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脚著谢公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筑施工;课程教学;工程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196
0 引言
《建筑施工机械》课程从目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实际出发,按建筑施工机械的应用范畴分类,包括绪论、工程起重机械、土方机械、桩工机械、钢筋机械、混凝土机械、装修机械以及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等内容。本书注重用图表给学生以明确的参数概念,书中运用了大量的简图、示意图和构造图给读者以形象的认识,便于理解,同时也考虑到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建议各院采用参观、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接受能力。笔者现结合近年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对新课引入、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探讨。
1 重视新课引入
新课引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教师对新课引入得好,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这也要求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本堂课的知识和原理进行融会贯通,争取能够在引入环节引起学生对施工机械对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塔式起重机顶升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之前,可以先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起重机的发展历程及其作用,然后再向学生展示塔式起重机的内部结构,鼓励学生说出塔式起重机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探讨塔式起重机的技术优势,逐步将学生的兴趣引入到课堂内容中来,再向学生展示塔式起重机顶升液压系统的剖面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采取提问式导入,通过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并抛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2 开展灵活的课堂教学
2.1 积极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
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具有直观性和多样性,能够弥补教学中实例设备的不足。在建筑施工机械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对于各种类型、型号的建筑施工机械予以了解,产生足够的感性认识,为了弥补学生设备实例的不足,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机械设备的图片和视频,对课本和教材进行辅助。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各种施工机械的外观,还要深入的了解其内在的结构和运行原理,这也需要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可以向学生展示机械设备运行的过程,以及其内部结构。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塔式起重机运行的视频,并要求学生一边看视频一边思考塔式起重机的塔身是怎样升高的。在这个跟过程中,学生会带着问题来观看视频,如有需要还可以对视频进行慢放和回放,引导学生总结塔式起重机的顶升过程[1]。在讲解机械设备的内部结构时,可以将实物图片和后期绘制的各种图片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讲解轮式装载机大臂中的四连杆机构时,就可以将建筑工地中的实物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这种图片往往更加具有说服力。
2.2 运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就是通过项目任务来对课堂进行驱动,学生为了完成项目任务,就必须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教师在组织本课程的教学时,要设立一个中心明确、难度始终的项目任务,并公布给学生,使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任务予以明确。以该项目任务为核心,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将学习的过程转变为一个实际工作的过程,既要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笔者对整个建筑施工机械教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划分,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项目,分别为装修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钢筋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地基工程施工,每个项目都要使用到不同的施工机械,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情景,各项目中又包含若干个学习任务。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比较系统的把握这个建筑施工机械教学的知识架构,并兼顾实际工程中的施工顺序,使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施工机械的用途进行划分,并了解整个施工的流程。例如在地基工程项目中,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案例,要求学生找出该案例中出现的管理、环境、施工和设计方面的问题,然后再根据教师给出的各项施工机械设备,对地基的施工方法进行归纳,制定出合理的地基施工计划[2]。
2.3 开展实践教学
建筑施工机械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要为学生安排更多的进入工地参观实习的机会,通过现场认知的方式使学生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工地中机械操作者对于其所操作的机械设备非常熟悉,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操作经验,因此可以带领学生到建筑施工工地,真实的触摸、观摩施工机械,并由该设备的操作人员为学生进行现场讲解。例如在钢筋弯曲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中向学生讲解钢筋弯曲机的设备规格、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再带领学生来到工地,现场观看操作人员对钢筋弯曲机的操作,再由操作人员向学生讲解钢筋弯曲机的操作安全要求、操作顺序等,并给予学生亲自操作钢筋弯曲机的机会。
3 合理布置课后作业
在课堂的最后,要要求学生要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例如可以用作业的形式对钢筋弯曲机的工作原理、结构、操作要点进行归纳。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了解建筑施工机械的规范操作的重要性。课后作业应该紧密的围绕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本堂课的知识[3]。
4 结语
建筑施工机械是高职建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对于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对整个建筑施工机械课程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灵活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建筑施工机械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2、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骊山上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
3、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4、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唐代白居易《鹅赠鹤》。
译文:鹤借助风力飞入青天自由翱翔,鹅却命运不济被迫和鸭子为伍。我鹅长有雪白的脖颈、洁白的羽毛和红红的脚掌,哪一点比不上鹤?
