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第三学年实习个人总结

大学第三学年实习个人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第三学年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第三学年实习个人总结

大学第三学年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基本是两学期制。为克服传统两学期制学期时间过长的弊端,改变两学期制对我国高校教学的束缚,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大学曾试办暑期学校,但由于办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后勤管理等原因被迫恢复两学期制。2004年,北京大学再次进行暑期学校模式试点,随后,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也相继开设了形式不一的“小学期”。2005年前后,我国大学出现了第一次学期制改革热潮。目前,实施三学期制的大学有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贵州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及南华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在我国,三学期制大都是将一学年分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在原有两学期的基础上从每学年的上、下学期中分别抽出相对较短的几周时间构成一个短学期。

南华大学在2015年8月开始正式实施三学期制度,也是从原来的两学期制的20+20周,变为三学期制的19+4+19周制。详细来说,三个学期分为春季学期(19周)、夏季小学期(4周)、秋季学期(19周)三个学期,其中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对应于原来两学期制的上半年学期、下半年学期,夏季小学期时长为4周,开始于8月下旬,结束于9月下旬。夏季小学期结束后并不放假,立即接着秋季学期(9月下旬至次年1月底)。三学期制实施后,春季学期基本与原来两学期制的上半年学期没有区别,但秋季学期开学时间比原来的下半年学期有所推迟,从9月下旬才开始上课。由于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连在一起,且中间没有放假,实际上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可以看做是一个大学期。从大一到大四,学生都有夏季小学期,分为夏季第一学期、夏季第二学期、夏季第三学期、夏季第四学期。夏季小学期开的课多为实践课程、选修课程或讲座等。

一、南华大学实施三学期制遇到的困境

1、制定三学期制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从两学期到三学期制的转变过程中,需要更改和制定培养方案。每个学院的每一个系都需要更改三学期培养方案和与之相对应的三学期课表,这需要花费很多的工作量。但这些工作并非交由教务处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而是由每个系的任课教师自己完成,这样会有一些问题:一方面,这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因为教师已经承受了大量的教学科研工作,已经非常繁忙,此时又得加班加点地进行培养方案和课表的制定,苦不堪言;另一方面,由任课教师在百忙之中制定的课表,忙中有错,其成熟性和科学性还有待商榷。

在三学期制度实施之前,学校各院系并没有讨论要实施三学期制,在学校教务部门突然通知各学院要实施三学期制后,各院系才开始讨论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表。从开始接到通知到最后的实施三学期制,实际上只花了半年的时间。各院系的三学期课表和培养方案大部分是在原来两学期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仍然比较草率。如在原来的两学期制里,实际已经有足够的实践课程,三学期制实施后,这些实践课程原封不动被调到夏季小学期了。以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例,夏季第一学期主要是实施军训,夏季第二学期是实施核工程与核技术认知实习,及公共基础认知选修课程;夏季第三学期是一门选修课程;夏季第四学期是课程设计。其中军训是原来就有的,核工程与核技术认知实习、课程设计都是原来两学期制度中调到三学期制中的夏季小学期的。

2、浪费教学资源

南华大学实施的三学期制中,在夏季小学期,任何教职工都正常上班,包括任课教师、后勤、行政、图书馆等。这样实施的目的是吸取部分高校的经验,因为在某些高校里,小学期里后勤跟不上,图书馆、行政等基本上不上班,引发许多矛盾。但是,当三学期下所有教职工都正常上班后,很多没有课时的教职工既不上课,也没有其他任务,在整个夏季小学期处于闲的状态,这样实际上是在浪费教学资源。

3、教师对三学期制的不适应

教师在三学期制中,教师工资待遇等一切不变,但实际上一年要比两学期制多上两个星期的课。对于夏季小学期有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说,三个学期制下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了,放假时间减少了,这样会减少了教师的科研时间以及个人生活的时间,会给教师造成一定压力。且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连在一起,这样两个学期实际上是一个大学期,不但没有将原来两学期制时间过长的弊端去除,反而加长了学期时间,给教师带来很大的疲劳感和不适应。

