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编辑培训

网络编辑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编辑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编辑培训

网络编辑培训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2-0126-02

网络媒体是继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之后的“新媒体”,其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彰显出主流应用的特质,渗透到当下生活的每个角落。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网络媒体发展势头迅猛,网络出版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跨越发展的态势,给传统出版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快融入数字出版、抢占新的制高点,已经成为出版界的共识。正如柳斌杰署长所说,“出版单位要加快向数字化转型。[1]”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网络编辑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网络编辑不仅是技术平台的操作者,也是信息人文价值的创新者;不仅是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更是一位思想者;不仅是多媒体人才,还应该是全媒体人才,从事的是策划编辑网络作品使之适合网络传播的创作活动。因此,在这个信息为王的时代里,培养合格的职业化、专业化复合型网络编辑成为各个出版单位尤其是转型期传统出版社的当务之急。

不久前,我有幸参加了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网络编辑资格培训班。经过十余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与实践,总的体会如下:

一、学习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1.从此次培训班的重要性来说,互联网的发展对网络编辑的需求数量激增,网络编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网站的信息质量和点击率,影响网络媒体以及网站文化建设。开展这次培训班,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宣传理论引导的要求;是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要求;是培养网编人才的要求,更是完善出版从业人员就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要求,我为有机会参加这次培训班感到高兴,这是一次难得的职业拓展和提高机会。我是一名传统出版社的文字编辑,缺乏网络编辑统一的职业标准与规范,对其角色定位和理念建构认识模糊,网络出版对于我而言是一个相对陌生而新鲜的事业,这次来培训可以说是“从零开始”,虽然有很大的压力,但内心仍充满着无限决心和激情。“十二五”期间,我国数字出版业将面临极为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数字出版产业的核心任务,其战略重点都与网络出版产业密切相关,结合行业的发展前景,接受此次业务培训并参加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是规划职业发展、提高才干与能力、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

2.从网络编辑的理论学习来说,在这期培训中,来自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编辑学会、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人民网、人民邮电出版社等多家单位的领导、专家、行业精英向我们悉心解析了网络出版态势、法规与监管,网站定位及策划、栏目与专题策划、界面设计与审美,网站内容管理实务,网站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网站推广及运营,信息网络传播的版权问题,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与责任,网站编辑工具基础,网络社区组织引导与强国论坛,手机报等移动阅读的运用,出版单位新媒体开发运用,数字出版态势、规划与政策,大学生成长平台策划与运营等多视角全方位专题知识。这些内容以实际需求为中心,贴近时代,追踪热点,关注现实,立足前沿,功能互补,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网络媒体的企业实践案例以及教学分析,指导和帮助了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提高,在互动中进步,促进了业务培养与媒体发展的契合。据此,我了解到与传统出版和自己的日常工作相比,网络编辑除需要具备传统出版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之外,还必须掌握较高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这也是与传统编辑最大的不同之处,“网络编辑运营媒体的范围扩大了,现在是全媒体运作时代,不仅要有图文,还要有音视频,他们需要跨媒体选择、加工”[2]。

另外,网络编辑还需要与读者建立良好互动,不同于传统编辑时代无法补救的“遗憾的工作”,网络编辑可以随时接受读者意见,随时对内容或表现形式进行修改,随时优化,并应具备一定的引导能力,需要寻找焦点话题,能通过适当的话题将潜在的受众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人群组合成一批专门的受众,提高传播效率”[3]。除此之外,培养更强的创新能力、更好的适应能力以及更敏锐的信息整合与解读能力,学会在网络平台建立与技术开发商“双赢”的项目合作关系,拓展新的经营模式,提升互联网出版空间等均是现代网络编辑至关重要的“硬件装备”。

