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画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画”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我们通常把儿童自己画的画儿称为“儿童画”,儿童画画家为儿童画的画儿也是“儿童画”。这里所说的儿童画教学,主要指对儿童进行绘画的教学。
第一,要重视培养儿童画兴趣特长的黄金期
曾有人对各级各类学校绘画的普及程度进行过统计,结果表明: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中,接受绘画教育人数最多的当属幼儿园和小学。可以说,幼儿园和小学是艺术的摇篮,几乎每个孩子都要接受美术的启蒙教育。这一阶段,孩子们学习文化课的压力不大,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身边的万事万物,是培养孩子兴趣、特长的黄金时期。儿童三至五岁时,其视觉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年人,已经具备学习绘画的生理条件,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培养、教育。因此,对儿童的美术启蒙教育应该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对儿童实施早期的绘画启蒙教育,既可以开发智力,又能够培养动手能力;既可以培养审美意识,又能够形成技能技巧;既可以激发学习儿童画的兴趣,又能够培养儿童的特长。同时,对儿童学习其他文化知识也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注意区分儿童画的类型
儿童画和其他画一样,也可以按照绘画形式分为三类:一是线描画,二是彩色画,三是水墨画。学习这三大画种的任务、目的及侧重点各不相同。
线描画主要包括简笔画、卡通画,旨在训练学生的造型基本功,是各类儿童画的基础。这类画,工具材料简单,技术难度较小,操作方便,见效又快,但不宜长期单一地学这类画,否则,会使学生觉得单调乏味,长进不明显,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半途而废。
彩色画,即勾线填写的画。可用彩水笔、油画棒、蜡笔等不同笔作画,也可用水粉、水彩去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以及对勾线、涂色等专业技巧的掌握。
水墨画,指的是用毛笔蘸上水、墨和国画颜料所作的画。儿童学的水墨画,以写意花鸟画为主,也可学一些山水、人物、鱼、虫、禽、兽之类。目的是继承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语言,学习中国画的笔法、墨法和水法等专业技巧。中国画,尤其是儿童画国画,对造型的要求可放松些,不宜过分苛求。有时画得走点样,合情不合理,这都很正常。这样才富有童趣,天真可爱,憨态可掬,更有一种原始的美感。
线条画是学习中国画的基本功。可通过对线描画的训练,培养儿童把握中国画形态的能力,塑造出比较好的造型。
线描画和彩色勾填画,与大学生的素描画和色彩画类似,都是解决形和色的问题,属绘画的基础基本功,而中国画则属专业基本功。儿童画的线描画是他们将来学习素描和书法的基础,彩色勾填画还是将来学色彩画的基础,应该引起重视。
从临摹、写生到记忆、想像和创作是儿童画教学的一条途径。各阶段又有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儿童通过大量的临摹范画,即可继承前人的构思创意,又能学到优秀的表现方法。达芬奇说得好:“会模仿的人才会创造。”道出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我们不能只片面追求学生的智力开发,强调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培养,同时,也要让儿童学到绘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绘画本领主要依靠临摹范画获得。
儿童通过临摹范画,掌握了绘画造型的艺术语言之后,方可进行写生。写生的目的是使儿童充满激情和新鲜感,去表现他们身边的现实生活。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概括取舍能力和表现能力等等。
记忆画和想像画都属儿童创作画的范畴。儿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长期的临摹、写生、读画,既掌握了绘画方法,又培养了形象记忆能力和丰富想像力,这就为创作奠定了基础。
儿童的绘画创作不同于专业画家搞创作。画家搞创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构思、创意到搜集素材,再到起草稿、定稿,最后制作,各环节要求都很严格。而儿童在进行创作时,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喜欢凭着自己的记忆和想像,随意发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另外,儿童还缺乏创作经验,老师应因势利导,从选材到构思立意,从构思到形象塑造及设色,该肯定的就肯定,该调整的就调整。在绘制技巧上,也要帮助学生反复锤炼。这样,才能诞生一幅好作品。
总之,在儿童画教学领域里,还有很大的理论探索空间,需要我们的启蒙老师去发掘和开拓,也需要我们去实践、去总结,更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发现儿童画教学规律,用这些理和规律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儿童美术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阎飞.影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因素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1.