4、学生管理问题

在三学期制下,对学生的管理上会比两学期更加困难。学生对三学期中的夏季小学期普遍的感觉是,这是一个比较轻松的学期,这个学期只要去听听讲座,上一上实践课就可以了,考试或考察都很容易。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差,同时,学生逃课缺课严重。另外,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晚上不归寝的情况也比两学期严重,很多学生夜不归宿。更有甚者,由于课程安排的不合理,有些年级的学生在夏季小学期的很长一段时间竟然没课,学生天天窝在宿舍玩游戏上网,晚上出去逛街等。这些都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和不少困难。

二、南华大学实施三学期制带来的教学负面效果

1、课程量不够引发的问题

由于南华大学实施三学期制比较仓促,统筹和规划不够,夏季小学期制开设的课程量不充足。由于课程安排不够,许多学生无所事事,天天玩游戏,白天出去逛街,晚上很多学生通宵外出,直至秋季学期开始才认真上课,给教学带来很大负面效果。这个问题是三学期制实施以来最大的一个问题,受到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诟病,以至于在夏季小学期上到一半左右,教务处下达紧急通知,要求各系将本应该在秋季学期上课的部分课程,提前安排到夏季小学期开课,以补救夏季小学期部分学生无课可上的局面。

2、教师开课问题

夏季小学期涉及到要开新课,到底该开什么课,如何开,实际上要经过充分调研和讨论,并根据实际需要来制定;即使经过讨论后决定开课,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开这门新课用什么教材?教学大纲?课件的制作?如何授课?如何系统的将这门课讲好?这方面也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准备。另外,各院系教师在学校教务部门的通知下,为了完成工作量勉强开课,教材、教案、教学计划皆不完善和成熟。同时,学校教务部门对新开的课程审核或评估不够,这些新开的选修课基本上由各系讨论制定后立即使用。

另外,由于夏季小学期开的大部分是选修课,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也比两学期要差,课程教学随意性大。

3、考核宽松,学生学习态度差

由于夏季小学期选修课程集中出现在一块,大都不需要考试,或者对考试的要求比较低,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态度也比较差,这样造成的学习效果较差。而同样一门课程,如果课程设计放在两学期,学生能认真学习,放在三学期,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变差。

4、超长学期造成学习疲劳

对于课程比较满的学生来说,他们其实是比较疲劳的,因为夏季小学期结束后,中间没有休假,立即进入到第三学期。这样第二第三学期实际上是可以看做一个超长学期(19周+4周=23周)。另外,小学期上完课立刻考试,给学生的复习时间并不多,学生必须快学快考,这样对知识的掌握并不够扎实。

上述是南华大学三学期制实行以来的主要问题和弊端。当然,南华大学已经意识到刚开始实施三学期制后造成的上述弊端,已经着手进行改进和改革。

三、总结

南华大学在开始实行三学期制度时,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困难和缺点实际上在其他大学也出现过,如80年代的北京大学,国内一些相关高校也曾报道过类似情况。[2-4]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只看到三学期的优点,没有意识到三学期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在准备不充分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实施三学期制造成的。

表面上看,南华大学实施的是三学期制,但夏季小学期跟秋季学期连在一起,且中间没有放假,基本上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就是一个学期,这样它实际上还是两学期制,只不过由原来的20+20周的两学期制变成19+23周的两学期制,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不但没有将学期缩短,反而增加了学期的时间,给学生和老师带来困惑和不适,造成一些弊端,严重浪费教学资源。

大学第三学年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双元制工学结合电工教学教学实践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力图把社会需求或企业需要与教育需求和个人需求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工学结合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探索学校与社会融通,专业与行业融通,课程与岗位融通的三融通的技工院校发展路径,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和实践基础。

我校电工专业自2000年与广州松下(万宝)压缩机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项目,开始第一期双元制合作班以来,根据“双元制”教育模式,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经过多年的电工教学实践和不断地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电工教学培训计划。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德国“双元制”模式和国内职业教育模式,并结合我校在电工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对比总结:

1 “双元制”教育模式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特点

国内职业和技工教育模式都是单一工种的培训,只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科学的系统性。而我校实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是多功能培训或一专多能的教育,理论教学与实习培训时间比例为1:2,实习培训时间远远多于理论教学时间,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均以技能培训为主,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都相应的得以拓宽。这样,毕业后的学生在生产实践中适应性更强、基础更扎实。

