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业育苗论文

林业育苗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林业育苗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林业育苗论文

林业育苗论文范文第1篇

及时清除苗圃杂草,杂草高度不能超过15.0cm。摘心解膜接穗的新枝长至15.0cm后,解除捆绑物。低接的当新枝长到20.0cm左右时,要及时摘心,促其多发侧枝,并将绑扎膜解去,形成三分枝以上后不再摘心。修剪高接苗:新梢长至15.0cm时第一次掐头,并在新枝长至80.0cm时开始修剪;将水平生长和向下垂的枝条剪去。

2病虫害防治

金叶榆的主要虫害为榆木蠹蛾和天牛,防治方法为。1)展叶初用久效磷等农药全树喷施,5月份用2.5%溴氰菊酯3000倍喷干杀灭初孵幼虫。2)自6月中旬起定期检查树干,发现有新鲜虫粪蛀屑排出的蛀道口时,向蛀孔内注入10倍有机磷农药(80.0%敌敌畏或50.0%杀螟松等),并用粘土封闭蛀道口,杀死蛀道内幼虫。3)树干涂白:在11月初用生石灰5.0kg、硫磺粉1.0kg、食盐500.0g、动物油或煤油100.0g、80.0%敌敌畏乳油或40.0%乐果乳油加水适量,调成糊状,稠度以使用时不往下流为宜,将此糊状液均匀外涂于树干上。灌木型嫁接培育技术嫁接时间及方式嫁接绿篱苗的接穗制作同高接接穗的制作方式相同。砧木选择用一年生白榆,嫁接时间3月下旬-4月下旬。绿篱苗木的嫁接方式采用皮下接,在砧木白榆地上5.0~80cm处截杆,用嫁接刀将留地砧木的一侧切开3.0cm斜面,再将接穗一端切开3.0cm斜面,将两个斜面用塑料条捆扎紧密即可。田间管理参照乔木型嫁接苗的田间管理方式,待金叶榆新芽生长至150~20.0cm开始第一次打顶摘芯,长至40.0~50.0cm时第二次掐头,促使金叶榆侧枝萌发。地接金叶榆锄草管护周期较短,为了加快地接苗的生长速度,通常要将田间的杂草清理干净,并保持水分充足。

3造型苗木培育技术

3.1绿篱型苗木培育

绿篱型苗木培育的嫁接技术与灌木型嫁接技术相同,培育关键点是控制苗木生长速度,保证一定数量分枝和冠幅。绿篱苗培育分低篱和高篱两种,低篱当年嫁接便可装营养钵出圃运用,高篱根据使用要求可培养成绿墙,高篱苗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将侧枝梳理,保持顶端生长优势,当年嫁接可生长至1.5~2.0m。

3.2球型苗培育技术

3.2.1地接球形金叶榆地接球的嫁接方式与地接苗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球形修剪培育,在地接金叶榆新枝生长至40.0cm开始培养球形,每生长15.0cm就需要修剪掉10.0cm,嫁接后4个月时间球形修剪雏形基本完成,金叶榆球形修剪要按照重修剪的方法进行,修剪后保证水肥充足,促进侧枝生长,保证冠形丰满。当年嫁接地接金叶榆培养球形能够达到80.0cm的树冠,如果需要大规格球形,第2a继续修剪培育,树冠能够达到150.0~200.0cm。3.2.2独杆球形独杆球形培育的关键点是嫁接高度,选择砧木胸径3.0~5.0cm,且树杆笔直,可嫁接50.0、80.0、100.0cm等不同高度的金叶榆球,嫁接成活后注意球形修剪,不断去除顶端优势促使侧枝萌发,保证树冠丰满且端正。

3.3拉枝云片造型培育技术

采用地接金叶榆造型,经过攀扎、修剪、牵引等方法制作出不同类型的盆景,在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注意地接金叶榆需要提前培养2~3a,待主杆强壮,保留分枝数量足够的时候方能造型,可参考榔榆和红花继木的造景方法,经过人工整形,或者配置小摆件表达出别致的风景。

