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律的励志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绿色电力;自动化控制;节能环保
1.自动化控制影响下的电力生产要求标准和控制方法
当前电力生产过程的要求标准。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电力生产和供应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电力企业除了要保证电力供应的正常要求外,还需要不断对供电的质量和损耗进行控制,进而使得整个电力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保持在一个最低的水平,从而为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总的来说,当前电力企业除了要保证电力生产过程的顺利和供电的质量,还要不断使自身生产过程实现高效、经济、环保以及管理控制的自动化。
电力生产企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电力生产时,电力企业应该重点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等参数进行详细的考察和分析,不必过分的对制造者如何实现这些功能进行深究,因为,制造者会根据制造过程中的利害分析和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制造和完善。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自动化系统建设时,不应该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硬件水平、数量等方面上,而是要从自身企业的实际要求出发,根据生产过程的系统运行、生产规模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指标等因素对系统功能的合适性进行考虑。过分追求高配置的硬件可能会给自动化系统带来相反的影响,电力企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该朝着简练、实用的放线发展,避免产生分散、复杂、负载量低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此外,电力生产企业还应该根据自身生产过程对自动化控制单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为了使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反应时间得到提升,在保证生产过程以及质量的前提下,控制站的数量应该尽量减少。电力生产企业还应该从自身的生产规模以及生产类型出发,选择适合自身的可用率指标,并根据其进行相关计算方法的确定,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过程的功耗比率降低。还有就是为了解决扫描周期太短和中断次数太多现象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影响问题,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力生产企业应该对自身的生产状况以及信号性质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考察,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适合的SOE分辨率和扫描周期要求,并对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从而避免因扫描周期过短而产生系统问题。同时,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配置裕度也要进行相关的定义和完善,避免因控制裕度的问题而产生资源的浪费,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当前电力生产企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设立时,大多对系统一些基本的性能指标规范产生忽视,所以,电力生产企业应该从上述这些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找出适合的指标体系,进而真正实现电力生产过程的节能环保,为绿色电力的创建做出贡献。
2.绿色电厂前提下,电力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势
电力生产企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基础建立而成的,它通常是由很多个控制单元共同组成,对电厂的整个生产过程以及电力输送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对涉及到的具体设备运行进行精细的自动化控制,从而实现了系统对电力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和故障诊断。电力生产企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提升发电效率,减少能耗损失。对于电力生产企业而言,不同设备之间的相互协作对发电效率的提高和能好水平的降低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以往的发电过程,生产过程相互分离,不同环节的信息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但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使不同设备和生产阶段的信息实现共享,并能够利用计算机实现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科学合理协调生产。
实现各种参数之间的快速优化。以往的电力生产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各种数据参数进行调整,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后,可以简单的利用计算机对各种数据参数进行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
总线技术的应用,提升效率。电力生产企业所应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大多利用的是总线的技术进行各种通信活动,这一技术通信过程的成本降到了最低,而且使整个自动化控制过程变得更加灵活和可靠,使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大降低,总的精确度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3.绿色电力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模式
集散控制系统(DCS)。这一控制系统主要是利用通信网络对电力生产过程进行相关的控制和监控操作的计算机系统,它包含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类型,具有分散控制、集中控制、配置灵活多样等特点。对于集散控制系统而言,它主要是由现场I/O层,过程控制层、机组监控层、生产管理层和决策管理层五个部分构成,这种控制系统的整体灵活性较强,而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其他的计算机设备相连接进而实现更为先进的集中化管理控制。这一系统也存在着自身明显的缺陷,比方说,当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规模需要进行扩大时,这一系统的某些部分可能出现“瓶颈”的现象,从而使整个系统的信号传输出现问题,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这一系统所使用的模拟信号精确度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可编程控制器(PLC)。该控制器在工业环境中使用的数字操作的电子系统,使用可编程存储器内部储存的用户设计的指令采用面向操作的逻辑语言。以继电器逻辑梯形图为表达式,易于操作者掌握,PLC高抗干扰,密封及坚固,采用模块结构。可以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进行组合和扩展。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采取一对多双向传输信号,使大量设备级数字化状态和诊断信息传输至中控室不会增加成本和实时通讯负荷。做到“设备状态维修”。同时大量的现场实时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基础。FCS具有减少电缆、减少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工作量、易于扩展等优点。使自动控制系统在其设计、集成、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升级的整个生命周期里。节省投资,增加效益。FCS在电厂的信息化和实时诊断、设备管理、节省建设投资等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
