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诗清明

古诗清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诗清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诗清明

古诗清明范文第1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杜牧《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____王禹偁《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____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黄庭坚《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____高翥《清明日对酒》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__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古诗清明范文第2篇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3、《清明》

宋·陆游

气候江吴异,清明乃尔寒!

老增丘墓感,贫苦道途难。

燕子家家入,梨花树树残。

一春回首尽,怀抱若为宽?

4、《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古诗清明范文第3篇

诗歌表情达意往往是含蓄的,常常是用意象来增加诗歌的韵味的。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若能置身诗境,通过联想和想象设身处地地去体会揣摩作者的感情,就等于拥有了打开古诗词“大门”的一把钥匙。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理解古代诗歌,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由“象”到“意”,反观诗人寄托于“象”上的“意”

意象是寄托作者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歌中蕴涵的感情,参透诗歌的意境,那么我们就必须先把握意象,从形式入手,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例如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写离别的词,写得婉约蕴藉。开头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引用了“寒蝉”“骤雨”这两个意象,它们都和离别的氛围相协调,暗合着感伤、离别的凄楚。因此,抓住“寒蝉”和“骤雨”这两个意象就可以初步感知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了。

二、把握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所在

诗歌中的意象有许多,不过一般来说,某种意象所含的寓意都已经约定俗成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因此,我们一看到某个意象就会想到它一般的意义了。比如“杨柳”这个意象,“柳”与“留”谐音,故此常用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为一体。当然,意象的含义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写作和抒情的需要,某些意象的内涵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一点需要注意。

三、理解诗歌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对于读者来说,要品味、感受意境,首先要沉浸其中。应该暂时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古人说过:“宛若身当其处,而几忘其事之乌有;能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品味意境,我们要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比如,我们本来有过某种审美经验,然而那是模糊的、潜在的,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去表述它。忽然读到一首诗,说出了自己想说却说不出的话,于是置身诗境得到快慰。

四、发挥联想和想象,明确作者的感情

古人写诗时,通常运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意在彼,因此我们在赏析一首诗歌时,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把自己放在诗歌的具体情境之中,体会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即我们要调动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把文字作为媒介和通道,还原诗人所作之境,体会诗人所抒之情。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神仙世界的想象,就给人美的艺术享受,而这种想象则含蓄地表达了李白现实生活的不如意。

【阅读训练】

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这两句是怎样写景的。

答:

2.诗人为什么说“只堪图画不堪行”?请简要分析。

答: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请简要分析“楚江微雨里”一句的作用。

答:

2.本诗的颔联与颈联写景富有特色,请加以分析。

答:

清 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①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出自《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祭余”是剩余的祭品。②指介之推。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哪两幅画面?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

江城子

赋梅寄余叔良①

[宋]辛弃疾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②,有谁知。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在江西带湖赋闲时所作。余叔良,辛弃疾的友人。②冷澹:清冷淡泊。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作者笔下的梅花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

2.从“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

答:

踏莎行

[宋]贺 铸

杨柳回塘①,鸳鸯别浦②,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③。

返照④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⑤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①回塘:环曲的水塘。②别浦:水流的叉口。③红衣:荷花的红色花瓣。芳心苦:指莲心有苦味。④返照:夕阳的回光。潮:指晚潮。⑤骚人:诗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此词咏荷,词上阕刻画的荷花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上阕最后两句使用的艺术手法。

答:

古诗清明范文第4篇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谓是咏月诗中的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里,何处春洒不月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时初见月?江月年年只相似。”……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天一碧,平湖秋月作者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描绘出这融入秋水的月夜,一湖金水欲溶秋的壮观景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深刻的描写到观望着流泻的月光,乡情波动,牵挂故乡的亲人,思乡的情愫一齐涌来,只有如霜的月亮知道诗人内心的乡愁。这一份乡愁让人夜深难寐,遥望远方,惟有情寄明月才慰藉心中的乡思之苦。月是思乡的魂。月是诗人对故乡,对亲人最永恒的寄托!

咏月诗中要数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最多。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秋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挂念、思念、关切同情与这朗朗明月一起,伴随着朋友远行,明月是友爱的使者,友情的见证,也因为这有情的明月,使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情谊达到升华,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

再如李白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又写出了诗人的另一种心情,就明月下酒,借明月抒情,豪情奔涌,在这样的月夜,不得不显露出诗人郁郁寡欢,愤世嫉俗而又无可奈何的俗态,那种被政治抛弃,被世界遗忘,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无奈,那种失意悲情与这清冷的明月,一同相映……

李商隐的“晓镜旧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明月象一潭幽静的水,又盛满忧伤的爱情。皎皎的月光照着如霜秋露,冷冷生辉,情人离别,刻骨相思之情无法排解,在月光下徘徊,踯躅夜深不归,为情所困为情所苦,古人用自己独特,丰富、优美、多情的清词丽句,隐晦地表达离别之痛,思念之苦。

