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漫画老师五年级上册

漫画老师五年级上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漫画老师五年级上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漫画老师五年级上册

漫画老师五年级上册范文第1篇

本文所说的语言教材,主要是就教科书而言。由于条件限制,本文仅将中国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与加拿大小学相应年级的英语课本内容进行了对比。他们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五年级 上册)和加拿大大众书局出版的《超前英语》(“English Ahead”,grade 5 )。经比较,这两本教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文内容。

在加拿大五年级英语课本中,每个语法知识部分都包含有趣的故事,每篇课文也由漫画或者有趣的图片而引出。这样编排不仅符合孩子的天性,还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乐趣。书中的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且内容相对较新。

中国五年级语文课本中,虽然有的也贴近学生的生活,但大多是古诗词和与历史有关的文章和典故。很明显,在中国语文教科书中,古文,历史性的文章占的比例相对较多。

2.课后练习。

加拿大英语课本的练习没有过于重视单词拼写和语法,它只在非常重要的语法部分作强调。除复习课本知识外,练习中有许多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空间去思考和讨论。每课的练习结束后,有“自我评估”部分,旁边附有参照标准。“评论”部分是留给老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估”部分不仅可以提供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评估自己学习情况的空间。

在中国语文教科书中,各单元后有一个“综合练习”,“综合练习”的最后是“总结”。语文课本里的练习及生学习情况的评价都由老师给,没有做自我评价的机会。

3.前言。

加拿大英语课本中的前言非常简短,其内容是关于此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所起到的作用及好处。它强调教材的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享受学习的过程。

中国语文课本的前言比较长,内容主要是有关对教育工作者,专家,和权威的感谢。它强调编书者以及有关学者对教材的贡献。

语言教材的一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文化方面的差异。引起这两本语言教材差异的文化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去取向&未来取向。

Hall曾这样说过:“如果有什么能改变生活本性的话,那就是时间是如何使用的。”(Hall,1959:1-20)中国一直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传统的思想方法延续至今,为大家所认同,规定着人们的行为。这意味着在时间上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与中国文化的时间取向相反,西方人,尤其是北美人,一切着眼于未来,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价值观念。由于这种取向的影响,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年龄和经验也未必值得敬仰。

对待时间的态度反映到语言教材上来较明显的就是在中国语文课本中有更多古诗词,典故,以及与历史有关的文章。虽然加拿大学生也要学习诗歌和名着,但是大多数文章与历史都不太相关,没有太强调过去,而十分重视课本对学生的适用性。

2.寻变&求稳。

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在农业社会中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易滋生永恒意识,反映在文化中,则是“求久”的观念。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大部分公民来自欧洲大陆,他们人格独立、思想解放、他们富于创新,“求变”是他们普遍的文化心理。西方文化具有一种不断超越不断改进的意向。不同的文化心理折射到教材上,使中西教材呈现明显差异:中国教育特别突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西方语言课文以及课后练习没有过分强调拼写以及语法的重要性,而是根据课文的主题,引出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3.依赖&相对独立。

漫画老师五年级上册范文第2篇

【案例1】 科学探究也没什么难的嘛!

教师1在执教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时,先将科学探究的过程一一向学生作了阐述,并着重强调了本探究实验的重点。学生按照教师所讲的探究过程进行了实验,绝大多数同学实验成功。于是,有些同学发出这样的感叹:“科学探究只要这么一步步地操作,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科学探究也没什么难的嘛!”

【案例2】又失败了,我看还是算了吧!

教师2在执教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一课时,让学生探究如何利用导线、电池和小灯泡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在这一活动中,不少同学经历了失败,有些同学则显示出丧气的样子,更有同学说:“点亮小灯泡太难了,又失败了,我看还是算了吧!”

