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鹰式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文化;英语教育;互联网
一 语言与文化之水融
文化一词,含义极其宽泛。依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所言,文化,即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和,是人类创造的,经由历史积淀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语言为水,文化作舟,唇齿相依。Jesperson曾言“Learning about the culture isthe highest purpose of language learning,(了解文化是学习语言的最高目的)”。语言孕育了文化,文化又成就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发展与丰富。语言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产物,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表达方式因人而异,语言的使用却有其一定的规则可循。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因为各自异彩纷呈的鲜明个性必然会有所区别甚至大相径庭。“己所欲,施于人”是人类语言交流过程中的一种倾向性,人们总是习惯于以自己的表达方式诠释对方的话语,以至于对对方的话语得出不恰当的结论,进而产生文化碰撞。交谈双方若不能就所谈内容达到绝对的认同,误解或歧义随之而来。语法的错误显而易见,语用失误则不尽然。语法错误纵然令人不快,却不会被归结为粗鲁或敌意。
二 互联网之异军突起
英语,作为大不列颠王国的母语,在全球的扩张,皆因历史上大不列颠殖民强权和现而今美利坚合众国经济强权。互联网在我国乃至世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普及,其触角业已伸展到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毫无疑问,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世界影响面最广、时效性最强的媒体。而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和英语的关系就是血脉相连、浑然一体。美国学者海斯科拉在(因特网上的文化霸权)一文中写道,世界上90%的网站是一以英文注册。网络的搜索引擎更是英语的天下。以google为例,输入汉字“大学”出现的字条是11亿8千万,而输入“uni-versity”出现的字条为21亿9千万,天壤之别一目了然。
宛若一夜之间,地球之上芸芸众生都被internet这张无形的大网所裹挟。疏而不漏却又无所遁形。英语教学,作为传播英语言文化的前沿阵地,将互联网的优势与英语结合,责无旁贷。
三 英语教学之文化碰撞
语言,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语言的表达作用,贯穿语言活动始终。不同的地域滋养了不同的文化,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注定会因文化相异而不同,最终带来了千差万别的思维模式。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并常伴有感彩及恪守的信条。其中,消极的思维定势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直接影响,造成交际障碍。
行为规范,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亦即判断处事对错的规范。比如说,在中国,遇见老年人手提重物,年轻人主动帮忙是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的表现。而在西方国家,提供帮助之前一定要询问清楚对方是否需要,否则会被认为是轻视或蔑视老年人的表现。究其原因,是不同文化熏陶下,行为规范的标准不同使然。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何种行为是被禁止的理应深谙,人乡随俗堪称上策。
脱胎于人类社会化进程的交际能力,与生俱来和价值观念、价值体系密不可分。价值取向不能独立于文化之外存在,也就不可避免的会有区别。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低调,而西方文化则注重张扬突出;华夏文化强调“和、众”观念,西洋文化则鼓励独立进取精神。
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依该文化的特定条件加以诠释,却不足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会失败。究其原因,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不容忽视。比如,猫头鹰在西方文化中,是“智慧”的象征。语出as wise as owl,而在中国文化看来,其当仁不让的成为灾难的化身。鉴于此,以猫头鹰做商标或广告标识,或以猫头鹰为造型的商品,滞销也是可以预见的。
跨文化意识教育,作为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存在即合理,在传授英语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理解不同的文化,接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其次,适应不同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缓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进一步提高适应能力是必修课。再次,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开放的世界,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技能刻不容缓。
四 互联网与英语教学之互惠互利
互联网的母语是英语,英语教育和互联网的关系不言而喻。自互联网诞生之日算起,我们先后经历了早期的show、cool,到in、out乃至近期的ungelivable
、hold住。舶来品由来已久的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特点在互联网也有所体现。窃以为,纵观英语发展的泱泱进程,网络词汇毕竟资历尚浅、鱼龙混杂,可使用性需在实践中逐渐检验、筛选、淘汰抑或发展、完善、推广。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正确的指引,新生事物,可以了解可以熟悉。谨慎使用,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语言的使用也有规避风险的问题,切不可横生枝节,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
英语作为19世纪以来位列第一的“通用语言”,在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互联网作为近几十年来对世界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媒介,其强势头更是空前。正因如此。英语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亦较之曾经,更为深远了。
相容并蓄,是英语和互联网的共性,若能将二者有机结合,在最大程度上为教学所用,必将,使双剑合璧、锐不可当。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史际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杜,1999。
[2]吴国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问题[J]外语学刊,1990(3)。
一、艺术就是“呈人之美”
