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高校;体育教学;价值;应用策略

就当下而言,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健康素质迫在眉睫,同时也是摆在高校体育教育前的棘手任务。众所周知,大学生良好、健康的素质不仅包括较好的体能素质,也包括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两种素质是衡量青少年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心理素质与体育锻炼具有一衣带水,密不可分的关系,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运动心理学是提升大学生整体体育素养的绝佳途径,且势在必行。

1.运动心理学相关概况

运动心理学,顾名思义,属于心理学的一部分,是分支学科。它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点、行为规律等。运动心理学涉及到的内容较宽泛,主要有竞技体育、锻炼体育以及体育教育等内容。从研究任务以及最终的研究目标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运动心理学致力于心理因素对人运动表现的心理影响的研究。另一方面,运动心理学将人的体育活动与心理状况进行了巧妙融合,并对体育活动如何影响心理活动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有针对性地研究。随着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研究内容从以往研究“运动员心理状况”“运动技能”等研究领域逐渐拓展到“学生如何运用良好心理提升运动技能”、“学校开设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健康品质”、“学生伦理道德”、“认知效应研究”、“社会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研究内容之广、形式之多元、意义之深刻令人叹为观止。毋庸置疑,随着运动心理学研究日益广泛,研究者也纷至沓来,研究成果蔚为可观。很多研究者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与看法,这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价值。诚然,高校体育承担着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培养后续优秀人才的职责,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运动心理学价值与意义,并巧借策略提高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率,继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2.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1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在高校体育教育与训练中,往往会有一些学生由于个人性格、心理素质等原因制约着体育训练的正常进行,这不仅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更不利于贯彻高校体育改革所倡导的体育教学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起到阻碍作用。而渗透运动心理学后,教师通过一些可行性的锻炼方式,以及教会学生灵活使用心理调节策略等循序渐进地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其逐渐克服恐惧紧张、自卑胆怯等不良心理习惯。很显然,运动心理学的渗透立足于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突破,这符合学生的体育学习心理,也符合现阶段体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缓解学生疲劳压力,重燃学生体育学习激情,推动高校体育教学进程,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2.2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率

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参与。渗透运动心理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并能启迪学生智慧,激励学生创新发展,而这必然会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推动了师生互动参与,提高了教学效率。再者,高校体育教学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掌握较多的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而这对学生本身的体育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想,没有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如何能胜任各类体育专项训练以及体育竞赛,从而提升体育学习效率?诚然,运动心理学极大克服了这一难题,它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机能,使学生运用足球的智力、心理以及体力实现高效学习。

2.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运动心理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青春洋溢、昂扬向上的,渗透运动心理学之后,体育教学便能充分挖掘体育运动的本质特征,使其感染与熏陶学生,培养其坚毅勇敢、开拓创新、力争上游、分秒必争、愈挫愈勇、积极向上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品质品格,这对学生以后的体育学习以及人生发展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不仅取决于良好的体能、运动技能,还取决于其意志、态度、兴趣、情感、动机等心理因素,而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无疑对学生体育锻炼起到良好的引导与促进作用。鉴于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十分重视运动心理学渗透之于体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并基于学生的心理运动规律开展体育教学,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率。

3.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巧用运动心理学原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运动心理学对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其增强运动机能等具有重要价值。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渗透运动心理学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学习氛围,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十分必要和重要。鉴于此,教师要善用运动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相关原理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与竞争感。例如,长跑训练是对大学生毅力以及勇气要求破严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很多学生在进行该项训练的前期,确实能兴致勃勃,雄纠纠气昂昂,但到中途便会有很多学生产生厌烦、恐惧或者想直接放弃的心理。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原理之一“犬獒效应”激励学生重塑自信。“犬獒效应”给人的启示是面对竞争不退缩、主动迎接;竞争前、中要始终保持必胜信念;要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难,战胜对手。在学生即将放弃时,教师可巧用“犬獒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或者语言鼓励,使学生继续自己的长跑训练,以坚韧的意志以及必胜的信念跑完全程。可见,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运动巧渗运动心理学原理十分必要。

3.2要运用多种途径加强体育运动心理训练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育运动心理训练是渗透运动心理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心理训练:第一,强化团队精神训练。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教师要通过多元途径轻松实现体育知识与心理学生知识有机结合,而强化团队精神训练是有效策略之一。教师可以将某些体育教学内容演变为具有竞争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集体竞争过程中强化团队合作,增强团队意识。第二,强化意志力训练,增强意志力。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中,有很多体育训练内容不仅繁琐复杂而且难度系数高,学生在锻炼时很容易产生倦怠与放弃心理,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意志力训练,提高学生体育训练效率。第三,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提升训练。对于任何一项体育训练,强烈的求知欲与自信心都十分必要,这就需要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与机会,让学生通过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他人认可等当时提升自信心。第四,抗挫折训练。教师可通过模拟体育竞赛训练、开展直面批评的体育教学等提高抗挫能力。