【案例3】在古代,人们是不是也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

笔者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时,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空气是有重量的。下一次科学课上课前,学生提出这样的疑惑:老师,古人是不是也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我感到愕然。

从以上三个案例中不难看出,部分学生不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部分学生遇到挫折就选择放弃,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科学知识是一成不变的,这都说明学生对科学本质缺乏正确的理解。那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充满曲折并且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最后的成果,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如何让学生了解科学本质,从而提升科学素养?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有着不可置否的重要意义。

二、科学课堂中应用科学史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启蒙学科。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而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素养不仅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已有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实现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科学史教育的感悟。

在当前国际科学教育中,将科学史知识整合到科学教育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在教科版《科学》教材中,引入了不少科学史材料,科学史知识将科学知识、能力培养、情感激发三方面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科学史实的教育价值,能使学生理解科学的人文性,对科学发展有更完整的认识,进而理解科学知识的相对性;能使学生得到情感、意志、价值观上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索科学的兴趣、合作的意识和交往沟通的能力。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入科学史知识,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又使学生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理解了科学的本质,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科学素养。

令人遗憾的是,有一部分教师只是把科学史内容简单地当做一个个普通的科学家故事来教学,大大削弱了科学史的真正价值。其实,细细品味这些生动丰富的科学史事例,它们很好地诠释了科学的本质,科学本质的每个方面,几乎都可以在这些科学史中找到佐证。

三、科学课堂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策略

(一)以史提趣,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

有强烈的兴趣才有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有了求知欲望,学生才有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才能保证学习的有效进行。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开展的科学研究生动、有趣,这类科学史能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急于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由最初的“有趣”上升为乐于探索的“兴趣”。

【案例4】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电和磁》。

教师介绍了100多年前,奥斯特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当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会有奇怪的现象。学生听后感到好奇,很多同学向老师表达“想要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这一想法。通过实验学生发现: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源,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90度。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这一次科学史教育,重在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认识过程、理解本质和实验方法。本节课上,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到了当年奥斯特偶然发现的奇怪现象,使得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因此,复制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及科学的本质内容,可以增强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以史为证,感悟知识形成过程的曲折

在教学活动中,将科学史巧妙地穿去,不仅仅是为了给科学知识裹上一层“糖衣”,增加科学学习的趣味性,更是为了使学生感悟到历史长河中科学知识形成的曲折历程。

【案例5】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种子变成了幼苗》,“叶为植物提供‘食物’”。

笔者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树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交流讨论结果后,笔者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现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漫画、“普利斯特利实验”动画和英格豪斯实验的漫画,并且较为详细地讲述了这三位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光合作用的发现经历了多年,使学生领悟到科学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几代科学家长时间的实验、观察才能总结出来的。同时,学生也开始明白,科学的发展凝结了科学家的艰苦劳动,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是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的。

(三)以史明理,体味科学知识的发展

学生绝大多数科学知识是教师传授或从书本上获取的,通过教科书或课外书学习科学,容易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一种非历史的观点:认为科学的理论是不变的真理。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再让学生接受“科学知识具有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结论会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将科学史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案例6】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学,并让学生交流通过自学他们了解了哪些内容。不少学生在回答时表示,通过本次阅读,发现人们对天文学的探索是不断进步的,在探索地球运动的历史上有过许多重要的人物,他们提出了不少著名的学说。

本节课中,执教教师也渗透了科学史教育,学生深刻地意识到: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与谬误是相 交织的,科学家在创造发现的同时,也伴随着可笑的曲解和无端的结论,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对自然规律试图作出的解释。不仅如此,学生还发现,科学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依赖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而产生的。

(四)以史作鉴,培养博大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和自身的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并规范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单纯通过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不能知道创造这些科学理论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而且单纯的学习枯燥乏味。而将科学史糅合到课堂中却能超越科学理论知识这一局限,展示了科学家们的人文形象,使学生能够从科学前辈那里汲取精神营养,领悟人文精神的内涵。

【案例7】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小灯泡的发展历史。

课堂上,潘国根老师向学生讲述了发明大王爱迪生发生灯泡的过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当潘老师告诉大家:爱迪生在成功之前曾经失败了1600多次,但是他仍然不放弃,继续尝试对各种材料进行实验,最后他终于成功了。学生对于爱迪生的坚持感到惊讶、佩服。在随后的课堂探究——点亮小灯泡的活动中,尽管不少同学无法成功点亮,但是受到了爱迪生的鼓舞,没有同学放弃,在失败后仍然一次一次地实验,直到成功点亮小灯泡。

