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红楼绮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题记
不论是书中精辟的言辞,还是剧中生动的演绎,都让我惊叹: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暗藏着腐败与罪恶的权贵府邸,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叛逆都被如同藤蔓的封建缠绕着,直至最后被毫不留情地掩埋,唯留依旧跳动的心在呐喊!宝玉独特的性格,孤傲的黛玉,他们真心的爱情,都是作为贵族的陪葬,没有结局,没有尽头。我深感:权势,富贵的束缚,终是害人害己啊!
既定的命运,不管谁在竭力挣扎,还是祈祷着救赎,都无法逆转。今时,我们只是叹往昔一场风月罢了。
宝玉,骨子里透露着的阴柔与其叛逆的脾性格格不入,贾府如同那金丝笼,就算是金子锻造的围栏,也只剩下冰冷的温度。那府邸既让人贪恋,却又让人生畏。家族的利益,似乎折断了宝玉本性对于封建,对于统治阶级的抵触尖刺。可是又是家族的腐朽,让宝玉再次看见封建的残酷与奢侈的不争现实――四大家族的衰败。封建社会的人因荣华而得以驻足,因贫穷而饱受欺凌!但即使穷困潦倒,我想宝玉不会忘了曾经真心对他的女子,如红梅般傲然的林黛玉,如海棠般娇艳的史湘云,如牡丹般妩媚的薛宝钗……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或许只有宝玉不理会世俗,尊重卑微的女子,他因欺辱丫环而所经历过的责罚,怕是让他更加理解平等,并且平等对待女子。我感到一丝欣慰:毕竟还是有人尊崇“男女平等”。
无声的哭泣,在这大观园里最为凄凉,花自飘零,又有谁会为它葬泣呢?昔日粉黛点点,今时残红绯绯,谁来为此挑篮祭奠呢?
与宝玉同心叛逆的黛玉却是为情所困,那份真挚的爱情却因为长辈要顾及家族的利益被人摒弃,这是何等的哀啊!封建社会的贵族讲究所谓的门当户对,这完全是一把利刃,将更多的恋人伤得体无完肤!
权势,能把人推上高峰,也能坠下低谷;荣华,绝对的骄奢,却是另样的黑暗。而这些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没有实质,又怎能把握得住呢!不要动摇对自由的渴望,不然,就会像那深宫怨妇,终日禁锢在深深的宫闱之中,即使一身华服娇艳,却终日争宠嫉妒,一颗心也就此千疮百孔。没有永远的康乾盛世,没有永恒的荣华富贵,不要希翼长久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因为时光在流逝,在带着富贵化为飞烟……
高床软榻之上,黛玉面容苍白,玉手绞着帕子,贝齿咬着下唇,竟渗出丝丝血花。她散乱的发髻贴着耳垂,额上冒出了些许冷汗。蓦地,黛玉掩帕而咳,湛蓝的丝帕立刻染上了几朵血梅。似是最后的心愿,她回首望向卷帘门,却不见宝玉的身影,无奈的唇吻露出一抹凄惨的笑,黛玉便缓缓倒下,闭上了美眸。似是在沉睡,可却已经永远地听不到丫环撕心裂肺的哭喊:“小姐!小姐!”数日后,宝玉回府,却得知黛玉已香消玉殒,他怎不会伤心欲绝!
黛玉笑:笑那高墙大院的无形禁锢,笑那儿郎再生些叛逆,携她去远走天涯,更笑那贵族可恨的荣华富贵害人终害己!
宝玉笑:笑那四书五经的封建茶毒,笑那女儿再等些时候,与他再吟诗共赋,更笑那济济一堂的皇亲国戚树倒猢狲散!
