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

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范文第1篇

从《咖啡王子1号店》之后,韩国人气女星尹恩惠两年间一直处于蛰伏状态,直到最近才携新剧《拜托小姐》高调出发。一改以往的灰姑娘、假小子形象,新剧中尹恩惠扮演不懂事的豪门千金小姐姜惠娜,翻版美国话题女王希尔顿。目前该剧在韩国播出第九集,连续几周收视第一。在中国网站视频的点击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尹恩惠正在韩剧迷中掀起一股“大小姐风”。

大小姐脾气 韩国也有个“希尔顿”

尹恩惠、尹尚贤和郑日宇主演的《拜托小姐》讲述的是一个从小失去双亲却拥有财富和美丽的女子的故事,她的情感世界里有管家和白马王子,但由于养尊处优而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来自下层社会的徐东灿阴差阳错地成了她的管家。两人日渐生情却发现了他当初想利用自己还债才靠近自己的事实……

剧中尹恩惠演的韩国顶级富豪的孙女姜惠娜,但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韩国富豪千金的原型就是美国最有名的酒店继承人希尔顿。而其他明星的糗事也被放在这个角色身上。

姜惠娜因为故意撞了男一号的车而被判罚做社会服务令的剧情,是借鉴当年希尔顿醉酒驾车被判监禁的轰动事件。而姜惠娜在拒绝相亲对象时故意形容自己男友多、经常上报纸、拍过短片等,无不让人想起希尔顿。姜惠娜在社会服务令期间,依然穿着高档时装清扫养鸡场的剧情,和名模黑珍珠坎贝尔的“事迹”如出一辙。

当然,与美剧的写实不同,韩剧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浪漫的爱情。《拜托小姐》中的爱情,因为女强男弱的格局,注定是一场搞笑温馨的爱。男主角徐东灿是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小子,为了生计混进姜家当管家,却与刁蛮任性的姜大小姐产生感情。此外,三角恋也是韩剧常见模式,姜惠娜与律师李泰伦之间更为般配的恋情,成了姜惠娜与管家徐东灿爱情的最大磨炼。

贵气逼人 各个国际大牌鼎力打造

《拜托小姐》被称为韩版的《绯闻女孩》,作为剧中韩国最大财团的唯一继承人,尹恩惠饰演性格高傲、任性的千金小姐,在新剧中几乎换个镜头就会换一件世界名品,件件都气势非凡,颇有美国话题女王希尔顿的范儿。全剧出动多达400套华丽服饰,连帕瑞斯・希尔顿钟情的服饰品牌Forever21,也破天荒提供赞助,加上LV、Balmain、Juicy、Cartier与Faith Connexion等国际品牌提供的限量版服饰,令观众看得目不暇接。剧中对富豪生活的描述,完全可以让人感受一下什么是上流生活。

出自法国时装设计师Pierre Balmain之手的Balmain品牌,曾为皇室与好莱坞明星度身订造多套优雅高贵的服饰,剧中尹恩惠的垫膊黑色西装外套及浅蓝色企领公主袖外套,便出自该品牌。另外,她在首集所戴的太阳眼镜,是卡地亚的新款产品,而她在剧中所穿的黑色伞裙则来自品牌Faith Connexion。至于她早前出席剧集制作会时所穿的黑色泡泡袖连身裙,以及拍摄宣传海报时身穿的低V连身裙,同样是LV出品。

其实,这种电视与时尚品牌合作的模式已经由来已久,美剧《欲望都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一定程度上,《拜托小姐》类似2002年播出的日剧《富豪刑事》中,深田恭子扮演的菜鸟女警其实是富可敌国的富豪家族的千金,她一心想成为神勇刑警,却不被领导看好。然而每次一到破案关键,在警察局所有同仁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她却能在祖父的资助下挥金如土,最终顺利破案。剧中,深田恭子每集都身穿华服,而赞助商则都是国际知名品牌。

KBS电视台负责新剧推广的金先生介绍说,这些品牌服装和鞋包都是自愿赞助该剧,“尹恩惠在韩国人气很旺,就像《欲望都市》中凯莉的生活直接影响到普通人的时尚一样。所以这些时尚品牌很愿意与我们合作。”

争议不断 尹恩惠再至风口浪尖

有几十位仆人伺候、每天穿名牌服装、开高档汽车,尹恩惠仿佛在新剧中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但她也有自己的压力。从深受好评的电视剧《咖啡王子1号店》中那个大大咧咧的“假小子”形象,大胆变身为“唯我独尊”的富家公主,然而观众们的“冷眼相对”令她备感压力。

该剧刚播出时,观众对她的表演指责最多的就是极不自然的发音。尹恩惠说:“其实,拍《咖啡王子1号店》时我的发音就备受争议。可能是因为该剧中的惠娜是位富家千金,人们传统地认为,这样的人吐字应该更标准,所以才导致发音问题更加突出。”

姜惠娜在每集所展示的华丽衣装和妆容都显得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一直以来,尹恩惠都是“活力少女(或少年)”形象的象征,她正不辞劳苦地为变身“优雅淑女”而艰苦跋涉。她说:“女人想变漂亮太难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拍《咖啡王子1号店》时,洗完脸抹上奶液和防晒霜就可以准备拍戏了,但现在要比那时早起2个小时化装才行。”高跟鞋也是一种负担。她一脸苦相地说:“我在剧中经常要穿12至13厘米高的高跟鞋,拍过一段时间后,腿就肿胀得像象腿。”

不过,她眼中的姜惠娜并不是女人味十足的典型人物。“她假装自己很要强,但内心却无比纯洁,所以也会犯下这样那样的失误,也不太懂得控制自己的感情。看起来有些缺心眼似的。所以很难把她定义为完美的女性角色。”

由于尹恩惠成功变身为演员,也让观众忘记了一件事。那便是,她其实是歌手出身。尹恩惠曾是女子偶像组合“BABYVOX”的成员。去年,她还参与录制了嘻哈组合Mighty Mouse首张专辑的主打歌《爱你》。从她的言语间,依稀透着对歌手生涯的迷恋。“我以歌手的身份在歌坛闯荡6年。现在看到歌手们在舞台上演唱,仍会心跳加速。不过,如今的歌坛后辈们经过严苛地培训,个个才华横溢,有时不免会想我能不能招架得住。有一件事让我一直耿耿于怀,就是在我还不太会唱歌,也没有太多才艺的时候当了一名歌手。”

尹恩惠自出演电视剧《咖啡王子1号店》之后,休息了两年多时间。这段时间,她专心投入到绘画当中。她说自己曾在出道前,为“做艺人还是画画”斟酌了好长时间。她说:“我喜欢绘画体现出我内心世界的抽象画。”已经完成的作品有10余幅。她补充说:“我打算同一个主题的绘画作品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举办画展。”

她说,她现在的年龄是作为演员、作为女人逐渐成熟的阶段。“其实,我很想把自己所具有的魅力一点一点地展示给大家。可问题是,大家不愿意给我尝试失败的时间。我想从失败的经历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希望大家不要因一次失误,就给一个演员打上‘失败者的烙印’。”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拜托小姐》人物谱

