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安全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和谐是社会的主旋律,企业的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安全检查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着力抓好。
一、安全检查的目的
安全检查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发现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强化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安全管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企业进行检查的目的是:识别存在及潜在的危险,确定危害的根本原因,对危险源实施监控,最终采取纠正措施,确保企业安全、健康、稳定发展。
二、安全检查的方式
安全检查采取日常、定期、专业、不定期等多种检查方式。
1.日常安全检查
1.1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工人应严格履行交接班检查和巡回检查。
1.2非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工人,应根据本岗位特点,在工作前和工作中进行检查。
1.3各级领导和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解决。
2.定期安全检查
2.1季节性检查:春季防火大检查;雨季“八防”(防触电、防中暑、防工伤事故、防淹溺、防洪汛、防倒塌、防车祸、防中毒)检查;冬季“六防”(防冻、防火灾、防爆炸、防中毒、防触电、防机械伤害)检查。
2.2节日前检查:春节前、“五一”节前、国庆节前、元旦前及其它节日前的安全检查。
3.专业检查
每年应对锅炉、压力容器、电气设备、
机械设备、安全装备、监测仪器、危险物品、防护器具、消防设施、运输车辆、防尘防毒、液化气系统等分别进行专业检查。
4.不定期检查
4.1企业应在装置开工前、停工后、检修中、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转时,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
4.2企业应根据国际、国内同行业发生的重大事故,及时组织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
三、安全检查的内容
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查管理机构、查管理制度、查现场管理、查安全培训、查安全防护措施、查特种设备及危险源的管理、查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查违章、查事故隐患等。
1.安全机构建设情况
1.1查管理机构是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指示、规定,大力推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的情况。
1.2查是否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部门,是否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是否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对安全事宜做出反应与决定。企业的安全机构是否健全、设置是否合理,安全部门是否岗位明确、工作协调。
1.3安全人员配备情况。是否按《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关键装置、要害部位配有注册安全工程师。除上述三类高风险单位以外,从业人员超过300人以下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及执行情况
2.1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情况。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健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能否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制定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各级领导的承包活动记录执行情况;基层班组的安全活动情况。
2.2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完善,并能够不断改进。包括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奖惩等规定的情况;制定现场施工作业、危险源管理等安全规章制度的情况,安全制度在执行中能否得到不断细化、持续改进和及时完善等。
2.3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修订完善,岗位操作人员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
2.4危险作业审批程序是否完善。包括能否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确定本企业危险作业相关文件与记录, 特种作业的审批记录,是否建立动火、动土、临时用电、大型吊装、爆破等特殊作业的审批程序规定和管理台账。
3.安全培训、教育情况
3.1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落实情况。是否建立了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职工按规定参加了相应级别的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有档案。
3.2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是否做到了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复审率达100%,并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
3.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安全负责人安全培训情况。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安全负责人是否落实了安全培训管理考核制度,并对其制定了培训计划或已进行了培训。
3.4消防知识培训与演练情况。有无消防知识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培训记录,以及消防演练计划、演练记录。
4.劳防用品发放、使用情况
4.1是否根据规范要求配备岗位劳防用品,并有劳防用品的发放制度及记录,劳防用品质量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4.2现场作业人员劳防用品的管理与使用是否规范,操作人员能否熟练使用。
5.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情况
5.1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安全预评价,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设计报告中,是否有劳动安全卫生专篇,是否对设计方案中的安全专篇进行了审查。
5.2投产前是否进行了安全验收,有明确的验收标准及验收档案,不符合项的记录、整改情况。
5.3投产后是否有安全专项评价的管理规定、安全现状评价的管理办法以及安全评价报告中措施的落实情况。
6.生产现场管理情况
6.1是否有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并有检查记录和查出问题整改反馈单。
6.2是否按标准化管理要求进行了现场安全检查,并有标准化检查规定和记录。
6.3防护设施配备是否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效。
6.4安全生产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施工现场和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情况。
6.5防火、防爆、防雷击、防中毒、防静电等制度是否健全,台账是否齐全,安全检查监督是否到位。
7.特种设备管理情况
