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小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习到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纸,而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但由于人们盲目的砍伐。现在树木也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人人有责,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节约用纸”对我们来说,比起节约水电来似乎遥远了一点。很少清楚节约用纸和保护生态环境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用纸,用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纸。那么你统计过吗?你每天要用多少张纸?你一星期要用多少纸?你一个月至一年要用多少张纸?结果是惊人的。一张纸从何而来?纸是由树“变”来的。一棵树往往需要长几十年才能被人类利用。人类是无情的,电锯声中,几十年长成的大树轰然倒地。那些木材,运往造纸厂,变成了一张张纸。纸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给森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树木不仅可以用来造纸,还可以提供木材。大面积的森林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如果没有树木,就没有氧气,那我们也就无处安身。森林的消失危害巨大:黄土高原上原本覆盖着成片的森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林海,泛着绿色的波涛。但是,由于人们的破坏,现在黄土高原已真正成为只有黄土的高原,大地脱去了外衣,裸露出了黄色的皮肤,是那样令人痛心。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我们都拎着工具去植树。我国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上升。这是人类改过自省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
但是,虽然森林覆盖率上升,但仍然很低。所以,植树造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人类永远的任务。现在已步入冬季,虽然已经过了植树的最好时节,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播散“节约用纸”的种子,种植“植树造林”的树木,等到来年春天,这些树木已发了芽,长高了。我们可以拿着工具到户外去,将树木的种子播散到土地上,精心呵护它们,让祖国大地充满绿色!为我们遮风挡雨。节约纸张,从我做起。
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五(十)班五年级:刘焕琪
【关键词】长时探究 探究深度
长时探究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历较长时间的自主探究活动,它是对课堂探究活动进行整合,把一节课中若干个零散的“小活动”整合成为一个有主题的、能持续推进的“大活动”。学生较长时间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且在这项活动中时间不间断。新课程标准和省教学建议对小学科学长时探究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_保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探究,二是让学生能自主自由深入地探究。科学长时探究活动的内容主要由系列的探究活动构成,探究容量大,探究时间长,探究要求高。科学长时探究强调“探究”的深度,这个“深”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是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理性思维和批判质疑;第二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好奇心探究欲的保护与科学实证精神、科学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对探究活动进行顶层设计和创造性的加工改造,从设置更有趣的活动情境、更有吸引力的导入,选择更适合的问题等方面来组织,本文就科学长时探究应把握的几个问题做如下分析。
一、善用器材――在实验对比中走向深入
小学科学长时探究要重视探究的实质和深度。因为,长时探究活动不仅要实现对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双螺旋发展,更要指向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养成。
有器材才能开展实验活动,巧妙用好器材,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达到既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又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多钻研教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器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如《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在观察了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后,书中有一道题是对空气和水的热胀冷缩现象进行比较,让学生思考: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般教师的做法是让学生在观察了空气的热胀冷缩后,回忆上堂课“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再将两者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但一部分学生在前一课实验活动中看到的放入热水或冷水时细玻璃管的水柱上升或下降非常明显,于是得出了“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比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明显”的结论。怎样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呢?有不少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会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比水的热胀冷缩明显。”教师直白的说教其实并不能抹去学生脑海中驻扎的已有认知。既然要比较空气与水的热胀冷缩情况,就应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再一次获得直观的感受。
实验的容器、密封的材料、热水、冷水这些实验条件都一样,唯一要变的是一个装满水,一个不装满水。为此,笔者利用了“喷泉”装置来进行教学。
1.出示喷泉装置,请学生猜测:如果往这两个烧瓶上浇热水,会怎么样?(一部分的学生猜测装满水的那个烧瓶,里面的水会溢出或者喷出来)
2.演示。没有装满水的装置,里面的水从尖嘴口向天花板上喷去。装满水的装置,细玻璃管中的水柱较快地上升,最后才满出来。
3.思考:为什么没装满水的装置,里面的水反而会喷出来呢?
