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承认的反义词

承认的反义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承认的反义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增减词 翻译过程 心理认知

1.引言

增减词法是翻译上常使用的一种技巧。为了协调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和句法上的差异,翻译时根据意义、修辞或句法的需要而增加一些无形但有其义的词或略去一些无具体意义的词。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往往因不能有效地增减词而使译文生硬、呆板、甚至不符合逻辑,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学习者对句子的理解和表达受制于其对源语字、词、句的心理认知,也反映出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句型依赖”的心理特点。[1]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看,翻译是两种语言的心理转换,包括了译者对源语的理解过程和译入语的生成过程。学习者在理解的过程中常常只能通过表层结构感知句子的基本意义,而不能充分、完整地构建源语的深层意义,或是虽准确地构建了源语意义,但却在转换、执行意义时不能用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语言文字去再现源语,这两种情况所产生的问题都会表现在译文增减词的使用上。因此,翻译过程中能否通过增词或减词使译文通顺、规范并忠实于源文,与学习者对语言理解和生成的心理认知密切相关。

2.语言理解与翻译过程中的增减词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理解就是从所接触的视听语言材料中构建意义的心理过程,包括形成期望或假设、进行推理、利用上下文等。[2]大学英语学习中,每当进行英汉互译时,学生往往只会根据原文的字面含义将每个字、词直译出来,结果使得译文句子生硬、古板、缺乏语言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这说明学习者首先对原句没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在构建意义的过程中完全依赖已有的语法和语义的知识及经验而未能真正准确识别原文。如:(1)Teachers protested the program’s demand and the strain associated with more intense work.(《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学生翻译:“老师们抗议计划的要求和与高强度工作相关的压力。”(2)I now know he participated in some things through me.(《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学生翻译:“我现在知道他是通过我来参加一些事的。”(3)This umbrella is too good to throw away.学生翻译:“这把伞太好了而不能丢掉。”(4)The apple tastes sweet.学生翻译:“这苹果尝起来很甜。”(5)He has grown old.学生翻译:“他变老了。”以上四句话根据上下文或语境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增词或减词才能使意思更通顺、准确和完整。而学生所做的翻译只处于在理解语言的第一个层面,即语言识别时对字词的物质外壳未能进行有效的知觉加工,仅仅将文字符号与其所含意义简单匹配而没能实现对句子意义的准确把握。

这四句话在语言识别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句法分析和语意分析以获得确切的信息。句(1)中,学生将“program’s demand”简单地理解为“计划的要求”,而将“associated with...”按该词组的字面含义直译为“与……联系在一起的/相关的”,说明其对词、词组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形式而未能从整个句子出发去挖掘词、词组的深层含义,使译文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老师们的抗议”来看“demand”含有“过高要求”之意而不仅是指“要求”这么简单,而“associated with...”作为“strain”的定语有表示原因之意,因此应理解为“因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压力”才符合原意;句(2)“通过我来参加一些事情”显然是学生把原句中存在的每一个字按其含义和顺序构建起来的意思,但它却不是原句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句中的“他”是指父亲,就课文所描述的内容看,父亲是把自己未能做到的事在儿子身上实现了,而并非自己真正做到,这句话的翻译表现出学生对句法形式的简单认识,如果在动词“参加”前加上修饰语“渐接”,原句的真正含义才算识得。即“父亲通过我渐接参加了一些事情”。学生在理解句子时没有运用好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两大基本策略,进而不能发现句子的深层命题以获得对句子的合理解释;句(3)的翻译则明显地暴露了对“too...to do”“句型依赖”的心理。这样的翻译虽然没错,倒译回去也比较省力,但由于带有英语“too...to do”句式的痕迹使得所译成的汉语多少有点机械和生硬。抛开“too...to do”所表达的“太……以至于不……”这一句式,将“不能丢”增译为“丢掉了太可惜”则效果更好;而句(4)和句(5)的翻译在理解上同样显得过于“忠实”于原文,使译文的表达显得罗嗦和多余。这说明学生在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中仅对句子的表层结构做了转换,而未考虑到转换成的语言文字是否符合译入语的思维逻辑或表达习惯。这两句话中的谓语动词“taste”和“grow”在原句中必不可少是因为它们是构成英文句子的必要成分,而它们的具体含义在转换成汉语时却是重复和多余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翻译中的“忠实”理解得过于狭隘,对语言文字感知加工的能力还很欠缺。从汉语思维方式上看,要贴切地传达原文意思应译为“这苹果很甜”;“他老了”可见,在理解句子的心理操作过程中,学生虽能感知最明显的句法线索,但却不能根据这些线索对句子结构的分解做出最可能的假设和预测,表现在译文上就是不能适当地增词或减词使语言表达更完善、通畅。

