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南国灯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序推进,杭瑞高速公路、酉阳至剑河高速公路在思南县城形成“十字”交会,与乌江航道一起,将很快形成铜仁西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在这样一个优势区域内,思南有条件建设成为铜仁地区西部和乌江中下游流域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中心、物资集散中心、电力能源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在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进程中,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需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在工业方面:打造乌江中下游能源中心,增强县域经济支撑带动力。工业化是现代化建设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思南县二产发展滞后,工业化水平低,严重影响了思南县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思南有加快发展的能源基础,煤、石灰石、硅石、铅锌、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为思南县发展工业提供了空间。要充分利用思南县独特的资源,把资源开发与产品开发连接起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努力把思南县建成乌江中下游的商品集散地。一是在优势产业中大力培育一批知名工业品牌产品。提高县内现有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推进自主创新,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营销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企业形象设计和形象推广。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着力培育一批知名工业品牌企业,促进其尽快取得知名品牌。二是加快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推进产业聚集。工业集中区是突破土地“瓶颈”、整合资源、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载体,要以杭瑞高速、酉剑高速为主轴,加快建设河东工业集中区和河西工业集中区,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通信、环保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储备。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工业集中区建设。鼓励工业企业出城入区。
在城市建设方面:建设铜仁地区次中心,壮大县域经济承载力。今后一段时间,要紧紧抓住贵州省委、省政府把“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节点作为区域中心城市重点建设”的机遇,按照撤县建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要求,争取把思南纳入全省城市体系规划,将县城发展成铜仁地区西部和乌江中下游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一是实现县城扩容提质。城市化率不仅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而且从市场经济市场需求角度来说,增加一个城市人口也等于为一个农村生产者提供了一个农副产品的需求市场。充分发挥目前建设中的“两高一江”高速交通优势,完善“一江两岸三桥四道五片区”和“两高三出口”的城市骨架规划,实行“北移、东扩、西进”。力争到2015年,使城镇化水平达到35%以上,县城规划区面积3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15万人,中期达到20万人,远期达到30万人。二是突出县城山水特色。思南有创建贵州特色城市的独特优势,贵州80多个县市,县城大都是建在平坝里,百城一面,特色不够鲜明。作为贵州仅有的建在乌江干流上的两个县城之一,思南是集江城、山城、梯城、古城为一体的与众不同的特色县城,城市建设应在“山”、“水”上做特色文章,可以学习重庆、万州、攀枝花等江岸山城的建设经验,创造条件在贵州建设独树一帜、独具特色的新型城市。三是完善小城镇建设体系。结合各乡镇资源组成情况,重点建设六类城镇:县城要发挥商贸繁荣、历史文化古迹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等优势,建设复合型城市。鹦鹉溪、思林、长坝、青杠坡、三道水、文家店等乡镇要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培育旅游经济,建设旅游型城镇。许家坝镇等乡镇要发挥畜牧交易市场活跃、商贸繁荣的优势,发展商贸服务和畜牧交易,建设商贸流通型城镇。塘头、邵家桥、大坝场镇要发挥农牧畜禽水产加工优势,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商贸型、农牧畜禽水产品加工型城镇。张家寨、孙家坝镇要发挥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工矿型城镇。凉水井、兴隆、板桥、亭子坝等乡镇要发挥毗邻外县优势,建设边贸型城镇。其他各乡镇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培育支撑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关键词 数据库农用地分等成果完善
中图分类号: S3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保护、管理耕地资源,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是我们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开展农用地分等成果完善工作,可以全面掌握和科学量化耕地质量等级状况,建立新的耕地分等成果数据库,笔者借鉴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建立的方法,结合本溪市南芬区农用地分等成果完善工作的具体情况,通过开展补充调查,更新有关数据,探讨基于ARCGIS下,完善建设新的耕地分等成果数据库,形成与最新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相一致的耕地质量等级成果。
一、南芬区概况
南芬区位于辽宁省本溪市区南部25公里处,东南与本溪县接壤,西与辽阳市相邻,区域面积619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万,其中城镇人口6万余人,农业人口3万多人,辖两乡、一镇、两个街道办事处。南芬地处长白山系——千山山脉东延部分,山势起伏,林茂水丰,森林覆盖率72.4%,年降水量为800毫米左右,气候温暖湿润。本溪市南芬区2011年变更调查土地总面积为61456.4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095.09公顷,园地面积153.59公顷,林地面积50499.95公顷,草地面积为887.67公顷,城镇及工矿用地3357.7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727.60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06.71公顷,其他用地28.16公顷。