有人说:艺术是“一门独特的技艺”、“一首优美的诗”、“一张民族的脸”。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康德、席勒形容“艺术是自由的游戏”,黑格尔则说“艺术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弗洛伊德称“艺术是‘无意识’的表现”。许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观看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时,当阅读一部动人心魄的小说时,当欣赏一幅寄意深远的绘画时,当品味一幅生机盎然的书法时,往往会怦然心动、不能自已。这是因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是情感的符号”。人既是理性的动物,更是情感的动物,“人是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艺术是人类最高心智和情感的产物,它与科学一起,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双翼。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形象地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比作一枚硬币的两面,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说过“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汇合”。
艺术是一种多种类集成的客观社会存在,它包括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影视等领域,每一领域又有许多分目和类别。艺术与美密不可分。美,从古至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美不等于艺术,但艺术必须是美的。有人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其实,艺术是融真、善、美为一体的社会存在。范曾说过“科学是大美,艺术是小美”,其依据是:“比如分子的撞击,在那一瞬间是多么奇妙、美丽的场景,可一般人都没法看到。而艺术则是小美,是人类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艺术能表现科学美之万分之一,便是十分幸运的事。”艺术从本质上看,它是美的载体、美的物化、美的表现、美的创造。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能使人产生美感,在形式句法层面体现为优美,在思想意义层面表现为深刻,在道德文化层面凸显为崇高。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艺术时刻都在“呈人之美”,即把美时刻呈现在人们面前。
一是“呈可‘感’之美”。美就是一种使人愉悦的感受。艺术借用生动的形象,表现人的感情,表达人的思想。这生动的形象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一派动人的景色、一缕欢乐或哀痛的思绪、一幅熙熙攘攘的生活图画、一种祥和的气氛和美妙的情趣。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诗句深入人心,在这里根本就没有人与物的具象,但当你读到这些火热诗句的时候,心中就可以浮现出一个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形象。李苦禅论画鹰时说:“林良鹰的古穆,鹰的孤郁,华岩鹰的技巧,齐翁鹰的憨勇,此所谓‘画如其人’是也。”徐悲鸿的奔马表现刚健、奔放美,表达了冲破藩篱、追求新天地的倾向。李公龄的宫廷马表现静态、丰满、圆实的美,表现了宫廷崇尚的雍容华贵的追求。到过澳大利亚的人,都对悉尼歌剧院留下深刻的印象,悉尼歌剧院崇尚“有机建筑”的理念,努力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既像片片贝壳、面面白帆,又像荷花盛放,别开生面。
二是“呈可‘品’之美”。艺术之美,在于品味。品味就是“沽酒欲来风已醉,卖花人去路还香”的过程。数学家维纳认为“数学是一门精美的艺术”,这是“品”的成果,因为数学与艺术有着共同的美学特征,几何之美、对称之美、黄金分割之美、透视之美、和谐之美无处不在,这些美学要素不仅成为数学领域最科学、最美的象征,也成为艺术领域感性的最高标准。如圆形柔和、三角形稳定、正方形刚劲等。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是圆。”我们平时所说“匀称”就是指比例关系,正如古代宋玉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数学告诉我们“黄金分割的比例”最能引起人的美感,如希腊的巴特农神殿、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埃及金字塔、联合国大楼等。艺术构图中有色彩透视、消逝透视和线透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就是代表作之一。这需要我们科学地“品”,才能感知美的滋味。
三是“呈可‘悟’之美”。鲁迅说过“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怀素的狂草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山人的山水画与自然浑然一体,似真似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了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使人能够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象外之意”;吴为山的“写意雕塑”《睡童》,充满着东方人的智慧,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一目了然的视觉语言,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一曲低沉的号子在炎夏的闷热中与河水的悲吟交织在一起。列宾在油画中塑造了11个纤夫,他们的年龄、身材、性格、体力、表情各不相同,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不仅是沙俄专制下普通民众奴役般的生活,更体会到了他们的智慧、善良和力量。远处一艘轮船,正在冒着浓烟,预示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艺术缘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花朵的绚丽是依靠真挚情感去灌溉,艺术值得人们思索是依靠理性的注入。
关键词: 高职 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应用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承载文化。“运用英语有效交流”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公共英语是我国绝大部分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之一,可是目前中国的大学公共英语授课方式仍然是以语言知识为主线,文化内容颇少。但事实证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文化传授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文化是具有独特性的,不同国家的文化是互不相同的。人们在语言中储存了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述了民族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后人通过语言学习才能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整个文化。反之,语言及其运用均不能超越了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文化是决定某一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学家拉多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而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仍然只强调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在交际中的运用能力,没有把文化意识的培养摆在应有的位置。