5、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关键词:气韵;汉唐古典舞;《相和歌》;《楚腰》;《谢公屐》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7-89-2
一、中国古代之“气韵观”
(一)“气者,身之充也”
“气”是中国古代美学观念中具有多义性的一个概念,大约产生于西周时期。管子最早提出了气是宇宙间万物的本源,“有气则生, 无气则死, 生者以其气”(《管子・枢言》)。庄子曰: 人之生, 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故通天下气耳(《庄子・知北游》)。荀子则在此基础上, 把万物的产生归结为阴阳二气的交合:“ 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王制》)。而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则认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 分为阴阳, 判为四时, 列为五行”(《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他还将春夏秋冬的变化说成是气的喜怒哀乐的表现。①直至今日, 韩国的国旗用的仍是太极、八卦图案,在一般的场合中,太极、八卦也几乎成为一种标志,可见太极文化影响的深远。朝鲜著名的“朱子”(朱熹) 学者李退溪曾这样解释:“至于气也, 则始有阴阳对立之象, 而互为其根”。这一观点则与先秦道家思想的“太极动而生阳, 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的观点相一致。而“阴阳分, 而有顺戾明暗之难齐; 五行具, 而有多寡纯杂不一。以难齐之气, 不一之运, 纷纶交错, 升降往来于两间, 或相制胜, 或相违背, 或相喜悦,或相攻夺, 千变万化而成造化之功夫”②的论述也阐明了阴阳五行之气的不同组合产生万物的原理。其观点与太极“阴阳五行”之说又是如出一辙。
所以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 分为阴阳, 判为四时, 列为五行”。“气”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得以统一的基础,是一切生命得以产生的原动力,是一切生命得以维系的基本条件。
舞蹈中的“气”,狭义上我们指的是呼吸。在舞蹈律动中,呼吸有长气、短气、提气、含气、憋气、顿气等方式, 舞蹈可在气息的运用中,产生不同的舞蹈造型、韵律风格,能够熟练地运用“气”,也可提高自身的表现能力,促进舞蹈技艺的完善。
(二)“韵,和也”
“韵”,最早见于曹植的《白鹤赋》中:“聆雅琴之清韵”。在这里,“韵”同“均”,表示调高。《广雅》曰:“韵,和也。”,指的是声音调和。蔡邕《琴赋》中“繁弦既折,雅韵乃扬”中的“韵”是声音谐美的意思。随着演变,“韵”的含义扩展到音乐以外,形容人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如气韵、风韵、姿韵等。北宋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其中“韵”已包含了内外美的统一、谐和的意思。
“韵”就舞蹈艺术而言, 是在气息运用后所形成的一种风格和情感。“韵”本身与节奏、时间有着直接的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借助有限形态传达出的无尽蕴味。
(三)“气韵生动”
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论,可以直接追溯到《周易》。《周易》中的阴、阳观念是对宇宙万物普遍秩序的一种反映,自然也可以解释审美和艺术现象。“气韵”以强调内在的生命节奏而使对象体现了主客体的统一。谢赫定义了美术“ 六法”,将“气韵生动”定义为六法之首,意为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气韵”能够被人亲身感知,不同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强调一种“余音绕梁”之感,还强调律动之美。
“气韵”反映在舞蹈中,同样具有这几种气质。由于舞蹈既是人体又是时间艺术,综合来看,是一种时空艺术,所以“气韵”在舞蹈中不仅能够体现舞蹈作品的风格、韵味,还能够反映舞蹈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是人心理上的一种内在意识,而这种内在意识也是舞蹈表演者特有的思维现象。
二、中国汉唐古典舞剧目中的“气韵”
孙颖老师创立的汉唐古典舞,从戏曲舞蹈入手,遵循古诗、古词、绘画、建筑以及出土文物中的舞蹈形象、唐诗宋词的舞姿记载、岩石壁画的生动形态,成就了汉唐古典舞独特的气韵。