在学习中,我对网络编辑的认识和感悟逐渐清晰并愈加强烈。我感受到,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力度和挑战远比我之前的理解要复杂和巨大,网络编辑的发展之路将会在曲折中迎来极其广阔的前景。于是,经过系统扎实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网络出版的重点知识内容,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巩固了相关政策法规的把握理解,加强了职业道德培养和职能意识,既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视野,训练了发散思维,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各项业务增加了知识技能储备,真正做到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并以此指导实践工作。

3.从网络编辑实践上来说,既然是网络编辑,上机实操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方式,是体现一个合格网编工作技能的考查标准。在来培训班之前,我按照要求,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网编运营(WBYY)实操规范并完成了“图片处理”、“基本HTML代码操作”、“文章”共三个模板课程的大部分练习题。这次班上学习,一方面,巩固之前所学;另一方面,结合老师点评,将做练习时遇到的疑问和难点作为此次培训班学习的重点掌握目标,有针对性地去学习、解惑,学练结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上课认真做笔记,下课认真复习,多练多问,自觉主动,尤其是抓住四个晚上共八个小时的宝贵上机时间,抓紧练习,向辅导老师随时请教和沟通,终于在培训结束时,基本掌握了应知应会的操作技能和规范,解决了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突破和提高。

二、转变了某些错误观念

身为图书文字编辑的我,一直以来,总是认为网络编辑就是“筛选复制加粘贴”、推荐、罗列、写写“伪文章”的简单“信息搬运工”和“打字员”。经过这次学习,听了老师们的介绍,面对大量的实操案例,我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无知和简单。网络编辑并不是单纯的信息整合、文字处理,而是一个具备全面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很高的职业,需要相当高的职业水准:一是要求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创作能力;二是要掌握常用的编辑工具和排版工具以及图像处理、网页设计(光影魔术手、Photoshop、Hypersnap、一键排版)等软件;三是必须熟悉搜索引擎优化技能及网络推广手段。一个优秀的网络编辑,可以盘活一个页面、一个专题甚至一个网站,可以为出版社的推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清醒地意识到网络媒体建设中网编承担的重要职责和角色以及肩负的使命:要为网站提供持续、快速的海量资讯和产品,对事件进行多次传播,并对其进行互动、分享、展示,让事件能够多角度呈现、多观点碰撞。

著名出版人三石认为,“现代出版编辑就是能够适应新媒体新技术发展要求的编辑”。因此,我们必须学习适应,适应将埋在纸堆里的案头工作变为熟练操作各种多媒体工具和软件的专业技能,适应将传统出版方式和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有能力有信心运用新技术新理念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在大家的努力下,尽快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目标,让网络编辑这个新兴的行业以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色散发出勃勃生机。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十天的学习,也许显得过于仓促,离高效能地处理网络问题能力还有很大一段距离,通过此次学习,激发起了我对网络产业发展的极大热忱和兴趣,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倍增,我也清楚地意识到,到目前为止,我所了解和掌握的不过是网络编辑专业技能的沧海一粟,WBYY课程内容之丰富全面、形式多样,应用之复杂,都需要今后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深入学习,而想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网络编辑,真正精通各项技能,也并不是纸上谈兵和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历练和累积的过程。

回到单位后,我将这次培训班所得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和总结,重新温习。工作之余,有计划地进阶学习WBYY教程,争取尽快取得二级网编资格甚至更高级别的资格证。这次学习对我的工作起到助推和促进作用,极大地拓宽了我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不管今后是否真的从事网编业务,我都会以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不断完善、蓬勃发展的数字化出版事业,在未来数字化战略竞争的传媒新时代中,为网络文化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方菲.改革开放30年给新闻出版业带来什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01-20.