王熙凤是红色。热情大胆能干狠毒。她的出场风风火火,如一股暖烘烘的风,《红楼梦》中有好多场景都因为有她而热闹非凡,生动活泼。她深的贾母的宠爱,被昵称为凤辣子。这琏二奶奶还真是让人看着可爱,吃着害怕的“凤辣子“,她: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八面玲珑,巧取豪夺,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大闹宁国府——纵是一只火红的凤凰,也让人感到不尽的寒意,最后还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与“须眉齐步走”的王熙凤也“哭向金陵事更哀”了。
贾宝玉是粉色的,他的确有过多的脂粉气,却不让人讨厌。他认为“女儿是水做的”。从不因为丫头们的身份低贱而轻视她们,相反的,他房里的丫头把她当朋友,当哥哥,当弟弟,甚至可以向她发脾气,就是没有一个把他当主子看。说起他,不免想起两件事,一件是他撕扇为博晴雯一笑,再一件便是在大雪天为黛玉暖手。是的,他是可亲可敬的,橡粉丝,看看就让人喜爱。
薛宝钗是黄色,美丽耀眼却庸俗。她有出身,薛家的富有是“珍珠如土金如铁”。她的美貌,第一次与宝玉见面,就让宝玉:惊如呆雁,”她有才识,她的诗浑厚含蓄,与黛玉并称薛林双绝,而学识更在黛玉之上。她待人接物更是周到得体,上下称赞。但她城府极深,为嫁宝玉,在贾府放出“金玉良缘”的话。她念叨“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劝嘱宝玉关心仕途经济,被宝玉斥为“好好的清白儿女,也沾染了禄蠹之气”。她像一大片黄色,看起来金光闪闪,温暖灿烂,走近不由得寒意袭人。
关键词:红楼梦 王熙凤 悲戚
《红楼梦》中王熙凤作为“胭脂粉堆里的英雄”人物,我一直都是抱着赞美的态度来看待这一人物的,其被人称之为“胭脂虎”的种种行径背后都是带有着那种情非得已。我认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 身为管理者的悲戚
“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凤姐是有着非凡的理家才能的,“协理宁国府”充分证明了凤姐的理家才能。可是在她把两个大家——“荣国府”和“宁国府”料理得头头是道的时候,留下的是什么呢?是众人的赞赏还是众人的埋怨,孰多孰少谁能分辨?
在我认为应该是怨气大于赞赏吧,因为每一个说到凤姐的人没有一个是完全持已赞许的态度,轻则在赞许后发出一句无奈的感慨,用周瑞家的话来介绍就是:“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呢。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回来你见了就知道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了些。”重则背后骂你骂的无商量,如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对同事人等说道“……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得人的。”第六十五回兴儿在尤二姐面前说凤姐是“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他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他。……”其难听的程度都可以用难以启齿来形容。当然从这一句句的怨声中我们也看到了作为一个管理者的一种“身为人上”的悲戚。
二 身为女性的悲戚
红楼中第五回对风姐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首先,身为孙媳妇的悲戚。其实这个身份在贾府中不算是高身份,但是却凭着老太太的宠爱,王夫人的亲戚关系走向了荣国府的管家地位。但是也就是这种顺水推舟般的权利让其走向了“骑在老虎背上难下”的境遇。身为长房邢夫人的儿媳,却同王夫人住一起,这固然引起好弄“左性子”的邢夫人的处处刁难。即使违反宗法纲常的刁难,王夫人也不站在王熙凤这边,王熙凤当众没脸,她暗暗落泪,也不敢说话。她虽是王夫人的内侄女,但也不能僭越,在王夫人同意后她才敢接过宁国府的对牌。在十锦春意香袋事件中凤姐被王夫人冤枉后是“又急又愧,登时紫涨了面皮,便依炕沿双膝跪下,也含泪诉道……”由此可见即使是凤姐也无法挣脱宗法制度的桎梏,在这种纵横复杂的家庭和制度下,是身为孙媳妇身为女性的必然悲戚。
关键词:《红楼梦》择妻纳妾妻妾制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其故事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领域,它更是把我国封建社会的妻妾制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红楼梦》中人的婚姻存在形式
在《红楼梦》一书所描写的贾府中,那些老爷、少爷可谓是老婆众多。大老爷贾赦有妻邢夫人,有妾嫣红、翠云等,二老爷贾政有妻王夫人,有妾赵姨娘、周姨娘,贾珍有妻尤氏,妾佩凤、偕鸾等,贾琏有妻王熙凤,妾尤二姐、平儿、秋桐……这些老爷少爷虽老婆众多,但都只有一位妻子,其余都是妾。
透过贾府的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窥见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一斑:在封建社会中,男子虽然多妻,但只有一个正妻,其余的妻子都是妾。因此,把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概括为“一夫一妻多妾”制似乎比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夫多妻”制要更加精准。
然而“多妾”现象只存在于有钱有势的家族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百姓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过着“一夫一妻”制的生活而无力纳妾。正如恩格斯所说“多妻制是富人和显贵人物的特权”一样,“妻妾制也是富人和显贵人物的特权”。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红楼梦》中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大家族的“妻妾制”。
二、《红楼梦》中人之娶妻
(一)择妻的方式:父母之命
“自从氏族、家族观念产生之后,婚姻就不仅限于夫妻双方的范畴,而成为不同氏族、家族之间进行交往的一种方式。婚姻成功与否,不再是当事人个人的事,它直接关系到氏族、家族的利益,家族的政治得失、经济得失,都跟婚姻密切联系着。家族所考虑的是子女的婚姻能否给本家族带来实际利益,为此,青年男女就不可能按着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妻子或丈夫。”“父母之命”的择妻方式便是这种家族观念的产物,它使得男女双方都成了受害者。
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是《红楼梦》一书的中心故事。宝玉爱的是黛玉,贾府的当权者们看中的则是宝钗,无论是其为人处事还是她薛家小姐的身份,宝钗都符合她们心中理想媳妇的标准。矛盾的根源在于:爱谁是宝玉自己的事,而娶谁却不是宝玉自己的事了,一切决定于“父母之命”。于是,悲剧就产生了。
“父母之命”的择妻方式将“家族利益”置于一切之上,“家族利益”又使得封建家长们对未来媳妇的家庭出身有了严格的标准:门当户对!