7.1特种设备是否按有关规定办理了使用登记手续,特种设备的维修改造是否按程序进行申报。
7.2特种设备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技术档案、台账、登记表,并有完整的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维修保养制度。
7.3特种设备设施是否有年度检验计划和安排,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能否达到100 %,存在问题隐患能否按规定整改,有无检验报告的存档制度或记录。
8.危险源监控管理情况
8.1是否建立了危险源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危险源档案是否齐全。
8.2有无危险源的检查制度,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了预先分析。
9.安全投入情况
9.1按照国家规定和上级要求,是否按标准保证了足额的安全投入(包括安全技术措施经费、隐患整改资金、劳动防护用品费用等)。
9.2是否做到了安全设施齐全,劳动保护设施、护品满足要求,尘毒作业场所防护措施达到了国家标准。
10.隐患识别和治理情况
10.1有无隐患识别机制,有无开展隐患识别机制的活动记录,是否做到了对有关隐患有分析报告,并建立了隐患台账。
10.2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能否做到:有隐患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员、岗位,重大隐患的整改实施有计划、有控制、有记录,重大隐患整改计划资金到位并限期整改。
11.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
11.1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包括能否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有不断改进与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度,有应急预案的管理档案,有保障应急预案实施的程序。
11.2应急预案演练情况。包括有无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按应急预案定期演练,有演练记录、演练报告、演练效果分析。
11.3能否根据演练情况和生产情况的变化,不断改进应急预案。
12.事故管理情况
12.1事故上报情况。包括各类事故按规定、按时进行上报,对事故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的情况。
12.2事故调查情况。能否做到事故调查程序合法,事故调查及时,信息资料详实、充分、完整,事故调查报告符合规范。
12.3事故结案情况。事故处理结案后公开宣布处理结果时,能否做到造成事故的原因清楚,责任划分明确,事故性质认定准确。
12.4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落实情况,即:查清事故原因,落实防范措施,教育职工群众,处理事故责任者。
四、安全检查的实施
1.安全检查的准备
1.1确定安全检查的对象、目的、任务。
1.2查阅在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范。
1.3了解检查对象的情况 。
1.4分析检查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特点。
1.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2.安全检查的形式
2.1单位自查。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车间、班组操作人员,对本单位、本岗位的情况比较熟悉,对本单位、本岗位的生产特点、危险有害因素的情况十分了解,生产经营单位可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牵头、全体共同参与,开展自查活动,并形成书面材料逐级上报,由生产经营单位主管部门汇总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对查出的隐患按照“三定”“三不交”原则限期整改。但由于班组人员的检查缺乏系统性,对一些习惯性的行为,往往不易察觉,对企业的选址、设计、建设、改造等方面的隐患习以为常,所以单位的自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用互查、上级检查的方式弥补。
2.2上级单位的检查。上级单位的检查是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发现存在隐患的重要手段。上级单位的检查首先要成立安全检查组,配齐各专业人员,统一思想、明确目的后对企业实施安全检查。各专业人员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的检查更有针对性,检查结果更客观现实。
2.3安全检查的切入点。针对我市的企业现状和企业行业特点,安全检查前要做认真地分析。我市的企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2.3.1石油化工天然气企业。主要存在的危险物品有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腐蚀品等,涉及的主要工艺过程有:燃烧、氧化、聚合、卤化、裂解、缩合、加氢、芳化、胺化、烷基化等危险工艺,采用的主要单元操作有:蒸馏、合成、裂解、过滤、冷却、萃取、结晶、真空、回流、凝结、搅拌、升温等。这些企业的综合危险性较大,而且大都构成重大危险源,对其进行检查的重点要涵盖安全检查内容的各个方面。
2.3.2玻璃企业和建材企业。主要使用的危险品有:依然品、易爆品、有、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主要涉及的工艺过程有:燃烧、高温、搅拌等,对其进行安全检查应重点把握防火、防爆、芳高温、防机械伤害、防止粉尘职业病等。
2.3.3纺织企业。纺织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存在的伤害有:机械伤害、火灾、职业病等,主要涉及职业危害有:噪音、振动、高温、粉尘等。安全检查应以消防、疏散、通风、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防护作为切入点。
2.3.4流通企业。主要包括经营市场、门店等,主要涉及“二合一”、火灾、盗窃、对易制毒化学品和有毒化学品的经营,这类企业应以防火、防盗、防止“二合一”及安全管理法规的落实、合法经营作为切入点。
2.3.5交通企业 。主要涉及危险物品的运输和人员的交通安全,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车辆伤害、爆炸、火灾等,安全检查应以运输资质、特种人员、特种设备、交通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理等作为切入点。
2.3.6电力企业。包括发电企业和供配电企业。主要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触电、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起重伤害、灼烫、锅炉爆炸、容器爆炸等,安全检查应以防触电、防爆炸、特种人员、特种设备、劳动防护及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作为切入点。
2.3.7机械修造企业。主要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起重伤害、灼烫、火灾爆炸及噪音、振动、辐射等。安全检查应以加强劳动保护、防止伤害和职业危害作为切入点。
五、安全检查方式
实施安全检查就是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等方式获得信息的过程。
1.访谈。主要通过与有关人员的谈话查安全意识、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2.查阅文件和记录。检查设计文件、操作规程、安全措施、责任制度、作业规程、原始记录、交接班纪录等是否齐全有效,查阅相应的记录判断上述文件是否被执行。
3.现场观察。对作业现场的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等进行观察,寻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事故征兆等。
六、安全检查的结果和要求
1.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都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按要求上报,并抄送安全技术监督部门。
