。以应用传输为例,首先建立好连接,然后按住所要传输的应用轻甩手机,应用即添加成功;或者也可以单击应用,选择“传输”,除了传输应用之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其他诸如打开应用、卸载应用或者备份等操作。这款软件可以支持同时向五个人传输文件,如果没有建立连接,还可以直接输入对方手机号码,对方通过短信提示下载“快牙”软件。(图13)

“快牙”并不能显示外置存储卡的内容,但却可以显示系统文件,并且支持文件夹传输,较为方便。除此之外,它的历史功能也是比较不错的,能够统计传输流量,另外传输的记录通过类似对话的形式保存下来,方便查看。目前,这款软件已经推出安卓和iOS版本,可以实现跨平台文件分享。(图14)

APP之三:“闪传”

闪传也是一款较为热门的传输软件,同样可以解决蓝牙解决不了的问题。界面和“快牙”非常类似,但是功能更加简单,并且拥有安卓和iOS版本(越狱),可以实现跨平台传输。

产品特点

-支持手机间Wi-Fi直接通信,无需3G/2G网络,无需SIM卡,用户零流量。

-支持群发群收,闪电互联。

-操作极简,支持跨平台使用。

-支持任何文件内容,任何文件格式传输。

建立连接之前,首先同样需要确保手机都安装有这款软件。第一次使用需要设置头像和名字,它不支持零流量邀请,只能通过短信、蓝牙和扫描二维码的方式邀请对方安装该软件,不过下载软件并不需要耗费很多的流量。另外苹果用户,也可以按界面中的提示内容下载该款软件。(图15)

和“快牙”操作类似,软件启动后点击界面上面的“手机互连”建立连接。之后,软件便会自动搜索周边连接,如果没有搜索到任何连接,只需要点击一下提示区域便可以重新搜索。或者,也可以点击下面的“创建搜索”建立一个新的连接,其他人搜索加入。这款软件只支持建立热点的方式进行传输,而通过已有的WLAN网络建立连接功能则没有设置。(图16)

“闪传”可以通过同时点选应用、图片和其他文件一次性进行传输。首先建立连接,连接成功之后选择好需要传输的内容,之后点击发送进行传输。除了直接点选之外还可以长按文件图标在弹出的选项中选择“发送”,此外还可以对文件进行其他操作。影音传输则更为方便,在歌曲以及视频后面都设置有“发送”选项,直接点击即可发送。这款软件能够支持显示手机内置存储器内容和外置SD卡内容,但是并不能传输文件夹,只能传输里面的单个文件。“闪传”同样设置有历史功能,可以查询以往的传输记录。这款软件没有过多花哨的内容,主要针对各类文件传输,并且无任何广告等。(图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