《相和歌》是以汉代的《盘鼓舞》为基本素材创作的汉唐古典舞剧目。张衡的《南都赋》和傅毅的《舞赋》都曾对《盘鼓舞》作了生动的描述。在这些史料中我们了解到《盘鼓舞》的气韵主要体现在舞者腾踏于盘鼓之上、回旋于盘鼓之间的各种技巧,轻如燕,翔如鸟,体如尘,资如仙。其手靡足跌,点急似雨;深躯肢体,腰柔似折。③既轻急又顿挫,既刚劲又舒展,形成了古拙与新巧、厚重与轻柔相互对立统一的审美形态,但总体的气韵是朴拙厚重的。《相和歌》便是在鼓点的腾踏中体现出了汉代舞蹈的气韵。在“气”的运用上,虽有上腾的意向,但由于“气”的滞留,一只腿却急于跨跳到另外一只鼓上,这种下落的运动趋势,使上腾的力量转化为水平的力量,气与力的抗衡中强化了重心向下的作用,使动作“在轻捷中显顿促、于舒展中见凝重”。展现了气势厚重、古朴柔美具有内在张力的汉代舞蹈气韵。
《楚腰》展现了古代楚地舞蹈的形态与风格。《韩非子・二柄》载:“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楚腰”便产生于此,特指女子细腰,所以“细腰”也成为了“楚舞”的基本体态特征。杨炎《赠薛瑶英》诗曰:“玉山翘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因此在《楚腰》这一作品中,运用了屏气,由“气”来形成腰的“韵”,从而形成“玉山翘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这一楚舞的气韵,塑造出了“身姿后仰,长袖缭绕,细腰轻折,体态柔美”的舞姿形象,与汉乐府记载的“亢袖起舞,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连臂踏地”的形象描述如出一辙。
三、中国汉唐古典舞剧目之气韵审美风格
中国古代美学形成的“气韵”范畴,与古代人的生命状态、社会实践以及世俗风气有着多层次的联系。舞蹈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必然也深受社会变革的影响。与“气韵”这一概念所产生的变化相同,舞蹈的气韵也随之变化着。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政体极度动荡,人们寄希望于宗教,达官贵族把玩人生,思想得到极大解放,在一股玄学风气的熏染下,出现了“气之动物……形诸舞咏”的理论,而这一理论又是基于秦汉“气”论的基础之上的,于是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气”的最初认识,开始转向艺术品评及欣赏领域。如汉唐古典舞作品《谢公屐》,孙颖老师曾说: “这个舞蹈作品是为了表达文人们的潇洒轻灵与狂放不羁。”而这个作品是基于何种气韵能够表达出这种“潇洒轻灵与狂放不羁”呢?“谢公屐”指谢灵运(385年―433年,著名山水诗人)登山时穿的一种木鞋,鞋底安有两个木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便于走山路。在这段舞蹈的开头,专门讲述《谢公屐》里面的这双鞋子:历史上说,谢灵运曾经发明了一种活齿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给旅游活动带来了极大方便。当时人们争相效仿。李白有诗曰,“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魏晋南北朝的名士风度影响到哲学、文学以及社会思潮;文人风骨对中华民族精神气概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脊梁的作用。有感于此,谢公屐这个历史典故,参考了古代上层社会文人雅士中“以舞相属”的社交舞蹈,着意表现文人雅士的形象气质,潇洒轻灵和狂放不羁的风度。借助“谢公屐”这一主题,自然便表现出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气韵,而这种舞蹈的气韵正是来自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放浪不羁、孤高自傲、落拓自然、任性使情”的精神气韵。
因此,汉唐古典舞剧目中的气韵审美风格集中体现的是古代某一时期特有的艺术审美风格,如汉代的古朴、魏晋的任性使情、唐代的磅礴大气。但总等等来说,汉唐古典舞剧目,具有鲜明的舞蹈艺术特点的气韵之美,它追求和反映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韵审美风格。
四、结语
“气韵”这一概念作为中国古典舞蹈审美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唐古典舞剧目中的运用尤为重要。“气韵生动”,由“气”生“韵”,所以在特别注重表现古代精神气韵的汉唐古典舞中,“气韵”可以成为衡量一部汉唐古典舞剧目的标准,对汉唐古典舞作品的创作有着深远影响,“气”与“韵”在汉唐古典舞剧目中的运用足以决定艺术作品所能够达到的境界。集中体现古代艺术审美风格的汉唐古典舞剧目气韵的审美风格,应该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韵入手,深入“气”与“韵”在剧目中的运用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下,产生出具有独特形式与审美韵味的作品,使汉唐古典舞体系得到逐渐的完备、剧目作品不断丰富、风格表演更加纯熟,从而使汉唐古典舞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5.