网络编辑培训范文第2篇

就政策因素来看,早在2006年,国家就先后公布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这三个重要的国家规划中,都把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化的出版、印刷、复制和发展新媒体列入科技创新的重点。这表明:中国新媒体的发展,是有国家政策强有力支持的,这是发展新媒体非常有利的因素。

就技术层面来看,我国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特别是在通讯领域,技术上不但与国际发展水平相当,甚至有些技术领先于国外发达国家。这是我国新媒体发展的先决条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它带来的只是传播方式不同,而非传播内容的改变。计算机是新媒体传播的中心环节,互联网是基本载体。如果说技术因素是“硬实力”的话,那么,编辑因素就属于“软实力”。新媒体大发展仅有技术的硬实力是不够的,要两手都硬才行。也就是说,只有好的内容才能成就优秀的网站。这期间,网站编辑及主编起核心的作用。

引领新媒体发展关键

网络编辑引领新媒体大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命题。不过,在当下,最紧迫的、也是最为便利的办法就是强化国家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首先,强化政府推动的力度。自2006年11月开始全国网编职业资格考试以来,尽管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努力推动,但力度不够大,这从这些年考证的人数不是很多上可以看得出来,而且这些年的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学生,真正属于网络媒体的在职编辑人员的不多。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现象。为此,建议将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考试认证纳入传统编辑职称考试认证系统,成为同一考核系列,实行统一的持证上岗制度以及职称岗位聘任制度。倘若能实施,这也将是出版管理体制中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的重大完善步骤,既符合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升出版文化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比重的政策举措,也是贯彻实施“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核心理念的基础性任务,这将极大地促进新媒体的大发展。

其次,强化职业门槛意识。网络编辑作为一个新职业毕竟时间不长,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以至于整个社会,对它还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但随着网络媒体发展速度之快,人们对新媒体要求之高,急需提高新媒体的质量和品位,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和脱颖而出的问题,非常紧迫。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和考试,另一方面要强化职业门槛意识,让人们真正认识到,网编考证如同律师证考试、会计证考试和教师资格证考试一样,这是进入相应职业的一张门票、船票和通行证。这是新媒体大发展的一个制度性的根本保证。

第三,优化职业资格论证考试的模式。目前的培训考试模式,多为单一化的,属于“单兵种作战”,大多由社会培训机构,或由职业院校组织,既无规模,又未形成合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全日制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师生还没有意识到网络编辑职业资格的重要性,相反一些职业院校、民办院校比较注重。总之,在考证模式方面,我们要实施多条腿走路,形成培训考证的立体架构。

网络编辑培训范文第3篇

网络编辑这一职业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诞生并发展壮大起来的。网络编辑作为一个新兴职业,目前的从业人员主要是由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编辑记者、网站管理员、图文设计等职业中分流出来的。缺乏统一的职业标准与规范,给企业的培训考核及人员使用带来很多技术困难。网络编辑职业的发展,已日益引起业界和相关领域的密切关注。网络编辑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并决定着一个网站整体水平的高低。网络编辑发展到今日,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编辑的自身素质良莠不齐,业务水平不高。网络媒体综合了电视、广播、报纸三大传播媒体的传播特性:既可以传播图像,又可以传播文字、图片,还可以传播声音,这就要求网络编辑掌握多种新闻内容的编辑技能。同时网络媒体自身又有一些独特的技术性特征,这又要求网络编辑熟练掌握相应的网络技术。可惜的是,现阶段的新闻教育还跟不不上时代的发展,各大专院校缺乏专业的网络编辑教育师资,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大都偏重_于传统媒体,很少针对网络缩辑行业开设专门课程,因此未能培养出大量合格的网络编辑人才。目前的网络编辑,一部分是从传统媒体转行的编辑、记者、他们具备新闻编辑技能却缺乏相应的网络技术。另一部分是网络技术员或者电脑图文编辑,他们有技术专长却缺乏传统媒体人所具有的新闻业务功底。还有一部分是刚从中文、新闻、外语等专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既来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又缺乏新闻编辑能力,在行业内部也得不到相应的培训,因此从事的主要是“复制、粘贴”等简单的工作。

