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

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

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范文第1篇

――麦克马斯特大学MBA录取

张国新刚刚获得了加拿大移民的身份,但是因为没有加拿大本地工作经验,发现找工作难度系数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他考虑攻读一个本地学位,一方面获得北美的教育,一方面找到合适工作的可能性也会大些。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国新了解到了“留学之家”的留学DIY项目,并且了解到杨晔老师在加拿大工作生活多年,对加拿大的教育和职业市场比较有心得,所以参与了杨晔老师的DIY申请项目。

通过交流,杨晔老师发现,张国新找工作的要求比较强烈,并不是完全追求硕士的教育,而是以找到一份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底线。而张国新本身又不能把考试成绩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无法达到多伦多大学和约克大学的GMAT要求,故此进入这样的学校的机会是比较小的。于是,杨晔老师建议张国新申请位于汉密尔顿市的麦克马斯特大学的MBA,原因非常简单,首先因为麦克马斯特的收分要比多大和约克稍微低些,张国新能够达到。另外,汉密尔顿市离多伦多只有大约60公里,找工作的机会仍然非常多。而且,麦克马斯特大学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一个CO-OP项目,就是帮助MBA学生找到实习机会,直接可以在公司工作,这是该学校比起其他项目独有的优势。在听完介绍之后,张国新也认为这个选校计划是比较理性和可行的,于是将麦克马斯特MBA作为重点来申请。

虽然麦克马斯特大学的MBA可能不如多伦多大学和约克大学的MBA项目,但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入读标准也是非常高的。张国新看了看项目的网站,很多内容都不是很了解。不过在DIY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很顺利地被杨晔老师解决。通过解决问题和疑惑的过程,张国新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麦克马斯特大学MBA项目的申请流程和难度,这对于和杨晔老师进行配合起到了良好的互动作用。在写申请文书的过程中,张国新刚开始完全不知道文书写作的思路和策略,写出来的初稿很不满意。在杨老师的指导下,张国新认识到,文书写作并不是喊空口号,讲宏观形势,而是自己个人经历的一个浓缩和提炼,也是个人亮点的一个总结。随着和杨晔老师的每一次沟通,张国新对文书材料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写出的材料也越来越有个人特色和管理学深度,在经过多次修改之后,张国新终于完成了麦克马斯特大学MBA的申请材料,并严格按照杨晔老师的要求,将申请做了提交。

张国新在申请中的用心果然得到了回报,麦克马斯特大学在两个月后邀请他面试,在面试准备上,张国新出奇地仔细,认真地听从杨晔老师的指导和建议,对面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设计。在电话面试的整个过程,张国新展示出了一个MBA申请人应当具有的素质,顺利地通过面试。一个月之后,获得了麦克马斯特大学CO-OP MBA的录取。

张国新的成功,同样也是杨晔老师的成功。作为一名加拿大的新移民,张国新能够进入麦克马斯特大学MBA学习,有获得学校提供的工作机会,无疑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而杨晔老师已经帮助了不知道多少与他类似情况的同学在加拿大站稳了脚跟,并最后获得成功。留学DIY项目相信,张国新能在MBA的学习过程和未来加拿大的工作中取得学位和事业的双丰收。

“非常新加坡,非常国立大”

――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硕士录取

龚伟明来自四川某高校的工业工程系,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因为老师中有来自新加坡的教授给过他很好的指导,使他对新加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非常推崇。事实上,新加坡的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都是世界上非常优秀的学校,所以他非常希望能够在大学毕业之后,进入新加坡大学深造。在申请的过程中,龚伟明为了更有把握地获得最佳结果,找到了“留学之家”,请杨晔老师来帮助他策划和指导申请新加坡的工业工程硕士项目。