工业以太网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是一系列技术的总称。工业以太网是经过适应性的改造工业应用环境。实时性改进通信,确定性的改进传输,并添加了一些控制应用功能后形成的技术主体。
工业以太网解决了确定性问题和实时性问题,也解决了工业生产环境使用和网络供电问题;这就让工业以太网具有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安装、传输速度高、功耗低、冗余能力强、软硬件资源丰富、兼容性好、灵活性高、易于集成、支持几乎所有流行的网络协议等优点,是最理想的电厂自动化控制平台。
[1]何 鑫.自动化控制在绿色电力电厂的有效运用.自动化应用,2012.03
【关键词】绿色电力;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策略
一、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厂的功能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即以前仅以满足电力供应为主要任务,而现代社会要求电厂必须既要满足电力供应,又要保障电能质量、响应电网调峰、降低单位能耗、降低三废排放、提高发电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等,同时电厂生产的目标也应从单纯的持续安全供电转向安全、经济运行,并最终建成起数字化电厂。研究表明,上述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提高电厂自动化系统的性能为前提,即从理论、实践方面进行改进。电力生产过程,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满足下列要求,即从安全运行角度而言,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必须稳定可靠;增强电厂生产环节间以及设备间的连锁保护;电厂运行与监控操作必须方便简单;完善故障报警机制;简化操作站的构建等。从经济运行角度而言,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能够实现层次与层次间的协调控制、必须能够绘制出各种等级的特性曲线图以及能够实现在线参数修改等任务。从电网优化运行角度而言,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具备快速响应能力以及远程监控与运行能力。
综上所述,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以实现电厂的安全、进行运行以及实现全部预期性能指标。结合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概念,下文试图就绿色电力的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以实现中国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电力的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
结合前文内容可知,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开发必须满足绿色电力的发展要求,即立足电厂自动化系统的架构体系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理念,同时结合绿色电力的发展要求,对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创新。下文就绿色电力的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详细讨论。
(一)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该以网络为基础,即采用模块化或者嵌入式的软硬组件来建构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系统,如此既能使硬件系统结构被简化,以使硬件的配置以及硬件系统的运行维护更加简便,又能使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被压缩,以使软件系统的运行以及软件系统的响应速度更加快速。
(二)系统硬件的组态必须灵活,以使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与各种电厂规模以及电厂类型间的适应性更强。如图1所示,机组与自动化控制单元应呈相互对应关系,且各单元的纵向再简单划分成现场设备网、电厂控制网两层或者分成现场设备网、电厂控制网、监控操作网三层。针对双机组或者多机组的公用部分,可以直接看作单独的进入机组单元。针对水处理、输煤、脱硫脱硝、除灰除渣等功能岛,可以依据控制设备的分布情况来确定是分到公用单位或者是分到机组单元,当然也允许自成单元,注意控制单元间的联接应借助电厂控制网来实现。
(三)系统软件的组态必须灵活,以使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与各种等级的自动化控制模式间的适应性更强,即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该建立起软件模块库,如此便可采用组态方式来实现对层次与层次间的协调控制,此外应该采用快速C语言或者汇编语言来编写各种预制的函数模块以及控制调节模块,如此便可改善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执行现状(比如执行效率的提高)。
(四)研究结果显示,针对电厂控制网而言,自动控制站间数据传输的可控性与实时性均较自动控制站内经I/O总线或者经通信总线来实现的数据传输差,此外以太总线网更较令牌环网差,因此须结合电厂工艺过程来对自动控制站进行分配,如此实现层次与层次间的协调控制以及设备与设备间的连锁保护。除此以外,各自动控制站皆具备数据采集功能、闭环与开环控制功能、顺序控制功能、协调控制功能等,同时也能独立实现对特定功能区的协调控制或者连锁保护。
(五)任何设计或者组态均应采用成熟的电厂自动化控制理念,例如根据电厂工艺过程来实现分层分区,进而实现各种等级的自动化,即建立起丰富的软件模块库,以便采用软件组态的方式来实现各种工艺过程的自动化,比如各种控制模块、各种调节模块、性能计算模块、传递函数模块;建立起控制策略库,以适应各种自动化控制的需要,比如采用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来控制超超临界机组或者大容量超临界机组的变参数或者多变量运行。
(六)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该具备开放性的特点,即采用标准化的接口方式来实现与管理系统或者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亦或经INTERNET进入或者INTERNET来实现热线诊断维护、远程监控等功能。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机制以及用户管理机制应具备严密性的特点,比如采用操作权限、软硬件防火墙、用户身份证以及口令等。