3.3教师要提升素质以优化教学方法、策略

学生良好的运动心理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自身,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感染与促进。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增强人格魅力,不断优化体育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爱上体育教师、爱上体育。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活跃、和谐友爱的体育学习氛围,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运行心理奠定坚实基础。首先,强化运动心理学相关内容学习。教师要想很好地应用运动心理学,为学生营造和谐体育学习环境,就必须强化运动心理学学习,夯实基础知识,提升教学技能。其次,巧用多元体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科学的体育教学方式有小组合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竞赛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科学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欲,使其始终保持自信、坚毅、持之以恒的训练态度,以全面提升体育训练效率。

3.4授之以渔,教会学生科学的心理练习方法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体育运动心理学营造活跃体育训练氛围之外,还需要授之以渔,教会给学生科学的运动心理练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必要时进行自我心理练习。简单来说,主要有以下心理练习方法:第一,放松训练法。在紧张的体育训练或者竞赛中,放松训练能极大缓解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训练及竞赛效率。放松训练法包括三步,第一步为肌肉放松,时间稍长;第二步为短时肌肉放松,紧张感消失;第三步是巧用呼吸技术缓解压力。第二,控制思维法。在紧张训练中,很多学生容易胡思乱想,这极大扰乱了学生的训练计划,故可鼓励学生运用控制思维法来改善。首先,学生要对消极的心理进行控制。尽可能地控制消极思想,不使其迅速蔓延。其次,学生要善于在体育训练中培养积极的心理思维。积极心理思想能迅速压倒消极思想,学生要通过回忆以往的成功案例来树立自信,重塑积极思维。第三,自我调节法。学生可通过分散注意力、听缓慢优美音乐、自我激励等方式来愉悦身心,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第四,演练法。该方法是让学生将激烈的正式训练当做完全放松的模拟演练,以此来缓解心理紧张状态,从而促进自身正常水平的发挥。综上可知,随着体育运动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教尝试着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将运动心理学渗透于体育教学,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渗透运动心理学不仅能优化体育教学,更能活跃学生身心,使其形成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与体育精神,这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然,作为高校体育课堂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必须重视运动心理学,并不断学习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教学技能,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将运用心理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作者:陈建军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游蕴琦.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洪伟,佘宏靓.运动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发展,2009,01.

[3]孙辉.论运动心理学在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8,02.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运动;大学生;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个体从事有目的活动时产生的一种焦虑、沮丧、失意、恐惧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讲,其消极的成分远大于积极的成分。心理障碍会影响个体实现目标的积极性,降低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水平,减弱自我控制能力,有损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如何正确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并将其作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笔者从商丘师院一、二、三年级中,随机各抽取10个班男生615名、女生135名,共750名学生采用问卷法进行了调查,共用了十六种态度语采用六级评分方法进行记分,根据得分划出三种心理障碍程度,结果显示: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共有111人,占总数的14.8%,其中男生有 84人,占男生总人数的13.6,女生有27人,占女生总人数的20.2 。有心理障碍的共有213人,占总数的28.4%,其中男生161人,占男生总人数的26.2,女生有52人,占女生总数的38,7。无心理障碍的共有426人,占总数的56.8%,其中 男生有370人,占男生总人数的60,女生有56人,占女生总人数的41.1。

二、结果与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全面健康的人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躯体无疾病;心理健康;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另外对心理健康也有四个要求:智力正常;具有良好的情绪控制与表达;对自己能做出适当的评价;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全面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统一,三者相互依存彼此制约。以往学校体育多重视学生的心理形态和身体素质,忽视了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使其身心不能得到均衡发展,以至在体育运动中,出现各种原因的心理障碍,达不到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的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在体育运动中有43.2%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女生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占女生总人数的57.9%,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当前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自尊心较强,一方面是他们庆幸自己是时代的幸运儿,赶上了成材的最佳时期,庆幸自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另一方面是过于看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希望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承认,但又怕因为自己的运动能力差而受到别人的歧视和非议。

(2)不能控制情绪,保持心理稳定。因受自身体型、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如体胖,体瘦协调性差造成的对体育运动的恐惧感,缺乏超越现实的勇气,常被“感觉”所左右,对自己独立完成练习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练习时易紧张,害怕受伤,经常出现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对自己没有信心。

