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走基层

走基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走基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走基层

走基层范文第1篇

组织乡全体干部职工、乡直属单位负责人、村“两委”干部共计56人参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大会,县委宣讲团第四分团报告人、县社科联主席雷尧,从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概况和重大意义,系统全面阐述“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全面落实中央确定的“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和重大举措,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作了一场主题鲜明、深入浅出的报告。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进一步形成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合力,为推动全县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加快扶贫攻坚提供思想保障。

会后,我乡迅速成立13个宣讲小组,认真准备宣讲提纲,通过召开村支部党员大会、坝坝会等形式,深入各村组实施好宣讲活动,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宣讲面达到90%。各党支部将学习贯彻好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认真组织村组干部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实行乡领导带头、联系村干部具体负责的机制,坚持走访慰问既深入基层、进门入户,又联系实际、排忧解难的原则,对辖区内困难群众进行走访全覆盖。

一是大力开展“暖冬行动”。省政府驻京办事处袁处长协调的4万元资金,发放给61户困难群众,每户500元,其中凉风村1组特困户黄成立1000元,罗柘4组重度残疾人贫困户莫忠金5000元;五保暖冬资金1.32万元发放给44户五保户,每户300元;优抚暖冬资金2.25万元,发放给45户优抚对象,每户500元;低保重残、重病暖冬资金8.9万元,发放给89户低保重残、重病群众,每户1000元;百岁老人和孤儿暖冬资金0.3万元,发放给1名百岁老人、2名孤儿各1000元;困难群众暖冬资金1万元,发放给50户困难群众,每户200元;未成年人暖冬资金1.72万元,发放给42名未成年人,其中失学儿童7名,每人500元,在校儿童10名,每名620元,困境儿童25名,每人300元;另外给85户困难群众每户发放大米1袋,菜籽油1桶;给敬老院的12名五保老人每人发放军大衣1件,棉衣1件,困难未成年儿童42名每人发放羽绒服1件。

二是积极开展困难救助。市、县、乡领导慰问到困难群众家中慰问30户,其中市、县残联领导慰问残疾人2户,每人800元,县领导慰问困难群众2户、特困党员4户、困难职工1户,每户500元,乡领导慰问困难党员5户,每户400元;为16户困难残疾人提供临时救助,每户200元。

节前__乡共计发放资金20余万元,发放物资225件,受益300余户家庭。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能够“温暖过冬、欢度春节”,取了得“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社会效果。

走基层范文第2篇

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晋江市是全国著名侨乡。经济实力连续18年保持福建省十强县(市)首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7位。晋江还是海西文化名城,多元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宋代兴建的国家级文物“安平桥”,世界仅存的摩尼教遗址“草庵”,世界罕见的海底古森林遗址,国家非遗名录中的南音、高甲戏、木偶剧等,为当地影友提供了丰富的拍摄题材。8月4日,《大众摄影》杂志走进晋江,与200多位当地影友探讨摄影技巧,分享摄影的快乐。

望 刘端猛 摄

船夫 傅博 摄

流金魅影 庄凌岚 摄

克里斯·波特的CBA时代 施清凉 摄

香车凝望 谢守奇 摄

韵 杨小玲 摄

黄山峰会 姚志强 摄

镜界 张文艺 摄

全神贯注 周淑坤 摄

卖鸡蛋的哈尼族母女 朱向阳 摄

黑龙江 哈药影友俱乐部

成立6年,实体会员增加到1100多人,中摄协会员达100多人,哈药影友俱乐部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俱乐部会员人数从建立之初的数十人覆盖范围逐渐扩大,由哈尔滨一隅之地拓展到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双鸭山、绥化等全省各主要地市,俱乐部活动由讲座、采风扩展到“网络赛精品,精品上报刊,报刊展精彩,精彩赢大奖”的全方位活动形式,影响力日渐增加,形成了走出省内、辐射全国的良好态势。

在哈药集团领导的有力支持下,俱乐部建立专业网络论坛,打破了时间、空间的距离,与影友建立了更为广泛的联系。历经四年,哈药影友俱乐部已发展成为黑龙江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全、专业化程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摄影俱乐部。《大众摄影》作为老朋友再次来到这里,感受到的是影友澎湃的创作激情。腾龙公司还为参与本次活动的前100名影友赠送了小型反光板。