3.4独杆分层云片造型培育技术

林业育苗论文范文第2篇

英文名称:Forest Research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局科技司

主办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1498

国内刊号:11-1221/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林业育苗论文范文第3篇

英文名称:East China Forest Management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金华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7743

国内刊号:33-1160/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林业育苗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为了丰富子午岭林区造林树种,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我们引进了欧美杨107号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欧美杨107号的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了科学适用的育苗、造林技术,为全面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欧美杨107号是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选育出的杨树系列新品种,在抗旱、抗寒、生长速度、抗病虫能力及成材质量等方面都非常优越,是目前国家林业局倡导推广的杨树新品种之一,可成为我国西部及华北地区植树造林的首选树种。通过引进种条,开展育苗、造林试验,进行物候期观测、适应性表现观测、生长量测定等,初步掌握了欧美杨107号的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了科学适用的育苗、造林技术,为全面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甘肃省子午岭林区的东华池林场,位于108°23′E,36°14′N。该区属温带半湿润区,年平均气温8.00℃,年降水量550㎜,无霜期145d,海拔1210m。土壤类型为垆土,土层厚度80~120㎜。

2苗木繁育

2.1种条来源

试验种条来源于北京时空通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繁育基地,2001年3月采购,种条为一年生苗干,截成12cm长的插穗,用蜡封顶,每50个扎成小捆,使用通气纸箱包装运输,扦插前用湿沙贮藏。

2.2苗圃地选择

育苗地选在东华池林场基本苗圃地,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

2.3整地作床

4月上旬圃地深翻25~30cm,每亩施羊粪1000kg,FeSO415kg,灌足底水,待土壤疏松,作成垄状高床,床面宽60cm,床高20cm,并覆盖地膜。

2.4打孔扦插

4月中旬扦插,每垄两行,株距20cm,行距30cm,扦插密度每亩4500株。扦插时先用打孔器在地膜上打孔,然后将插穗垂直插入,插穗上端与地面平齐,再用土封住地膜上的插孔。

2.5灌水施肥

扦插后及时灌水,灌水量以不淹床面为宜。此后根据土壤墒情掌握灌水时间和次数,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通气良好。为了促进苗木生长,分别于6月、7月下旬各追肥1次,每次每亩追施尿素10~15kg。追肥方法是在苗行内开沟撒施,施肥深度5~10cm,施后埋土并灌水。

2.6放苗抹芽

插穗发芽展叶时,拨去插孔上的覆土,放出压在地膜下面的幼苗,再用土压住地膜上的插孔,以防地膜破裂。5月中上旬,当幼苗长到20cm左右时开始打杈抹芽,抹去细弱的新梢,保留一个健壮的新枝。在后期生长过程中对长出的侧芽要随时抹去,做到苗木不分枝。

2.7病虫害防治

欧美杨苗期病害主要是褐斑病和叶锈病,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甲基托布津和粉锈宁溶液1~2次,就可控制病害发生。苗期虫害以白杨叶甲和大青叶蝉较为常见,用5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40%乐果乳油3000~4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在苗木上喷洒,杀虫效果良好。

2.8造林苗培育

欧美杨多用2年根1年干苗木造林,因此,在翌年3月中旬进行平茬,田间管理同上年。

3栽培技术

3.1苗木选择

造林选用2年根1年干苗木,苗高2.50m,地径2cm的一级苗,顶芽饱满,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3.2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选在东华池林场川台农耕地,其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

