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文童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若是在一个国家的教育教学中,丧失了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继承,那么将会使这个国家丧失自己的根本,在整体的文明和思想上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不仅会使国家建设出现混乱,全体国民也会出现民族感的迷失,所以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加入传统的中国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伟大复兴的需求。在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之后,我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国家形象与文化传播在现实中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将英语教育扎根于传统的中国优秀文化土壤中,使英语教育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果实,是当今时代的中国发挥国际影响力的必要措施。将英语从西方国家的背景中剥离出来,实行拿来主义,在其中注入传统中国的文化精髓,将其作为具有中国内涵的文化符号传播出去,这不仅会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同时也会改变国人固步自封的陋习,使国人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得到改观。另外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加入传统中国的文化,其实也是对我国文化自我传承的一种方式。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古老的文明,还拥有着放之四海皆准的丰富而深邃的智慧。将我国古老的文明传承下去,是当下这一代人的责任,而大学生是祖国建设未来的接班人,所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强化年轻人对我国古老文明的认知程度,具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二、在高职英语教育中注入传统中国文化的措施
1.将教材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革
不仅要将原有的方式和套路全部抛弃掉,还应该从核心思想到内容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将传统中国文化中经史子集的经典之作加入到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制上,以我国古老文明为教材编写的背景,进行灵活多变的内容设计和编写,使其成为披着英语外衣的中国传统文化教材。
2.从课堂形式上进行改革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了儒、道、佛,是国人养身、修身和治世的处世哲学,深刻影响了我国的陶瓷艺术。如,汉代陶塑“击鼓说唱俑”,说唱陶俑席地而坐,头部很大,头上带着头巾,左臂环抱一个圆鼓,右手高高举起鼓槌。说唱俑的表演似乎进入了一个,神情激动、表情也十分夸张,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表现风格,反应了出汉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只有考虑到各种因素,分析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适度,才能进入更高的艺术境界。
二、陶瓷艺术受儒道文化审美影响
儒道文化概念对陶瓷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玉的优秀品质体现在仁、义、智、勇、廉,此外,玉还被儒家赋予了德。青瓷就如同对玉色的追求。宋代官窑和龙泉窑等出产的青瓷,外表丰润,犹如美玉。从这些都能看出,我国社会对玉质瓷器的偏爱,在无形中受道传统文化审美的要求。自始至终符合国人的文化美学判断标准。如,当制作宋壶时,首先需要计算,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倾倒的把手和流口部件,如何才更方便地注入水,这就需要壶盖尽量密实和无罅漏,在坚持实用原则的基础上,突出我国文化中的审美观。再如,陶质水缸,千百年来被用作容器,集合了永恒和稳定的储水性能,当看到它的形状,就会了解到祖辈承袭的生活储蓄水的功能目的,陶制容器的日用功能体现了所有的文化内涵。德化陶瓷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古来流传下来的大量陶瓷作品中,我们能发现,儒、道、佛传统文化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尤以“佛”文化产生的影响最大。在宋朝,文人雅士辈出,在文学与艺术上表现出非凡的成就,在瓷器上,给后人温文尔雅的印象。如,德化北宋时期制作的白釉梅瓶,上部造型圆润、下部挺拔,整个形象给人一种端庄、秀丽、优美、朴素的感觉。007年,在“南海一号”打捞上来的许多德化窑青白瓷器物,其中“尚玉”的情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那冰肌玉骨般的素雅、沉稳而安静的品格,是后世陶瓷业创作的典范。对于陶瓷艺术,道家提倡天地有大美。这种自然朴素的思想和瓷造型及装饰实现了完美的融合。从中可见,不管是“尚玉”的情节,还是“自然观”,都在无形中受儒道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影响。
三、传统陶瓷将日常生活融入其中
在佛文化的影响之下,德化传统陶瓷出现了很多将日常生活融入其中的内容,包含当时的生活水平、方式、习俗等,并且进行了具体的物化,成为最终具体的陶瓷形态。在德化传统的陶瓷中,题材十分丰富:如,“达摩”、“观世音”、“渡海观音”和“弥勒佛”等。他们的形态各不相同,如,释加牟尼法相庄严、观世音慈眉善目、大肚弥勒达观开朗等,给朝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当时以制作神佛像瓷雕儿出名的何朝宗,是明代瓷塑大家,被后人称之为“瓷圣”。他创作的《泰国佛》是艺术中的杰作,作品神形兼备,刻画了佛祖的洒脱、飘逸和仁爱等、佛教的大慈大悲、帮助受苦受难的人、是天地和谐的象征等内涵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除了佛像以外,德化陶瓷雕塑还包含了道教和民间信仰的各路神仙,如,文昌帝君、八仙和西王母等,形象传神,栩栩如生。在德化的陶瓷雕塑家中,有些是以传统题材为创作对象,为的是继承以传统技艺为主的前辈的艺术,如邱双炯、苏清河和许兴泰等,他们的作品体现了深厚的创作功底,也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修养和学识。如柯宏荣和陈桂玉创作的作品“钱塘观潮”十分新奇,气势舒展,人物形象刻画的十分到位,细致入微,是一件值得后人称道的作品。
四、结束语
有一天,,我去上课。突然看见了几棵“樱花”树,自己先是不由地一惊,然后欣慰地笑了,心里想:真是好久不见了,童年的“樱花”树!
