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术研讨会

学术研讨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术研讨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术研讨会范文第1篇

    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12日-10月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以“地方文献收集、整理、研究与利用”为主题,经过热烈的研讨和广泛的交流,总结了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了近年来地方文献工作实践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与学术界之间的进一步沟通与合作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对话机会,对促进地方文献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起到了积极推进效果。

 

一、会议概述

 

       1.会议缘起

 

    以地方志和家谱为主要代表的地方文献,对于地方建设和学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图书馆界对地方文献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普遍给予认同和重视。2002年国际图联正式成立了家谱地方文献专业组,旨在通过开展各类专业活动与各国图书馆学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促进家谱地方文献收集、利用及研究活动在国际图书馆界的广泛开展。国内地方文献研究较之以往更为活跃,研究的论题日趋广泛和深入,有关论文、专著数量也明显增多。各级图书馆越来越重视馆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根据各自特点开发建设了一批数字化项目,都有很好的思路并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国内外的收藏机构和研究人员,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合作与交流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2002年底,国家图书馆策划举办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向国际图联亚太地区工作组提出的立项申请得到了批准,成为“国际图联促进发展中国家图书馆事业核心计划”(ALP)中的2004年资助项目。国家图书馆希望通过举办研讨会,在促进地方文献开发、研究与利用中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担当起组织联络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个人开展广泛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角色。

 

       2 .会议特点

 

1)      代表的广泛性

 

    这次国际研讨会共有来自海内外70多所地方文献收藏及研究机构的150多位学者和从业人员出席了会议,其中海外代表11人,主要来自中国的台湾、香港、以及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国家或地区。除国家图书馆外,海内外的代表来自32个公共图书馆,9个大学及研究图书馆,23所大学及研究机构,12个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及专业学会,另外还有各级档案馆和博物馆以及家谱网站、出版社及公司。参会代表中既有图书馆中承担地方文献收集整理、提供服务的专业工作者,又有从事地方文献研究或相关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有策划地方文献整理出版的出版社领导,以及参与地方文献数字化的技术人员。

 

2)      研讨的学术性

 

    这次会议汇聚了一批目前国内外收藏及研究地方文献的各方面有较高水平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参会与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整体提升了这次研讨会的学术性。会议议程全部采取大会发言、现场提问和答辩的形式。在大会发言中,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先生、美国杨柏翰大学教授林天蔚先生和国际图联家谱地方文献专业组主席、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沙其敏先生分别做了学术报告。不少演讲者制作精美的演示,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一场发言结束后,都有代表积极提问,与演讲者共同探讨,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

 

3)      形式的多样性

 

    除了紧张的会议发言与研讨外,代表们还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如参观国家图书馆分馆,观看国家图书馆分馆为配合研讨会专门举办的“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展览”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小型书展,还分别参观了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陈列室、玉牒库和皇史。会议现场摆放计算机演示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工程项目,会议空隙之间代表可自行上机操作。会下代表们通过广泛交谈,交换信息,结交朋友。

 

此外,通过组织和参与会议,国家图书馆展示了自身在地方文献开发利用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3 .关注热点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10多篇,论文和现场研讨中普遍引起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收藏与利用的思考

 

    中国地方文献之多,其史料价值之高、“资政、教化”功能之广泛,已经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然而,人们对它的重视和积极利用尚有一定差距,加深对地方文献价值的认识和发挥其效用,应是当务之急。“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把地方志由被动提供变为主动参与,要改变地方志的静态存在为信息化的动态配合与服务”。这已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来自国内各主要收藏馆的代表发言,有上海图书馆对《中国家谱总目》的回顾与总结,也有甘肃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对当前地方文献建设面临问题及其对策的讨论。同时针对地方文献的概念与分类、地方文献质量建设、地方文献工作的专业化以及资源布局等问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2)      数字化及资源共享

 

    研讨会上,对采用高新技术进行地方文献数字化开发利用问题,有较深刻的理论分析及实践探讨。如宁波大学提出的“中国方志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构想”,天津图书馆的“试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中专题数据库之建设”,还有福建省图书馆对“知识产权与‘共享工程’的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论述。同时,又有多家图书馆将在建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文献数字化项目进行了展示介绍。其中有国家图书馆2002年启动的“数字方志”工程,有首都图书馆2003年9月试开通的“北京记忆”网站,还有台湾汉学研究中心2002年开始策划实施的“台湾地区地方文献典藏数字化计划”,等等。这些项目根据地方文献自身特点,从不同角度对文献数字化、深入挖掘地方文献独特价值、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提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3)      地方文献专题研究