3.语言生成与增减词

心理学家认为,语言生成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表达其思想的心理活动或认知过程。[2]翻译上的语言生成是指译者把意义转变成文字的心理过程,它包括选词、组织句法或语义等,与语言理解的过程相反,译者经历的是思想深层向语言文字表层的转换。译者在源语理解基础上所获得的语义输入或形成的语义图示反映了其对源语意义构建的过程。但已获得的语义输入或已构建的思想意义并不等于译语的形成,这是因为基于源语的语义输入或语义图示的性质是认知的而非语言的,因此还有待译者将其组织成有译语结构的言语信息,即完成源语语义输入与译语形式的匹配或转换。[2]就大学英语学习而言,学习者在做翻译练习时即使理解了原文,也不能准确或完整地再现原文,这是因为对语言学习者来说,从句子的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或从意义的构建、转换到执行)要远远难于从句子表层结构到意义深层结构的转换。[3]在基于理解而生成意义的过程中,受限于汉语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能通过有效地增词或减词使生成的语言具有逻辑性和合理性。以下学生在考试中所做的一段翻译便反映出在生成译入语结构时不能赋予语义输入以恰当的译入语词汇的情况:Well,you may want to try yoga.It’s what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been turning to ease the troubles of modern life.Practically unheard of in the West until 50 years ago,yoga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health trends around.Yoga has become so popular in recent years;it’s easy to overlook the fact that it is actually one of humankind’s oldest activities.Scholars think that yoga grew out of the methods used by shamans of the Indus Valley more than 5,000 years ago.(较普遍的)学生翻译:“好的,你可以去试试瑜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使用这种方式来缓解现代生活中的压力。直到50年前,西方还没有听说过瑜伽,现在瑜伽已成为世界最流行的健康趋势之一。近几年来,瑜伽已变得如此流行,很容易忽略到瑜伽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的事实。学者们认为瑜伽是5,000年前印度河谷巫师使用的一种方法。”这段话的翻译从某些句子上看有表达不清的情况,而从整体上看,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也不够紧密和连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成译语时没有进行必要的增词和减词。如,对语气助词“well”和连词“until”的翻译显然是多余和没有必要的。但对“it’s easy to overlook the fact that...”的翻译却没能在动词“忽略”前增加“让人”二字,使句子既不清楚也不通顺。而整段话句子之间由于没有增加必要的连接词而显得缺乏紧密性和逻辑性。对照参考译文:“你也许想试试瑜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求助瑜伽来舒缓现代生活的烦恼。五十年前在西方几乎还没有人听说过瑜伽,可是现在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最流行的健康风潮之一。近年来瑜伽如此受欢迎,很容易让人忽略一个事实:瑜伽其实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学者认为瑜伽发源自五千多年前印度河谷里巫师所采用的做法。”可看出学生其实对源语深层结构的意义已基本获得,而在将意义进行转换和执行时却不能通过增减词有效地把认知成分转换成语言成分,这反映出学生在翻译中的思想生成是简单、机械地复制源语的思想,仅把现成的且经过其理解的思想意义用目标语或译入语表达出来即可,并没有意识到翻译中的意义生成是一个思想意义“再创”、“重构”的积极过程,而非一个简单地复制源语思想或被动处理语言信息的过程。