二、数据库建设
1、技术方法
以2011年土地变更调查的耕地图斑作为分等单元,套合本溪市南芬区已经完成的2007年土地分等定级估价数据库,获取相应的参数因子,并赋予分等单元产量比系数(β)、光温或气候生产潜力指数(α),沿用原有等别计算方法,重新进行分等单元指数计算,并转换为国家等,确定耕地质量等级,形成与最新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的行政区面积相一致的耕地质量补充完善等级数据成果。
2、关键技术环节及处理
(1)资料准备
农用地分等成果完善基础图件资料以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图件为工作底图,采用上一轮农用地分等成果图件为基础图件,收集所有南芬区历年来的相关资料,经过严格核实资料数据,根据农用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按区对资料(图件、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补充,形成最新的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库。
农用地分等成果完善工作对象:2011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中本溪市南芬区辖区范围内的所有耕地(水田、旱地、水浇地)。
农用地分等成果完善工作范围:以2011年土地变更数据库中行政区面积为准,涉及南芬区所辖的2个乡镇,1个街道。
(2)资料收集整理:
收集整理最新土壤资料,用于更新县域内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土体构型、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土壤酸碱度、土壤盐渍化程度、地表岩石露头度等分等因素属性值。
根据近十年来县域内土地整治、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补充调查,以确定新增耕地和整治耕地在土层厚度、坡度和灌溉保证率等分等因素属性上的变化。
收集整理土地利用条件、土地经济条件等基础资料,用于完善县级的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和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
(3)数据处理
直接将农用地分等数据库进行投影坐标转换,与土地变更数据库进行叠加分析转换。转换时将土地变更数据分等单元(耕地)与原农用地分等单元进行叠加分析,根据叠加结果分为二种情况处理。首先,对相互叠加时有交集的土地变更数据分等单元,直接继承原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各项分等参数;其次,对相互叠加时没有交集的新分等单元,采用内插法计算此单元的农用地分等参数。
(4)质量检查
①校验内容
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耕地质量初步分等成果。
②校验方法
在所有分等单元中随机抽取不超过总数5%的单元进行野外实测,将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与实际不符的单元数小于抽取单元总数的5%,则认为计算结果总体上合格,但对不合格单元的相应内容进行校正;如果大于5%,则按工作步骤进行全面核查、校正。
(5)成果整理
利用新分等单元计算结果建立自然质量等别图、利用等别图和等别图,并根据《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形成新的分等数据库。按照规程及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要求细则,先后完成了划分等别、图件制作、数据汇总等工作。
三、与前一轮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对比
在上一轮农用地分等工作中南芬区农用地总面积:3909.58公顷,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为6~11等共计6个等,利用等别为4~9等共计6个等,分等等别为2~8等计7个等别。而此次农用地分等成果完善工作中,面积为5095.09公顷,增加了1185.41公顷。本溪市南芬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各等别面积中,7等地增加130.26公顷;8等地增加193.75公顷;9等地增加289.95公顷;10等地增加469.60公顷;11等地增加387.55公顷;而6等地减少285.71公顷。本溪市南芬区农用地利用等别中,4等地增加47.20公顷;6等地增加287.22公顷;7等地增加758.38公顷;8等地增加179.78公顷;9等地增加52.01公顷;而5等地减少139.19公顷。本溪市南芬区农用地分等等别中,2等地增加29.17公顷;4等地增加645.09公顷;5等地增加527.96公顷;6等地增加480.89公顷;7等地增加120.48公顷;8等地增加52.01公顷;而3等地减少670.19公顷。
两次作业区范围要求不一致,本次数据采取的是二调的辖区面积,因此形成了作业面积增加,由于本次分等单元、各项指标因素采用的是二调的农用地图斑,形成了耕地面积增加,导致各级别土地面积大体趋势都为增加,在质量因素上部分高等地质量级别略微下降,主要原因为农民过度开垦用地、城市扩建、自然灾害的形成等。
四、本溪市南芬区耕地分等成果数据库的应用
本溪市南芬区耕地分等成果数据库主要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产能核算、农用地等级变化监测与评价、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土地整治。利用耕地质量等级成果,通过等级折算,实现耕地占补数量和质量平衡。在税费改革中,为新增费的征收标准、耕地占用税的征收标准、新增费的分配方法等工作提供依据等。
自贡灯会有着两千余年的历史。灯----使着这座因盐而韵味悠长的城市越发的年轻。神奇古盐都,魅力新自贡。夜幕降临,华灯初放,万家灯火,岸上岸边,天上地上,城里水里,全部都是灯的点缀,灯的闪亮,灯的倩影,以及灯汇成的海洋。让“千年盐都,南国灯城,恐龙之乡”的自贡更加熠熠生辉。
春寒料峭,第十四届国际恐龙灯会经过风雨的洗礼之后显得更加璀璨耀眼。因为南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而造成电力紧张,自贡灯会因此停展,后来,在总书记的正确领导下,在无数抢修人员日夜奋战下,在全国人民众志成诚,万众一心的情况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鼎力帮助下,自贡灯会----这一重要民俗活动得以开展。在此,我代表自贡人民向那些奋斗在一线的同志们致敬!
这次灯会,格外来之不易,看看新闻,有多少铁血儿郎为抢修工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不论是因为铁塔倒塌而牺牲的罗长明.罗海文,周景华。还是因为劳累过度,心脏骤停的炊事员蒙笑,无不谱写着一支青春的赞歌。雪虽然化了,化为一滴普通的水,可我们抹不去它记忆中的那点美丽。这次灾情虽然得以控制,但我们依然铭记2008年的那场雪灾,以及雪灾中牺牲的同志们!