(3)心理行为不符合年龄特征。有些学生在中学学习的体育知识与技术存在太多缺漏,没有掌握一定的锻炼身体的技能与方法。进入大学后,对体育运动中的动作、技术都较为生疏且又缺乏对自身体质方面的投资,因而失去信心,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表现为课上和课外活动中,经常独处,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与其青年人的心理特征不相符。

(4)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体育运动是人与人,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对抗,是人际交往的形式之一,是一项个体适应于集体的活动,由于一些学生个性较强,与他人格格不入,在体育运动中由于不会处理在激烈对抗中所产生的矛盾,不能与其他学生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因而造成心理上的对抗行为。女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

(5)对自己没有充分的了解,不能做出恰当的评价。有的学生对自己要求过高,总想达到十全十美,而自己又难以做到完美无缺,其结果等于与自己过不去,由于心理无法平衡常常自责、自怨、自卑而造成运动心理障碍。

(6)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大学体育课项目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不同。有的项目要求学习者要有很高的身体素质,如柔韧、协调、灵敏、弹跳、速度、耐力等。如跳高,篮球,足球运动等。由于现在的大学生们在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繁重,没能掌握这一阶段应该掌握的技能,运动技能水平远远达不到大学体育课的要求,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力不从心。另外还有男女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造成了男女大学生喜欢不同的项目,如女生喜欢运动量小,运动幅度小的柔美的运动,如健美操、舞蹈等。男生喜欢力量型、能够展示雄性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在剧烈的运动项目中,女生以及部分身体素质不好的男生大多表现出胆怯、害怕等心理障碍。

三、结论与对策

1.结论

改善与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人们惯于认为身体没有病就是健康,其实这种看法并不科学,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且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所以说大学体育课在实现全面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对策

(1)调查分析表明,在体育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大多是内向型性格的人,而内向型具备关闭的特征,他们的心理表现主要有两种:自卑心重;自尊心强,存在着自尊和得不到尊重、好胜与不能取胜、上进心与意志薄弱的心理矛盾,因此在体育教学和课外辅导中,教师不但要关心他们而且还要尊重他们的自我价值与个性,充分运用富有感彩的语言,表情等形式,造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气氛。另一部分学生因为好强而往往逃避那些明显不如人的项目,以图保护自己的自尊心,教师可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提出既有一定难度又可通过努力而达到的要求与标准,慢慢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的形成。

(2)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普及体育与分类学知识,让学生普遍了解各类体育范围的划分,知道其在各个年龄段和不同的场合,如何保持良好的体育运动心态。

(3)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树立全面的健康观。保持健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身体运动是主要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改变以往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为体育教学目的的旧观念,认识到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生理与心理有机结合的发展。

作者单位:程丕红商丘师范学院

马海望黄淮学院

参考文献: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91-02

面对当代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如学习上的不适应,自我认识的失调,人际交往困难,生活上的挫折,性格和情绪等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迫切的问题。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是关键。体育运动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心理安全的特殊手段。然而,体育运动本身并无意义,只有人的活动参与其中才赋予运动以生命、情感和活力,体育运动的功能才得以发挥,同时体育运动也是人们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的方式通过学校教育来激发大学生自主的进行体育运动,培养和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和运动热情,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安全,以期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他们适应多边社会的能力。

一、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1.1自主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活动,健身和娱乐是其主要的功能,同时体育运动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心理健康。自主体育运动是指个人自觉、主动的进行体育运动,是个人意愿的自愿实现,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在大学校园里,体育运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关注大学生的自主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当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1.2心里安全

按照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心理学的动机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行为动机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人都潜藏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处于次底层,在人的生理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之后,安全的需要便会充分显现。从心理层面而言,安全的需要包括了希望稳定、依赖性、免受恐吓、焦虑和混乱的折磨及对于秩序的需求等。[2]

我们不妨认为心理安全是指没有任何的戒备之心,对周围的环境没有恐惧、担心和焦虑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安全的因素有很多,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情绪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安全的突出表现。

二、自主体育运动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安全

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既要确立自我同一性,又要与他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3]大学生是一个热情、奔放、活泼、精力旺盛、积极享受、充满朝气和激情的群体。大学时期是青年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情绪丰富多变,相对不稳定的时期。大学生的情绪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4]心里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复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都会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2.1自主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安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5]合理的体育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自我个性的完善。

