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性传播疾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健词】男性;;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STD)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性接触无疑是其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280例门诊性传播疾病患者的调查,探讨男性与性传播疾病的临床关系。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组病例为本中心生殖健康科男性门诊2002年1月~2004年1月就诊的初诊男性患者,既往2周内未使用任何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经检查诊断为性传播疾病者。
1.2方 法
医生在询问病史时,调查患者性生活史并记录在案,根据临床症状以予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助诊断。如尿道有分泌物或有尿道刺激症状者,均作分泌物常规镜检和革兰染色镜检查G一双球菌(不典型者作G-双双球菌培养),同时尿道拭子作支原体培养和衣原体抗原检测;生殖器溃疡、红疹、疱疹者,病变处取材常规镜检查念珠菌和暗视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同时抽血作RPR和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抗体血清学检查;生殖器赘生物者,症状典型者可临床诊断尖锐湿疣,不典型者作醋酸白试验或取材送PCR检测。
2 结 果
2.1一般情况
2.1.1 年龄 16~20岁15例,21~30岁119例,31~40岁76例,4l~50岁40例,5l~60岁22例,61~70岁8例。
2.1.2 职业 企业管理员占30%(84/280),工人占23.57%(66/280),个体经商户占16.43%(46/280),无业者占14.28%(36/280),干部占12.86%(36/280)教师占2.86%(8/280)。
2.1.3文化程度 中学占45%,中专占33%,本科占15%,研究生占7%。
2.1.4经济状况 月收入1000~3000元占40%,3100元~5000元者占25%,5100~7000元者占15%,7100―9000元者占10%,9100元以上者占5%,无经济收入者占5%。
2.2临床诊断
非淋菌性尿道炎79例(28.2l%),淋病36例(12.86%),尖锐湿疣29例(10.36%),念珠菌炎24例(8.57%),念珠菌阴囊炎18例(6.43%),生殖器疱疹18例(6.43%),梅毒8例(2.86%),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44例(15.71%)、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尖锐湿疣者8例(2.86%),非淋菌性尿道炎合并念珠菌炎6例(2.14%),尖锐湿疣合并念珠菌炎5例(1.79%),生殖器疱疹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5例(1.79%)。
2.3性生活史调查
2.3.1 婚姻状况 已婚占65%,未婚占35%。
2.3.2性伴数 近1年内性伴数为1人的占10%(28/280),为2人的占11.43%(32/280),为3人的占30.7l%(86/280),为4人的占45%(126/280),4人以上的占2.86%(8/280)。
2.3.3方式 阴-阴式为主的占81.79%(229/280),其中有过阴-口式的占89.96%(206/229)、阴-肛式的占3.49%(8/229),口-阴式的占7.86%(18/229);阴-口式为主的占1.79%(5/280);阴-肛式为主的占2.86%(8/280)。
2.3.4 使用情况 使用者占10%(28/280),未使用者占90%(252/280)。
2.4有关流行病学资料
2.4.1传染来源 被调查的280例患者,传染来自发廊妹的占42.14%(118/280),源于舞厅小姐的占36.07%(10l/280),源于酒店服务员的占14.29%(40/280),源于“朋友”或同事的占7.5%(21/280)。
2.4.2感染地点在本区感染者56人占20%,在本市感染者92人占32.86%,在市外感染者126人占45%,在外省感染者6人占2.14%。
2.5与性传播疾病的临床关系
与性传播疾病的临床关系情况见表1。
2.6使用与性传播疾病的临床关系
使用与性传播疾病的临床关系情况见表2。
3 讨 论
3.1年龄年轻化明显
本组病例20岁以内青年15例,其中2例只有16岁,年龄年轻化明显。因此,对青少年开展青少年性教育迫在眉睫。
3.2男性为重要因素
本组280例病人有92.5%属于传染,100%为婚外传染,且90%以上患者均有2次或者2次以上的经历,可见男性在性传播疾病方面是一个主动感染和传播的重要因素,开展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必须从策略上考虑要针对男性生殖道感染的干预。
3.3性方式的多样化须引起注意