2.各级检查组织,对查出的隐患要逐项研究,编制整改方案,做到“三定”、“三不交”(“三定”即定措施,定负责人,定完成期限;“三不交”即班组能整改的不交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交厂,厂能整改的不交上级)。对于暂时不能整改的项目,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纳入安技措施或检修计划,限期整改。
3.对各级检查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实行《隐患整改通知单》管理。《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内容包括隐患项目、整改意见和解决期限。通知单由安全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必要时经主管安全的领导签署后发出,隐患所在单位、部门负责人签收并负责处理。通知单要存档、备查。
(二)工作目标:坚决杜绝重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力争不发生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各项目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各项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达到考核要求,继续保持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平稳。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强化安全生产法制宣教工作,进一步营造遵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结合实施“五五”普法教育,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和道路交通、消防、建设等方面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和规程。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五进”活动,抓好日常宣传和“安全生产月”等各类集中性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曝光违法案件,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继续抓好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建设,支持配合大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及时反映倾向性问题。
突出抓好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道路交通驾驶员、建筑施工、危化品从业等高危行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开展安全诚信和安全道德实践活动;依法开展对企业培训教育工作的监察执法,进一步推广建筑业民工学校,确保全县从业人员得到安全生产岗位培训,全面提高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
2、完善目标考核机制,进一步落实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
严格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推进中,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坚持行政首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一岗双责”领导体系;坚持通报、例会等日常督查制度,加强动态指导管理,严格安全生产问责制;探索实行村级安全协管员工作量化考核,确保县、镇区和村三级安全生产责任到位。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要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推动责任制全覆盖,突出抓好中小企业和村以下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改变这一层面安全生产薄弱状况。二是按照《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要求,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考核。三是责任制落实要与建立实施岗位安全职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考核奖惩机制相结合,保证安全责任落到每个职工。开展安全生产承诺活动。
3、完善分级治理机制,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年”活动
结合本地实际和行业特点,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年”活动,增强“治理一个隐患,避免一起事故,增加一分安全”的信心。健全政府和企业两级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长效机制,完善县、镇区两级重大隐患评估建档、社会公示、挂牌督办和考核等制度,建立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隐患报告制度,推进重大隐患整改;加强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管,确保安全运行。持续开展工矿商贸、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公共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重心下移,扩大检查面,提高检查频率,及时发现和报送基层重大隐患,做到隐患排查治理经常化和制度化,加强整改情况跟踪。
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推进“除隐患、降事故、保平安”工作”:
道路交通以创建“平安畅通县”活动为目标,落实“五整顿”(即整顿驾驶员队伍、路面行车秩序、交通运输企业、机动车生产和改装企业、危险路段)“三加强”(责任制、宣传教育、执法检查)各项工作措施,重点整治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中小学生接送车等安全隐患,继续实施道路安全保障工程。
消防安全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全社会火灾防控能力为核心,重点抓好小服装、小化工、人员密集、公共娱乐场所和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整治,杜绝“三合一”、“多合一”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和火灾危害。
工矿商贸安全以查“三违”、查隐患、查制度等为重点,深化危险化学品隐患治理,严密事故易发生产、经营、储存环节安全措施,认真执行化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和试生产备案制度,提高事故防范能力;加强矿山开采作业的监督,进一步建立高新技术支撑的开采系统;深化机械、厂内机动车、造纸等事故多发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实现生产过程中“人、机、物、环境”的有机协调。
建筑施工安全以全面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规为抓手,加强对机械设备、支模架搭设、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和施工监理企业项目管理到岗到位等情况的督查,防范坍塌和高处坠落等各类事故发生。全面实施建筑工地标准化活动。
水上交通和渔业捕捞要继续开展制止船舶超载运输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三客一危”(客船、客渡、违法搭客和危险品运输)和危险品装卸码头的监督管理。深化“平安渔业”建设,加大沿海捕捞渔船的登船检验率,查处“三无”渔船,加强对渔船适航性和安全设备配备检查,防止非法载客和超载等引发事故。
特种设备以提高特种设备本质安全为核心,进一步落实各项安全监控工作,严厉打击安装、修理和使用等环节的非法行为。
其他各行各业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署,集中开展不少于二个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本行业和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发展安全生产监管网络