2.1.2自主体育运动与自我认知

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自我认知的形成。运动项目的丰富多彩使得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在运动场上的驰诧风云,能够建立大学生的良好的自信心,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学习上的不如意,在运动中得到了缓解,大学生通过运动能够认识到自己虽然在学业上不是特别突出,但是在体育运动中,自己依然占有优势。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大学生能够在看到自己的优点的同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自我认知的平衡点,从而更加自信,积极进取,不断进步,进而不断完善自己。

2.1.3自主体育运动与人际关系

参加体育运动改善和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体育运动项目大多是团队合作类项目,在团队与团队的对抗中,处理好队友之间以及与对手之间的关系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比赛的过程中,队员之间的相互鼓励和支持,相互信任和配合,相互包容和合作,以及陌生同学之间不同运动风格的磨合等都能使大学生们体验到重视与被重视的感受,在团队对抗的过程中,使他们明白与人相处的关键所在,在不断的摩擦中改善和发展同学之间的关系。在运动场上可以认识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同学,认识许多新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的范围。体育运动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1.4自主体育运动和情绪管理

大学生是一个热情而又冲动的群体,正所谓冲动是魔鬼,培养大学生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显的尤其重要。在体育运动中,胜负是难以预料的,比赛场上没有长胜将军,胜败乃兵家长事。所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接受比赛结果,需要有比较强的责任心和勇气。不因失败而大悲,不因胜利而大喜,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鼓励队友的士气,培养自己沉稳处事的能力。队员之间以及对手之间的碰撞和摩擦都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伤痛,面对这样的情况,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宽容的心态面对队员的内疚代替情绪失控后的抱怨甚至破口大骂,这样不仅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更维护了自己的形象和尊严。

三、保障大学生自主体育运动实施的有效策略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安全的实现是以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体育运动为前提的,学校应当重视体育运动在促进学生心理安全中的作用,关注学生的心理安全,保障大学生自主体育运动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服务,培养大学生自主运动的习惯。

3.1加强大学生的自主体育运动意识

学校教育应当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自主体育运动意识;激发大学生自主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大学生自主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大学生长期进行的是个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娱乐和强身健体的层面上,对于体育运动对心理的积极影响常常处于无知的状态,有些学生对身体的健康要求较低,一心只是专注于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认为自己参不参加体育运动无关痛痒,这种对体育运动的片面理解,导致了大学生忽视或轻视体育运动,更无从谈起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运动和运用体育运动的手段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学校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要求学校体育老师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明确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正确理解体育运动的功能和意义,增强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意识,为学生自主体育运动提供前提条件。

3.2提高大学生自主体育运动的能力

大学生具有体育运动的能力是其进行自主体育运动的基础。由于学业的繁忙,大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校外的体育运动俱乐部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他们所具有的运动技能几乎都是通过学校的体育教学学来的,这就要求学校应当注重学校体育课的开设,鼓励学生选修体育课,同时学校还应注意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合理性。体育运动的项目多样,学校在开设体育课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并结合学校的运动设施的实际情况,开设学生易学而且深受学生欢迎的大众体育项目,进而保证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只有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大学生才能具有进行自主体育运动的能力。

3.3提供体育运动的设施保障

一所优越的大学不仅表现为学生的智力水平超常,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更加表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学校应当注重校内运动设施的建设,保障有限运动设施的充分利用,不断完善运动设施,为大学生的自主体育运动的实现提供客观条件。

3.4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调动大学生自主体育运动的热情,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安全。知识技能的教育只能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却不能充实学生的精神人格。[6]什么样的文化培育什么样的学生,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根深蒂固。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自信和进取的精神状态。学校可以举办各种不同的体育赛事,鼓励学生参加比赛,举办体育文化节、体育运动知识竞赛、倡导发扬体育运动的精神、倡议做文明的体育运动爱好者、宣传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等方式来创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大学生的运动热情和运动兴趣。大学生应当是自信、乐观、具有较好的心理承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青年一代,而不是只会学习的机器。

四、结束语

心理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正受到世人的关注,然而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却一直处在被忽视的状态。体育运动作为学校教学和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应当充分发挥其育人和育心的功能,学校体育运动简单易行,学校教育工作者要保障大学生自主体育运动的实现,合理利用体育的手段来促进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大学生的管理情绪的能力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广大高校应当在加强心理安全教育的同时,适当加强大学生的运动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完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校园体育文化,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美]弗兰克・戈布尔著,吕明、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39-47.

[2][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 许金声等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7.44-54.