虹 康毅志 摄

大山脚下 范兴初 摄

醉美坝上 郜玉彬 摄

煳酱豆 关秀峰 摄

建设者 陶士华 摄

冬之趣 王长德 摄

春天的故事 马贵华 摄

梦幻松林 张云歧 摄

金秋 张金义 摄

索菲亚教堂 田儒 摄

走基层范文第3篇

建立台账,“把脉”民情

自2013年12月以来,古蔺县党员干部带着“群众期盼什么、我需要改进什么、落实上需加大什么”三个问题,深入帮扶联系点、企业、社区和项目走访调研,走访一线职工、困难群众等,了解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收集意见建议,分别建立民生诉求、困难群众和涉稳信息台账。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台账800余册,收集梳理出民生诉求937个、困难户13074户、涉稳信息428条。针对台账中需要整改的事项,按照“个案问题单独解决、共性问题调整政策、长远问题做好规划”的原则,明确整改措施。

带着任务,解难题惠民生

“同志,我想在村上办一个肉牛养殖场。听说县里有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怎么申请,需要哪些手续?”在观文镇文化村,返乡创业青年吴建军和其他群众向县就业局干部详细了解创业扶持的相关政策。

针对走访中收集到的“政策不熟悉,发展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等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全县机关干部带着政策、带着项目、带着技术走进基层一线,实打实为群众解难题。

“县里的干部走到村里送政策,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受到教育,真是太好了!”吴建军说。

各乡镇、部门按照“有项目送项目、无项目送服务”的原则,主动下移工作重心、下沉服务资源。县就业局在春节前夕重点加强创业服务指导平台建设,完善了高校毕业见习基地6个。县农工办、农业局围绕群众致富,指导鱼化乡、石宝镇建设烤烟科技园区1.2万亩,启动建设马嘶苗族乡新农村示范区。

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建立人才联系产业基地制度,古蔺县按照一名专技人才联系一个重点产业基地的标准,从农业局、林业局等涉农部门抽调骨干技术员下沉到产业基地,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同时,注重引进实用人才到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支持,邀请省林科院工程师深入护家乡核桃种植基地讲授种植要领,周边乡镇30余户核桃种植大户现场接受了培训。

设置长效机制,让走基层常态化

只有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才能深入基层;即使与群众感情不够深,经常走动,也会培养起感情。要让“走基层”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就要建立制度机制予以保证。

走基层范文第4篇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及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职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局办公室,明确了专人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综合协调工作。印发了开展今冬明春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实施方案。

二、及时动员,统一思想

12月25日,召开了走基层活动动员大会,传达县关于集中开展今冬明春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文件精神,统一职工思想,对本局走基层活动作出安排部署,全面启动今冬明春走基层活动。

三、明确目标,集中宣讲

1月5日,县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率领班子成员到镇村向村组干部宣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七届十次、十一次全会,县委四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重点就省委、市委、县委集中力量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以及扶贫攻坚六个精准基本要求、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进和五大扶贫工程进行深入宣讲。并与村组干部交流座谈,听取该村2015年工作开展情况,深入了解了该村2016年工作打算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并就审计工作向村两委征求了意见和建议。

四、座谈交流,深入走访

我局结合审计工作和精准扶贫、双联双帮、银龄守护等活动,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审计服务对象、联系联系村、联系社区、困难群众等,开展集中大走访。截至目前,共走访困难群众36户,走访共收集到小农水建设、协调修灅水河防洪堤损毁1组道路、协调修灅水河防洪堤损毁村村委及1组、3组提灌站修复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8条。同时,局纪检组通过审计回访的方式,走访了县财政局、教育局、住建局、交通局、卫计局、发改局等9个被审计单位,听取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意见建议2条。截至目前,共收到意见建议10条,其中解释性办理7条,提请县级相关部门办理的3条。

走基层范文第5篇

“走基层”本来就是新闻记者的本分,也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因为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基层采访,才能发现鲜活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才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走基层”之所以被自上而下地强调、号召、动员,某种意义上说明一些记者在思想上没有树立起甚至丢掉了走基层的意识和自觉,采访中投机取巧走捷径,不愿意沉下去,而热衷于跑机关、泡会议、编材料。这些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走基层”不仅走不出质量,更不能持久。

2012年上半年,为迎接党的十召开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果,结合平时采写的一些“三农”方面的稿件,我们深深感到,肇始于农村的改革历经30多年,丹东的农村、农业、农民到底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取得了哪些成就?还有哪些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经丹东日报编委会批准,策划实施了“老刘小刁走基层・山村行”大型采访活动。