三、结论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即推动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朝向多样化、高层次化方向发展,而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恶化,发展绿色电力的急迫性也越来越凸显,因此现代化电厂必须始终立足新电力的发展形势,结合绿色电力的发展要求来改进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以及综合功能,同时立足安全运行的要求来实层次与层次间的协调控制以及采用特性曲线图来实现电厂的经济、安全运行。
水资源资本化,与水资源市场化、水资源产权化、水资源产业化等概念有着密切联系,因而水资源资本化概念的明确,须从水资源市场化这一概念谈起。
(一)水资源市场化的内在逻辑
一般认为,市场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指资源配置从政府方式向市场方式的转化,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持续增大、经济对市场机制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市场体制逐步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演变过程。水资源的市场化,就是指水资源的分配、交换等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的直接干预不断减少、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逐渐增强的过程。其内容丰富,具体而言,包括水的资源化、水资源的权利化、水资源的产业化、水资源的资本化,且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
首先,水的资源化是水资源市场化的基础和前提。水的资源化,即是将水作为一项资源来看待。作为一项资源,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具有经济价值;二是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不能被需求者毫无代价地占有和利用;三是具有可控性,可以被占有和利用。由此来看,排除海水、洪水和气态水以外的其他水则完全符合以上特征。因此,作为法律调整客体的水,应当被认为是水资源,即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在承认水资源的基础上,水的资源化还要求以水的资源属性为基础进行相关水资源法律制度的设计。资源总是趋于稀缺,这就要求必须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市场化机制则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
其次,水资源的权利化是水资源市场化的核心部分。水资源权利主要体现为水资源财产权,是包含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在内的权利束体系。水资源的权利化涉及到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权利主体和客体,即明确水资源的权利归属,界定可交易水权的范围;二是权利内容,即建立以水资源权许可、水资源权有偿获得、水资源权交易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完善包括水资源权市场配置机制、水资源权交易机制、水价市场机制、水权运营经济补偿机制等在内的相关制度;三是权利救济,即应明确水事纠纷的解决途径,赋予主体复议或诉讼的权利。围绕水资源的权利化建立的法律制度是水资源市场化制度体系的核心,也是推动水资源的市场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要支撑。
再次,水资源的产业化是水资源市场化的重要内容。伴随水权市场的建立,围绕水权交易产生的供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农业灌溉、跨流域供水、水运、水产等诸多涉水事务,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和复杂的水资源产业链。因此水资源的产业化是水资源权利化的必然延伸,也是水资源市场化的必然。亦即,水资源市场化不仅导致水权市场的建立,还随之导致水务市场的建立,后者是在权利分配和流转规则明晰基础上引入市场化机制和企业化运作方式而形成的。
最后,水资源的资本化是水资源市场化的高级形式。从传统的技术工程投入到无形的制度探索,从权利化、产业化到资本化,是水资源市场化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不同,水资源资本化以政府水资源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能源企业和水权所有者为主体,以水资源实体、水权以及以水和水权为标的的金融产品作为对象,以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作基础,从建立水资源资本市场的角度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水资源的资本化,传统政府配置资源的模式将得到根本性改变,企业、个人将被确立为新的资源市场微观主体参与到资源的配置和交换中,原本虚化的水资源所有权也将会落实至现实的经济主体。
(二)水资源资本化的概念
作为水资源市场化的高级形式和发展方向,水资源资本化是指水资源作为资本来经营,即产权拥有者将资源资产用来出让、合作或作为股份进行投资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的经营过程。其内涵如下:
从客体来看,水资源资本化是水资源资本货币化的过程,是对水资源资本进行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因而必须以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为依托,将水资源本身、水资源使用或经营权、水资源开发融资项目、水资源使用后的治污环保项目等资本产品作为对象进行交易。
水资源资本化的主体包括中央、地方政府、集体乃至企业和个人。就具体情况而言,主体类型会随着项目规模和收益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例如水资源开发融资项目和资源使用后的治污环保项目会以政府或大财团为投资主体,水资源使用或经营权的交易项目会有很多个体散户为主体。水资源资本化的形式主要包括水银行、水股票、水基金以及水期货等。水银行本质上是通过获取拥有剩余水权的用水户信息,并向需水者的方式,促成水权交易的购销中介机构。水基金、水股票以及水期货等则是在水资本市场成熟的基础上衍生的水资源虚拟产品,市场参与者以获利为目的,通过投资方式进行交易的金融项目。
二、水资源资本化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水资源资本化法律规制之必要性
在立法体系方面,我国目前基本形成了包括专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系统的水资源法律保护体系。尤其是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取水许可与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为水权交易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总体来看,现行水资源法律制度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水资源总体制度供给不均衡。水资源总体制度供给不均衡即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不匹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予以废除的、落后于实践需要的旧有制度过剩;二是缺乏与现有水资源资本管理相匹配的法律制度,不能满足主体发展的需要。前者主要表现为政府干预过多,单一的政府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利于市场竞争及水资源分配效率的提高;后者则主要包括水资源权属制度、水权交易机制及水价形成机制三个方面的缺失。