新加坡大学的硕士申请其实一点也不比美国学校简单,相反可能在很多环节上还比美国硕士项目繁琐和具有挑战性。龚伟明发现,杨晔老师对于新加坡国立和南洋理工大学太熟悉了,整个申请流程讲解得非常清晰明了。在针对国立大学的申请文书方面,杨晔老师和龚伟明做了深入的交流,对龚伟明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向和学术准备都做了重点的回顾和考量,并确定了在个人陈述中重点希望探讨和强调的方面。龚伟明在经过交流之后,对个人陈述的写作素材、思路和过程感到比较清晰,逻辑性和事实性都明了很多。因此,龚伟明个人陈述没费什么劲,就写出了比较像样的材料,获得了杨晔老师的表扬。同时,龚伟明又在杨晔老师的建议下,将以前做过的试验和实习经历做了一些总结,重点突出了和申请方向相关的内容,使得他的申请锦上添花。

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范文第2篇

多管齐下,严防资产泡沫

2013年1月11日,新加坡财政部、国家发展部、金融管理局及贸工部4部门宣布了新加坡政府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主要包括:首先,提高购买房产的印花税税率。将外国买家的额外买方印花税税率从10%增加至15%,原本不受买方印花税影响的购买首间组屋(经济适用型住房)或私宅的永久居民,以及购买第二套私宅的新加坡公民,现在也须分别支付5%和7%的额外买方印花税。

其次,提高非首次购房者的贷款要求。一方面,进一步收紧非首次买家的房屋贷款上限,即贷款占房价的比值;另一方面,提高已有住房者购买住房的贷款首付比例。非首次申请房贷者最低现金首付从10%调高到25%。这些措施适用于私人房产及组屋,对多数已经拥有房产的本地和外国购房者产生影响。

再次,在组屋市场方面,下调向银行机构和建屋局借贷的还款上限。新加坡金管局规定,向银行借贷的组屋申请者每月偿还贷款的比例不可超过月工资的30%,而向建屋发展局贷款的偿还比例上限则从40%降至35%。同时,为了不让永久居民出租组屋牟利,政府规定他们在购买本地私人住宅后必须在6个月内出售组屋。

最后,在执行公管公寓市场方面,新措施规定:公管公寓面积不能超过160平方米。这主要是针对新加坡中等收入家庭的私人房产。

新加坡政府还采取措施抑制工业房地产领域的投机活动,首次针对这类房地产引入了卖方印花税。

邓永恒表示,同其他市场一样,房地产市场也存在周期。但不代表房价不会下跌,只是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可能更长一些。

措施不断,努力提供组屋

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研究院的研究显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采取了刺激政策,新加坡房价大幅上升。新加坡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加坡房价连续4年上升,2012年上涨了2.8%。据新加坡当地媒体报道,在2012年第四季度,新加坡私宅价格指数上升1.8%至211.9点,创下历史新高。

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在1月11日的新闻会上表示,现在必须采取新一轮的措施,监测目前的市场趋势,避免房价下跌时所带来的更严重的价格修正。

新加坡住房房地产市场分为两块:一块是私人住宅市场,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另一块是政府公共住房项目,居民根据收入水平可以申请购买价格较低的组屋。新加坡组屋条件良好,超过8成的人口居住在组屋。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14日分析称,政府此次降温目标之一在组屋市场。组屋转售价格的波动过大,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不能被忽视,尤其是对准备成家者的冲击。同时,新加坡政府2013年计划建至少2.3万套新组屋,希望对涉及大多数人利益的公共住房市场做出纠正,把组屋政策拉回正轨。

抑制投资,健全房产市场

自2009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已实行了6轮房地产“降温”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对房贷和开发商贷款进行限制,对外国人和企业购买房产征收额外的税收等。分析认为,上一轮措施主要是收紧住宅贷款条例,效果已被市场的热情所稀释。