有钱就会幸福吗?没有钱的幸福又能持续多久?虽然是简单又显而易见的问题,但又很难痛快地给出答案。我们的两位主人公――惠娜和东灿,一个因为有钱而在金碧城堡里以公主身份自居,一个落魄到最终沦为城堡长工,通过争吵、仇视、相爱到分手这样的过程,来尝试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

姜惠娜(24岁,尹恩惠饰)

大韩民国上流阶层的“热点名人”

作为国内最高财阀“江山集团”的唯一继承人,她拥有完美的外貌及背景,现在以城堡的主人身份率领着女佣和侍从们过着奢华生活。父母在她年幼时在飞机事故中去世了,她在严厉的爷爷身边孤独地长大。虽然像公主一般衣食无忧地成长,但却因为不懂人际关系而造成冷漠又以自我中心的性格,只要一张口见谁就是“闭嘴”、“滚”、“给我打”这几句话。她身手矫健,骑马、击剑、活动靶射击都是运动员水准。但她的这些技术主要发挥在耍那些倒霉的男人或者破坏谈话气氛上。然而那一天她遇到的倒霉蛋――徐东灿却让她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徐东灿(32岁,尹尚贤饰)

曾经的“小白脸”

为了给患有急性白血病的母亲治病,他放弃了上大学,放弃了初恋,连自己的人生也放弃了,成为社会上的“小白脸”。以不亚于演员的外貌及华丽的口才,突出的待人处事及临时应变的能力,他一口气飞身成为最优秀的“行业标兵”。不过,母亲去世后在好朋友薏珠的劝说下他放弃了这不光彩的一行。现在的他剩下的只有母亲医疗费欠下高额债务。遇到最高财阀家的千金姜惠娜,却让他以逆转人生为目标进驻城堡,并决心成为惠娜的管家。

李泰伦(27岁,郑日宇饰)

人权律师,其实是有偿集团的二公子

拒绝富二代的生活,在一间破旧的律师事务所里与洙昊一起,为那些无钱无势的人无偿服务,但原本就是在贵族家长大的泰伦,无意识地散发着贵族的气息及生活习惯,他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隐藏着决不妥协的性格及优秀的实力,但意外地隐藏着可爱阳光的一面。

对于过于自我中心及爱找麻烦的姜惠娜,事实上泰伦一开始对她并没有特别的感情。但得知这个女人也有不为人知的苦楚时,他渐渐开始对惠娜产生了兴趣……

吕薏珠(24岁,文彩媛饰)

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范文第2篇

慢热,我不属于娱乐圈

拍摄当天,郭晶晶比我们约定的时间早到半小时。大概是接触的艺人太多了,而通常情况下,能够登上COMFORT杂志封面,也多是些正当红、炙手可热的明星。他们有他们惯用的方式,比如迟到、比如脾气,还比如一种复杂且矛盾的笑,这些统统都是娱乐圈大腕们的招牌。

走进水立方地下一层的那间临时为郭晶晶准备的化妆间,她正在安静地化妆,眼前的郭晶晶清爽且文静,不怎么爱说话,但却亲切。对于水立方,她再熟悉不过,会在攀谈间热情地向我们讲述这里的构造。

对于她的慢热,我们并不会感到稀奇。她毕竟不是艺人,所以我们无从以一个艺人的标准来要求她张弛有度地应对四周,她的生活一向很单调,这一点不用她做什么解释,因为运动员这个身份便注定了单调的发生。她不习惯被那么多人注视着,所以很多时候,她选择摘下眼镜,甚至连隐形眼镜都不戴,模糊也可以构成一种美,而且可以让她美得自由自在,可以全然不顾周遭的任何反应。

可是,怎么也没想到,开场后的10分钟,不管问题是什么,她都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回答的时候最多就是3个字:不知道;两个字时会是:不是;一个字时只有一个:嗯。她的回答实在是太“简约”了。

她喜欢这样一问一答式的聊天方式,会很机敏地回避一些话题。因此,我们可以完全给郭晶晶下一个定义:她,不属于娱乐圈!至少,现在看来,她还没有完全并准备去适应娱乐圈。

比起采访,接下来的拍摄过程,却是出奇得顺利。水立方的恢宏气势下,一幅骄傲的女神模样,郭晶晶面对镜头,应对自如。这就是天生的明星,不管你分属哪个领域,光芒是与生俱来的。

奥运冠军,圆梦水立方

在今年的奥运会上,郭晶晶功成名就地成为了中国跳水界的领军人物。“小小的身躯、挺直了腰杆、身轻如燕、飞跃如水,每一个动作都无懈可击”,这是大多数人对她在奥运会赛场上的评价,而415.35这个数字,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值那么简单,现在回想,我们聊天的转机恰恰是出现在415.35被说出口的那一瞬间。

COMFORT:奥运会结束后,你始终没有处在休整的状态中。

这会不会预示着由此你将告别跳板了呢?

郭晶晶:当然不会!我既没有接到队里催促归队的通知,也没有计划自己会在什么时候重返。但有一个目标说出口的那一刻就没有改变过,就是4年后我会再跳一届。其实,并不是每一届的奥运会都会有这么长时间的休整期,只不过27岁这个实际的年龄完全算得上是一个老运动员了,队里对我还是比较照顾的。所以给我的调整时间比较长。

COMFORT:在我们刚刚热场的那6分钟,你几乎是无语的状态。

郭晶晶:我知道,可你想让我说什么呢?不是不想直接回答你,只是很多问题我自己真的没有想过,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你总比说得天花乱坠结果没有一句实话好吧?

COMFORT:这是运动员惯用的一种思路吗?

郭晶晶:可以这么说,我不知道别人,至少我不会去掩饰什么,不知道的问题我只能告诉你3个字,就是――不知道。无论面对什么媒体,我的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该说的说,不该说我就不想说。

COMFORT:在该说和不该说之间,你界定的标准会是什么?

郭晶晶:有时候是随心情的,但通常情况下我的状态都是你问什么我答什么。如果你想从我嘴里主动地得到一点儿什么,挺抱歉的,我不知道该告诉你们什么。

转行,做个心理咨询师

在场的人都在认真地听她喃喃细语下吐露出的每一个字。字字都带有矜持,矜持久了,人们就会好奇,这是我们熟悉的那个站在3米板上的跳水女王吗?生活状态之下的她,真的就会是此番模样吗?

