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志愿服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探析 高职大学生创业融资方式探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与长效机制探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探究 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析 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作用探析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引导机制探析 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探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探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探析 学生社团对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服务作用 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 探析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及培养途径 高职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困惑与对策探析 高职大学生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图式视阈下高职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养成途径探析 高职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之培养探析 西部地区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探析 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效果评价探析 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8-01-
20.
[2]江雯.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化志愿者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时代经贸,2013(1).
[3]陆士桢.北京志愿服务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4]吴小娴.青年志愿者活动与高职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之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2(5).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服务 功利化 行政化 合作共赢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福利化的进程发展,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得知,人类的需求呈现金字塔形结构,分别包括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以及高层次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的需要具有层级性,只有当低一层次的需要被满足后才会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而志愿服务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是人类追求高层次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形式。
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建不协调,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开始凸显。而志愿服务这一公益性的活动也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过分功利导致了其服务效率低下,只有通过去其功利化才可能真正实现合作与共赢。而并非形成以志愿服务功利化谋求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的效率与利益,以一方的效率换取可另一方的非效率,造成负的外部效应而形成经济学中的非帕累托的现象。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是个庞大的群体,这其中尤其是赛会志愿者当中绝大多数是大学生。大学生所处的年龄具有热情、活力等特点,但也容易受到不良风气渲染,使其志愿服务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而大学生志愿者成为我过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受到我国多数学者的关注,陈瑛《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2006)、胡雪峰《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2009)等都从大学生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志愿服务领域。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着重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找出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的动因,从而探究出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的途径。
二、志愿服务概述
为了更好的理解与感受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功利化相悖,在进行下列对去大学生志愿服务以实现合作共赢途径探究前对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做出简要概述。志愿者(英文Volunteer)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活动的人。”
志愿者并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自古以来出现的施医赠药现象便是现代志愿服务的雏形。但真正的志愿者制度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主义抬头而确立的,现代西方的福利国家大多都通过商界以及民间的力量弥补政府财政用于社会支援与救助的不足,形成政府、商界、民间一体化对社会进行服务。志愿者作为“舶来品”传入我国,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明显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开始显现出一系列的弊端与问题,尤其是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不良风气带的“晕轮效应”,对志愿服务的效能形成巨大冲击。
三、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
我国最早的志愿者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1979 年第一批联合国志愿者来到中国偏远地区,从事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服务。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政部号召推进社区志愿服务。90年代初,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此后,我国资源服务迅猛发展,并且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汶川地震等重大灾害的救援,奥运会等。全国上下兴起志愿服务的浪潮,一方面体现出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另一方面通过志愿服务达成全社会范围内的合作共赢。
但是如今我国的志愿服务中出现不少“不良”现象与我国和谐社会的理念与氛围背道而驰,例如志愿服务组织“行政官僚化”、知名人士“空头支票”等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质疑,引起社会的广泛思考。而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构成的主体部分,其大多数志愿服务所附带的功利性已经明显阻碍志愿服务的整体效率与综合的社会效益的提高与增长。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性的原因对于我们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实现合作、互利、共赢,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的原因: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现象也是在内外因素共同起作用的机制下而产生的。
1.大学生心理状态不成熟,缺乏独立的价值倾向与价值判断能力
这点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产生功利化倾向的根源。如今大多数大学生志愿者缺乏社会实践与磨炼机会,所以大学生志愿者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与志愿服务行为往往是多种因素合力影响的体现。其复杂的志愿服务动机就会表现出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认识不清,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与从众性。
2.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志愿服务经历成为履历表“镀金”的重要法宝