4.结语

增减词法是翻译上常使用的一种技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语言之间不是简单的形式对等或一一对应,因而在语言转换中有时需要通过增词或减词来充分再现源语意义并完善译语的表达。然而,翻译过程中能否做到有效地增词或减词使译文通顺、准确,与学习者对源语的理解和基于理解而生成译入语的心理认知密切相关。学习者无论在语言理解还是语言生成过程中,其认知都会反映在译文增减词的使用上。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所发现的学生译文表达欠妥的问题主要是理解或转换、生成意义时的认知出错而没能给译文适当地增词或减词造成的。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翻译技巧或翻译理论知识,更要在教学中重注重对语言差异的对比,从对比中培养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正确认知,使他们在语言转换中能通过增减词等翻译技巧忠实、通顺地再现源文,真正掌握并具备一定的翻译技能,从而促进对英语语言的认识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孙勉志.汉语环境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0.

[2]刘绍龙.翻译心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8.

[3]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4.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第2篇

中文发音:犹豫[yóu yù]

词语解释:迟疑,不果断,做事拿不定主意。

反义词:果断、断然、爽快

近义词:迟疑、踌躇、彷徨

用犹豫造句

1、刘工对于自己的去还是留,仍然犹豫不决。

2、遇事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

3、她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将小手举了起来。

4、我很后悔当时犹豫了,没去帮他。他的生活现在真是一团糟。

5、对于你的问题,我在犹豫是不是要回答。

6、人是一生,其实是在不断犹豫中成熟的。

7、我在犹豫到底去还是不去呢

8、小明正犹豫着到底该不该买苹果。

9、我现在很犹豫,不知道这件事该怎么办

10、我很犹豫要不要向老师承认错误。

用犹豫的反义词造句

果断:王飞做事果断,在班里很有威信。

爽快:你有什么事就爽快的说出来,不要吞吞吐吐。

用犹豫的近义词造句

迟疑:面对危险,他毫不迟疑的跳入河中,将落水的儿童救了起来,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第3篇

但是的反义词

虽然 [注释]1.即使如此。 2.犹即使。

固然 [注释]连词。①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这样办~稳当,但是太费事,怕缓不济急。 ②表示

但是的近义词

然而 [注释]连词。表示意思的转折:虽然多次受挫,然而他并不灰心|小草虽很娇嫩,然而生命力却很强。

不过 [注释]1.无差错。 2.不超越;不能超越。 3.不经过;不进入。 4.不能通过,有阻碍。

可是 [注释]①连词,表示转折,前面常常有‘虽然’之类表示让步的连词呼应:大家虽然很累,~都很愉快。

然则 [注释]1.连词。连接句子,表示连贯关系。犹言"如此,那么"或"那么"。

但是造句

1、他虽然身体欠佳,但是还能勉强坚持工作。

2、敌人虽然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但是还在绝望地挣扎。

3、现在儿童读物很多,但是有趣的不多。

4、老师可以批评学生,但是不能斥责学生。

5、教师工作,操心费力,但是乐在其中。

6、这家茶馆门面不大,但是布置得很有特色。

7、奶奶离开我们已经好多年了,但是她那慈祥的面容还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8、尽管工人加班生产,但是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9、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很浪费时间。

10、姐姐刚参加教育工作,热情很高,但是缺乏经验。

11、抗联战士虽然生活非常艰苦,但是精神很乐观。

12、这篇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内容很丰富。

13、一个人做一两件好事并不难,但是毕生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容易了。

14、我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曲折,但是毕竟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15、学习是艰苦的,但是也充满了快乐。

