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轮滑课程

轮滑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轮滑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轮滑课程

轮滑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轮滑课程 教学 因素

前言

轮滑运动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才有正式的比赛项目。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全民健身纲要的实施,轮滑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轮滑运动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健身、竞技、娱乐、趣味、休闲、惊险与一体,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和惊险性的运动项目。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克服畏惧心理,给轮滑课程的正常教学增加了困难,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增强自信,顺利地完成轮滑课程的教学。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怀化学院东校区2005级和2006级13个轮滑班40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27人、女生176人,问卷全部回收。

1.2 研究方法:随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2 结果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在轮滑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教学的质量。一方面,学生运动水平低、身体素质差、自信心不足、练习时间短,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畏难和厌学心理;另一方面,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场地器材不足、保护措施不完善、专职教师缺乏,使在教师在完成教学计划时产生诸多困难。

3 建议

3

.1 加强学生柔韧素质练习。

身体素质是学生练习的保证,在轮滑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素质练习,其中柔韧素质尤为突出。在组织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动作概念不了解,技术动作不娴熟,往往出现关节、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的损伤,使得学生产生惧怕的心理,很难克服心理障碍,给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轮滑课程中应当重视柔韧素质练习,使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都得到提高,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此外,在学生学习平地花式动作时,膝、踝关节的柔韧性制约着动作的学习与提高。良好的柔韧素质不仅降低了伤害事故发生,提高了动作学习的效率,还为学生克服惧怕心理提供了条件。

3.2 学生主导,自定学习计划。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有主导地位,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两者的关系不能相互统一。在此环节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导致教学质量差、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在轮滑课程教学初期,学生应根据本学期所要学习的内容且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详细的计划,细分至每一节课,将重点与难点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而在组织教学中可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自定的学习计划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避免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所导致的枯燥、乏味等抵制情绪的发生。

3.3 解决脚内旋的错误动作。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穿过单排轮滑鞋,主观上认为穿上单排轮滑鞋很难站立,因此在站立与行走过程中产生的恐惧感促使脚部内旋,为脚部着地争取更大的面积,力求站得更稳,不摔跤。脚部内旋不仅制约着学生动作的学习,导致“八字步”迈步行走和侧蹬等技术很难掌握,还使得踝关节极易产生疲劳,造成学生课中休息时间远长于练习时间的被动局面,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因此脚内旋动作则是初学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丁字步”、“平行步”、“八字步”等站立姿势相互变换练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脚部动作概念,消除怕摔心理,增强自信。在迈步行走时,利用辅助工具帮助学生保持身体的平衡,有意识地将脚踝向外展,最大限度地解决脚内旋的错误动作,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4 因材施教、教法多样、教学评价标准符合实际。

在轮滑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轮滑经历和身体素质的不同,使得学习的基础产生差异。对于身体素质和动作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要采取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在教授动作的同时,教师可结合学生所制定的学习计划,在不改变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可适当降低些难度,可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适当地多安排一些动作的示范、讲解,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轮滑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同时也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减轻惧怕心理。而对有轮滑基础的学生可以按照正常的教学步骤进行,在教学中可以安排“手拉手”练习模式,既促进了学习,又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在组织教法中,应尽可能多地安排一些游戏,以玩促学、以戏促练,从而增强学生对轮滑课的学习兴趣。在分散练习时,可适当地穿插些背景音乐,使学生跟着音乐的节拍练习,不仅能够调动热情,还能缓解疲劳。

体育课程评价内容包括专项技术、专项理论、身体素质、综合表现、大学生健康体质测试几个方面。就轮滑课程评价标准来说,专项技术评价区别于其他体育科目,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即根据学生原有的水平,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评价学生的进步程度,并且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改善学习的态度,为下一学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5 加强轮滑教师自身素质建设。

随着轮滑运动的成熟,轮滑教师自身素质也要不断的提高。首先,轮滑课程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轮滑技能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与讲解的能力是学生评价教师的第一因素,教师以优美、流畅、娴熟的动作吸引学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可依赖性,使学生对学习轮滑技能产生很强烈的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轮滑技能的学习。其次,轮滑课程教师必须具有敢于创新的精神,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用新颖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进教学改革发展。此外,教师还应多了解轮滑运动的最新动态,走在运动的最前列,把“最时尚”、“最前沿”的轮滑运动带到课堂,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资讯,拓宽视野。