1.1 理论课教学计划

1.2 实习课教学计划

2 理论教学的特色

2.1 理论课教学大纲的编排

教学大纲的编排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直线式的排列方法和螺旋式的排列方法。而“双元制”教育模式中专业课的教学大纲采用的是螺旋式的排列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进度的安排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实习教学的需要而定的。

例如:

专业理论中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变压器等课程教学大纲的编排是按一定比例螺旋上升。从表面上来看在各门课程的内容上打乱了其系统性,但是完全可以满足实习教学随着三年不断深入的需要。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了直流电知识,建立了直流电的概念,掌握了直流电路的定律,即可满足电工基本技能培训的要求;又在直流电的基础上完成了单相交流电的教学目标;第二学期第一周完成了三相交流电的教学目标。从直流到交流,从单相到三相,一个知识点相关联的教学内容,不仅贯穿了两个学期,而且完成了从内容上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过程,同时也符合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实际知识的积累、理论知识的不断深化而理解能力不断增强的客观规律,即由国内模式每门课自成系统循序渐进的过程,变为按学制三年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两者相比,“双元制”教育模式更加突出了理论教学的“实用性”。

2.2 教学实施及教学方法

现代职业教育改变了传统职教集中学了理论,然后再集中去搞实习,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做法,采取了模块式教学,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将各专业学科按照顺序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在每一环节中,理论、实训和实习结合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体系;在每个单元体系中,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三门课,平行起来同序进行。技术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三位一体的过程来完成的。课堂解决“应知”的问题,实训解决“应会”的问题,企业解决技术的熟练与提高的问题。“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更具有其独到之处。在教学方法上,借鉴以“行为导向”为主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学习机会,坚持直观性教学法和启发性教学原则,实行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运用现场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四步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等整个工作过程。真正让学生获得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改变教师主体为主导作用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如以“行为导向”为主的、适应加工类专业的项目教学法主要有六大过程:介绍任务信息(教师为主)――学生起草制定A、B、C方案――做出决策选择方案――实施方案(个人或团队)――项目检测评价――总结、反馈信息。自始至终起到了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的作用。

总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双元制”教育模式,不断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在教学中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实习教学的特色

3.1 实习培训内容

技能培训:分基本技能培训、企业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三个阶段(见下表)

第一阶段: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上学期实习工厂培训(培训车间培训)

目标:按培训教程培训。引导学生进入职业世界,启发必要的积极性,尽可能地传授本工种范围内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与现场生产相关的培训;这一阶段,以本工种为主,辅以相关工种进行多工种技能培训,某些技能是特殊需要,某些技能则是终生需要的。

本专业第一学年:

本专业第二学年上学期:

第二阶段:第二学年的下学期、第三学年的上学期学生下厂实习(企业培训)

目标:积累职业经验;加深对本专业技术的理解;扩大应用,复习已学过的技能和知识;传授熟练的技能和知识;参加现场生产,建立质量与效率意识;培养职业道德;初步完成从学生到技术工人的过渡。这一阶段应按本工种职业培训要求的技能和知识,熟悉工厂车间的组织结构、职业范围、电工在生产中的作用、安全教育、机床电器维修、大修等技能和知识。

第三阶段:第三学期下学期(专门技能培训,采用一体化教学形式)

目标:技能和知识的补充、加深、提高;按教程进行培训;准备毕业考试。通过这一阶段的培训,使学生毕业时应能达到中级工的标准。

主要课程如下:

3.2 检测与评分

①检测由学生自检和教师检测两部分组成,在检测评分过程中,学生应一直在场,教师要指出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下一练习应注意的事项;同时让学生熟悉检测的方法。②电工实习评分页:(见下表)

4 结束语

目前,“双元制”学生有7人在广州松下(万宝)压缩机有限公司担任车间主任,有16人进入管理层,占了管理人员的1/3。可当企业试用了“双元制”专业学生后,开始时挑剔的目光却变成了惊喜和赞叹。从此对“双元制”证书和技能证书的学生大开欢迎之门,并委以重任,予以重用。难怪公司负责人曾用认真的口吻对彭林江校长说:“万宝压缩机能不能合格,能不能打入欧洲市场,关键看你们的学生。这两年,该厂新产品接连问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技术革新使企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迈上新台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的探索、改进、提高,吸收“双元制”模式的优点,使“双元制”模式更加适合我国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校企多元化合作机制的研究.作者:金长义.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大学第三学年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色化