2010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约为630万,未就业人数就接近190万,且还剩下往届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会形成“雪球效应”,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之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对本科毕业生加上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限制与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中越来越体现“证书“重要性,这种外在的就业压力与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促使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带有一定功利色彩。
3.大学生综合测评标准体系的设计,将志愿服务纳入德育测评标准
2009年7月17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要求把志愿服务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标准。据一些调研报告显示,实行社会实践学分制的高校与不实行的高校参与度之比为2.7:1。在受调查的大学生的样本里,单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占比高达20.41%。从这里可以看出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德育学分相挂钩,加重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功利性动机,不利于净化志愿服务行为的不良风气。
4.社会价值取向社会风气的影响
“功利主义”的影响已经散布至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与人之间形成一个个“孤岛链”,个体的集体意识淡薄。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已经侵袭到志愿者群体。大多数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期间内形成林立的“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基于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形成,例如志愿服务小组评优。志愿者小组之间的竞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但是未被评优的小组与志愿者个人会产生“怠工”思想,这样一来无疑会浪费资源,导致志愿服务总体效能下降。而志愿者评优往往又牵扯到综合测评结果,这又是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产生功利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社会价值取向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产生功利性的第二个因素是来自于家庭。根据社会学理论,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很大程度受到家庭的影响。家长希望子女通过进行志愿服务产生一种自豪感与荣耀感。使得志愿服务成为同学之间,甚至父母之间攀比、炫耀的资本。
5.志愿者组织“行政化倾向”辐合影响
如今志愿者组织管理具有“行政化倾向”进行刚性非人格化管理模式。其志愿者骨干承担组织任务,普通志愿者在起组织中被视为成员,严格按照布置任务、落实责任、组织验收、反馈信息等程序开展志愿者服务。志愿者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志愿者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时更容易将重点放在如何达到志愿者组织所要求的标准,完成预期志愿服务任务,以及如何在志愿服务考核中达到优秀而并非将志愿服务的重点放在通过构建同志愿者组织的合作关系来提高志愿服务的效能与质量。
6.大学生志愿者甄选质量不高,后期志愿者培训流于“形式主义”
这一点是针对志愿者组织程序上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大学生志愿者在选拔时应对人进行全方位的审查,选拔方式上应该以公开征集为主辅之以个人组织推荐形式并举。这样一来就能尽可能选拔出思想觉悟素质水平较高的志愿者。后期志愿者培训对流于形式,没有将志愿者精神内化于志愿服务过程之中,没有扶正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功利心理。
五、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以实现合作共赢的途径探究:
由于大学生志愿者产生功利化倾向原因的复杂化,决定了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现象途径的全方位、多元化。在对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途径探究之前,我们应该对大学生志愿者适当的激励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利性相区别开来。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适当的激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大学生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因而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的一种辅保障。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利性主要体现为志愿者主动获取利益的行为,成为当今阻碍我国志愿服务良性发展的一道屏障。所以为了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现象进行纠偏,实现志愿者事业合作共赢,提高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效能,达到纳什均衡的良性状态,我们对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途径进行如下探讨:
1.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选拔力度,形成全面考量与个人组织推荐并举的选拔制度
大学生志愿者选拔时志愿者队伍形成过程的前置程序,通过加强选拔力度与深度,能够较好的筛选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但是,单通过组织推荐很多时候就是一种“走过场”的环节,而组织也难以对每个志愿者个体进行深入了解。所以,我们可以设计出相对独立的第三人成为志愿者推荐人,对志愿者进行详细了解。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所选拔的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知识面,还能较为真实的反映出受推荐者的思想道德水平。
2.加强大学生志愿者后期培训,形成专业培训机构与大学教授培训分块培训的培训结构
如今大学生志愿者培训大多“流于形式”,培训期较短,而且培训内容务实性内容占绝大部分,对端正志愿服务动机,淡化功利化倾向涉及较少。我们应该形成专业培训机构与大学教师分块培训的培训结构,由专业培训对志愿服务的务实性内容进行培训,由大学教师对端正志愿服务动机、淡化志愿服务功利化倾向的讲座式培训。这样能够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3.深化大学教育模式改革,加大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力度。
端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认识,淡化大学生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功利性倾向。形成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需要相接轨,但是其思想要保持相对独立的纯粹性。
4.降低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中的权重
降低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中的比重,赋予其较低的权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志愿者功利性心理,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具纯粹性。也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实现全社会的互利共赢。
5.志愿者组织管理从“刚性”转向“柔性”
志愿者组织在志愿者管理上应该施行柔性灵活管理,激发志愿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大学生志愿者更多的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非将注意力集中在功利性的完成硬指标上。
总之,对于实现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以实现志愿服务的合作共赢所探讨途径是需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并且协调好各方利益矛盾与冲突,能够在最大限度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服务。通过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有助于使大学生志愿者深入接触社会实际、真实了解与认识中国国情、增强了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帮扶弱势群体意识并且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陈瑛《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2期第4卷,259-262页.
【2】姚胜、陈曦、赵彪《从纳什均衡走向合作共赢》[J],中国青年研究,第7期第4卷,41-44页.
【3】胡雪峰《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西华大学学报,第4期第28卷,120-122页.
【4】刘洪玲《国外青年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第8卷,54-56页.
