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脱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不经过商业银行而到达融资者手里的过程。所谓银行“脱媒”化是指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更多地脱离开银行为媒介的间接融资方式,转而采用直接融资方式的过程。
“金融脱媒”的另外一个大的背景就是中国入世。入世加剧了国内银行业在银行“脱媒”挤压下外资“入侵”的压力。国外银行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混业经营模式,它们带着这个优势进入中国,对还在探索中的国内银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威胁,并加快了国内银行业混业经营的步伐。
目前,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几乎没有对中小企业提供资源配置,其他衍生功能更是无从谈起。我们知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越来越多地通过证券市场进行,银行失去了其融资主导地位,利差收入减少,依靠传统的业务难以维持生存,出现了所谓的“银行脱媒”现象。银行脱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种主动性选择,反映的是市场中介与银行中介在金融产品提供上的竞争关系,银行中介正在被金融市场的制度性安排所替代的趋势进一步加强。《金融时报》公布的年报也显示,四家银行债券资产2004年末比2003年末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2004年债券投资余额分别从上年的10917.81亿元、5929.32亿元、7547.67亿元和3309.36亿元,上涨到12354.19亿元、7758.92亿元、9823.37亿元和8239.71亿元。
实际上,这种现象正说明,我国“金融脱媒”正逐步深化。而1999年至2004年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在6年时间里占比下降了8.85%,外汇占款6年里上升了8.1%,有价证券投资上升了1.7%;仅2003年到2004年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新增存款少增4668.7亿元,新增贷款少增9335亿元,都可以说是“金融脱媒”现象的具体表现。
二、“金融脱媒”成因分析
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来看,中国的经济政策一直时松时紧,短期扩张与短期紧缩交替而行,使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呈现显著的周期性,而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政企不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成份中包含国有与非国有两部分,同样是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受的待遇却大不相同。政府对国有经济部门历来是“偏爱”有加,“关照”多多。虽然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有经济部门无论在生产效率还是在产出增长方面,都远远低于非国有经济部门,政府依然感到有“义务”使其在就业水平等方面与非国有经济部门同步发展。随着国有经济部门对整个社会产出所作的实际贡献越来越小,继续履行这种“义务”势必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且这种需求还在不断扩大。由于财税收入有限,政府便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资金计划分配的方法,以行政手段控制国有银行的贷款方向,使信贷资金以低廉的价格流向国有经济部门。相对而言,国有银行在有限的自范围内,当然更愿以金融中介的身份,将信贷资金发放给高收回率和利润率的非国有经济部门。然而政府计划投向国有经济部门的那部分资金却因此而没有了着落,由此产生的不断扩大的非国有经济部门与国有经济部门对资金需求的缺口只能通过增长货币来填补,最终引发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的威胁使政府意识到自己履行对国有经济部门的“义务”已经力不从心,由于软预算控制所造成的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的效率低下,最终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整个国有银行系统的崩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通货膨胀,其中包括将部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者用裁员的方式来减轻政府的负担、减少货币供应量、将国有银行商业化等等。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减少对国有经济部门融资并没有相应增加对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融资,相反地,这部分融资也随之锐减,政府为控制通货膨胀所采取的紧缩政策正是导致金融中介“脱媒”的直接原因。这种局面的产生,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厌恶风险的国有银行对于贷款决策的顾虑加大。在实行资产负债管理之前,银行的贷款多受政府支配,由此而产生的坏账无需其负责,因此国有银行往往一味追求高回报率的贷款项目而无视其风险的高低。国有银行商业化以后,自担风险与自负盈亏的机制使其对风险变得敏感起来,在贷款发放方面显得更加小心谨慎。而非国有经济部门中的大多数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其风险自然要比大公司大,因此其得到的贷款也就自然而然不如以前。