[2]孙颖,周志强.静悄悄的舞蹈革命[J].艺术评论,2005,(12).
[3]隆荫陪,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4]钟跃英.气韵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5]向开明.朝鲜民族舞蹈与中国古典舞“气韵”之比较[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6]悬雨.“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解析汉唐古典舞《谢公屐》的审美空间与文化气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1).
[7]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 哲学宗教卷) [M] . 长春: 长春出版社, 1993.
[8]鲁学海. 太极图和天命图[M] . 延吉: 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泄水消能;溢洪道;表孔;底流消能;模型试验;消力池。
1 工程概述
角木塘水电站位于芙蓉江干流下游河段,地处道真县忠信镇联江村放牛坪,为芙蓉江水电梯级开发中的第10级。角木塘水电站工程任务是发电。水库校核洪水位387.034m,总库容3259万m3,正常蓄水位为383m。电站设计发电水头为28.5m,发电引用流量279m3/s,装机容量为2×35MW。
工程主要由挡水建筑物、泄水消能建筑物、发电引水建筑物和发电厂房等组成。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388m,最大坝高66.4m,坝顶宽为6m,坝轴线长178m。溢流坝段布置于河床偏左岸,溢流净宽为5×12.5m,堰顶高程为364.5m。下游采用底流消能,消力池长75m。引水建筑物和发电厂房紧邻溢流坝段布置于右岸,进水口为塔式结构,单条(共4条)引水道轴线长64.07m,引水道断面尺寸为5.1×7.3m,引水道末端接机组进水管。厂房为河床式厂房,主厂房内布置2台水轮发电机组,机组间距17m,水轮机安装高程347.64m。
2 坝址基本地质条件
坝址河谷为不对称“V”型谷。左岸为逆向坡,地形坡度21°~69°,右岸为斜向坡或逆向坡,地形坡度31°~53°。两岸缓坡残坡积的粘土夹碎石层厚0~4m;河床冲洪积的砂卵砾石层厚11.3~18.9m。下伏基岩左坝肩缓坡以上为(S2h)泥岩,左坝肩及河床为(P2q)灰岩,河床、右坝肩中下部为(P2m)灰岩,右坝肩中上部为(P3w+c)下部为薄层泥岩、粉砂岩夹薄层灰岩不等厚互层,上部为灰岩。两坝肩强风化层厚4~6m,弱风化层厚10~15m;河床岩体强风化层厚3~6m,弱风化层厚10~14m。
3泄水建筑物布置与结构设计
3.1 溢洪道布置方案拟定
角木塘水电站坝址位置河床比较窄,正常蓄水位383m高程对应的河床宽约137m。坝址控制流域面积为6886km2,坝址处设计洪峰流量9610m3/s(P=2.0%),校核洪峰流量13600m3/s(P=0.2%),由于洪量大,溢洪道需要较大的溢洪宽度。左岸山势陡峻,不具备布置岸边溢洪道的条件;右岸地形虽较缓,但发电厂房布置在右岸,并且坝址下游约280~500m的范围内有Ⅲ号崩塌体,因此右岸也不具备布置岸边溢洪道的条件。综上所述,坝址处河床较窄,洪量大,布置岸边式溢洪道不具备条件,故本工程泄洪方案考虑坝体表孔泄洪。溢洪道布置时综合考虑坝址位置的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建筑物的布置及本工程的特点,具体布置见图1。
3.2 溢洪道结构设计