这样教学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当中,只了解了一些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却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识辨能力;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隐含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不理解,甚至产生误解。因此,在教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教师也应向学生讲解相应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输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将跨文化的交际性作为教学的主导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以语言的应用及交际能力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这样才能真正使语言知识成为帮助他们交流的工具,使他们学有所用,真正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三、跨文化意识的应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1、词汇教学中注意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的难点并不在于词汇的读音、本义,而在于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由简入难地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英语词汇在许多方面与汉语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在这类词语中,以表达动物的词最具代表性。
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有关“owl”这个词的文化含义。汉语里“猫头鹰”也称“夜猫子”,与蝙蝠一样是一种专门夜间出来活动的鸟类,由于其啼声凄厉,人们把它的叫声与灾难和死亡相联系。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解释: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把猫头鹰看作智慧鸟,是智慧的象征。在儿童读物和漫画集中,猫头鹰的形象是沉着、冷静、严肃、聪明。习语“as wise as an owl”便是一例。由于猫头鹰有夜间活动的习性,英语中owl的喻指“常熬夜的人”或“惯于夜间活动者”,这层引申义与汉语的“夜猫子”相吻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这些词、句经常使用的场合,使学生会正确使用,培养学生正确、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
2、通过日常教学渗透,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涵
现行的高职英语教材内容很多都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教师应引导学生产生相应的思考,进一步引起他们的探讨与研究。只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随时都能提供和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一单元(外研社出版)涉及到家这个概念,在学生学习文章的同时,就可以了解美国文化中人们对家的看法,并且教师可以更进一步的引申到美国人的教育观,可以和中国文化中人们对家的看法以及中国人的教育观进行比较。
3、积极设置教学情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语言教学模式
高职英语的教学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还要了
解产生这种语言的背景和它所适用的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多媒体、幻灯机、录像机等为学生设置语言环境,创设语言氛围,结合听说法、交际法等教学法使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和相关的背景文化联系起来,迅速准确的选择出适合语言环境的语言。
4、发挥第二课堂的平台作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能力
教学如果只注重课堂讲授,只重视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第二课堂应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扩展,应当作为教学工作与大学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应与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有时候,第二课堂比第一课堂的效果更好。由于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它包涵许许多多因素,除了语言能力,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实践,还有一些适用于任何不同的文化之间交际的习惯和技巧。因此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第二课堂活动。
5、促进对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比较与思考
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节日。例如: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在学习这些节日的时候,可以一方面了解节日的起源、人们的庆祝方式等有关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它们和中国的一些节日作比较。圣诞节与春节、情人节与“七夕”,鼓励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同时也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再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特别是那些文化影响行为的地方。比如赠送礼物,西方人习惯于当面拆封欣赏;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认为当面打开礼物是很不礼貌的。背景知识的比较与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化差异,转换角度思维,促进英语学习。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有能力在不同文化场合下有效地与对方交流,达到互动,增加相互了解和信任;要让学生“多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揣摩对方的意思,这样可以大大避免将对方简单分类以及民族中心论的倾向”。因此,文化的融入和快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中,成为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才能够从根本上起到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 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4.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halliday,m.a.k.readings in systemic linguistics,london:batsford academic,1966.
[5] 毕继万.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外语,2005(1).
[6] 陈祖福.迎接时代的挑战,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3).