第二,信息与人力资源缺乏。一直以来,相对对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国有银行对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经验还非常有限,加上政府的软预算控制,使得银行对信息的收集与加工能力相对较弱。由于缺乏充足有效的信息来源和人力资源,国有银行在信贷项目的评估上显得无所适从,令非国有经济部门更难得到国有银行的融资。
第三,金融系统的再集中。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内部的贷款决策权在政府减少其信贷配额后变得更为集中。如建设银行2002年新增存款的一半以上交由总行管理;工商银行在2002年有93%的分支机构被取消贷款决策权,同年贷出的大部分流动资金贷款系由总行决定投向少数重要的国有企业,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改革,令分支机构获得资金的渠道更为有限。此外,一大批原本独立的、准私人地方性城市合作信用社转化成为集权化的城市信用合作银行,所有权的转移使其决策权集中于各地方政府,加之需上缴的存款保险又进一步降低了地方上可全权经营的资金。
第四,对金融机构发展的严格限制。非正式的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曾一度缓解了国有银行对非国有经济部门融资不力的局面,一系列创新的却不怎样合法的筹资计划也曾被经常运用。然而作为经济紧缩政策的一部分,政府开始关闭这些金融机构或者限制其经营活动的范围,使非国有经济部门丧失了可观的融资来源。
3 避免金融脱媒的应对措施
第一,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理念
第二,改变银行业务结构,加大和扩展中间业务收入,尤其是发展理财、开放式基金和资产管理等业务;使商业银行依赖传统存贷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化为既依赖传统网点吸收存款,也依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既依赖传统的信贷业务,也依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投资和中间业务。
第三,改变银行资产结构,一边压缩信贷资产占比,一边提高证券资产占比;在资本市场进行主动负债,如发行次级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金融债券等方式,锁定商业银行负债期限,以减少或消除流动性风险敞口。同时,在信贷风险控制操作上,商业银行还可以推进资产证券化,将较长期限的资产,特别是信贷资产以证券化的方式通过债券市场进行销售,以此降低商业银行整体资产的占用期,优化存量资产结构。资产证券化将信贷资产转换为可在银行间市场上交易的证券,既丰富了资本市场产品,也改善了银行流动性,提高了其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积极参与资产证券化的投资,进而丰富其投资组合品种。当然,债券市场的创新为银行负债管理战略转型提供了产品支持,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和次级债券等主动型负债工具,增加长期资金来源和补充资本金,实现了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而通过开展银行理财业务和承销短期融资债券可拓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淡化资产业务发展和盈利增长对资本的依赖。同时,债券结算、人民币理财、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等新业务、新产品的先后推出,也为商业银行开辟了新的业务空间和盈利增长点。
第四,是积极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依据利率市场化条件,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力度。
【关键词】金融脱媒 欠发达地区 影响
金融脱媒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被诸多企业所接受,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资金的供需双方开始绕过一些金融机构而自行直接进行相应的交易。这种现象使得资金供给方的收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然,也给资金需求方降低了一定的成本。在地区,融资渠道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投资的品种也变得琳琅满目,金融脱媒现象日趋显现。
一、金融脱媒概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金融市场在近几十年里也发展迅猛,除了商业银行作为一种最为主要的金融中介之外,像证券、股票、保险等各类机构也在金融市场中蓬勃发展起来。这样,无论是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还是对于众多企业来说,在金融工具的选择便多了起来,在这种现状下,金融脱媒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金融脱媒指的是资金的盈余者与资金的短缺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双方直接进行的资金交易的现象。
从金融脱媒的现象来看,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对其进行观者:第一个方面是看资金供给方的情况,第二个则是来看资金短缺方的情况。对于前者来说,其最为主要的表现有两个:第一,新存款利率呈现的是负值;第二,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增长率出现下降的情况或者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后者的表现与前者一样也有两个:第一,从企业资金需求方面来看,在企业规定资产的投资之中,其自有资金的比重逐渐呈现上涨的趋势,相反,企业对银行的信贷依赖比重则呈现一种下降趋势;第二,从宏观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所占的份额开始慢慢出现下降的趋势,相反企业的股票等众多金融工具却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比重大大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现阶段的金融脱媒现象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的,而且需求脱媒比供给脱媒强,短期需求脱媒比长期需求脱媒要强。