还记得那是我在兴平上小学时,我和朋友经常在“樱花”树上玩。之所以把樱花加引号,是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觉得它像樱花,便叫它“樱花”树。“樱花”树的叶子由淡绿变为棕红色,叶子的边缘向无数个小齿轮。叶子的背面经络分明,而且上面有一层毛茸茸的白毛。“樱花”树的花瓣呈粉白色,像一叶小舟。花蕊是淡黄色,低头闻一闻,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呢!从远处看,“樱花”树如同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风拂过树梢,花瓣便向空中飘起,然后“哗——哗”地落下,如同天女散花般,别有一番情趣。
操场的旁边有一排“樱花”树,我和伙伴们经常爬上去,坐在树梢上玩:它可以当做我们写作业的地方;也成为了我们玩过家家的“家”;在玩抓人的时候,又成为了我们的姥姥家。总之,那几棵“樱花”树已成为我们要好的朋友,也成为我们心灵的港湾——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只要对“樱花”树倾诉出来,就觉得豁然开朗,再也不难过……
每当我上课时路过那几棵“樱花”树,仿佛看见了我的童年时光,真的好怀念那时和伙伴们无忧无虑地玩耍!
我爱你,童年的“樱花”树!
抛妻别子,只为追求青想
如果没有火车上那次邂逅,少华的人生也许是另外一种走向。1991年5月,少华在去东北探亲途中,与西安电影制片厂的一个制片主任一见如故。身材魁梧、英俊潇洒的他引起了制片主任的注意,他问少华:“你是不是演员?”少华疑惑地摇了摇头。制片主任告诉他:“你的形象和气质都非常适合做演员,不拍戏实在有些可惜。”说完,他递给少华一张名片:“如果你有心想在演艺圈发展,可以来找我。”
这个制片主任的话,点燃了少华心中沉睡的梦想。自打儿时看第一场影片起,那种动感的画面就一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高中毕业那年,少华满怀信心地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但都没有被录取。不久,他到甘肃一家工厂当了一名工人,然后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子,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
然而,这次东北之行却彻底打破了少华生活的平静。回到家,他对妻子说:“我想去当演员。”妻子见他严肃认真的表情,明白他不是在开玩笑。她对丈夫说:“女儿都这么大了,你也快30岁了,还瞎折腾什么?”
妻子的话让少华沸腾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是啊,到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他能有什么发展?但内心深处对演员梦的狂热,像滚烫的岩浆一样在他心里喷涌。他觉得,如果自己这辈子不去演艺圈闯荡,他的人生就不会完美。哪怕前面荆棘丛生,他也无怨无悔!一番软磨硬泡,妻子终于同意了他的选择。
那个阳光灿烂的初夏,少华背着简单的行囊出了家门。妻子和女儿为他送行,火车就要开动了,妻子的眼前蒙上了一层泪花:“你要是在外面太难了,就回来吧。家里永远有一盏温暖的灯火在等着你!”
