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发展与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农村;住宅设计;园林规划;生态产业
一、新农村住宅特点及设计规划原则
1.1 新农村住宅特点
要做好新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就必须深入地研究新农村住宅的特点。新农村住宅使用功能较为复杂,所处的环境贴近自然,具有独特的乡土文化。
在我国,农村住宅不仅仅有确保农民生活和居住的功能空间,很多功能空间还兼具生活和生产的双重要求,除此之外,还配置了供农机具、谷物等的贮藏空间以及室外的晾晒场地和活动场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农村住宅的建设应具有适用性、灵活性和可改性,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可持续友展的要求,尽可能避免反复建设劳民伤财。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村庄、不同的民族也都有着不同的风俗民情,即便在同一个地区,对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活习俗、邻里交往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认识和要求,其宗族、邻里关系极为密切,十分重视代际关系。因此,在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服务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适应各自不同的要求。
农村住宅通常受到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使用对象对生产、生活的具体要求的影响,即使在同一个村落,有时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注重保留原有地方风貌,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村住宅。
1.2 设计规划原则
首先,要充分结合现有当地自然环境及自然景观,积极保护生态,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与此同时,要注重村庄的空间型式和网络结构,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次,优化村庄布局结构,扩展建设的发展空间,从而适应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要尽可能节约土地。再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强化邻里交往。满足当前农村多样化的需要,规划多样性的户型。最后,要建设完善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居住质量。
二、新农村建设园林规划的必要性
2.1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角度谈必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所谓新是指“创新”、“先进”、“现代”,新农村包括创新的建设思路、先进农村科技和文化思想及现代的致富理念,建设新农村就是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在我国传统的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总是沿用“建设―破坏―恢复”的发展模式,这样是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因此,必须突破传统的建设模式,以创新的手法和思想,应用园林建设的思想和手段来解决农村建设中环境改造的问题,使得其创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风格的适宜居住的新农村。在农村建设上勇于创新,将园林规划思想融入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创造性的提出,它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从根本上遏制农村环境的恶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建设―破坏―恢复”的建设模式,保持了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相贯于现代建设理念的核心便是和谐,所以将园林规划的思想融入农村建设是和谐发展的体现。
2.2 从农村文化发展角度谈必要性
传统思想即为相传成统的思想,而农村文化又是最能体现我国传统思想的民俗文化。我国农村文化正是继承并发展了华夏的传统思想,农民对土地、山水、动植物等天地自然的情意是难以言表的。他们珍爱自然,创造自然。中国的园林正是起源于人民的生产斗争(开山、治水)。中国的造园史也体现出中国的传统理念,即人为自然一员,人与自然协调统一,讲究天人合一,并提出以人为大、以大为天及自然为君、人则为臣等天人共容的哲学思想。他们每日的耕作也从侧面映射出传统造园的理法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人的自然化,自然的人化等种种理念,在他们身上表现的是那么浑然一体那么的交融相洽。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思想正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将其应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给农村的特色文化提供更大的展示机会,使农村文化得到充分发展。
2.3 从园林美感角度谈必要性
园林美感是指人在园林建设基础上获得的在视觉、心灵等感官上的享受,这也正是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
园林景观既然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那么,体现美学规律的普遍的艺术创作原理,必然成为其致关重要的组成部份。如对比衬托、均衡匀称、色调色差、节奏韵律、景物造型、空间关系、比例尺度、“底、图”转化、视差错觉、感受认知、审美情趣、意念意境等。园林景观设计,充分利用这些艺术原理,融汇贯通,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富有审美特征,又具精神内涵的人居环境和人化的自然。
三、关于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3.1 开发农村特色生态旅游业
农村生态旅游是以广大农村地区资源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业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8],对于农村农业、经济、文化、环境等诸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业,是加快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农村生态旅游开发应重点实施特色项目开发。包括: 特色休闲农业开发,河南省农村存在着多种特色农业,比如焦作的怀山药、开封的西瓜、中牟大蒜等;特色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一方面以自然风景区、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开展以农家乐、家庭式旅游为主的景区与农户联动发展的战略,另一方面,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开发为主开展农村文化之旅。
3.2 农业生态工程建设
