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熊猫生活习性

大熊猫生活习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熊猫生活习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熊猫生活习性

大熊猫生活习性范文第1篇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熊猫吗?告诉你,我可喜欢了!因为不论是它的外形还是生活习性,都十分有趣。大熊猫的耳朵呈半圆形,是黑色的,在它那张雪白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还有两个黑色的大眼圈,它的肚子白白的,四肢是黑黑的,那样子别提多有趣了!

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十分少。大熊猫十分懒,不是吃就是睡,胖胖的身子抖动时一摇一晃的,真让人可以笑掉大牙了呢!大熊猫可喜欢吃竹子了!你瞧,大熊猫捧着竹子,用嘴一口一口地啃着,很慢很慢,不慌不忙的,那样子真是太有意思啦!大熊猫不仅吃东西有趣,睡觉时的样子也很有趣。只见它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露出白肚子,四肢一摊,真像一头大懒猪。

我真喜欢大熊猫,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可是就在今天,可爱的大熊猫培培因为老了而离开了我们,它今年33岁。培培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给我带来的快乐!

大熊猫生活习性范文第2篇

大熊猫这种人见人爱的世间精灵,“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魔力,能改变和打动所有看见它的人”。

卧龙:拥有10%野生大熊猫

目前,卧龙野生大熊猫的数量达150只,占到全国野生大熊猫数量的10%。它们主要分布在卧龙山上的牛头山系、正河水系、西河水系三大产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总面积为20万公顷,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享有“熊猫王国”之美称。

卧龙在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脉东坡,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卧龙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大面积的大熊猫主食竹,区内的环境、水热等气候条件完全适应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需要,为邛崃山系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是大熊猫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保存完好的大熊猫重要原始栖息地。

卧龙东边的木江坪最低,海拔高度为1200米;西北边缘的四姑娘山为最高点,海拔高度为6250米。此外还有巴朗山、牛头山、钱粮山等主要山岭。群山环抱,溪水长流,卧龙有从亚热带到寒带山地垂直植物带谱,有发育着的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高山草甸、原始森林、流泉飞瀑、奇花异草让人留连。核桃坪有大熊猫饲养繁殖场和全世界唯一的大熊猫研究中心,拥有6个实验室,是观赏、了解大熊猫的好地方,有世界著名的“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观测站,还有英雄沟、银厂沟等游览点,景色秀丽,偶尔还可见到野生大熊猫。

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

到了卧龙有一个地方是必须去的,这就是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部分圈舍和半散放饲养场对外开放。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赏大熊猫,进行拍照等。

按国际经验,大熊猫保护采取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结合进行的策略。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个重大使命即是攻克三大难题,通过人工繁育扩大大熊猫移地种群数量,经野化训练和适应性过渡阶段后,最终放归大自然,以扩大和复壮野生种群,维持和提高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从而达到延续该物种,让其与人类共存的目的。

1990年,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由大熊猫野外救护转向以大熊猫生理生化、野外生态、饲养繁殖等方面的研究为重点的关键时刻,通过专家集体的努力,终于攻克了大熊猫繁殖领域里的“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成活难”三大难关。

从1991年至今,共人工繁殖大熊猫61胎90仔,成活77仔,成活率已连续6年达到了100%。2005年又成功繁殖大熊猫13胎18仔,且全部成活,再创历史新高,使圈养种群迅速增长至103只,占世界圈养大熊猫种群总数的55%。

目前,研究中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急剧增加,已经发展到拥有近80个成员的世界上最大的圈养种群,为大熊猫的人工繁殖与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探索拯救处于濒危状态的大熊猫种群做出了杰出贡献。

大熊猫的幸福生活

卧龙对大熊猫实行半散养式人工圈养。修建了露天式围栏,在围栏里修建木台、斜坡和埋下高低不等的树桩,帮助大熊猫进行锻炼,大熊猫在这里每天有“体育课”。

卧龙中心的亚成体大熊猫基本都是群养的,一起进食一起玩耍。饲养人员每天在固定时间引导亚成体大熊猫抱着皮球玩耍,或者爬坡寻找食物,或者通过爬树桩来训练爬树等。成年大熊猫基本都是一栏一只,除了水泥馆舍外,外面还有一个面积约五六十平方米的人工修建的活动场所,里面有深沟、水池、树桩等。

圈养大熊猫的“性生活”也很特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透露,对于性成熟的雄性大熊猫,他们一般会安排它观看录像,学习其它大熊猫的“”,一旦发现雌性大熊猫进入期,他们会安排两只大熊猫,但为了受孕成功,常常是自然受孕与人工授精相结合。