其实,一点也不必吃惊,细想想那些有郭晶晶出现的颁奖礼上,即便面对镜头,她也丝毫不去掩饰她的腼腆。似乎她永远也学不会以艺人那种拿捏的腔调说话,每一句话里都透着一股正襟危坐的力量。但唯独说起妈妈,她竟然还会像一个小女孩儿一样咩咩地叫出“妈妈”这两个字。

我真的感谢1998年至2000年的那个阶段,当时我自己有很多问题,训练、比赛状态都不是最好的,那时候就觉得运动生涯差不多了到头了,我以为自己无力改变了,但当我只想顺其自然的时候,转机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来了,所以你们可以看到今天的我,我重新走出来了。

网络上疯传着她奢华生活的消息,可当你与她面对面地四目相对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果敢且从容地断定,那并非奢华,只是精致,这种精致属于每一个处在27岁年龄段的女孩子,而不是郭晶晶的特立独行。

不敢轻易地打断她说话,只要她一张开嘴巴,就算造型师正在为她的嘴唇涂颜色,也会戛然而止地暂时收手。人们太想去仔细听听这个奥运冠军的心得,虽然每一句话都是我们从小就熟知的,甚至在心里默念了很多很多次,但她的感悟,还是令我们感到惊喜和意外。

COMFORT:休假期间,你有了更多的时间参与到时尚圈、娱乐圈的活动中。在不久后的某一天,你还会再回到跳水队,这个调整的过程会有多久?

郭晶晶:我不需要什么调整,因为我没觉得现在这个状态的我和以前有什么不同,那只不过是一种感觉。假如说明天我要回到队里,教练让练,我该练就练……现在对我来说唯一的享受就是可以睡到自然醒,尽管每天睡觉之前还是要习惯性地问自己一句:“要不要上闹铃?”以前我没有周末,一年365天,可能只有任春节那儿天稍稍调整一下,其他的时间都是训练,每一个时间段都是固定好的要做什么,那时候做梦梦到的都是睡到自然醒……唉,皮条拉得太紧了,我总要松一松吧。

COMFORT:20年的运动员的这种生活,能够影响你一生的习惯是什么?

郭晶晶:比较听话、懂事,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我所取得的成绩都是通过努力才能得到的,所以做每一件事情部会比别人更加的全力以赴。

COMFORT: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比赛,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大悲大喜会影响到你的情绪。27岁就能有如此平和的心态,你会怎么看?

郭晶晶:其实,以前我不是这样的,但真的就是经历的比赛多了,每一场比赛都是对心理上的一种锻炼。有人说我特别适合做心理咨询师,因为很多问题都被我看得淡然了。你说这和年龄有关,我说没关,它只和你经历的事情有关,经历过了,自然就知道如何去处理。我时刻都要求自己平静地对待自己,就算遇到了再大的事情,要么我改变它,改变不了的时候我就接受。你让我举个具体的例子,我不知道什么是具体的,但以现在的结果来看,我真的感谢1998年至2000年的那个阶段,当时

我自己有很多问题,训练、比赛状态都不是最好的,那时候就觉得运动生涯差不多了到头了,我以为自己无力改变了,但当我只想顺其自然的时候,转机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来了,所以你们可以看到今天的我,我重新走出来了。

COMFORT:运动员的生活太多单调,时间可以为你们定格出每天要做的事,每天绷紧了弦的感觉特别折磨人,所以运动员多半会对外面的世界好奇,你是这样吗?

郭晶晶:是吗?我对外界没有预期,我知道很多种生活是我适应不了的,我并没有把训练当成是每一天的煎熬,那是我喜欢的一份事业啊,我享受在其中,每天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简单,至少不用像现在这样想着怎么回答你的问题,考虑别人的感受。虽然有压力,但你知道,有压力的时候每天都会变得格外的充实。当你锁定了一个目标的时候,你会希望每天都离那个目标近一点。这真的很难,但那是我的期许。我无数次地告诉自己,我已经过得很好很好了,我没有被压得喘不上气来,我也没有那么多难过的事情,所以我每一天都是挺高兴的。

COMFORT:生活中,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你感到难过?

郭晶晶:比赛成绩不好的时候,或者被教练批评了,这些都会影响我的情绪。但我的难过不需要和别人释放,我有自己说服自己的能量,过一两天就好了。

COMFORT:一个人能说服自己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郭晶晶:很多事换一种方式思考就可以想明白。我可以说服我自己,但我说服不了别人。对于朋友,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倾听,我知道她说完了心里就会舒服很多。

结婚,由心情来定

复杂烦琐的妆梳完成了,期间我们聊着天,她不时地发着短信。略带八卦地去猜测信息的来源,却突然觉得无聊。感情的事她从未隐瞒过,爱了就是爱了。如果她不是郭晶晶,对方也不是霍启刚,适婚年龄的男女感情大慨是无人问津的。但感情毕竟是她和他的事情,她一再强调着自己的原则,该说的……不该说的……该说的她还住慢条斯理、滔滔不绝地吐露着,不该说的她也决绝地只字不提。

还要强求吗?那是郭晶晶的小宇宙,她留给自己一个完整空间的同时,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遐想。“我控制不了任何人的思想和嘴巴,所以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对于娱乐圈,她表现出的尽是无奈,她想不明白,娱乐圈为什么会死死地盯住她不放?她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们,就算今后离开了那块见证她的跳板,她也会将脚步驻足在娱乐圈之外,一个很远的地方。

她没有豪迈的语调,也没有恣意的表情做配合,更不具备强大的语流给人以感染,然而在那细声细语的背后,却隐藏着郭晶晶所特有的一种令人难以喘息的澎湃,这种力量只有通过她的语言才能还原如初。

COMFORT:怎么看待这个给你带去一些麻烦的娱乐圈?你的身份还是完全意义上的运动员吗?

郭晶晶:难道不是吗?那我怎么还会准备参加下一届的奥运会呢?我不了解娱乐圈,我不知道娱乐圈为什么会这么关注我,也许我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点击率。但有一句话我必须要说,就算有一天我退役了,我也不会进娱乐圈,这是我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范文第3篇

一个秋日的晌午,身着湛蓝T恤、白色休闲裤的朱圣杰在他低调奢华的办公室里,时而激越轻快时而忧伤黯然地向记者述说着自己的过去式。

20年来,不按常规出牌一直是朱圣杰干事的常态。从打工仔到投资人,又“蝶变”为环境科技的先行者、钣金“蓝海”的遨游者。每一次变化都出人意料,他“身在局中而又在局外,观望者亦为之惊奇!”采访中,记者的思绪刹那间“断篇”到惠特曼的《自己之歌》。

做灵魂的健壮者

“揣着一颗明澈而香甜的灵魂/一直强壮而满足地走在大路上。”

一个草根20年的奋斗史,无疑是心酸的,但欣慰的是朱圣杰一直守住了灵魂的底线。这得益于外公――一个乡村儒士的教育。“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千字文》朱圣杰至今能倒背如流。

1992年,18岁的朱圣杰和所有向往外面世界的农村孩子一样,离开家乡――望江县沈冲乡,那个长江中下游的水患区,来到温州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打工生涯。睡过桥洞,挨过屋檐,饥肠辘辘盯过街头热气腾腾的馒头包子,一天组装打火机16个小时,倒在人堆上就呼呼睡去……“吃饱,是那时唯一的信念!”