16、在动物界,猴子是比较聪明的,但是还比不上大象、海豚聪明。

17、这个人虽然有些毛病,但是本质是好的。

18、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大家的精神状态非常好。

19、一个人的生命不能永存,但是高尚的精神可以永生。

20、鲁迅先生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21、包粽子我一窍不通,但是吃粽子我行。

22、伪科学者招摇撞骗,但是他们是战胜不了真理的。

23、但是,他们对这种正义的,血肉之亲的呼吁置若罔闻。

24、虽然小妹妹只有5岁,但是她能把乘法口诀倒背如流。

25、这一结论虽然言简意赅,但是似乎判断失误。

26、如果你力所能及但是还要麻烦其他人不是个好习惯。

27、你也许会对一条鱼或者一只螃蟹不以为然,但是它们也是一条生命。

28、但是也不乏一些曲高和寡的反对意见。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反训;反义词;美恶同辞;施受同辞;正反同辞;局限性

一、关于反训的认识

反训是用已知某词之反义词来训释该词的意义,又称反义相训。新版辞海这样说:“有些词在古代含有相反的两义。如乱字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而尚书皐陶谟‘乱而敬’,《史记·夏本纪》作‘治而敬,以治训乱,训诂学上称反训。’”最早辞书《尔雅》里面就记录有反训材料。正式把反训作为一种训释手段是晋朝郭璞。下面举几例说明:

《释诂》:“治、肆、古、故也。”又:“肆、古、今也。”郭璞注:“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相通者。”

又:“徂、在、存也。”郭璞注:“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凰为肥,以古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覆旁通者,美恶不嫌同名。”

《方言》第二:“逞、苦、快也。自山而东曰逞、楚曰苦。”郭璞注:“苦而为快者,犹以臭为香,治为乱,徂为存,此训义之反覆用之是也。”

我们从郭璞的注释里面可以看到两点:

第一、“美恶同名”这话见于《公羊传·隐公七年》,原文是“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名”,这里讲的是《春秋》笔法。郭璞借用来比况反训现象,说反训是指同一个词具有相反的意义。

第二、“义有反覆旁通”指的是反训的条件。就是一个词除了一般常见义以外,还有与它相对力的意义,反训就是揭示出这样对立的意义。

郭璞所列举的有关反训的例子,有今天已经缺乏足够语言材料依据,因此遭到了非议。但是,他举的有些例子同时具有相反的意义是能够使人相信的。

人们对这种被称为“反训”的现象还有过比较具体的例说。不过总的说来,“反训”一说不过表述。下面对反训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如下概括。

二、反训现象分析

(一)美恶同辞

美恶同辞是常见的一种现象。美是称美,恶是贬斥。美恶同雌是指同一个词兼有好坏两方面的意思。它可能反映事物本身美恶两个方面,也可能反映人们对事物或现象的爱憎态度。

清朝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里面设立“美恶同辞”例。他说:“古者,美恶不嫌同辞。”并且举了好些例子。

1、《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余樾对比了《诗经》和《左传》里面用“委蛇”的材料,认为“委蛇”这个词兼有美恶两方面的意思。这个“委蛇”是从容自得的样子,所以俞樾认为这是“诗人之所美也”。

《左传、襄公七年》叔孙穆子引证了这两句释,评价孙叔父必然逃亡说:“衡而委蛇,必折。”“衡而委蛇”意思释专横而从容自得。这里的从容自得是贬义,不妨理解为无所顾忌。因此俞樾认为这个“委蛇”和前面《诗经》的“委蛇”意思相反,他说:“则“委蛇又为不美矣。”

2、《泂酌》“岂弟君子,民之父母”意思释和气近人乃能够成为民之父母。而《载驱》一诗释讽刺齐文姜和她哥哥齐襄公关系不正常,诗里面说:“鲁道有荡,君子岂弟。”意思是在大路上,齐文姜和她哥哥亲热地走着。这个“岂弟”带有贬义。毛传和孔颖达正义对这个词都有明确的解释。

由上可见,事物本身包含了好坏两方面的内容。表示某一事物总体的词也就包含了好坏两种相反的意义,可用于好的方面,也可用于坏的方面,于是产生“美恶同辞”的情况。

(二)施受同辞

这类反训主要表现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词上面,所谓施就是发出某种动作行为,所谓受就是接受某种动作行为。发出动作和接受动作两者不是一回事,语言里面经常是用不同的词表示。但是行为这两方面又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它们又可以用同一个词表示。同一个词即能够表示发出的动作又能表示接受的动作,这种现象称为施受同辞。如:

1、《诗经、商颂、玄鸟》:“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这话的意思是:殷王传授天命都合于道义,所以承受了各种福禄。这个“受”是授予的意思。后来在文字上授予的“受”加了手旁写成了“授”,接受的受仍然用“受”,《论语》、《孟子》等先秦古籍中这两个字已经有明确的分工。杨树达对此曾经有精辟的解释。他说:“受之反为授。则二字古本同音,与今相同。据此知初民语言,受授本无区别,加手作“授”乃造字时恐其困惑而为之别白耳。然则施受同辞,盖犹初民之遗习!”

至于《宋史、垣誰之传》:“岂释朝廷受任之旨?”“受”表示授予,这是一种仿古的用法了。

2、(1)秦借道两周之间,将以伐韩,周恐借之畏于韩,不借畏于秦。(《史记、周本记》)

(2)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之矣夫!(《论语、卫灵公》)

例(1)三个借,第一个借入意,后二者释借出意。可见借包括借入和借出两方的动作行为的含义。这相反两义的产生是由于实现动作行为的双方在实现借这种特定的动作行为种所处的施受地位不同所致。

(三)正反同辞

一个词兼有正反两方面的意思称为正反同辞。从广义说,美恶同辞和施受同辞也是包括正反两方面的意思,一切反训现象都可以称为正反同辞。但是通常讲反训的时候,正反同辞大都是把这两类现象排除在外的。面对着和背着是表示同一种动作,它本身并没有美恶的区别,也不是施事和受事的不同,“面”这个词有这组正相反的意思。《说文、面部》:“面,颜前也。”段玉裁注:“与背为反对之称,又引申为相背之称。”这是典型的正反同辞。这包含有两种倾向:

(1)词所表示的概念自身具有程度的相对性,随着意义的引申而产生了反义。比如

a楚师老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b枚乘文章老。(杜甫《奉汉中王手札》)

“七十曰老。”?(《说文》)随着词义引申,“老”形成对立义。例a指“衰竭”例b指“老练”

(2)词义引申向对立面转化而产生反义。比如:

a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b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也?(《庄子、盗拓》)

“巧”的本义《说文》说是“技”也(技艺、技巧),引申为灵巧。如例a,可是灵巧过了头,就向贬义转化,变成了“虚浮不实”、“作伪”的意义,如例b。

(四)反义和反义词的关系

训诂学上的反训比词汇学所讨论的同一个词具有对立的意义的反义现象范围更大。训诂学上说的反训包括特定语言环境出现的意义色彩上差别,如俞樾谈到美恶同辞所举的“委蛇”、“岂弟”从词汇学上看,它们只是根据上下文而出现的意义色彩的差别,还不能算作这个词真正有了对立的意义。

训诂学上的反训还包括字形相同而读音有别的语言形式。如“伐”表示施受不同而读音有去、入之别。虽然它们之间有渊源关系,但是从词汇学上讲,音读不同,是另外一个词了。

上面这些现象在训诂学上可以列入反训的范围,前代从事训诂工作的学者也是这样处理的。但是词汇学上并不认为它们释同一词对立意义的反义现象。真正一个词具有的对立意义在语言里不实没有,但是数量不大。

三、反训产生的原因

反训的产生是语言发展的结果。词义的分化可能是构成反训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词具有某个比较概括的意义,这个意义可以从两方面去运用,而这两方面又是彼此对立的,久而久之成为一组对立的意义。

词义发展由一个方面向它的对立面演变是构成反训的又一个原因。

此外,说话的时候语急也可以出现反训。

文字的通假也可以出现反训。

总之,语言的发展内在规律的作用,词义的变化出现了反训。又由于语言表达的需要,使分歧费解的意义逐步精确定型。人们解读古书,对那种已经消亡的相反的意义感到陌生,对它们进行解释这就是反训出现的原因。反训这个概念使用了上千年,人们在使用当中对它有所调整,上个世纪不少学者力图对它进行解释,使它更接近现代语言学。齐佩瑢曾经指出:“我曾作《相反为训辨》一文,旨在阐明反训只是语义的变迁现象而非训诂之法则。”