来到西安,少华找到了那个制片主任。在他的要求下,少华到西安一家艺术学校学了半年表演。不久,制片主任推荐少华加盟电影《红月亮》剧组,出演一个小配角。
“触电”的感觉是那么美妙,美好的憧憬和激情在少华心头荡漾。他打电话兴奋地告诉妻子:“我拍戏了!导演说我演得不错!”妻子由衷地为他高兴,但却没有他想象中的惊喜和激动。
不久,少华又走进了另一个剧组,导演苦于找不到马队,少华自告奋勇,联系新疆的朋友用大卡车运了十多匹马过来。然而,令少华伤心的是,拍摄进行了两个月后,投资方突然撤资,剧组被迫解散,少华和他朋友的马术队没有拿到一分钱。少华觉得自己害惨了朋友,将身上仅有的一千多元钱全部给了他们,让他们回到了新疆。
身无分文的少华想接戏挣钱来改变现状,忙乎了一阵,却没有一个剧组愿意要他。因为没有钱住旅社,他从街上捡了一张破凉席,晚上就睡在火车站的广场里,一天只吃两个馒头。
那天,一连饿了3天的少华实在坚持不住了,他走进一家小餐馆,盯着顾客一碗吃剩的面条,对服务员说:“能不能把这半碗面给我吃?”服务员惊讶不已,然后轻蔑地说:“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这么没骨气?”少华真诚地告诉他:“我是个演员,因为剧组突然解散才落到这般境地。”说着,他掏出自己的剧照给服务员看,服务员相信了,同情地端出一碗面条让他吃。
少华一直风餐露宿了好几天。那天,他在街上碰到了一个以前剧组的朋友,朋友一看他穷困潦倒的样子,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马上带他去吃了一顿饱饭,并让他住在自己家里。紧接着,朋友介绍少华在电视剧《楼房小巷》里演一个警察局长。少华终于结束了落魄的流浪生活。
拍完戏时已是秋天。当窗台上落满了黄叶,少华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回家了。想到贤惠的妻子和活泼的女儿,他心头涌上了无限的思念和牵挂。于是,他向朋友借了一笔钱,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家。
梦想流离,无奈之际让真爱失所
回到家,女儿一下子扑到少华的怀里,撒了一会儿娇后,就翻开他的包找东西吃。但包里除了脏衣服之外,什么都没有,女儿失望地问他:“爸爸,你怎么不给我带好吃的?”看着女儿企盼的眼神,少华的心头涌上难言的酸涩。妻子觉察到了丈夫的尴尬,赶紧把女儿拉到一边,埋怨她:“孩子,你怎么能随便翻爸爸的包?”
妻子的善解人意让少华感动不已。他掏出那笔借的钱要给妻子,妻子坚决拒绝了:“你在外面花钱的地方很多,钱还是自己留着吧。”一年多没有回家了,妻子拉扯个孩子不容易,少华抢着做家务,接送孩子上学,晚上还辅导孩子功课,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
那天,少华正在厨房里忙碌,妻子突然从背后抱住了他:“少华,留在家吧,别再出去漂泊了,我们一家人过平淡的日子。”少华顿时停下了手中的活,是啊,家多好,有亲情和温暖,然而,他的梦想在远方,他要去追寻梦想的脚步,注定要过流浪的生活。少华不忍心击碎妻子的梦想,他挺直脊背,任妻子紧紧抱着,一句话也没有说……
当疲惫的身心得到休整后,少华又要拨雾起程了。这次,他选择去了北京,他租住在北京西郊的一间平房里,每天找剧组推销自己。但在人才济济的北京,他要得到一个没有台词的小配角都是那么艰难。为了省钱,他一天只吃一顿饭,晚上肚子饿了,就起来灌几口凉水。最落魄的时候,他甚至连房租也交不起,每天想办法躲着房东。
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少华先后走进了《不回头的河》和《男人女人十八铺》剧组,得到了一小笔钱。少华用这笔钱交了拖欠几个月的房租后,所剩无几。这时春节临近,听着远处传来的辞旧迎新的鞭炮声,看着温暖的万家灯火,少华忍不住放声大哭,他是有家不能回啊!