一、提高儿童画创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是《美术课程标准》理念之一,是儿童画创作的基础。学生对自然界中的事物如果没有积极的感情参与认识活动,不可能创作出完美的、积极向上的、创造性的画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录像、范画、故事、音乐、游戏、计算机网络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通过欣赏小朋友的优秀儿童画作品,消除了学生对创作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美术大师作品,领悟主题思想,分析艺术成就及创作方法,分辨美丑,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了教育。另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熟悉生活,在生活中实践是儿童画创作的前提,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在实践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好的、有意义的东西,围绕生活中的情节观察人物思想感情、形象、动态等,把握人生的积极因素,广泛搜集素材,或写、或画,日积月累,创作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广,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正式创作做好了铺垫。
二、确立儿童画创作主题
确立创作主题是儿童画创作最重要一环,可以教师命题,也可学生自主命题;可以先有主题再画画,也可以根据感受先画画再考虑题目。主题应该是儿童在生活中有所感受、印象深刻、感兴趣的。在实践中,我们要特别注重主题思想性,使其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美好的感情。主题的范围可以大一些,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但更主要的是主题要联系生活实际,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题好,学生有东西可画,就会跃跃欲试。如我曾确立创作主题“演出”,学生有的画家乡正月十五踩高跷,有的画学校里庆“六一”儿童节学生表演,有的画我为爷爷奶奶唱首歌,还有的画小动物表演节目……没有两个同学是一样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这样,既做到有一定范围,又不受主题束缚,自由发挥,甚至是幻想,因为幻想可以激发创造力。生活就像百宝箱,学生就像百宝袋,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心里有教育,眼里有资源,创作主题就无处不在。
三、儿童画的构思与创作
有了主题,学生就要开始构思创作了,这个阶段,我着重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开阔他们的思路,使他们从生活感受中选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题材,并考虑怎样表达。同时,师生间建立平等的关系、和谐的氛围,都会对学生的构思产生影响。学生开始创作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自己的设想,对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加以指导。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根据学生自己的思路来帮助他们,切不可以教师的思路代替学生的想法,随意抹杀学生的创造力,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还要根据儿童画的特点提出作画要求,但不要要求过高,或以成人眼光看待儿童的绘画作品。教师在学生创作中要以表扬为主,婉转地提出修改意见,不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当需要教师动笔修改时,一定要另外拿一张纸演示,让学生自己改正,这也是尊重学生作品的一种表现。如有一次,一个同学创作“洗澡”,他将大象画在水池边帮太阳洗澡……我表扬了他的这种奇思妙想,其他同学的思路似乎也一下子被打开了:树能喷水、人和动物一起洗澡、多功能洗澡机……科学往往就来自幻想,未来这些幻想也许就能成为现实。
四、儿童画的讲评
讲评是儿童画创作教学再提高的途径。斯塔费尔比姆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学生如果一味受到批评贬低,兴趣就会丧失。如我在教学中通过展览观摩好作品,让作者讲创作过程,其他同学可自由提问,我称之为“取长补短”。我还通过自评、互评、座谈等方式让学生自主交流,我称之为“七嘴八舌”。最后由教师总结,总结时要多鼓励表扬,不批评,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我通常从技能技巧、主题思想、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卫生习惯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挖掘每个人的长处,维护其自信、自尊是我的评价原则。评价千万别“一棒子将学生打死”,从而限制了他们创造精神的发展。其实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就会很容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形成发展性评价。
关键词:民间美术;美术家;儿童画;联想
一、取民间美术的随意性造型和时空综合造型构图,
炼儿童画“穿越”时空的创意无限
