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查询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登录学校官网,点击学校网站的教务管理系统,输入学号和密码,选择身份进入教务系统可自行查询成绩;
2、部分学校官方公众号设有查询考试成绩的功能,可关注相关公众号,点击成绩查询按钮即可查询;
3、联系本班班主任进行查询。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高职院校;心理咨询;调查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b)-124-02
高职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变化期,是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的多发期。他们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但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情绪容易波动,受挫伤后容易偏激。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来自身心发育、情绪变化等方面的心理困惑与不平衡,使许多学生陷入焦虑、失望和困惑之中。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对人际交往、人格、学习、择业、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进行研究,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我校实践,就学生心理咨询问题谈一些看法。
1 我校学生2006年度心理咨询概况
2006年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所(兼学院学生心理咨询室)全年接待来访学生90余次,咨询问题涉及人际交往(和同学之间、和教师之间、和父母之间),个人情感和情绪困扰、择业与人生目标问题、新生适应问题、不良习惯问题等。
2 主要问题分析与探讨
首先,人际交往是困扰学生最重要的问题,占来访者的31%。高职生处于17~20岁,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进入社会做准备,不断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有些学生由于个性较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合作的态度和精神,人际交往遇到种种障碍。一方面,高职生渴望交朋友,渴望与其他人交流;另一方面,因性格、年龄等原因而缺乏一定的交往技巧,导致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交往恐惧”[1]。针对人际交往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不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说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②真诚维护友谊。宽容待人,但不等于迁就对方,靠一团和气调和矛盾,虽然表面上不伤情感,但实际上拉大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交朋友必须坚持原则,有时不妨做诤友,给予他人真心的批评与建议,建立真正的、互帮互助的、和谐的人际关系。③尊重对方的观点是交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学会理解他人,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做个让人反感的人。④交往的方式要及时调整。进入一个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也意味着进入一种新的人际关系。
其次,情感问题多涉及异往,它不同于一般的交往。高职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生理上开始发育成熟,心理上却相对幼稚,情绪不稳定,对情感、道德、责任等问题产生许多困惑。此时,他们友谊感进一步加强,出现两情的萌芽,而且学习任务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较轻,情感问题也相对突出。这些问题若引导得当,可促进其心理品质和行为的发展,若处理不当,则可能会产生情感伤害,或两性关系上的“劣迹”行为。对此,主张健康、文明的交往,鼓励异性学生之间多沟通,但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把握一定的度。
3 心理咨询的评价标准
躯体化:经常有躯体不适的感觉,常有头晕、头胀等症状,胃部不适较多,食欲不振、嗳气、胃胀,经常心慌、心跳快,有时感到胸闷、呼吸急促,常有疲倦、虚弱感觉。
强迫症状:重复动作明显增多,或反复思考一些问题,感到没有必要,想做抵抗,但无法克制内心的冲动,只能重复,伴有较明显的焦虑,有一定求医行为。一天中有3~4 h会做反复动作或竭力思考等强迫行为[2]。
人际关系:内向,敏感,不大主动与人交谈,但对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有时显得过于敏感,偶尔会表现出被动攻击,影响其人际关系,使之朋友较少。
抑郁:自我评价稍低,平时郁郁寡欢,心情欠佳,兴趣也有些下降,偶尔会心情烦躁,不愿意与人交往,有时夜里睡眠差、多梦。
焦虑:经常有莫名的担心,有时会有害怕的感觉,但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可伴有心慌、心跳快的感觉,易紧张,偶尔会出汗,也会采取一些掩饰举动。
敌对:平时警惕性比较高,经常注意或怀疑别人的一举一动,谈话议论都要加以注意是否有不利于自己的举动,常与人难以相处,偶尔有破坏,如以摔东西来发泄对别人的不满。
恐怖:有时不敢独自一人留在家中,有的表现为不敢去空旷处,有时则不敢与陌生人见面,但能够克制或掩饰自己,对工作影响不明显。
偏执:性格固执,即使是错误的观点,亦不大能改变。有时会有敌对性,经常有怀疑心,而无法相信别人,偶尔认为会被人跟踪。
4 建议与思考
4.1 重视心理咨询调查结果
我校心理咨询室接待的来访学生大多是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出现问题,并且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咨询结果所反映的是困扰学生较为严重的问题,对平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学校既要把握主要问题,如人际交往、情感困扰等问题,又要根据不同学期、不同季节学生容易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3]。尽管高职生在年龄上和一般高中生没有太大的差别,但由于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也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表现的差异性很大,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套用一般中学的教育模式。
4.2 全方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大心理知识宣传力度,举办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咨询常识讲座,提高学生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针对不同群体心理健康的差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
4.3 加强心理咨询工作
在新生入校的第一个学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一方面为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筛选、发现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对他们通过热线交谈、面谈、访谈 、转诊等方式实施心理干预,做好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工作。
4.4 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
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人数有限,而且是兼职。随着我校学生规模的扩大,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尤为重要。对从事学生工作的专职教师及兼职辅导员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培训,发挥他们与学生接触比较多的特点,及时发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并将这些学生推荐给专业咨询人员,及时对同学给予支持帮助。
4.5 增加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和专门咨询机构
要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备咨询结构的设施,使学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盖凤武.心理健康教育[M].沈阳:东北大学生出版社,2002.41-43.
