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入;教学方法;反思
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不论是年轻教师,还是有经验的教师,不论他们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更不论他们的教学效果怎样或者是升学率多高,他们的出发点都是打造出精彩而高效的语文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有价值的知识。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构建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想打造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首先就要做好导入工作,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以更快的速度进入课堂当中,同时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草原》时,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并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所以,在导入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腾格尔的《天堂》,同时向学生展示了一碧千里的草原、清澈的湖水还有蔚蓝的天空等图片,进而使学生以更快的速度进入课堂当中,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做好了铺垫工作。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部分,只有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发挥语文的魅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欲。
1.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中所包含的爱,在授课的时候,我选择了以问题思考的形式让学生逐步去感受文本中所包含的爱。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问题:①文本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什么事情?②你怎么理解巴迪父母对他的爱?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回答上述的问题,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都是爱?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中心思想,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实施先学后教模式
先学后教模式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模式,它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我选择了先学后教的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同分享。之后,我让学生按照以下思路进行自学:巨人不让小孩来花园玩,他做了什么―小孩子不来花园后,花园什么样?―孩子们来到花园后,花园又是什么样呢?―巨人最后明白了什么?让学生按照这个结构进行自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学起来更具有针对性,也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之后,教师再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点拨,以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除上述两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创设生活情境、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等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立足于语文教材,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在教师精心选择的教学方法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进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最终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课后反思
反思是一堂课的真正结束,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该环节却是教师们经常忽略的一项工作,大部分教师总认为一堂课的结束是随着每节课40分钟后的铃声而结束的,其实,在我们抱怨为什么反复讲过的内容学生依旧还是做错的同时,我们就应该清楚反思的价值,要重视每节课的反思过程,从而明白每节课中我们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又在哪里,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又该如何改进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反思过程中需要明确的,也将为下一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教师要想打造高效而精彩的课堂,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既做好课堂开头工作,又做好结尾工作,当然中间环节的精彩也至关重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振莉.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2(21).
此次培训,我有幸与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实验小学五年级八班的班主任宋爽老师结成了对子,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宋老师也大方地告诉我以后工作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她讨论。第一节汇报课就是宋爽老师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堂课,宋老师是引导者,孩子们是主体。宋老师不断启发,让孩子们在思考中总结课文,体会课文的意义。这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了语文教师还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郝薇老师《低头找幸福》这场报告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她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那么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杨梅校长的《学习向未来》这场报告,让我懂得加强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标下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38-01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使命,更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批判性、创造性的过程。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一、营造情境,提高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学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以提高准确把握重点字词的能力。真正了解课文“写什么”是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的关键。比如设计《乌鸦喝水》一课的教案时,课前可以先制作一个乌鸦的模型,准备一个瓶子和水,另外可以准备一些石子,这些教具准备是为了给学生演示乌鸦喝水的过程,在演示的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答案并把它朗读出来。让学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难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员参与,实现主体
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如果教师讲得多,分析得多,留给学生的读书时间就少了,甚至会出现学生学完课文还读不通课文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摒弃过去那种从头到尾的串讲串问,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读书状态,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样学生便从被动地接受中解脱出来,回到应有的主体地位,真正“动”起来。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针对“同一首诗,为什么父母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一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探究性阅读。发表个人理解和感受时,有的说,“巴迪年仅七八岁就能写诗,母亲看到儿子这么小就有佳作,当然兴奋不已,因此称赞‘精彩极了’”;有的说,“从巴迪迫不及待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巴迪焦急地等待父亲回来,是多么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为下文父亲的评价作铺垫,形成反差,同时可以看出巴迪是一个十分上进的孩子”;有的说,“父亲的评价不切实际,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些苛刻,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这样,学生与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就会敞开心扉。正是在这一系列阅读实践中,使得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实践了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三、鼓励提问,发展思维
在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在学生不能完全自学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有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引导主要又是靠提问来体现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具有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儿童此时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关系来进行,并不主要依靠对事物的内化本质或关系的理解,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此时,老师承担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教学的重点、难点、较为抽象的知识点等化为一个个孩子容易理解的问题,孩子思考了,回答了这些问题,目标也就达到了。低年级应着重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提问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达到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的、积极的反馈,对不敢提问的学生可通过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敢于提问。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有意无意间忽视了学生学习新知思维过程,能力得不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向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转变。
四、赏识教育,激发创新