3.6 成立俱乐部,加强课外练习。

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俱乐部是课外体育的重要表现形式。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可成立轮滑俱乐部,使俱乐部学习成为正常教学的辅助形式。在俱乐部学习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表现自我,与更多的同学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彼此相互促进。在此期间,教师也可以根据体育课中所学习的内容,安排一定的课外作业,并可定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俱乐部活动,让学生把在俱乐部学习中的问题带回到课堂,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解答,使学生能够全面提高技能,增强对轮滑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最终达到课堂内外一体化。

3.7 优化场地与器材设施,增强自身保护意识。

在轮滑教学当中场地与器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场地器材的不完善,一方面会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降低练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会使教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给正常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在场地方面,应符合教学的要求,修建专门的轮滑场地供轮滑教学使用。器材方面,要经常对鞋、护具进行清理和维修,注意保持卫生,对磨损比较大的轮子进行跟换,重视器材的检查工作。同时,对学生进行防范教育,要求在课前必须对器材进行检查,并且佩戴好护具,掌握正确的摔倒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洁.轮滑教学助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教育研究,2007,(7).

轮滑课程范文第2篇

本文作者:张春桃王海蓉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卓越计划”与国家级特色学科的建设者和实践者。能否建设并保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工程型师资队伍,是我校“卓越计划”实施和特色学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现代工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决定了工科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作为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我校化工原理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历来都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工程经验的知名教授担任,团队中青年骨干教师已全部实现博士化。课程建设过程中,始终重视教学团队建设,以团队合作机制为基础,每学期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及讲课竞赛。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是当今高校工科教学改革的关键。我校化工原理教学团队非常重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统一。团队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863项目2项及企业合作项目16项。教学团队注重把科研中获得的成果及新理论和新方法及时融入课堂教学,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可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团队以开放性试验、指导毕业论文及“挑战杯”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使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与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难题的能力,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而且,科研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学生参与其中,变课堂被动接受知识到以探索、研究和发现为基础的主动学习,能够涉足科学前沿领域。从事科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培养优秀青年教师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已逐步建立完善了一个系统全面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团队除日常教学培训指导工作之外,还非常注重青年教师工程素养的培养,与武钢焦化、河南顺成集团等企业建立了青年教师培训基地。笔者有幸于2010年暑假在顺成煤焦集团实习1个月,期间接受了学校的老专家和企业的高工的系统培训。我们吃住在生产一线,拍下了近千张设备图片和近百段设备运行视频,返校后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对此反响热烈,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也予以了报道。[4]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学院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从武钢焦化、济宁碳素、湘钢、柳钢等企业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到学校做兼职教授,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团队教师每年都会根据学生的毕业去向跟合作密切的企业开展联合指导毕业论文活动。学生直接参与横向课题研究,根据实验进展需要,可在学校和企业完成部分实验。

搭建开放性实践平台

现代化大型化工生产装置流程复杂、高度集成化与自动化,学生生产实习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熟悉现场流程,很少有机会实际操作。而这些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和装置重现在学校实验室里又很不现实。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校化工原理精品课程体系开设了28学时的化工仿真实验,涵盖离心泵与液位控制、加热炉与列管式换热器、往复压缩、吸收、精馏等,通过模拟生产中流量、温度、压力、液位等数据的生成及其变化,以及化工生产过程中开车、运行、停车和事故处理等操作过程,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深入了解化工过程的工艺和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对复杂化工过程动态运行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增强大工程观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传统高等工科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教师在讲台上填鸭式地讲,学生被动地边听边记笔记,课后再花大量时间复习以应付考试。独立思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独立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上述能力需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化工仿真等),引进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小组合作研究等方法,启发学生自学、互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勇气和研究与探索精神,使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变成真正的教学主体,以提高各项能力和学习效果。比如,我们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让学生自由分组完成煤气净化或煤气初冷的工艺设计及主体设备的选型。化工原理课程涵盖了大量工程设备的选型与设计知识,而学生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生产实际,工程观念不强,对于这些工程设备的结构及其操作状态没有直观的认识,对设备里面复杂的流体流动状况及其伴随的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很难有直观的了解,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有效地提供丰富的工程信息。笔者利用flas、工厂拍摄的视频短片和图片讲解流体输送、传热及气液传质设备时,图文并茂地反复演示设备操作的动态过程和设备的内部结构,使抽象、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把复杂的设备结构、物质运动状态和传递现象(热量、质量、动量传递)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呈现着引人入胜的动态效果,从而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景,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趣味性,避免了教师长时间抽象讲述而学生收获甚微的现象,教师能将精力和时间更多地集中到重点知识与重要分析方法的讲解上,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学生也因此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轮滑课程范文第3篇