【关键词】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育人
一、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区别
(一)内涵不同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有组织、有目的的参与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到社会中去实践的一种教育形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与创新的活动;是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在走向社会过程中与生产劳动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能够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提高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属性的教育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而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具有自愿性、无偿性、社会性。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大学生在课余、寒暑假等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长,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自愿向他人、社会以及国家提供形式多样的无偿服务活动,而且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一般思想觉悟较高,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热心社会公益的特点。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形成了制度化、专业化、项目化、品牌化的文化特点,在具体的项目类型上包括了参与扶贫开发的志愿服务、参与社区建设的志愿服务、参与环境保护的志愿服务、参加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服务、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参加国际志愿服务等类型的服务。
(二)目的不同
社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如通过三下乡活动,学生可以将自身所学应到实际中,通过这个过程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其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而志愿服务是为他人提供免费的、无偿的服务,做公益活动如社区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等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他人。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联系
(一)活动主体相同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主体是大学生,二者都是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动力激励系统,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大学生参加实践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动大学生实践服务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实质就是通过影响大学生的需求和动机,达到引导大学生参加实践服务活动,完成实践任务的目的。
(二)志愿服务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奉献自我、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也是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自觉成才的一种途径。可以说,志愿服务活动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同学们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生活、感悟生活,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在志愿服务中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
(三)育人功能相同
1.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涉及面广,形式多样,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能够促进学生角色的社会化。作为社会一员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社会中充当相应的社会角色,利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岗位和实践机会,促进了大学生树立多角色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今后在各行各业中较好地做到角色定位,促进他们的积极发展,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加速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系统的培养和历练,需要在实践中锻炼获得。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走出了课堂,进入了理论的运用和实践阶段,成为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是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化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使学生锤炼了思想素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实际动手能力、巩固了理论知识,增加了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提升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主动参与实践的意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既检验和锻炼自己的知识,又利于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同时还使自己的思想意识、人生价值观得到升华。另外,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都提高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易于学生接受。
4.提高专业技能。有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检验和评估自己专业知识中的薄弱环节,激发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与爱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向社会、向他人学习借鉴的过程,二者会推动学生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掌握实践本领。
参考文献:
[1]
张振宇,沈蓓绯.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深化发展的思考――以美国学校服务学习为鉴[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
[2]郝运,饶从满.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特点、实施程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3]孙莹.服务学习――发展自我、回馈社区的青年志愿服务策略[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11)
[4]杨玉凤,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模式创新――以龙岩学院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5]博爱敬.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学校党建与思想建设,2011,(6)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 重要意义 存在问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真正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更重要的是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二、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志愿服务体系主要是由志愿者队伍、组织管理、激励与保障等组成的。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起步较晚,其发展尚不成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志愿者队伍。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高职在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缺乏深刻认识,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了学生的德育体系,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品端综合素质评价积分,有时有些学生参加活动是迫于学校相关部门下达的行政通知,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人际交往。在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是本着对志愿服务的热情而参加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甚至部分学生将志愿服务等同于免费劳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正是由此,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流动性较强,高职院校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现状引人堪忧。高职院校尚未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活动管理部门,而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人员是由各院系选拔组成,绝对数量较大,而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则较少,专业化程度很难保证。
(二)组织管理体系。
1.尚未建立统一的、专业化较强的组织管理部门。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各院系部门、各社团组织分散管理。在这种组织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一个统一的、专业化较强的组织管理部门,容易出现多重领导、行政化倾向过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志愿服务活动质量。此外,组织管理部门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组织管理部门专业化水平低,志愿者活动前缺乏系统培训,活动过程缺乏有效控制,志愿服务活动质量难以保障,容易出现形式化、低水平化等问题。