首先,要探索适地发展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与技术。农业生态工程是有效地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与建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高效、高生产力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所涉及的工程理论、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为减少农业废弃物的环境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其利用效率,可以采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循环和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的生态工程模式。其次,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硬件,必须注重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是建设一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抓好小型抗旱水源建设、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面上除涝工程建设,合理布局,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形成田园化生产格局。
3.3 环境生态建设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污染治理不能仅仅局限于村镇的环境整治,应从源头上在区域范围内进行生态恢复与污染治理,主要体现在: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强污染治理,禁止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加强对农村生活、养殖为主的生活垃圾的收集,然后集中进行资源化、能源化生态处理,同时,可适当发展适合乡镇和农村聚集点的能源生态工程、农村给排水工程,减少和防止村镇面源污染,逐步引导乡镇和农村建立清洁的、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保护濒危生物资源和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建设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 高建明.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
一、
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胡建东.城市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1999,(6).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战略分析
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和《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框架已基本确定:重点发展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建立和完善文化物流网络,形成以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和影视节目市场为龙头,以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具玩具、信息和旅游服务为重点,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全省、面向国内外的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资本的跨地区、跨行业合作,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产业集团上市融资,促进文化产业多元投资结构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格局的形成。
总的来看,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是比较符合当前的发展态势的,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当前的这一规划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框架,从长远考虑,仅仅提供这样一个框架是不够的。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目标、结构框架似乎还不甚清晰,不够具体,河南的文化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合力还没有显现出来,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全省文化产业存在着无序、盲目、区域发展各自为战的问题,影响和制约河南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因而应紧紧围绕河南“根文化”、“黄河文化”、“武术文化”的主题,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河南文化产业总体方案,以“规划”引导资源开发与利用,确定规划重点和优先次序、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搞好产业链接,拓展国内外市场。
一、将搞好调研分析作为当务之急
从2007年1月到4月,河南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全省范围的文化资源普查和文化强省建设大型调研活动。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召集历史、文化、经济、管理、技术等各类专家,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细致分类和评估,这一工作已经刻不容缓,这将为找准切入点、盘活历史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统计核算及信息交流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统计年鉴的指标体系进行修订,探索出一整套文化产业统计报表制度,以统计数据作为量化指标,规范数据统计渠道,正确反映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文化产业具有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单位规模小、数量多且新兴服务项目不断涌现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统计的难度较大。由于统计条件相对较差,可供投入的人力、财力有限,技术准备也不足,使得文化产业统计核算显得格外薄弱,对此需引起足够的重视,进一步搞准文化产业统计核算数据,尽快完成河南省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的编写和出版工作,为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及政府宏观调控工作提供客观的依据。
二、将构筑产业群放在第一位
产业群所形成的优势具有不可模仿性,是竞争制胜的最佳利器。形成了产业群才能创造巨大的财富。没有产业群就很难有什么地区优势可言,产业发展方向也就很难明确。一个没有优势产业群的省份成为文化强省,这是难以想象的。是否能够构筑文化产业群是今后检验文化产业是否成熟的标志。目前,我们在这个方面做得还不够,还没有完全规划出在哪一个方面的文化产业构筑一个产业群。但郑州“少林模式”为各地市面上提供了一个构筑文化产业群的可鉴范例。少林品牌,以前是文化品牌,现在是产业品牌,围绕少林武术文化形成了系列的文化产业。焦作市以创立品牌为目标,发展太极文化产业,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发展太极文化产业化问题,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开发中华太极文化,形成大规模的产业群,并通过整体的产业开发和申报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工作,形成太极文化产业的品牌优势,力争使焦作成为全球著名的中华太极文化城。