通过这一次的科学史教育,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中不畏艰难、不断进取,使学生得到情感、意志、价值观上的教育。科学史真实地展现了科学探索以及发现途径中的科学艰辛,科学家们对科学发明的认真态度等等,这些无不是对学生情感的洗礼。

漫画老师五年级上册范文第3篇

一、重实践,培养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用中学”,让学生用英语去做事,当学生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语言也就同时被掌握了。因此,采访、写观察记录、做调查等作业形式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语言潜能。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要以激发兴趣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在学生刚接触英语时,感到新奇、有趣,兴趣很浓,整体口语成绩相对都较好。但随着难度的加深和知识量的增加,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习英语很吃力,加上书面检测的增加,学习英语的劲头明显没有以前足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开始萌芽。目前小学英语教师大多承担着五到六个班级的教学,照顾到每一名学生自然非常困难,肯定会有一些学生跟不上进度。这些后进生一直很让广大教师困扰。传统的英语家庭作业一直是读、抄、默、背等枯燥单一的形式。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同样的作业收到的效果大相径庭。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在小学阶段就将淘汰一部分英语学习者,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努力提高和培养学生认真并有效地完成英语家庭作业是势在必行的。

在学习了五年级上册《What would you like?》这一单元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份作业:学校新餐厅就要开业了,炊事员想了解一下班里同学喜爱吃的食物,以方便同学们选购。要求大家设计一份采访记录表,用英语记录被采访对象的姓名及喜爱的食物名称,每人至少采访5个以上的同学并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把统计的结果制成表格在班内汇报。

此项作业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巩固了语言,沟通了情感,培养了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创意让英语融入生活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记忆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因此在学习抽象的形容词时,我将作业中的单词抄写布置成绘画作业形式,让学生在课后把形容词和名词结合起来作画,如big apple,small egg, long ruler, short pencil等。在画画的过程中学生兴致盎然,很自然地把抽象的单词和形象的图片联系了起来。通过实际绘画,学生脑海里的big,small,long,short就更形象生动,记忆得也就更深刻了。在教完家庭用品、学习用品这类单词后,我布置他们在作业本上为这些单词配上简笔画。学生的绘画天赋展现无疑,英语单词也得到了相应的复习巩固。也可以让学生为这些东西贴上标签,一方面巩固到了单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为自己布置合适的英语环境。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帮助学生在形象与抽象之间自然建立起了联系,使单词的记忆理解变得活泼、有趣,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得以提高,学习策略也逐步形成。

三、动手添加学习生活的色彩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设计一些真实的,让学生动手制作以获得和积累知识。这种类型的作业无疑能使学生享受到“I can do it in English”的乐趣。

如:教师可以让五年级的学生为校园的各个场所设计英语警示牌。学生们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精心完成任务。于是,学校的绿树、红花上就有了“Don’t climb the tree!”“Don’t pick the flowers!”等提示语;垃圾箱旁树上了“Put the trash in the bin!”;楼梯拐角处贴上了“Don’t push!”等温馨提示;为第二天的表演作头饰,人物形象学生自己设计,可以是卡通式的、漫画式的,也可以是写实式的;做 fruitsalad ,边做边用英语说说各个步骤;收集英文包装纸进行商标剪贴,或创作成平面风景画、立体模型。

提倡学生在各种节日给父母、老师、朋友送上自己制作的英语创意心意卡,表达对他们的心意。心意卡上可以绘上学生自己亲自设计的图画,写上英语祝福语。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英语、运用英语,在巩固英语知识的同时,培养并提高了自己动手创作能力。如父亲节、母亲节给爸爸妈妈送一张自制的英语贺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节送给老师最真挚的问候;新年来临,给朋友送去新年的祝福,祝同伴共同进步;还有的制作精美的电子英语贺卡,通过电子邮件送给远方的笔友……这类作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传递了浓浓的同学情谊和人文关怀。