2.组织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学生具有明显的应用型专业技能优势,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强。然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仍以尊老爱幼活动、环保活动、支教支农活动为主,缺乏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组织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挫伤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3.缺乏规范化组织管理制度。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一套规范化的组织管理制度,志愿者招募、培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环节容易出现问题。在志愿者招募方面,尚未建立有效的志愿者准入与退出制度,志愿者队伍流动性大,管理混乱;在志愿者培训环节,尚未建立系统化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尚未纳入课程体系,直接影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质量;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环节,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与控制,活动过程管理混论,直接降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质量。
4.激励与保障体系。
(1)经费缺乏。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较少,经费短缺直接影响志愿活动的有效开展,活动效果不佳。大学生在舟车劳顿地提供了志愿服务后,连基本的交通与饮食费用都需要自行解决,不免会感到寒心,给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活动质量难以保障。
(2)缺乏完善的保障与激励措施。由于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识不够全面,很大一部分人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等同于免费劳动力,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与持续性。另外,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肯定性评价较少,高校对学生的激励措施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与持续性。
(3)缺乏专门志愿服务法律体系的保障。目前,国家尚未专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法律体系,切实保障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产生不利影响。
(4)缺乏家庭及社会的支持。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家庭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偏见,不支持孩子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又累又脏,毫无技术含量,甚至认为志愿服务是多管闲事的活动。另外,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得不到家长的认可,精神上很失落,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体系
(一)加强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中坚,是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公益事业的大学生组成的。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和善心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性、非职业化援助。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作用,高职院校必须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进行宣传,借助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与专业特色,从而增强志愿服务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
(二)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实现志愿者服务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必须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在志愿者选拔与培训、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实现专业化与特色化。首先,必选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志愿者选拔、认证与退出制度,对志愿者准入与退出细节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志愿者团体管理的规范化。其次,高职院校要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对志愿者队伍进行统一系统培训,将志愿服务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升志愿服务活动过程重指导针对性,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化与系统化,提升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实现特色化与品牌化。
(三)立足自身实际,以专业特色为核心,实现活动形式多元化。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专业设置更具特色。因此,高职院校要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系统化与品牌化,必须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立足自身实际,以专业特色为核心,实现活动形式的多样化。首先,发挥志愿服务社团的作用,通过以点带面、以集体带动个体的形式,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其次,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以专业活动为主,同时通过敬老活动、环保活动、扶贫支教等形式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实现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化与专业化。只有立足专业特色,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才能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不断锻炼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对大学生志愿者个人而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升自身志愿服务综合素质,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四)建立健全激励与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志愿者激励制度。高职院校应当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给予学分认定,激励学生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将“从容独立、踏实务实、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的“工匠精神”作为学习与实践的指导,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工匠人”打好基础。除此之外,对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激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价值;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5.5;D63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2
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步伐日渐加快,我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需要更好地应对国内深层次的改革需求,国际格局巨大调整。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大学生已成为我国建设与改革道路上的核心力量,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更大的挑战。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日渐显现。为此,必须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通过不同途径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整体质量,更好地展现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价值,促使大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更好步入社会,展现自身各方面价值。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概述
就大学生志愿服务来说,是指高校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奉献个人力量,不为任何物质报酬,只为改善和服务社会,促进起进步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奉献、友爱、团结、互助”是其关键所在。实际上,大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是他们人生道路上重要的学习、教育实践经历。就志愿服务而言,它是一种公益行为,一种特殊的育人形式,也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可以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接触社会,助人的同时逐渐提升自己,强化他们现代化公民意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而这正是志愿服务在实践育人方面的重要内涵、价值。随着时代不断演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性逐渐增强,志愿服务项目更加品牌华。大学生志愿服务类型较多,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参与环境保护的志愿服务,各具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价值
1.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
从某种角度来说,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服务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它又具备教育意义,特别实在实践育人方面,通过一系列校园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予以呈现。大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体现他们奉献自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品质。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拥有更多接触新鲜事物,了解各方面新讯息的机会,逐渐提高自身综合技能,更好地将所学的文化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成长。在“专业本位”教育背景下,借助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在其他知识面、实践方面的不足,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在实践过程不断传递着全新的服务理念,即“助人自助、提升自我”,更好地挖掘自身各方面潜能,更好地展现自身多方面价值。
2.展现志愿服务的功能导向作用
