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向秀闻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 用词不恰当
1.P8,“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决议中规定,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其他太阳系小天体。”这段内容中的“包括”一词用法不当,建议修改为“分为”。这是因为,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决议中,规定的不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增加了谁、减少了谁,谁是、谁不是,而是把“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重新进行了分类,由原先的分类方法变成了现在的三分法。
同时,这段表述在“小天体”前加定语“其他太阳系”,作为对“小天体”范围的一种界定,显得罗嗦,语言表达不简洁。建议把“其他太阳系”删除。
2.P14,“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低峰年。”这一表述中的“高峰年”、“低峰年”用词过于口语化,不严谨。建议修改为:“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大年,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小年。”
3.P26,“除了氧之外,地壳上层硅和铝的比重大些,密度相对小些,称为硅铝层;其下的地壳铝的成分相对减少,镁和铁的比重则相对增加,密度也比硅铝层大,称为硅镁层。”这段内容中的“比重”一词易让人产生歧义。因为“比重”可解释为: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也可解释为:物质的重量同它的体积的比值。如果以后一种解释来理解,则会造成表达语意上的矛盾和混乱。这是因为,人们日常对“比重”和“密度”的理解是相近的,甚至是相同的。再者,从上下文语意看,“除了氧之外”的表述可有可无。因此,建议将这段内容修改为:“地壳上层硅和铝的含量多些,密度相对小些,称为硅铝层;其下的地壳铝的成分相对减少,镁和铁的含量则相对增加,密度也比硅铝层大,称为硅镁层。”
4.P32,“于地表的岩石受到多种因素(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破坏作用,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如颗粒变细、矿物成分改变等,这个过程称为风化作用。”这段内容中“破坏”一词使用不当。这是因为,一般来讲,“破坏”是贬义词,是指对组织、事物的损害、损坏。而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作用促使岩石颗粒变细、矿物成分改变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不能单纯说成是破坏。事实上是,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作用促使岩石颗粒变细,促进了土壤的发育,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为生成有机质、新岩石提供了可能。这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孕育的过程,建设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因此,建议将“破坏”删除。
5.P36,“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如上一条所述,这里用“破坏”一词并不恰如其分。根据上下文内容,建议把“破坏”改为“风化”。
6.P45,“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朝上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射到地面。”其中的“射到”一词不太恰当。这是因为,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朝上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但是,大气逆辐射并不能全部到达地面。因此,建议把“射到”改为“射向”。
二、 语法不规范
1.P16,“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称为恒星日。”这段表述中的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尤其后一句,因过分的省略,造成语言跳跃性大,缺少应有的过度,让人理解起来有难度。建议修改为:“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恒星日。”
2.P44,“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又持续向外(主要是向大气层)释放辐射能量,形成地面辐射。”这段内容中的“释放”和“辐射”同为动词,皆为谓语,造成谓语重叠。因此,建议将“释放”删除。
3.P60,“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这段表述由于主语模糊,谓语缺失,造成语句不通顺,语意不清晰。根据下文语意,建议修改为:“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水循环,能量在地理环境中作大规模的转化和交换。”
4.P61,“去河流实地勘查应注意安全,避免掉进河里。”这一表述动宾搭配不尽合理,读起来拗口。如修改为:“去实地勘查河流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掉进河里。”会更清晰、容易理解。
三、 定义不确切
1.P12,“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这是因为太阳辐射不仅是指能量,还指能量传递的方式和过程。建议将原表述中“能量”前的“的”删除。