大力发展社会化监管网络。加强村级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推动工作规范化和管理能力提升。依托安全生产合作组和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有行业特点的安全生产指导管理、宣传教育等活动,年内在所有镇(区)推行安全生产合作组模式。同时发展建筑安全协管员队伍,强化农村义务消防队和志愿者消防队伍建设,完善事故防范体系。
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建设。依法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和职责落实的监督检查,确保生产一线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充实安监机构专职人员,加大专项经费保障力度,开展交警中队和专职消防队标准化建设,加强理论和业务培训,坚持作风建设,提高安全监管队伍战斗力和服务基层的水平,增强小企业和农村消防及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能力。
5、改善安全基础条件,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加大安全投入。建立资金多方筹集机制,加快全县危桥、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等危险部位的整治,改善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和布局,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依法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有效保障安全投入,依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和抵押金,完善安全设施,引进安全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材料,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推进规范化建设,继续坚持开展安全生产ABC分类管理、安全生产规范化镇区创建等工作,进一步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力争高危行业、建筑行业达到全覆盖,完善基层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改善基层基础工作面貌;加强制度建设,改进基础管理,堵塞监管漏洞。
严格行政审批和许可,从源头上控制新事故隐患产生。加强交通运输、消防、危险化学品、建筑、特种设备等在人、机、物、环境方面的安全资质审核认定,加大行政审批前的审查力度,对已不符合资质条件的,坚决采取停产停业整顿、暂扣或取消许可等措施。加大审核发证责任倒查和追究力度,遏制新的事故隐患产生。
6、深化安全生产执法,严肃事故责任追究
围绕“隐患整治年”活动,加大监察执法力度,推动隐患治理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
扩大监察执法面,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各部门执法职能,充实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检查频率,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全面推进执法工作;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研究改进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效能。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大对迟报、谎报、瞒报事故行为责任追究力度,严肃查处死亡和重伤生产安全事故。
全面开展镇(区)委托执法。通过对镇(区)安监人员的培训取证工作,按照有关规定,搞好安全生产执法委托工作。加强对镇区安全监察执法工作的指导监督,建立上下紧密配合的执法新格局。
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增强执法人员责任意识和执法能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7、强化大局意识,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机制
进一步发挥安委会的综合协调作用,统筹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完善部门间通报、会商等工作机制,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加强对基层监管网络的指导监督,确保国家和省、市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政策措施真正得到落实、见到成效。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 坚持规范 开展活动 强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所谓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的观念、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以及理想的复合体,包括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是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需要,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没有深刻认识到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重视安全就是讲政治、抓好安全就是讲管理、管好安全就是讲效益、落实安全就是讲稳定、实现安全就是讲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更多地利于企业安全文化发展和建设的良好途径,充分发挥出安全文化的价值。以下几点将对此作出比较具体性的说明。
要坚持安全管理的规范化。众所周知,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促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坚持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能够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普及和建设奠定扎实的制度基础。详细一点来讲,首先,要建立安全管理法规,促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让员工认识到应当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做到奖惩分明;其次,在管理上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公司到对组、班组建立行之有效的鉴定、检查和整改的预改方案和体系,并且成立由专家组成的专业鉴定委员会,及时发展企业各项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再者,对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特别是特殊工种人员以及关键岗位的从业人员等,要进行相关的安全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让员工深刻的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深刻内涵,不断地落实自上而下的责任制度,强化每个人的安全责任意识。