民间美术构图存在其随意性的特点。比如,金山农民画的构图形式,具有极大的随意性。我们在儿童绘画作品中也有见到,但儿童画的构图与农民画相比略显单调,我们可以多让学生欣赏农民画构图,以它为参考画出儿童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所以在儿童画教学中,让学生多从生活入手,多写生。再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作品中的造型,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结合民间美术家不仅能将一个物体的几个特征同时表现出来,还能多角度观察到几组物体的特征,做综合表现,它们又能把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物体与事件组合在同一画面中,表现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有一次,其中一个学生刚好去参观了养猪场,就一口气在纸上画了“穿越”时空的《智能养猪场》,有农民种粮食、收割粮食、侍养员喂养等全过程。通过对民间美术作品构图欣赏,学生在猪的身上画上了美丽的花纹,创作的这幅画还获得了区科幻画比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二、取其完善性与概括性造型特点,炼儿童丰富的现象力和概括造型能力
民间美术造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崇尚完善。在作品中,很少看见残缺的人物形象,它讲究人物的完整性。民间美术造型上的概括也是其一大特色。概括性手法最突出的是大胆取舍,力求“舍其形而求其神”为突出本体。如河北武强年画的门神造型为了突出“粗眉大目,神形要足”的特征,艺人不惜将人体比例缩减为四个头高,体态横向夸张,充满整个画面,形成一种身架四撑,方厚如山的力度。而在儿童画中,概括性的造型,求全求大的审美意识也是随处可见的。我们可通过鉴赏再进行临变作业,要求在临变过程中,引进学生自己的联想、体验,进行一些创造,这样学生会很快进入创造者的角色,增强信心,增加兴趣。
三、取其民间美术强烈浓重与柔和典雅的色彩,炼其儿童画中丰富色彩的表现力
中国民间图形的色彩形式是两种极端的色彩形式并存,极为典雅的调和色彩构成和极为浓重强烈的对比色彩构成。如金山农民画,喜爱用纯度高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作品,还能巧妙运用补色关系,把各种色彩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黑白相间,红绿相映,单纯中显丰富,对比中求和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装饰风格。儿童画的色彩与此殊途同归,是一片阳光照耀的圣地,所以它们的色彩也无形中力求艳丽丰富。
四、取其民间美术形式多样的技法,炼其儿童画创作形式的多样性
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剪纸、年画、农民画、等等。技法也是各有不同的,但就民间艺人用材料来说,大多是就地取材,信手拈来的材料作品。我鼓励学生学习民间艺人那样合理地运用材料,启发学生以生活环境周围随手可拈的东西,通过画画、剪剪等,变着法子地使形式更促进内容上的完善。
民间美术活动,是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弘扬民族文化应尽的一份责任。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中去继承与发扬它,挖掘民间艺术的精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挖掘民间美术素材,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收集民间美术的点点滴滴,使这一艺术奇葩在少儿纯洁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开花。
参考文献:
[美]摩伊・凯特利.少儿绘画辅导探索.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关键词】儿童画;教学;能力;培养
每个人的绘画能力都是与生俱来的,孩子都有爱画画的特质。但孩子们绘画的特质表现的多与少,与为孩子提供绘画的环境有关。学画的天分虽然重要,但还得主要靠后天的培养与努力。所谓儿童画,即是能够反映儿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能反映出儿童的天性,反映出儿童内心情感和个性的绘画作品。儿童画教学是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儿童绘画教育不仅能够对儿童进行“全面智力启蒙”,而且还能更有效地调动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进而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这也正是有远见的父母们首选绘画作为其子女早期教育课程的主要原因。在多年的儿童画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绘画不仅能开发孩子的许多潜能,而且能培养和提高他们诸多能力。
1. 赏识与信任是提升孩子学习的动力 有赏识才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从生理到心理尚处在不成熟阶段,在这个年龄段上,不可能谈到什么“任务”、“毅力”或“责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喜欢画画,把画画好完全取决于兴趣。但许多孩子的绘画兴趣还要靠老师来激发与培养。因此,在儿童画教学中,教师要赏识每一个孩子,辅以诱导、启发、培养。在儿童画教学中通过欣赏、游戏、讲故事及电教手段等方法来激发兴趣。同时绘画内容也要选择与儿童相贴近的生活内容,如动物、植物、孩子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动画片中的形象内容等等,男孩和女孩喜好的绘画对象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把握好孩子的兴趣点。教学中要不断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作热情,调动儿童内在的潜力,增加肌肉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老师还应该及时告诉孩子:“你真棒!”让孩子们感受绘画的快乐,体验绘画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将绘画变成孩子永久的兴趣。