[2]王莹.医学心理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8.
【关键词】 心理咨询;认知;横断面研究;大学生
Investig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o Cognition of Mental Counseling.Wang Fengrong, Li Zhanxuan. Heilongjiang Nongken V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150025,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o cognition of mental counseling. Methods By using a questionnaire about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counseling, 876 college students of two vocational colleges were tested. Results 68.4% students recognize counseling can deal with general mental issues, 14.5% students think it can cure mental disease, and 64.7% students acknowledge it can promote people's development; 84% students think it's necessary to offer counseling classes for students in college; Recently, There are few students to counsel only 5.6%, the rate of students who have counseled are willing to do it again is 84.6%; 87.2% students choice counselors who majored in psychology; 48.6% students prefer to face-to-face counseling; 76.5% students expect to solve their issues at the first time; 86% students tend to counsel, but 64.2% students have kinds of worries when they go into the counseling room. Conclusion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ommonly recognize counseling.
【Key words】 Counseling; Cognition; Cross-sectional study; Vocation college students
近几年来,高校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均成立了专门服务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了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更有其特殊性。他们当中一部分带着高考的失利,很不情愿地来到高职高专院校,再加之与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比较,形成了强大的心理落差,他们的学业压力及就业压力也明显高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使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有较多的心理问题[1]。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与他们的求咨行为与心理咨询工作的成效密切相关,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是否主动求助心理咨询机构,与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有必要了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认知状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了1所高职院校和1所高专院校共876名学生,收回有效卷864份。被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17~24岁,平均年龄为22岁。其中男性占34.5%,女性占65.5%。一年级37.4%,二年级为30.6%,三年级为32%。
1.2 方法 采用自编的半开放式“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调查表”进行调查。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对心理咨询的功能及作用的认识、对求咨行为的认识、接受心理咨询的比例、对心理咨询师的认识、关于咨询的方式、有咨询经历的大学生的基本求咨情况。
1.3 资料分析 调查数据用SPSS 10.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 心理咨询能起到什么作用和你希望能在心理咨询师处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这两项是对心理咨询功能的认识。有68.4%的学生认为可解决人的一般心理问题,有14.5%的学生认为可治疗“心理疾病”,64.7%的学生认为可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和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解决一般心理问题中,人际关系问题占57.5%,调节释放情绪为54.5%,学习问题为47.5%,恋爱34.5%,就业34.1%,性24.1%。有1.6%的学生认为心理咨询没起到什么作用,没有达到所希望的效果。有92.2%的学生希望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有4.1%的学生希望能倾诉自己的烦恼,有16.1%的学生希望能更加完善自己。
2.2 对求咨行为的认识及接受心理咨询的比例来看,有22.6%的学生认为为了治疗心理疾病,有38.6%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解决心理问题,有86%的学生有咨询的愿望,并认为自己周围有24.6%的学生应接受心理咨询。绝大多数大学生尚无咨询的经历,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仅为5.6%,比蒋重清等人的研究结果(7.3%)[2]还要低,但这部分学生中84.6%的学生还愿意去心理咨询,低于蒋重清等人的研究结果(94.7%)[2]。有咨询愿望的学生中有64.2%对走进心理咨询室有顾虑,其中怕别人说有心理疾病而遭非议占34.9%、不愿讲出心中的秘密为34.6%,对保密性不放心为22.6%,怀疑咨询效果的为14.6%,其它占15.6%。关于高校开展心理咨询的必要性,选择很有必要的为34.6%,有必要的为49.4%,不太必要的为12.4%,没有必要的为3.6%。女生比男生更认为有必要(82.2%、76.5%,χ2=22.74%,P