还有,对于在工作中避免和发现重大隐患的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制度上规定的奖励,从而在起到了榜样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主动积极性和热情,防止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企业要预防安全事故,除了做好安全文化建设之外,还要从硬件设施方面入手,不断地改进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更新落后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新设备和新技术创设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避免由于机器失控所造成的难以估量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不仅是宣传安全文化、普及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有助于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企业的凝聚力。具体来说,企业领导者要结合最新的市场发展动态及企业发展实际,广泛地开展认同性活动、娱乐性活动、激励性活动,比如“安全生产我做主”、“创建平安企业”以及“百日安全无事故”等主题活动,以相应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鼓励等形式,调动员工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潜移默化中带动员工朝着更安全的工作轨道迈进。还有,要经常性的举办安全知识竞赛、事故安全展览、安全论文研讨、安全演讲等,在更大的程度上拓宽安全宣传的途径和方式,想员工渗透和灌输企业安全生产观,并且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和认同。与此同时,在员工日常的工作中,要注重结合他们的工作实际,通过评选出符合安全生产的最佳班组、最佳员工等手段,并且各个部门与各岗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让安全文化充斥于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流程中去,促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更加尽善尽美。值得一提的是,企业领导者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在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的同时,鼓励员工大胆地说出自己对安全文化的看法和建议,从而在集思广益的前提下为安全文化活动的开展诸如更多新鲜的活力源泉,也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不断地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是贯穿于企业整个管理工作始终的,强化安全意识教育,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僵化模式,探索更加符合实际的途径,促使宣传和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其一,可以以班组、车间为单位,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展安全生产情况的讨论,寻找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良好的安全生产大环境;其二,根据企业生产现场标准化的要求,设置安全标语警句、安全标志提醒以及安全生产天数计时牌等,还要充分利用广播、安全宣传画、安全信号系统等媒介,让员工在每一个角落都能够感受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更加谨慎、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其三,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中“安全色”规范,进行规范涂色,各个生产车间要根据自身的不同需求,按照不同的环境和工作场所进行涂色,以色彩的感染力影响职工的情绪,在减少事故发生的同时也美化了工作环境。其四,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结合职工的技术水平和思想状况,及时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并且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
结束语: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背景下,企业安全文化发展和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其地位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迫在眉睫,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地利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发展水平得以提高的良好途径和方式,促使安全文化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1.卓建守.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商品与质量.2011(20)
进一步加强全区平安生产工作,为深入贯彻《市人民政府转发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3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企业平安生产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济政发〔〕22号)精神。全面提高企业平安生产水平,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平安发展理念,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平安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监管下的平安生产工作格局,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全面加强企业平安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平安规范,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夯实平安生产基础;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切实加强平安监管,强化企业平安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保证企业平安发展。
2主要任务。以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黄河水上交通、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商贸市场等行业(领域)为重点。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政策措施,集中整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坚决遏制生产平安事故的发生;高危行业强制推行平安适用的技术装备和防护设施,进一步完善平安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最大水平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建立更加完善的技术规范体系,促进企业平安生产技术装备全面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重点行业的企业重组和资源开发整合,完全淘汰平安性能低下、危及平安生产的落后产能;以更加有力的政策引导,形成平安生产长效机制。
二、严格企业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4、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企业要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要报区安监局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5、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要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坚持不安全不生产。要加强劳动组织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严肃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凡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要责令停产停工整顿,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