关键词:教师专业理论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 影响
六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为中文系师范生开设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一系列专业课程。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在学习专业课程中逐步形成,成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必备基础。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文学专业知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注重语文教育的普适性,因而与高校中文师范生接受的文学专业知识有较大不同。对比高校中文系师范生所用教材与人教版中学课本,发现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文学常识、文体特征的部分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深浅不一。
一.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效性突出
不同于美国语文以历史线索收录文章入中学教材的模式,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打破历史发展线索,以不同的文学体裁为划分标准,形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类型的单元。下面主要以戏剧为例,具体说明文学理论中文体特征部分与中学教学的联系。
(一)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渗透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中
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必修第四册第一单元为戏剧单元。在中学必修课本中,戏剧收录戏剧篇目较少,只有三篇文章。但其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其他文体更为集中。对戏剧单元内部规律的研究,能够清晰地展现中学语文教学的戏剧部分是如何与大学中文专业知识产生联系。
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的观点,戏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戏剧冲突,与小说相比,戏剧受舞台时空限制,矛盾冲突相对集中,不同于小说有条件在漫长的篇幅里展现一个缓慢发展的矛盾冲突。戏剧区别于其他叙事文体的特征在剧本中主要体现为戏剧冲突。按戏剧冲突的特征,戏剧可分为三种形态: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剧的震撼力相对更强,具有较强的戏剧效果。悲剧出现在中学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戏剧的感知。中学戏剧单元三篇文章《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均属于悲剧形式。其中,《窦娥冤》更侧重以窦娥的不幸来展现悲剧的构成要素。
《窦娥冤》课后习题一要求“探讨本剧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并给出三个提示。其一为“窦娥的不幸命运”,窦娥遭遇的不幸对应的正是悲剧理论中“悲剧主人公遭遇灾难性事件”[1]一条。其二为“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对比”,窦娥的经历对应的恰是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受恶势力压倒,在斗争中付出重大代价”一条。其三为“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这与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虽然遭遇不幸,但其执着的追求和斗争的激情展示了美的理想”一条对应。三条提示层层推进,由悲剧突出特征的灾难事件到悲剧中心的冲突,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抗以及正义一方的失败,最后到悲剧意义的升华,在悲剧中体现的正义一方具有的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给我们的触动,形成对悲剧构成要素的系统阐释框架,将文学理论中悲剧的理论阐释以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的形式显示出来,形成一系列贴合《窦娥冤》文本的具体问题。
通过窦娥作为正义的一方与恶势力张驴儿一方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对戏剧冲突大致了解,初步展示戏剧冲突的一种形态。在接下来的篇目《雷雨》中,进一步介绍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一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内在的特点”。其一戏剧冲突源于意志冲突,一种行动激起内心活动。矛盾冲突性质内在的特点反映在《雷雨》课后习题一“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经历了怎么样的心理变化”。其二戏剧冲突源于人物内在矛盾导致了事件的发生的外在的动作。对应在课后习题一的第二问“周朴园是怎样看鲁侍萍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件事的?他先后做出了怎样反应?”二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必然的特点”,“冲突原因在于人物性格、命运和利益之间的特点”。这与第三问“从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哪些性格特征”相联系。通过课后习题的前三个问题对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的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学生分析矛盾冲突中周朴园心理、行为和性格三个方面,可以初步感知戏剧冲突内在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戏剧单元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设置的表层结构是学生能通过问题进一步理解各文本内容。而其深层结构是让学生感知作为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主要特征的戏剧冲突。分别以《窦娥冤》反映戏剧冲突的构成要素,以《雷雨》反映矛盾冲突内在的、必然的两个主要特点,又进一步用《哈姆莱特》再次强调矛盾冲突必然性的特点。同时介绍人物之间矛盾关系是构成戏剧冲突的重要条件。从《窦娥冤》到《雷雨》《哈姆莱特》,戏剧矛盾由简单的善恶双方的冲突发展到多种矛盾冲突,多个人物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矛盾冲突也由双方的意志对抗:窦娥和张驴儿善恶双方的对抗,到注重人的内心矛盾。这一深层结构对应文学理论的剧本理论的阐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在详细阐述戏剧冲突后,又设置一节戏剧语言的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人物语言的特点。“人物语言是表演的基本手段,”是剧本这一文学体裁主要的叙事方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并富有潜台词。
中学课本戏剧单元,《窦娥冤》主要关注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语言的个性化是指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气质、职业、经历、性格和所处的特定情境。”[1]尤其是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观点[2],在《窦娥冤》的课后习题二中清楚点明:“关汉卿剧作中人物语言朴素而富于表现力,不管是唱词还是道白,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中学生通过一系列对人物语言的分析,能够体会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特点。在第二篇《雷雨》中,侧重关注人物语言具有丰富潜台词的特点。其课后习题二设为“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鲁侍萍对周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体现鲁侍萍对自己多年未见的儿子周萍的复杂感情,既本能地关爱他而不能认他,又无奈不满于他的恶行[3]。对该题四个句子的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戏剧里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调查法,探究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与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差异,证明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直接影响。其中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较大,因此,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应重点掌握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