(一)课程设计水平下降

“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是任课教师结合林化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给定设计任务、学生每人一题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学生首先要查阅参考资料,选定所用的生产工艺;然后进行物料和热量衡算,并根据物料和热量衡算选择所用的设备;最后编制设计说明书,并使用CAD软件绘制所设计工厂的平面布置图、流程布置图,以及画出一个处理单元的工艺流程图(包括平面图和立面图)。近几年来,学生完成的林化专业课程设计出现了质量下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设计说明书的页数变少、设计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不平衡、设备选型与计算不符,以及设计图纸的排版格式不当、尺寸标注不正确等。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还存在抄袭现象。

(二)课程设计缺乏创新性

在“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了省事,要求任课教师提供相似的设计样本。如果没有设计样本,学生不会做,也不愿意去做。然而,一旦有了设计样本,学生就不会自己动脑筋,只是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上一届学生的设计。不下功夫,自然也不可能有创新,所以学生完成的林化专业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很差。

(三)课程设计缺乏统一的质量评判标准

现行的“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考核通常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定设计任务,然后根据学生上交的设计说明书和绘制的图纸评定课程成绩。虽然有的任课教师会将学生的设计答辩成绩纳入课程成绩,但是所占的比例很少。而且不同的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的要求不一样,评判标准也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任课教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课程设计,评定成绩的标准也存在差异。课程设计缺乏统一的质量评判标准,课程成绩的评定不规范,都势必会影响“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所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观念的影响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强调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填鸭式教学方式仍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这样的设计类课程在高校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随着高校教师工作量量化考核的推行,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工作量被人为地打了折扣,赋予的分值较低。这导致教师对设计类课程教学缺乏积极性,不愿花费大量精力去精心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

(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工科学生不能脱离工厂的实际,课程设计是工科类本科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工厂设计能力为目的的。然而,一些学生认识不到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为课程设计很好完成,加加班做几天就能完成;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与设计无关,既然以后用不着,了解一下过程就行了,所以就不想用心学,根本不愿意在课程设计上下功夫。

(三)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在大学4年级第1学期的最后2周。在这个时间段,本科生其他课程的考试都已经结束了,原本可以安安心心做课程设计了,但是实际上这一时间安排使“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首先,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科生找工作的时间不断提前。大学4年级第1学期,学生已经开始在找工作了,有的学生还要到就业意向单位实习。其次,在这一时间段,有些学生已开始做毕业论文实验,有些学生已经着手准备考研了。而且,学生会把所有需要完成的作业都集中到这个时间段完成,所以除了要完成林化专业课程设计之外,往往还要完成其他的课程设计或课程结业论文。此外,有些学生为了早些回家对课程设计应付了事;或者哪个任课教师要求严、抓得紧,哪门课程的作业就完成得“早”和“好”。在上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精力不集中,花费的时间少,更缺乏创新的动力,这都势必会影响课程设计的质量。

(四)课程设计的资料欠缺、内容老化

“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松香生产车间、单宁酸生产车间、活性炭生产车间的设计等。由于松香、单宁酸、活性炭这些产品的生产规模较小,设备一般比较落后,现代化的企业很少,所以生产车间的设计内容更新周期很长,这导致课程设计内容一直存在老化的问题。同时,学校图书馆中有关林化专业课程设计的资料很少,有的图书甚至是十几年前的,所以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时可查的资料不多。即便学校图书馆有一些比较新的设计类参考资料,如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等,但是由于库存册数很少,所以不能满足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需要。此外,现在网上可查的相关资料也不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课程设计的创新。