小时候,因为一句“双喜临门”的谜语,我知道了重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自从读了李义山的《夜雨寄北》,去大西南倾听“巴山夜雨”成了我的一个梦想。也许和重庆有缘,没有刻意地去寻找,也没有等待其他机会,我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签到了重庆。
心向往之,我赶在报到前两周来到了重庆,因为我想早早地来感受山城。重庆被称为“山城”,在驶入重庆的火车上,我切身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神奇:远看是山,近看是城,城在山上,山在城中。所有的房子都依山而建,很少看到大片的开阔地,无论哪个方向,郁郁葱葱的山林中总有袅袅青烟。随着列车逐渐驶入重庆,我明显感觉到空气的湿度在不断增加。下了火车,迎接我的是扑面的热和水汽。坐火车憋了一天,当时真想大喊一声:重庆,我来了!
离开车站,我便找了一个小旅馆住下,开始了和这个城市的初次约会。来重庆第一天晚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一直喜欢在下雨天待在宿舍,什么都不做,就听外面的雨声,觉得听着外面的雨声是人生的一种享受。虽说这里经常下雨,但在我踏入这个城市的第一天就下雨了,不知算不算得上缘分。风起时,雨声奏响了乐章。一个人,闭上眼睛,外面是另一个世界,思绪起伏。也许是坐了一天火车的缘故,我久久不能入眠,但仍然庆幸可以清醒地倾听这雨的声音。可以不用刻意地摆脱困意来欣赏这动人的旋律实在是一种享受。虽时值初春,但这边的天气已经热起来了,不是夏天的燥热,没有冬天的严寒,这种天气最适合躺着听雨。静静地躺着,闭上双眼,感受着与天地融为一体。
听着滴滴答答的雨声,嗅着那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感受着山城的另一种雨韵。只有真正到了山城,这感受才是最真切的。这里的雨不像北方的那样滂沱,雨声总是低低高高,起伏不断。不是很大也不是小到听不到,断断续续,悉悉索索,仿佛南国姑娘不断诉说的愁怨,又犹如新婚燕尔的夫妻间倾诉,更好像久别重逢的故友开怀畅谈。连绵不绝,似乎永远没有疲倦,仿佛世间万物都陶醉于瞬息的永恒。重庆的雨夜没有任何的风声,山城的夜并不单调,打开窗户,帘外雨幕朦胧,整个城市灯火通明,偶尔传来过路人的攀谈声。虽然是一个人在异乡,我却没有丝毫的孤单感。时而在耳畔传来阵阵雷声,仿佛是夜雨的合奏,夜晚显得更加热闹。
“寒食”和“清明”是我国两个传统节日。清明是在阳历4月5日前后,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或两天。古代诗歌中的寒食节,往往把清明包含在内。古人过寒食节要吃冷餐,不许生火做饭,称为“禁烟”。
这习俗传说源于介之推之死。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人,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19年,曾割下脚上的肉救过晋文公。晋文公归国执政后大封功臣时忘了他,介之推不愿言功,就与母亲隐居到绵山。晋文公为逼他出来,便放火烧山,不料他竟抱在树上被活活烧死。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全国在这一天严禁烟火,以后相沿成为定例,这样例有了寒食节,禁烟也便成为咏寒食清明诗的一个重要话题。唐代诗人孟云卿《寒食》诗写道:“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子推,即介之推。诗的前两句借江南二月的秀丽景色表现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的伤感,以乐景写哀情。后两句意思是说贫居者常常不举烟火,并不完全是为了纪念介之推,而是因为贫困,生不起火。在这里,我们触摸到了诗人一颗以民间疾苦为怀的悲悯之心。中唐诗人朝的《寒食》绝句,则把目光投向京城长安,投向大唐帝国的宫廷:“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一首很巧妙的讽刺诗,作者借汉喻唐,用意很明显。按照禁烟惯例,寒食节的夜晚不许点灯,只有皇宫可以用蜡烛照明。然而当夜幕落下之后,长安城中漆黑一片,而皇宫传烛五侯,只光照几户权贵之家。两相对照来看,诗人的褒与贬,虽然委婉含蓄,却并不难索解。
在历代歌咏寒食清明的诗作中,扫墓又是一个常见的话题,以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清明伤感》为例:“客中今日最伤心,忆着家山松树林。白石冈头闻杜宇,对他人墓亦沾襟。”家山松树林,指故乡的祖坟,杜宇,就是杜鹃鸟。传说蜀国君王杜宇,死后化作杜鹃,啼声悲苦,似说“不如归去”,最能触动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再如高翥的《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化作白蝴蝶,泣血染成红杜鹃。”可见,扫墓这一习俗在宋代也很盛行。
寒食清明时节,桃红柳绿,草长莺飞,郊外春游是清明的另一习俗。春游古称“踏青”,始于唐,盛于宋。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皆见旌旗”的诗句。宋词人欧阳修在《阮郎归 踏青》词中写道:“南国春半踏春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还有南宋诗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两首诗词从不同角度地描绘了春游踏青时的盛况,寓情于景,叙写了春游春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