新加坡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可以说是毫不留情。在2012年新加坡房市越炒越热的情况下,一些银行甚至推出了长达50年的还贷期限,新加坡政府马上宣布第六轮降温措施,限定金融机构房贷年限不得超过35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加坡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我国大学招生考试制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4-052-04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国的高考改革一直都在进行。今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将“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作为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并强调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于高考改革的高度重视,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高考改革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以多元化为取向,通过多样化的考试内容、考试时间、考试组织形式和弹性化的评价标准,将不同能力和特长的学生选拔到适合其能力发展的高校进行培养等,值得参考借鉴。

一、新加坡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概况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在原英国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与完善的,没有专设大学入学考试,而是以GCE“A”成绩作为大学入学的主要条件。GCE“A”是由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局共同主办的统一考试,也是新加坡的高中学生在2年或3年高中教育结束后参加的统一考试。其功能一是资格认定,凡通过考试均为合格高中毕业生;二是大学招生考试(相当于我国的高考)。GCE“A”的考试课程分A级、AO级和选择课程三级,每门课程成绩分若干等,按等级和比例转换成大学入学分数。

从1975年起,报考者都必须通过GCE“A”水平考试,然后再参加由各院校举行的入学测试,通过测试后方可被所申请的院校录取。由此,新加坡初步形成了以GCE等级考试成绩为基础,高校按不同类型结合自主招生的特点,并兼顾申请人的志愿和招生限额择优录取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二、新加坡大学招生考试改革及特点

新加坡十分重视高考在选拔人才中的作用,一直不断致力于高考制度的改革,以期探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高考制度。下面从新加坡GCE“A”水平课程改革和大学招生制度改革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新加坡GCE“A”水平课程改革

新加坡按照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为学科发展考虑,确保大学招收到最适合在某一领域学习的优秀人才;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使学生具有宽泛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的三原则,对GCE“A”水平课程进行了改革,并于2006年开始实施。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GCE“A”水平考试科目随之变化。相应今后的考试将出现如下变化:

1.考试内容多样化。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原来的三级课程A级、AO级和选择课程,将由新的三级课程:H1(Higher)级、H2级、H3级来代替。H1级课程重点检测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H2级课程与原来的A级课程难度相当;H3级课程则是考查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发展水平,学校提供了灵活而富有弹性的课程标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相互配合。依据考试课程与学生所修课程相一致原则,三类课程都要进行考试,必修课程有三门:综合课程、母语和专项研究;另外从学校所提供的多门课程中选修三门H2级课程和一门H1级课程,并要求这四门课程中有一门是相对专业的。即GCE“A”水平考试成绩主要由综合课程、专项研究、三门H2级课程和一门H1级课程构成。

考试课程的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削减了10%~15%的基础知识,以空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参加课外合作活动、社区服务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能力。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并重,文理科目兼修,使考试课程的构成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让他们充分发挥兴趣特长。

2.考试时间灵活化。一般在初级学院和高级中学学生修完两年或三年大学预科(相当于我国的高中)课程后,学期末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GCE“A”水平考试(每年11月份),既作为毕业会考又作为大学入学考试。

但在统一的考试时间下,又赋予学生一定的选择自由。根据不同课程教学完成的时间不同,学生可以在初级学院一年级末和高级中学二年级末,参加专项研究、一门H1级课程和母语课程的考试。如果学生愿意,毕业时可以再考一次母语,其他两门课程则不再给予考试机会。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来确定适宜的考试时间,分散考试科目,又为准备其他学科考试提供了时间,缓解压力;考过的科目不得重考,又维护了其他考生的公平。

(二)新加坡招生制度改革

新加坡政府从1998年2月,开始对大学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当年成立了由国立大学副校长施春风教授领导的“大学入学标准检讨委员会”,并于1999年6月公布了委员会的修订案――《让毕业生为知识经济做好准备――新加坡大学招生制度》。2003年4月,新加坡教育部成立了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丛奇泰教授担任主席的大学入学委员会,再次对大学招生制度进行改革。经过二次改革后,新加坡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基本趋于成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按高校类型将入学考试分类、入学考试评价标准多元化、拥有大学招生自和考试组织形式多样化。