春节还没过完,少华就赶回了家。刚走进家门,妻子就劈头盖脸地训斥:“你一走就是一年,连个电话也没有。我既要照顾家里,还要牵挂你,我的心都快碎了,你知道我三更半夜带着孩子去医院的苦吗?”妻子的话让少华愧疚不已。望着妻子被生活的重压折磨得苍老憔悴的面容,少华陷入了沉思。那段时间,他一直在想,自己这辈子注定无法尽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无法给妻子和女儿一个温暖的家,甚至在她们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也不能在她们身边。对妻子和女儿来说,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少华想过放弃演艺事业,与妻子和女儿重温昔日的温馨时光,但一想到这里,他内心就有一种绞痛,也许这辈子,他注定要像苦行僧一样在演艺路上跋涉,即使前方看不到曙光,他也无怨无悔。
面对事业和家庭的两难抉择,少华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经过痛苦的思索,他决定放开妻子的手,让她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当他吞吞吐吐地把这种想法告诉妻子时,这个温柔贤惠的女人眼里顿时涌出了泪花,她颤抖着问:“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为什么这么残忍?” 少华的一番理由,让妻子觉得不可思议,她坚决不同意离婚。
就在这时,少华所在的工厂通知他,如果不回来上班,单位就要将他除名。妻子眼泪汪汪地说:“你回来吧。要是真被单位除名了,以后想再回来,就难了。”少华再次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想到自己的梦想已经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永远没有回头的可能;想到妻子如果找个“安分守己”的丈夫,她的生活该会少多少磨难。这一切,更加坚定了少华要与妻子离婚的决心。
少华知道,妻子是不会轻易答应离婚的,于是,他开始想方设法让妻子讨厌自己,否定自己。他常常找茬与妻子吵架,妻子做的菜,他不是说咸,就是嫌淡了;妻子和他说话,他没有好脸色给她看;甚至,他晚上与妻子分床而居。
然而,妻子还是不同意和少华离婚。少华不想就这样在家里与妻子耗着,他回到了北京。几个月后,电视剧《铁鹰行动》剧组邀请他加盟。在拍摄时,一些马匹第一次听到炮响,惊得四处疯跑,其中一匹马踩到了少华的左腿上,他痛得当场昏了过去。
就这样,少华不得不回老家疗伤。妻子看他还穿着冬天的旧衣服,身上的伤痕青一块紫一块,又心疼又气愤:“你这是何苦呢?难道拍戏比你的命还重要吗?”
因为心情郁闷,少华三天两头与妻子吵架。妻子一说要他留在家里,他就大发雷霆:“等伤好了,我还会走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少华的伤痊愈后,他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妻子突然跪在他面前,哽咽着说:“求求你,你就待在家里吧,免得我天天为你牵肠挂肚。哪怕你一分钱不挣,我也高兴!”这时,女儿也走了过来,紧紧拽着少华的衣角,哭着说:“爸爸,你别走!我和妈妈都需要你!”少华把脸扭到一边,不让妻子和女儿看见他脸上的泪花。
尽管这一次,妻子和女儿的眼泪让少华留在了家,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琢磨与妻子离婚的事。他要伤透她的心,让她主动离开自己。
那天,少华故意当着以前一个同事的面,在歌厅里找了一个小姐。两人聊了两个多小时后,他把小姐打发走了,然后在一个朋友家住了一夜。当天晚上,同事把所看到的一切告诉了少华的妻子。
第二天早上,少华一走进家门,妻子就迎面给了他一个耳光:“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你这样做,还有什么脸面对女儿!”少华也不甘示弱:“既然你看不起我,那为什么不和我离婚?”妻子哭喊道:“离就离!”