受外公的熏陶,六岁的朱圣杰便熟读《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他,在填饱肚子后多了一份不安、一份不甘。“男效才良”。次年,他用辛苦攒下的2万元和别人合伙开了打火机厂,他戏说,“所谓厂子,不过是一套民居,20来个人,干活睡觉、吃喝拉撒都挤在那儿。”如此艰苦,朱圣杰仍然像打鸡血一样忙乎,进料、生产、送货,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就在最灿烂的时候,打火机反倾销案开始。“忽啦啦似大厦倾”,打火机全部“熄火”。才19岁的朱圣杰绷不住了,精神恍惚,神经衰弱,只得回到故乡休整。

在家里躺了3个月,不洗不涮,“不稼不穑”。消沉过后,他不想和命运争了,就做个农夫吧,为了惩罚自己,执意和家人分开,独自种7亩田,养猪喂鸡贩黄鳝。本想就这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可周遭的乡亲对瘦小的他多是讥诮怀疑,“在乡下连个圩泥都挑不动,能有啥出息!”“三天两头要吃肉,却不知喉咙深似海。这个人啊,没名堂。”一年多,他的精神被挤压成相片,灵魂被抽打成游丝。

只好落荒而逃,回到日夜沸腾的温州。从技工升职厂长,他仅用了2个月。1998年春天,因为管理纠纷,他被人打了黑枪,头部中弹,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住院期间,和死亡擦肩而过的他偶尔读到季羡林的《赋得永久的悔》,大师对母亲的怀恋,重重扣动了24岁朱圣杰坚挺的心弦,他的心态比从前平和从容许多,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做行业的引领者

“时代摇荡着我的摇篮/颠簸起伏如同快乐的扁舟一样/因为要留出我的位置,星星们远远地走在自己的轨道上/它们照耀着我将出现的地方。”

1998年底,朱圣杰选择再次创业,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2002年,成立了乐清市滨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开发占地4500余亩的旅游胜地“桃花岛”;2003年,成立了安徽人和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望江温州人和步行街”。

随着事业的拓展和资本的积累,朱圣杰萌发了第三次创业的念头。这一次,他不再只做个“生意人”,而是选择干一番事业,要做些60岁后再回首仍然觉得大有意义并且值得骄傲的事。

2010年10月,他正式在合肥蜀山工业园成立安徽人和集团。旗下的“安徽人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无菌室、洁净室装修、高品质净化设备的生产销售,也是安徽唯一专业提供室内净化一站式服务的企业。

静心、尽力、净空气,“人和环境”不日将在新三板上市。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净化工程建设100强企业”、“产品质量达标诚信企业”、“安徽市场质量信得过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社会责任先锋企业”等多项荣誉。

如今,为了做强做实净化产业,朱圣杰决心深耕细作净化的基础行业――钣金。从他的绘声绘色中,我们了解到钣金行业不光是空气净化设备的基础,也是白色家电、汽车工业、光伏等高科技产业的基础,且在安徽也是无人试航的“蓝海”。因为回报太慢太长,大企业不屑做,小企业做不动,没有亿元资金形不成规模。安徽有众多的知名企业,同时是全国家电生产基地,京东方、美的、海尔、格力、美亚光电、阳光电源等“大腕”云集,这些企业每家每年的钣金外加工产值多达数亿至数十亿,而安徽没有一家企业能承接他们的钣金加工,多达千亿的业务都外流到深圳、苏州、山东。

“苏州和广东的钣金制造过去都是龙头,但都是老设备。这些设备产生的产能,目前尚能满足客户需求。因此这些‘老大’也不会想着更新设备,因为需要很大的成本。他们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已经是龙头老大,压根没有挖掘客户新需求的欲望。但现在客户是有创新需求的,而且现在是工业4・0时代,新的制造装备及理念辈出,只是因为现在的“老大们”不愿更新设备,所以客户没有提出而已。这个空白点恰恰是我们的机会!因为我们没有过去,所以能够开始全新的,制造业新时代的未来。”朱圣杰分析得头头是道,同时他认为未来五年经济会持续萧条,现在是秋天,明年才入冬,一方面要保命过冬,一方面要努力让自己在春暖花开前已经站在发展的高速路口,现在正是制造业低成本布局的大好时机。

“安徽大发展,需要大招商,更需要大配套。”为蒸蒸日上的空气净化产业夯实基础,朱圣杰决定做安徽钣金行业的引领者。他谋划在安徽选一交通便利的位置建设一座面积超百万平方的中国空气净化产业城,把精密制造的配套企业上下游整合在一个园区。三年内一旦项目投入运营,将奠定安徽工业制造的未来,安徽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

做生命的抚爱者

“无论向何处移动/无论前进或是后退/我永远是生命的抚爱者。”

经过二十余年努力,朱圣杰收获了诸多“头衔”:合肥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安徽商会会长、“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新徽商50强”、“安庆市回乡创业十大青年企业家”;新沪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合肥市蜀山区人大代表。

说起企业家津津乐道的公益事业,朱圣杰却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的“我没做啥公益”,让人讶异。“故乡的老人我负担他们,是出于感恩;我对一些人捐赠,是表达感谢。这与所谓的公益不沾边。我最不喜欢捐几个钱给穷孩子上学,照片拍拍,电视上上,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更是摧毁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我做这类事,都有个重点,引导正确价值观。”比如,他从腾讯新闻看到一则消息,说是一对农民工夫妻,在工地干活,飞落的钢筋戳穿女人的头部,成了植物人,男人三年不离不弃,每天坚持给妻子擦身体,讲故事,听收音机,终于守得云开日出,妻子在爱的呼唤下苏醒了。他派人找到这位丈夫,要帮助这个家庭。可男人拒绝了。朱圣杰对他说,“我在你身上学到了男人的责任和担当,捐这个钱不是我要帮你,而是感谢你帮了我,你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爱!”

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两个农村中学生暑假游玩,其中的女孩不慎落水,男孩奋力营救,可惜力不从心,女孩未被救起,溺水身亡。最后女孩家长男孩,要求赔偿5万元。朱圣杰费力找到那个男孩,承诺这个费用由他来出。“你已尽力施救,问心无愧。不要让这件事成为你人生的阴影,也不希望社会认为你有错。”

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范文第4篇

张宇辰投入全部身心,精雕细琢一座可能20 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不能收回成本的城堡,这需要非凡的眼光和智慧。更重要的是,他把城堡视为诠释欧洲文化的载体,而不是赚钱的方式。

2004 年,以张宇辰名字命名的张・拉斐特城堡建成,并对外开放。

2005 年,张・拉斐特城堡入选“全球50 家私人城堡”。

2006 年,拉斐特城堡酒店荣登中国酒店星光奖之“中国十大最佳主题酒店”榜首。

2007 年5 月,“法国城堡文化艺术展”在张・拉斐特城堡隆重开幕,在展览的开幕式上,中国法兰西复兴协会主席塞西尔当场向张宇辰颁发了“弘扬法国文化金勋章”。

2008 年,法国驻华大使一行在张・拉斐特城堡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授衔仪式,授予法国政府的国家级最高荣誉――“骑士勋章”。

2008 年8 月,作为经北京奥组委批准,俄罗斯奥委会选定的“俄罗斯奥运朋友之家”,北京拉斐特城堡酒店接待了包括第一副总理茹科夫在内2000 人的俄罗斯奥运贵宾观摩团。