“雄性大熊猫选择配偶的要求很高,它也愿意寻找漂亮的。”张和民举例说,一只19岁的雌性老年大熊猫,但没有雄性大熊猫对它表示兴趣,相反一只名叫“莎莎”的雌性年轻大熊猫却赢得很多雄性的青睐。工作人员晚上将老年大熊猫放进“莎莎”的笼舍冒充“莎莎”,大熊猫的视力很差,而且时是倒立行走,所以最终“偷梁换柱”成功。

卧龙有著名的16只明星宝宝。2006年2月17日,大熊猫研究中心举行16只宝宝断奶及入园仪式,2005年卧龙本部出生的16只小宝宝正式断奶,在养父母们的护送下进入幼儿园,开始它们另一阶段的生活。而现在宝宝们都已长大,最大的英英双胞胎宝宝已经半岁,近20公斤重。而最小的则是海龟美女华美的双胞胎宝宝,仅仅4个月大。

如果是有充分的野外生活经验,或者已经生过宝宝,雌性大熊猫都会自己带幼子,基本不需要饲养人员操心。但是也有很多雌性大熊猫第一次产仔,或者是生了双胞胎都需要人工喂养。有些大熊猫根本不会做妈妈,或是无力照顾两只幼仔。饲养人员只好将幼仔抱进育婴室,用配方奶喂养幼仔。有时饲养人员找来一只玩具熊,让根本不会做妈妈的大熊猫抱着,每天看录像,学习照顾喂养幼仔的方式。有的“母亲”要学两年才能学会。

在卧龙,大熊猫有一种神秘食物。这种黄色圆饼状物,每个据称都有两三公斤重。它是高纤维饲料,包含有动物蛋白和骨粉等,大熊猫最爱吃这种饲料,有“大熊猫点心”之称。

大熊猫并不只吃竹子。张和民说:“大熊猫是一种杂食动物,即使是吃竹子,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年龄,大熊猫也会选择不同地点、种类的竹子,以及选择竹子的不同部位来吃。除了竹子,我们还会增加高纤维饲料、胡萝卜等饲料喂养。”在这里一只成年大熊猫一天要吃20公斤左右特地种植的竹子和5公斤左右的高纤维饲料,而怀孕和哺乳的雌性大熊猫食物更加丰盛。至于亚成体大熊猫,每天都还有定量的牛奶喝。圈养的大熊猫并不像野外的大熊猫那样不停地进食,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玩耍与睡觉,这显然得益于食谱的改进。

“祥祥”放归自然

对于大熊猫而言,最大的幸福应该是在崇山峻岭的竹林之中过着不受人类打扰的生活。“大熊猫在野外长期生存”应该是我们拯救大熊猫根本的目标和原则。保护的真正目标是通过保护栖息地维持基因多样性,挽救物种在其野生环境中的生存。饲养繁殖只有在有助于达成上述目标时,才对物种保护有价值。因此我们必须设法使饲养的熊猫回归自然,才算完成了这一使命。

为从根本上拯救大熊猫等濒危物种,恢复壮大野生种群,我国政府在重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作的同时,也同样重视发展圈养种群,以便在圈养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将人工繁育的个体放归野外以补充野生种群数量。

卧龙的研究方向也朝着圈养大熊猫的野外放归方向继续发展。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进行圈养大熊猫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多数圈养的大熊猫和其后代返回野外,以壮大濒临灭绝的大熊猫野生种群,使大熊猫永远繁衍下去。希望到2010年至少5只大熊猫能回归大自然。

卧龙的科技工作者们把放归当作大熊猫保护事业的。2006年4月28日,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正式启动“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工作”,第一次正式放归由人工圈养繁育的、通过野外生活培训的大熊猫。这只大熊猫名叫“祥祥”。

为此次放归的大熊猫“祥祥”,从2003年7月8日起,在卧龙自然保护区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野外圈养场野化培训了近三年时间,作为野外放归工作的前期实验。人工食物的停止供应使它进一步适应野外生存环境,从食物寻找采集到巢穴的确定都显示出它的野性在日趋显露,对科研人员的驱逐则表明了他领地意识的初现。这只当初人工哺育成长大的动物,如今对人没有半点依恋和亲热,取而代之的是凶神恶煞地驱逐。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曾经想也近距离跟踪拍摄祥祥,但是最终被祥祥发现,很快将他们赶出了它的地盘。最终“祥祥”适应真正的野外生活。

