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蝙蝠和雷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悲壮的力挺 农妇的书稿染上弟弟的热血
1998年夏的一天,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南庄乡大岸底村27岁的农妇王立正在自家简陋的院子里做农活,一位村民从村部给她带来了一摞邮件,其中有湖南的《年轻人》杂志。原来,她写的散文在这本杂志上发表了。仅有小学文化的王立一时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辛辛苦苦努力写作,投稿整整十年,如今终于让满是泥土味道的双手捧起了自己那散发着墨香的处女作,她怎能不激动啊!
然而,她的激动无法得到丈夫的共鸣与喝彩。结婚七年,两人没少为此怄气。丈夫一直把她的写作当成是“发神经”,多次“勒令”她“不能影响过日子、做农活”。这样,王立只有偷偷摸摸地挤时间写作,常常在深夜丈夫和孩子熟睡后在土炕上“码字”。
王立1971年出生在一里外胭脂河畔的尹家沟村。父母多病,弟弟小时候意外摔伤落下残疾,贫寒的家境让她初中读了几天就辍学了。本来成绩好、作文优秀的她把读书和写作当成了精神寄托。20岁那年,经人介绍,她嫁给邻村大自己两岁的丈夫,次年女儿出生。
女儿上小学后,她开始尝试着写小说。因家里贫穷,她只能在女儿用完的作业本的背面写下自己的文字。夜深人静,胭脂河淙淙的水声伴随着她笔尖划动纸背的响动,一缕缕饱含激情的思绪定格在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
2000年夏,随着一场洪水掠过胭脂河畔,现实生活的种种见闻和感悟,也激荡起王立的创作灵感,她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胭脂河畔的女人》。
虽然和丈夫约定“写作不能影响过日子”,但每每投入到创作中的王立总是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农活儿,记录下那稍纵即逝的灵感……而一旦被丈夫发现,一场“战事”就在所难免。
一次,王立写得投入忘记了做饭的时间,中午回家的丈夫发疯似地冲上去夺过王立手中的作业本,一边骂一边将作业本撕了个粉碎。王立茫然地看着丈夫,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这时,弟弟王永恰好来到家里,他理解姐姐的苦衷,赶紧向姐夫说好话:“别生气了,下午我帮你干半天活计……”并帮姐姐一起做好饭。
在丈夫反对、乡邻讥笑的精神挤压中,弟弟是王立唯一的支持者。小时候他就是姐姐作文的忠实读者,虽然他不会写,但他知道姐姐写得好,写得真实。每次见面,只要姐夫不在场,他总是忘不了问:“最近还在写吗”、“再让我看看”……听了这话,姐姐心头总涌起阵阵暖意。一年又一年,弟弟无数次读她写的小说,总是夸姐姐“写得很奇”、“越来越有味道了”……
2004年秋,王永读了姐姐小说里新的故事情节后说:“姐,女主人公和几个不同类型男人的交往很有看头,比电影还好看!”弟弟的鼓励让王立信心倍增。然而与此相反的是,王立和丈夫的矛盾却因为这部小说的写作而越积越深,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不如意,丈夫都会归咎于她的“不务正业”:女儿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丈夫认为是王立因为偷偷写作导致的;家里晾晒的衣服被雨淋了,他也会骂骂咧咧地发出禁止她写作的警告;甚至王立生病不能干活,也会被误解为故意找借口为写作挤时间。王立过得越来越压抑,越来越痛苦……
当弟弟发现姐姐在苦恼中渐渐消瘦下来时,毅然提出帮她做农活。他以“顶工”的方式和姐夫“谈判”,给姐姐腾出整块的时间写小说。他对姐姐说:“小时候你学习那么好,又那么聪明,我相信你一定能写成!”弟弟的话说得姐姐落泪了,因为在全村,她只有这一个认同的声音,余下的,全是不屑与嘲笑。
久而久之,王永对姐姐的帮助引起妻子的不满。王永再去“顶工”,妻子就生气:“不能为你姐姐的闲事儿耽误自己家的日子。”尽管妻子不满,但王永还是悄悄地为姐姐“顶工”。2005年3月的一天,一直忙着筹备盖新房的弟弟拿走了姐姐一本新近写出的小说草稿。“姐,干活累了歇息时我就看看……”然而,短短两天之后,惊天的噩耗传来:弟弟在驾驶手扶拖拉机时与一辆急转弯的大货车相撞,当场身亡……王立在整理弟弟的遗容时,竟意外地在他的衣袋里发现了一个旧的作业本――天啊,那正是弟弟两天前拿去的小说稿,草稿的一角,已被弟弟的鲜血染红。一时间,王立哭得几欲晕厥……