6、严格执行“打非治违”制度。要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于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要严厉打击,形成严格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对非法违法行为必须做到“四个一律”,即: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7、严格执行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企业作为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要开展经常性的隐患排查治理,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要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停产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
8、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对无企业负责人带班或该带班而未带班的,对有关责任人按擅离职守处理,同时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现场带班的,对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并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9、严格执行职工安全培训制度。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要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师资建设,确保全员培训质量。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10、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长期投入制度。企业在制定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高危行业企业探索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积极稳妥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要完善落实工伤保险制度,依据不同地区和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通过调整缴费比例,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11、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信用挂钩联动制度。将企业的安全生产分级评价结果,作为信用评级的重要考核依据;对发生重特大事故或一年内发生2次以上较大事故的,一年内严格限制新增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等,并作为银行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
12、严格执行现场紧急撤人避险制度。要严格执行非煤矿山企业“逢大暴雨天气停产撤人”的规定。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有在遇到险情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13、严格执行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制度。从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标准按不低于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
14、严格执行企业负责人职业资格否决制度。对重大、特别重大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厂长、经理、矿长。对较大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主要负责人,5年内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厂长、经理。
15、严格执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强制推行制度。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并于3年之内完成。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逾期未安装的,要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物品的专用车辆,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要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并在2年内完成。
16、严格执行高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核准制度。要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要求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严把安全准入关。各行业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要根据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加快制定修订生产、安全技术标准,制定和实施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对实施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危险性作业要制定落实专项安全技术作业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7、严格执行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企业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按规定配备安全技术人员,切实落实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负责制,强化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因安全生产技术问题不解决产生重大隐患的,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给予处罚;发生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
18、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核准审批制度。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未做到同时设计的一律不予审批,未做到同时施工的责令立即停止施工,未同时投入??经营单位存在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的,立即依法停工停产整顿,并追究项目业主、承包方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管等各方责任。
19、严格执行化工企业试生产方案备案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和《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十个严禁》,严格执行试生产方案备案制度,接到企业备案申请后,安全监管人员必须进行现场审查,凡是不符合规定要求、不具备试车条件的,一律不允许试车。
20、严格落实外包工程等安全管理制度。凡是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的单位,应当履行安全生产协调、管理职责,并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事项。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约定安全生产管理事项,未对承包(承租)单位履行安全生产协调、管理职责,发生事故的,追究发包或者出租单位的相应责任。