今夜,月光如水,到处是闪耀着清澈光辉,多少乡情也便的愈发清晰。此时,在月光下徜徉,水银一样的月光,铺洒在我的身上,是那样的亲切与祥和。思乡的情愫,如同月光长出的翅膀,在月圆的夜晚。向着家乡的方向飞翔。徜徉在月光下,那种魂牵梦萦的乡情愈发的明亮,每当抬头望月,月光里就有一份属于你的心语,那思念经年不改,每当那轮圆月升起,它便踏着月色而来。都说思念是一种温馨的痛苦,那是因为有了痛苦才显得特别温馨。正是有了这挥不尽的想念,才会有今夜明月千里寄相思,思念的人儿泪常流的忧伤;正是有了这挥不尽的的思念,人的感情才对昨日有了悠长的沉湎和对未来有着美好的向往;也正是有了这挥不尽的思念,人的心灵才在深深的思念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别一番滋味在心头”,“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词句。同样的秋凉,同样的秋月,给人凄惨,给人哀伤,给人以无限的悲苦。每每读到这里,有多少人感时伤怀,涕泪横流。亡国之痛,失国之恨,人生失意,命途多舛,都随一轮清月,漂流而去。

古往今来,人们留下了不知有多少数不清寄语中秋,赞美月亮的绚丽诗文。“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词句几乎成了千古的绝唱。“转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千年一怨,幽怨明月,为何月圆人不圆。月亮本为是没恨事的,却常常在人们离别之时显出团圆的样子,它是有意嘲弄人,还是同情人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但月圆人未圆,而且连月亮也难以长圆。大自然的事物也有缺陷,人的悲欢离就更不为奇了。人世的悲欢离合,天上的阴晴圆缺,难道一向都是如此,无法两全其美的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无知,明月有情,愿天下有情人共浴明月之光,享受着美丽多情的精魂带给人间最美好的祝福,愿浓浓的乡情,汩汩的友情,绵绵的爱情天长地久。

古诗清明范文第5篇

青蒿素的“出身”

青蒿素,是从草本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化合物,它是对抗疟疾的特效药物。屠呦呦获奖之后,青蒿素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诺奖明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青蒿素还有一段离奇的“身世”――青蒿素并非提取自青蒿,而是来源于黄花蒿。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就已有关于青蒿的记载,并对它的药用价值作了详细的描述。而在宋代,在《梦溪笔谈》一类的古籍中,青蒿竟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黄色和青色的。在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时,他就将其中偏黄的一种命名为黄花蒿。然而,经过众多科学家的研究确定,中医里这两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蒿其实都是黄花蒿,只是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别,表现出了不同的生长状态。

那么,现在植物学命名中的青蒿又是怎么来的呢?

在我国的植物图鉴中,对于一些没有传统中文名称的植物品种,植物学家会参考国际上的命名,再给植物加一个中文名称。由于日本的现代科学启蒙要早于中国,所以植物学家会借鉴日本学者对植物品种的注解。巧合的是,在日本的植物学书籍中,青蒿一直被用来指代另一种没有药用价值的蒿,而中国的植物学家在引用时就“轻率”地把青蒿用到了这种没有药用价值的蒿身上。

此后,植物学家和公众索性就“将错就错”地一直沿用了青蒿的叫法,而青蒿素的来源却是黄花蒿。由此看来,青蒿素的离奇“身世”是对青蒿和黄花蒿两者的命名混乱造成的。

青蒿和黄花蒿的命名如此曲折,藏在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又是如何被发现利用的呢?这得从人类对疟疾的抗争说起。

抗“疟”持久战

寄生在人体内的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病症的罪魁祸首。疟原虫直接侵入细胞,使得一般药物很难对它产生杀伤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率兵南下征讨孟获,大军深受热带丛林中的瘴气困扰,实际上就是患上了疟疾。在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欧洲殖民者便纷纷前往热带地区探险,然而疟疾却如同死神一般,随时夺走航行在海上的人们的生命。

17世纪,传教士从美洲印第安人的草药中发现了能够治疗疟疾的药物――金鸡纳树的树皮。19世纪末,人们通过研究发现,在金鸡纳树的树皮中,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是奎宁。1944年,美国科学家以人工方法合成奎宁,并将其用来治疗在热带地区肆虐的疟疾。

然而直到此时,疟疾的危害和困扰仍未消除。一方面,奎宁的生产、合成过程受原材料及成本等限制,无法在疟疾主要流行的欠发达国家推广;另一方面,它的用量和副作用之间的关系微妙,需要精确的控制。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疟原虫对奎宁的抗药性也在逐渐增加,所有的这一切都促使人们去寻找一种新的抗疟药物。

来自古籍中的“救星”

20世纪60年代,我国便开始组织科研人员寻找高效的抗疟药物。研究一方面从化合物的合成入手,另一方面也积极寻找自然界中潜在的有效药物。

1969年,由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从2000余种中药中筛选出640余种可能具有抗疟活性的药方,并用这些药方所涉及的200余种植物制成了380余种提取物,进行了实验。实验发现:黄花蒿中所含的物质具有良好的抗疟功效,但却极易在提取过程中被高温破坏。

正当科研人员一筹莫展时,屠呦呦在东晋医药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获得了启发,书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描写(中药命名中将黄花蒿称为“青蒿”),这种不同寻常的药用方法立刻让屠呦呦意识到药物提取过程中低温提取技术十分关键。随后经过数年努力,研究人员终于找到了通过乙醚低温萃取这种物质的方法,而提取的青蒿素也具备良好的抗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