(五)教师对课程设计的审查不严

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工作实行的是量化考核,由于量化考核对设计类课程教学工作量赋予的分值较低,所以难以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同时,我国对高校的排名、对教师职称的评定和工作业绩的考核等都更注重科研成果部分,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也导致高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不够。此外,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在完成课程设计的一些环节时基本是走形式。但是,如果设计类课程考核不及格,不及格的学生还要在大学4年级第2学期补做课程设计,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而且会影响学生找工作,进而影响学校的就业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往往不敢对学生的课程设计过于严格要求。上述这些因素都是导致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审查不严的原因。笔者曾对林产化工专业2008级和2009级本科生开展有关“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所下滑;同时,在对教学质量下滑进行归因时,32.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不重视、觉得以后不一定用得上,28.6%的学生认为是课程设计资料欠缺、内容老化,21.4%的学生认为是完成课程设计的时间与找工作、准备考研、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其他事情的时间有冲突,14.3%的学生认为是由于课程设计很容易通过考核所以不需要太认真,3.6%的学生认为是其他原因。问卷调查结果基本可以印证上述的原因分析。

三、提高“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提高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

大学的科研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要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特别是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针对当前高校对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关注度下降、任课教师缺乏用心指导课程设计的积极性等问题,建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提高对设计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课程教学工作量核定、课程设计经费投入、课程设计质量评价等方面入手,加大对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投入和监控力度,以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加大教育力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在学生开始“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学习之前,林化专业的专业教师要加大对课程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对设计类课程的重要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学生学习“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之初,任课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工厂生产设计的能力,并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工科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其次要通过课程设计应用典例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即使现在看也许将来的工作用不到,但并不意味着一直都用不到,使学生认识到通过课程设计有利于提高其综合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三)切实保证课程设计的教学时间

原来将“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安排在大学4年级第1学期的最后2周,主要是考虑这个时间段其他课程都已经结束了,不会因为课程设计影响到其他课程的进度,从而有利于保证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时间。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课程考试、找工作、毕业实习、考研准备、毕业论文实验以及学生想早日回家等诸多因素都影响到了“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为了突破这一困境,首先,任课教师要在大学4年级第1学期的中间时间段提前布置课程设计任务,甚至可以在学生开始专业实习之前就布置,让学生带着设计任务到工厂实习。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前对课程设计的原料情况、产品销售、选厂地点、工艺流程、设备型号、污染控制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再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设计方案的考虑,为完成课程设计作好准备。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的课程设计富有创新性。其次,为了避免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时草草了事、提前回家过年,任课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并且要求学生只能在设计周的最后2天上交设计说明书和图纸。通过采取这些保证课程设计教学时间的措施,不仅使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实际时间加长了,使课程设计时间得到了保障,而且有利于促进“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丰富课程设计的内容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设计离不开大量相关资料的支撑。学生只有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方案的比较,扬长避短,才能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也只有通过探讨各种工艺的优缺点,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针对目前可供“林化专业课程设计”使用的资料严重短缺的情况,笔者建议一方面学校要加大相关资料的采购力度;另一方面,学校要采取一些措施,加强教务处与科研处的合作,推动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使科研成果能够为教学服务、能够为教学所用。例如,可以将学校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如新型工厂设计、工艺设计等纳入“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丰富课程设计的内容;可以将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所需建立的工厂基地作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样本,等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从而避免课程设计内容的老化,进而实现科学研究与教学的一体化。

(五)尽快建立课程设计的质量评价体系

要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就必须建立合理的课程设计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并以之规范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对课程设计进行有效的监控。课程设计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所以笔者建议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课程设计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整体工作,出面组织有指导课程设计经验的教师共同研讨并建立涵盖课程设计准备、课程设计指导、课程设计效果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同时,由各学院和教研室负责制订具体课程的质量标准,并在定期检查、评价课程教学及其效果的基础上,及时完善课程设计的质量评价体系。

四、结语

轮滑课程范文第4篇

三岁——祖父给我做了一个背篓,我的甜蜜的幼稚,便在里面写满了日记。在背篓里摇晃的笑靥,散漫着甜甜的三月。奶奶的背很亲切,爷爷的背上有书香在浅唱,爸爸宽大,妈妈香甜,还有哥哥倔强的稚气,他们是泥浆上溅开来的花儿。

五岁——农活忙着为烈阳狂热,小路上摇摇晃晃着我碎了歌声。妈妈扛着锄头走在前头,露珠绊醒了路畔的野草,我哼着小曲儿,追赶掠过的凉风——“啪”,绊倒的小溪在我耳边哭了。“嘿——”,妈妈放下锄儿,揽起水里的我,我伸伸舌头,在妈妈身上拍了一大片水花。