二、金融脱媒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出现原因分析
(一)金融托媒现象的具体表现
仔细分析我国金融脱媒现象的具体表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第一,我国证券市场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一些业绩相对较好的大公司纷纷上市,通过发行股票或者是债权的形式进行市场融资,这样一来,其对于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就变得越来越少;第二,很多大型企业管理越来越规范,自身的实力也越来越强,企业内部的财务集团公司发展越来越快,对于企业自身的调配能力逐渐增强,而且开始替代过去银行所做的诸如财务顾问等服务工作;第三,短期融资债券是最受企业欢迎的一种融资形式,这种债券的大量发行使得众多大企业出现了客户流失,再者还有一些优质资源被替换,这就使得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方面发生了很大的下降;第四,信托融资出现了迅猛增强的态势。
(二)金融托媒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1.金融脱媒现象逐渐加剧。从地区的总体情况来看,首先间接融资在比重上出现了下滑的情况,贷款在融资总量之中所占的比重也下降较为明显;其次,储蓄存款在所有存款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明显下降的趋势,2013年,地区的储蓄存款增量为91.81亿元,占整个存款增量的比重为18.14%,比2012年下降了4.02%。而金融同业的往来业务所占的比重却明显上升;三是影子银行体系已经逐渐形成,而且发展速度很快、覆盖面广。
2.存款异地投放现象导致资金发生外流现象。在我国的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交通、经济等各个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都明显处于劣势,因而很多企业会将存款进行异地投放,这就使得该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比较严重,这也是产生金融脱媒的一个重要原因。
3.存款开始朝民间借贷市场方向流失。通过对地区的民间接待样本进行监测,借贷金额呈现增长趋势,而且增长的速度较快,而银行对这些新增的贷款客户的存款沉淀并没有做硬性的规定,也就是贷款对存款的支撑作用在逐渐减弱。另外,我们还会发现,银行作为金融大哥大,现在出现了融资困难的情况,导致很多企业资金回笼逐渐减慢。这主要是源于很多客户已经改变了理财方式,将过去的储蓄存款转为了购买保险、基金以及各类理财产品。
三、对策和建议
(一)金融市场应进一步进行规范
针对现在市场中出现的金融脱媒的现象,作为政府和金融管理单位要积极引导民间的金融行为,一是通过加强各种舆论宣传,使得民众的金融风险意识不断提高,从而增强大家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加强对保险、理财等市场的立法以及监管工作必须要规范到位,出台相关的条例、法规,使其有法可依。
(二)商业银行要加强贷款对象的转变
从我国目前企业的现状来看,中小企业占到了我国企业的绝大多数,他们应该成为银行服务过程中的重点服务对象。因此,商业银行要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需求,可以采取更灵活的贷款担保和贷后管理。
(三)银行要做好上市企业的财务顾问
虽然很多企业由于上市而使得在银行的贷款有所减少,但是银行完全可以成为这些上市企业的财务顾问。从这个角度来说,银行就需要改变过去的那种服务方式,因为信贷只不过是银行服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更多的服务应该体现在一些非信贷业务方面,如顾问、现金管理等中间业务方面,这样就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
(四)进一步加强新兴市场的研究和投入
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要在各个方面积极地进行研究,无论是其研究部门还是业务开发部门都要积极参与进来。研究的内容一定要与市场的发展趋势密切结合,不但要对金融工具、管理程序等进行研究,还要对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动向进行细致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金融脱媒现象的影响。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金融脱媒现象才逐渐显现出来。其在促进商业银行进行资本优化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及挑战。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必须要针对这种现象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便使自身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钢,郑良琳.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脱媒现象探析[J].上海金融,2012(11).
[2]唐友伟.欠发达地区金融脱媒现象分析[J].西部财会,2012(04).