(二)择妻的标准:门当户对
《红楼梦》中,作者给我们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四大家族子孙繁盛、妻妾成群。从这些妻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她们的出身都是很高贵的。
贾代善-史太君
贾-史
贾政-王夫人贾琏-王熙凤
贾-王
贾宝玉-薛宝钗
贾-薛
薛家媳妇-薛姨妈-王家女儿
王-薛
四大家族这种错综的婚姻关系,作者在第四回作了揭示:“这四家皆联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俱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一荣俱荣”是封建大家族实行“门当户对”婚姻所追求的目标,“一损皆损”也成为它的必然结果。
三、《红楼梦》中人之纳妾
(一)妾的背景
妾是男子在妻以外所娶的女子,其背景来源比妻要广泛得多。
纳婢为妾,是指在贵族官僚家庭中,男主人将家里的奴婢占为己有、做自己的妾。《红楼梦》中,赵姨娘便是由婢女被纳为妾的。赵姨娘原为婢女的身份,作者在第五十五回作了揭示:她的兄弟赵国基死了,贾府应当赏些丧葬费,当时正值探春管家,便依照家里的旧账——“两个家里的赏过皆是二十两,两个外头的皆赏过四十两”——赏了赵姨娘二十两银子。可见,赵姨娘是“家里的”即贾府“根生土长的奴才”,是由府中的奴婢被纳为妾的。
买女为妾,这是以金钱为手段将女子买来做妾,在这场交易中,女性完全成为金钱的转换物。香菱便是被薛家买来做妾的,她原是乡宦之家的小姐,后被拐子拐走又落入“呆霸王”薛蟠之手,作了他的“房里人”。
陪嫁做妾,即男子将妻子的陪嫁丫头纳为妾。比如平儿,书中第六十五回,贾琏的小厮兴儿与尤二姐谈到平儿时,兴儿道:“这平儿是他(王熙凤)自幼儿的丫头,收在屋里……”可见平儿是王熙凤陪嫁丫头中的一个,给贾琏作了“房里人”,属于“陪嫁做妾”。
赠婢为妾的纳妾方式在《红楼梦》中比较少见,但也有一例。丫鬟秋桐便是贾赦赐给儿子贾琏做妾的。
(二)做妾的态度
自愿型。给高门老爷少爷做妾,物质生活有保证,如果受宠,或者能为丈夫生一贵子,日子就要好过得多。因此,有人就自愿做妾。袭人本是宝玉的丫头,她为赢得半个主子的地位,就自愿博得宝玉及贾府众人的欢心,以便有朝一日成为宝玉的妾。
关键词:红楼梦;办公室;工作;启示
办公室工作涉及到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纷繁复杂,事无巨细;而《红楼梦》号称“百科全书”,包罗万象,这两者之间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所以笔者认为,要干好办公室工作,可以向《红楼梦》中的人物学习,从中得到启示。
一、胸怀大局学探春
在《办公厅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中提出:要围绕大局出谋划策、贡献智慧,“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明确提出办公室工作的“大局观”,这是因为,办公室的工作性质、角色安排决定了办公室人员必须胸怀大局,从整体上去谋划服务工作。没有大局观,就不可能准确理解、全面落实领导的重大决策,就不可能与领导保持步调一致,服务水平和质量也肯定上不去。大局观从哪里来?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来,从勤于学习和思考中来,也可以从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中摸索出来。
探春作为贾府庶出的小姐,本来是不参与贾府管理的,但她却做到了“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她具有强烈的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心中为整个“家”的日渐衰败担忧不已,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关注持家之道,比如到赖家做客,别人看到的是园子的景色,探春却通过与赖嬷嬷女儿说话,发现赖家的园子虽然只有他们家的一半大,通过承包给别人管理,一年下来有二百两银子的剩余;在自己家,也认真学习王熙凤管家理事的经验。作者描写王熙凤“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可她却在与平儿私下聊天时说对探春“也就只单怕他五分儿”。王熙凤抱病时,探春的“管家”也验证了这一点,且不说 “丧葬费风波”、“学费之争”、“油脂之费”的圆满解决,只是“兴利除宿弊”就足见其细心、精算,和李纨、薛宝钗等人合作愉快,既顾全大局、讲究团结,又敢于创新、善于操作,其良好效果令众人无不敬服。
二、为人处世学宝钗
办公室是企业的综合系统,承上启下、连接左右、服务全局,是协助领导及其他科室处理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综合职能部门,处于四面八方的中枢地位,办公室工作能否正常、高效,关系到领导决策和工作部署是否落实,政令是否畅通,关系到搞好“三个服务”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威信。因此,办公室人员要搞好工作必须有“好人缘”,在为人处世方面就需要像宝钗那样做到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乐于助人、成人之美,宽宏大量、与人为善。