3.3整地

采用穴状整地方法,按株行距定点挖穴,穴规格为60cm×60cm×60cm,将穴内活土、死土分别堆放地表两边。

3.4栽植

栽植时间为4月上旬,栽植密度每亩110株,株行距2m×3m,,栽植时将活土分层填入穴内,层层踩实。栽植后可适量灌水。

3.5抚育管理

为了促其快速生长,栽植后连续抚育3年,进行松土、除草,保持造林地土壤疏松,树盘下无杂草。对病虫鼠害进行监测和预防,控制其发生危害。

4结果与分析

4.1扦插育苗当年平均苗高230cm,地径2.10cm,第二年平茬后平均苗高280cm,地径2.60cm。达到造林一级苗标准,说明采取春季扦插、高床作业、地膜覆盖、平茬培育等技术,是欧美杨繁植的理想方式。

4.2造林成活率为98.60%,第三年保存率仍在95%以上,平均树高8.10m,地径7.20cm。结果表明,该树种造林成活率、生长量均高于新疆杨等其它杨树。表现出了明显的速生性。

4.3造林后物候观测结果,欧美杨107号造林后连续三年萌动期在4月下旬,展叶期在5月中上旬,叶变色期在9月下旬至10月初,落叶期在10月中下旬。没有发现干旱、霜冻、冻拔及冬季抽条现象,整个物候期和苗期、引种地基本一致,证明在本区生长完全适应。

5结论

林业育苗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马占相思,扦插,成活率

 

1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于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五板桥基地,试验地处东径117°18′,北纬24°30′,属南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海拔52m成活率,年均气温21.1°C年均降雨量1578mm~1879.4mm,无霜期322.4d,年均相对湿度80%,年均日照时数2052h[4]。

1.2试验材料来源 扦插穗条取自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五板桥基地2年生采穗圃,选择生长健壮、基本无病虫害、粗细较一致的枝条。珍珠岩购于漳州市百花村,木屑购于南靖林场木材厂,红心土取自小山城工区。

1.3试验前准备 扦插前20d将不同种类的轻型基质材料按试验设计的配方(按体积比例)通过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用容器机生产出规格为:直径3.5cm高10cm的网袋容器,将网袋容器排放于育苗托盘中(每托盘装84个容器)。然后将排放在托盘中的网袋容器用0.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消毒后覆盖薄膜,隔2~3d容器浇透水,即可进行扦插试验期刊网。

1.4 试验方法、扦插后苗木的管理技术 2008年11月15日上午从采穗圃取回长14cm的插穗,穗条保留3~4个叶片,基部切口采用斜切,以50根插穗为一捆用象皮筋扎实成活率,然后将成捆的插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5min。扦插前,插穗基部蘸生根促进剂ABT-1 800mg/kg(生根促进剂用滑石粉调成糊状)2cm。

插穗采用直插法,扦插前在基质中心点用直径2mm的铜棒垂直打孔、深度为2㎝,然后插穗顺孔插下,扦插过程中需用市下喷对插穗喷水,使叶片保持有水珠,插后用手将基质适度按压、以使插穗与基质紧密接触,扦插后浇透水。放置托盘的苗床用细竹片搭起高为50cm的半圆形小拱棚、盖上薄膜,四周用土压紧以保持温、湿度。烈日下加盖50%的遮阳网,棚内温度高于35°C时、需喷水降温,小拱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扦插后每隔5 ~6d掀开薄膜补充水份,并结合喷施浓度为1000倍液的杀菌剂,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交互使用。扦插后每间隔2个星期喷一次叶面肥,用大肥宝、美国高乐、云大—120,交互使用成活率,质量分数为0.15%~0.20%;30d后提到0.25%。插穗生根后,灌施0.3%~0.4%植物根部营养液或过磷酸钙。

1.5试验设计 选择8种配方轻基质网袋容器为因子(A),即泥炭:珍珠岩:红心土=6:3:1(A1);泥炭:树皮:红心土=6:3:1(A2);木屑:珍珠岩:红心土=6:3:1(A3);木屑:树皮:红心土=6:3:1(A 4);稻壳:珍珠岩:红心土=6:3:1(A 5);稻壳:树皮:红心土=6:3:1(A 6);泥炭:稻壳:树皮:红心土=3:3::3:1(A 7);泥炭:木屑:树皮:红心土=3:3::3:1(A8),以不同插穗下切口型为因子(B),平切(B1)、为单削面(B2)、为双削面(B3)、做双因子试验。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插穗84根(1托盘),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