河床式厂房布置于右岸,为了尽量降低厂区边坡高度,并综合考虑闸孔布置,溢流坝段布置于河床偏左岸,溢流坝段长84.5m,溢流净宽5×12.5m,堰顶高程364.50m,堰顶位置设5扇12.5×19m平板工作闸门和一扇12.5×19m共用检修闸门,工作门采用卷扬式启闭机启闭,检修闸门采用单向门机启闭。闸墩净距12.5m,闸墩墩长21.31m,边墩厚3m,中墩厚4m。坝顶交通桥设在下游闸墩上,桥面宽6m,桥面高程388m。溢流堰采用有较大泄流能力的WES实用堰,其上游堰面曲线采用二圆弧线,其半径分别为11.492m、3.549m,下游面采用幂曲线,其曲线方程为y=0.0476x1.84,采用1:1的斜坡与下游半径为15m的圆弧段相衔接,圆弧段末端平台高程345m,比下游正常水位352.33m低7.33m。紧接边墩设置导墙延伸至泄槽末端(坝纵0+036.730),导墙厚4.0m。导墙(坝纵0+012.640~0+025.450)顶为1:1的斜坡,导墙(坝纵0+025.450~0+036.730)顶高程为375.50m。溢流面采用C30常态混凝土,启闭机室板、梁采用C25混凝土,闸墩、导墙采用C25混凝土。
3.3 溢洪道泄流能力复核
角木塘电站工程规模为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经分析,复核校核工况下的泄流能力即可,坝址处校核洪峰流量13600m3/s(P=0.2%),水库校核洪水位387.034m,相应下游水位381.64m。
溢流表孔泄流能力计算公式式如下:
式中:Q―流量(m3/s);
B―溢流堰总净宽(m);
c―上游堰坡影响系数,可查表;
H0―计入行近流速水头的堰上总水头;
m―流量系数;
ε―收缩影响系数;
σs―淹没系数。
根据以上泄流能力计算公式对校核工况(P=0.2%)下的泄流能力进行复核计算,计算成果分别见表1。
表1 溢流道在校核工况(P=0.2%)时泄流量计算成果表
由计算成果知,校核工况下溢洪道的泄流能力Q=13732m3/s>13600m3/s,因此,溢流道的泄流能力满足要求。
4 消能方式选择与消能工设计
4.1 消能方式确定
本工程消能防冲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消能防冲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消能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水力条件、地形地质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下游河床覆盖层较深,抗冲刷能力极差,下游洪水位较高,故消能方式不宜采用挑流消能;面流消能适用于中、低水头,下游尾水较深,水位变幅不大及河岸稳定、抗冲能力强的情况。采用面流消能,水面波动较大且向下游延伸较远,对岸坡稳定、电站运行有不利影响。面流流态复杂多变,对下游尾水条件要求高,保证能得到纯面流的水深范围较小。随下游水深由小到大,面流将依次出现自由面流、自由混合面流、淹没混合面流、淹没面流,如果尾水深度继续增加,超过某一临界值,回复到底流流态。本工程虽然下游尾水较深,但水位变幅大,河床右岸抗冲刷能力差,大坝下游右岸约280~500m的范围有Ⅲ号崩塌体,故本工程不宜采用面流消能;底流消能具有水跃稳定,安全可靠,消能效果好,下游水面波动小,对地质条件和尾水变幅适应性强及水流雾化很小等优点,可适应高、中、低水头,只是消力池工程量较大。综合考虑,本工程消能方式考虑采用底流消能,经水工模型试验验证,采用底流消能效果较好,对消力池结构进行反复修改后达到最佳效果,各频率洪水下泄时,下泄水流流态主要为底流,其能量在消力池后段迅速衰减,出池水流流态平稳,流速较小,并且对下游河床及两岸基本无影响。
4.2 消能工结构设计
根据消力池位置的地形地质条件,结合计算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拟定最优的消力池结构(标准断面见图2)。消力池345m高程以下断面为倒梯形,消力池底板高程335m,池底宽43.86m,345m高程消力池宽78.5m,消力池末端尾坎厚3m,坎顶高程345m,消力池长75m。消力池基础开挖至基岩面,然后用C15埋石混凝土回填至设计高程。消力池底板厚度取1.8m,底板设锚筋Φ25锚杆(L=4.5m),间排距3m,梅花形布置。消力池左岸345~358m高程边墙为直墙,采用厚1.8m的C20钢筋混凝土衬砌,358m~368m高程边墙为1:0.5的斜墙,采用厚1.5m的C20钢筋混凝土衬砌,在368m高程设1.5m宽的马道,368m~375.5m高程为钢筋混凝土斜墙护岸,墙厚1.5m。消力池边墙及左岸护坡考虑打Φ25锚杆砂浆锚杆(L=4.5m),间排距3m,梅花形布置,坡面设φ50排水孔,间排距3m,梅花形布置。消力池右测用3m厚的隔墩在355m高程以下与厂房尾水渠隔开,以减小泄洪对发电尾水的影响。消力池沿水流方向设置伸缩缝,垂直水流方向每隔25m设置一条伸缩缝,伸缩缝内设止水,止水材料采用紫铜片。