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这日宝钗来看她,因说起这病症来,就炖燕窝之事,宝钗设身处地为黛玉作了安排。宝钗、黛玉两人皆是贾府客人,但黛玉只身来到贾府,宝钗是合家带着丰厚的家资前来,做客的境况不同。正因如此,黛玉虽有贾母疼爱,却不得不处处谨慎;宝钗名为客居,实则家处,自然可以表现的大方从容、安分随和。薛宝钗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短短几句话,不仅缩短了与黛玉的距离,而且与黛玉化干戈为玉帛,从此打消了黛玉心中对她的猜忌,视她为好姐姐。
大观园海棠社咏诗完毕,颇有“女汉子”风范的史湘云脑子一热就说下次她来做东。她虽是名门之后,但她自小没了父母,寄养在婶娘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拿什么做东?宝钗这时就扮演了“雪中送炭,成人之美”的角色,将湘云邀往蘅芜苑安歇,就她做东之事安排了“花钱少、效果好”的“螃蟹宴”,湘云心中自是感服,极赞她想的周到。
黛玉在吃饭喝酒“行令”时,脱口说了“良辰美景奈何天”,这对一个千金大小姐来说,可是天大的不妥,后来宝钗作势要审黛玉,黛玉认错后又推心置腹地谈了好多,并言明自己“也是个淘气的”,然后才是规劝“……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黛玉一直对宝钗有敌对情绪,平时说话也多有嘲讽挖苦,这次宝钗揪住黛玉的错误,如果要排挤黛玉,完全可以以此为把柄打击,使她失去封建家长的欢心,但宝钗没有这样做,她不计较,不报复,不挖苦,反而善意地进行规劝,让黛玉“心下暗伏”,从此打消了对宝钗的疑忌,进而将她引为知已了。
三、突发事件学熙凤
办公室工作中意料外、突发性的事情会随时出现。办公室人员往往是急事和突发性事件的第一知情者,处置的第一道工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政治敏感、头脑冷静,不能盲为。一是要沉着应付,切忌自乱阵脚。不管事情多么突然、紧急,首先要冷静分析,及时拿出解决方案,呈送领导,并按领导要求协调相关单位,组织力量进行处理。其次要胸有主见,切忌唯唯喏喏,应大胆地往前站。在处理过程中既要胸有主见,又不能乱表态、乱许愿,以免为彻底解决问题埋下隐患。
宁国府的贾珍死了儿媳,可他夫人有病不能料理,因此为无人掌管丧事而发愁,宝玉知道后推荐凤姐料理事务。这对王熙凤来说是个突发事件,一是她之前不知情,二是她并未理过这么大的事儿。我们看王熙凤答应协理宁国府后的行动,她说“太太只管请回去,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自己即刻投入工作,冷静分析宁府现存的诸多问题:“一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是事无专管临期推诿;三是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是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是家人豪纵”,理出头绪后,对所担之任心中有数,也有主见了,即命彩明钉造簿册,同时亲自查点。次日一早,卯正二刻(即早上6点半)就来点名,进行详细分工,并交代清楚工作时间“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并且不乱表态、许愿,只是说“说不得咱们大家辛苦这几日罢,事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
由于王熙凤冷静沉着,敢于往前站,精准分析了问题,并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身体力行,极其勤奋,非常高效,荣、宁二府的领班无不高度紧张起来,“彼时宁国荣国两处执事领牌交牌的,人来人往不绝,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这才知道凤姐厉害。”自此以后,“众人不敢偷闲,兢兢业业,执事保全。”
办公室工作需要与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不但要“世事洞明”,还要“人情练达”,这就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事事处处留心。如果说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那么《红楼梦》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只要认真阅读,用心思考,由此及彼,就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得到启示,不断提高心智模式、能力水平、思想境界,进而成就人生梦想。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岳麓书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