王立在悲痛欲绝中与亲人们一起处理了弟弟的后事,一连四天,她一口饭都吃不下。她知道,这世上唯一一位理解她、支持她写作的人,永远地离她而去了!那段时间,王立过得恍恍惚惚,一闭眼全是弟弟的影子。无数次梦里醒来,王立泪湿枕巾。她下决心加倍努力写作,以回报弟弟的在天之灵。
然而弟弟的意外死亡给家里带来的悲剧才刚刚开始。两个月后,弟媳改嫁他乡,留下一个七岁的女孩和刚满周岁的男孩。看着苦命的孙女和孙子,王立的父母泪水潸然:“我们照看他们吧。”
然而父母本来都体弱多病,如果他们照看这两个孩子,孩子的读书和生活根本无法保障。这时,王立擦了擦眼泪,毅然一手拉起一个孩子,把他们接到家里。她告诉侄女和侄子:“虽然姑姑家也困难,但我一定把你们养大。以后你们和我的女儿一样,也是我的孩子,这样才能对得起你们的爸爸!”两个孩子听了,哇地哭了起来,王立也禁不住和他们哭在了一起……
死亡扯不嗟牧ν 爸爸妈妈的传递依旧悲壮
从此,王立更加劳累了。她承受着精神和现实的双重折磨,一边安抚悲痛中的父母,一边照料女儿和弟弟的两个孩子。每天,等到孩子们都进入了梦乡,她才铺开作业本开始写作,直至深夜。
可本就贫寒的家境,如今又多了两个孩子,丈夫因此越来越感到吃力与无望,夫妻俩的争吵也渐渐多了起来。而最让丈夫难以接受的是,家里即使揭不开锅,王立依旧在忙里偷闲地“不务正业”。
王立对写小说的执念之深,让她的丈夫忍无可忍,吵架、甚至打骂成了两人的家常便饭。她把写小说视为信仰,但在丈夫和村里人眼里,或许只是逃避生活责任的挡箭牌,抑或是根本摘不到的星星月亮……由于离父母的家很近,两人的矛盾常常被他们知道得一清二楚。一次两人吵架,父亲站在姑爷的立场,劝说女儿“改邪归正”:“小时候爸的这个穷家耽误了你的前途,可都是没办法的事儿啊,你总得务实、全心全意地过日子啊!”王立一阵心酸,流着泪答应了父母不再碰纸笔。
可是,多年的梦想无法抗拒。到了深夜,她忍不住还是拿起了笔。有次半夜,王立趁家人睡着,偷偷点了蜡烛蹲在厨房灶台边写作,因气温低,她用柴火烧了点热水,顺便取暖。不料,被起夜的丈夫发现,丈夫冲到厨房与她激烈争吵。推搡间,王立的头发还被烧去一大块。这件事后,丈夫没有向她道歉,反而气愤地说:“这里多了两个孩子以后负担这么重。你还狗改不了吃屎,想当作家想疯了……”2010年4月,两个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办理离婚手续这天,天气格外阴冷,但王立没有掉一滴眼泪。父母得知这个消息后,痛哭了一场。体弱多病的他们共生育两个孩子,却一个死于车祸,一个离了婚带着两个家庭的孩子……母亲哭着说:“我们一家人的命,怎么这么苦啊!”然而,就在这时,父亲擦了擦眼泪说:“女儿啊,其实爸也理解你,你写作那么用功,是好事。我以前反对你写是考虑你的家庭,现在,我支持!”
父亲态度的急转弯,让王立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离婚的苦痛她没有掉一滴眼泪,反倒让她更加坚强,而此时此刻当她听了父亲的这句话,她再也难以抑制地哭了起来……
为了拉扯好女儿和弟弟留下的两个孩子,王立在县城以每个月300元的租金租了两间平房,并费力借来一万多元钱学习了技术并购买了机器设备,开始做起了制作蛋糕的生意。进货、制作、送货……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她就起床发酵面粉、烤制蛋糕,然后再送到客户手中,一直要忙到晚上十二点才能结束。尽管这样,王立还是坚持每晚十二点以后再写作一个小时才休息。
女儿的苦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身患胃炎、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的他不顾王立的反对,执意搬到蛋糕房帮忙。他知道女儿晚上会熬夜写小说,就主动承担起了早起打包、送货的活计。冬季的凌晨,阜平县街头总会出现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艰难地蹬着三轮车,将一包包蛋糕送到客户手中。每次看着父亲被冻裂的双手,王立都转过身擦去眼角的泪水。她暗暗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辜负爸爸的期望,我一定要活出个样子来!”