21、严格执行城区地面挖掘安全确认制度。施工企业在挖掘地面前,要认真查阅有关资料,全面摸清项目涉及区域地下管道的分布和走向,制定可靠的保护措施,并严格按照安全施工要求进行作业,严禁在不明情况下进行地面开挖作业。管道业主单位要对地下管道情况进行现场交底,并作出明确的标识,必要时在作业现场安排专人监护,确保地下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
22、严格落实应急救援演练制度。每年汛期前,高危企业、高层建筑和地下商场都要开展一次应急救援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和组织指挥体系。
三、严格监督管理,落实政府安全监管职责
2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划发展制度。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同步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和专项规划。要加快产业重组步伐,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对相关高危行业企业重组力度,进一步整合或淘汰浪费资源、安全保障低的落后产能,提高安全基础保障能力。
24、严格执行强制淘汰落后技术产品制度。对不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要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予以强制性淘汰。要支持有效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的技术改造和搬迁项目,对存在落后技术装备、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要予以公布,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依法予以关闭。
25、严格执行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对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实行下达整改指令和逐级挂牌督办制度,区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对事故查处实行层层挂牌督办,较大事故查处由区安委会办公室挂牌督办,并实行严格的备案制度。
26、严格执行属地监管制度。各办镇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工作制度,切实履行好对辖区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监管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基层基础建设、日常检查、事故报告、应急救援等方面担负起属地化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
27、严格执行安全目标考核和通报制度。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和承诺责任书,把全年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单位。各办镇每季度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和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严格控制事故指标。区安委会每季度通报一次事故控制指标情况,年终进行严格考核,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28、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各级“一岗双责”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的责任。
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增强安全生产监管保障能力
29、加强安全监管力量建设。各办镇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人员编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进一步提高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强化基层安监站(办、所)和执法中队的监管执法能力,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现场监管和技术指导。企业必须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推行安全总监制度,强化企业日常安全管理。
30、加强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体系建设。要建立完善具有独立性的安全生产评价、宣传教育、安全培训、检测检验等服务性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对相关评价、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对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的,要依法依规从严追究相关人员和机构的法律责任,并降低或取消相关资质。
31、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要针对辖区内的产业结构和重大危险源,建立专业性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要建立区、办镇和重点企业互联互通的应急救援指挥网络。
32、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全区安全监管体系要努力争创ISO9000体系认证,实现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全区企业要做到技术装备达标、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凡是没有达到基本安全要求的,要暂扣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企业限期改进,使其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和条件。
33、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要积极创建“安全社区”和“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进一步营造加强安全生产的社会舆论环境。大力推进建设安全诚信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制作发放安全生产宣传光盘、教育读本等,普及安全生产常识,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
34、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示范单位建设。要坚持评选表彰“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先进企业”,通过创建先进单位,示范带动,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同时,要认真总结基层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生产的做法,推广典型经验,把好的做法形成制度,建立起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五、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35、加强组织领导。各办镇、区政府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并严格落实下基层、进车间检查制度,至少每月一次。各办镇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主要负责人对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定期分析本辖区的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区政府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落实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暂行规定的通知》(鲁政办发〔〕22号)的规定,落实好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要加强对重点项目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积极开展重点项目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确保重点项目实现安全生产。