[3]彭阳,王燕.我国金融脱媒度量问题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04).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脱媒;策略选择
[DOI]10.13939/ki.zgsc.2016.24.106
1 金融脱媒的概念
“金融脱媒”,顾名思义就是资金摆脱了传统的媒介,或者说资金游离到了传统的媒介之外的行为。传统的媒介就是指商业银行。这个概念最早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的美国经历了一场空前绝后的经济危机,整个国家的经济都陷入一片萧索之中,政府为了拯救泥足深陷的国内经济,不得不出台一系列强力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其中重点是对金融进行有效的管制,因而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颁布了一系列的金融管制政策,这些政策按字母顺序排列,其中排到字母Q的政策我们通常称之为“Q条例”,Q条例的核心内容就是规定商业银行对于储户存进的活期存款给予零利息的待遇,并且对储户存进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分别规定了存入上限。对于这一明显抑制居民存款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一开始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资金本身具有“逐利性”,从而导致大量资金脱离商业银行这一传统的媒介,转投收益更高的一些新的金融投资产品,“金融脱媒”就这样诞生了。因而我们可以总结得出所谓“金融脱媒”就是指资金脱离传统的商业银行这一媒介,直接通过其他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进行自由配置的一种经济现象。
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脱媒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总额增长量低于存款总额增长量,存差逐年增大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我国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居民个人及家庭收入都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总量也双双呈上升趋势,但相较于存款总额的增长量,我国贷款总额增长明显逊色,并且存差还在逐年不断增大。这说明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其资金融通媒介作为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具体可以通过2001―2015年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图来分析,如下图所示。
2001―2015年我国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与贷款总额增长图
2.2 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比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所谓“存贷款比率”是指存款与贷款的比值,自2001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总体上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且还有继续这一趋势的可能。由下表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增加速度比存款总额的增加速度要快,存贷比从2005年的69.92%下降到2015年的68.47%,说明商业银行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渠道拓宽,不再只依赖于银行贷款,而是更多地去资本市场进行投融资活动。
2.3 商业银行优质客户不断流失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很多优质的企业在需要融资的时候,已经不再把商业银行作为首选,而是把眼光投向更加自由和快捷的资本市场。优质的大企业可以通过主板市场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进行直接融资,这种融资方式相较于商业银行贷款具有方便、快捷、节省交易费用等诸多优点,因而商业银行的这一部分优质的大客户损失不少。对于一些业绩很好的中小企业,我国也推出了新的创业板市场,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这部分客户流失殆尽。
3 应对策略
3.1 细分市场,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都是吸收客户存款作为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而我国居民也一直有喜好储蓄的传统,因而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一直都颇为充裕,可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加剧以及我国央行不断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导致把钱存在银行收益颇低,甚至出现实际利率是负利率的状况,因而导致居民存款资金不断流出商业银行这一传统的金融媒介去寻求更高的收益。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商业银行首先要认清形势,顺势而为,不断细分市场,分析客户人群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创新的金融产品。这样才能适应市场,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提高自身的市场份额和行业收入。
3.2 积极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金融脱媒”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商业银行除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这一传统的功能之外,中间业务是其可以大展拳脚的空间,商业银行可以不断开发出诸如代收代付、咨询评估、专属理财等新的中间业务,同时注意培养和储备金融专门人才进行中间业务的开发和应用也非常重要。
3.3 积极转换客户结构
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资质优良的大企业客户和业绩良好的中小企业都转战资本市场,不再把商业银行作为融资首选,商业银行在这一大背景下要积极转换客户结构,紧紧掌握现有的客户资源,同时加强与证券公司等的合作,拓展诸如和辅导上市等新客户业务。
参考文献:
[1]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6.
[2]冷霜.“金融脱媒”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发展战略[J].特区经济,2007(2):48-52.
[3]卢盼盼,张长全.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13(1):29-33.