4.3 消力池设计计算
(1)消力池长度计算
Lsj=Ls+βLjLj=6.9(hc〃-hc)
式中:Lsj―消力池长度(m);
Ls―消力池斜坡段水平投影长度(m),本工程Ls=0;
β―水跃长度校正系数,可采用0.7~0.8,取β=0.7;
Lj―水跃长度(m)。
经计算,消力池长度Lsj=75.25m,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实取Lsj=75.0m。
(2)消力池底板厚度复核计算
根据分析校核工况为控制工况,消力池底板厚度可根据抗冲和抗浮要求,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并取大值。
抗冲t1=k1q0.5H0.25抗浮t2=k2(U-W±Pm)/γb
式中:t―消力池底板始端厚度(m);
H―上、下游水位差(m);
k1―消力池底板计算系数,可采用0.15~0.20;
k2―消力池底板安全系数,可采用1.1~1.3;
U―作用在消力池底板底面的扬压力(kPa);
W―作用在消力池底板顶面的水重(kPa);
Pm―作用在消力池底板上的脉动压力(kPa);
γb―消力池底板的饱和重度(kN/m3);
消力池末端厚度可取t/2,但不宜小于0.5m。
经计算,t1=1.48~2.96m,t2=0.91~1.82m,根据模型试验成果知,消力池水流能量最大在其后段,故综合考虑消力池底板厚度t实取1.8m。
5 结语
(1)坝址位置河床较窄,左岸地形较陡,右岸地形虽较缓,但芙蓉江坝址河段洪峰流量大(校核洪峰流量13600m3/s),溢洪道需要很大的溢洪宽度,故两岸均不具备布置岸边溢洪道的条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溢洪布置方案采用坝顶表孔泄洪。
(2)河床式厂房布置于右岸,为了尽量降低厂区边坡高度,并综合考虑闸孔布置,溢流坝段紧邻厂房坝段布置于河床偏左岸,洪峰流量大,溢流堰采用有较大泄流能力的WES实用堰。
(3)本工程溢洪道单宽流量较大,消能方式的选择比较重要。本工程下游河床覆盖层较深,河床及右岸抗冲刷能力差,大坝下游右岸约280~500m的范围有Ⅲ号崩塌体,上、下游洪水位相差较小,下游洪水位较高,水位变幅较大。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对挑流消能、面流消能及底流消能进行了分析比较,设计考虑主要采用底流消能。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2、翻译:
海外来的客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绍兴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高一万(一万为正确版本,四万经考证为误传)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了绍兴,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照的镜湖。镜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现在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的叫声。山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琴,鸾鸟拉车。仙人们排成列,多如密麻。忽然惊魂动魄,恍然惊醒起来而长长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如此,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与君分别何时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游览时就骑上它访名川大山。我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3、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