职业道德意识淡薄。首先,网站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大都采用纯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把点击率和工作量作为评价网络编辑的指标,并与他们的工资挂钩。这直接导致网络编辑以吸引眼球为最大的新闻价值取向,真实、客观等基本新闻准则被抛在了一边。其次,新闻道德教育却失。即使是获得过新闻专业学位的网络编辑,有些也缺乏新闻职业道德修养。这是因为:各大专院校的新闻专业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迎合市场需求,大都重视职业技能和经验的传授,注重经营与策划能力的培养,实用主义倾向十分明显。至今为止,网络媒体还没有制定出获得广泛认可的职业道德公约。

行业整体地位低,社会认可度不高。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网络编辑在网络行业内部的,地位却不高。这是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媒体发展的历史还不长。一些网络公司的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现在已经进入了“内喀为王”的时代,他们对网络技术的关注仍然大于对传播内容的关注,这使网站中的计算机人才得到了重视,网络编辑则被摆到了不重要的位置。网络传播中的一些不良内容使社会对网络媒体产生了成见。网络编辑作为网络信息的把关人自然难以得到社会认可。

网络编辑未来发展所应具备的素养

编辑要有强烈的创新观念。编辑的创新能力表现在网络媒体编辑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的束缚,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能够及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在新环境、新事物、新问题面前善于捕捉信息,加工出新观念、新设想,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信息时代,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创新永远是最根本的任务,是生命力之所在。因为创新意味着能走在别人的前面,信息时代一个重要的规则是:不一定大的打败小的,而快的一定打败慢的。速度会转换为市场份额、利润率和学习的经验。谁早动手,谁就会有优势,利润也会有提升。没有创新就会立即被人抛弃。这就是“眼球经济”的苛刻要求。想别人所没想的、做别人所没做到的,永远是信息时代在激烈的竞争中安身立命乃至求得发展的根本。出版物的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两方面。在网络出版时代,人们能收到的信息包罗万象,注意为极易分散,只有那些有新意、有价值的信息内容,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在网络和多媒体读物的影响下,人们的阅读习惯、接受方式已经发生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文字叙述,出版物在内容和编排上不应再是单一的叙述,而应是组合式的表达。不仅要有优美的文字还要有精美的图片,不仅要有静态信息还要有动态信息、不仅要凸显内容而且形式上要体现超衔接的特点,满足人们非线性阅读的方式,使内容和形式得到新的统一。这种内容和编排上的新意识,要求编辑在策划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选题、主题内容,还要考虑到版面编排和相关内容,以便使内容具有更高的含金量,形式更符合读者的接受需要。

要提高网络编辑的自身素养。首先,网络编辑必须具有扎实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一个好的网络编辑常常需要独自一人承担从构思策划、采访、网络等多个环节的制作及页面展现。因此,网络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相关专业、新闻传播以及互联网技术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其实,业内对网络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一直存在着争议。争议主要存在于:网络编辑究竟应该是懂技术多一点,还是懂新闻多一点?我们应该以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网络编辑不一定要对新闻很精通,但是他应该具备新闻人的新闻敏感、瞬间把握受众心理的能力、良好的采写编能力;网络编辑也不一定非得是个网络高手,但是他的网络技术能力一定要足以将自己的作品完美地展现在互联网上;另外,网络编辑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反而更为重要,只是这种专业知识未必是新闻知识,也可以是财经、历史、甚至是时尚、女性等知识,因为网络可以是媒体,但不一定是新闻媒体,而这些专业的知识对于网络编辑从事该领域的编辑工作是必须的;其次,网络编辑从事文字工作居多,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网络媒体的“海量”需要不停地更换网页,常常使得大多数网编人员疲于寻找新的信息和内容。这样做的结果是泥沙俱下,有些编辑只注意所选内容是否新奇、抢眼,或只注意追求上传速度而忽略了所传内容在文字方面的不足:“我们有时甚至能在一些长短不过一二百字的新闻里发现好几个错别字:有些