在方式上,本组病人阴-阴式为主的占绝对多数,但100%都有不同程度的或阴-口式,或阴-肛式,或口-阴式。可见在过程中的,其性方式是多样化的,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本组有5例生殖器疱疹是以阴-口方式为主感染上的,提示阴-口方式的也不一定是安全的。本组8例阴-肛为主要方式的患者,除了未发现念珠菌感染外,淋病、非淋、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梅毒等均有发现,提示阴-肛为主的不仅对女性伤害极大,对男性也是极其危险的。
3.4的作用应予肯定
本组280例男性性病患者90%未使用,而28例使用者未有1例感染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念珠菌炎。就目前而言,在防止生殖道的性传播疾病方面意义是肯定的,还必须努力推广使用。至于28例使用者而患上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及念珠菌阴囊炎,其病变均在阴囊、或会阴处,应属于这些部位皮肤直接接触女性相应部位的病变处或分泌物直接感染所致,因此,生殖器外部的病变由于皮肤的直接接触而感染,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必须引起注意。我们在推广和发放的同时,有关性知识,特别是性传播疾病的相关知识也要注意同步宣传。
【摘要】目的:探讨性传播疾病在临床上彻底治愈比较困难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阻碍康复的不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性病门诊就诊的792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留取的分泌物同时检测CT、NG、UU、HSV病原体。结果:506例感染病原体,其中189例感染2~4种病原体,其混合阳性率分别为:NG+HSV为2.4%,NG+CT为4.9%,NG+UU为4.5%,HSV+CT为3.4%,HSV+UU为8.3%,CT+UU为4.9%,两种以上感染为8.9%,总混合阳性率占总感染的37.35%。结论:总感染中混合感染占相当大比例,成为性病康复的重要不利因素。临床医生应对混合感染引起足够重视,尽量减少漏诊,以提高STD患者的康复率。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混合感染;康复
性传播疾病(STD)是由各种感染性微生物通过性接触传播,其中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生殖器疱疹病毒(HSV)等病原体感染占很大比例,其中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1],混合感染也成为性病康复的一大障碍。我们通过同时检测上述四种病原体,统计其混合感染情况,希望引起临床医生对混合感染的重视,给性病康复带来帮助。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
检测标本选自2005年来我院性病门诊就诊的792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其中男455例,女337例,均用无菌拭子采集生殖道分泌物、妇女宫颈分泌物、男性尿道分泌物,置1ml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
1.2检测方法
四种病原体用三种方法检测,均按操作说明书操作。
1.2.1HSV抗原检测用HSV-I、II混合型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iSA)试剂盒(丹麦DAKO公司提供)检测HSV抗原。
1.2.2NG及CT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PCR)法检测(试剂盒由深圳匹基生物有限公司提供;PCR扩增仪为Light-Cycler型,由瑞士罗氏公司提供)。
1.2.3UU检测采用试剂盒(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2结果
792例中总感染数为506例,其中混合感染数为189例,占总感染的37.35%。混合感染情况占相当大比例,见表1。
3讨论
很多STD患者康复的一个难题就是治疗不彻底、易反复。不容忽视的是有较多STD患者同时感染两种以上病原体,即混合感染。本文通过对我院性病门诊疑为STD患者792例同时检测四种性病病原体,统计其混合阳性率,发现总混合阳性率占总感染的37.35%,混合感染,情况相当严重。
通过分析讨论,认为混合感染是较多STD患者难以诊治的重要原因之一[2],给性病患者的康复带来很大的困难。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混合感染患者就诊时某种症状往往被另一种症状掩盖,医生根据患者的某一表面症状,选择性的进行某项病原体检查,很容易漏诊。诊治不全面,造成治疗不彻底或不对症的抗生素治疗,形成慢性疾患来复诊,此时病原体检出率极低[2],造成治疗上的困难,更谈不上彻底康复。因此,混合感染要引起足够重视,临床上对怀疑为STD患者应做多项性病病原学检查,以提高病原体的检出率[3]。(2)混合感染本身同时感染多种病原体,病情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