一天傍晚,王立无意间在窗口看到父亲端坐在那里,手里拿着她的小说本子,借着窗棂里透进的光亮认真地看着。这天,王立问父亲:“以前你很反对我写东西……可自从我离婚后怎么态度就完全变了?”父亲说:“你弟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村里村外,没人理解她。咱家里总得有一个人出来支持她,不然的话她怕是活的劲头都没有。’他说得有道理啊,这才是一家人的味道……你弟弟没了,丈夫走了,就该我支持你了!”
亲人的力挺让王立浑身是劲。
冬去春来。在父亲的帮助下,王立把三个孩子养得健康、活泼,她的小说写得也越来越有声有色。然而,父亲却在劳累中倒下了……2014年腊月十三,父亲因多年胃病发展到胃穿孔突然去世。69岁的父亲在弥留之际看着自己疼爱的女儿,喃喃地说:“爹知道你这辈子就是想写成小说,爹前些年不支持你,也是心疼你啊。爹走了你要好好过日子,照顾好你娘,等你写完小说了,记得给我上坟的时候带一本让我看看……”父亲说完,带着遗憾与不舍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时间,王立在巨大的精神创伤中久久不能自拔。想到几年前死于车祸的弟弟,想到刚刚离开的父亲――两位最支持她写作的人,如今都已阴阳相隔……
就在这时,母亲拉着王立的手说:“孩子,现在该是我支持你的时候了。你爸在快没的时候对我说:‘我走了以后,你也要听儿子的那句话,你就别再反对她写了,多支持她,家里人不支持她,还能指望谁啊!’我记住了……”母亲的话让王立感动得难以入眠,她干脆爬起来写作了。
母亲一直有心脏病,做一点活儿就獯得厉害。然而,她仍不顾女儿的反对,在她的蛋糕店力所能及地帮忙。母亲识不了多少字,她累的时候就躺在床上,像听评书那样,让孙女给她读上一段王立新写的小说。她说:“写得好,比评书好听。虽然有的地方不是太明白,但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这个样子……”
然而,短短的十个月后,母亲多年的心脏病严重恶化。在医院的病房里,弥留之际的她让女儿给她读上一段小说。女儿轻轻地读着,泪水无声地涌了下来……这位善良的母亲,就这样在女儿小说的细节中告别了这个世界。
农妇圆梦文坛 成功回馈天堂里的三位至亲
从弟弟到父亲,再到母亲,三位亲人无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王立的创作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成为她前行的力量与精神支撑。
生活还要继续,三个孩子需要经济来源,需要有人照料。生活的重担已不折不扣地全部压在了王立这个单身女人的肩上。但她知道,支撑下去是自己的唯一选择。
酷暑的夏季,闷热的蛋糕房有时温度达到了40度,王立流着汗一笔一划地将自己的文字落到纸上;寒冬时节,屋里的水缸结了冰,自己的手被冻裂了,她依然一坐就是大半天,不停地想,不停地写。写作的时候,一切烦恼和痛苦都似乎烟消云散了。由于长时间呆在阴暗潮湿的平房里写作,再加上弟弟与父母相继去世的打击,王立的两鬓已染霜,身体也大不如从前,常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耳闻目染着王立的付出,孩子们都格外懂事。女儿与侄女一放学就抢着帮她做家务,给她捶背、按摩,学习也特别刻苦。女儿于2012年考上了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侄女考入县重点初中,侄儿也进入小学学习。
2015年2月,《胭脂河畔的女人》终于完稿,一共写满29个作业本,合计35万字。望着书桌上的作业本,王立泪流满面。在写作这条梦想之路上,她遭遇了太多坎坷艰辛。为了省钱,她自学电脑,用了半年时间将手稿输入到电脑,并打印成册。
2017年初,王立的一位老师将她的小说推荐给了河北省的一家出版社,出版社对小说产生了浓厚兴趣,提出了修改建议,并表示随后将出版。而后,北京一家出版社也看好她的这部小说书稿。现在,王立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女儿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她身边,并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侄女即将参加高考,侄儿就读小学四年级。她还在经营着那间小小的蛋糕房,并用多年积蓄在县城买了一套小三居,四口之家的生活其乐融融。
今天下午,在图书馆我终于看到了蝙蝠的标本。蝙蝠长着一对黑黑的翅膀,毛茸茸的身体,头像老鼠,身子和脚爪之间有一层薄膜,像翅膀一样能帮助蝙蝠飞翔。
其实,蝙蝠的眼睛是看不见的,它昼伏夜出,在空中忽上忽下兜圈子,即能陡然改变飞行方向避开障碍物,又能捕食正在飞行中的昆虫。科学家们研究出蝙蝠飞行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因为蝙蝠在飞行中发出超声波,能察觉出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根据发出超声波到回收超声波的时间即可以判断出自己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再依靠耳朵的定位作用,就能准确确定障碍物的方向和位置,蝙蝠的这种回声定位系统正是雷达的雏形。科学家据些设计出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的装置。
别看小小的蝙蝠,那么不起眼,竟对人类带来了这么大的贡献。
激光雷达扫描仪(或“光探测和测距”)的工作方式与雷达类似,只是它使用激光来判断距离和深度。这对增强现实(AR)来说是个大新闻,对摄影来说也是如此。
激光雷达扫描仪的概念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简而言之,这项技术可以让你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扫描和绘制你周围的环境,然后对它们返回的速度进行计时。这有点像蝙蝠用声波“看”东西,只是用的是激光——这让它比蝙蝠侠的巴塔朗还要酷。和大多数未来科技一样,它最初是作为军用飞机上的工具出现的,后来以阿波罗15号(Apollo15)月球表面测绘系统而闻名。
(来源:文章屋网 )
目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广泛运用于各科教学中。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在情境营造、情感激励、思维创新、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利用等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而且能通过各种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的感性材料,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我就以小学语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1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优化教师教学过程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按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避免板书时的手忙脚乱和顾此失彼,从而赢得了教学时间,使基础知识的讲解更详尽,课堂练习和内容更为广泛有趣,新知识的巩固更为扎实,为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过重提供了保障。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运用多媒体技术,真的可优化我们教师的教学过程。