四、反训的局限性

齐佩瑢指出:“严格地讲‘反训’这个名词根本不能成立,训诂是解释古字、古言基于相反的原则去训示古语才叫做反训;现在既知道这些例子不过是语言演变现象中的一小部分,那么就不应再名为反训而认为训诂原则”。

我们应该承认反训现象的存在,但是也应该看到前代学者在处理这些现象的时候往往把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掺杂进来,没有从一个历史平面来衡量这些现象;或者把一些通假现象、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都认为是反训,这就把反训的范围扩大了。总的来说,反训一说不够科学,语言中意义相反相对的、不必笼统地用反训来概括表述。意义相反相对的语言现象很复杂,其自身规律有待揭示。章炳麟在《转注假借说》中说:“语言之始,义相同者,多从一声而变;义相近者,多从一声而变,义相对相反者,亦多从一声而变。”不说人即以“一声之变”为所谓反训产生的主要原因。其实,与其说所谓反训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一声之变,毋宁说是意义引申,因为无论从理论或材料统计看,意义相对相反多与引申密切相关。既然说是引申,又何必更释为“反训”呢。 整理

参考文献:

[1]许威汉.训诂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白兆麟.新著训诂学引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3]赵振铎.训诂学纲要》(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2003.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第5篇

一、导课激趣,唤醒学生学习意识

片段一:

1.谈话导入,引出“精彩”和“糟糕”,指名读。(读出赞扬与批评的语气。)

2.读一读这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反义词、引号、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3.通过题目,你能不能猜一猜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小组内合作读,读准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再分段读课文,如果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在题目前面画一个笑脸。如果读得还不太熟练,就在题目的后面画一个哭脸。(板书笑脸和哭脸)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文本,通过读书,了解文章内容。

二、营造氛围,倡导学生个性阅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教师的分析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片段二: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父母的不同反应,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读书方法,并且提示他们:“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读出当时的情景?并且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好吗?”

生:母亲一读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诗吗?精彩极了!”从母亲的神态“兴奋”,外貌“眼睛亮亮的”,以及母亲的语言,可以看出她看到巴迪写的诗后,非常高兴。

师:真不错,你能抓住母亲的神态、外貌、语言描写感受其心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回答更踊跃了。)

生: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通过“搂、不住地赞扬”这些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母亲对巴迪的诗很满意。

生:从“得意洋洋和迫不及待”这两个词可以看出母亲的评价令“我”高兴。

……

师:父母截然相反的评价使一个七岁的孩子从幸福的深渊一下子跌落到失望的谷底,愿意通过朗读表现出因听到不同评价我的心理变化吗?怎样读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就怎么读。

通过听学生个性化的朗读,知道他们已经深入去体会课文的内容以及人物的情感了,他们已经体验到了这种真情。

三、探究文本,珍视学生独特体验

探究性阅读具有开放的视野。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维才会“动”起来。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片段三:

师:对于同一个问题,却有两个极端的评价,你对父母的两种评价是怎样认识的呢?

生:我认为父亲的评价是对的,因为几年以后,我再看这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生:父亲对我的批评,说明他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我的生活中也需要这种警告的力量,他时时提醒我,才使我写出了许多的作品。

……

师:父母的评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理解吗?的确,只有七八岁的小巴迪当时很难理解。这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也一样。

四、有效拓展,启发学生情感体验

课堂拓展在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片段四:

师:爱是鼓励、是力量,爱也是警告、是提醒。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凡的细节,又何尝不是父母爱心的体现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说出来吗?

(学生一阵沉默)

师:妈妈的爱是摔倒时的搀扶。(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了)

生:妈妈的爱是雨中的一把雨伞。

生:爸爸的爱是寒冬掌心传递的温暖。

相关期刊更多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第欧根尼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法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