以上两点证明,混合感染是阻碍性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提醒我们对STD患者应进行全面的病原学检查,尽早发现隐性和混合感染,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混合感染对性病治疗的不利因素。
参考文献
1卜少庸.非淋菌性尿道炎435例病原学检测报告[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10(6):357-359.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发病率; 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R181.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369-01
性传播疾病的广泛流行,是一个社会突出的问题。而经流行病学统计,我国性病的发病人数正呈逐年上升趋势[1],其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因此,如何有效遏制性传播疾病的蔓延,已经成为现今重要的研究问题[2]。为分析我地区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我院进行了本次实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1年8月我地区176例性传播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分析小组对以上患者资料进行统计调查。
1.2 方法 176例患者均经过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患者的检查项目包括:淋球菌、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沙眼衣原体、艾滋病。
1.3 数据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7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 176例患者中,男性120例,女性56例。患者年龄分布中:20岁以下27例(包括20岁),21-30岁73例,31-40岁60例,41-50岁12例,50岁以上4例。患者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以上17例,大专以上36例,高中以上38例,初中以上45例,小学及小学以下40例。
2.2 2008年-2011年患者的分布 2008年-2011年我地区的主要性传播疾病为:非淋菌性性传播疾病106例,淋病31例,尖锐湿疣21例,生殖器疱疹16例,梅毒2例。各年龄分布详见表1。
表12008年8月~2011年8月176例性传播疾病情况分析[n(%)]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性病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性病发病率约每10万0.2人,而在1994年的一项调查发现,每10万的发生率已经上升为26.02人[3-4]。也就是说,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里,性病的发生率上升了138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首先,性病的病原菌种类增多,而我国人民对此免疫力较低,因此容易被感染[5]。其二,随着人口的流动,高密度的地区人流集中,为性传播提供给了条件。其三,和吸毒现象屡禁不止。此外,医疗器械用品市场的混乱,也是造成性传播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从本次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在我地区2008年-2011年期间,性传播疾病并不少见,其中,以非淋菌性性传播疾病较多。男性多于女性,其可能是由于女性生殖器隐蔽,症状不明显而引起就诊率低。而调查中发现,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之间,此年龄段人群流动较大,对性的欲望强,性需求大,因此容易发生性传播疾病。
此外,需要我们重视的是,在本次调查中,我院还发现了176例患者中,有27例为20岁以下的患者,说明我地区的性传播疾病中存在较大比例的低年龄患者,这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纠正此年龄段人群的正确性观念,积极传播健康的性知识,以遏制性传播疾病的发生蔓延。
参考文献
[1] 韩庆东,汪小敏.嘉兴市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6):1004-1008.
[2] 龚向东,叶顺章,张君炎等.1991-2001年我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3):178-182.