关键词:教师专业理论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 影响
六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为中文系师范生开设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一系列专业课程。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在学习专业课程中逐步形成,成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必备基础。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文学专业知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注重语文教育的普适性,因而与高校中文师范生接受的文学专业知识有较大不同。对比高校中文系师范生所用教材与人教版中学课本,发现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文学常识、文体特征的部分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深浅不一。
一.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效性突出
不同于美国语文以历史线索收录文章入中学教材的模式,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打破历史发展线索,以不同的文学体裁为划分标准,形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类型的单元。下面主要以戏剧为例,具体说明文学理论中文体特征部分与中学教学的联系。
(一)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渗透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中
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必修第四册第一单元为戏剧单元。在中学必修课本中,戏剧收录戏剧篇目较少,只有三篇文章。但其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其他文体更为集中。对戏剧单元内部规律的研究,能够清晰地展现中学语文教学的戏剧部分是如何与大学中文专业知识产生联系。
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的观点,戏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戏剧冲突,与小说相比,戏剧受舞台时空限制,矛盾冲突相对集中,不同于小说有条件在漫长的篇幅里展现一个缓慢发展的矛盾冲突。戏剧区别于其他叙事文体的特征在剧本中主要体现为戏剧冲突。按戏剧冲突的特征,戏剧可分为三种形态: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剧的震撼力相对更强,具有较强的戏剧效果。悲剧出现在中学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戏剧的感知。中学戏剧单元三篇文章《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均属于悲剧形式。其中,《窦娥冤》更侧重以窦娥的不幸来展现悲剧的构成要素。
《窦娥冤》课后习题一要求“探讨本剧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并给出三个提示。其一为“窦娥的不幸命运”,窦娥遭遇的不幸对应的正是悲剧理论中“悲剧主人公遭遇灾难性事件”[1]一条。其二为“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对比”,窦娥的经历对应的恰是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受恶势力压倒,在斗争中付出重大代价”一条。其三为“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这与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虽然遭遇不幸,但其执着的追求和斗争的激情展示了美的理想”一条对应。三条提示层层推进,由悲剧突出特征的灾难事件到悲剧中心的冲突,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抗以及正义一方的失败,最后到悲剧意义的升华,在悲剧中体现的正义一方具有的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给我们的触动,形成对悲剧构成要素的系统阐释框架,将文学理论中悲剧的理论阐释以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的形式显示出来,形成一系列贴合《窦娥冤》文本的具体问题。
通过窦娥作为正义的一方与恶势力张驴儿一方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对戏剧冲突大致了解,初步展示戏剧冲突的一种形态。在接下来的篇目《雷雨》中,进一步介绍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一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内在的特点”。其一戏剧冲突源于意志冲突,一种行动激起内心活动。矛盾冲突性质内在的特点反映在《雷雨》课后习题一“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经历了怎么样的心理变化”。其二戏剧冲突源于人物内在矛盾导致了事件的发生的外在的动作。对应在课后习题一的第二问“周朴园是怎样看鲁侍萍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件事的?他先后做出了怎样反应?”二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必然的特点”,“冲突原因在于人物性格、命运和利益之间的特点”。这与第三问“从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哪些性格特征”相联系。通过课后习题的前三个问题对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的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学生分析矛盾冲突中周朴园心理、行为和性格三个方面,可以初步感知戏剧冲突内在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戏剧单元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设置的表层结构是学生能通过问题进一步理解各文本内容。而其深层结构是让学生感知作为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主要特征的戏剧冲突。分别以《窦娥冤》反映戏剧冲突的构成要素,以《雷雨》反映矛盾冲突内在的、必然的两个主要特点,又进一步用《哈姆莱特》再次强调矛盾冲突必然性的特点。同时介绍人物之间矛盾关系是构成戏剧冲突的重要条件。从《窦娥冤》到《雷雨》《哈姆莱特》,戏剧矛盾由简单的善恶双方的冲突发展到多种矛盾冲突,多个人物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矛盾冲突也由双方的意志对抗:窦娥和张驴儿善恶双方的对抗,到注重人的内心矛盾。这一深层结构对应文学理论的剧本理论的阐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在详细阐述戏剧冲突后,又设置一节戏剧语言的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人物语言的特点。“人物语言是表演的基本手段,”是剧本这一文学体裁主要的叙事方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并富有潜台词。
中学课本戏剧单元,《窦娥冤》主要关注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语言的个性化是指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气质、职业、经历、性格和所处的特定情境。”[1]尤其是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观点[2],在《窦娥冤》的课后习题二中清楚点明:“关汉卿剧作中人物语言朴素而富于表现力,不管是唱词还是道白,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中学生通过一系列对人物语言的分析,能够体会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特点。在第二篇《雷雨》中,侧重关注人物语言具有丰富潜台词的特点。其课后习题二设为“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鲁侍萍对周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体现鲁侍萍对自己多年未见的儿子周萍的复杂感情,既本能地关爱他而不能认他,又无奈不满于他的恶行[3]。对该题四个句子的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戏剧里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存入我的阅览室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存入我的阅览室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师 信息素养 培养方法