三、将培育新兴文化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现在,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互联网服务业、广告会展业、文化创意和动漫、网络游戏业等,高新科技先导作用突出,投入产出效益明显,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后发优势的新兴文化产业。我们要瞄准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培育和发展影视、电子音像、出版印刷、电子版权、网络文化等高新技、高附加值术行业,提升文化产业的高科技含量,形成后发优势。现在有种观点认为,河南在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实力差,难以与先进省份抗衡,没有前途。这种观点也不无道理,但是产业优势不能仅以发展先后和目前状况来判断,最重要的要看市场潜力,在这方面河南的优势是最突出的,而且目前上升的空间也极大。况且,随着产业升级,未来文化产业的竞争必将以此为重点,我们迟早要进入这块阵地,如果将来再去追赶难度恐怕会更大,到那时要想争得主动就更不可能了。因此,我们现在就要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总可以循序渐进,何况沿海省份在这方面的发展时间其实也不长,也很稚嫩。
四、将选择产业项目作为规划重点
产业项目是文化资源进入市场领域实现产业效益的有效载体,也是文化产业实现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生长点。任何一个文化产业项目的运作,都要灵活地运用文化资源,选择最优秀的、最有价值的、最能代表当地文化精髓的文化名片,进行重点挖掘、深度开发,将其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世人,从而形成一批带有明显地域文化特色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创造产业机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因此,对待这一问题我们一定要慎重,要做好全面评估和可行性、盈利性分析,切实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不仅考虑现在发展形势更应着眼未来,不仅要看在河南的价值意义还要放在国内国际范围内综合考虑。逐步实现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对于那些已经确定的河南有线电视数字化项目、河南电视台精品旅游演艺项目、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项目、大河网、河南报业网、省政府门户网三网合并项目、豫版教材的研发项目、《中原文化大典》大型图书项目、郑州嵩山《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项目、宝丰马街民俗文化园项目、鹿邑老子文化园项目和浚县民族工艺品制造大观园项目,应进行项目的全程跟踪保证各项资金切实落实到位,全面策划,做好项目的推介,保证项目收效。
五、将提升名牌效应作为重中之重
发展文化产业要抓住区域文化优势,对自己的发展重点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首先要抓住具有世界影响的区域性品牌。少林品牌是河南目前享誉全球的最大的文化品牌。经过几十年的宣传,少林功夫在国际上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少林品牌过去是文化品牌,现在是产业品牌。少林寺每年大约吸引数百万游客,并且造就了当地大规模的武术产业,目前的少林品牌已经不仅仅是文化产业了,已经形成了产业链的模式。河南要发展文化产业,打文化名片牌,就应该把提升名牌效应作为重中之重。少林功夫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尤其体现了中原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代表了河南人的形象。发展河南文化产业理应把少林功夫作为走向世界的第一品牌来打造。另外,河南还有很多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文化品牌。对于确定下来的豫剧和旅游业等品牌要放在省级层面来策划,做好品牌营销和品牌延伸,打造出一批最好的省级名牌并将其推广到全国乃至国际上。要创新内容、创新表现形式,借助于影视和演艺力量扩大影响,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品牌三者互动,促进河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六、将规划好区域布局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文化产业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中轴线和各国竞相争抢的战略高地,河南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必须放在一个大背景下加以通盘考虑。竞相发展的文化产业大潮导致文化产业格局的变化,科学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变化趋势,规划好河南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在世界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大格局中形成自己的小格局,以有效推动河南文化产业形成蓬勃发展的局面。把郑州建成区域性文化中心,形成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强劲辐射和带动作用。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和全省的文化中心城市,在中原城市群中居于龙头地位,对周边省份有较强的辐射力,同时郑州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条件较好,发展河南区域文化产业,首先确立郑州在全省区域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利用交通、资本、资源、人才等优势,以会展业为主,辅以旅游、城市娱乐、出版业、演出业等产业门类,把郑州建设成为全省文化产业中心。他的机遇、辐射和带动功能值得重视和研究,包括考虑郑州、开封、洛阳文化发展一体化。在现有的文化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建立以郑州为中心的比较紧密的、依托中原城市群的文化发展一体化。郑州是商王朝第一个国都所在地,开封是七朝古都,又以宋文化为盛,而九朝古都洛阳则以北魏时期的佛教文化和大唐文化闻名于世。这三大古都同处中原黄金线上,本身的区域交通优势和文化构造带上的连续性使其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区域文化中心的优势,郑汴洛一旦形成统一的文化大市场,形成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共同体,其所爆发出来的文化能量是无法估量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河南乃至整个中原文化产业的战略崛起,取决于郑汴洛文化发展一体化的程度。
作者单位:焦作大学
参考文献:
[1]李韶辉.文化产业应有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J]. 中国改革报,2007,3:15 .