四、合作交流,丰富知识面

随着英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只要稍加留意,学生们就会发现英文商标、广告、标牌处处可见。布置学生自己收集、摘抄这些英语,学生表现得很积极,反馈回来的作业也很丰富。如我在教授完句型“What does that sign mean?”后,布置学生观察公共场所的标志,并且把它上面的英文摘抄下来,进行补充教学。课堂上学生反应踊跃,积极展示他们的“新发现”,如:No water;No smoking等。此类作业不但可提高学生兴趣,增长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自觉的学习意识。

漫画老师五年级上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氛围;合理利用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势在必行。

一、教室氛围营造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想要改变一个人,必先改变他的环境。”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环境造就人”。教室不仅是学生日常学习的场所,更是集体团结奋进的阵地,是同学们交流、互动、促进发展的平台。如果我们充分利用、精心设计,创设一种英语氛围,就会对学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1.在教室墙上设计直观的评价栏

(1)将学生的能力具体化,并贴上相应的形象图片和对应的学生图片。

(2)设计“Good Apples”:将表现好的孩子的“苹果”相片贴于墙上的“苹果车”中(可定期更换,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进步的空间)。

(3)给出评语:期中或期末的时候可采取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形式选出表现突出的孩子,再由老师给出评语公布在评价栏里。

2.创设有效的环境,如座位的摆设、教室的布置等方面

以小组的形式设计座位,这样不仅有利于合作学习,更能形成一个学英语的小环境。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们设计自己的课桌,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就教室的布置而言,可通过不同形式,多种渠道地达成我们预设的目的,如在每个窗户上贴一个字母,从而形成一个单词;将教室的两道门进行不同风格的装饰;由孩子自己设计班规和双语标语等等。还可以把当天或每周学习的重要句子、短语、单词等用卡片(学生自己制作)、海报等形式贴在教室内,帮助孩子记忆。

二、有效利用简笔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种在讲课过程中随手而就的图画,比现成的甚至比起彩色的图画来有其很大的优点。”对于小学英语而言,适时运用简笔画,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理解,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比如,在讲解动物或是用英语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时,我们就可以用简笔画表达,从而化解教学难点,化难为易,学生一看就能明白,节省了很多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除此之外,简笔画还可以用作评价方式。如,从可爱猪出发,以加一分画一笔,看最后画的是什么。(通常画完鼻孔孩子们就猜出来了,接下来的每一笔都能让孩子们哈哈大笑。)又如,以鱼身作为开始,以鱼刺作为评价方式,哪个小组表现优秀就可以加一根鱼刺,看哪一组最后胜利。

三、合理使用教具

除了常用的幻簟⒙家艋、电视、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挂图、卡片、模型、实物外,一切服务于英语教学、一切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东西都可以取来充当我们的教具,甚至一个神情、一个动作、一个姿势皆可称作“教具”。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直观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它包括课本、实物、挂图、卡片、玩具、头饰、木偶、简笔画、投影等。

1.教学好帮手――四线板

用橡皮筋将三支红粉笔和一支白粉笔绑在约板上,就形成了红白鲜明的四线板。此教具不仅能画出间隔均匀的四线格,而且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进行字母、单词、句子等的书写教学。

2.能重复使用的彩色圆盘

先用白色卡纸做两个白色大圆盘,其中一个圆盘划分为12个区域并刻空。用彩色卡纸写上不同的课或所做的活动,分别插入刻空的12个区域内。在钟面上标好1到12,并做好一长一短的时针和分针。

适用于:三上册第三单元“What colour is it?”中颜色的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How many”中数字的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Our school”中钟点和第二单元“What time is it?”中课程名称的教学,以及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This is my day”中各个动词词组的教学。

3.魔力房屋

将一个房屋的窗户设计成活动的,里面画出教学要用的房间名称的场景,这样处理可以给学生一种新鲜的感觉,也能立体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4.动漫画册

通常我们在教学天气和衣服名称时,都会用PPT或者图片来展现,学生并没有参与进来,而是在很被动地学。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制作一种教具,即天气和衣服,甚至人物的头像都能改变。