2.P31,“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这一定义易让人产生多处歧义。(1)“岩石圈”后加“(地壳)”易让人认为“岩石圈”就是“地壳”,两者为同一概念。而事实上“岩石圈”和“地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岩石圈”是从物质组成上讲的,“地壳”是从地球内部分层上讲的,虽然两者都是由岩石组成,但是“岩石圈”厚于“地壳”,“地壳”包含在“岩石圈”之内。(2)“体积较大的”是“固态矿物”的定语还是“固态矿物集合体”的定语不明确,但不管是作为“固态矿物”的定语还是作为“固态矿物集合体”的定语都不恰当。难道只有“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才能组成岩石吗?难道只有“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才是岩石吗?难道体积较小的“固态矿物”不能组成岩石吗?难道体积较小的“固态矿物集合体”不是岩石吗?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因此,建议将这段表述修改为:“岩石是固态矿物的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3.P40,“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叫地垒。”这一定义表述不清楚。“断层中”怎么会“两侧陷落、中间突起”?让人不知所云。建议修改为:“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
同页,“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地堑构造。”这一定义表述存在着与上述内容同样的问题。建议修改为:“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
4.P59,“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这一“水循环”的定义宽泛,没有揭示出水循环的本质,犯了“外延过宽”的逻辑错误。建议修改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往返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周而复始的变化。”或者修改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四、 概念不明确
1.P10~11,“阅读”内容的标题是“探索宇宙中的生命”,“阅读”的内容中出现了“智慧生命”、“高级生命”、“生命”三个内涵和外延都有些交叉的概念。概念的混乱,造成了语意表达的模糊、不清晰。建议将“智慧”、“高级”删除。
2.P47,“每年早春季节,……由于受寒潮、倒春寒等造成的低温和冻害影响,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一般来讲,“倒春寒”是由寒潮和连续性降水造成。因此,表达时,“倒春寒”与“寒潮”并列不妥。再者,“倒春寒”也是一种低温天气,是春天气温回暖过程中出现的低温现象。因此,把“倒春寒”说成是“低温”的原因不妥。建议修改为:“每年早春季节,……由于受寒潮、连续性降水等造成的低温和冻害影响,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或者修改为:“每年早春季节,……由于倒春寒的影响,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
3.P59,“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一表述有误。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已经通过决议,规定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分为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三类;以后不再有“大行星”的称谓;太阳系的行星有八颗;冥王星不属行星系列,而是划入了矮行星的类别。因此,建议原表述修改为:“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
4.P70,“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主体,“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的客体,把“人类”纳入“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明显主、客体不分。建议删除“人类圈”。
此外,该处正文下面还配有“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和“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在大尺度范围示意图中标有“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地下水”和“风化壳”等7种“自然地理要素”;在小尺度范围的示意图中标有“大气要素”、“地形要素”、“生物要素”、“土壤要素”、“水文要素”、“地质要素”等6个“自然地理要素”。
同一页三处表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各不相同,就是同一要素的名称也各有差异。各处表述的不同,造成概念外延的模糊,内涵的不统一,让学生眼花缭乱,难以理解。建议应有所调整,统一起来。
5.P83~86,课文中多次出现“森林自然带”、“草原自然带”和“荒漠自然带”等概念。“森林”、“草原”和“荒漠” 本是自然之物,其后缀“自然”一词,语意重复。因此,建议将“自然”二字删除。
6.P83~84,“森林自然带”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带”等,“草原自然带”分为“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荒漠自然带”分为“热带荒漠自然带”、“温带荒漠自然带”。同为自然带名称,有的加“自然”一词,有的不加,造成同类概念前后表达形式不统一。建议将这些概念中的“自然”一词删除。
7.P99,“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农业”是一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概念,广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这段内容中的“农业”应指狭义“农业”,即“种植业”,但是,人们也可能会以广义“农业”来理解。如果以广义“农业”来理解,则会造成“农业”概念与“林业”、“牧业”、“渔业”等概念外延的交叉,内涵的重叠,引起语意表达的混乱。因此,这段内容中的“农业”一词调整为“种植业”更好。
五、 论证不充分