4.空气的热胀冷缩跟水的热胀冷缩相比较,有什么特点呢?
这个实验的结果跟学生的猜测相反,没有装满水的那个装置竟喷出了水,这现象超乎他们的想象了。此时,笔者留给每个小组充分的时间去讨论,解开这喷泉之谜。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与认真的思考之后,学生终于明白,原来是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压力把水压出来了,从而自然地认识到“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比水的更明显”。这个环节的探究,通过教师善用实验器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建构科学知识,发展思维。
二、课前调查――在内容延展中走向深入
科学教材插图多、文字少,一学期如果学生的科学课就是学一本教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且部分教学内容科学实验探究味并不是很浓,教学过程中也较难组织科学探究活动。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度低,学起来较为困难,不利于学生个体科学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如《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假如教师上课就是按书本中出现的内容告诉学生,学生会觉得这节课很乏味,学起来一点也没什么兴趣,他们不会对宇宙这一单元进行深入的探索,那么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其实这一课的教学,单单书本中的一些科学小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了。遇到这样的内容,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课前调查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建立资料阅读卡。于是在教学这节课前笔者就布置学生阅读有关月球的资料,可以去看科普书,也可以去网上搜集,或者问大人等,把有关的信息记录下来,整理在一张白纸或小本子上,这样就建立了一份有关月球的资料阅读卡。
等正式教学时,笔者就让学生带着这张有关月球的资料阅读卡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对于自己收集来的这份成果更愿与他人分享,争着举手汇报,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收集到的知识远远超出了课本中的内容,笔者从中也受益匪浅。建立资料阅读卡,对于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在课外自己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知识,并对获得的知识进行整理,从而通过对资料的阅读拓展了他们的知识。
三、游戏设计――在兴趣激发中走向深入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小学生都有好奇心,都有好玩的天性,都喜欢做游戏,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这一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一次科学交流活动中,一堂《探索宇宙》的同课异构,两种不同的导入方式,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场景一:教师出示星空图,让学生猜测今天的学习内容,大家一起――探索宇宙(板书课题)。紧接着复习旧知识,“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学生根据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能较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丝毫没有被激发,对于探索宇宙,学生好像并没有产生探究欲。
场景二:教师以一个小游戏开始导课:一位生物学家、一位数学家和一位天文学家招收学徒,他们出了同一道考题(师出示一纸),纸的一边有只蚂蚁,另一边有一颗糖,蚂蚁想去吃糖,你觉得蚂蚁会怎么过去,请你给蚂蚁设计一条路去吃这颗糖。
生1:蚂蚁走直线过去吃。
师:很好,你被数学家录取了。
生2:蚂蚁沿s形前进。
师:很好,你被生物学家录取了。
生3:把纸卷起来,距离最短。
师:很好,你被天文学家录取了。(虫洞原理)
《探索宇宙》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八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他们很多时候更愿意当一名倾听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第一个场景中,一个缺乏实验探究的科学导入,使得课堂气氛很容易变得沉闷。
而在第二个场景中,教师通过一个小游戏,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被吸引过去,更值得思考的是,这个小游戏与之后的教学相结合,起到了一个首尾呼应的特效。该教师结合小游戏讲解了虫洞原理,还与动画片《哆啦A梦》中的虫洞相联系,可谓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更是让学生发现,其实科学知识无处不在。
四、留足时间――在探究充分中走向深入
长时探究的基本理念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保障学生有较长时间的探究,就要保证小组探究的时间和探究后的研讨时间,并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平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猜测,广泛地采集信息,独立地归纳分析,这一切需要时间和空间作保证。因此,在科学课堂学习中,应把足够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去经历、去感受,才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如教学《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课,其中一个活动是模拟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如果学生连自主探究的时间、空间都没有,最终得到的只是一个模糊的不全面的概念。其实这堂课我们可以在操场里完成,带学生到操场的沙坑,再利用泥土、小草、小石子和水等材料,现场模拟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学生对于这样的科学课非常感兴趣,每个组都认认真真地模拟着实验,而且实验效果佳。这堂课笔者带着学生走出了教室,给了学生充足的空间与时间去探究,因为学生有了这样充足的探究空间和探究时间,他们真切地观察到了土地被雨水侵蚀的现象。