5.主题教具

除此之外,有时学生的作业或是作品我们都可以用作教具,如以各种话题为主题制作有趣的小书。

(1)字母教学

(2)动物教学

我们可以用活动的或是双向动物的图像来进行教学。比如,用纸板做成某种动物的头,然后将它的眼睛做成活动的,通过拉动纸条,该动物的眼睛会一一变化,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印象深刻。

另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种动物形式,从不同角度看则是不同的动物,既能形成知识的信息差,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眼力,一举两得。

(3)蔬菜教学

让学生自己用身边资源制作蔬菜。

除此之外,我们有时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会涉及单词卡的制作或是简笔画。我们可以让组长对本组制作的单词卡或是简笔画进行评选,好的就收藏在自己的档案袋里,不仅能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将此转化为教学资源重复使用。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在钻研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发现并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让孩子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漫画老师五年级上册范文第5篇

儿童经验是品德课堂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它是儿童发展的起点、基础,也是儿童发展的目标,运用学到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指导儿童的生活,获得积极的,更丰富的,更具适应性的道德经验。这种经验的交流与分享不只是一个外在结果的传递过程,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个意义共同体,彼此在传递经验时达成共识。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儿童经验,站在儿童的立场、儿童的角度,学会理解、尊重他们,并恰当地运用儿童的原有经验,引领孩子得到德性的成长。

儿童思想道德不成熟,可塑性强,有巨大的、可开发的潜能。但儿童德性的生长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存在反复性;儿童德性的生长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分布在儿童生长的每时每刻。道德生长是伴随孩子一生成长的过程,更多的指向人的未来的发展。

因此,让课堂基于儿童的生活、运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学生之间、伙伴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在碰撞、交合、激荡、生发的过程中,指导儿童获得积极的,更丰富的,更具适应性的道德经验,将“我的”转变为“我们的”,由自我中心向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转变,从而不断完整、完善生命的成长,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品德学科研究性课堂特征

1.原生性经验:找准儿童道德生长的重要起点

儿童的道德生长应当植根于儿童的原生性经验。儿童已有的原生性经验,是指儿童通过实践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或是亲身的经历,是儿童通过探索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来了解并学习获得的知识基础和在生活中逐步建立积累起的经验。这种经验包括情感的、社会的、自我意识等等多方面,它将影响儿童在活动时兴趣的持续性、思维的积极性和活动的有效性。儿童只有在自己的真实原生性经验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正如杜威所说:“教育者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儿童生活与儿童的世界,在儿童已有经验和未来经验之间架设‘桥梁’,让儿童在游戏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新的经验。”因而,教师应该注重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所爱所恨、所思所想,找准儿童道德生长的重要起点,从而去捕捉、提取和开发品德课程的教学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实效。

2.伙伴式分享:凸显儿童道德生长的重要方式

品德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学生的道德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每个孩子,每个伙伴,都有自己独特的精彩的生活,但儿童作为一个成长和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经验是狭窄和单薄的,需要进入一个更为广泛和开阔的世界。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伙伴合作方式,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在儿童经验提升的过程中,教师应作为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更多地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认识、发现、分析、判断,提升自己的经验,从而在同伴的影响下实现“我的”生长,同时在有效课堂的生成中,“我”也引领同伴的生长,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道德的生长。

3.螺旋式发展:遵循儿童道德生长的基本规律

成人将自己的经验、想当然地代替儿童的经验。这其实是无视儿童的存在,不尊重事实的表现。教师将儿童当作知识的接受器,儿童没有主动的欲望,长期的被动学习限制了儿童的长远发展。儿童存在固有的生活经验,但也存在生长新经验的极大可能性。品德课堂在遵循儿童道德生长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讲究从生活本身生长、超越,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这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构思理念贯穿整个课堂,并扎根于儿童的真实生活,使其“经验生活”和“道德生长”呈现出螺旋式发展。课堂教学在促进儿童道德生长的同时,更能让儿童理解和积累新的生活经验,从而走向新的生活。教学时,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儿童生活入手,关注“童心、童真、童趣”,让孩子们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成长的快乐。