[3] 高源,张丽娟.肇州县1993-1996年特种人群性传播疾病的监测调查[J].黑龙江医学,2001,25(3):220-220.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监测; 分析
北京市丰台区卫生防疫机构近年来对当年发生的性病都有较完整的数据资料,但缺乏连续数年的变化趋势分析。本文拟通过对丰台区2002~2007年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来更全面地掌握辖区性病流行规律及模式特点,为进一步开展辖区性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2002~2004年的数据信息来源于各医疗机构报送的现住址为丰台区的性病报卡;2005~2007年的数据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丰台辖区的性病数据信息。
1.2 统计分析
2002~2004年的数据整理后输入EXCEL数据库,2005~2007年数据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EXCEL数据库,将以上两数据库存整理合并后导入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002~2007年共报告丰台辖区性病病例14125例,其中男性9427例(66.74%),女性4698例(33.26%);男女比例为2.01∶1。已婚者10119例,未婚者3913例,已婚未婚比例为2.59∶1。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占72.16%,职业主要集中在工人(14%)、干部(16%)及无业者(19%),其它职业分布较为分散,具体情况见表1。
2.2 性病发病率比较
2004年性病年发病率最高,221.81/10万,2004~2007年发病率有逐年下降趋势,具体情况见表2。
2.3 性病报病数比较
2002~2007年性病报病数居首位的是淋病,报病4159例(占29.44%),第二位是非淋3663例(25.93%),第三位的是尖锐湿疣3560例(25.20%)。HIV/AIDS报病数虽较少(共313例,占2.22%),但是报病数逐年增加,且增加幅度明显;梅毒共报病2028例(14.36%),且报病数呈稳中渐升的趋势;生殖器疱疹报病数较平稳。具体情况见表3。
2.4 各种性病发病专率比较
年平均发病率为159.05/10万,各种性病发病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淋病(46.83/10万)、非淋(41.25/10万)、尖锐湿疣(40.09/10万)、梅毒(22.84/10万)、生殖器疱疹(4.53/10万)、HIV感染(2.88/10万)、艾滋病(0.64/10万)。艾滋病及HIV感染者年发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2007年较2006年发病率增长了52.64%,其它几种性病各年发病专率见表4。
3 讨论
丰台区性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这主要是男女生理结构的区别造成的;另外已婚比例高于未婚,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性活跃期年龄组,这些人群特征与全国性病发病人群的特征相同。
性传播疾病相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及消化道传染病而言,其发病因素较少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纵观丰台区2002~2007年性病年发病率(如图1示):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患者的就诊率及疫情的报送的质量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致使年发病率降低;2004年首年施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疫情报送的及时性及漏报情况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因此年发病率较高;2005~2007年发病率逐年下降,考虑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随着近年来性病艾滋病宣传力度的增强,不安全方式较前明显减少,尤其是商业发生过程中安全套使用率明显增高[1]。(2)以非淋为代表的性病的规范诊疗,大大减少了性病的误诊及误报,2008年随着新的“性病监测方案”的全面施行(支原体感染不再作为非淋诊断),预计发病率将持续降低。
与性病整体发病率逐年下降趋势相反的是艾滋病及HIV感染发生率逐年增高,且增高趋势显著,2002~2007年年平均增长率为25.40%(如图2示)。分析主要原因有:(1)艾滋病检测力度的逐年增强。近年来北京市建立了多家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及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哨点,多家医疗及科研机构开展了艾滋病相关科学研究,而且随着艾滋病宣传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有过高危险行为的人主动进行HIV的检测[2],致使越来越多的HIV感染者浮出水面;(2)社会环境及政策的宽松使越来越多的同的场所,诸如同性浴池、同性酒吧数量逐年增多,致使艾滋病高危险行为发生率明显增加。
淋病的总发病率虽居性病之首(46.83/10万),但纵观其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2004~2007年平均下降49.37%,这与叶淑芬等报道的哈尔滨市近年来的淋病流行情况相同[3]。分析主要原因为近年来随着艾滋病宣传力度的增大,商业尤其是异性商业,安全套的使用率明显提高从而发挥了防范作用。
梅毒的发病率从2003年起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这与天津市近年的监测资料结果相同[4],考虑主要原因为:(1)不规范诊疗造成隐性梅毒报病数增加;(2)近年来梅毒纳入了术前检测病种之一,检测力度的增加致使检出的隐性梅毒感染者增多。
尖锐湿疣相对其它几种性病近年来发病率下降趋势趋缓,但仍呈逐年下降趋势,2004~2007年年平均下降20.90%。下降原因与淋病相同。
生殖器疱疹发病率变化不明显,近年来生殖器疱疹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丰台区的生殖器疱疹发病率虽未呈现明显升高趋势,但是年构成比呈逐年增高的趋势(2003~2007年构成比分别为1.81%,2.51%,2.94%,2.96%,3.53%),且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病例增多,这与全国整体趋势相同[5],其发病率增高原因还有待探讨。
非淋的发病率下降趋势最明显,2004~2007年平均下降72.11%,主要原因为近年来国家对非淋诊断的严格规范。21世纪初几年非淋诊断一度非常混乱,近年来国家相继规范了非淋的诊断用试剂及诊断方法,使非淋的报病数逐年减少;2008年新出台的“性病监测管理办法”,正式将支原体感染剔除非淋诊断,因此预计2008年非淋的发病率将下降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白俊梅,等.北京市丰台区歌厅坐台小姐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07,16(6):45-48.