有信任才能使儿童充满自信。儿童画画,是儿童的天性流露,儿童绘画看似简单,却并非如此。儿童绘画常常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加以集中夸张,在夸张变形的基础上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因此与生活原型的真实比例有所不同。因此,在绘画过程中困难与阻力也处处存在。当孩子遇到困难画不出来时,教师要耐心地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譬如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的动作,都能给孩子带去温暖和力量,并且要告诉孩子:“你能行!”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家长并没有这样去做,常常对孩子说:“画的是什么?”“怎么不像?”“你看别人画的多好,你画的这是什么呀……”用这些否定语言对待孩子。或是用不信任的语言“这是你画的?老师帮忙了吧?”久而久之,孩子绘画的积极性就会被家长的评价所抹杀。儿童绘画不能用大人的像与不像的眼光来评价,而是换个角度想问题,既不要高高在上,也不可妄加评论,而是要降低姿态,倾听孩子的讲述,让孩子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听完孩子的讲解后,我们才能深入孩子的心灵世界,所以说鼓励和表扬才是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2. 培养观察意识,提升观察能力 一切活动,观察是基础,成人要提供观察的条件,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在活动开始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绘画欲望,不能为了绘画而绘画,还要介绍与主题相关的许多知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绘画的同时,丰富儿童的知识面,拓展儿童的视野,进而培养孩子倾听、理解、思考、表达等多种能力。
幼儿的认知规律是先整体后局部,他们的记忆是连续的。因此,在示范的时侯尽量少说话,不要干扰孩子观察绘画的步骤。在绘画过程中,最好采用一气呵成的方式将主题画出来,给孩子提供观察的条件,呈现连续而完整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迫使孩子观察整体,养成认识和表现整体形象的习惯,在认知中慢慢学会观察。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以连续的方式进行,没有时间做小动作,如果不认真观察,忽略了这一笔下一笔就接不上了。孩子观察完后,凭借自己完整连续的记忆,再一气呵成地画在纸上,很容易形成成就感,而且在连续观察的过程中,孩子学习的专注力也会得到提升。这种教法和传统的教法(教师画一笔孩子画一笔)相比,前者注重整体的把握,有利于建构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后者则相反,不仅教法死板,孩子学习较为被动,没有主动观察的意识,而且还会影响孩子专注力,教师画一笔孩子画一笔,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会画好,能力弱的孩子比较吃力,教师在等待全部的孩子画好后才开始教下一笔,在这种等待的过程中,能力强动作快的孩子往往会分心,专注力就会逐渐破坏。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使孩子逐渐养成乐于观察、善于观察、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3. 培养创作思维,提升想象能力 在孩子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启发引导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给孩子想象的空间,鼓励孩子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手中的画笔展现出来。儿童时期孩子们最富幻想,他们的美术作品常常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儿童画中的想象力是在外界现实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了加工改造,从而形成创作新的形象的过程。因此,需要优化教学过程,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孩子进行启发和点拨,引导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概括形象引导发散思维。概括形象是具体形象高度集中概括的图像。如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引导孩子以概括形象为发散点,联想到具体形象,这是形象思维的心理过程,同时是创造形象的必要基础。如:在教学中出示三角形,问孩子:“它像什么?”孩子们顺着这条线索展开想象,得出很多答案:像三角板,像红领巾,像小红旗,像宝塔等。思维发散愈广阔,愈充分,创造出来的形象就愈多愈丰富。