4.有道德的生活:追求儿童道德生长的可能目标

鲁洁教授说:品德课程是为了生活的,是让孩子通过生活学习生活。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把道德教育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道德教育从生活出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去感受、体验、思考、实践,从而巩固学生的道德认知,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知行统一,形成儿童的道德品质,改造和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让道德教育弥漫在儿童的生活之中,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让品德教学成为学生快乐地追求道德生活的过程。

三、研究性品德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1.有目的的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学习方式。以有效教学理念为参照,当今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主动探究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

例如教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我的课余生活》中的这个片段:

师:现在,我们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已经进入了高年段,同学们回想一下,你的课余生活中困扰你们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生1:周六周日,爸爸妈妈总是让我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

生2:我喜欢做手工,剪纸折飞机,可是爸爸妈妈不让,认为我是在浪费时间。

生3:我想要一些休息的时间,可是爸爸妈妈把我周末的时间都排满了。

生4:我喜欢看一些漫画书,可是爸爸妈妈总是不给我看,说不如做两道奥数题。

生5:我的辅导班太多了,光数学就有三个,书人的,学而思的,还有杜老师的,想减掉一些,可是爸爸妈妈不让。

生6:我也是的,不仅周末要上课,平时周一、周三的晚上,周五的下午我也要上课,我都成了上课机器了。

……

面对这些烦恼,你最迫切想解决哪一个烦恼呢?

教师分别针对孩子所提出的,如辅导班现象、兴趣爱好的培养、睡眠时间短等诸多方面和孩子们一同交流、讨论。孩子们在课堂上诉说着自己的烦恼,共同寻求着解决的方法――与父母学会沟通、写信交流、忙中偷闲等。也许教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课余生活的现状,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教学,通过课堂,站在儿童的立场,发现儿童,引领儿童,引导孩子过好将来的生活……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们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我判断,在实践活动中自我内化,达到品德教育的真实有效。

2.基于现实的体验

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价值,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迸发生机和活力,取得实效。

良好的品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靠说教就能奏效的,需要在生活中点滴积累,不断体验,逐渐养成。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人和事,往往对他们的影响更为直接具体。别人说上千遍万遍,也抵不上自己亲自做一遍。从体验中获得的情感是最朴素、最真挚,也是难忘的。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点滴小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激发美好的情感,是体验教育的功能所在。

一位一年级教师执教《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节课老师为孩子准备了“布眼镜”与“纱眼镜”。她先让孩子戴上布眼镜,让孩子在本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感受眼睛看不见时做事的难受。当孩子摘下“布眼镜”时,全班孩子“哇”地叫起来。老师问为什么?孩子就回答“字太难看了呗!”老师又问了,“眼睛看不见有什么影响呀?”孩子就说了,“不能写好字了”“回家不识路了”“做游戏,我就找不到人了”……七嘴八舌,都急于表达他们的看法。于是,老师又让他们戴上“纱眼镜”,然后问,现在有什么感觉吗?孩子就说了“看东西雾蒙蒙的,看不清……”就这样,通过亲身的体验,让孩子懂得“眼睛是个宝,生活学习离不了,保护视力我牢记,健康安全生活好。”我相信,通过这样真切的体验,学生肯定能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也只有通过体验和感悟所得到的这种体会,才是最真实最有效的,才会使孩子自觉付诸行动,保护眼睛。

品德体验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生命感受和体验。只有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才能使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行为。品德课运用体验式的教学策略,是实现品德回归生活的基本途径。