2010 年9 月29 日,神秘的巴菲特与比尔・盖茨的慈善晚宴在北京拉斐特城堡酒店举行。

2010 年12 月16 日,以“亚洲财富的可持续分享”为主题的“亚洲财富论坛第三届(中国)年会”在拉斐特城堡东配楼枫丹白露厅隆重举行。

张・拉斐特城堡,这座地处紫禁城北部25 公里的神秘城堡,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目光的注视。早在多年前,德国《世界报》、美国《纽约时报》,以及法国电视台、法国《费加罗报》、《观点》等欧美媒体就介绍了遥远东方的这座气势恢宏的欧洲城堡。

相较于张・拉斐特城堡的声名远播,他的主人张宇辰却依旧低调而神秘。至今,他依旧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媒体报道中甚少出现他的名字,而他与城堡相关的故事也鲜为人知。

建一座比梦想还华丽的城堡

张宇辰,1947 年出生于辽宁锦州,7 岁时随父母到北京。少年时代的他熟读中国文化典籍,喜欢阅读世界文化名著,尤其热衷法国艺术和文化。维克多・雨果、莫泊桑、伏尔泰、大仲马、小仲马、拉辛和福楼拜众多作品曾经陪伴他度过了很多难忘的岁月。“这些作品除了给我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深深吸引和打动了我。由此让我陶醉在艺术、文化的魅力之中。”

60 年代,和许多老三届一样,高中时的张宇辰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的地方是在零下40 摄氏度的大兴安岭。在这里,他结识了终身的伴侣――周建明,一位法文翻译家的女儿。受父亲的影响,周建明拥有极高的文学修养,对法国文学尤其热衷。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志趣爱好让两颗年轻的心贴得很近,他们在一起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法国的小说、法国的文化和建筑。那时他们就有一个奢侈的梦想:去游览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卢浮宫、在塞纳河边看风景……十年后,他携妻返回北京,成为一家大型国有建筑公司的处长。同年,他还考入大学,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批职工大学的毕业生,专业是建筑经济。

1991 年,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下,张宇辰扔掉铁饭碗,“下海”开创自己的企业――北京宇辰集团公司,在国家银行的支持下,他在北京北部郊区拿到了数十公顷的土地。打造了在当时还算是凤毛麟角的别墅区――八仙别墅。

“张宇辰要盖别墅!”这是当时张宇辰曾经的同事和熟人相聚时必谈的话题之一。“难怪人们当时如此惊诧,要知道在上世纪90 年代初,即使是首都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也远没有今天二、三线城市地产业这般火爆,人们对于商品房的认识还停留在新事物的层面,

而我却要盖别墅。”回忆起当年创业往事,张宇辰感慨良多。

八仙别墅以加利福尼亚风格的建筑配以全套别致家具以及装修,外加餐厅、超市、健身俱乐部等配套设施,可谓尽显尊贵与奢华。当时以10-20 万欧元一幢的价格上市,没想到面对这令人咋舌的价格竟然还出现了“抢购”现象,开盘仅三天,一期218 幢别墅全部售罄,张宇辰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拥有了亿万财富。

“八仙别墅”奠定了张宇辰在地产界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张宇辰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确是拉斐特城堡酒店的建造。

2001 年7 月,张宇辰第一次踏上法国这片艺术的国土。当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佛朗索瓦・满萨特的作品――麦松・拉斐特家族城堡展现在眼前时,他就被城堡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从此下定决心:“我要建造这样的城堡。”10 天之后,张宇辰回到了北京并带回了城堡设计理念。历经三年,占地3000 余亩,建筑面积55000 平方米,耗资4000 万欧元的城堡在昌平区北七家镇拔地而起。有专家对拉斐特城堡这样评价:“这应该是建造一个国家博物馆的技术和投入。”

这个项目调动了大量的中国以及法国的手工艺者和艺术家,因为所有的工作都是按照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古老工艺做的。建筑石材从法国进口,镀金的装饰叶子以及浮雕都是手工制成。整个队伍秉承法式风格,但又不是简单的克隆而是艺术地在创作。

为了把城堡改进得更具功能化、更舒适、更加人性化,张宇辰走遍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每次都要把自己喜欢的城堡从内到外拍摄上千张的照片。他还从书店背回很多关于古老城堡的画册和资料,在这个基础上,他和他的设计师把不同城堡的特点和优点综合到一起,北京拉斐特城堡的设计理念逐渐成型。

但是早在立项之初,就有人说他“痴人说梦不切实际”,放着大好的挣钱机遇不去做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却在那儿搞什么“听不见响儿的城堡项目”,简直是“烧得找不着北了”!然而她的夫人周建明却给予了他最坚定的支持。她说:“你的梦就是我的梦,让我们建一座比梦想还华丽的城堡吧!”如今,张宇辰不无骄傲地回忆起十年前的抉择:“从一开始我就有信心有能力把这件事做好,因为我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

诠释欧洲城堡文化

在城堡建造之初,张宇辰是想打造一座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来体现建筑、雕塑等元素的艺术品,并没有考虑进入市场,甚至建成一座可以承接会议、活动等业务范畴的酒店。

2004 年张・拉斐特城堡建成后,张宇辰开始着手寻找让拉斐特更好地生存下去的出路。在诸多城堡堡主的启发和建议下,张宇辰选择采用了主题酒店的经营模式――城堡应该属于更多的人,应该属于北京、属于全世界。

主题酒店以某一特定的主题,来体现酒店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以及特定的文化氛围,同时将服务项目融入主题,以个性化的服务来取代一般化的服务。简言之,独有的文化特质是主题酒店生命力之所在。

主题酒店最早源于美国加利福利亚。1958 年,加利福尼亚的MadonnaInn,首先推出12 间主题客房,随后发展到109 间,成为当时最早、最具代表性的主题酒店。美国的拉斯维加斯被称为“主题酒店之都”。据统计,世界最大的16 家主题酒店中,拉斯维加斯就有15 家,主题酒店是拉斯维加斯酒店业的灵魂和生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拥有世界上第四大金字塔的金字塔酒店和以影城好莱坞为主题的米高梅酒店。2002 年,在深圳诞生了首家真正意义上的主题酒店――威尼斯酒店。其中盛极一时的以红楼梦文化为主题的大观园酒店,最为人们所熟知。目前,主题酒店主要有如下分类:自然风光酒店、历史文化酒店、城市特色酒店、名人文化酒店和艺术特色酒店。而拉斐特城堡酒店则属于最后一种。

拉斐特城堡酒店集合了欧洲历代城堡之精华,她是国内独一无二私人城堡。她的主城堡借鉴了法国麦松拉斐特城堡、子爵堡、凡尔赛宫等众多法国城堡的精华进行再创作而成,再现了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臻至完美。来自法国麦松・拉斐特城堡的管理员弗洛昂斯・洪歇尔如此表达自己的震撼:“当看到张・拉斐特城堡屹立在那儿的时候,我的感觉比看到原始的城堡还要激动!张是如此把不同风格完美地糅合在一起,使它们浑然天成、不露痕迹,从而深深地打动你。”