一、金融脱媒发展现状
金融脱媒现象最早出现在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发生于欧美,成为全球性的长期趋势。其发生主要是市场环境改变和政策制度改变这两种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一方面严重的通货膨胀,市场利率飙升,而银行业仍受有关当局严格的利率管制,银行存款实际收益率呈现负值,导致证券市场分流银行存款,进而分流银行信贷资产;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发展,政策出现松动,金融混业经营缓缓启动。
作为一种趋势的金融脱媒,主要表现为: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我国金融数据显示,银行信贷增长呈现低迷状态。2006年2~6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在12%~13.5%之间徘徊,银行的信贷增长呈现低迷状态;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却呈现渐升趋势,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28.8%,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1%。这种现象说明中国金融脱媒正在逐步深化。具体来讲,我国金融脱媒受以下四个方面影响。一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将推动金融脱媒发展。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将逐渐消除信息不对称程度,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有助于资金供求双方的相互了解,从而摆脱高度依赖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中介的局面,促进直接金融的发展。其次,经济市场化的深化,会导致市场主体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单一信贷业务已无法满足这些新兴的多样化需求,这也为富有活力的直接金融机构提供了市场空间。另外,经济的市场化必将使经济的波动性更加显著,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市场参与主体更希望金融市场能够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金融工具,这是纯粹的间接融资所无法满足的。二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需要直接融资迅速扩大。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在这一进程中,直接融资可以更加高效率、低成本地满足新兴产业和大型企业的资金需求。三是政府推动的制度性变革将加快金融脱媒的进程。“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货币市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实施金融市场制度改革,其中包括解决股权分置问题、鼓励大型优质企业国内上市、改革发行和交易制度、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产品创新机制、形成价格发展与风险管理并举的直接融资产品结构等。这种政府推动的变革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脱媒的进程。四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到金融脱煤现象。自我国汇率体制改革之后,人民币开始小幅升值,并且还有升值空间,这带动了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的价值上升,客观上也导致了我国金融脱煤现象的深化。
二、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金融脱媒现象的不断深化发展给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特别是对银行的传统业务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一是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总量和结构造成负面影响。从资产业务总量看,金融脱媒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降低,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从资产业务的结构看,更多的大型优质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有潜力的小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造成显著的双重冲击。从负债的角度看,证券市场日益完善,证券市场产品日趋丰富,人们的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这对银行的存款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虽然其中大部分资金会以各种形式回流到银行系统,但由于现金漏损率增加,加上由于贷款需求降低使银行派生存款能力的减弱,商业银行存款总量会受到一定影响。
二是将损失一部分优质贷款客源。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大型优质企业可以更多地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进行融资,这将使这部分企业对商业银行信贷的依存度下降。同时,质地优良的中小型企业可以得到创业板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由于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较宽松,一般没有盈利要求,只要求企业有未来三年的业务规划,对企业上市的最低市值规定也较低。直接融资对银行贷款存在着明显的替代性,融资成本低、融资迅速对很多大中型企业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使银行的客户资源进一步萎缩。
三是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中小企业在未来银行信贷业务中比重的逐渐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问题如何管理是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课题。另外,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也将呈现出短期化的趋势。这将使商业银行主要依靠短期资金来源支持长期贷款发展的矛盾进一步显现出来,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的流动性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控制流动性风险。此外,伴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对市场风险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存贷款的利差收入。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金融脱媒将导致商业银行利差变小,影响营利能力。此外,上述分析的几个方面都会对商业银行的要营利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是在传统信贷业务被直接融资所替代的同时,金融脱媒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资产业务。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加大对债券及各种结构性产品的投入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资产营利能力。通过为企业提供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信息咨询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可以改善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这些都将改变商业银行依赖传统存贷业务的经营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业务转型。
二是脱媒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具。通过贷款转让、贷款互换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为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通过互换、期权、期货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通过发行债券、证券化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