2 许娟,等.男男者HIV自愿咨询检测需求与利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9):1040-1042.
3 叶淑芬,等.哈尔滨市1997-2006年淋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115-116.
4 董笑月,等. 2001-2006年天津市梅毒流行状况及趋势预测[J].华南预防医学,2007,33(6):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辖区内娱乐会所、洗浴城等5家大型娱乐场所,共调查307名女性从业人员,其中有效问卷305份,占99.3%。
1.2 方法
制定统一的调查表,经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采取不记名方式。问卷调查结束后,采其静脉血5 mL进行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丙肝抗体检测。
1.3 实验室检测
1.3.1 HIV抗体初筛和复测试验 HIV抗体初筛试验应用HIV-1/2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复测试验使用HIV-1/2抗体ELISA检测试剂(荷兰生物梅里埃有限公司)。
1.3.2 HIV抗体确认试验 应用HIV-1抗体蛋白免疫印迹法(WB)(新加坡Genelab公司),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
1.3.3 梅毒初筛试验 使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测试剂(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3.4 抗-HCV检测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3.5 HIV感染的诊断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版)判断标准。
1.4 数据处理
所有问卷经整理应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3.0及STATA 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305名女性从业人员中,年龄最小17岁,最大36岁,平均年龄(24.2±3.3)岁。其中20~29岁273人(89.5%);未婚242人(79.4%),已婚55人(18.0%),离婚、分居或丧偶8人(2.6%);小学文化程度5人(1.6%),初中100人(32.8%),高中173人(56.7%),大专25人(8.2%),本科以上2人(0.7%);外省市户籍282人(92.5%),主要来自安徽、湖北、江苏、四川等地,本市户籍23人(7.5%);家庭经济状况一般255人(83.6%),经济状况差29人(9.5%),经济状况好21人(6.9%);曾患性病4人(1.3%);有吸毒史10人(3.3%),主要为冰毒(5人)、(3人)、大麻(2人)。有3人偶尔共用注射器,一人每次都共用注射器。
2.2 艾滋病防治知识及获取来源
调查的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中艾滋病知识所有问题均回答正确的仅8人,占2.6%,平均知晓率为66.3%。66.2%的人知道如果不使用安全套,体外不可能把感染艾滋病的危险降到最低;75.7%的人知道如果不使用安全套,事后做阴道冲洗不可能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感染;78.7%的人知道和艾滋病感染者共用针具可感染艾滋病;81.3%的人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但对艾滋病不会通过蚊虫传播和艾滋病只能通过血液、、阴道分泌物来传播的认知较低,仅为23.6%和40.7%。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能否从外表与熟悉程度来识别、使用被艾滋病感染者用过的饮水机、公厕或与其拥抱、接吻、握手能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见表1。
305名女性从业人员人群中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来源主要为:电视271人次(88.9%)、报纸136人次(44.6%)、杂志96人次(31.5%)、宣传画册73人次(23.9%)、朋友同事49人次(16.1%),少数来源于街头广告、广播、婚前检查等。
2.3 对HIV感染者的态度
305名大型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有125人(41.0%)认为,当朋友感染了艾滋病后自己会更加关心她,99人(32.5%)将会以过去一样的态度对待感染的朋友,81人(26.6%)对感染朋友的态度会稍微疏远点或尽量躲开。
2.4 特征、态度及安全套使用
2.4.1 状况 与异性发生首次年龄
2.4.2 态度 赞同婚前者242人(79.3%),不赞同者63人(20.7%);赞同婚外者74人(24.3%),不赞同者231(75.7%);赞同多个性伴者30人(9.8%),不赞同者275人(90.2%)。