新课程对物理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调节学生思维节奏,沟通师生感情等等。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并掌握这一教学技能,充分发挥它的教学功效。
1.题意清楚 准确严密
含糊不清的问题很难让学生展开思维,不确切的问题必然会产生多种回答而引起混乱。例如:已知磁场方向和导线运动方向,如何确定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此题因果关系不明,学生很难回答,是由于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感应电流呢,还是由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因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发生运动?欲使提问达到引人注意、启发思维的目的,提出的问题必须题意清楚、准确严密。
2.紧扣目标 精心设计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发展能力、学会学习,要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问的目的和方式要随教学进度灵活变化:复习旧课,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设疑激趣,导入新课;表演实验,列举实例,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课后结尾,总结深化,提出问题,承上启下,使学生回味无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要学生回答,可以是问而不答,也可以是自问自答,要根据提问的目的灵活处理。
3.优化程序 注重研究
提问的一般程序是:教师踢出问题后,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然后指名回答。那种先指名后提问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被提问的学生因没有思考的余地而非常紧张,而其他学生觉得与己无关而袖手旁观,达不到启发思维的目的,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用"对不对""能不能""好不好"之类的判断和填空题让学生齐声回答,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实质上大多数学生未经深入思考而随波逐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但对物理概念与规律获得深刻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如何发现和研究新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必须优化提问程序,注重研究性学习。提问之前,必须创设良好的物理情境,提出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问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并鼓励发表不同意见,使一系列的提问成为研究性学习的纽带。当然,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课前必须精心设计。
4.难易适度 顺序渐进
物理学中的"共振"现象对教师的提问很有启发。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要"吃透",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才能出现"共振"。提问过易,缺乏启发性,学生感到乏味不愿回答;提问过难,会出现"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能将果子摘到",每一次成功的机会都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问的过程要由浅入深、温故知新、顺序渐进、逐步深化,提问的重点在于弄情"为什么",学会怎样去学习。
5.富有感情 助以手势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只有当一个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关心时,他才愿意与老师积极配合,尽最大努力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师生之间的感情对提问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师提出问题后,目扫全体学生,其作用有二:(1)用和蔼可亲的目光唤起全班学生的思维,对那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多看几眼,使其预感到老师马上要叫他回答问题;(2)用鼓励和试探的目光和学生交换意见:"你能否站起来回答问题?"认真思索而没有结果者皱眉,害怕老师指名者低头,对问题已弄清者常微微点头,根据学生各种表情,教师已找到了指名的对象。教师伸出右手,掌心向上,面带微笑:"某某同学,请你回答"。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脸上又露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伸出右手,掌心向下,做出结论:"很好!完全正确,请坐。"学生回答不确切,教师运用比喻、类比等方式进行启发,从教师那鼓励的目光和表情中,学生获得了信心和力量。即使学生一字未答,教师仍然温和地说:"没关系,请坐。"虽然教师没有批评,学生看到老师那种安慰的表情和目光,却会感到非常惭愧。教师若不认真观察,翻开名册,随便指定一名学生,也没有丰富的表情和手势,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吗?