三是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大有可为。首先,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功能特征存在差异产生了合作的可能。商业银行在机构网络、客户资源和支付清算上有优势,而非银行金融市场更擅长专业化运作。其次,在综合经营仍然处在“积极稳妥”推进阶段、补充外源资本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密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层面的合作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较为可行的选择。
四、面临金融脱媒机遇和挑战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策略
如果商业银行不能主动趋势,金融脱媒的深化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出现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如果商业银行应对得宜,外在条件也允许,商业银行也可能转变成为综合性的金融机构,其非利息收入占比会大幅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也将大幅提高,进而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关键是从现状和优劣势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或创造内部优势和外部环境机会,避开自身的劣势,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把这种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是转变经营理念。金融脱媒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长期趋势,商业银行应该主动适应这一趋势,在新的环境下积极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在经营理念上,商业银行要改变过去忽视直接融资市场的观念,建立从单纯重视信贷市场到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并重的理念,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在巩固间接融资市场地位的同时,积极参与直接融资市场的投资,发展与直接融资相关业务,强化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
关键词:金融脱媒;中介功能;业务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5-0056-03
一、金融脱媒机理
“脱媒”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词,当时是指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当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针对这现象涌现许多理论,其中最具有说服力是Merton(1995)提出的金融中介功能观,核心内容为: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即在地域和时间跨度上变化较小;机构的形式随功能而变化,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最终会导致金融系统提高执行各项职能的效率,应该在功能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去寻求一种最好的组织机构,机构之间将是趋于互补和融合的。[1]
基于金融中介功能,R.H. Schmidt ,A. Hackethal & M. Tyrell(1997)运用中介化率和证券化指标从银行、非银行金融构和资本市场三个方面对英、法、德三国的脱媒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他们认为,脱媒并不意味银行整体功能减弱,脱媒只是银行功能在结构上的一种调整,一部分原有功能会被新发展起来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取代,而且也强调银行的混业经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2]
对理论回顾可以看到,金融脱媒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银行传统中介功能提出的挑战,并不意味着银行机构消亡,如果要说银行将会在新世纪消亡,仅是指银行一部分传统中介功能消亡。从实际情况来看,脱媒现象在不同国家出现后,并没有带来银行系统崩溃,反而促使银行根据新形式及时调整,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或表外业务,获得了新的生机。最典型的应属美国银行业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国银行业由于受到金融自由化和脱媒的影响,经营状况恶化,破产银行和问题银行的数量增多。为此,美国商业银行通过调整发展战略、引入新经营理念和采用新管理方法,在调整业务、改革机构和改善经营状况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银行业恢复竞争能力,实现了又一次辉煌。
二、我国金融脱媒的现状与特征
随着金融改革与开放不断深入,我国银行业面临脱媒趋势的挑战。从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发展到本世纪初货币市场基金登场,再到2005年以来以短期融资券发行开闸为标志的债券市场发展,国内商业银行感受到的脱媒压力不断增加。由于我国银行业处于经济和体制转型中,同美国等成熟市场经济中的银行业相比,有转型经济的一些脱媒特征。
1.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具有明显的资产与负债脱媒非对称性。20世纪60-80年生在发达国家银行的脱煤现象,既表现为银行信贷增长规模急剧萎缩,社会对银行的信贷资金需求趋于疲软,又表现为银行的存款资金供给处于紧张状态。这是一种资产与负债相对称的脱媒。反观国内的脱媒现象,资产脱媒强于负债脱媒的非对称性特征尤为突出。由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企业融资可以通过股票、债券、短期融资券、商业票据等方式,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降低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但由于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体系建设滞后,投资渠道狭窄、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不多,居民储蓄意愿得到强化,导致银行存款稳步增长,形成了资产脱媒与负债脱媒相背离的局面。[3]图1反映了这一趋势。
图1我国金融机构存款/资金来源、贷款/资金运用趋势图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数据整理得出。
2.我国银行业脱媒具有多阶段叠加的冲击特性。美国银行业脱媒最初主要是受资本市场发展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迅速增长的影响,可以视为第一波和第二波的脱媒历程。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商业银行在获得具大商机的同时,开始面临电子商务带来的脱媒挑战,主要体现为金融服务方式变革和大量非金融机构向银行业的渗透。电子商务具有信息爆炸、信息透明、低成本等特征使交易各方能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增强金融消费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对银行服务提出了更高挑战。互联网技术发展,使得非金融机构能以较低成本快速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目前规模较大的网络服务机构,如Yahoo、MSN等,以及一些大型的零售企业如Wal-Mart等正利用其庞大的客户基础、销售网络等提供金融服务并参与市场竞争,部分机构已经向支付清算这一银行最基本功能领域进行渗透,动摇了银行的垄断地位。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但这也使得现阶段经济呈现多个发展阶段叠加的特征,脱媒方面就表现为多阶段叠加的冲击特性。银行业在面临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等第一、二波脱媒冲击的同时,必须面对进入网络时代的电子商务带来的新一波脱媒冲击,如“付费通”、“支付宝”等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也进入网络时代的中介已经介入了银行传统的支付清算领域。