2.4.3 安全套使用情况 在259名近6个月内与男性发生过的女性从业人员中,106人每次发生均使用安全套,占40.9%;43人经常使用安全套,占16.6%;72人偶尔使用安全套,占27.8%;38人从不使用安全套,占14.7%。
2.5 血清学检测
对305名大型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采集静脉血,有2人拒绝,共采集样本303件,进行HIV抗体、梅毒RPR抗体、HCV抗体检测,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发现梅毒RPR阳性1人(0.3%),HCV抗体阳性16人(5.3%)。
3 讨论
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是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哨点资料显示,该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从1996年的0.02%上升到2004年的0.93%[3],并继续呈上升趋势。对该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不仅可遏制该人群中迅速上升的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流行,同时也可阻断该人群向社会人群扩散性传播疾病。
本次调查中心城区大型娱乐场所中女性从业人员,大多处于年轻、未婚,性活跃期,性观念开放,工作中接触异性机会频繁。调查显示,该人群中84.9%女性从业人员在近6个月内在从业时与男性发生,性伴又较多,与2~5个男性发生的为20.5%,与6~10个男性发生及记不清与几个男性发生的为8.5%,近1个月内与男性发生3~5次的占68.5%,6次及以上的占7.3%。可见该人群在从业中与男性有的面相当广,性伴多而复杂,发生性关系频率高。然而该人群在与男性发生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却不高,经常或偶尔使用安全套的只占44.4%,甚至有14.7%女性从业人员在发生时从不使用安全套。虽然该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回答正确率为66.3%,但掌握艾滋病可通过血液、、阴道分泌物来传播的知晓率仅为40.7%,在发生时用体外的方法不可以把感染的危险降到最低程度的知晓率也仅为66.2%,认为可通过蚊虫来传播艾滋病的也为数不少。该人群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的获取来源主要为媒体,说明专业防治及健康教育部门直接针对该人群的宣教不够。在该人群的血清学检测中,未发现HIV感染者,可能与调查样本数不够有关。梅毒也是该人群中高发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的疾病,本次调查人群中梅毒的感染率为0.3%,高于全国监测点报告梅毒感染率13.35/10万[4]的水平 ,如处于急性症状期患者当黏膜破损产生溃疡时,更能增加艾滋病传播的风险。本次调查发现的1例梅毒RPR阳性(1∶8)已督促去专科门诊进一步诊治。HCV虽然主要是经血传播的病毒,但性传播也是重要途径,本次调查该人群中丙肝抗体阳性率为5.3%,略高于全国HCV抗体阳性率3.8%[2]的水平。
调查结果反映了大型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中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工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做好该人群的行为干预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使其行为改变不仅能有效遏制该人群中此类疾病的流行,也会起到阻断其向社会人群播散的效果。由于该人群流动性大,不安全频繁、隐蔽,干预工作困难、艰巨,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探索寻求包括娱乐场所的经营者、女性从业人员在内的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切实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4 参考文献
[1]Van den Hoek, Yuliang F, Dukers NH,et al. High prevalence of syphilis and other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mong sex workers in China:potential for fast spread of HIV \. AIDS.2001,15(6):753-759.
[2]姜红英,陈虹,卢兆芸,等.娱乐场所服务女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6):557-55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