七岁——爸爸把我接到城里,山间八月的蝉鸣不再来看我了,老师好凶,同学好凶,邻居好凶,我低下头,看不见山雀衔来喜悦的山歌。

八岁——爸爸扛着行李上了火车,妈妈对着窗前的玫瑰说了好多思念。前两天爸爸带我去剪的新发型,在镜子前臭美地张扬,爸爸看不见野蔷薇初吐的芳香,此刻,他一定在路的那头擦着汗遥望这里的花儿。

十二岁——街上没有萤火虫的味道,哥哥塞给我复习的苦涩,他说,妹妹,大人们说先苦后甜,以后我们就可以一起吃甜甜的棉花糖了,好不好。我说,好。厚厚的日记里,蝴蝶把今天的花带到了明天的湖边。

十五岁——偷偷地在被窝里藏了好多个自己,流泪的,癫狂的,感性的,白痴的,诗里的暧昧,电话里的沉默,远去的列车连影子都不让我挽留,每一首歌都像一场悲剧,就连月光散了,只有窗前的花,依旧孤独的开在情人节的夜里。

那些岁月的欢笑,一朵朵。

山雀衔来的远山的落叶,静静的在纸上睡了。

我深深地闭上眼,那些些粉色的纪念,抱着远去的山雀的尾翼,一直飞,一直飞,一直飞,一直飞……一头扎进了过往的流水的情诗。

轮滑课程范文第5篇

动画音乐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在动画专业中增设音乐欣赏与制作类课程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动画音乐专业师资和动画音乐制作人员极其缺乏,所以增设此类课程也迫在眉睫。电影是一种视听语言,声音和画面紧密相连,乐器演奏的节奏与动画画面中的节奏是相辅相成的。音乐和画面的同步契合更能增强动画画面的节奏感,增强画面的艺术表现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动画音乐课程的设置可以改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缺陷,完善视听艺术手段的结合,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提升音乐素养,培养完美的审美感知能力,为制作动画音乐提供技术支持,为动画配乐,配音,声音编辑、音效等声音的制作创造前提条件。总之,动画音乐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课程的设置非常必要。

二、动画音乐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方案

动画音乐课程可以分为两大类:欣赏类和制作类。欣赏类建议课程:《电影音乐配乐》、《动画音乐鉴赏》、《电影音乐史》、《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中外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流行音乐概论》等;制作类建议课程:《音乐编辑》、《配乐》、《midi制作》、《录音》、《声音后期制作》、《混音》、《音乐基础与视唱练耳》等相关课程。由于动画专业的学生缺乏音乐的基础知识,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低年级以鉴赏类为主,主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高年级可开设相关制作、编辑类的音乐课程。这样,动画专业的学生首先可以培养他们从声音的角度全面的制作视听的艺术品。培养他们有能力认识和了解什么样的画面应该配合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音乐才是最理想的声音效果,让他们懂得如何欣赏音乐,如何全面的欣赏动画作品,建立声画结合的配乐思维。通过鉴赏类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们积累大量的音乐素材,了解他们的类型、风格、速度、情绪,可以适时的编辑、改编甚至重新配器使原本的素材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从而加以利用(取得版权许可后)。通过制作类课程的开设,学生们可以初步掌握声音的编辑方法,音效的制作方法,音乐和声音的录制方法,音乐制作的基础及后期合成等相关知识,提高动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作动画的完整性。

2.动画音乐教材的选择

教材建设工作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巩固教学改革成果、提高教学质量、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动画专业的教材应该更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动画音乐的教材要注重其基础性、通俗性,涉及范围广,而且适当的要引入实践教学环节的教材和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以下列举了几个覆盖面较广,内容较基础和论述较通俗的教材,这些教材涵盖动画音乐基础、鉴赏、制作,较全面的对动画音乐进行了系统的编写。(1)全国高校动漫游戏专业骨干课程权威教材《影视动画音乐概论》海洋出版社出版张建翔、孙林、肖珣编著(2)《影视动画音乐-基础欣赏与制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赵竞、尹章伟编著(3)《影视音乐》浙江大学出版社陈斌、程晋编著(4)《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曾田力雷伟编著(5)《电影配乐完全指南———影视配乐的艺术与商业》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戴维斯(美)著,刘捷译

3.教学软、硬件的配置动画音乐课程

相关期刊更多

冰雪运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体育总局

第一健身俱乐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出版集团

体育师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州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