其次,水资源市场化基础性法律制度的缺失。目前我国水资源市场化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法律制度多为各地方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而具有全国性的统一的水资源市场化法律制度基本阙如。一是缺乏明确的水权权属机制。水资源资本化的前提是水资源权利的明确,但目前我国对于水权的界定相对混乱,例如立法将使用权与所有权的主体混为一谈,没有将水资源所有权的权能具体界定在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的范围内,也没有因地制宜的设定多级权能。另外对于水权的权利属性,也存在诸多争议,譬如准物权说、用益物权说、特许物权说以及资源权说等。二是缺乏完善的水资源价格机制。很长一段时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认知阻碍了水资源价格机制的形成。现有价格中,仅仅包括水资源的开发价格与人力成本,忽略了水资源费中的水资源自身价值以及供水成本、合理利润等内容。一个健全的价格机制是水资源资本化的基本要素,否则难以形成高效、稳定的竞争与交易模式。
再次,水资源资本化法律制度的缺失。目前我国用水者获得水资源的方式较为单一,即向政府申请取水许可证以获得水权,但该取水制度并未使用水者获得明确的水资源使用权权利人的主体地位,其使用权也不能通过市场进行让渡。水资源的分配主要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要手段,缺乏自由的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形成多级别、多种经营者参与的交易市场和成熟的资本平台及相应制度体系。对于更深层次的水资源资本化,譬如水银行、水股票、水基金以及水期货等具体资本化模式,目前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从交易的主客体、交易的方式、监管机制乃至责任承担上都没有形成相关法律制度。
综上,我国水资源市场化尚未形成规范、有效的制度体系。水权市场、水务市场和水资本市场各自尚未形成系统的规范体系和运行制度,各市场的运行也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的制度体系予以保障,且三大市场之间尚缺乏制度予以衔接和协调。基于完善水资源市场化法律制度进而推进市场化进程的考虑,水资源资本化的法律规制具有必要性。
(二)水资源资本化法律规制之可行性
目前,无论从立法体系上还是制度实践上来看,我国水资源资本化的法律规制已经具备了可行性基础。
首先,在立法体系方面,我国目前基本形成了包括专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系统的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尽管目前立法仍显粗疏,但是也已渐成体系。这为水资源资本化的法律规制提供了法律依据。例如2006年的《取水许可与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尽管其尚未对水权市场进行较为完善的构建,但已为水资源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制度基础。此外,2007年11月国务院《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国的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需要大量的费用支出,要通过运用市场化机制和实行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来解决,这为我国水资源的资本化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和政策依据。
其次,在制度实践方面,一方面,目前水实体和水权转让已具备较为成熟的基础,例如义乌东阳的水权交易案打破了水资源行政分配手段的垄断地位,实现了水权市场化的初探,又如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内蒙古黄河南岸灌区和宁夏青铜峡灌区开展的黄河水权转让试点也为水资源资本化法律制度的建构提供了实践基础;另一方面,目前水资源资本化的实践也处在探索阶段,例如2007年以水为投资主题的基金水盈环球基金和动力水资源基金在香港市场的推出,意味着我国的水投资市场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又如2008年7月国务院特批了第三批共四只产业投资基金进行组建,其中包括华禹水务产业投资基金。以上实践显然有利于推进水资源市场改革,从而推进水资源资本化的进程。
再次,从国外水资源资本化的相关实践来看,也有有益经验可以借鉴。例如在水基金领域,早在2000年初,百达全球水资源基金(Pictet Global Sector Fund Water)作为首只专门投资于水行业的主题式基金率先在欧洲发行,主要投资于水供给和处理、相关科技创新以及环境服务等四个子行业;近年来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TNC)帮助哥伦比亚全国近10个地区设立水基金,其以计量项目衍生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收益为衡量目标,建立了严密的监控体系和严格的责任制度,并定期向由各个国企和私企投资方代表组成的董事会进行报告。又如在水期货方面,虽然水期货尚未出现在期货交易所中,但是事实上,1997年诞生并迅速在全球流行的天气衍生品已经有水期货的痕迹。
三、水资源资本化基础性法律制度的建构
水资源资本化的法律规制,是对各经济主体之间、经济主体与行政机构之间关于水权及水资本产品交易关系的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水资源资本工具进行明确界定,对操作规则、参与主体的资格和权限、主管部门的授权和职责、资本风险防范等内容加以规范。
(一)多元化主体的管理机制
据决策理论,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体越多越分散,管理责任就会愈是趋于松弛,对资源的保护就愈为无力,资源的状况则愈坏。权力越统一,责任就越大;权力越是集中并趋向单一中心,责任就越明确,权力主体之间的破坏性竞争和摩擦就越小。因此,在构建整个水资源保护体制时,必须确立单一权力结构和单一行政领导系统。同时,权力亦需要分权与平衡。在水资源管理中需要有广泛的协调和处理机构间冲突的机制,需要有必要的权力交叉与分割。因此,水资源管理体制应当注重集权与分权的平衡。一方面,单一主体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庞大和复杂的公共管理职能,因此需要适度放松管制,构建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在这一管理机制中,政府必须实现主动让位和自我克制,可以考虑在中央层面设立水资源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同时,政府开放水资源市场并适当分权,保证社会中间组织及市场主体能够参与水资源的治理,对社会中间组织进行培育和制约。此外,还需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在相关法律中规定公众参与的权利,以确保其参与的有效性。甚至可以考虑改革现有的机构设置,以全国层级的水资源管理机构的人员构成为切入点,引入公众参与机制,或者设立专门的公众参与机构。
(二)可交易水权法律制度
水资源资本化的前提是水权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理论界通说认为,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本文所讨论的水权是水资源使用权,是具有多项权能的,用益物权性质的权利束。如何在行政主管部门与用水者之间,以及平等用水者之间进行水权交易,是水资源资本化制度构建的基础。
首先,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完善。其一,水权交易的种类。在我国现有制度下,水权交易一般是指取水权的交易,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一级市场中水权的初始分配,即水资源所有权人,国家通过相关政府部门与用水户之间的水权交易;另一种是二级市场中平等的用水者之间进行的水权交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二级市场也不排斥政府在特殊情况下作为交易主体出现。