1.P44,“对流层大气能够直接吸收部分地面辐射,其中以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多。所以说,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这段内容为一个论证,第一个“。”前为论据,后为论题。第一个“。”前的论据不足以证明其后的论题。这一论证存在明显的论据不充分的问题。建议修改为:“对流层大气能够直接吸收地面辐射,吸收率高达75~95,其中,以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多。所以说,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2.P60,“水循环在总体上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所以说,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这段表述中“所以说”前为因,“所以说”后为果,因与果没有必然联系,犯了“理由虚假”的逻辑错误。这是因为:“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的物质,并不都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建议原表述修改为:“水循环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在连续不断的运动、转化状态,所以说,水是可再生资源。”
六、 插图有问题
1.P8,图1-3“太阳系示意”中没有画出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没有画出彗星等其他太阳系内的天体。图中内容显得不够丰富多样,不利于学生在观察、探究、发现中学习。
2.P10,图1-5“总星系的一部分―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中,各级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并不清晰,尤其是太阳系与银河系之间、银河系与总星系之间。
3.P12,图1-7坐标系中,水平数轴表示的是太阳的辐射波长,垂直数轴表示的是太阳的辐射能力。根据水平数轴和垂直数轴所表示的内容判断,这幅图所要表达的内容应是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但是,这幅图的标题却是“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标题与图中表达内容不相符。再者,标题“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是指所占的谁的比例并不清楚;在图中也确实看不出“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因此,建议将图的标题修改为:“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
4.P13,图1-9“太阳外部结构示意”不清晰,从图上看不出光球、色球和日冕的空间层次关系。建议把现在的太阳俯视图修改为太阳外部结构的剖面图。
5.P45,图2-2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中,画出了“太阳”。这是视觉感觉上的太阳。这种画法在强调图上内容形象性的同时,却失去了科学性。这是因为: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而在这幅图上,显然没有表达出这种地球与太阳的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当然,日常使用的一般图纸也难以表达出地球与太阳的这种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这种以视觉感觉来表示事物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的做法,对学生是一种误导。所以,建议把图中“太阳”删除,把太阳光线画成平行关系,在太阳光线的上方标注上“太阳辐射”一词,然后再绘上相应的其他内容。
参考文献
[1] 徐锦中.逻辑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 倪鼎夫,张家龙,刘培育.学点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紧接着,就开始了几天的狂欢。出去玩、聚会、旅游……种种活动把时间变快了,不知不觉重复的,还是以前的忙碌。
旅游回来,我去做了个小手术,也就住进了医院。日子这才恢复了闲适。每日除了打针换药外,便无所事事。住的病房是个单间,很静。天花板是白的,被子是白的,床单也是白的。让人的精神一下子松弛下来。
闲下来也好,终于有时间品味自己喜欢的书籍。窗外是阳光明媚,阳光斜斜地射入病房。此时品书,虽有伤口的余痛,却也不乏读书之趣。以前上课时偶尔偷偷看书,紧张而烦躁;写作业中途忙里偷闲读书,又常常心神不宁。如今身处病房,清清淡淡,读书反而乐在其中。
有时读书累了,仰头望向天花板,可以回头品味过去的点点滴滴,静静地想,细细地体味。
我想起苦学的日子,想起在那间教室里一起奋斗过的每一个人。记得有一天的月,金黄明亮,剩下的十几个同学,就静静地坐在靠窗台的桌子上,关了灯,静静地看月光如水。我想起期末考试后我们几个兄弟出去狂欢,回来时已是夜晚。狭窄的街道静静的,我们一路吼着歌,留下一路溢着笑声的脚印。我想起几日前去朝鲜旅游时,平壤市里对着我们招手微笑的友好市民,想起万寿台下葳蕤的黄木莲,想起那天大同江上的日出——曙光一线,照亮了三千里锦绣江山。
待我回过神来时,还是那间病房,眼前还是雪白的天花板,不过心中却别有滋味。
苏轼说,“人间有味是清欢”。繁忙的生活中,往往体味不到生活的点滴。当真正从繁忙中逃脱出来时,却能感到溢满清香的淡淡的日子。
日子总在不经意间溜走,如果能拨开纷至沓来的冗杂时间,便能感到淡泊恬淡的生活——静谧自在其中,快乐自在其中。
我躺在病床上,不知不觉睡着了,整间病房似乎都飘着清淡日子的清香。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必须运用素材”来源:《作文与考试》2012年27期第52页“推荐素材二‘苏轼词’”)
解释:清:清幽;幽静。形容山水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2、山崩地裂:
解释: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3、山肴野蔌:
解释:肴:熟的鱼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4、山穷水尽:
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山阳闻笛:
解释:比喻沉痛怀念故友。
关键词: 文本细读 诗词细读 细读语言 阅读教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关注“文本细读”,如孙绍振教授著书《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对大量经典篇目进行微观分析,王崧舟老师等优秀语文教师积极在教学中实践探索。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为语文阅读教学指出了一条重要途径。