1.扩大招生自。从2004学年起,NUS(国立大学)和NTU(南洋理工大学)可以组织自己的入学考试(以前是联合招生),并用10%的名额进行自主招生。因此,大学可以通过考试分数以外的其他标准来自主选拔优秀学生,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如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者,国家科学天才奖的优胜者,积极参与社区服务项目者,体育、艺术方面的天才等,凭资格证书都可以向大学申请。这种灵活性将是今后大学入学标准迈向完全自治的第一步。

2.入学考试评价标准多元化。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加坡建立了新的大学入学考试评价体系,由原来的单纯依赖A水准考试成绩转向一套综合评价方法。即大学分数由相关考试成绩和共同课程活动成绩组成。对高中毕业生来说,大学分数构成为95%“A”级考试成绩和5%的合作课程活动CCA成绩组成。从新的评价内容可以看出,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以学科知识的考分作为惟一标准,学生课外社会参与能力受到重视;并改变以前CCA“可有可无”的情况,确定了学生平时课程表现的重要性,体现了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和追求科学考试模式的倾向。

3.考试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在满足最低入学要求后,委员会建议实行大学统一考试和各院系单独设考的双层入学体系,即在大学分数之上,每一院系都可以确定院系分数(占综合分数的1/3)和制定补充入学准则,作为院系附加的招生标准。这些准则可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几项:面试;学习的某些专门领域(包括新的新加坡――剑桥“A”级课程、研究体系下的H3学科);作业公事包表现;性向测验;在非学术领域的优异表现。

录取分数由大学分数和院系分数共同组成。大学分数的作用在于保证对申请者的选择基于同一标准,保持公平性;而院系分数则给予院系在候选人的录取中更大的灵活性,保证了对有特定专业发展潜力学生的择优录取;并且可以弥补考生在前一次考试中的不足和失误,使考生的入学标准更加宽泛。

4.入学申请标准评价的个性化。在新加坡除了参加GCE“A”水平考试的学生外,大学还有着广泛的生源:理工学院毕业生、超龄申请者(超龄申请者是指年龄在25周岁以上,工作满4年的人)以及国外申请者。不同类别的生源因为自身能力发展的不同取向,大学入学申请标准就各有差异:

理工学院的考生的评价标准是:“O”水准考试成绩占60%,推理测验成绩占25%,理工学院成绩占15%,另外还有课外活动作为额外积分。

超龄申请者取得A资格证书或理工学院学位证书的也具有申请资格,其评价标准主要由三部分成绩构成:推理能力占50%;内容掌握能力占25%;工作经验和自发性占25%。这里的推理能力将通过推理测验来衡量;内容掌握能力主要包括申请者以前的学术资格和其他合适的入学测验;而工作经验和自发性评价将主要通过面试、雇主评价和工作成绩的综合评定。

海外申请者的评价标准是:由学生在他们国内的考试成绩和推理测验或其他入学测验成绩决定。如果申请人第一语言不是英语,就需要证明自己的英语水平,或者参加大学举行的考试,或凭证书如托福成绩或其他的英语资格证书。

对于不同类型的申请者制定不同的入学标准,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新加坡人才选拔标准的多样化。同时,广泛的生源,也满足了大学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三、新加坡招生考试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高考制度已实行了几十年,虽然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全国高等学校共同发展、确保考生质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将加速形成。为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必然会出现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因此,我国应形成一种更富弹性和开放性的招生考试机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标准多样化,录取方式多元化。我国的高考评价体系除了文理科有明显的区别以外,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录取标准上就只有分数上的要求不同,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并不明显。虽然在高考报名时,考生也必须有会考成绩和平时活动成绩的记录,但在高考的综合分数中没有任何体现,在大学招生中也基本不起作用。新加坡则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并重,文理科目兼修,尤其把共同课程活动纳入大学入学分数,凸显了学生平时课程表现的重要性,体现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在教育日益以人为本的今天,也要求考试能对考生综合素质、个人特长进行选拔,因此,我国要不断完善保送生、特长生及自主招生等选拔录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将综合评价引入高校的选拔中来,探索建立在文化考试基础上高等学校多元化评价和择优录取制度。