文章的遣词造句粗劣不堪,字里行间更是只求意达而不讲求词句的修饰,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字的优美蕴藉,更影响了读者阅读时美感的产生。”文字功底还表现在快速的构思写作能力上。作为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有着最大优势的网络媒体。要求在第一时间上传新闻,编辑没有快速的构思写作能力是不可想象的。

网络编辑要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和新闻职业道德。一名优秀的网络编辑,必须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这首先表现在编辑工作中,要有为作者、为读者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在工作中应对读者负责,保持网站媒体内容的纯洁性,尽可能减少网站的技术性错误,将一个情趣高雅、知识丰富的网站面对读者,让人们在网络中吸收具有丰富精神营养的同时,也享受到艺术的美感。

“网络编辑是我国新闻工作者中的一部分,作为网络信息的编辑者、者和网上舆论的掌控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网络编辑必须遵循的宣传规律,较强的舆论导向意识是其应该具备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他们也必须遵守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既方便了网络编辑的查询、搜索,但同时也增大了网络编辑过滤、把关和汇总的难度。为了控制好网上的舆论导向,网络编辑更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在观念上树立强烈的新闻舆论导向意识,这样才能对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编辑和把关。

网络编辑要有较强的技术水平。网络传播需要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手段,增强表现效果。作为网络编辑,要会运用多媒体手段,根据稿件特点选择传播方式。因此,网络编辑应当具备报纸媒体需要的文字编辑能力,应当具备广播、电视媒体要求的视频、音频编辑能力,还应当具备网络这个新媒体本身需要的一些能力,如Flash编辑能力。所以说,网络编辑应当是多媒体人才、全媒体人才。

网络编辑培训范文第4篇

技术的进步对网络传播发展是件好事,但是如果缺乏对网络传播的认识和缺乏网络传播人才,那么技术的进步给网络传播带来的或许不一定是积极因素。

传播,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纸媒、广播、电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套相应的操作和管理规范,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能做到规范发展。但网络出现后,情况有所改变,一些传统的传播和新闻理念被忽视了。

萨达姆网络报道的瑕疵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没有迎来2007年新年的阳光,他在2006年12月30日被处以绞刑。全球媒体对此都予以重点报道,文字、图片、影像等等,应该说报道是很全面的。

但是,通过对全球媒体的报道比较发现,我们的一些媒体、主要是网络媒体缺乏一种全局意识,有的甚至是在自觉不自觉地渲染一种血腥的场面。

很多网站从影像上将萨达姆被处绞刑后的镜头通过截取的方式,制作成图片,放在网上,而且是在网站的首页显著位置,打开网页,一个血淋淋人头就直接刺激到网民的眼球,让人感到恶心。以致有一位常年从事新闻报道的人士说,这样的报道方式是对文明的亵渎。再看国际上一些媒体的报道,美国在线、纽约时报(包括网站)、、爱尔兰独立报、泰晤士报、英国卫报、洛杉矶时报、国际先驱报、英国每日电讯、南华早报、印度电讯报等媒体,没有一家采用了类似的带有血腥的图片,即使这些媒体登载了图片,也是萨达姆活着时的图片,只是在文字和标题上指出,萨达姆被处以绞刑了。

实际上,很多网民是不愿看血腥图片的,这是对待死者的不尊重,无论这个死者有多么的死有余辜,毕竟生命的结束对任何人来说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还有网站在其外文版也是在重点版位刊登萨达姆被绞刑后的人头图片,要知道,萨达姆被处绞刑,许多国家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表示反对,但我们有些网站却在外文版上登出这样的照片。

探究这样报道背后的原因

人民日报前总编范敬宜说过,报纸版面一定要有美感,图片报道既要有能起到版面美化的作用,也要正确的引导舆论。因此,当我看到萨达姆报道中一些网站如此渲染的时候,就给这些网站打电话,从版面语言、舆论引导和国际影响向这些网站人员解释时,有几家网站迅速将这些图片撤掉了,但是有些网站却坚持,认为网站是在报道一个事实,没有去渲染。还有的网站表示,这是编辑的意图,他们有他们的道理,不便干预。