 

     由于大学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参与,地方文献专题研究论文数量相对较多。学者们结合平时的研究工作,对各种地方文献的成书过程、版本流传、编者作者以及内容价值,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说明,体现了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如福建师大陈庆元的《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曹学的《〈石仓全集〉初探》、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的《〈隋图经〉辑考》、新疆师大朱玉麒的《〈新疆识略〉成书源流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剑的《宋代澶州晁氏著作考述》等。而南开大学常建华的《朝鲜族谱研究综述》、厦门大学李祖基的《大陆馆藏台湾早期方志的发掘与整理》、南京大学图书馆史梅的《江苏方志与清代妇女文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刘延华的《日本统治时期大连经济概况的地方文献分析》、暨南大学邹的《旧版潮州歌册研究述略》等,则不仅介绍了他们自己的研究心得,也为大会带来了相关文献研究的更广泛信息。这些或具体或概括的文献研究,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了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意义。

 

二、两点思考

 

      1.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与研究单位、编纂机构及出版社的横向联合是发展趋势

 

    这种联合发展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实体机构以不同形式的联合,促进地方文献综合收集与利用。在世界范围内,这种理论探讨与实践,已初露端倪。2003年IFLA家谱地方文献专业委员会研讨会,就选定“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为议题。2002年10月加拿大遗产部宣布将把其国家图书馆与国家档案馆合并重组为“加拿大图书馆档案馆”(LibraryandArchivesCanadaLAC),目的就是为了使使用者更简便、“一站式”获取所有加拿大各种类型、各种载体文献。二是地方文献编纂、收藏、研究及使用等相关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与项目合作,总体提升地方文献的收藏、研究与利用水平。地方文献的研究者实际上就是文献的直接利用者。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陆林先生谈到,他在作古典文学研究时,围绕一个小小的“金圣叹史实研究”的课题,已查阅了五六十部家谱, 还有数十部家谱待查。同时,文献的收藏整理者也是文献的开发与研究者。二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沟通、加强合作的需求正日益增加。正如会后不少代表所反映的那样,国家图书馆举办的这次国际研讨会,打破了历来图书馆界、学术研究界各自开会研讨的界限束缚,使得地方文献的收藏者、研究者和利用者聚集一堂,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刘跃进先生在会上提出的“汉唐地方文献整理及研究”的设想,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界的重视,不久将形成正式的合作项目。

 

       2 国家图书馆利用已有优势,在国内外地方文献研究、开发与利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首先,应把握好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为主体的地方文献收藏定位。

 

地方志家谱文献是国家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分馆,目前共收藏历代编修新旧地方志文献13000余种,约140000册;收藏家谱3000余种,近40000册,已形成藏量大、成系统的特色馆藏,在国内外皆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今后更强调全面、系统地收藏地方志文献,保证文献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以成为我国地方志文献收藏中心及查询的最终基地。

 

其次,加强对地方文献的揭示与数字化,促进对国家图书馆地方志文献有效利用。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志书二次文献的编纂工作”,包括“方志目录、方志提要、方志索引和地方志分类资料等”。在进一步研讨的基础上,对在建的“数字方志”项目全面规划,加大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与科研支持,不断汲取最新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理念与技术,真正做成“保存遗产,传承文明”的数字化精品工程。