2.课程设置科学化,考试内容多样化。我国高中课程虽然有选修和必修之分,但各高中实质上并没有开设特色的选修课程,而是按照高考的考试科目设置“必修”课程,学生没有选修课。另外,学生又过早地划分文理科,对非本专业的课程置于不顾。这不仅有悖于通识人才培养的目标,更不利于大学的学习与深造。新加坡新A级课程拓宽了课程内容,使学生更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学习内容;相应新的GCE考试在单纯依赖GCE水准考试的基础上,引进推理测验、专题作业以及课外活动的额外积分等评价指标,考试内容由单一走向多元。

我国高中应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同时,要逐步完善“3+X”高考科目设置方案,如拓宽“X”的范围,扩大考生选择考试科目的权力,不同层次的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考试科目,不但真正体现了考生的个性,而且可以使高校选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减轻了考生的负担。

3.考试组织形式多样化。“一考定终身的一次性评价”是我国现行高考的严重弊端,新加坡形成了大学分数和院系分数的双层评价标准。大学院系通过第二次考试,既可以挑选自己满意的考生,又给予在统一考试中发挥不好的学生第二次机会,使严肃公正的考试更加人性化。鉴于此,我国可采取全国统考与各高校特定院系的自主考试相配合进行的方式,以有效解决考生机会过少的问题,使高考更具人性化、合理化、科学性。

新加坡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最大的特色就是按学校类别举行分类考,按新加坡大学和理工学院分开收生的做法,我国可将本科和高职高专分开考试,本科实行全国统考,专科的高考下放到省里进行。高职高专院校和大学培养的目标不一样,其选拔性考试也应有层次性。把具有不同能力和特长的学生分流到适合其发展的学校进行学习,为各种能力和天赋的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并提出恰当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征,更为全体学生真正学有所成提供了可能。

4.扩大大学招生自。健全的招生自既包括拥有决定本校各专业(院系)招生名额的权利,也包括拥有自行设计实施入学考试的权利。新加坡下放大学招生自,并提倡大学自行设计实施入学考试,给了学校很大的招生自。招生自的扩大有利于学校根据自身专业设置和硬、软件资源等情况招收到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从长远看它还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和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

这种形式在我国,可以主要面向目前的全国重点名牌高校,这些学校担负着培养我国各行各业精英的重任,也是我国政府目前重点发展的对象。为了招收最优秀的人才,这类大学应在全国统考的基础上,自主组织必要的考核,进一步考察报考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中新两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存在着一定的非兼容性。因此,我们不去照抄照搬其模式,但其科学而弹性化的评价标准、多元化的理念对我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可以说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和普遍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木洲.中国与新加坡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比较[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4,(12).

[2]秦素芬.多元化取向的新加坡大学招生制度[J].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研究),2005,(12).

[3]陈国平.浅谈新加坡大学入学考试与招生制度[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2).

[4]王建梁,皇甫晓宇.新加坡大学入学考试最新改革述[J].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研究),2004,(4).

[5]徐永.新加坡大学招生制度改革[J].外国教育资料,1999,(6).

[6]徐艳平,张宝昆.新加坡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及其启示[J].教育与考试,2007,(2).