3.我国现阶段银行业脱媒更多表现为行政主导性脱媒。在相对成熟的经济体中,融资结构变化及形成是市场调节的结果,脱媒是市场博弈的结果。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金融行业进入壁垒高,行政保护多,阻碍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由于金融业已对外全面开放,急需提高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水平。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了当前的热点问题。从目前出台的一些措施看,我国主要采取了行政主导而不是市场主导,源于金融管理政出多门,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可能要多部门审批,审批程序繁琐,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市场发育,影响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在金融管理政出多门未能有效解决的前提下,行政主导的金融创新就成了一个次优选择,通过行政主导的金融创新激励金融机构加快市场化运作,成为一个在当前约束下的最优选择。以短期融资券为例,央行直接掌控该融资工具的推出时机、发行价格以及发行规模等,特别是主导着该债券品种的利率水平。目前,一年期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成本至多在3%左右,远远低于6个月和1年期的贷款利率,也远高于税前的活期存款收益率,无论对发债企业还是对拥有短期头寸的投资者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证监会允许货币市场基金介入短期融资券后,存在于银行体系的一部分短期负债和短期资产将会流入银行间市场,从而对银行构成较大脱媒冲击。
三、立足脱媒机理的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1.开展零售银行业务,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西方银行面对脱媒压力,开始将零售业务作为其业务转型的重点。短短十几年间,个人银行业务得到迅猛发展。而我国的存、贷款在银行资产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脱媒情况并不是很严重,似乎不存在业务转型的强劲动力。事实上,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金融服务市场,把零售业务作为抢占中国银行市场份额的突破口,这就迫使国内商业银行不得不考虑业务转型,这不仅因为脱媒是一种趋势,无法回避,最重要的是零售业务经营实质是客户而不是资金,竞争焦点集中在优质客户身上,占有了客户特别是优质客户就等于拥有了发展基础,而且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一般要经过客户积累、客户经营、客户增值三个阶段,客户积累阶段需要大量投入,收益在后两个阶段才能显现出来。如果我国大量的优质个人客户被外资银行抢走,则我国商业银行在后续发展上势必落后于人。因此,拓展零售银行业务不仅是应对脱媒的手段,而且也是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扩大非利息收入。根据脱媒机理分析,商业银行融资功能的核心地位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银行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适时地做出功能调整,银行本质是以货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契约组合,货币具有在流动中获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银行的基本职能并非仅局限于存、贷款,还应具有流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功能。流通管理,就是充当融资中介和支付中介;价值管理,就是实现公众货币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这可以通过开展业务、托管业务、理财业务、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业务、咨询顾问业务、担保及承诺业务以及各种交易类业务等实现。[4]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发明显不足,为了减轻脱媒对银行的冲击,银行必须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在完善结算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信用等级评估、担保、贷款承诺、与衍生产品有关等新型的中间业务,加大和扩展中间业务收入。
3.积极开拓网络银行业务,应对非金融机构竞争。互联网技术发展,使得非金融机构能以较低成本快速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各类非金融机构进入对银行支付结算等垄断领域形成挑战。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营业网点很难应对电子金融带来的挑战,只有积极发展网络银行业务,才能应对无处不在的电子网络。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体现在对柜台业务替代和对经营成本节约,更重要的是把银行在资金、客户、信誉和品牌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同强大的网络结合起来,成为银行应对新一波脱媒的有效手段。
4.加强与非金融机构业务的交叉渗透,推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脱媒情况,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通过组织创新,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组织创新主要依靠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方面是商业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并购,通过跨业并购、跨国并购,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继续扩大,诞生一批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团;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业务向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等方面扩展,趋向于混业经营,这一过程导致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越来越依赖表外业务的支持。通过组织创新,商业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增强金融功能,有效摆脱由脱媒所引致的困境,顺应新经济条件下银行客户对金融多样化、立体化、超级市场化的需求。[5]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主动应对脱媒,积极推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通过大力拓展表外业务,涉足投资银行、保险等业务领域,强化银行的综合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 Merton,R.C.,1995,“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Vol.24,No.2,23-41.
[2] Schmidt,R.H.,A. Hackethal & M. Tyrell,1997,“Disintermediation and the role of bank in Europe”,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8).
[3][4] 葛兆强,连建辉.体制转轨期的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变革[J].中国金融,2006,(14).
[5] 王国刚.运作机理:控股公司与金融控股公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Business transition of commercial bank in the financial mechanism of the disintermediation
CHEN Bin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10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