2.3 从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师的认识来看,对咨询师背景的要求,选择心理学的为87.2%,医学为66.3%,教育学为61.6%,思想政治教育为45.6%。关于咨询师的年龄,选择中年人的为58.6%,年轻人的为21.6%,女生选择中年人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49.7%、39.5%,χ2=24.26%,P
2.4 关于咨询的形式,选择面对面咨询的为48.6%,网络咨询的为21.5%,热线电话咨询的为18%,书信咨询的为11.9%。76.5%的学生希望一次咨询解决问题,18.6%的学生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4.9%的学生选择多次咨询解决问题。
2.5 从有咨询经历的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来看,接受过咨询的大学生寻求咨询大多是遇到了人际关系、恋爱、工作、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有75%的学生在求咨前尝试过其他方法,主要是自我调节(48%)和找朋友倾诉(33.6%)。男生选择自我调节明显高于女生(64.7%、31.4%)。当自己进行调节及找朋友倾诉解决无效时才想到求助于心理咨询。对于咨询效果的评价,认为很有帮助或有些帮助的为76.9%,认为咨询师完全和基本合格的为81.7%。
3 讨 论
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普遍认同心理咨询的功能和作用,认为能解决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及促进人的成长。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咨询的最主要的内容。多数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心理咨询。虽然曾接受心理咨询的人数不多,但曾经接受心理咨询的同学几乎都是愿意再去心理咨询。男女学生在求咨行为中存在性别的差异,女生多采用向朋友及家人倾诉并寻求解决问题,而男生更多的采用自我调节的方式,在这些方法无效时,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女生更希望得到年长的咨询师的帮助,而男生更希望得到同龄异性的帮助。男女生相比较而言,女生更愿意接受心理咨询。而学生要求咨询师有更宽厚的知识素养、良好的专业技能、平易近人、善于沟通。这给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提示我们在安排咨询人员时要考虑到性别的差异。
一般学生表示愿意接受心理咨询,但对走进心理咨询室存在种种顾虑。一方面认同心理咨询的功能和作用,认为高校应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当发生心理问题时又羞于启齿。这种矛盾倾向很可能成为影响学生求咨行为的主要原因,而且在咨询形式上更愿意面对面咨询,并多数希望一次能够解决问题。这提示我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提高咨询人员的素质,加强其职业道德的建设,也提示我们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各种形式的讲座、心理训练、团体咨询、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指导、解决冲突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等,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及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4 参考文献
[1]吴晓萍,陈雪玲.高职生应激源、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国心理健康杂志,2006,14(2):224-226
【关键词】运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提升英语实用能力
上海体育学院2004年开始积极开展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确立了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教学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果。然而,占我院本科学生总数近三分之一的运训专业学生,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瓶颈”。对我院2010级42名运训专业学生的问卷结果显示:两年英语学习后,多数学生仍不具备英语基本交际能力;近半数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四分之一的学生达不到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需通过补考或重修才能及格。运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严重滞后不仅给任课教师带来困惑,更严重制约了这些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据了解,有的学生参加国际赛事时因听不懂裁判员的指令而影响了比赛状态和比赛结果。因此,准确了解运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客观分析造成其结果的主要原因,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体发展需求,客观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已成为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必须要解决的燃眉之急。
一、教与学的现状