[3][6]王继辉.论大学生安全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高教研究.2007(11).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生活学习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由原来对健康理解为“没有疾病、不虚弱”、“机体功能活动正常”就是健康的观点,而变为国际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新的解释“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体健康的全面表现。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也在于运动。身体健康是基础,是心理健康等其它健康要素的发展前提和保证。所以,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改变自身的生理功能,而且还能改善自身的心理状况。

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主要特点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富于想像、情感丰富、乐于交往等。但近年来,据调查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存在着很多心理品质方面的弱点,他们忙于应对繁重的学业负担,忽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忽视了体育锻炼。

为了使高职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充分发挥潜能,应该积极培养高职学生进行合理的、适宜的、科学的体育锻炼,对提高和保持高职学生旺盛的生理功能,充沛的精力,促进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运动有助于高职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运动对人体心理健康影响的最重要的指标。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通常会产生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体育运动能使学生从紧张烦恼的学习环境中转移出来,减低应激水平,并从中增强处理应激情境的能力。据调查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之所以能调节情绪,是因为体育运动能使参加者更多的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愉和兴奋感,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振奋精神,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二、体育运动能提高高职学生智力的的发展

体育运动非常有效的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心血管功能,使人体大脑获得足够的氧气,给大脑思维和记忆提供必备的物质,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所以,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智力功能,不仅使学生的视觉、听觉、注意力、记忆、思维和想像等能力得以提高,同时还能使其性格开朗、情绪稳定等;有助于大脑皮层相关区域形成兴奋与抑制合理交替的机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体育运动能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学生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总体评价。长期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并正确认识自我。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增强信心、提高自尊,从而改善提高学生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

四、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总和。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是可以从困难的环境中培养起来。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在克服客观困难和主观困难中,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战胜主、客观困难,最终获取胜利。因此,长期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使学生从体育运动中获取的这些优良品质转移到生活学习中去,并能获得良好的学习生活效果。

五、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育运动是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在体育运动中可以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能培养学生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体育运动可以通过表情、手势、姿体语言等进行交流,在不自不觉中产生亲近感,并获得很好的自信心。因此,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人际关系,并能培养学生在集体运动中,相互照顾、关心,理解他人,帮助别人,从而形成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体育运动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高职学生中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消除和减缓由于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带来的不良情绪,并提供一种宣泄的方法和手段,防止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洪宝.论体育锻炼与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4):256-257.

[2]高发民.体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健康影响

一、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概括起来有:

1.体育活动可以促进智力发展。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经常参加健身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相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还能使人在空间、和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使人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等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

2.体育活动能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学生的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体育活动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同时,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体育活动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初三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自信。另外,体育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

3.体育活动能增加社会交往。体育活动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学习竞争压力的加重,课业学习占用了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许多初三学生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学生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活动就成为一个增进学生之间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初三学生忘却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活动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初三学生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4.体育活动能消除疲劳。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活动量,就能减少疲劳。

有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降低焦虑、抑郁;对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治疗作用;锻炼者参加锻炼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受益于体育活动的程度也越大;体育活动后,即使心血管功能没有提高,焦虑、抑郁程度也可能下降。同时,体育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5.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意志。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的毅力。体育运动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在参加体育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有助于培养学生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二、我的做法和经验

在初三体育课堂中,该如何在体育活动中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呢?我认为:

1.要让学生明确的体育活动目的。在上课之前,给他们一个明显的心理提示,使之产生强烈的运动欲望,在体育活动前要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情绪,要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和热情,避免那种“身随而心违”的被动状态。在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将思想集中在如何呼吸,如何掌握正确活动方法等方面上来。

2.课堂组织要尽力使体育活动轻松。初三学生平时学习压力大,体育活动要比初一、初二的少。所以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尽可能游戏化,把强烈的对抗化为娱乐性对抗。尽量使学生全员参与。比如在完成必考项目的前后,安排一些诸如“贴膏药”、“大小网鱼”、“两人三足跑”、“快乐跳背”等体育游戏。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面,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愉悦身心。

3.课堂上要有些“自助”项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学生的爱好各不相同,除了教师选择的体育活动项目以外,应注意多准备一些球类、健身类等体育器材,在规定项目完成之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他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项目。促进自主练习,这样更有得于学生舒缓精神压力,达到调节心理的作用。

4.体育活动量要适中。初三学生课业负担重,如果在体育活动中运动量太大,必定影响学生其他科的学习效果。如果运动量不足,则又达不到锻炼身体、调节心理的目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体育运动量。

总之,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应抓住心理健康与健身活动相互作用的规律,利用体育活动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让初三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并以此来调节心情,促进心身健康,从而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业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体育理论》吴锦毅、李祥主编

[2]《体育心理学》 教材编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