该活动从2012年6月11日到10月20日,历时120多天,记者先后走遍了丹东辖内宽甸、凤城、东港和大孤山经济区的50余个乡镇,深入200个行政村,行程超过5000公里。

反思此次走基层活动,我们感觉有以下收获。

1.解决了“为谁服务”的思想问题。记者深入不下去,不愿意走基层,采访写稿急功近利走捷径,有的同志总是以工作忙、考核任务重、没时间等理由为自己开脱。通过此次走基层我们感到,上述理由都站不住脚,沉不下去的主要原因还是思想认识问题。一旦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时间和机会都会有的。

党的新闻事业根本宗旨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只有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态度,我们才能形成走基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120多天的“走基层・山村行”期间,我们走到田间地头倾听农民的心声,坐在农家炕头感受农民的幸福与疾苦。喝一口井水,吃几顿农家饭,和老乡拉上几段家常,我们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给“三农”带来的巨大变化,也真切感受到民生疾苦和百姓期盼。

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脱胎换骨的发展、农民生产生活今非昔比的飞跃,感染和感动着我们,也激发我们的灵感和动力,鞭策我们深入再深入、发掘再发掘。其间,我们采写、刊发反映“三农”的各类稿件80多篇,深受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的欢迎,也深受城市广大读者的期待和喜爱。

2.解决了“要我下为我要下”的主观问题。一定要让记者体会到,好的素材在基层,好的新闻来自基层,来自基层的新闻才是最真实、最受老百姓喜爱和欢迎的。

我们在“走基层・山村行”中深刻体会到,基层的“活鱼”真多,和农民在一起感受事物最深刻,认识“三农”更立体、真实、真切。记得我们在宽甸双山子镇采访时,晚饭后来到一农家小超市,与店主唠嗑期间,猛听外面“砰”的一声。我们问“不过年不过节的,放什么炮呢?”店主笑道:这就是“红白喜事”的“集结号”,群众戏称之为“信号弹”。

平时我们也听说过农村人情往来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问题,但“红白喜事信号弹”还是第一次听到。于是,我们就此问题对店主进行了深入采访。店主称他是一名退休教师,每月退休工资近4000元,还开着小超市,他对农村名目繁多的随礼风都有点招架不住,何况普通村民呢?说着店主拿出他家的随礼礼单,仅当月礼钱就支出3000多元。当天晚上我们就以《一位退休教师的礼单》为题,报道“随礼风”给广大山村村民带来的经济负担。报道刊发后,也引起了当地政府极大的重视。

在农村基层,我们感到握着农民的手,握的是真实,交流的是暖流,感受的是农民真情实意的喜与忧。虽然苦和累,但我们有着抓住“活鱼”的兴奋和满足。

宽甸振江镇绿江村以花为媒,按季节在江湾处种植几百亩油菜,吸引不少“驴友”自发来这里观赏漂亮的油菜花和秀美山水。我们以《油菜花引爆旅游热》为题对该村发展旅游进行了报道。报道见报后不久,正赶上端午节。在3天小长假里,到绿江村的旅客竟破天荒达到4万人。村里的蔡书记给记者打来电话,高兴地说:“你们的报道,又帮我们村民的旅游收入提高一大块。”听到这些,我们苦累早已烟消云散。

在这次大型采访活动中,我们白天采访、晚上写稿发稿,共采写有分量的稿件近80余篇,其中反映山乡巨变的《北江村嬗变》、《今日老人沟》、《走出资源枯竭的困惑》等一批带着露水珠的鲜活新闻受到了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一段时间里,很多乡镇都打电话到报社编辑部:“老刘小刁啥时候到我们镇啊?”很多农民朋友一听我们“自报名号”,就知道“老刘小刁”。

农民的欢迎和读者的期盼,激励也鞭策着我们迈开双脚,自觉自愿地走基层。

3.解决了“变职业要求为精神追求”的问题。如果把走基层仅仅当作完成“任务”,难免使走基层成为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我们需要的是变职业要求为精神追求,在基层扎下根、立住脚,不仅身到,更要心到。

摄影界有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新闻采访同样如此:如果你写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扎得不够深。一个不深入基层的记者永远当不了好记者。只有在最基层中不断磨练,不怕吃苦、不怕摔跤,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如今我们走基层已形成自觉和常态,也成为我们实现新闻理想的精神追求。

作为记者,特别是党报记者,只有自觉地深入基层,坚持不懈地“走基层”,才能感受并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拓宽采访视野和思路,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这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终身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