一、独立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到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在前人不断的实践下,得出一个结论,即引进国外的先进理论,不仅要学习,而且要结合中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的工作。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办学模式,有其存在的特殊性。独立学院的学生既有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同时也有其自身特点决定的特殊性问题。这些问题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着指向性和针对性,因此要在独立学院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色化。

独立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生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学生方面看,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父母的宠爱下,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很多事情依靠父母。大一期间,处于迷茫期,对自己的认识,兴趣爱好很迷茫,刚刚从高考的压力下解放出来,感觉毕业工作是非常遥远的事,根本不去了解自己,根本没有为就业做准备的意识;大二期间为是否要考各种证件困惑不已,开始注意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很多学生产生消极思想,对大学生活感到十分迷茫;大三刚刚意识到要毕业工作,却对职业知识一无所知,对实习单位百般挑剔,逃避实习,部分学生将就业压力转移给家长,感觉就业是家长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大四开始到处碰壁,为找不到工作而迷茫,怀疑自己上大学的意义,怀疑自己的能力,少部分人怨天尤人,责怪父母没能力帮自己找工作,大部分开始努力恶补职业知识,投入找工作的大军中。

从教师方面看,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就业团队的教师力量对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有着重要的影响。独立学院缺乏资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教师。没有一支专门的,健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而现有的就业指导教师缺乏实战经验,若要对职业与行业间有深入的了解,必须走出校园了解社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在校园中教育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学习,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职业决策和职业生涯规划。

二、特色化教育方法的初探

如何在大学期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呢?主要要从自我探索、职业认识、职业决策、生涯意识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操作、实践、修正、总结能力。

独立学院本科一般分为四个年级,以学年教育为分水岭,进行有步骤的训练学生树立职业生涯的意识。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经过实践初步探索在独立学院中开展特色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第一学年主要进行大学生自我探索的初步教育。对于刚升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要尽快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独立自立的完成学业和与同学间的交往。并利用课堂、班会、个别谈心等手段,帮助大一新生进行自我探索。鼓励学生写自我介绍、回顾自己走过的18年人生之路写成自传,和家长、老师讨论理想,和同学讨论自己的职业兴趣。有可能的话,利用学校购买的标准测验帮助学生测自己的专业兴趣。

第二学年主要为学生拓宽职业生涯视角,推广就业职业知识,让学生思考职业生涯规划,并有行动有意识的积累就业技能。通过公共课程和课外活动、通过校园文体活动等手段开发学生的兴趣技能,宣传成功就业职业规划案例;鼓励学生利用校园图书馆和网络查阅相关职业信息;课堂上引述重点本科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优良先例,感染学生情绪,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意识。

第三学年以实习实践为主,训练学生动手能力,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能力。

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训练学生就业意识,劳动意识。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并通过授课、团体辅导、回顾大学生活、个别辅导等手段培养学生职业动手能力和职业决策能力。

第四学年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做出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帮助学生树立实践、修正、前进的职业生涯意识。

三、结论

为使独立学院学生在四年毕业后能够达大多数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意识;大部分学生初步了解自我,对自我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少部分精英学生能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独立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在独立院校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结合学院本身特点,学生本身特点,因材施教,采取特色化教育手段。学院要给予教育坚实的后盾,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客观条件,保证教学资源;教师要加强自身职业素质训练,开阔视角,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同时对于学生要严格要求,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保证学生的受教育质量。

在独立学院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首先要得到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制度上、课程设置上建立授课保障,以学分制度考核学生参与情况。第二,加强辅导员培训,在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上引进专业教师团队,进行专业的指导咨询,为学生创立良好的教学资源。第三,利用团委、学生会、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力量,大力宣传职业知识。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宽学生的职业视角,更好的了解社会,了解自己,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开发校园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创造套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职业生涯的含义,树立职业生涯的意识,进而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技能。

参考文献:

[1]龚建林.高职生职业生涯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26.

[2]乔德宝.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导[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3]陈啸.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2006.3.

[4]于东江.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0.2.