The university admission and examination system of Singapore and its Implications

Lu Fei-fei

(General Education Department, Qingdao, Qingdao, Shandong 266023,China)

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范文第4篇

学贯中西 赤心报国促交流

朱教授作为海外留学杰出的归国人才,2003年回国以后,为了适应纳米多学科交叉研究、联合攻关和相应人才培养新需要,他利用自己与澳大利亚和美国材料领域尤其是纳米材料领域科学家有广泛的学术合作关系和学术联系,率先签署了“中国―澳大利亚功能纳米材料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和“昆士兰大学学术合作协议”,创建了我国目前在功能纳米材料前沿领域唯一的中国-澳大利亚功能纳米材料联合实验室,打造了一个由院士、教授、副教授、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包括1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澳大利亚联邦教授院士组成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多学科交叉的纳米研究国际合作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尤其是联合授予博士学位)平台。联合实验室研究方向被集中在当前纳米材料界的热点问题:通过非平衡热力学过程来可控制备、加工、改性、组装纳米结构和器件。以超快过程新效应和纳米尺寸新效应为理论基础,以非平衡热力学过程为工具,将不同材料整合或改性成一个全新的纳米结构或器件,实现其全新功能。

朱教授先后联合澳洲和美国科学家申请合作研究项目10余项,联合培养研究生10余名,邀请澳洲、美国等国知名院士、教授、专家来华访问、讲学、交流、合作20多人次。共计实现了中澳、中美研究人员互访交流合作近100人次,合作申请专利6项,30余篇,相关合作成果被重点推选在2010上海世博会澳大利亚-中国科技周上展示。

联合实验室创建与正式成立引起近100家行业媒体关注与报道,标志着中澳双方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联合实验室将联合中澳双方实验室技术力量,进一步发挥中澳双方实验室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开展纳米科学与技术在生物能源、信息技术、生态环境等领域中前沿战略性的研究与应用,推动和促进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等学科的交叉发展,为发展我国的纳米科学做出贡献。同时在促进亚太地区纳米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上扮演重要角色。

兢兢业业科研方面结硕果

1986年,朱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开始纳米材料研究,是中国为数不多最早开展纳米研究的科学家和国际功能纳米材料领域青年学术带头人之一。亲历了纳米材料科学和技术研究三个发展阶段。在纳米材料设计、制备、改性及纳米结构稳定性方面有二十余年的研究经验。近十五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阿贡国家实验室、杰弗逊国家实验室、Univ of Georgia的纳米科学与工程中心及厦门大学等单位,用多种非平衡方法制备出纳米粒子、纳米膜、纳米孔、多孔硅、纳米球壳有机无机复合结构、纳米线和纳米管及其宏观有序阵列等新型低维纳米结构(多种结构属首次发现),并对各种纳米结构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电镜原位和非原位观察。发展了纳米结构亚稳性新理论。工作得到Nature编委重视和许多位国际知名同行专家高度评价。

他认为,纳米结构是一个非平衡的亚稳结构,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纳米实验是一个长期的、仍需不断实践的过程,纳米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其表面现象或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要深入系统探究其物理本质。他首次指出现有数学工具和物理概念原理不再适用于非平衡、非线性、非对称有序纳米现象的描述,纳米学科研究本质是对传统学科的不断挑战和突破过程,纳米学科的建立必须是传统学科的一个质飞跃,这个突破飞跃不是依靠个人就能够完成的,需要经过长期甚至几代人学术理论、科研实践的长时间积累。为了能全面系统证明他提出的“纳尺寸(nanosize)”和“纳时间(nanotime)”新概念和建立相应的纳米稳定性新的理论体系,他目前手头已积累大量实验室数据和论文稿件,并没有为了一时的功利和荣誉,而急于发表。

教书育人 桃李满园争天下

回国后,朱教授利用自己双语和国外经历优势, 每学年为厦门大学开设并承担了四门研究生双语课程和一门本科生双语课程。他已先后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生5名(毕业一名)、硕士生10余名(毕业6名)、本科生毕业论文20余名。并在教学方面实现以下改革:1)他提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强调要授予学生自己得到知识的方法,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教;2)他采用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讲解,授课形式不仅局限于讲解,而且穿插形式灵活多变的学生自己讲座、提问和讨论;3)他特别注意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与融合,通过教学研究与自己最新科研成果转换,开发、凝练了内容新颖、方法灵活的开放式创新性本科和研究生实验教学和课程教学方式,自编课件, 把具基础性、研究性、前沿性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来。其中, 朱贤方负责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2007年获得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称号,目前正在积极争取申请国家省级精品课程。