几天后,正当少华与妻子准备去办理离婚手续时,电视剧《新龙门客栈》剧组为他安排了一个重要角色,让他马上赶到北京。少华不愿错过这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他与妻子离婚的事只得暂时搁浅。
“阴谋”得逞,功成名就时真爱已远逝
少华的绝情令妻子悲痛万分,她想过和他离婚,但内心深处,她发现自己对他还有牵挂。她找到少华的朋友,希望朋友能劝劝他,让他回心转意。朋友的话让她大吃一惊,原来那天晚上,少华并没有去和小姐鬼混,而是和朋友在一起。妻子突然明白了少华的良苦用心,原来他心里还惦记着她,惦记着这个家,只不过是不想让自己和他一起承受命运的磨难。明白了这些,妻子心头涌上一种复杂的感情。
游走在演艺圈边缘,残酷的现实让少华深深体会到了金钱的重要。在一个朋友的游说下,他把自己不多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又向别人借了8万元钱,与那个朋友合伙做生意。正如朋友所说的,如果这笔生意成功了,少华的命运将发生巨大的改变。然而,令他痛心疾首的是,那个朋友却无情地给了他一刀,卷走他的钱后逃之夭夭。
沉重的打击让备受精神煎熬的少华病倒了,他痛苦地躺在出租屋里,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外面的阳光。8万元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他身上,让他何时才能翻过身来?那一刻,少华觉得自己再也不能拖累妻子了,他必须尽快和她离婚。
几天后,少华拨通了家里的电话,还没等他说话,电话那头已是泣不成声:“少华,你的心思我都知道了,我不想和你离婚。”面对这个有情有义的好女人,那一刹那,少华曾动摇过离婚的念头,他偏执地认为,自己现在如此落魄无助,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拿什么去给妻子和女儿幸福?想到这里,他残忍地对妻子撒谎说:“我现在就要告诉你,我和一个富婆好上了,她答应我,只要我和她结婚,她能给我带来我想要的一切。而你呢,不仅不能帮我,反而是我的绊脚石,你别再缠着我了!”
为了让妻子彻底对自己死心,第二天,少华找了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女性朋友,把他和她的合影照寄给了妻子,并一天天打电话逼问她什么时候和自己离婚。见丈夫的心再也无法挽回,妻子只得无奈地答应离婚。
2000年7月,少华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家与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回家的路上,妻子的眼泪一直没有停过,邻居劝慰她说:“这个无情无义的王八蛋,你有什么好伤心的,离开他更好!”
少华把房子和家里的一切都留给了妻子。终于要走了,他的心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离家的脚步是那么沉重。从此以后,这个与自己相濡以沫了十多年的女人,和这里的一切,将永远不再属于他了……
离婚后,少华全力以赴在演艺圈里拼搏。短短几年时间,他先后主演《北京深秋的故事》《野火春风斗古城》《和你在一起》《我的兄弟姐妹》等20多部影视剧,尤其是在电影《大漠双雄》中的出色表演,使少华一举成名。
成了明星,少华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在北京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可是,走出鲜花和掌声的包围,独自开车回到空荡荡的房子里,他用厚厚的窗帘遮住外面温暖的万家灯火,静静地坐在黑暗里,任孤独吞噬他的心。他感到彻骨的寒冷,灵魂无法找到归宿。夜已深,他落寞地数着过去的伤痕,他发现,自己过得并不快乐,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前妻,这些年来,她身体怎么样?过得还好吗?
2003年春节,少华回去看望女儿,院子里花草依旧,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而又熟悉。与女儿和前妻见过面后,他得知前妻已经组成了新家。数年不见,岁月的风霜已经改变了前妻的容颜,她脸上有了细密的皱纹,鬓角增添了无数白发,少华忍不住鼻子一阵发酸……
少华决定第二天就回北京,当天晚上,百无聊赖的他不由自主地又来到了前妻的院子门前,灯火阑珊,他默默地站在黑暗里,望着自己当年刷过油漆的窗户,想起自己亲手钉的沙发、垒的灶台……酸涩的泪不知不觉从他眼眶中流了出来。
这时,楼上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昏黄的灯光下,前妻和丈夫牵着女儿的手,一家三口有说有笑地走出了院子。少华赶紧闪到了树后,看着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他心头涌动着无限的欣慰,在心里默默地祝福:“愿你们一生平安幸福!”