36、加强综合监管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区安全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监管,发挥区安委会办公室平台推动作用,全面落实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形成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37、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各办镇和区安监局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网格化监管要求,对当地企业包括中央驻鲁企业、省属企业、市属企业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管理。
38、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追究。在所辖区域对群众举报、上级督办、日常检查发现的非法生产企业(单位)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查处,致使非法生产企业(单位)存在的,对办镇主要领导以及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键词:安全发展、风险管控、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专业管理的理念和目标
安全管理“三步法”以“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核心理念,倡导“相互关爱,共保平安”,从员工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出发,通过强化监督检查和加重违章处理,实施严格管理,确保“不越红线”;通过推进标准化建设,创造安全和谐的作业环境,实现科学管理,保证“难越雷池”;在严格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塑造诚信和谐的企业安全文化,逐步建立起员工与管理层间的信任关系,实现长治久安。
在“严格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的三步法中,科学管理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并有效运作,来建立文化管理的诚信之基,从而实现向文化管理进步。公司在实践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努力践行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推动安全工作的科学管理,构建起企业安全发展的格局。
2主要做法
2.1强化组织保证,构建运转高效的三大体系
构建更扁平的安全生产指挥系统,压缩了工区(车间)一级管理层级,专业管理人员直接管理班组,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构建更专业的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强化了专业管理职能,实现关键生产运营专业管理的细分,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得到强化,专业人员对安全生产技术保障能力更强,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巩固提高。
构建更全面的安全责任体系,集约党群组织的优势,更能充分发挥思政、工会工作的优势,培育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思想保证系统作业更明显。
2.2强化安全会议管理,有效提升安全分析质量。
充分体现更专业、扁平化管理要求,以月度安全分析会为核心,规范各类会议议程,提升安全分析质量。在月度安全分析会前,由各专业分别组织召开主管经理全部参加的调控分析会、输变电运行分析会、配电运行分析会,由安监部组织召开三级安全网例会,做到对月内发生的每一个安全问题、缺陷、隐患进行逐条分析,从不同层面全面分析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制定和明确整改措施,形成专业分析报告。
2.3强化班组建设,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合理划分专业管理与班组职能,将日常事务性协调等工作划归专业职能管理,更加突出班组的现场安全管控作用,强化了班组安全风险分析与预控。使班组管理回归本质,安全管理基础更加扎实。落实“三日工作法”,即“分析总结昨日工作、调整校正今日工作、预备安排好明日”工作,规范班前班后会内容和形式,扎实做好风险分析和落实预控措施,使班组作业安全风险得以有效防控。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促管理”活动,要求公司生产部室专责每年深入班组全过程参与管理与作业组织不少于30个工作日,提出每月“全过程参加一次现场作业、参加一次安全日活动、查找和解决一条安全问题”的“三个一”工作要求;突出班组安全教育培训作用,应用安全管理模板,规范安全日活动内容。通过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在线管理,对活动成效进行检查评价,提升安全日活动的效果。
2.4强化计划管控,有效控制生产作业现场安全风险
严格检修计划管理。在计划编制阶段充分分析作业环境和条件,运维检修部在收集月度检修计划时,提前做好作业准备,协调现场措施、工作节点以及施工人员、车辆、工器具等必备项目后,由调控中心组织平衡后下达检修计划。在计划实施阶段实施周平衡,对作业风险进一步校核,同时确定到刚到位人员。按照“严进宽出”的原则,严格控制未充分做好风险分析和预控措施的作业的执行。明确带电作业工作,必须纳入检修计划管理,严防现场作业风险。
加强到岗到位到责管理。强化现场把关作用,推行到岗到位标准化工作,修订下发了公司《到岗到位监督检查暂行规定》,明确了各类现场应到岗到位的人员,制作了到岗到位监督检查表单,按期和严格执行到位检查计划,以标准化的流程规范到岗到位管理工作,做到管理闭环。
2.5强化培训演练,构建快速响应的应急体系
制定整体的培训演练计划,规范应急演练规划、组织、筹备、实施、总结与改进,实现应急机制实用化、演练筹备标准化、演练实施规范化。拓宽演练形式,注重演练实效,着重开展实战演练、无脚本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认真开展演练和应急处置后的评估总结,针对性完善应急预案,实现持续改进。
2.6强化安全用电管理,构建和谐供用电环境
实施农村安全用电“强基固本”工程。组织开展安全用电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进集市”活动,多方位宣传农村安全用电知识。全面加强供用电合同管理,明确供用双方安全责任,常态开展安全用电检查,规范责任告知程序,定期组织重要客户用电隐患排查治理,积极督促客户整改安全隐患。逐步实现农村低压电网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健全一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台帐,定期进行试跳。探索实践群众护线机制,组建常态护线队伍,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公司连续多年未发生35kV以上外力事故。
2.7强化管理手段,建立完备的应用系统支撑
发挥信息系统的支撑优势,安全管理手段更加丰富。应用GIS系统,实现图实相符,现场安全得到有力支撑。应用PMS系统,标准化作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两票规范性显著加强。应用安全监督与管理系统,安全监督实现在线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实现固化,班组建设和教育培训充分强化。应用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