朱教授极推动和参与了厦门大学985工程建设论证申请、凝聚态物理省重点学科建设申请、校院十一五211工程建设论证申请、校纳米学科建设和其他学科建设工作。

另外,他以学术带头人身份申请和组建了厦门大学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物理系工程硕士、福建省材料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一级博士和硕士授权点、生物材料系博士和硕士授权点及电子工程系一级博士和硕士授权点、智能型生物医用材料团队及光电子与信息技术创新团队。

精勤不倦的他,而今仍奋战在教育第一线上……

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范文第5篇

执业机构名称 智慧芽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团队成员人数 350人

团队建立时间 2010年12月16日

主营业务领域

1.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方面:Patsnap全球专利检索分析数据库(含全球首创的Landscape 3D专利地图分析系统和insights专利价值分析评估报告系统)、Trademark 商标检索分析数据库、Innosnap 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Ranking区域专利管理与分析系统。

2.知识产权培训服务方面:智慧芽学院和IP-IQ系列培训课程。

3.知识产权分析咨询服务方面:专利地图分析报告,专利预警报告,专利侵权报告和行业发展报告等。

主营业务收入及占比

2015年度主营业务占比:知识产权信息服务(96%)、知识产权培训服务(0.5%)、 知识产权分析咨询服务(3.5%)。

1.近2年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业务数据:

2015年度全球53个国家超过3000家客户,实现全球销售收入超过1亿人民币;国内销售收入2600多万元;

2016年度全球销售收入超过1.7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区客户数量超过700家,销售收入超过4200万元人民币;

2.近2年知识产权培训服务的业务数据:

智慧芽学院至2014年上线以来,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公益性IP在线教育平台之一。目前智慧芽学院覆盖国内超过十万IP人群,拥有超过5万的注册会员,覆盖包括企业管理决策层、律师(人)、研发工程师、专利工程师、学生、老师等人群;

智慧芽学院每月12场在线课程+线下沙龙活动,包括专利技巧类主题和垂直行业主题,平均每场活动超过100人左右参与;

智慧芽学院目前拥有超过300多名资深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讲师资源库,涵盖所、企业知识产权总监、国知局审查员等。

IP-IQ系列培训课程自2016年3月开班以来,已陆续推出专利工程师初级班、检索分析师初级班、化学/电学/机械领域专利人初级班等6套课程,覆盖10批共300多位学员。

3.近2年知识产权分析咨询服务的业务数据:

2015年度中国区服务于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内的超过20家客户,全年实现业务收入超过100万;

2016年度截止到9月底中国区服务于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内的超过30家客户,全年实现业务收入超过150万。

团队介绍

Patsnap于2007年成立于新加坡,一直以来公司集中精力不断创新,开展产品研发,致力于提供最人性化且高性价比的知识产权信息化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的公司。

依托于“专业、专注、 挑战、分享”的公司价值观,Patsnap迅速占有新加坡本土80%以上的行业市场份额,与新加坡知识产权局(IPOS)合作了ideas2ip项目,为新加坡民众打造了一个鼓励发明创造意识和促进新技术交易的平台;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合作了多项行业分析报告项目。同时,突破本土,Patsnap在北美、欧洲、澳洲等地迅速获得市场认可,赢得了包括美国宇航局、IBM公司、沃达丰公司、百事可乐、麻省理工大学、牛津大学等在内的全球约1500家创新研究主体的广泛认可。