吕叔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就是精读,就是在字里行间阅读,逐字逐句地摸索。中国古诗词语言凝练,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须细细推敲,方能解其中之味。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来说,“文本细读”更适合应用于古诗词教学。
1.字正腔圆读准字音
中国古诗词富有节奏和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如果误读字音,就会破坏诗歌的格律美,更可能成为理解诗意、体验感情的障碍。字正腔圆的诵读会带领学生开始美妙鉴赏之旅。简单归纳误读原因,常见的有古今异义、古今异音、通假字、多音字、不符合平仄音韵等。
古今异义如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扁”,古意为“小”,读音为piān;《将进酒》中的“将”,古意为“请,请求”,读音为qiāng。
古今异音如韩愈诗句“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的“胜”,旧读shēng;杜牧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旧读xiá。
诗句中如果出现了通假字,读音就会发生变化。如北朝民歌《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通“现”,显现之意,故读音应为xiàn;《鹿柴》的“柴”通“寨”,指村寨,“鹿柴”是地名,故读音为zhài。
至于诗句中的多音字读音判断比较简单,遵循“多音字从义”的原则。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花重锦官城”描写春雨后花儿“红艳艳、沉甸甸”的娇艳欲滴之态,所以句中的多音字“重”读音为zhòng。
格律诗是按照一定平仄和押韵要求把诗句格律化。有时还需要从平仄音韵上判断读音。如李商隐的《无题》中“青鸟殷勤为探看”一句押的是平声韵,所以“看”应读为kān,如果读成去声就不押韵了。又如王昌龄《出塞》中“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教”应该如何确定读音呢?这句平仄规律明显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教”是平声,不可能读第四声,应读jiāo。
2.咬文嚼字理解语义
咬文嚼字准确理解语义,是细读古诗词的最根本的基础。这个环节一旦有疏漏,就会出现望文生义、主观臆断的情况。如果说学生分不清“东风”与“冬风”、“小燕子”与“鸿雁”、“山重水复”与“山穷水尽”的话,更遑论对诗词进行艺术分析。那么,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哪些方面的字词语义呢?
首先,注意那些经过历代诗人反复运用而产生特定含义的字词。如“鸿雁”、“鹧鸪”传达思乡之情,“东篱”代表超凡脱俗之境,“”折射高洁品质,“杨柳”抒写离人依依惜别。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曲的经典之作,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向之间似乎没有确定的联系。但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西风,就是秋风。肃杀的秋风和古老的驿道、旅途劳顿的瘦马组合在一起,就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
其次,要注意使用典故的词语。诗词用典,指诗人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等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回归后的感受。句中“闻笛赋”指晋人向秀所作《思旧赋》。诗人在外地二十多年,如今召回京城,许多旧友已经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怀念而已。“烂柯人”指传说中的人物王质。诗人以王质自比,说明自己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诗人抒写了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表达了内心的不平。像这样使用典故的古诗词很多,给学生阅读制造了障碍,需要细读弄懂,才能理解诗人的深意。
第三,关注词语的象征意义。象征指通过某一特定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这种表现手法在古诗词中较为常见。如杜牧的《赤壁》用“二乔”这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又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人用“浮云”象征当时的保守势力,“最高层”象征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象征意义往往是理解古诗词的关键,言简而意深,老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词语表层意义向深处发掘,方能发现一个全新境界。
3.反复推敲走进意境
中国古典诗词用字讲究“准确传神”,要求描摹物态能抓住特征,描摹心理能妙传心绪,描绘情景能使人身临其境。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炼字佳话一直为人津津乐道。阅读古诗词的时候,对某些字词的反复推敲是走进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
孙绍振教授细读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首先推敲“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怜”字。“怜什么呢?从句法来说,怜的对象是屐齿,但是,屐齿有硬度,大概不用太多怜惜。怜的对象应该是‘苍苔’,它是屐齿‘印’的对象。路上有苍苔,应该是人迹长久不到的结果。但,怜惜的是苍苔,还是园子内外人迹罕至的宁静呢?从这个‘怜’字透露出诗人的心理特征:这是一个外部感觉很精致、内心很敏感的人。”孙教授还推敲了“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扣”、“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关”、“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出”,就这样慢慢带领我们走进了诗的意境,可以看到诗人在耐心扣门却久扣不开的情况下,突然发现了红杏一枝,于是对春色之美惊异激动,并从心中发出由衷的赞叹。