对于这个独立成人了的“祥祥”,卧龙的人们“像任何父母对儿女的长大一般百感交集”。但是他们却说:庆幸祥祥不再可爱,他不是供人玩乐的哈巴狗,而是千百年来历史延续的奇迹。

大熊猫“祥祥”的野外放归,不仅标志着我国大熊猫保护工作开始从加强野外救护、强化人工圈养阶段向野化放归的新阶段迈进,还被称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历史性转变”。

大熊猫生活习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电化教育;思维活动;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523.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100-01

电化教学是运用电器化设备进行教学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可以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形象直观。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运用电教手段,引情激趣

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运用录音带、幻灯片,创设情境,音像同步,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活动。

如教学《浪花》一课,由于大部分学生没见过大海,我就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大海?想去看看海边的浪花吗?”学生们听后高兴极了,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于是,在播放伴有海水卷上沙滩或退潮时水流哗哗声的乐曲声中,我出示了画有蓝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拾贝壳的灯片。

当学生看到蓝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美丽的贝壳,听到哗哗的海浪声时,个个如痴如醉,仿佛自己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站在沙滩上看着海水哗哗地涌过来;仿佛自己正在和画面上的小女孩一起玩耍、捡贝壳。这样,就把学生带入了本课的情境中,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学习感到极大的兴趣,进入了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为讲读课文打下了基础。

二、运用电教手段,体会文章中心

电教手段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领会中心思想。如教《过桥》一课时,为了让雷锋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深入学生们的心中。当讲到“上学时,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去。”和“放学时,雷锋又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来。”这两个地方时,可利用投影映现雷锋脱了鞋卷起了裤管,身背着一个小同学,正走在一座窄窄的小木桥上,外面的雨下得很大,小河里涨满了水,河水已漫过了小桥,水正从桥上哗哗流过。

桥的一头还有几个小同学正等着雷锋把他们背过去的情景的灯片。让学生利用画面一起讨论,说说雷锋是怎样帮助小同学过桥的,通过学生直接观察画面和讨论,雷锋的高大形象就会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

三、运用电教手段,强化思维训练,突破重点、难点

在遇到教学远离学生生活、难度较大的内容时,可以想方设法设计投影片,甚至可以从电影、电视中搞一些录音、录像,努力突破重点、难点。例如教《达尔文和小松鼠》一课时,为了突出达尔文特别喜欢小动物,从不伤害小动物,可以先设计一张画有小松鼠的灯片(这张灯片可以活动),再画一张达尔文站在树林里的灯片,然后把小松鼠的那张灯片从下往上拉让小松鼠从达尔文的脚上一直爬到肩膀上,再让小松鼠的头东看看,西望望(松鼠的头也是可以活动的)。

当学生学习这段课文时,看到活动灯片的演示,个个情趣益然,都说:“小松鼠这样调皮,可达尔文站在那儿还是一动不动,他真是太喜欢小动物了。”又如在教学《大熊猫》一课时,课文中有对大熊猫样子的描写的语言,也有对大熊猫动作、吃竹叶描写的语言。这对大多没见过大熊猫的学生来说,很难把形象和文字联起来。于是,我们就留心观看电视中《动物世界》这个栏目,从中录了一段有关大熊猫的镜头。教学开始时,学生们看着录像里大熊猫可爱的样子,听着播音员赵忠祥生动、诙谐的解说词,一个个高兴极了。

看完录像,在学习描写大熊猫样子这一段落时,有的同学说:“大熊猫长得好可爱,头是白的,可眼睛和耳朵是黑的,真有趣。”有的同学说:“大熊猫胖乎乎的,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真好玩。”

由于看了这一段录像,学生对大熊猫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大部分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有顺序地具体说出了大熊猫的样子以及它的生活习性。运用录像巧妙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水平

如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可启发学生一 边看灯片,一边听课文的配乐录音,让学生想象自己飞上了天,坐在弯弯的月儿上,划着双浆,荡漾在星星闪烁的蓝天中是多么自由自在。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就有了读的兴趣,接着再要求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调、停顿、轻重缓急,轻轻地跟读三通过这样的品读欣赏,大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都相应得到了提高。

通过电教手段还可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提高朗读水平。如《王二 蟹一课教学结束时,怎样指导学生读好全文呢?教师可以在讲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听歌曲《二小放牛郎》。

当画面上出现敌人凶恶狰狞的面目,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形象,录音机中传出《二小放牛郎》那悲壮的歌曲时,爱与恨的感情,随着音乐的节奏起伏跌荡,学生的心潮也起伏不平,歌曲听完后,教师再用充满激情的话语激发学生的感情:“同学们,王二小的血不会白流,他的故事将永远流传在我们中间,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大熊猫生活习性范文第4篇

一、课堂语言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笔顺规则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剂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时,许多同学老是喜欢先封口后写里面的部分。课上,我按照同学们错误的笔顺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并风趣地说:“你们也太不礼貌了。明明见爸爸回来了,还先把门关上,叫爸爸怎么不生气?”