学校校办产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历经20多年,多数还没有形成规模,方向也比较分散,学科优势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不多,有的企业长期亏损,有的企业投资无回报,成为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两年来,学校加紧进行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紧紧围绕以提高校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质量为目的,做了一些思考,形成了一些思路,开展了一些工作。
以企业改制为契机,加速产业资源整合
思想重视,组织落实
企业改制,首先要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今后校办产业的定位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首都医科大学把校办产业工作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首都医科大学2004~2020年战略发展规划》中。《规划》提出了“两个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规定在2010年前要重点完成第一阶段基础平台的搭建任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机制。其中对于产业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建设思路,即:要形成产业集团的构想,建立必要的模式和机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在服务社会同时,形成学校主要的产业基础,加强产业创收能力。增强自主造血能力。
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的要求,学校从校办产业的现实情况出发,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进一步明确校办产业的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即:尽快建立校办产业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平台。提高资产公司运行管理能力,既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学校挡住麻烦又要为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走出一条快速高效发展之跷校办产业要努力成为学校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学校筹集建设与发展经费的一种重要渠道。更好地服务学校和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
遵循上述思路,学校采取切实措施,加紧推进产业改制与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资产公司董事会,充实了管理骨干,为企业改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干部保障;对于企业改制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多次进行研究。并区别不同情况给予了政策支持。帮助解决在规范化建设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以发展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和统一有效的领导体制,为企业改制和发展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使产业工作面对种种困难,不松劲,不懈怠。
摸清“家底”,拓清基础,制定方案
结合经济整顿、国有资产清查、企业改制等工作,对开办各类经营性实体的情况进行了多次调查。制定了“先装后改”分两步走的改制方案:先装即先装筐,弄清实有情况。统一纳入改制范围;后改即后改制。2007年上半年,又发动全校各二级单位对开办经营性实体的情况进行清查,基本摸清了底数,明确了重点工作对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校产业分类管理和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报经学校批准执行。
三年来,学校提出并推进了“两个撤出”。即“企业撤出学校,学校撤出企业”,实现企业与学校的相对分离。其中,很重要的工作是要清理问题。拓清基础,建立“防火墙”,使新组建的资产公司能够轻装上阵。主要措施是:
对于长期经营不善、品种不对路的企业坚决关闭;对于因校办企业关联产生的社会企业,尽快脱钩等;区别不同情况,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启用中介单位清理关闭企业税务等问题对于关闭及脱钩企业的首医在编的老职工,结合产业人事制度改革和首次产业岗位聘任,予以妥善安置,确保稳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
在清理整顿基础上,将具有一定优势的全资和控股企业。以及部分清理关闭企业的经营性资产重新整合。目前,顺利完成了第一步“装筐”工作,已将6个企业“装”入首医大资产经营中心,并开始第二步“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
依托学科优势,构建服务平台,在改革基础上加快建设进程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一方面加紧进行校办产业的改革与改制工作,另一方面,加快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努力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为校办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将开展如下工作:转变市场运作方式,建设CRO服务平台
CRO是一个新兴的行业(Contract ResearchOrganization,简称CRO),即“合同研究组织”。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是通过合同形式向制药公司提供新药非临床研究和新药临床研究服务的专业公司。
学校建设CRO平台的主要内容是:
临床前研究的CRO,主要从事与新药研发有关的化学、药理学及毒理学实验等业务内容;临床试验的CRO,依托学校众多附属临床医学院和跨院学系专家学者及其研究成果和动物实验中心等资源开展研发服务新药研发咨询、新药申请报批等业务内容的CRO。
学校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设成为从创新药物市场分析――临床前研究――制剂工艺研究――新药申报――临床样品的制造――新药的临床实验服务――创新药物及技术知识产权的申报――产权交易中介服务的CRO服务平台,实现从医药研究开发到产业化“一条龙”的全流程服务。使学校科技企业市场运作方式向为北京和境内外医药企业提供PDS全程服务发展,从而摆脱传统的思路和运行管理模式,努力将学校产业发展与运行融入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中,尽快实现与国际生物药产业的接轨。进而提高科技贡献率。
加强企业认证建设工作
学校临床诊断制剂企业在取得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基础上,2007年又获得ISO9000体系认证。
学校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2007年已经启动GLP国家级实验室认证和国际CAP认证准备。计划在2008年底前后完成GLP国家级实验室认证和AAALAC的认证。不断提升竞争实力。
加强临床检验中心建设工作
学校临床检验中心还与诊断试剂企业等有关方面,联手共建,努力把检验中心建设成为面向首都各社区医疗站点提供标准化临床检验结果的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可以对在校各层次医学生提供医学检验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的教学实训基地。
继续建设和运行新医药北京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
依托学校牵头建立“新医药北京技术转移中心”的优势,联手在京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医院以及医药企业,为科研成果转化、临床制剂向新药研发转化、中小医药企业孵化等“搭桥铺路”;作为发展战略的需要。通过新医药技术转移中心平台,使学校与北京地区相关院所和医药卫生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推进地区生物医药事业做贡献。
积极探讨医药科技园区建设
为落实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和任务,首都医科大学将进一步加强调研,依托学科优势。整合现有优势资源,覆盖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积极探讨,并争取上级领导支持逐步落实首医大医药科技园区建设工作,为医药科技企业“筑巢”、“引凤”。以推进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加强研究,为企业转型后的规范化运行与管理做好准备