学术研讨会范文第2篇

政治哲学因侧重于规范研究,因而理应归属于哲学学科。有的学者从所研究问题的角度对政治哲学做了界定。他们指出,政治哲学主要研究价值问题,所关心的独特问题包括政治价值、政治制度和政治理想三个方面。其中,价值理论是政治哲学的基础,国家理论是政治哲学的核心,而乌托邦理论则表达了政治哲学的理想。在这个意义上,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美学一样,是实践理性的典型形式,属于实践哲学。有的学者对政治哲学做了广义的与狭义的区分。在他们看来,广义的政治哲学将所有探究政治生活根底的理论解释包含其中;狭义的政治哲学则将专注于政治生活的理论尝试限定为自身的范围,它建立在现性主义的基础上,与市场经济、市民社会、民主政治相联结,致力于揭示政治生活秩序的理性本质。有的学者从第一哲学的高度理解政治哲学。他们强调,政治哲学是对政治事物内在本性的反思,是对人类生活应然价值的终极追问,通过这种反思和追问而深入理解人的生存和世界的本性。因此,政治哲学应当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哲学活动方式,即在一个特殊的场域内解决世界和人生根本问题的哲学形式。就此而言,政治哲学不仅仅是哲学的一个部门或分支,作为思考人类如何存在的智慧,其本身堪称第一哲学。有的学者则通过回溯西方政治哲学发展史、分析以往政治哲学家们所做研究的共同点来把握政治哲学。他们认为,从古希腊政治哲学到当代政治哲学,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罗尔斯,他们的价值追求是一脉相承的,即人应该如何生活和人类政治生活的应然状态,只不过现代政治哲学家在政治理想之外,更加关注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安排等问题。这一研究任务或使命是政治科学所无力承担的,只有政治哲学才能给出解释和回答。关于政治哲学的学科属性,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无论是从西方哲学发展史来看,还是从中国哲学发展史来看,政治哲学都是哲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二、政治哲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政治哲学要想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自立于世,具有独立的现代学科价值,除了确定自身的研究对象、表明自身的学科特性外,还需要阐明该学科与其他相邻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证明自己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关于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在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之间有一种根本性的关联,一种政治哲学要对所重视的政治价值给予证明,就需要给这种政治价值提供某种道德基础,诉求更深刻的道德根据。也有学者指出,许多政治哲学家都将政治哲学视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分支或特定的类型,在奠定其理论基础时,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援引道德哲学作为自身的基础或最终根据,似乎道德哲学为政治哲学设定了背景和边界。实际上,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的区分贯穿于从理论基础到实践领域的所有层面:在理论基础方面,可以表明和论证任何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正义观念和规范能够自主地成立,而不必依赖道德观念和规范;在实践层面,正义能力并不依赖于道德能力,正义规范凭借普遍性、强制性、确定性、公平性、内在一致性等特征确立了自己的地盘和领域,而不必与道德规范的地盘和领域相混淆。关于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关系。有的学者指出,政治哲学和政治学都以政治事物为研究对象,二者的区分是以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的分野为基础的,是在所谓政治学科学化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在现代学科区分的意义上,政治学定位于认知性问题的研究,是关于经验事实的因果联系的知识体系,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政治哲学则定位于规范性问题的研究,着重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主要提供价值知识,需要为社会政治生活建立规范和评价标准,具有价值引导和社会批判的功能。

三、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

学术研讨会范文第3篇

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跨文化的比昂逊――纪念比昂逊逝世100周年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9月23日至9月24日在上海戏剧学院佛西楼成功举办。

比昂逊是挪威著名剧作家,曾经创作了《破产》、《超越人力》、《挑战的手套》、《新婚的一对》等作品,于19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今年是比昂逊逝世100周年,挪威和世界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纪念这位戏剧大师。来自中挪的近四十名专家学者,共递交了27篇论文。挪威的比昂逊研究专家介绍了挪威比昂逊研究成果。上海外国语大学任生名教授的“论比昂逊戏剧中的道德与审美”、南京师范大学华明教授的“比昂逊的赤子之心”、上海戏剧学院宫宝荣教授的“从茶花女到思伐法――19实际下半期欧洲戏剧中的女性意识之发展”、复旦大学陈靓博士的“他者・象征・主体――评《新婚的一对》中的人物主体性建构”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比昂逊戏剧内涵做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对比昂逊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填补了中国大陆比昂逊研究中的空白。