6.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课堂提问如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呢?下列3种做法值得分析:(1)让差生回答简单问题,中等生回答一般问题,优等生回答难度较大的综合题。(2)提出问题后,先叫中等生,再叫优等生,偶尔叫差生试试。(3)择优罚差,为了节约时间,总叫优等生回答问题,只有当差生走神时,教师才板着面孔,提问差生。上述3种做法产生的效果只能是优生更优,差生永远是差生,都不可取。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要扬其长而避其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其上进心和自尊心。有一名特级教师了解到一名差生的父亲是一个建筑工,该生对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比较熟悉,所以课堂上提问有关简单机械的问题时,就提问该生,并给以肯定和鼓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见,不一定差生只能回答简单问题,更不能把提问差生做个样子,偶尔叫差生试试。
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学生都有“向师性”,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你的课,那么你和学生的配合就会融合,甚至达到与你心灵的沟通,这样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课上,我努力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在回答时,把难度比较低的问题留给基础比较差或不敢举手的学生,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让他们更多地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课后,我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和服务中去。每次,我都让不同的学生收发本子,让个别学生觉得自己其实也很行的,并在不知不觉中消除自卑心理。随着长时间的接触和交流,无形中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我是大家的老师,我不愿落下任何一个学生。
二、做认真踏实、富有创新性的老师
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充分的备课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犹如枕木之于铁轨,基石之于高楼,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使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整体安排,这是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保障。
备课时,根据学生的智商类别的不同写出分类教学的教案。备出学生的类别,备出教学目标的分类要求,备出分类教学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以及分类练习,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在各类学生中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按照不同的目标,要求实施依类施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各组的不同要求,尽可能给每个学生矫正缺陷、巩固知识和发展潜力的机会。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用爱心感染学生,用真情换取信任,用自己的信念激起学生的自信,让他们有信心的学习,这样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做善于思考的老师
一节课下来,写好教后记,都要有一个思考,这个思考可以来自你对你教学环节的设计,来自于你的教学过程,来自于学生,来自于课堂中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做好反思,也就成长了一步。自我评价,自然会影响到今后的教学,课后的思考很关键。
关键词:校企联合 导师团队 毕业论文 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192-03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发展,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工科专业而言,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更是提出以“工程教育认证”为评价与考核标准,要求人才的培B水平与国际接轨。随着“卓越计划”和“工程教育认证”的深入开展,国内各工科高校正积极实施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1]。毕业设计是高校学生培养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培养效果的综合评定,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近年来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培养效果却受到了质疑,一些学者甚至倡导取消毕业设计培养环节。
该文针对上述现状,提出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工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针对当前本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阐述“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内涵与教学模式,构建面向“共赢”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进行实践研究,为提高和保障工科毕业论文培养质量提供思路。
1 当前工科毕业论文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根据目前我国各工科高校的教学模式,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培养一般是由指导老师(导师)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学校的教学条件及导师自身的专业背景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根据导师的职称水平,一个副教授级别的指导老师一般可指导5~6个(甚至更多)学生。师生定期进行交流和现场指导,学校从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几个关键环节对指导过程进行整体把关。这种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教育资源较为紧张,师生比率较高,为此,一个导师指导多名学生,导致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影响完成论文进度和完成质量。同时,由于一个导师拟定的多个毕业论文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单一,且往往缺乏工程应用背景,加上一些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设计过程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思考。
(2)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学生指导的水平往往取决与导师自身的责任心和学生的配合度。此外,由于各个指导老师自身的学业水平和专业限制,拟定的课题往往不能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特别是学生所学知识和工程应用之间的融合度不够。
(3)虽然一些高校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了过程监督,并对论文进行率的考核,但总体而言,由于缺乏严格的毕业设计考核机制、指标评价体系和标准,以及各高校片面就业率和考研率的导向作用,学校对毕业论文的把关没有严格执行淘汰机制。
综合上述分析,有学者认为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堪忧,毕业设计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2]。但是,笔者认为虽然当前的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对工科学生而言,毕业设计是学生培养的最为全面的一个环节,是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同时,毕业论文的撰写本身也是对学生专业写作能力、专业知识的组织能力和现代设计工具的运用能力等的提高过程。为此,急需建立和健全工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有效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2 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2.1 “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内涵与作用