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促进规范化建设
坚持实践中研究、研究中实践的思路,2005年以来,在改制实践中,抓住学校企业改制工作的重点、难点,产业系统已先后申请到学校校长基金4个课题的资助。通过调研和实践验证,完成了《首都医科大学产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并在学报发表了《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的文章,就学校产业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提出建设思路;2007年又获准三个延伸课题研究的资助。包括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企业转型期的会计事务到现代企业财务制度。以及企业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培训,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2007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产业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进行了首次产业职工岗位聘任,增聘了资产公司兼职副总经理以及公司企管、财务、综合三个部门主任和必要的工作人员。初步建立了资产公司运行框架;同时制定并启动了“2007~2010产业人员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培训。全面提升产业人员素质,为产业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准备人力资源。
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制度建设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互动发展;旅游资源;民族文化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文化与旅游互动融合而衍生出的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会明显加强;与旅游产品结合,会使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首先要认清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旅游就是从温饱步入富足阶段的一种文化消费,若将文化与旅游割裂开来,文化将成为无本之木,旅游也只能画地为牢,在低层次徘徊不前。贵州省作为一个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探究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
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首先要认清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从文化产业角度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重要内容,任何旅游活动过程及内容无一不以文化为内容,并与文化密切联系和接触,以至于有旅游就必然有文化,文化消费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内容。从旅游产业角度看,旅游活动是一种流动的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流过程,随着旅游者的流动就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及民族文化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旅游发展过程就是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频繁交流的过程。[1]
二.贵州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必要性
(一)发展背景
贵州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贵州省的贫困人口在全国未脱贫人口中占的比重较大,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另一方面,贵州尚未脱贫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具有民族文化独特、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浓郁的特点,迄今仍然保留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要使这些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二)现实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好贵州的资源优势,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不仅能使贫困地区沉默千年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成为对世人的吸引物,更能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中国有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的就是文化对自然的辉映和升华,文化赋予自然以生机和灵气。对于贵州省依托丰富的、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遗产而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实现文化与旅游的互动融合发展,可以从根本上将多数乡村从贫困状态下解救出来。文化产业以其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品牌影响力、永续更新性等特点为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增值点,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产品深度化、多元化结构调整,为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改传统旅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稟赋型发展模式,开拓了旅游产业向创意化、知识化发展的新视野。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路径
文化旅游历来相生相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贵州省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拥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风光秀美旖旎,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文化底蕴深厚绵长,然而目前贵州旅游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旅游产品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缺乏文化含量。因此开发和保护好这些资源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在旅游精品中彰显文化魅力,通过旅游产业实现文化价值,当我们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作为一个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构想时,不仅文化产业建设是具体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充满了生机活力,二者共同发展形成贵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利用优势资源,让旅游植根于文化而繁荣发展
贵州古朴醇厚、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映衬,多层面地呈现出原始文化色彩斑斓的神秘基因。走进贵州民族村寨,人们常常会发现,古老的生活习俗汉晋遗风、盛唐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在许多苗乡侗寨、布依石寨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除了这些物质遗产,还有更多的非物质遗产,不同民族村寨里的节日种类繁多、别具特色、精彩纷呈,如松桃花鼓艺术节、龙里苗族草原跳月、布依族三月三活动、大方县彝族文化节、台江苗族姊妹节、天柱黔湘四十八寨歌会等等。此外,各种健身、美食、采茶、赏花等活动,包括黔东南越野跑国际挑战赛、赤水独竹漂漂流大赛、百里杜鹃花节、黄果树瀑布节、乌江美食文化旅游节等也别具特色。贵州还是国酒之乡,民间酒文化内涵极为丰富,风土人情似乎浸泡了千年的佳酿。贵州还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在贵州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大量光辉业绩,留下的宝贵资源成为贵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贵州旅游产品的一大卖点,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文化和历史遗存以其独有的美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的青睐。