其二,水权交易的主体。这里需要界定的是水权转让人。水权权利人的范围较广,包括持有取水许可证的取水权人与没有取水许可证的取水权人,后者又分为作为水库、水塘中水资源所有权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基本生活用水、生产生活及公共利益需要的应急取水等情形下的取水权人。而能够作为水权转让人的仅包含持有取水许可证的权利人,以及作为水库、水塘中水资源所有权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两类,原因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其他类型的取水权人的权利获得主要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若因此获得经济利益显然有失公平。
其三,水权交易的标的限制。不是所有的水资源使用权都可以成为水权交易的对象,我们应借鉴澳大利亚封顶原则,限制水权交易市场的总水量,在保证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前提下,鼓励水权交易。具体而言,水资源使用权可以划分为环境用水与经济用水,后者又可详细划分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与娱乐用水等,不具有竞争性、营利性等私人权利特性的环境用水与生活用水应当禁止进入水权交易的范畴。
其四,水权交易的价格确定。一是水价的构成。学界内已对该内容形成了较为统一的看法,水价应当包含水资源自身的资源价值、投入劳动力将其从自然资源转变为社会资源的价值以及对治理水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所耗费的价值,即资源水价、工程水价与环境水价。二是水价的制定。有学者指出,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利用市场制定水价,才可能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使水资源在不同流转阶段,都能实现其最大价值。但笔者认为,笼统的市场定价容易导致竞争失败或形成垄断,应遵循市场调节与政府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一级市场中,应在水资源主管部门设立专门的水价制定部门,负责制定并监管该级市场的水权转让价格。该级市场主要是国家对用水户进行的水资源分配,公益用水、传统用水和生态用水占据较大比重,价格的制定应更加贴近成本价格。而在二级市场中,应发挥市场定价的作用,由交易双方制定价格,更有利于水资源资本利益的最大化,但应申报相关部门审核。一般而言,在二级市场中用于交易的价格应高于一级市场初次分配的价格。
四、水资源资本化法律监管制度的建构
水资源资本化法律监管制度是水资源资本化法律规制的核心内容,其内容包括依据什么原则监管、谁来监管、监管什么等内容。下文将从此三方面予以厘清。
(一)风险监管原则的确立
对水资源资本市场的监管,笔者认为,主要应立足于风险监管。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水资源资本化的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例如由于资本市场中投机者的趋利动机等原因而导致负外部性的非系统性风险,以及由于资本市场的交易特点和操作方式而产生的系统性风险。资本市场本身只能转移风险、分散风险,不能消灭风险,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避免各种潜在风险成为抑制水资源资本化发展的因素。
对水资源资本市场的风险监管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对资本市场的稳健、安全和环境制订相应的监管标准;二是对于被监管个体组织和企业呈现的危害监管机构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评估,且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和检查措施。因此,对水资源资本市场的风险监管应以机构和产品为重点。
首先,对机构的风险监管,其重点在于建立一套完善的事前风险预警、事中危机应对和事后危机处理机制;以实地检查、非实地检查、审查监管会议等方式对经营水资源产品的金融机构实行审慎监管;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以提高水资源资本市场交易透明度。
其次,对水资源资本产品的风险监管,其重点在于建立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确定市场准入的标准:水资源资本产品应具有经济目的,必须能够证明有着明确的市场和潜在的使用者,且并非用于投机或套利;产品的申请机构应证明其具有相应能力,即与该产品的运营相符的,理解、评估、监督和管理该产品风险的内部治理能力和外部融资能力;产品必须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且该积极影响将明显大于有可能被用于投机或套利的消极影响。
(二)监管主体的设立
水资源资本化法律监管的主体是与监管对象的类型密不可分的,亦即,水资源资本化的种类决定了监管主体的设立类型。就当前水资源资本化的种类来看,主要有水银行、水股票、水期权、水期货等。水银行作为水权交易的中介机构,是在水权交易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都已具备的前提下,为了更长期稳定的发展水资源资本市场而设立的。Peggy Clifford认为,水银行是一种用来促进地表水、地下水和储存权利的合法转移和市场交换的金融衍生机制。
在水银行发展日趋稳定的基础上,水权交易发展逐步成熟,水现货交易必将不能满足有效的水资源配置,水资源资本衍生出的能源类金融产品将应运而生,这就包括水股票、水期权、期货等。其中,水股票是水权拥有者的一种投资凭证,其本质与其他金融股票一致,可以在水银行或其它水权交易机构的平台上发行,即水资源使用权的所有者,将自己闲置的水权作价存在水银行或其它机构中,以此获得一定的股权,待水权交易完毕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水期权是指一种标准化的合约或协议,规定了水期权买方有权在未来的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从卖方处购买(出售)一定量的水;水期货则是指期权所规定的未来某一段时间交易的水权。
由此可见,水资源资本市场所衍生出的水银行及其他水产品,兼具金融资本与能源资本的特征,从而对其所进行的监管也可双管齐下,即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能源市场的监管。其一,水权交易对象及范围等因素使得跨流域水银行与流域内水银行同时存在。此时,则可以由国家设立不同级别的水资源主管部门,即在中央设立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对跨流域水银行进行监管,同时可在不同流域内设立下属的办公部门,以监管流域内水银行。水银行监管机构的职责应包括授权与监督两方面:一方面水银行对于水权交易的主客体选择、交易的方式等享有主导权,政府部门只需在政策上做出宏观规定;另一方面,为保证资本市场的发展,监管机构应对水权交易的申请进行审核、并实行登记制度,也对交易的总水量进行控制,避免水权的滥用。其二,对于水股票、水期权、水期货,可由证监会对具体的水资源资本市场中水股票、水期权、水期货的发行、上市、交易、退市予以监管。
(三)监管内容的厘清
监管内容也是水资源资本化法律监管制度的重要问题。首先,就水银行而言,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对水银行运营过程的监管。与金融银行用户自由存款贷款不同的是,水权交易的用水户必须按照一定的流程和规定参与到水银行业务:一是信息,即银行对外买水与卖水的信息,以吸引水权拥有者与需求者;二是资格审查,即水权交易双方向银行提交信息,银行对水权、水量、价格等方面进行审核,以确保符合水权交易的要求;三是签订协议,供水方与需水方分别与银行签订转让协议,进行水权交易,水银行从交易的差价中赚取适当的利润;四是公告,水权交易协议应当在水银行主管机关进行备案。其二,针对外部性的消除。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外部性为代表的市场失灵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外部性问题尤其是负外部性是水权成功转让的最大障碍。水银行中的水权转让所产生的负外部性有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对整体水文系统具有不可测的影响。这一外部性主要包括对农业的外部性,对生态环境的外部性,以及对被交易的水改变了地点和用途的情况下的外部性。为限制和消除外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水银行交易征税以补偿第三方;对每次水银行交易予以明确审核,包括强制性的环境和契约要求;对交易的第三方作用予以监测;对公众关于水交易的建议进行评审等。