导师制是最初是由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提出并实施的,国内最早由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引入研究生阶段的培养[3]。近年来,随着本科教育规模和质量提升的需要,一些高校将导师制引入到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但是,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国内高校师生比高,缺乏合理的导师队伍;其次,由于导师自身的学术和专业水平限制,仅仅依托学校资源建立导师制度,学生的培养往往难以保证“卓越人才”培养的工程化和创新性要求。
该文提出在工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引入导师团队制度,并结合工科院校的自身特点建立“校企联合导师团队”。针对“卓越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工科高校和各类企业(特别是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企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以不断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和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以高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为基础,将研究生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导师制”和企业人才培养的“传、帮、带”模式严密地组织起来,发挥各专业导师的学科理论优势和企业的实践条件保障,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和谐发展的应用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优势体现在:(1)学生培养方面,工科学生培养的特点是强调工程应用能力。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如果不能在生产实际中有所体现,往往造成学生“学无所依、学无所用”的心理,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虽然高校设置了很多实践环节,但离真正的实际应用还有很大差距,“校企联合导师团队”整合了学校导师理论水平和企业导师的应用能力,对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培养。而毕业设计以实际企业产品为设计对象,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2)导师自身能力提升方面。要达到良好的学生培养效果,导师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也需要不断的完善。“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充分体现“教学相长、团队互补”,导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输出主体,也是能力提升的输入对象。高校和企业导师分别通过团队的交流和协作,扫除自身知识的“盲点”,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3)学校和企业“效益”的方面,学校和企业作为学生培养的主体,强调各自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求提升自己的“综合效益”。 “校企联合导师团队”制度缓解了高校在毕业设计培养环节中的“师资力量”和“实践条件”的不足;企业在学生培养中锻炼了自身的技术队伍,储备了技术人才,也提供了“产、学、研”合作的契机,从而形成校企间的“双赢”局面[4]。
2.2 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的实现
基于“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学生培养的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
实施过程重点围绕提高毕业设计的培养质量,从“引导面”,“着力面”和“支撑面”三个角度建立完善的学生毕业设计的培养体系。
(1)政策引导方面:立足于学校和企业的“互惠共赢”,以“产-学-研”多元合作为基础,建立人才培养和科研产出的校企共赢的协同培养模式。挖掘一批有实H工程需求的毕业设计素材,结合企业产品开发实际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工程能力培养和提高。
(2)制度保障与支撑方面:项目的实施需一定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学生培养质量的闭环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合理设置各个环节的质量考核制度,从知识体系、导师配置与责任、奖惩制度等各个方面予以制度化和规范化。
(3)具体实施过程中:明确校企联合的学生培养目标,并以学校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完成课程建设、完善培养体系,最终建立稳定的培养基地和培养方案;重点建立校企联合的多导师培养团队,根据专业特长合理配置导师队伍;进而结合学校和企业自身特点,完善学生毕业设计所需的基础软硬件条件。
“校企联合导师团队”模式的构建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保证离不开完善的培养过程动态监督机制,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动态监督,以保证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顺利进行。学校和企业需充分沟通,建立从主管部门到导师团队的保障主体,对学生毕业论文期间的选题、开题、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进行动态监控,监督和考核的对象不仅是学生,对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也需合理地进行考核与监督。
实践过程中,根据“工程教育认证”对毕业设计环节的培养效果提出的量化指标梳理相应的培养主体,如表1所示。指标涵盖了工程知识的应用、问题的把握与分析、研究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规划等12项具体内容,具体指标的实现过程需综合考虑高校和企业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合理的培养任务分解与指导。根据表1,传统的毕业设计过程一般难以达成“工程教育认证”评价指标,“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学生培养过程将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进行挖掘,更能体现“卓越人才”的培养要求。例如:研究能力和现代工具的使用主要是学校培养内容,“工程与社会”需求、“职业规划”和“项目管理”等是企业的优势,而对“问题的分析”、“个人和团队”协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需贯穿与企业和高校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
3 结语
该文分析了当前本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内涵与教学模式,构建面向“共赢”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进行了分析。综合而言,“校企联合导师团队”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更好地贴合了工程教育认证的指标体系和要求,对“卓越人才”培养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为提高和保障工科毕业论文培养质量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 董云飞,郑丽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5):157-159.
[2] 邵维加,黄建荣.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运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4):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