例如在教《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时,课前我精心制作课件:收集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图片、以及课文的重点语句。在课堂教学中,我只要点按鼠标,课文内容以及相关的图片就会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就形象地看到,两只小狮子的动作表情以及神态,掌握了课文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2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是学习知识的启蒙阶段,每位小学生对每一点知识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了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新知的学习都有一个过程,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加以引导,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明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始终保持较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形象生动的展示了种子离开妈妈的过程,尤其是教学小豌豆离开妈妈的情景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展示了小豌豆蹦着跳着离开妈妈的画面,学生很乐意模仿画面进行表演,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兴趣性。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新奇、生动、有趣的情境,可架起现实生活与语文学习之间的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享受生活。
3 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化解重难点
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在综合处理和控制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大大弥补了以前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那种抽象的、空洞的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绕,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如《蝙蝠和雷达》一文,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了解蝙蝠和雷达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及其二者相互的关系,是有相当难度的,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教师设计以下动态的画面:夜空中,一只蝙蝠边飞嘴里边发出声音,用""代表声音,""碰上一棵大树用""代表反射回到蝙蝠的耳朵,蝙蝠巧妙地避开大树,安全飞去。在此基础上,变出第二幅画面,蝙蝠变为飞机上的雷达,蝙蝠嘴变成天线,耳朵变成荧光屏,大树变成一座高山,飞机依靠雷达安全飞行的画面形象地展现在同学们眼前。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蝙蝠和雷达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而且体会到雷达正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的。这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使教学难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还有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时,在理解"四海为家"这个词语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的播放了种子离开妈妈,被风儿或者是动物带到高山、田野、森林、河边等地方的视频。在教学"纷纷"这个词时,我用多媒体播放,秋风一吹树叶从树上落下的情景,和雪花从空中落下的情景,把这两个较抽象的词语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顺利地突破了这两个难点。
4 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进行语文备课,从知识到素材、上课需要的各种资源,都要提前准备;面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师都要充分地预设,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语文课上,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确这节课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鲸》一课,我设置的教学目标是:①用小标题方式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②学习第2~7自然段,比较须鲸和齿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③懂得写说明文,会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能把事物写具体、写详细。从而激发学生对海洋、对科学产生兴趣,达到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二、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2]每节课的课堂导入非常关键,关系着整节课的成败。比如在教学《鲸》一课时,整合知识点,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知识层次。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精心设计导学单,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很快按照要求认真完成了导学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课堂善于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