1.6试验数据统计 扦插50d后,调查各处理平均生根率期刊网。本试验共8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共计24个重复(扦插24个穴盘),先调查每重复的生根率,然后再统计出每个处理的平均生根率。

2 结果与分析

经试验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1、表2),不同网袋容器轻型育苗基质(A)与不同插穗下切口型(B)对马占相思扦插生根率影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马占相思在3种不同下切口型(B)插穗扦插到8种不同网袋容器轻型育苗基质(A)的试验中,以插穗下切口型B3(双

表1 不同轻型育苗基质网袋容器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因B1B2B3

素Ⅰ ⅡⅢ 均值Ⅰ Ⅱ Ⅲ均值 ⅠⅡ Ⅲ均值

A1 72.168.0 66.6 68.9 52.3 70.6 75.1 66.0 70.1 74.3 73.172.5

A2 70.572.2 74.8 72.5 58.7 63.7 56.4 59.666.4 70.0 70.3 68.9

A3 67.365.0 63.0 65.1 59.4 48.3 36.6 48.1 66.6 68.9 60.765.4

A4 43.147.2 49.8 46.7 47.1 37.2 52.2 45.5 60.1 60.7 62.561.1

A5 55.754.3 50.5 53.5 24.9 48.5 35.2 36.2 39.6 50.360.1 50.0

A6 48.650.1 52.8 50.5 70.6 71.9 73.8 72.1 83.5 77.2 72.177.6

A7 74.175.9 78.6 76.2 78.9 78.8 72.4 76.7 83.4 76.1 82.680.7

A8 82.580.0 78.4 80.3 79.8 76.6 86.3 80.9 86.9 85.0 84.085.3

表2 不同轻型育苗基质网袋容器对扦插生根率影响的方差分析

生根率

变异来源

离差平方和自由度 方差 均方比 Fɑ

因子A 9442.9387 71348.9970 42.9019﹡﹡ F0.01(7,48)=3.04

因子B 1117.4695 2558.7348 17.7694﹡﹡ F0.01(2,48)=5.03

A ×B 2066.9705 14147.6407 4.6953﹡﹡ F0.01(14,48)=2.48

误 差 1509.300048 31.4437

总 和 14136.678771

削面)扦插到网袋容器轻型育苗基质A8(泥炭:木屑:树皮:红心土=3:3::3:1)组合最佳、即A8B3组合成活率,平均生根率达到到85.3%。8种不同网袋容器轻型育苗基质(A)的试验中,以A8最好、A7次之,A5最低;3种不同插穗下切口型(B)试验中,以B3(双削面)最好、B2(单削面)次之,B1(平切)最低。

3 讨论

8种网袋容器轻型育苗基质(A)及3种不同插穗下切口型(B)对马占相思扦插生根影响的方差分析表明差异显著,以双削面(B3)为插穗下切口型、扦插到泥炭:木屑:树皮:红心土=3:3::3:1(E8)适合于马占相思扦插生根,平均生根率高达85.3%。

在生产中,采用网袋容器轻型育苗基质的方法扦插的马占相思苗木,能使所培育的苗木既保持了母本的优良遗传性状、又降低容器苗木的重量(网袋容器轻型育苗基质平均每株苗:50~60g,相同规格的红心土袋苗重达120~130g)、减轻林农劳动强度和劳动工序、降低造林成本、有利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避免塑料膜营养袋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2]黄维南,尤瑞琛,黄志宏,等·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的生长、固氮及叶状柄的营养成分[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2):118~119

[3]叶水西.降香黄檀扦插育苗技术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4):128-129.

[4]刘德朝.直杆大叶相思扦插育苗试验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