运训专业学生多数为某体育专项特长生。一些学生从小学就开始了某专项训练,从此结束了正规的课堂学习。入学前,只有少数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多数学生只掌握些支离破碎的英语语法知识。问卷结果表明:18.1%的学生入学前没有认真学过英语;50.4%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28.2%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望而生畏。谈到原因时:多数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基础差,学不好英语”是他们放弃学习的主要原因;一些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陈旧,他们认为学哑巴英语没有用,很想学点口语能和外国人进行简单交流;也有的学生放弃英语学习是因为教学内容太难,教学进度太快,他们想学却跟不上;也有的学生把放弃学习归咎于老师严肃并带有挖苦训斥的说教。61%的学生希望能在听说能力方面有所提高。67%的学生喜欢在入校第一学期就开始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发现:尽管很多学生意识到掌握英语技能对他们今后的事业发展很重要,但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跟不上教学进度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放弃学习;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又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想学但不知如何去学从而造成学习上的事倍功半,最后放弃学习;少数学生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肯定学不好,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英语学习上,最终选择放弃;高强度的专业课训练消耗学生大部分体能使他们看见书桌就想睡觉;少数学生频繁外出参加体育比赛也是其放弃学习的一个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教学目标过高,偏重知识传授而轻视听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调和教学内容枯燥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任课教师过于严肃而缺乏人性化的说教使得学生不敢或不愿与教师进行悉心交流,形成师生间的合作不信任,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少数学生甚至会因受到任课老师的严厉批评而最终放弃这门课程。
二、改进措施
为改变运训专业学生英语教与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出以下建议:
1.实行分级教学
依据高考英语成绩,入学英语摸考成绩和学生自愿原则,分成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B级占70%左右,C级10%左右。“为不同等级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A级:对于入学时已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并具有初级语言交际能力的学生,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实用交际能力为目标,坚持听说领先进而带动其它技能提高的教学原则,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集视听说为一体的立体化学习环境。“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交际活动提高实用交际能力,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在国际体育赛事中与国际同行进行有效交流,提升我国体育人才在国际赛事中的形象和地位”。B级:对于入学时已掌握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知识但不具备语言交际能力的学生,以打好语言基础,进而培养基本的交际能力为目标。教学从掌握语音正确发音、基础语法、基本词汇训练开始,逐渐过渡到以听说为主的教学模式。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教学中,通过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让他们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掌握所学知识,使得这70%的学生成为具有一定英语交际能力的运动员。C级:对于入学时英语基础基本为零的学生,本着实际应用的原则,在完成基本语音,基本句型和基本生活用语教学后,立即转入与竟体专业有关的实际场景的口语训练中。教学方法多以操练、背诵、模仿为主,形式轻松、活泼多样,让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参与课堂活动,习得语言知识。使得这10%的学生成为具有初步英语交际能力的运动员。
2.创建积极心智模式
有些学生因英语基础薄弱而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在心里默认自己“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天生就不是学外语的料。在消极心智模式的暗示下,他们本能地放弃了努力学习的尝试,“本来就学不好,为什么还去浪费时间和精力!”教师千万不能抛弃这样的学生,应该及时进行“成功教育”,帮助他们建立“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课上要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要特意设计些简单问题,并对他们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和鼓励,有意传递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我行,只要我努力,我肯定行!”可通过适当方式将运动员“想成功”的竞争意识溶入课堂活动。通过这样的心理暗示:“I’m not a failure,I’m a winner!”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激活待开发的潜能,增强自信心,逐渐进入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开始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随机抽查了新乡市六所小学队员500名在乒乓球运动中步法训练的情况。结果显示,新乡市小学生在乒乓球运动中对步法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新乡市小学生;乒乓球运动;步法训练;
1、前言
乒乓球运动在1904年经日本传入中国,至今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也是我国优势竞技项目.它集健身、竞技、娱乐为一体,它具有球体小、球速快、变化多、设备简单的特点。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主动、技术全面、步伐灵活、特点突出、技战术多变是当今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主流。而中国乒乓球之所以长盛不衰,与中国乒乓球后备基础的强大是分不开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在群众中尤其是小学生中的普及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步法是乒乓球运动员的生命”这句话精确的概括了步步伐在乒乓球训练中的重要性。步伐作为乒乓球击球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及时、准确地使用并衔接各项技术动作的枢纽,也是执行各项战术的有力保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生在乒乓球训练中对步法认识、正确与否进行研究,促使小学生的乒乓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本课题所选择的调查对象是以新乡市工人街小学,新乡市北街小学,新乡市解放路小学,新乡市和平路小学,新乡市和平路分校,新乡市河师大附小为调查对象,抽样人数共500名。其中男生250人,女生250人,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50%、50%。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大量学术期刊和书籍等有关资料,依据这些文献资料,制定有关调查问卷,确定访谈内容,对新乡市小学生乒乓球运动中步法训练重要性奠定里理论基础。