作业的设计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古诗《鹅》,我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把鹅在水中游的动作、神态用画展示出来;学习问句,我让学生做打电话游戏题,让学生扮演打电话人、听电话人互相问候,理解问句的语气;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学了《四季》,我让学生也当诗人写一首《四季之歌》;在学习《山青青》这篇文章后,我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美丽的春天。这样的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乐意学习语文。

二、运用多媒体,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人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如在教《大熊猫》这一课,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熊猫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大熊猫的样子。接着播放大熊猫生活视频,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大熊猫生活习性范文第5篇

1.开放教学目标,突出个性

发展要改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首先必须紧密联系新教材,改革传统教学中过于狭隘的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朝多元化方向拓展,强化语文观念,增强语文应用意识,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语文教育的策略性、创造性及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等方面。首先根据教学指导纲要、教材内容的要求,制定出全体学生普遍要求达到的基本认识目标,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认知、技能、情感的基础出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性、情感性、情意性目标。例如,教学《在大熊猫的故乡》,除将目标锁定在让学生体会熊猫幼仔和大熊猫的可爱之外,还应该让学生领悟语言规律,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熏陶。课前让学生收集课外资料,增加阅读量,知道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它有温雅个性,憨态可掬,真不愧是大自然的“明星”,咱们的“国宝”大熊猫因为美丽的祖国而可爱,祖国有可爱的大熊猫而美丽,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除此之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开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创新意识

使用新教材教学,必须开放课堂教学环境,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开放型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于求新求异,大胆表明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激发其创新意识,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

2.1 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空间。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设计需要,可以把教学地点安排在室外,也可以安排在室内;可组织学生到溪旁林边教学,也可以带学生到工厂参观。如在室内教学,可进行座位排列的重组、创新。座位不能是统一的“秧田式”,可排成马蹄形,也可安排成“蜂窝状”,还可围成了圆、半圆;座位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等等。如在室外,可分组阅读,也可以集体讨论。这些形式的变化,目的在于打破以往呆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开展多向交流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为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创造条件。

2.2 建立开放型师生关系。在开放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多的是鼓励、平等和宽容。上课时,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和发表不同见解。

用商讨、平等的口吻与学生对话,开展探讨。如“你能试一试吗?”“你有什么不同见解吗?”“我相信你能行!”

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学生通过预习阅读,可能提出许多见解和主张。如,有的学生建议老师从分析文中的数字讲起,有的主张介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有的认为应重点分析曹军上当的原因,有的主张分析周瑜的妒忌心态等等,这些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2.3 建立开放型课堂气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习,才能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要联系语文教育教材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自我价值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个人能力感。一方面,课堂上允许学生插嘴说话,自主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参与板书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巧妙运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主体的成功体验,善于发现不平凡的、有价值的问题或见解,给予坦诚、真切的鼓励,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

3.开放教学内容,扩展创新空间

新教材内容的选用上,给予教师更多的选择余地,教师可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新欲。

3.1 课内外结合,优化教学资源。课本中、电视中、网上查找有关翠鸟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课外资料,初步了解翠鸟的有关知识,体会翠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应该给予保护。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翠鸟到底有哪些具体生活习性呢?这时教师为了继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而是说:“这个问题值得去研究,你们课后继续查找资料,等找好资料,我们再交流探讨。”这样的教学,实现了课堂向课外(社会)开放。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课外转向课内,再走向课外,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改变以往语文教学的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3.2 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创新兴趣。新教材语文教学内容的编排更注重音乐、美术、常识等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联系,因此,教师要开放教学内容,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如教课文时,可提出“我们怎样学习这篇文章,请大家出出金点子。”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课文内容设计学习方法,绘画、朗读、表演、书法等等均可,让学生从中体验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促进教学目标的如期实现。

相关期刊更多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中国科技术语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院

生物多样性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