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熟读唐诗三百首

熟读唐诗三百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熟读唐诗三百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范文第1篇

假如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要让学生更多的学习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把他们都培养成风雅的才子和淑女,争取出几位国学大师。

首先让学生们背诵《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称《诗三百》。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是歌曲的歌词。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同学们熟知的成语就来自于《诗经》。

其次,我还要学生们熟读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 《静夜思》是我喜欢的诗词之一。

熟读唐诗三百首范文第2篇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1、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范文第3篇

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6、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8、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0、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熟读唐诗三百首范文第4篇

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英国)谚语

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8、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2、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1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4、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格言对联》

15、"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1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3、养子莫徒使;先教勤读书。《对联集锦》

2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5、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6、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

2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3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0、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4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熟读唐诗三百首范文第5篇

一、反复吟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有点夸张,但可以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有瘾”。学习古诗,或轻或重、或快或慢,反复吟读几遍或十几遍再说。

二、理解意思。古诗语言精炼,且有文言词,理解字面意思很有必要。如《诗经》名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的“归”是女子出嫁的意思。美丽如花的女子要出嫁,可不能理解为流浪的男儿要回家。

三、想象“人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和绘画一样,靠形象说话。学习古诗,头脑中一定要有画面。“画”中有景,如在目前,“画”中有人,这个人或是作品中的人物,或是作者,或是读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可以想象成一幅画,也可画出来,而且要想象到作者王维一行人身处其境的感受。不仅想象一句,也可想象整首诗,形成电影一样的画面。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可以想象李白或自己在旅舍,对月思乡的情景。至于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事件、有对白,简直就是一出戏剧了。没有想象,味同嚼蜡;有了想象,如同鸟儿翱翔蓝天,多多么惬意呀!

四、揣摩“情意”。大多诗歌是借景抒情,也有说理的,蕴含的道理我称之为“意”。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等。对于说理诗所蕴含的道理一点即通,对于抒情诗,却主要靠学生自己去领会。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的豪情壮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体现的忧国思亲,“可怜白发生”包含的极度愤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居然表达的是怀才不遇的抑郁。

五、背诵默写。背诵默写,既是语言积累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也是语文考试之必需。望严格要求,不错一字,不别一字,不增一字,不删一字。

六、了解知识。了解诗歌的分类、特点、写作技巧,对学习诗歌有帮助。贵在运用,否则有不如无。

六个环节,有一定灵活性,如理解意思,每首诗有难易,每个人有高低,可多可少。又如反复吟读,则应贯穿诗歌的学习中,边吟唱、边理解,边吟唱、边想像、边吟唱、边揣摩。

相关期刊更多

山东图书馆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