2.2.2调查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六所小学乒乓球学员进行了调查,以期从多角度,广范围进行全面研究。特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经过了专家的效度检验,可信度较高。问卷调查发放及回收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问卷回收情况
发放问卷数(份) 回收问卷数(份) 收获率(%) 有效问卷数(份) 有效收获率(%)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250 250 245 243 98 97.2 241 240 96.4 96
2.2.3数理法
问卷回收后,对获得的有效数据,根据社会调查统计方法与体育统计学原理,运用计算机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实行理论分析、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新乡市小学生乒乓球运动中步法训练重要性现状分析
3.1.1新乡市小学生乒乓球运动中步法训练利用现状
经调查与访问得知,六所小学乒乓球训练班中,53%的小学生在训练中不能正确的运用步法,以导致击球质量不高,其中男生占25%,女生占28%。还有39%的小学生会偶尔能在训练中正确使用步法,其中男生占22%,女生占17%。只有8%小学生能在训练中轻松自如的运用步法,其中男生占5%,女生占3%。
3.1.2新乡市小学乒乓运动中的步法训练现状
目前,步法训练在我国乒乓球训练中并没引起高度的重视,其中80%都是重视单个和组合技术,其中男生占50%,女生占30%。在小学生的乒乓球训练中对步法要求较低,但是在大型比赛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合理利用步伐保证击球质量。
3.1.3引起教练对步法训练的重视
在乒乓球训练中,对“步法”的最基本要求有两条:一是反应判断要快;二是脚步移动要灵活。乒乓球在球台上空来回飞行速度很快,回球的落点变化较大,几乎没有前后、左右相同的来球。这就要求运动员要有快速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才能使脚步移动及时到位。所以在乒乓球训练中教练应该加强步法的训练。
3.1.4高度重视步法训练在乒乓球中的重要性
比赛中的双方运动员也都是尽量设法用对方难以还击的球路和落点来发动进攻。为了对付来球,准确还击,使球具有一定的威力,运动员移动脚步到最适合于自己击球的位置上去击球,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在击球时只伸手(先动)不动脚(后动),甚至在球飞落到自己身边也不做灵活的步法移动,那么在比赛中,就会因不会移动步法,而导致比赛的失败,久而久之还会影响乒乓球技术的全面提高与进步。
4结论与对策
4.1结论
4.1.1由于教练不够重视步法训练,使得新乡市六所小学生在乒乓球运动中对步伐的训练较少,导致在比赛中由于步伐不到位而导致输球。重视步伐训练是当前乒乓球运动发展的需要,也是乒乓球竞赛特点的需要。步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4.1.2处理好步伐训练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步伐不等于身体素质,身体素质也不等于步伐。但是,步伐是以身体素质为基础的专项素质的体现。
4.1.3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一开始,即从小学生阶段就应当贯穿手、步伐结合训练的指导思想。步伐训练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4.1.4步伐训练是乒乓球运动的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2对策
4.2.1教练员应充分认识“步法”的重要性
步伐是乒乓球击球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乒乓球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步伐,能够经常保持合理的击球位置,就会使击球的速度、角度、力量、旋转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有利于提高击球的技术质量。当前,世界乒乓球运动正朝着力争积极主动、抢先上手的方向发展,要贯彻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抢先发力的战术意图等,就必须依赖于“步法”。光有意识没有“步法”怎么上手?所以,“步法”是实现积极主动意识强有力的武器和最有效的手段。
4.2.2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步伐的好坏与个人的身体素质有直接联系,可通过多种身体素质训练,来改善小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如通过跑步来锻炼腿部力量;通过跳绳、蹲跳来提高腿部的弹跳力;通过短距离的冲刺练习,提高小学生的速度素质。但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各器官系统的状况和成年人相比都很不完善,故教练员在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要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使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各项身体素质得到相应的改善与提高,以适应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需求。
4.2.3无球的步伐训练和有球的训练
两项都要抓,使小学生在步伐与手法上同时得到提高。在训练的开始阶段进行“步法”训练纠正、巩固队员的步法,在训练结束阶段进行步法训练即能提高队员的步伐移动能力,也磨练了队员的意志。在中后阶段进行有球的训练,在有球训练时,更应时刻注意队员的步法,因为队员击球失误不仅仅是手法上的原因,也要考虑到“步法”是否正确、到位、合理,因为手法与步法之间存在着一些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