在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呈现志愿服务的信仰与道德导向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将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客观标准作用到大学生身上,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向大学生灌输志愿服务准则,对其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心中的信仰,树立远大的理想,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够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有效抵制不良诱惑,正视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塑造健全的人格,更好地融入到社会这个大集体中。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价值的实践途径
1.健全志愿服务内容,加强志愿队伍建设
从某种角度来说,志愿服务质量、意义和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密切相关。志愿服务团体必须全面、客观地分析服务参与者成长空间、兴趣爱好等,要结合服务主题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志愿活动,尤其是系统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多开展一些“科学化、组织化、管理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的广度、深度等,更好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此外,还要注重志愿队伍建设,提高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不同途径提高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多鼓励他们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甚至开创志愿服务项目,有效转变社会服务活动理念,形成自觉行为观念,充分展现他们的志愿行为,壮大志愿队伍。
2.积极倡导大学生服务理念,完善志愿服务活动激励机制
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与时俱进,转变已有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志愿服务教育,促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其中,促进自身个性化发展。在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中,更好地领悟奉献精神,去诠释社会人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致力于志愿服务。此外,政府部门要适当增加在志愿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完善已有的激励机制,多鼓励高校中那些获得资助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对其进行感恩教育,而这也是获得资助学生践行感恩的重要形式,使他们学会感恩母校、感恩社会,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3.完善服务组织机构,加强志愿服务管理
随着志愿者队伍日渐扩大,离不开健全的规章制度,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得到法律保障。还要完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开展不同形式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促使新时期志愿服务具有鲜明的“品牌化、项目化”特点。具体来说,就高校而言,需要构建合理的志愿服务领导组织机构,确保各项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在选择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必须全方位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个性特征等,能够充分展现实践育人的价值,比如,海南地区开展的“爱心支教活动”。还要完善志愿者考核制度、志愿者优秀评选制度,客观地评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使其更好地认识自己。
4.构建“专业化、系统化”培训体系
就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来说,如果仅仅停留在“学雷锋”方面,一味地讲奉献精神,实践育人价值将很难更好地践行。也就是说,大学生在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他们的专业技能、综合素养都能得以提高,这样志愿服务活动也会具有鲜明的专业化特点,但这必须对志愿者进行全面、客观地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细化培训课程,即基础培训课程、专项培训课程。在进行志愿服务之前,志愿者必须认真学习基础培训课程,比如,心理学、志愿服务方面的法规。还要结合服务领域特点,服务岗位的具体要求等,开设专项培训课程,尤其是一些大型服务活动,比如,帮扶残疾人士。所开设的课程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过分重视理论。高校可以开展志愿服务讲座,邀请一些专家、优秀志愿者向学生探讨志愿服务,使他们正确认识志愿服务,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在培训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讨论式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志愿服务技能。在培训结束之后,还要对志愿者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客观地评价学生各方面技能,必须合格之后才能参与到对应的志愿服务中,提高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
5.健全社会支持系统
就大学生志愿服务来说,高校才是核心组织部门,但社会各界也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最大化。政府部门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好志愿者权益,促使志愿活动更加规范,降低志愿者伤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主动型,有效防止大量志愿者流失,确保志愿者队伍更加稳固。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借助社会力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其中,并对优秀志愿者进行必要的评优、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比如,给予交通补贴。此外,高校还要借助政府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社会资源,拓宽融资渠道,甚至可以寻求企业资助、捐助等,确保各项志愿活动顺利开展。以此,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能更好地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
四、海南地区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价值的实践途径
2008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布了相关条例,《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充分显现了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要性,还健全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确保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在此过程中,海南省积极响应该号召,其“美在心灵”大学生支教志愿者协会(简称美团)始终坚持“团结友爱、奉献社会”的理念。至今,海南13个县市组织多次开展了大学生志愿支教活动,参与人数已超过两千,受益学生超过1万。就美团而言,“爱心支教”始终是核心活动项目,主要实在农村地区开展一系列的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农村地区的孩子开打开心灵的窗户,去播种“希望、梦想、求知”的种子,也会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促使他们和这些地区的孩子共同成长,更是农村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就该地区“爱心支教”来说,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价值。
1.合理设计支教课程
在设计支教课程的时候,要综合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传统课程,比如,语文、数学,还要适当增加一些和素质教育紧密相连的课程,比如,体育、美术、生活常识、心理,促使农村地区意识到素质教育、常识教育的重要性,更好地开展农村教育。在此过程之中,要充分展现该地区美团已有的支教理念,可以借助“开课三分钟”,帮助农村地区的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演讲能力,勇于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可以借助“主题班会”,比如,“家庭”、“梦想”,让这些地区的孩子们畅所欲言,这样支教志愿者也能更好地了解班级中每位学生,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成长。
2.加强志愿服务项目管理、部署
高校要结合美团支教项目宣传材料,比如,视频、图文,合理安排该项志愿者工作,促使在校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美团支教志愿服务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和美团合作,为这些志愿者提供培训平台,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地培训,完善志愿者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他们在教学、生活方面的能力,使其更好地致力于农村地区支教志愿活动中。在支教过程中,要明确每位志愿者自身职责,根据分配的任务,对其进行系统化地考核,促使志愿者在支教活动中有所进步。在选择志愿者的时候,必须进行严格地筛选,为提高支教志愿者整体质量提供有利的保障。对于这方面,每位报名者都必须进行三轮筛选,笔试作答:考察报名者已有的文笔功底,具有的思维逻辑能力;网络面试作答:主要是考察报名者即兴发挥能力、主观表现,比如,自我认识、工作经验。此外,还要系统地考核报名者教案编写、试讲能力等,进一步提高支教志愿服务质量。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实践育人道路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其不可忽视的关键性手段,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在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过程中,海南省必须客观地分析当地各方面实际情况,全方位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特点,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不同形式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好地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整体质量,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高娱.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黎雨苗.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价值的实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39-40.
[3]吴影.浅谈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求知导刊,2016,0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