【关键词】 个体化心理指导; 子痫前期; 产妇; 焦虑情绪; 妊娠结局
doi:10.14033/ki.cfmr.2016.35.0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5-0116-03
子痫前期又称先兆子痫,指产妇在妊娠20周后出现蛋白尿及高血压,是妊娠期产妇特有的疾病,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还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1]。研究表明,引起产妇出现子痫的诱因主要为免疫系统障碍、滋养细胞侵袭异常、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等,子痫前期的产妇常出现烦躁不安、忧虑等不良情绪及不良的妊娠期反应[2]。因此,对子痫前期产妇进行及时的心理指导干预是非常重要的[3]。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子痫前期产妇进行个体化心理指导,分析其对产妇焦虑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8月收治的70例子痫前期产妇,入院时意识清醒,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子痫,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年龄21~42岁,平均(28.65±2.31)岁,孕周
32~38周,平均(34.19±1.73)周,对照组35例,年龄23~46岁,平均(29.12±2.36)岁,孕周31~36周,平均(33.76±1.64)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入院后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给予药物治疗并监测其生命体征。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心理指导,措施如下:(1)产妇入院后实行一对一护理模式,为每位产妇安排一位专业护士,认真回答产妇每个问题,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产妇医院的基本情况,在与产妇交流过程中了解产妇病情、病史及过敏史,发现产妇存在不良情绪时要及时进行干预,对产妇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若出现指标异常,需联系主治医生进行处理。(2)产妇在怀孕28周后每周定期进行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告知产妇分娩时注意事项及新生儿护理方式,引导产妇回想开心的事情,分散注意力,缓解产妇焦虑不安的情绪,同时要帮助产妇找到焦虑的原因,尽早治疗。(3)产妇在分娩前后24 h采用音乐治疗,一方面减轻因疼痛造成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分散产妇的注意力,有效控制患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血压,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产妇焦虑程度进行评分,并对比两组评分结果;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包括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平均脉动压及产后尿蛋白定量;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焦虑程度评分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评分表,5分表示产妇轻度焦虑,10分表示中度焦虑,15分表示重度焦虑,每位产妇均需进行3次测评,分别为心理指导干预前、生产前和生产后[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焦虑程度评分比较
未进行心理干预时,两组产妇焦虑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生产前后焦虑程度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期女性情绪波动较大,常表现为焦虑、抑郁,甚至产生恐惧的心理,这些不良情绪导致产妇出现食欲不振、失眠、内分泌紊乱,引起胎儿早产、流产、发育迟缓,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对产妇的分娩也造成不良影响。对于产妇而言,由于长时间处于不良情绪中,不利于产后身体的恢复[5]。大量调查表明,不良情绪易导致产妇出现产后抑郁、自杀等不良事件,且产妇在生产前情绪得不到缓解,极易引起胎儿早产,甚至胎儿畸形[6]。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病症,也是引起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该病症诱发的高血压容易导致产妇出现多器官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病症,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子痫前期的产妇及时给予心理指导有利于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使分娩过程更加顺利,对产妇的生产及产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7]。
本研究选取子痫前期产妇进行个体化心理指导,观察对产妇焦虑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显示,未进行心理干预时,两组产妇焦虑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生产前后焦虑程度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个体化心理指导可有效缓解产妇焦虑不安的情绪,降低产妇生产过程中的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动脉血压,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婷,王竞,叶麒,等.不同MTHFR基因型子痫前期患者感染病原菌对血清β-HCG与和PLGF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150-152.
[2]梅志雄,邓妮,侯红瑛.PIGF、sVEGFR-1、NO联合PI对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预测[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6):889-893,911.
[3]张望平,张小敏,王立中,等.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适合剂量的临床研究[J].浙江医学,2015,37(4):321-323,332.
[4]龚云辉,代莉,周容,等.Prostasin基因多B性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5,32(4):543-547.
[5]蒋峰丽,刘怀平,刘树业,等.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遗传易感性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5,18(6):442-445.
[6]张丽,易箐,崔霞.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子痫前期产妇血清MMP-9、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2):23-26.
[7]徐一凡.3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5,12(11):102-103.