“葡萄酒是欧洲文化的另一个代表,体现着劳动人民千百年来不懈的艺术追求,摒弃商业的内容,它本身就是精致的艺术品。在酒窖的基础上,我还想建造一个酒文化博物馆,城堡和酒是密不可分、相存相依的。”提起葡萄酒,张宇辰有说不完的话题。“拉斐特城堡在每年十一月份都会举办新酒节,我们会将每年新酿的葡萄酒从法国空运过来,全世界在同一天的同一时间为开启新酒举办隆重的仪式。”拉斐特主城堡的地下室,是一间可储存数万瓶葡萄酒的酒窖,面积一千多平方米,来自世界各地各种品牌的葡萄酒在此安身,是北京最大的私人酒文化博物馆,与酒窖相邻的是一间具有法国波尔多地区乡间风情的品酒屋。

虽然目前在国内,马术依然是少数人的娱乐。但是拉斐特城堡酒店马术俱乐部却占地200亩,并拥有纯血马、半血马等共50多匹。

张宇辰坦言:“对于城堡,我可以说投入了全部的感情。”在典型的欧洲城堡文化中,建筑、红酒和马场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张宇辰正在用一个中国人的独特视角诠释着欧洲的城堡文化。张宇辰说,城堡最终要呈现给大家的更多是“大城堡”的概念。比如,不仅吸收西方文化,更会植入本土文化:公寓酒店、生态农业园、跑马场、高尔夫球场、酒庄、剧场、室内景观区、大型温泉会所、四合院等等都会在城堡不同区域大放异彩。

神秘的巴比盛宴

关于拉斐特城堡酒店,流传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传说。比如,2008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以4000 万的价格租下拉斐特城堡酒店作为俄罗斯奥运代表团的驻地。普京总统本人原计划入住该酒店,却因与格鲁吉亚在南奥塞梯的冲突而取消。再比如,2007 年法国总统萨科齐首次访华期间曾计划访问拉斐特城堡酒店,却因日程紧张未能成行。事后,萨科齐专门给张宇辰发来热情洋溢的亲笔信,以表达缘悭一面的遗憾。但是,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传说,则是关于2010 年夏天那场神秘的巴比盛宴。

9 月,北京,暑气未消。一条爆炸性的新闻把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这里――股神巴菲特和美国首富比尔・盖茨与中国富豪们共聚北京商讨慈善事宜的消息早已被中外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一时间,“巴比晚宴”四个字成了大家街谈巷议的一个最时髦、最流行的热词。谁会接到这场豪华“夜宴”的邀请?“巴比”会请大家吃什么、谈什么?这场夜宴的地点将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在此之前,一向口风严实的比尔・盖茨还没有透露任何此次中国慈善晚宴的相关信息,协办此次活动的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也表示,此次晚宴的消息将严格保密,包括与会人员、宴会地点等,并谢绝任何媒体入内。如此低调的态度更惹得媒体和社会各界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等待答案的揭晓。

让盖茨没有想到的是,9 月27 日晚,潘石屹却提前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已收到邀请,将前往赴宴”,并透露此次晚宴的时间和地点是:9 月29 日下午5 时至7 时半的北京拉斐特城堡。一石激起千层浪,得到消息的媒体记者从28 日早上就开始络绎不绝地涌

向拉斐特城堡探访,却因为严密的安保措施,200 多名记者均被挡在了城堡外的桥头上。听说比尔・盖茨等富豪在晚宴结束后会直接入住城堡酒店,很多记者想尽办法想混进城堡内,比如化妆成送菜的小工还有快递员,但还是被戒备森严的层层关卡识破,无功而返,望城兴叹。

如今,巴菲特和盖茨与中国50 名富豪以“慈善公益”为题促膝谈心的夜宴已成历史。然而,这场带有神秘色彩的夜宴引发人们对拉斐特城堡的持续关注还在发酵。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举办这场盛会?张宇辰解释说:或许城堡是一个特别适合举行“私人聚会”的地方,很有亲切感。因为这次晚宴本来就是“巴比”以私人身份发出的邀请,这意味着谈话内容不对外公开,富豪们可以没有承诺的压力。另外,城堡的历史气息和文化氛围也很好地契合了参与者的身份和地位。谈起“巴比”等人对拉斐特城堡的评价,张宇辰说,城堡迎来这些尊贵的客人很有面子,客人们都很满意,晚宴进行得很愉快,自助餐吃得很“开胃”,交流也非常轻松自然,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精彩而难忘的夜晚。他们喜欢城堡,欣赏这里的一切,这是我的荣耀。除了这次聚会上结识了更多的朋友,我最大的收获是看到“巴比晚宴”引发的大众对慈善事业的巨大推动。所以让我评价这次“巴比晚宴”的话,我会说,“它只是一顿饭,当然,它也不仅仅是一顿饭。”

低调的文化骑士

虽然身家过亿,但张宇辰至今仍然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网络时代无孔不入,但是关于张宇辰的新闻却仅有寥寥数篇。

他的夫人周建明女士是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在物流和销售领域成就显著。现在,品鉴和销售世界顶级红酒是她的主营业务之一。他们育有两个子女,儿子张钊和女儿张晶。依照一般人的想象,拉斐特城堡酒店作为家族企业,让自己的子女进入其中担任要职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张宇辰的孩子和夫人都不会介入企业的任何一件事情,所有的决策都是他和他的团队共同完成。守业比创业更难。张宇辰对自己的孩子说:第一,我希望你们学一些真正的本事;第二,一定要有敬业精神,有一种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做事理念。否则就算眼前拥有万贯家产,可能一两个投资就把你给毁掉了。在商界,有很多这样的先例。

时下,张宇辰的目光从欧洲城堡转向了中国朝鲜族的民俗文化。以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州60 周年献礼为契机,张宇辰在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规划建设“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工程。该项目位于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总规划占地面积390公顷,总投资20 亿元,预计2016 年建设完成,由延吉市招商引资,北京宇辰集团投资开发建设。

谈起手头上这一尚未完成的作品,张宇辰信心满满地表示:我相信任何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被震撼、被感动的。中国朝鲜族民俗园项目以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为核心,最完整地聚集了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要素,以打造图们江区域民俗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成为展现中国朝鲜民俗文化的一个平台,是延边朝鲜民俗旅游面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与此前不同的是,张宇辰把该项目主要操盘工作交给了独子――张钊,现任北京宇辰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提起“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张钊兴致勃勃。从朝鲜族的泡菜米酒等民俗文化到特色建筑,如数家珍。与父亲一样,在澳洲留学期间,张钊主修的专业是建筑设计。

作为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张宇辰投入全部身心,精雕细琢一座可能20 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不能收回成本的城堡,这件事除了需要非凡的眼光和智慧,还要有沉稳的风格和耐力。

对于张宇辰来说,所有与张・拉斐特城堡相关的荣耀与光环,都已经变成了过去式。

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范文第5篇

你说王家卫是专注也好,说他是自恋也不为过,但在如今这个商业操作的电影工业里,这个戴着墨镜、用力吸烟的中年男人总有一些让人琢磨不透的地方。那个烟雾袅袅的身影里似乎总隐藏着暗淡且执拗的时代情怀。也许,王真的是当代导演群体里为数不多的艺术家。