通过观察网站的报道和与这些网站相关人员的交谈,我感觉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报道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是网站的新闻报道不同于传统的纸媒报道,网站报道是编辑位置前置,值班的编辑就相当与报社的老总,可以直接将新闻推送出来,而不同于传统媒体,报道刊出前要经过值班主编或总编的签字,缺少最后的把关人,网络编辑的个人意志就上升成为网站的意志,尤其是当编辑缺乏大局意识、或者新闻从业历练的情况下,很容易将不合时宜的新闻传播出来了。

二是随着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很多网站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并且给予高薪,但是对网络编辑却缺少培养和引导。尤其是在NEWS1.0向WEB2.0发展过程中,很多网站认为,要战胜对手,就必须在技术上领先对手,什么博客技术的开发,视频技术的引进和应用等等,不惜给予人、财、物上的支持,还给于其他的优厚待遇。但是,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结果,技术进步最终是为传播内容服务的。相反,很多网站好象是把编辑看成网站的内容搬运工,将浩如烟海的信息搬到网页上来,搬完了就可完成任务了。

三是恶性的比照竞争,导致网站之间出现互盯战术。由于有些网站为了片面追求点击率,不惜找噱头,甚至恶搞,通过对标题的制作、图片的编排来吸引点击率。一旦一家网站出现了一个足以带来点击的标题和图片时,其他的网站就会争相取长补短。再加上网站的随时更新,很快就容易形成一个大致相同的报道版面来,形成一种舆论风潮,而这种舆论风潮可能是与事实扭曲的。

四是网站信息量大,时效性强,每天编辑处理的稿件非常多,很少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思考,尤其是一些大的报道,缺乏传统媒体的缜密部署和经验,分寸的把握、时机的选择、效果的评估等等,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欠缺。尽管当前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转战网站,但是并不能很快就凭个人的力量就能改变网站已经故有的运行惯性,因此,这就给网络新闻报道留下了很多遗憾。

如何夯实网络传播基础

当然,尽管发展已经多年,但网络传播相比较于传统的纸媒、广播电视来说,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和成熟过程,但鉴于网络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广,因此,就有必要加快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和对网络传播报道能力的提高,锻炼出一只信得过的,高水平的网络新闻传播队伍来。

首先,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依然适用于网络传播领域。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全面依然是网络传播的第一要务;新闻报道的党性原则、大局观念依然是网络传播安全运行的基础;社会责任和自律是网络传播成长的标志。传统媒体过去年代的成功的经验是网络媒体必须借鉴也值得借鉴的,只有遵照了这些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和汲取了传统媒体的经验,网络媒体及其传播才能更好地成长。

不可否认,传统的一些理论和观念或许在网络传播时代有些地方落伍了,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完全抛弃这些传统。尤其是新一代成长起来的网络编辑,不少人没有经过正规的传统新闻传播理论教育和实践,并且有着自我张扬的个性,同时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将这些个人的观念带到编辑工作中去,有的甚至以挑战“底线”为荣,这样实际上已经偏离了网络传播的基本方向。因此,随着网络传播逐步进入到大众传播的视野,网络传播必须迅速地补上传统这一课,尽量避免走弯路或者歧路。

网络编辑培训范文第5篇

(一)网络编辑的职业角色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编辑工作者通过对网络信息的编辑工作,发挥着串联、组合、把关等重要作用。随着传播事业的发展,网络编辑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丰富和走向专业化。广义上讲,每个网民都有成为网络编辑的可能,比如,百度贴吧、博客、微博的个人观点的。狭义上讲,网络编辑只是指专业的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编辑工作人员。本文的网络编辑概念范畴是狭义上的网络编辑,即网络媒体的编辑工作者。