3.协商式的讨论

叶澜教授曾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在人与人的交往、心与心的交流、思与思的搏动和情与情的共鸣中,会生成出多姿多彩的课堂状态。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堂教学倡导的就是师生认知、情感和体验的互动交流、达到彼此相长的动态过程。摈弃封闭的单线灌输、期待精彩的课堂生成,更是品德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而协商式的讨论正是抓住学生这一身心特点,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差异,让学生有话就说,有言就发,同学们在讨论中针锋相对、各抒己见,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矛盾交融在一起,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灵感与灵感的交锋中,通过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归纳综合的过程来共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春节与圣诞》这一课不仅要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回顾、了解、比较中西方两个重大节日――春节和圣诞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更要引导孩子通过比较节日的异同,帮助儿童发现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懂得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一位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即讨论春节是咱们的传统佳节,圣诞是西方的重要节日,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开始过圣诞节了。而有的人认为:圣诞节是西方人的节日,咱们中国人不应该去凑热闹去过洋节!你们怎么看待这一问题?而后教师根据孩子们的观点调整座位,观点一致的同学坐在一起,并提出明确的讨论要求。孩子们群情沸腾,纷纷使出看家本领,个个说得振振有词,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是掷地有声。如此精彩的讨论促进了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大家明白虽然各自的观点不一致,但是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正是因为有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世界文化才能多元化,才能更加精彩纷呈。此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通过分享式的伙伴生活,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老师和伙伴的帮助,能够独立自主地和他人进行交流分享,这一点也正是达到了品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协商式讨论将儿童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共同学习,共同分享的关系,课堂学习的过程既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个儿童间互动、互助、互惠的过程。

4.走向生活的引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学生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和发展只有通过自身生活才能完成,脱离生活去培养道德会流于形式、虚空无效。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我们要让课程回归生活,重视活动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关注学生现实生活质量,强化对学生生活的指导。

六年级(1)班“关于南京公交站牌的项目研究”已历经三年时间,从三年级时的课题选定,到五年级面向全市召开听证会,再到六年级的后续追踪研究。一路走来,孩子们变得越发聪慧和成熟。课题源于高同学和妈妈因为某处公交站牌指示不清而乘错车的经历,经过班级投票,这个课题确立为班级研究的两个课题之一,由高同学担任小组长主持研究。孩子们走上街头,对过往的市民进行调查,在调查的222人中,有100人有过乘错车的经历,其中认为站牌指示不明的有19人,看不懂站牌指示的有3人,不知道目的地该在哪站下车的有33人。他们穿越大街小巷,实地考察,驻足在一个又一个公交站牌下,阅读、记录、拍照、访问,回到学校进行汇总、整理、统计和分析,孩子们归纳、发现了四大问题:一为“同名不同站”,二为“同站不同名”,三为“有站无牌”,四为“环形线路没有标注”。

问题是研究的起点,孩子们查阅了国家和城市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其中关于城市公交站牌的管理并不清晰规范,他们提出,对现行的公交站牌进行修订,规范公交站牌的管理秩序很有必要。孩子们通过讨论、商量,提出了六种解决方案:1.在站牌上绘制公交线路图;2.在站牌上标明站点附近的标志性建筑;3.在站牌上标明站点附近的重要道路;4.在站点设置电子查询系统;5.在重要站点招募志愿者设义务导乘员;6.调整、设置客运线路、站点,相关职能部门须及时向社会公布,征求公众意见的规定、征求沿线居民的意见。

行动是研究的深化,孩子们走进社区征求居民的意见,向学校乘车的师生进行宣传,还写信给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公交系统的行风管理员薛正毅,由他送达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市政公用局将小学生的研究结果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处室学习研究。孩子们的研究引起了南京各大新闻媒体的关注和重视,《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以及南京交通广播电台都予以了充分的报道。

这之后,经过后续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在南京最繁华的商业圈新街口,四个街口的各路公交线路的站牌均以新街口东站、南站、北站、西站命名,极大地方便了市民以及游客的出行、出游。目前,南京郊区有站无牌的现象已经彻底消失,“同站不同名”的问题也已得到治理。

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孩子们从书香校园跨进了更为广阔的现实世界。“建立学生图书馆问题的研究”“校门通拥堵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关注起自己的生活安全与质量,“垃圾车漏水问题的研究”“垃圾分类安置问题的研究”“建设城市绿色长廊”……让学生将关注的视角扩展到了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善,“盲道占用问题的研究”“晚间汽车远光灯影响安全行驶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将关注的视角延伸到了平时容易忽略的角落。学生们看到了更为丰富的社会图景,有了自己初步的思考,萌生了要研究、要探索、要解决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