一、信息素养的涵义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于1989年提交了一份《关于信息素养的总结报告》,提出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评价和使用所要的信息,有效地利用所需的信息;有信息素养的人最终是指那些懂得如何学习的人,懂得如何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何组织知识、如何找到信息,知道如何利用信息。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获取、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二、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意义
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运用,使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历史性变革。这对高校的课程教学既是严峻挑战,又是发展的重大机遇。大学英语正处于变革的前沿。当前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表现。这需要大学英语教师提高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创造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教学理论研究。
三、培养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方式
1.理念培养
信息时代,教师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学习精神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主要目标。大学英语教师要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就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式、发现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ICT技能培养
作为信息时代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ICT技能:①ICT的硬件操作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应该能够成功地连接、安装和使用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成功连接和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及各种设备;能熟练使用常见的多媒体采集设备;能学会使用简单的网络设备和基本通讯设备。②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对绝大部分教师来说,应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方式,如进行磁盘文件的管理、建立、修改、合并、删除文档等,还要对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文件的不同格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并基本掌握它们之间的格式转换方式,以及在什么硬件环境的支持下运行,从而将这些技能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能安装Office、Winrar等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③利用ICT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师要学会利用Google、百度、雅虎等常见的搜索引擎,掌握准确、高效地检索各种不同类型信息的技巧,并了解Flashget、迅雷、Nantants、Emule等网络下载软件的操作使用。④利用ICT管理信息的能力。这里涉及了本地资源和网络资源管理两个方面,本地资源管理主要指能够利用计算机对储存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归档。网络资源管理指能够利用网络工具如Igooi、Myip或Google书签等网络收藏夹实现网络资源管理的网络化。⑤利用ICT创造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上应指教师利用各种软件工具创造、加工、制作各类教学资源的能力,如利用Office系列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制作演示文档等;利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实现对图片的简单处理;利用Flash,Swish,Authorware等多媒体合成类软件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等。⑥利用ICT交流信息的能力。这方面,教师应学会收发电子邮件,利用MSN,SKYPE,QQ等即时通讯软件与别人交流信息,能登陆BBS、新闻讨论组与别人就同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3.教学环境信息化建设
学校教学环境信息化建设是促进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重要因素。当前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为教学、科研、教育管理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利用校园网,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浏览和查询国内外高校网上资源,获得学术前沿动态信息,进行科研工作。那么,我们应积极建设方便快捷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调用网上资源进行课堂教学,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考查。通过建立专门的外语教学网站,为师生提供一个异步的互动空间,学生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在网上提问,教师定期浏览教学论坛,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4.开辟教学第二课堂
在大力建设独特的校内网络教学环境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为教学服务。目前,互联网上有数不胜数的各类专题学习网站和学习论坛。例如,国内较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有沪江英语、旺旺英语,专门致力于听力的普特英语等,这些网站显著的特点就是形成了固定的学习群体、根据不同的学习项目分门别类而且有明确的学习计划;或者登陆国内外主要的报纸网站获取最新的英语新闻,例如国内的新华网、人民网英文版,国外的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除了登陆相关网站,我们还可通过订阅免费电子邮件杂志获得每日的英语新闻内容,当前国内较有影响的BBC的中文学习网站就提供了每日的电子邮件新闻。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网络聊天室的方式进行口语训练,例如国内最大的培训机构新东方就在其子网站里提供了免费的口语聊天室,每周二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
综上所述,当代信息技术已经为我们创造了无穷尽的英语学习资源库,而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就是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如果教师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并且能在平日的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有意识地将ICT与课程融合,引导学生全方位、无限制地接触英语语言和文化,在自然真实的交流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英语,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之,信息素养的缺失只会导致我们成为信息社会的“文盲”,成为现代社会的落伍者。
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王炜,祝智庭.解析英国ICT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师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3]桑新民.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的变革[J].外语电化育,2003,(3).
[4]王婧.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关键[J].江苏高教,2004,(04).
[5]王玉明.试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