(二)网络编辑的社会责任

在我国,严格要求媒介的社会责任。1999年12月,中国报业协会通过的《中国报业自律公约》就提出: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新闻活动管理法规,忠实履行报纸的社会责任,不以任何有损于社会和国家利益的、格调低下的或未经核实的报道内容作为报纸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概括来说,网络编辑的社会责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网络编辑是网络信息的加工者。网络编辑所面临的信息远比传统编辑人所面临的多得多。作为一名网络编辑,要有良好的品德素养,丰富的知识、熟练的网络技术,同时还要擅长选择编辑文稿图片,并与广大群众交流。其次,网络编辑是网络信息的把关人。如今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信息,难免会有一些低俗冗余的信息,这时需要网络遍及来把关,防止网民浪费不必要的经历和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接着,网络编辑更是网络舆论的领航员。自网络盛行以来,网民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他们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这时需要的是网络遍及来把握和引导一个符合传播者希望的大体的方向。

二、网络编辑社会责任的缺失助长了新闻标题问题的出现

(一)虚假标题

网络新闻编辑把关不当,造成虚假新闻泛滥,只靠标题搏人眼球。我国有许多不符资格的网站,只是转载其他网站的新闻。这时不负责任的网络编辑没有认真地核实,只是一味地追求点击量,从而导致虚假新闻标题的出现,令网民失望和不快。

(二)误导性标题

网络编辑故意将新闻标题做得具有误导性,哗众取宠,利用网民的好奇心。比如新浪近期就有《这么多鲜肉狂撩迪丽热巴,却有这么个人被热巴狂撩》,像是这种性质的娱乐的新闻,其内容根本没有什么营养,不过就是总结了演员迪丽热巴在多部剧中扮演的角色,一点新闻价值都没有,结果被网络编辑收集,加上误导性的标题,赚了很多点击量的同时让网民唏嘘不已。

(三)文不对题

对于有的不负责任的网络遍及来说,只要能吸引人,标题可以各种被歪曲和被夸张。还是以新浪新闻为例。新浪曾发过一则《26万月薪的董卿再出错将被罚》的新闻,内容大概为董卿主持在元宵晚会时读错了字。这篇文章本意应该是董卿作为央视主持人本不应该读错字,但标题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感觉像是央视要给董卿处罚一样。

(四)露骨标题

网络新闻因为有其版面上的局限性,所以网络编辑在制作标题的时候就会大胆提炼精华。而这种经过提炼的标题往往是违背道德常理的,网络编辑为增加吸引力会选取血腥、敏感甚至是骇人的元素来构成标题。例如:新民网不久的《丧心病狂!男子亲戚未遂,杀其全家四口包括婴儿》。

三、规避问题网络新闻标题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媒体社会新闻监管

第一,要发挥新闻主管部门对网络社会新闻道德的监管作用。党委宣传部和新闻出版局是我国主要的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一般意义上说,新闻监管部门对新闻工作者的监管,是可以有效防止失实新闻及标题的。所以如果有党委宣传部和新闻出版局这两个部门的合力作用,并制定相应的媒体道德规范,将对新闻标题起到很大的规范作用。

第二,建立相应的网络社会新闻道德预警机制是必要的。因为大多数网民会缺乏判断力,对于一些负面的、不实的新闻没有抵抗力,甚至会加速其传播,从而导致网络编辑因为要迎合大众的爱好而制作不实的新闻标题。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大量真实的网络新闻报道及有典型作用的新闻标题,树立网络媒体在受众心中的形象,进而改变目前的局面。

(二)网络编辑要加强对自身的职业素质的培养

李普曼认为:舆论的本质在于客观、公正、公平地告诉人们。所以网络编辑有义务引导一个正确的、积极的舆论导向,制作符合道德标准,有技术含量的网络新闻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