一直以来,提升教育智慧,打造有效课堂都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梦想,大家都在用各种方式去探索,实践,而教学阅读研讨课可以说是展现自己实践成果的最好方式,11月18日至23日,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群读类学”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9位老师都展现了自己独有的风采。他们有的立意创新,有的勇于突破,有的扎实有效,彰显出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聚焦课堂谈教学
1、参与面广,效果良好。
年级
教 学 内 容
教师
一年级
《影子》
一年级
《比尾巴》
二年级
《从现在开始》
二年级
《风娃娃》
三年级
《古诗两首》
四年级
《古诗两首》
五年级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六年级
《跑进家来的松鼠》
六年级
《我的舞台》
本次研讨课活动,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是提前准备、积极备课、勇于参与,运用新型教学设备来设计课型。教师们不仅听课积极性高,而且评课时也是一针见血地进行指导和纠正,给授课教师提出宝贵的课堂教学建议。
2.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一直是小学语文教育一个最为重要的课题。综观小学生的阅读实践,有着太多值得我们担心的问题。在多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普遍存在电视替代书籍的慵懒阅读行为,浅尝辄止的敷衍阅读行为,只爱口袋书、漫画书的偏食阅读行为,只读作文选的功利阅读行为,随波逐流的盲从阅读行为,以及无“法”可依的浮躁阅读行为等现状。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要改变这一现状,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型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的“自主阅读”模式。“自主阅读”的教学思想,就是要正确确立阅读教学的目标、方式,把重“理解”的教学转变为重学生阅读的教学;把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自主的“学”;把单一的问答式教学结构转变为多种形式的互动式和自动式教学结构,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实现阅读课教学效益的提高。 本次活动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很好地彰显了这一特色。
3、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目的应当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以文本为依托进行训练,以达到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高,这在我们这次的活动中体现很明显,如:自学能力、写作能力、识字写字能力、合作能力、抓关键词阅读文本的能力、评价能力等等。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根据学段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这是难能可贵,同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接受”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建立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下面仅以“朗读”举例说明。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读就是培养语感最积极有效的刺激。朱作仁教授曾经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本次活动中,大部分语文教师都能以读促悟,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或抓关键词句(重点词语)来反映人物或景物的特点,这点做得非常到位。如:龙娣、王希玲、张玉带、柯湘等老师在朗读方面充分体现了“以读促悟、边读边悟”的语文教学理念。每位老师都能带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从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中去感悟课文、感悟人生。“读”中尽显语文课堂魅力。
4.重视激励评价,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例如柯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而是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价,“读得有感情,把作者心情都表达出来了。”张老师的“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师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陈老师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另外,王老师还特别注意鼓励学困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5、听评课扎实有效,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为了使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更好融合,以评促教,教学相长。本次活动学校在研讨课完毕后,还在组内安排了互动式评课活动。上课教师谈上课思路,教法学法,教学反思,听课教师畅所欲言,既肯定执教老师亮点,又诚恳地提出了商榷之处,使听课、评课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1、学段特点体现不够明显
在本次研讨课活动中,因为对于新课标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到位,因此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根据自己本年级的学段特点来合理备课,在课堂中出现了问题过难,学生冷场或是问题过易,学生没有思考的难度等不足。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质疑的层次感,难易度要适中,将想问的问题用最佳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回答问题的能力有所掌握。
2、交还自主权,提供学生创新的时空
一、影响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因素
1.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学生的问题意识。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权威”控制着课堂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受制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保持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往往淡漠了学生疑惑的目光、忽视甚至扼杀了“插嘴”式的质疑等。这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做法往往是教师对新课改的精神未作深入理解和领会。
2.教师的提问影响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是填空问和是非判断性等提问。所谓填空问,是教材上已有明显答案或者只是将教材的语句有意空出,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补齐;所谓是非问,是老师自己说出问题和答案,向学生作一个是与否的求证。这种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提问不仅低效而且使课堂发问泛滥化、浅显化甚至无序化,这正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3.教师自身缺乏问题意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得有一桶水。问题意识培养,教师要先行一步,很难想象一个不会提问的教师怎么能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只有时刻思考着的教师才能培养思考着的学生,只有教师有了较强的问题意识,才能自主、自觉、有效地反思,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引发学生发现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4.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或存在误区。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无非是为了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或是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而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喜欢语文课里无穷无尽的知识或觉得读书可以充实和发展自我的同学真是凤毛麟角。前者功利性的价值取向直接导致学生们主要关注课本的知识、老师的讲解、自己的成绩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长期作用下问题意识慢慢丧失。
5.学生害怕、胆小、自卑,心里有顾虑。许多学生认为:如果我提的问题有错,或是别人都懂了,同学们会讥笑我,如果我提的问题不是今天新课的要点,老师会批评……由于课堂纪律的约束和座位排列的固定化,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紧张、压抑和焦虑的心理状态。它们是影响学生提问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主要心理顾虑。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和年级的提高,学生质疑的欲望越来越淡;沉默变成学生上课常见的表达方式,上课,则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成了学生的一种心理负担。渐渐地,学生失去了提问的勇气。
6.学生缺乏提问技能和技巧。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可能对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能主动提问。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指导和训练,他们往往没有提问的技能和技巧——想问,却不知怎么问。问题意思表达不清,或是不着边际地问。教师往往也就没有重视他们提出的问题,没能及时认同学生的提问给予他们提问带来的成就感,以致最后学生干脆不问。
二、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1.从课题中寻找问题。文章的标题往往由提取、点明、归纳等三种形式产生。对于提取文章中的某一句或某一词作为文题的,我们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寻找问题:文章为什么用它作为标题?这个标题又有哪些好处?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它与课文故事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它对表现主人公又有什么作用。对于点明式(即直接点出写作对象或事件)的标题,学生发现问题则更容易。如《桃花心木》一文,学生读后就会产生问题:文章后面为什么写到了人?由树写到人是一种什么手法?对于归纳或中心式的文题,学生也可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索溪峪的“野”》。总之从课题中寻找问题主要可从三个方面考虑:课题的特点、含义及其作用。
2.从结尾处发现问题。课文快结束时,教师要处理好结尾的收和放,既可以总结文章,又可以延伸拓展,也可以提出散发性或逆向性思考。比如《顶碗少年》的结尾就很值得玩味,可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顶碗少年给了“我”什么让我常常想起?微微的激动是一种什么情绪?文末的省略号又包含哪些内容?
3.从文章的矛盾处发现问题。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貌似矛盾,实则统一。因此,可抓住教材中貌似矛盾的地方,让学生引发矛盾,引发争辩,提出问题。《十里长街送总理》中那位“满头银发的奶奶”的心情怎么又是“焦急”而又“耐心”呢?“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为什么让我感到是“爱”呢?久而久之地长期训练学生从这样的矛盾中探讨问题,学生会逐步增强对这类语言的敏感,准确抓住这些内容来理解课文,并学会提出问题,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