3.2 从具体形象引导发散思维。具体形象有自己的属性,以及和其它事物的联系。引导孩子通过具体形象去联想其它的形象,既加深了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同时丰富了绘画内容。教学时,要选择孩子比较熟悉且符合儿童绘画心理特征的具体形象为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启发他们把思维扩散到四面八方。如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添画,续画的教学形式,提供不完整的图画,让孩子们自由的发挥想象,补充添加使画面更丰富更形象,并通过讲述意图来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创造思维能力,既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同时又为儿童创作题材各异的画面提供丰富的素材。
3.3 多渠道培养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最大特点是:“同中求异”因此,又叫“求异思维”。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示范讲解。通过一题多画,一题多变,一画多想等形式训练孩子们的求异思维品质。培养孩子们运用丰富想象求异,敢于大胆幻想求异,善于从想象中求异,从敏锐的观察中求异,从而提高创造能力。如:在《热气球》活动中,我先利用幻灯介绍热气球的结构和原理,启发引导幼儿来设计不同形象来取代圆形的气囊……结果孩子们设计出以动物,交通工具等为形象的热气球来,效果非常好。
3.4 创设绘画情景,指导儿童进行创作。引导孩子们进入画境,融感情于绘画内容之中,提高儿童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引导孩子们进入画境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设置情景,诱导孩子们置身于创作的故事情景之中;再让孩子们作画,则一幅幅生动有趣,天真稚拙的画面跃然纸上,逗人喜爱,显露出小朋友的创造智慧和创造才能。(2)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展开讨论引人情景。创作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创作主题设计问题,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问题,支持孩子们大胆发表见解,通过孩子们自己探索,解答问题,从而进入绘画情景,深化绘画主题。启发性的问题能让孩子们按教师的思路一步步走进绘画情景中,拓宽孩子们的创造思维,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进入绘画的具体情景,这样思维就更加活跃。在指导孩子们创作过程中,发现个性较强的作品进行展示评比,使整个教学过程更能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孩子们的主体关系。(3)以孩子熟悉的故事为绘画题材,展开联想,创设情景。利用教过的讲过的故事为题材,创设情景,展开联想,进入绘画情景。我们必须通过亲身实践,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才能培养孩子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因此,我们对每一张画都重在鼓励、表扬、肯定这种创造力,确保创造力的延续与持久。
如何完成教学目的?如何启发学生将“所见、所听、所想”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呢?儿童美术有它自身的特性。正如奥地利美术家弗兰兹・西泽克所揭示的“既然儿童的绘画与成人不同,甚至比成人更纯真,更富创造性,对儿童的美术教育就不能简单地按照成人的意志,对成人的标准教绘儿童成人的画法。”在日常的工作中,本人试图把“儿童画”的创作与小学命题作文的一般教学方法联系起来。
小学命题作文的教学,审题是重要的一环。把握题目的中心词,明确是写人还是记事;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确定主题,根据主题选择有关材料;按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儿童画”的创作,审好题目,确定主题,有助于学生的创作。以下是在工作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一、把握中心词是首要环节
把握中心词,明确要表现的主要是人是事或是物,这是“儿童画”创作的首要环节。没有理解好中心词,很容易将主题搞混。例如第六册的《难忘的旅游风光》(记忆画),其中心词是“风光”,其主题是“旅游风光”,主要要表现的是景物,不是人物。第五册中的《我爱国旗》,其中心词是“我”所要表现的是“我”爱国旗这件事。弄清了中心词,进而教师通过图片,图画的欣赏,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好主题。
二、找出关键词,发挥想象力
找出题目中心关键词语,确定中心内容,是“儿童画,夕创作中的关键所在。例如第四册中的《游太空》(想象画),“游”是关键词,引导学生想理出“游”必须是“人”在“太空”中“遨游”,而不是单纯的描绘太空中的景物;那么“人”为何要到“太空”中去遨游呢?“太空夕夕美在什么地方?“人”如何去“游太空”(交通工具)?提出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思想,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各自个性的美术作品。第三册中《小树林》其关键词语是“林”字,古语说,“独木不成林”,教师要点出画面上应该有很多树,这样才构成“树林”,然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树林”里的飞鸟、走兽,画出不同的树,组成树林,引导学生爱护树林中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
三、选择素材,组织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