2010年Patsnap进入中国市场,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成立智慧芽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目前智慧芽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是Patsnap的中国分公司和亚太区研发中心。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2014年,智慧芽逐渐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A轮获得全球知名投资机构新加坡淡马锡集团和Accel-X 530万美金投资;2015年,智慧芽实现全球销售额超过1亿人民币,并迅速完成B轮融资,获得全球知名互联网投资机构美国Summit Partners和日本Global Brain总计1100万美金投资,当年在美国硅谷估值超过1亿美金;2016年,智慧芽全球销售收入超过1.7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区客户数量超过700家,销售收入超过4200万元人民币并成功完成由红衫资本领投、顺为资本跟投的C轮融资,领跑全球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截止2016年底,智慧芽在国内总人数已经超过350人,其中包括200多人的技术研发团队,1名海外引进科技领军人才,3名享受政府高层次津贴人才,10多位海外归国人才,5名专利人,7名PMP美国项目协会项目管理认证,还有多位来自百度、新浪、迅雷、微软等知名企业的技术中高层管理人才,知识产权专业化人才方便既有多名国知局前审查员,又有知名律所前高级合伙人、企业知识产权总监、企业专利工程师和拥有知识产权法律学位的高层次全方位专业人员;同时,智慧芽在北京和上海分公司、深圳办事处已拥有超过80人的市场销售团队,以北上广,江苏和浙江为核心,形成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

智慧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知识产权信息化软件产品为业务核心,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和知识产权定制化解决方案为业务支撑的知识产权全产业链业务模式。其中知识产权信息化软件产品以Patsnap全球专利检索分析数据库(含全球首创的Landscape 3D专利地图分析系统、insights专利价值分析评估报告系统)为核心产品覆盖全球52个国家超过3000家的客户;Innosnap知识产权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已经服务于包括百度、浪潮、中科院等一大批高端用户;Trademark商标检索系统作为全球首创可以以图搜图的免费商标检索系统,目前手机和PC端覆盖超过30万的用户。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包括智慧芽学院线上教育培训平台和IP-IQ知识产权系列培训课程等,智慧芽学院至2014年上线以来,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公益性IP在线教育平台之一,覆盖国内超过十万IP人群,拥有超过5万的注册会员,形成了一超过300多人,涵盖所合伙人、企业知识产权总监、国知局审查员等资深师资的讲师资源库 。咨询服务包括:专利地图分析报告,专利预警报告,专利侵权报告和行业发展报告等,服务了包括欧莱雅、海尔、中石化、曼胡默尔、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等企事业单位。企业定制化知识产权解决方案包括蒙牛、海康威视等企业的研发一体化知识产权信息化平台,上海市政府专利资助助手,高校技术交易平台和政府区域创新布局排行分析系统等。

Patsnap成立至今一直与新加坡国立大学、AUTM(北美大学技术经理人协会)等机构开展合作,在专利交易、技术转移、专利运营、专利价值评估、专利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行业领先的经验与成果。依托全球超过5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的企业客户和超过200家的高校客户,我们能够为国内外用户提供高水平的专利信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和专利信息检索、战略分析和预警、专利运营和交易等各种知识产权服务。

通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智慧芽” 在中国市场逐步建立起品牌口碑,客户涵盖了法律、汽车、通信、电子、互联网、机械重工和生物制药等多个行业的600多家。其中包含众多大型跨国集团、国有和民营上市企业、律师事务所、机构、知名高校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如:中国移动、蒙牛、中石化、京东方、金风科技、上汽集团、北京大学以及包括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光机所、中国电子信息创新研究院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级科研院所。

智慧芽的愿景:打造成从专利检索、分析、申请管理、到和推广的一站式全球第一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智慧芽的企业文化:用户第一、用数据说话、说到做到、拥抱变化、持续成长、自我批判。

团队主要成果及获奖情况

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知识产权领军人才企业

2015年,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推荐服务机构

2015年,北京市企业知识产权海外预警项目推荐服务机构

2015年,全球知识产权生态大会GIPC2015年度IPR新锐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