关键词:研究生;学风建设;表象;品格特征;措施
大学是社会的学术组织机构,大学应该以学术为目的,学术性应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对于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更应坚守学术道德的底线。当各种论文抄袭、造假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研究生的学风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原南京大学副校长王德滋曾经在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庆大会上发表讲话:“研究生的培养,知识、能力和学风三个方面应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风问题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校园之内,学术道德的缺失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沦陷,毕竟研究生终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对于研究生成长、成才都是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本文从不良学风的表象出发,从不同层面分析学风浮躁的原因,继而提出几点关于营造良好学风的途径,以期为我国目前处在困境中的研究生学术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研究生不良学风的主要表现
研究生学风是指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面貌,包括学习和科研的目的、态度、方法、纪律等方面。研究生作为学术圈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也是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和科学研究潜力的重要标志。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显示,2012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达584416人,与2003年的26万多人相比,10年间翻了一番。根据近期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预计到2020年在校研究生数将达到200万人。高校大批量为国家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同时,部分研究生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研究兴趣不强等状况,甚至出现了抄袭、剽窃、、论文等所谓“混学术”的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的学术秩序和声誉。若高校不及时采取措施遏制此类苗头的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研究生学风浮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研究生课堂缺乏活力
研究生专业课程集中安排在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学年,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研究生课堂成为师生、生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阵地,也是共同研究学科前沿问题的重要平台。这一年的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研究热情以及独立自主研究的信心和能力。然而,从目前的研究生课堂状况来看,研究生课堂普遍存在课堂气氛不热烈、教学内容的研究性和前沿性不足、学习参与积极性不够等问题。
2. 部分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
伴随着研究生规模的壮大,研究生成为了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他们中的许多人参与了团队合作,成为我国学术事业的继承者。然而,目前我国也有不少研究生研究兴趣寡淡、学习动力不足、听课效率低下,研究问题浅尝辄止。不可否认,研究生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压力、或是从众心理而选择考研,这种外在的动力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当目的达成又回到了无目的状态。研究生阶段,学习时间大多由自己自由支配,去图书馆还是打牌逛街上网全由自己决定。然而部分研究生时间观念淡薄,基本的阅读、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而把时间浪费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尤其是某些文科课程,上课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是迫于纪律的无奈出席,他们在对待课程论文的问题上也是东拼西凑、消极对待。
3、急功近利、、一稿多投
如今在网上随意搜索“研究生”,立即出现10万多条搜索结果,还出现了论文信誉排行表。这个灰色行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部分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的不以为然。实验或调研是枯燥且漫长的,而且不一定就会有“好结果”,导致一部分研究生为了轻松获取学位或荣誉选择弄虚作假、请别人当“”,也有学生为获得丰厚的经济报酬选择充当“”。一稿多投在许多研究生看来并不是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然而这种行为会引发期刊之间知识产权纠纷。一稿多投在研究生中最为普遍,甚至出现怕期刊审核时间过长而海投的情况,不但浪费了审稿人宝贵的时间,而且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隐患。
研究生学风浮躁原因分析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人们能够追求和享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繁杂。然而,物质生活的优越却带来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失落。让人遗憾的是,一些研究生也没能逃脱利益的驱使。归结起来,对研究生学风浮躁原因的阐释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社会多样化价值观的冲突
经过一年多的艰辛,通过笔试、面试的层层选拔,最终赢得了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对很多研究生来说来之不易。研究生新生在入学之初大都踌躇满志,憧憬着学有所成。可是等到慢慢熟悉了研究生生活,却发现周围的许多人选择“走捷径”。许多研究生看多了科学研究领域的追名逐利,在种种不良学风的耳濡目染下,他们渐渐丧失了对研究的热情和敬畏。
在物质生活并不优越的年代,人们对知识分子、对学术事业格外敬重。而如今,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的冲击下,研究生更多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不是给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以我国目前培养的研究生、博士生为例,他们中的很大部分人选择去做公务员,因为“文凭效应”能帮助他们仕途更加顺畅。在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对成功的定义更倾向名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研究生将“学术转化为钞票”作为学术动力。加上人普遍具有从众心理,学风浮躁蔓延开来,还有进一步扩大之势。
2.“零”淘汰率的高等教育现状
安逸往往是腐败的温床。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2009年在《南方周末》上发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大声疾呼“砍掉一半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理由是:“西方国家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大约30%,而我国基本上是零淘汰率,官员和老板考博是一路绿灯。”对于中国的研究生更是很少出现考上了却没法毕业的。中国的一贯的教育国情让学生在应该玩耍的年纪拼命地读书,而在最需要钻研、探索的教育阶段选择安逸。这种先紧后松、严进宽出的教育选拔观念使得大学生一旦获得通往研究生阶段教育的绿卡后,便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才出现了许多“混文凭”的学生。“安逸”和“浮躁”相伴相生。
3.高校量化管理评价模式