在世界范围里,王家卫在2000年完成的《花样年华》都可以算作是影响力最大的华语电影之一。你也许没有完整地看过这部电影,但你一定听过它的名字;你也许没有记住故事的情节,但你一定不会忘记张曼玉穿着旗袍摇曳身姿的模样;你也许不能理解故事结尾隐喻着的那段压抑情感,但你一定会在听到的电影音乐的瞬间陷入良久的怅然若失。《花样年华》的创作、发表、讨论都贯穿了一个电影时期,影响了中西方的几代人。影评家可以研究色彩与光影在这部电影里的情绪化表现,文艺理论家可以探讨法国新浪潮对这部电影叙述结构的影响,文化研究者可以阐述这部电影的视觉形象对大众文化心理的巨大刺激,文艺男女青年可以繁复琢磨那第二张船票的意义,设计师可以在悠扬的歌声里分析电影中黑底白字、醒目标语的运用。总之,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还专注于对这部电影内部元素的探讨,那么,这种层面的解读显然是不够的。

《花样年华》的故事情节回想起来总让人感觉十分遥远。表面简单甚至有些俗套的剧情总让人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任何试图用苏丽珍与周慕云两人之间的关系来介绍这部电影的举动都让人感到肤浅。但任何层面的解读都不能离开视觉信息的表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香港,梁朝伟饰演的报社编辑周慕云和太太搬进一间住户多是上海人的公寓。在这里他遇到了由张曼玉饰演的陈太太苏丽珍。在成为邻居之后,他们各自发现了自己的另一半在外的事实。两个受伤且孤单的人走在了一起,在似有似无的倾诉与商讨中谈论着飘渺的未来和现实的琐碎。面对配偶的出轨,苏丽珍和周慕云的秘密相处多半有些报复且效仿的意味,但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又是那么的平淡,那么的无聊,什么都没有发生。在小心地试探婚外情的滋味里,两人更多看到的是家庭社会对自己的束缚,自我内心的孤独和无可奈何。最后两人始终没有走在一起,电影在什么都没有发生里忧伤地结束。

所以说,与其在这里整理电影情节中对两人情愫发生的描写,倒不如细心品味那些没有发生的留白。王在这段故事里讲述的更多的是那些没有发生的爱情,或者说那些需要借助“爱情”这个词语来表达的情感。王家卫似乎总是试图在电影里讨论一种似有似无的存在,一种只能被感觉、但不能被表现的关系。从《花样年华》到《2046》,再到后来的《蓝莓之夜》,甚至是2013年的《一代宗师》都是如此。

就如同电影里苏丽珍和周慕云似有似无的相处,和飘渺无踪的爱情,他们的幽会淡的就像流水,日子的流逝犹如烟雾。一切事物或是关系的存在都让人难以琢磨,不能掌握,不可挽留。王家卫的电影镜头仿佛一直在捕捉两只相互缠绕的手,运用最美丽的角度和最魅惑的光线描绘这两只手的相互吸引。但至始至终,这两只手都没有触到对方,他们总在指尖即将碰到彼此的那一刻缓缓退去。观众满怀期待地盼望看见他们牵手,但最终都是抱憾而归。面对那种怅然若失的、无法填补的心中空白,我们作为观者,只能在如梦如幻的光影舞蹈里自我安慰,不断感叹:太美了,这一切都美得太不真实。

苏丽珍和周慕云一边相互慰藉一边相互回避,最终产生的便是刻骨铭心的思念,和不可取代的回忆。这种情愫是极度私人化的,不能被表达,不能被分享的。因此这种感觉也是脆弱的,忧伤的,孤独的。这似乎是王家卫长久以来对于所谓“爱情”的定义:那种美好的,纯粹的,不能被实现的情感。这种略显造作矫情的心理其实潜藏于很多人的内心,只不过是王把它放大并过度美化了。人们看着电影里苏与周来回躲闪的爱,也看着自己遥不可及的回忆。毕竟,每个人都年轻过,都爱慕过,都有些不能说的秘密,都有与“那些年”相关的心情。所以,人们爱这部电影,爱苏与周之间不能实现的情意,更爱自己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关于自己的“遗失的美好”。谈起《花样年华》,人们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理解:最美好的年华与最糟糕的爱情,浮生若梦的艺术魅力,华丽的忧伤,爱情的形而上,为了道别的相遇,等等。如果用王家卫惯用的台词解说法,《一代宗师》里倒是有一句话很能点破他在电影创作里暗含的价值观,那便是“人生若是无悔,那该有多无趣啊。”

《花样年华》刚上映时的我还在读小学,那时的我几乎没有看懂这部电影的能力。我只记得这部电影只有两个演员,光线一直很暗,女主角的旗袍非常美。我相信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对这部电影的记忆点和理解力都是不一样的:年轻女孩儿在身体刚长出女人摸样的时候都希望有一条如电影中那般剪裁有致、凸显身段的印花旗袍,那低头漫步的样子、若有所思的神态就是所谓的“花样年华”;上了年纪的家庭主妇也许会对女孩儿们跟风式的理解与效仿感到不屑一顾,毕竟,那种为了下楼买一碗混沌就精心打扮自己的寂寞不是所有年龄的女人都能懂的,那精致妆容下掩盖的忧愁和等待丈夫电话的无奈才是他们逝去的“花样年华”;而对于那些衣食无忧、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们来说,他们在记住张曼玉性感妩媚的身姿之外,也许还能感受到一丝内心的惆怅,他们或许是感叹自己当年的纯真爱恋,也或许是在怀念那个年代的小资意味,总之那些让他们沉默的东西都关乎一个已不存在“花样年华”,只怪如今他们眼前的世界都太现实了,太浮躁了,太不浪漫了。

所以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不仅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更是一种意义深远的符号。不同年龄身份的人都能在苏丽珍和周慕云的爱情悲剧里读到一层关于自己的故事。“花样年华”这四个字每每被提及,总会指向一些超越电影故事本身的社会意义。好比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在酒吧里,你还可以在小资的蓝调音乐里,点一杯“花样年华”,品尝所谓寂寞的甜蜜或是苦涩;在手机软件里,你也可以在自己的照片上加上“花样年华”效果,顿时时光仿佛倒流,你的背影镶嵌在了一个泛黄的、幽静的、怀旧的年代里;在毕业舞会上,你也可以用“花样年华”四个字给这场盛大的成人礼命名,到场的所有姑娘们必须身着旗袍,青年们必须架起绅士的西服和领结,在或是嬉闹或是倾诉的环境里,少年开始步入成熟的世界,年轻的男女开始模仿起电视里成年人的样子;在新建的商品房里,你也可以找到用“花样年华”标榜自己的高档住宅小区,这里的开发商告诉你,住进来你就可以享受奢华优雅的人生态度,精致的装修格调只为生活从容的你而打造,住在这里的男男女女从不会为社会现实和生活压力所困扰,他们的精神世界已经超越了物质的追求与享受,他们的情怀停留在一个怀旧的、绅士的、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里,这里是心灵的避风港,是情调的温柔乡。