(一)注重提问的启发性
宋代学者朱熹认为:“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时方是长进。”教师在教学时要启发学生从文本中领悟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动脑。[3]如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时,对于“美丽”一词的理解,我提出以下问题:①课文中哪些词语句子写出了居里夫人的美丽?②你认为这些词语句子写出了居里夫人哪方面的美?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可以从“年轻漂亮”一词看出居里夫人外表的美丽;能力中等的学生,能从“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中看到居里夫人那种勇于探索的执着精神;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整合全篇具有相同指向的句群,从“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这些句子中提炼出居里夫人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这是一种贡献精神之美。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我所提出问题。
(二)引导学生善于发问,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他们进行提问方法的引导。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首先播放漆黑的山间蝙蝠自如飞行的小视频。我问学生:“看了这个视频,你有疑问吗?”学生马上提出:“蝙蝠为什么要夜晚出来?它夜晚出来不怕危险吗?”“它飞得那么快,几次都差点撞上山崖,却都灵巧地避开了,它为什么那么灵活?”紧接着,我出示标有超声波的蝙蝠飞行图片时,学生马上说:“老师,这是表示蝙蝠在说话,它对谁说话呢?它要说什么呢?”“老师,我知道,那是超声波。是不是蝙蝠飞行时就会发出超声波?”当我出示一架飞机图片问学生:“你们对我这样的做法有疑问吗?”学生的问题出来了:“老师,你把蝙蝠和飞机一起让我们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是不是飞机就是模仿蝙蝠飞行发明的?”“蝙蝠晚上出来是不是给夜晚飞行的飞机带路?”我让学生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给予了提示。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快明白了,因为蝙蝠的嘴里能发出一种叫超声波的声音,这种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蝙蝠的耳朵能听见这种声音,它就会立即改变飞行方向,所以蝙蝠晚上出来是不会撞到物体,是没有危险的。多读几遍课文,学生就明白蝙蝠“说话”就是发出超声波,并且是“说”给蝙蝠自己听的,告诉自己前方有没有危险。原来飞机不是模仿蝙蝠发明的,而是模仿蝙蝠能发出超声波发明了雷达,让雷达像蝙蝠给自己引路一样,给飞机引路。至此,学生根据自己的提问读课文,自己反复自读课文理解并回答了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拓展提问
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引向更深的层面学习,直至读懂全篇课文呢?接下来就需要学生学会提出关键问题,根据关键问题理解课文的精髓。对此,我出示了三幅图,分别是蝙蝠蒙住眼睛、蒙住嘴巴、塞住耳朵的图片以及雷达图片。我问学生对这三幅图有没有问题想问,学生的问题来了:①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嘴巴蒙住,把耳朵给塞住呢?②蒙住眼睛、嘴巴,塞住耳朵后它们能照样飞行吗?③老师,为什么蝙蝠被蒙住眼睛仍可以飞行,还不会碰撞任何障碍物?④为什么蝙蝠被蒙住嘴巴、塞住耳朵都还能飞行?雷达与蝙蝠又有什么关系呢?对学生提的问题我给予作答,并就此引导学生向拓展性、延展性方向提问,培养学生学会提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发展自我。
四、课堂实时激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灭一个天才。”作为语文教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成就每一个学生,学生能够成才,是教师最幸福的事。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我让第一组的学生展示分享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后,进行了及时的表扬,其他小组争先恐后来展示他们的合作学习成果,这时奇迹出现了,一个从不认真听讲、从不参加任何小组互学讨论、也从不做作业的学生,突然大声说:“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我需要多一点的时间思考整理。”顿时,我意识到,此刻的任何一句鼓励和信任的语言都可能是他学习态度转变的契机。即使不会有逆转,此刻的鼓励和表扬也应该能温暖他幼小的心田,于是我对他说:“我们等你!直到整理完。”十分钟后,他举手了,全班静默。他说:“我认为‘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和‘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这两句写出了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不顾一切的执拗精神,执拗也是一种美。你想啊,那么美丽的居里夫人,不顾自己美丽的样貌,在那样糟糕的环境中一天又一天,一连三百零九天,都这样干,没有不顾一切的执拗精神是做不到的。我是从我妈妈每天要把妆化得很完美才出门想到这一点的。”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鼓励他们,才能发挥典型的辐射激励,形成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作用,获得最佳的激励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和学到了什么程度。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兴趣和动力促学,从而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机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重点是在于“引”,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要贯穿于整个课堂,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高质高效。
作者:邱红英 单位:重庆大学附属小学
【参考文献】
[1]沈沭华,强化自主学习提高思品实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