高等学校在和申请专利方面的巨大成就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其科研、创新和学术能力或水平就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问题。近来我国科研经费的分配,各种各样的高校排名常常以论文数目或专利申请作为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参考指标。有了评价指标的指引,导师们忙着评职称、搞科研,疏于对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关注,研究生自己也不能专心读书,一心提高自己的“产量”。例如,规定研究生必须在CN刊物上发表一至两篇学术论文作为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在奖学金评价系统中也有就相应加分的规定,这就诱使一些研究生往往靠弄虚作假发表所谓的论文。这种评价制度确实促进了一部分师生更加努力,但也使一部分师生焦躁了。看数字说话的评价管理模式,让师生忽视了学术探讨、学术沟通的过程,都各自忙于发表文章,不利于学术气氛的形成。而且,学术界的商业炒作、出版、报刊等方面的刻意运作助长了其反客为主之势。
4.研究生自身自律意识较薄弱
自律即用内省的方式去审视、判定自己的某一言行是否违背自己的原则,属于内在因素和力量。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宋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明李东阳《石公墓志铭》:“虽居官久,家无赢赀,亦以俭自律,不少变。”可见,从古至今自律都被人们推崇备至。然而,作为80年代末90初的这一代研究生,成长环境较单一,大多顺风顺水,又是独生子居多,父母为他们生活安排妥帖,因而遇到挫折缺乏经验,容易变得紧张而急躁。如今的研究生队伍品德素质良莠不齐,学习动机不再那么单纯,功利性目的比较强,自律自省被抛之脑后,遇到困难便容易选择“走捷径”。
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建议
1.重视研究生品格的培养
学术性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特性,被研究生渐渐淡忘,大学被异化成了一般的行政单位和社会组织。研究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笔者想用十六个字概括对学术人理想品格的描述:“追求真理、淡薄名利、自主独立、同心协力。”
第一,追求真理。1088年世界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在意大利成立,它是一个学生与教师的学术共同体。在那里,大家自由讨论学问,甚至教师和学生的界限都是不明晰的,谁有学问,就讲出来供大家研究讨论。大学方面强调古典人文主义的独立人格塑造,另一方面又以扩增知识、追求真理为基本精神。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精神在于永无止境的探索、求真,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真精神推动着学术的前进。追求真理、捍卫真理意味着牺牲,因为真理刚开始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刚开始也许会有外界不绝于耳的批判和不屑。坚守真理的路上充满荆棘,但作为研究生、学术人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第二,淡薄名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名言是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它的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古人早已通过亲身实践总结,告诫后辈做学问的人一定要看淡名利才能全情投入。研究生学风浮躁大都与名利扯上关系,追名逐利、钱权交易已让他们百般算计、焦头烂额,哪还有时间和心情去探讨高深的学术?倘若研究生能够学着淡泊,灵魂就变得高贵了,就能拥有为全人类谋福利的思想高度和认识。
第三,自主独立。陈寅恪先生曾用八个字来概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此,大学要力求挣脱依附的地位,同时要自强不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众多创新的科技成果,在出人才、出思想、出科学,出技术上,成为推动改革的思想库、动力源,促进经济的发动机、孵化器。自主独立使得学术人真正成为社会中一个有话语权、决定权、自由权的角色,也使他们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任何一个听命于、依附于其他机构的团体在创新能力上都会受到大大限制。导师也要在平日的一点一滴中培养研究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同心协力。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曾说过:“大学教育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通过对学术深层的钻研是具有最丰富的进程。”人不是孤立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相互作用织成庞大的关系网,个人的世界观也并不是靠其自身的经历或经验形成,而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产物;同样的,知识的创造生产也不可能靠单个人去完成。借用曼海姆的话说:“知识是群体互动和社会协商的产物。”因此,只有研究生之间共同努力、相互协作,才能最大程度激发灵感,造就学术辉煌。
2.强化研究生与导师的对话,共同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有人曾经把科学研究活动称为“下坡运动”,意思是:只要给研究人员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外力推动,他们便会自觉将研究事业做好。由此可见,这样一个动力是学术成功的必要准备。在师生、生生结成的学术共同体中,研究生们通过鲜活思想的碰撞、思维方式的相互影响和学习,其内心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这种氛围的熏陶将激起他们对终极价值和真理的虔敬,知识、见识愈发宽广,创造力愈发活跃。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特别好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将这种即时通讯的便利为自己所用。QQ、飞信、微信、翼信等聊天软件都有视频和语音功能,我们不应将时间过多地用于闲聊,而是应该很好地利用其进行学术探讨。尤其对研二、研三的文科生来说,因为没有课,很多学生选择去实习,之后的学习如同闭门造车。导师可以建群将学生拉入群内,每天固定时间探讨学术前沿。这样一来,便可避免路途遥远或者交通不便等障碍,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畅通。以上这种交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找不到地方或者找不到教师的尴尬局面。当然,如果时间、场所都允许,能够开展类似家庭学术沙龙这类的学术活动再好不过。或者,教师布置任务,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学术交流探讨会议。在会议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不但能够从这个交往的过程中有所领悟,还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比机械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好上百倍。
3.开设励志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坚韧、淡泊的品格
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基本处于放养状态,然而部分研究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自觉。虽然大学也会不定时地举办几场名人讲座,但效果并不显著。励志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没有设置励志教育课程,更没有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形式化倾向严重。
为研究生开设励志课程非常必要,一方面能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形成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一群略显迷茫的年轻人可以从名人成功的故事中汲取养分,激发和唤醒心中的斗志。提出的“实现中国梦”让多少濒临沉睡边缘的年轻人重新燃起追逐梦想的信心。科研是一项枯燥而漫长的事业,只有不断激发研究生内在的人生追求,坚定心中的信念,抑制身体里的惰性成分,才能展现出研究生在学术道路上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正如日本提倡的“危机教育”,学生不再掉以轻心,才能心无旁骛地将研究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