大学第三学年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校内实训;项目驱动型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180-02

作者简介:陈淑珍(1981-),女,福建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Web应用开发。

0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能较好适应就业市场的弊端日益显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对高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一种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能有效缩短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期,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实训教学,应运而生。

1实训教学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

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改革,是提高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方面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成果;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实训和实习。实训是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

2基于项目驱动型的实训教学模式

2.1项目驱动型实训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型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实施过程一般分为项目设计、项目分析、项目实现、项目评价等部分。这里的项目主要是指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能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任务。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基于项目驱动型的实训教学模式是指由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两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设计成与行业或企业相关的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项目。主要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按照企业以完成项目的方式组建项目协作团队(比如针对软件开发项目而言,项目团队成员有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师、数据库工程师、程序员、测试工程师等一系列角色),并按照企业流程,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团队成员根据自身特长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项目需求分析、项目设计、代码的编写及系统的组装测试。

项目驱动型教学法支持和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下参与探究性的团体活动和进行知识学习,安排自己的工作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进度,学习的主体也由原来的个体转变成群体。采用项目驱动型实训教学模式,应改革相应的考核制度,把考核的重点由传统的笔试转为实训考核,实训指导教师重点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技术。

在这种“以学生为本、以项目为中心”的实训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团队环境下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这些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常常被忽视,而现实职业生活中却越来越被看重)。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获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2项目驱动型实训教学模式的特点

(1)突出操作。不分理论课和上机课,全部在机房进行。

(2)接近实战。不管是项目,还是学生的任务,都必须接近企业应用中的实例,具有实际意义。

(3)注重专长。学生应“多能”但更应有“专长”,至少有一项技能达到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

(4)团队合作。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培养责任心,彼此互相帮助、分享信息、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3传统教学模式与项目驱动型教学的比较

传统教学模式与项目驱动型教学的比较如表1所示。

4如何上好基于项目驱动型的实训课

4.1实训项目的选取和设计

选择和设计实训项目时要注意项目的真实性和实用价值,完成项目的过程不仅是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直接应用,更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完成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总结的过程。通过选取和设计真实的、完整的、企业具体应用的项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动机,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4.2合理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分配开发任务

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分配开发任务时要注意“因人施教”,要考虑实训学生的知识结构,任务完成的难度要适中,太简单的学生没兴趣做,太难的又会把学生吓倒。对于不同的项目团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任务,比如将项目任务设计成基本任务、扩展任务、额外任务,每个团队至少要完成给定的基本任务,优秀的团队可以在完成基本任务后,完成扩展任务,突出的团队可以引导他们完成额外任务。

4.3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独立工作相结合

学生的实训通常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和工作。学生按照实训的内容要求确定自己的具体项目,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工作行为。团队成员在实训过程中通过交流、协商,共同完成团队的项目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的作用。

4.4认真检查评估

教学评价是学生最关注的环节,进行成绩评定时一定要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如果只检查结果的话,团队内每个同学的成绩相同,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应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断评价与激励,激励性的评价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评价的目的是以过程为主,不仅关注学生成绩,而且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对学生个体独特发展的认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学会反思,学会发展。

4.5实训时间

由于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完成项目的方式总结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因此实训时间可安排在第三学年上学期(高职学生学制三年,如果是本科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时间),总结前两年所学的比较零散的专业知识,又为第三年下学期到企业中实习(工作)做准备。实训时间最好集中化,比如在第三学年上学期,集中4周时间进行项目实训,这4周时间里,不再安排其它课程的学习,专门针对项目进行实训,通常上午进行实训,下午学生自行安排完成任务,或者是组织一些团队开展拓展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结语

项目驱动教学实际上又可以称为“跨学科的课程”,它可以让不同的课程在教学中反映出来,事实上是相关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因此,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切实做到“教学做合一”。同时,教师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可以抽出大量的时间帮助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有利于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而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若要有效缩短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期,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训教学模式,那么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是再适合不过了。

参考文献:

[1]曾煌兴,周晓宏.项目开发教学法的教学设计策略及其应用[J].职教论坛,2005(18).