我担任高2011级2班的班主任三年,这一群孩子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他们大多来自“酉秀黔彭”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一群名副其实的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在他们身上你可以看到淳朴、善良、认真、刻苦等优秀品质。但我始终还是觉得他们缺少一些现代城市化中所需要的精神。
开学之前,我带着这些才从山里走进城市的孩子,参观了三峡博物馆、人民大礼堂,游览了鹅岭公园、佛图关公园等等。凡是我能想到的不花钱的地方,都让他们去看看,长长见识,拓宽思路。看着孩子们惊叹的眼神,半张的嘴,我意识到,时间是不允许我们经常外出参观游玩的。如若要帮助这些孩子们建设自身文化和建设整体的班级文化,也许看电影不失为一种捷径。山里的孩子,一年里也是看不上几部电影大片的。既然都是住读的孩子,那我有时间让他们与我一起赏析电影、感悟人生。
想到就做。我确定了每周六晚上是班级电影日。孩子们也很期盼那一天班级变成“电影院”。
我与孩子们一起看的第一部电影是《英雄》。流光溢彩的画面,有张有弛的故事情节,这一切都带给了学生很大的视觉冲击。对于什么是“天下”、什么是“包容”、什么是“江山社稷”、什么是“黎民百姓”,孩子们也有自己的理解。观点不同的理解往往引起争论,这也正是我希望看到的,希望他们能在辩论中有所收获,希望他们在辩论中学会自律,更希望他们在辩论中顽强成长,明白人生的道理,悟出一些人生的哲学。
我想通过《阿甘正传》,让孩子们明白逆境下的乐观与自强不息、坚持不懈;通过《拯救大兵瑞恩》,感悟出对“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完美诠释;通过《迫在眉睫》,见识了危急关头下的大爱与智慧;通过《假如爱有天意》《全城热恋》分享爱情的喜怒哀乐,引导孩子们正确地思考爱情这个问题。
有老师看见我们班上周六的热闹,担心地问我:“你不怕他们的心思全在电影上啊?影响了成绩这个责任你可担待不起哟!”我笑笑说:“不会呀。我给他们不定时地播放英文电影,还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呢!”这些山里的孩子,笔头英语很是了得,可说起英语来还带着乡音。我找到欧美经典老片《魂断蓝桥》《威尼斯商人》等,让孩子们在欣赏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的同时,帮助提高孩子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到后来,英语老师、语文老师都会来拉我的差:“张老师,请你今晚要放我那个学科相关的电影哈。”
得到支持的我,对电影帮助班级文化建设的信心更足了。学生们在看电影中的心理满足也转化成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提升。每到周六,学生们会好奇地围住我:“张老师,我们今天晚上看什么电影啊?”我们班级电影日成了校园其他班级羡慕不已的班级建设特色。
时间飞逝,高考一天天地临近。正在我有些犹豫要不要继续坚持电影日的班级特色,孩子们的考试成绩出来了,优异的成绩令我异常兴奋,我坚定了这些年以电影文化带动班级文化的信心。于是,我开始精心的选择情节比较轻松搞笑的影片来缓解孩子们的心理压力,例如《十全九美》《非常完美》《叶问》《指环王》《赤壁》等等,看着学生们时而大笑、时而沉思,我觉得我的目的达到了。国庆长假,遥远的路途阻挡了孩子们思乡回家的脚步,我与孩子们一起观看了《潜伏》和《白色巨塔》两部电视连续剧,相信孩子们一定能从这些影片中对人生、人性,有一番自己的理解。
三年下来,我们班的学习风气一直让我引以为傲,孩子们一直清楚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中遥遥领先;孩子们也特别重感情,尊师重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孩子们都形成了特别强的班级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高2011级2班真的成为了这群远离家乡的孩子的一个家。我想,这个结果,电影功不可没。
案例评析: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一个班级大多数学员在学校特定的环境中,由于相互沟通而产生并认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它既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心理平台,也是学校文化的根本载体。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精神基础,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所以,我一直觉得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非常重要。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正所谓教书育人,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受到知识的熏陶的同时,更应该建设起一种文化,让孩子们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中学会做人,健康成长。一个真正称职的老师 ,不在于仅仅教会学生如何去解决一道习题,更应该教会学生思考和感悟人世间的真、善、美。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所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