一、激情邀趣:我想读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教育心理学实验证明:学生的阅读效率与阅读动机成正比例。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词时,我们必须努力发掘学生强烈的阅读需要,唤起学生迫不及待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变被动阅读为“我想读”、“我要读”式的主动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词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名家配乐朗诵激趣法、教师朗诵示范法和与之相关的图片展示法、音乐欣赏法、影视片断播映法、舞蹈艺术欣赏法、故事导引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起到极好的激情邀趣的作用。
教学北朝民歌《木兰诗》前,笔者将从网络下载的制作精美的《木兰诗》音画朗读视频插入课件前面。上课伊始,就先运用多媒体播放这段视频,让学生边听边看。当视频中不断幻化着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动态画面和传送出朗诵者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情感丰富的诵读之声时,学生阅读、探究、品鉴《木兰诗》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地被激发了出来,随之,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学生们抑扬顿挫的诵读之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当然,教学《木兰诗》这样故事性非常强的古代叙事诗,采用《木兰诗》故事导入法,或者采用《木兰从军》影视片段导入等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兴趣,也可以收到极好的激情邀趣的效果。
二、把握时机:何时读
古典诗词课堂阅读必须把握最佳阅读时机,方可以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学生诵读古典诗词文本的最佳时机呢?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个时段可以算是比较好的时机。
1新课伊始时
要探究古典诗词文本的丰富意蕴与“庐山真面目”,学生必须从认知、诵读文本的外在形态――文字符号开始,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学生面对形式短小精悍、语言凝练精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形象美丽、情感美好、风格独特的古典诗词文本,本身就有一种高声朗读或者浅吟低唱的强烈欲望。教学时,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在黑板上尚未把课题书写完毕,教室里已经响起了学生主动朗读古典诗词新文本的朗朗读书声。所以,这个时候是诵读古典诗词文本的最佳时机,我们应该好好把握。
2学生理解有障碍时
古典诗词是古代诗人生命阅历的浓缩,是情感精神的凝聚,是道德情操的呈现,是生命价值的再现,是生活理念的表现,其表达方式往往含蓄委婉,有的甚至借用典故婉转表达其情怀与志向。
比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分别用西晋向秀闻听笛声而思念故友、晋人王质上山砍柴观童子下棋终了而斧炳朽乱的典故,表明自己对已故的变革同党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怀念,表现了作者有感于世事沧桑、人事全非和暮年返乡恍如隔世之心情。此等用典,往往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顺利解读。这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一边反复诵读文本,一边运用课文下面的注释、已有的古典诗词知识储备、古文化知识积淀等,读出文本的内在意蕴,读出作者寄寓于文本中的丰富情感。
3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初中学生尚处于身体发育时期,其精力与耐力等均不如已经成年的教师。所以,课堂教学到了后半段时间,常常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教师在眉飞色舞地讲解课文或者满怀期望地提出问题,然而得到的回应却是迷离的眼神或者死寂一般的沉默。这是因为在长时间与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已经感到疲倦而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缘故。这时,教师应该果断地调整教学程序,迅速中断教学话题,当机立断地引导全班学生齐读古典诗词文本,或者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诵读古典诗词文本。如此,既顾及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又有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还避免了对学生的直接批评,有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三、授之以渔:怎么读
1回归文本,精细阅读
回归古典诗词文本的精细化阅读,就是在忠实于古典诗词文本原意的前提下,将精读和细读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教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解读文本,还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细节着手,精心研读其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巧妙的用典、颔联与颈联工整的对偶、作者寄寓于文本中的情感与慨叹、作者体现在在文本中开朗豁达的胸襟、作者在文本中展现的独特艺术风格等。此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咀嚼玩味文本,将阅读、探究文本的探针逐渐深入到文本深处,与作者远逝的魂灵进行近距离的对话,深入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作品主旨,使作者的人文情感与自己的审美体验发生强烈共振。
2超越文本,拓展阅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有鉴于此,古典诗词阅读教学时,我们必须以教材为本,在回归文本精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超越文本的拓展式阅读,以期学生既扩大古典诗词阅读视野,又习得比较阅读古典诗词文本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