大学第三学年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CDIO;课程体系;实训课程

一、引言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工程活动的真实背景环境,这就要求工程教育培养的学生具备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工程活动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这不仅涉及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还包括与工程活动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非技术要素。二是强调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的完整生命周期,注重工程师系统构建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实现培养能够胜任这个生命周期中所有活动的工程师的这一目标,工程教育必须重视工程的实践本质要求,能够提供真实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CDIO能力。结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某校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从八个方面展开。

二、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

1.CDIO背景环境的建立。CDIO背景环境的建立包括CDIO理念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条件的保障等多个方面。从诸多环节保障学生能深刻认识安全产品(以“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形式输出的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过程,并培养其相关能力。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安全工程专业制定了12项毕业要求,从个人基础知识、人际交往能力、安全产品建造能力以及学科知识等方面对学生的培养提出要求。在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基础上,安全工程专业制定了基于CDIO模式的课程体系。通过数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培养学生思考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一系列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设计安全产品的能力,通过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安全工程实践环境,掌握安全产品的实施和运行知识,具备相应的能力。同时,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培养,综合各种通识类课程的教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专业利益相关者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按照CDIO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应能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并得到专业利益相关者的验证。根据某校专业培养目标修订制度的规定,安全工程专业每四年修订一次培养目标,同时对课程体系进行修订,保证课程体系建设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修订的过程分为两个层次完成:第一层次每年开展一次,主要进行修订资料的积累,由学院院长牵头组建包括所有专业教师在内的课程体系修订领导小组,在开展用人单位调查和毕业生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明确课程体系的修订内容;第二层次四年开展一次,按照第一层次积累的修订意见修改课程体系,并召开行业专家会,确定最终的修订方案,制定新版课程体系。专业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学生(通过毕业生体现专业获益)、专业教师、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通过行业专家来评价专业获益)。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均参与课程体系的建设,并从学生获知需求、教师在专业上的成长、用人需求等角度出发,协助调整课程设置,行业专家则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评价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保证课程体系能得到专业利益相关者的验证。3.综合性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施。按照CDIO教育理念,本专业构建了相互支撑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并明确将基本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和对安全产品的构建能力的培养融于其中。(1)着眼于基本个人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基本个人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实现。包括数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奠定牢固的自然科学基础,英语和计算机是应用工具类课程,以一系列思想政治课为思维导向,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学科基础课包括热工基础、工程力学、电工学、流体力学等课程,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2)着眼于人际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通过一系列通识类课程以及毕业设计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处理好个人和团队之间的关系,发挥个体优势,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就复杂的安全工程问题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同时通过安全法律法规等课程的讲授,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3)着眼于安全产品构建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安全产品构建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各种实践环节实现。第二学年开设部分学科基础课程,重点培养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第三学年主要开设部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并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安全专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并以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科目为参考设置安全评价综合实训等一系列实践课程。每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设有一定学时的课程设计,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系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学年组织开展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注重将学位论文与工程实践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从论文选题、设计方法和应用价值多个方面建立论文质量评审指标,考察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4)工程导论课程的设置。本专业开设必修课《安全科学基础与职业发展》作为工程导论课程,一方面激发学生对安全工程领域的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讲授安全工程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框架,并且引出必要的个人和人际交往能力。(5)设计—实验经验的培养,在课程计划中包括两个或更多的设计—实验经验,其中一个为初级的,一个为高级的。初级的设计—实验经验培养课程包括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系统安全工程课程设计、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课程设计、机械安全课程设计、电气安全课程设计。其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已经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设计能力在逐年提高。高级的设计-实验经验培养课程主要包括毕业设计,最后以毕业论文的形式考核。培养学生围绕复杂安全工程问题开展设计,要求有充分的设计论证和正确的设计方法,并提供设计图纸或设计方案或体系。本专业通过两层机制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一方面,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与评审流程进行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毕业论文指导与评审过程。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贯彻CDIO理念,培养学生从构思、设计到实施、运行的工程实践能力,专业邀请安全工程领域的专家和企业指导老师共同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发挥促进作用。在近三年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本专业分别邀请过北京市安监局、北京市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燕京矿山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老师指导学生实践,并对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论文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6)工程实践场所保障。安全工程专业近年来在二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组织安全工程专业全体学生在基地进行了实习活动。课程体系中包括的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都有对应的工程实践场所,各类课程设计都有对应的实验室环境保障。(7)综合实训课程培养多方面能力。通过开设安全评价综合实训课程、安全人机综合实训课程、消防工程综合实训课程,既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提供了保障,又提高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保障了学生以及教师的个人基础知识、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安全产品建造能力的获取。(8)通过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每门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相对应的课程目标,通过分析所有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度来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以此来进行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学生在个人基础知识、人际交往能力、安全产品建造能力以及学科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