贵州的这些历史特色、山水特色和民族特色(如贵州的夜郎文化、洞穴文化、服饰文化、蜡染文化、节日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傩文化等)都是贵州的优势旅游资源,可以满足不同层面游客回归自然、寻踪探秘、休闲度假等多种心理需求。贵州的旅游正是因为深深植根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中,才展现出无穷的魅力,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利用优势资源,让旅游根植于文化,能够让贵州旅游更上一个层次,同时也能让贵州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及更好传承下去。
(二)深挖民族文化,发展支柱产业,创新旅游产品
要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就应该依托贵州多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贵州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即将贵州打造成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多彩贵州”的文化旅游品牌近几年已经深入人心,但要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仍需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做大做强以贵州的民族歌舞、工艺美术、节庆会展、戏剧、影视、动漫等文化品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同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创新旅游商品,旅游商品从某种意义上是创意文化产业,目前80后、90后占旅游消费者的大多数,因此旅游服务、旅游商品都要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将贵州的地方文化、地方特色、旅游魅力以文化创意体现在旅游商品中,使旅游商品在具有观赏性、实用性和便捷性的同时,更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和纪念性。
(三)抓项目,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全方位营销模式
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多民族文化产业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贵州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新形势,贵州省应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努力搭建政策和服务平台,为推动贵州旅游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必须有若干具体项目来支撑,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把重点放在互动项目的策划、优选和开发建设方面。[2]据统计,2008年以来,贵州省通过财政拨款、财税减免、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等措施,每年都在1亿元以上。2011年,贵州省财政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由2010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全年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投入近2亿元。在对外营销方面,“多彩贵州风”自2005年公演以来,已赴28个大中城市巡演,出访了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法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持续演出2000余场,观众逾180万人次,2011年演出收入3000余万元。贵州省杂技团转制后开发精品剧目,在日本演出取得成功,又远赴加拿大开展商演。贵州出版集团公司结合转企改制,引进四川文轩共同组建新华文轩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了贵州最大的书城。贵州省还出台了《文艺作品高端平台展示奖励办法》,极大地激发了文艺创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目前已有《幸存日》、《邓恩铭》、《绝地逢生》、《雄关漫道》、《水凤凰》、《奢香夫人》等20多部影视剧在央视和多家省级卫视播出,“贵州制造”不断闪耀在全国大小荧屏,尤其是《奢香夫人》在央视热播后反响强烈,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再如近几年来,通过组织举办多彩贵州文化系列活动、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以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展”等公益性活动,打造了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一大批旅游工艺精品和民族民间工艺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多彩贵州”商标已实现全面注册,广泛运用到演艺、博览、网站、动漫、主题公园、酒店等十余个产业。
贵州省要将文化与旅游更好地互动和融合,就必须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挖掘资源潜力,强化和丰富贵州四季旅游产品“春赏花、夏避暑、秋风情、冬温泉”的文化内涵,打造一批休闲体验、探险科普、体育健身、避暑疗养、健康美食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让“醉美多彩贵州”形象更加深入市场、深入人心。
四.结语
作为一个产业来说,文化不是孤立的,其效益的体现往往与旅游业紧密相连,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常常是旅游热点之地。旅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人们对外部世界好奇的探索、审美、求知、休闲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其追求的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观光,而且是对文化的享受和民族风情的体验。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实现1429.48亿元,在全国位居14位,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旅游总收入已占全省GDP的7%,旅游产业即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2011年贵州省文化产业总收入达394亿元,增加值140.23亿元,占GDP比重2.46%,收入和增加值分别比上一年增长22.49%、24.97%。在此基础上强调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对于进一步提升贵州旅游产业品质、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全省整体开发水平的提高,都是立足现实的最佳选择。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广泛融合中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应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大省、发展文化旅游经济的战略构想的根本出发点。只有突出文化特质,才能吸引广大旅游者,带动旅游消费和经济活动,从而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必须尽快改变仅仅依靠自然资源打天下的局面,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优势,精炼文化内涵,注入文化引资,盘活沉睡资源,用文化来提升旅游发展档次,打造旅游特色品牌,实现贵州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
参考文献:
[1]罗明义.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9(9):1-5.
[2]刘建华.形神兼备共融互进:关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思考[J].旅游研究.2005,1(1):3-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R].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