张曼玉身着精致旗袍的背影,梁朝伟紧锁眉头的深情,王家卫浓墨重彩的六十年代,这些深入人心的视觉形象只是《花样年华》这个大符号下的小片段。如今“花样年华”已成为了人们脑中心照不宣的知名品牌,它所意味的价值和含义是因人而异的,是千变万化的,是不断生长的。这部电影对与人们自身心理以及整个社会的视觉文化而言,在一个后资本主义的生产环境里,它的符号资本、或是象征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它本身作为一部电影的使用和消费价值。这种视觉层面的符号资本,就是鲍德里亚所说的“仿像”(Simulacra)。

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是法国七十年代之后一位思想界的重要人物。他几乎了法兰克福学派在二战前批判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理论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高级资本主义的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在如今这个后工业社会的现实环境里,中国的文化产业与其说是在遵循后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倒不如说是体现了经济分析的缺失环节。我们每天正在生产制造和被消费的事物,与其说是体现了其经济资本和实用价值,倒不如说是实现了其象征资本或符号价值。所以说,用鲍德里亚的“仿像”理论再来解读《花样年华》在当今社会里的符号价值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今天我们生活的城市早已不再是十九世纪的那样:高耸入云的烟囱证明着人类工业的实力,漫天飞舞的传单和宣讲告知着世界政治革命的激动;如今的城市里住着匆忙奔波的中产阶级,超级市场、快餐服务、网上购物节省了所有不必要的消费精力,人们为自己积蓄的更多的是自我的私人空间,用来建筑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在一个虚拟的平台上和外界分享自己的“假象”。现代城市,是衣食无忧的人们快速制造生产符号、传媒、密码的场所。各种爆发式的流行文化的产生和社交网络的不断推广,也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这种后工业社会文化的本质。《花样年华》里苏丽珍和周慕云模仿着自己另一半出轨的样子,在幽暗的餐厅里吃饭,在秘密的酒店里碰面,他们看着一个遥不可及的爱人,想象着自己与她或是他相处时的样子,听着周璇迷幻悠长的歌声描绘着一种虚无,苏与周深陷在他们内心的遐想世界里,无法自拔,甚至忘记了面对面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对话。于是,该说的话都没有说,该做的事都没有做。他们的幽会只是停留在外表的模仿上,真正的内心还是无法走出那个年代里社会传统对于家庭观念的束缚。在躲避邻居的闲言碎语里,他们也相互躲避着彼此的感情。毕竟,奋不顾身的爱恋会让人输得身无分文,优雅的距离才是安全感的保证。于是,他们也不出意外地相互错过了彼此最美好的花样年华,如烟花般绚烂的爱情只存在于相互的躲闪与交锋里,拖着长长的尾巴,情绪的悸动只是短暂的流星,而那最长久的,只是反复回味的过去与流星划过后难以察觉的冰凉轨迹。

苏和周模仿着出轨的样子,偷偷尝试着所谓“真爱”的感觉,品尝到的只会是自己内心的寂寞和时代的无奈。我们作为多情的旁观者,也会不自觉地模仿起他们想爱不敢爱的姿态,用于解释那些如今让我们悔恨的过去,没实现的诺言,没看完的电影,没寄出去的信。或是更加自恋地把自己的形象带入到那个过度装饰的年代,在张曼玉摇曳的身姿里看到自己的模样,在梁朝伟讲究的发型里看到爱人的影子,然后因为他们的天各一方而哭得死去活来。从此之后,《花样年华》的深红色海报就像一个梦境,不断地出现在自己怅然若失的时刻里。张曼玉下楼时弥漫空中的大提琴也似乎成为了心底的曲子,听一听就会似的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们就是这样容易为虚假的美好而动情,为自己投射的影子而哭泣。从超现实的角度来看,我们对这部电影念念不忘的情感,究竟是因为我们可怜苏与周没能实现的爱情还是在可怜我们自身怀疑爱情存在的“真实性”?苏和周模仿着他们理解的爱情的样子,最终走向无果的怀念;而我们也定制了高级的旗袍,模仿着电影里他们眉目传情的神态,但这种仿像的力量带来的真实结果又有谁可以预言呢?或者是,有谁还在在意这种模仿的结果呢?只要模仿者能够沉浸在那种模仿的行为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怀旧的小资情怀里就够了。

鲍德里亚在他的“仿像”(Simulacra)理论里一直在解释“超现实”(Hyperreal)和“仿真”(Simulation)的概念。他多次强调在后工业时代的消费社会里,商品的实用功能意义正在趋于消失,商品的“仿像”文化消费则占居了消费行为的本质。人们喝的不再是百事可乐的味道,而是消费自己在喝百事可乐时的形象;年轻人不再是需要时尚服装的保暖或舒适功能,而是在购买着自我个性展示的资源;人们观看的也不再是《花样年华》里苏与周之间的爱情挽歌,而是在消费自身投射在那个形象、那个年代里的假想,甚至是在购买一种文艺情怀和怀旧情愫的体验,把电影的本身转化为自我感受的表达,甚至最终将它幻化为包装自我精神世界的谈资。

如今,人们在消费商品时如果还只是在购买事物的功能实用性,那就必须面对一个事实:承认一种物质消费和为了实现物质消费而工作的虚无感。这种为了物质而燃烧自我生命的虚无感是令人恐惧的。于是,现代消费文化的心理便在潜意识里努力将现代文明的物质消费逐步转化为一种意识形态层面的美学消费。就好比名牌皮包的广告告知人们的不再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宣扬着一种生活姿态,标榜着一种身份符号。而《花样年华》那精致优美的视觉表达则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电影叙事本身的,类似于时尚和广告的影响力。旗袍,香烟,老唱片,甚至是“第二张船票”的表达,和结尾处在吴哥窟说出秘密的私人行为,这一切形象都极其有效地击中了观众的内心。尤其是在追求文艺、渴望怀旧、思想小资的受众群体里产生了一种不可估量的刺激。王家卫在用电影媒介实现自身爱情观表达的同时,也描摹了一个忧伤而美丽的意象,在深情的大提琴音乐里,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华丽的而“无法实现的美好”的“仿真”世界。无数男女在这个仿真的六十年代香港楼房里,看到了自己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形象,或是那些与故事相关的思念、感伤、悸动。总之,经过每个观看个体的私人化加工,无数个王丽珍,张丽珍,刘丽珍出现了,她们都踩着婉约的步子走在自己的臆想世界里,哼着只属于那个年代的小曲。在《花样年华》这个王家卫式的老香港“仿像”世界里,衍生出的,是由无数个大脑共同编织描绘的六十年代,爱的迷茫,心灵的孤寂,逝去的美好。这一切的一切都组合成了一个年代关于另一个年代的情愫,一个超越实现本身的,形而上的“超现实”世界。

相关期刊更多

花样盛年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妇女报社

内蒙古画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社会与公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