研讨会就比昂逊的戏剧整体观、比昂逊的剧作研究、比昂逊与易卜生的比较研究以及比昂逊的小说、诗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上海戏剧学院刘明厚教授的“比昂逊精神:仁者爱人”从东方儒家“仁”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比昂逊的作品,认为“仁者爱人”是东西方文化的共同焦点。比昂逊的作品之所以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同,能够跨越时间、超越文化,受到长期关注,其本质就是“仁者爱人”精神,体现了文化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立体式呈现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特点。研讨会期间,上海戏剧学院第一次把比昂逊的代表作《超越人力》搬上了中国舞台。作品中蕴含的劳资纠纷、贫富差距等问题与当今中国社会现状之契合,比昂逊饱含诗意的笔触勾勒的平等、和谐、充满仁爱之心的理想社会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挪威国家图书馆Marte―Kine Sandengen女士观看后认为:演出不仅表现出了原作中的精神,同时还加入了一些中国文化元素。比昂逊戏剧在当代无论是挪威还是中国,都具有跨文化、跨肤色意义。舞蹈学院的师生还将《挑战的手套》与中国古典舞相结合,改编成了十分钟的舞剧片段。学院图书馆也为本次国际交流活动举办了比昂逊小型图片展览。

1960年,我国文艺界曾经隆重举行比昂逊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国的戏剧界重新拾起对比昂逊的关注与研究。今年,刘明厚教授携戏剧文学系、易h生戏剧工作室举办了此次国际研讨会,中挪两国、中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将比昂逊研究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责任编辑:北海)

学术研讨会范文第4篇

5月12日,由河南省农业厅农场管理局主办,河南省黄泛区农场承办的首届河南农垦小麦品种利用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隆重举行。农业部、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农业厅农场管理局、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等部门领导,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洛阳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和河南省农垦系统的企业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的种业公司负责人共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由河南省农业厅农场管理局副局长李铁庄主持,河南省农业厅农场管理局局长张鹏举致开幕词,黄泛区农场场长谢天丁和周口市种子管理站站长王思略分别致欢迎词。研讨会上,农业部农垦局农业处处长王林昌,中国农科院农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肖世和,河南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天财,河南省政府参事、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站长、研究员毛景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品种利用室主任、研究员赵虹,中国种子集团迪卡种子公司副总经理刘建敏,分别以全国农垦种业发展形势,我国小麦产业发展概况,小麦高产栽培与品种利用,河南省小麦更新换代的演变情况,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种业发展之路为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5月12日下午,与会代表分别到黄泛区农场地神种业小麦种子基地、地神种业农科所、黄泛区农场丰硕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现场观摩。

河南省黄泛区农场是在总理提议下,于1951年1月在原河南省黄泛区复兴局的基础上创建而成。如今的黄泛区农场是河南省唯一的农林牧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大型国有农垦企业。目前,全场拥有土地14.7万亩,其中耕地11万亩,果园近万亩,职工1.2万多人。总场下辖16个农业分场,9个场控、参股工商企业,6个大型集约化养猪场,1500多家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常住人口4万多。农场目前已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重要的果蔬贮藏基地和生猪出口基地,拥有河南省最大的过磷酸钙生产厂及全国重要的船舶和化机缸套生产厂。近年来,农场先后荣获“河南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现代农场建设示范农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并被农业部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联系点。

学术研讨会范文第5篇

《自我教育理论学术研讨会》培训心得

4月3日,我和王老师一起去北京顺义一中参加了全国《自我教育理论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都是自我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参加自我教育实验的各实验学校的领导,我有幸能参加这次研讨会,心情非常的激动。

4月3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李晓文教授为我们做了专题讲座,她在阐述学生主体发展与有效教育的理论时,我认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发展是要以内在动力为基础的,也就是学生的探究需要,自主需要,自尊需要。通俗的说,学生要发展是要符合他的主观意愿,不愿意被别人控制的。而我们很多老师往往违背这一规律,经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强化过当就会降低内在动机。

下午我们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们把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来请专家们解答疑难。各学校通过专家的指点也能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其中一位教授的讲话让我为之震撼。他说:“自我教育是跨学科的命题,是夸人和动物的命题。不要局限于某一家理论。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不是单一能从心理学角度能解决的。解决现实问题要用多种理论多种学科来解决,检验任何科研都要从实际出发,讲实效”。他总结了检验一种理论是否可行的六字诀“实用、好用、够用”。对于这位教授的观点我很受教,我们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要从实际出发,最后要回到实际,只有适用于实际情况的理论才是真理论,一切不实用的都不叫真理论,算是谬论吧。

参加完这次活动,我对我的教学工作也做了深刻的反思,我对自我教育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教学中往往也犯违背自我教育理论的错误,我们的教育是教育未来人的教育,中国的教育问题要用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来解决,这是我的中国教育梦,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中国教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