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三结合”;“三利用”;课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033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这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不少教师认为难教,教学时间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所说:“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所以,寻求适应这套教材特点的教法,向课堂要质量,是笔者始终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并尝试运用“三结合”与“三利用”的教法,不但使教师感到易教、课时轻松,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容易接受。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三结合”的教法

即从备课到课堂,始终将课文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课后习题”相结合,充分把握新教材编写的特点。

1. 结合训练重点:在语文教材中,“训练重点”往往提得很精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须在教师充分备课的前提下,才能把训练重点在教学中落实下来。以第一册《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为例,本课训练重点是:(1)生动的、有条理的说明事物;(2)读书摘要。

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如何“生动”的说明事物。开头一段用了“次第”、“翩然”等优美的词语及拟人笔法,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第二段则用拟人手法,如布谷鸟唱“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更有特色,说得更加生动。

其次,要理解如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前三段说明的顺序是什么。显而易见,第一段以“春、夏、秋、冬”的时序来说明,第二段举的三个例子是以“耕、种、割、插”的农事活动先后为序,第三段则是物候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是从古代到近代。可见各段落里面的句序讲究条理性。

而“读书摘要”,实质上就是对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把文章的重点或主要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由于学生初学编写读书摘要,要求不要过高,指导学生围绕课文“练习”的一、二小题,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波浪线,然后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这种由浅入深的练习,学生就不会觉得“读书摘要”茫无头绪了,也逐渐培养成习惯。

2. 结合预习提示:如果把课文内容比作一把锁,那么“预习提示”便是这把锁的钥匙。“预习提示”中包含文体、文学、篇章、读写听说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阅读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利用工具书理解或掌握生字、词。“预习提示”的文字学生几乎都看懂,但如何抓住提示中的关键词关系着学生能否真正地全面地领会“提示些什么”。例如《大自然的语言》的“预习提示”中,第一段只有两句话,笔者让学生默读并思考它给我们提示些什么,引导他们明确第一句话中“比作”一词,既提示了本文标题采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又回答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再读第二句话,启示他们回答句中的“具体生动”、“条理分明”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写作特点;而句中的“说明了”又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文体是说明文;末句的“特征、成因和意义”又提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平时的反复训练后,我的学生几乎都入了“读懂预习提示”的门。这样,讲究了教法,也让学生懂得了学法。

3. 结合课后练习:“课后练习”如何处理,是教学的一个技巧,却往往被忽视。我在教学中,首先打破先讲课文后处理练习的陈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灵活处理,有的则置于课前,结合在预习中,或纳入布置给学生的自学提纲中。又如《大自然的语言》的练习一,这一题给出了段落大意,只要求划分段落,理清层次,明确本文的条理性。笔者首先是让学生读题,并回答从哪一段到哪一段是说明该问题的,二是让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这样也为做“读书摘要”作过渡。练习五的第1小题,则是揣摩一个分号和一个句号的用法,这一练习有助于区分这两种标点的不同用法,当堂揣摩解决。这种穿针引线的教法,既有利于对句子的理解,有益于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二、“三利用”的教法

即利用工具书、多媒体和《中学生助学丛书》。

1. 利用工具书:工具书是“自学的好帮手”。教师都离不开工具书,何况学生。学生的主要工具书是字典和词典。课文里的生字词,要教会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而且必须养成习惯,这就是一种能力。在课文“预习提示”里有使用工具书的要求,在课后练习题里也有不少训练题。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首先给学生作一些趣味性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使用工具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使用工具书的兴趣,同时还要落实使用工具书的任务。

2.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古语有:“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笔者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为学生营造五彩缤纷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这篇说明文时,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故宫的格局及其作用,对去过故宫的孩子学习这篇课文很简单,但对没去过故宫的孩子要让他们想象故宫雄伟壮丽的外观,布置精美的内景,和谐统一的布局是很难的,为此笔者在课文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以“旅游”形式,让学生看故宫的视频,了解故宫的各个部分及功用,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空洞的想,积极性也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 利用《中学生助丛书,初中语文练习册》。这本练习册,是唯一的省编与现教材配套使用的中学生助读读物。其内容简明扼要,练习部分按教材课文或选段精心编排适量的练习题,作为教材习题的补充和扩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或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如何使用,则是一门艺术,也是教法和学法的问题。笔者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利用助读读物的方法。这主要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或课堂使用,或课外练习;或集中使用,或分散使用;或利用训练丛书处理教材,理解教材,或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使用,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而且,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或间断穿插利用“练习册”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既可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又避免了课堂的单调、乏味的形式,克服学生疲劳或不耐烦而做小动作、开小差的现象。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多媒体 教学 应用

一、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开阔学生视野,从而使课堂教学面貌一新,取得良好的效果。多媒体采用的图片、文字、声音和视频等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带来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刺激,更加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教学中当我们讲到欣赏类文章的时候,比如《故宫博物院》,当文章中讲到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四座城门,以及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雍容华贵的建筑物的时候,这个时候配以图片和视频类介绍,就更加容易使学生身临其境,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效率和容量。

2.抽象知识可以迅速形象化、具体化。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所描绘的场景比较抽象,何为冰封?何为莽莽?没有经历过冰雪天气的南方学生确实很难感受到那个场景;还有物理教学中放电、音调的区别、分子的热运动等比较抽象的概念的教学,辅以多媒体图文声茂的介绍就能够很好地使这些东西形象化、具体化。

3.使用多媒体可以降低实验成本,避免实验失误引发学生错误判断,一些危险的实验也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现学生面前,使学生加深理解。一些实验的仪器、药品等成本比较高,又有一些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放射性物质,甚至会发生爆炸。这些实验在平常教学中是很少或无法做的,而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不仅经济、准确、安全,而且能够给学生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进行讲解,对于学生没有记清的地方可以重放,能够取得传统实验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存在的弊端

1.越俎代庖,过分依赖多媒体,忽视了重点、难点。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一节课下来忘记了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当成了操作员,忙于演示,陷入操作,缺乏师生互动,一味追求激发学生兴趣,只顾教学的趣味性和形式的新颖性,而忽视学生真正需要学的是什么。这时候,多媒体反而成了教学的干扰因素。更有甚者会因为停电或者计算机出现故障而放弃本节课的讲授。

2.“填鸭式”教学的翻版。多媒体教学中,有些教师缺乏对讲课速度的掌控,学生的接受、消化完全被忽视,被快速翻动的画面所牵制,“满堂电灌”,着重“教”、忽视“学”。刚接触和运用多媒体的一些教师经常发现一节课的知识内容不到半节就结束了,剩下的时间不知道怎么分配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刚刚调动起来而课程就结束了。还有些教师快速浏览翻页时没给学生留够记笔记的时间,往往会有学生喊:“老师,请停一下。”有的教师不愿等学生记笔记和提问,不负责任地认为把这节课讲完就可以了。学生跟不上节奏,结果该记下的没有记好,后面的知识又讲完了。讲授新课就像复习知识一样,成了“填鸭式”教学的翻版。

3.淡忘板书,拿来主义横行。多媒体能够把板书的所有内容展示出来,有些教师干脆上课就不准备粉笔、黑板擦。理科教学中淡忘板书,致使定理、公式的推导只有“导”没有“推”,鼠标一点就把公式的推导全部按照模板展示出来,不愿自己动粉笔一步一步和学生一起推导出来,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而在文科教学中,一节没有板书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认字能力退化,而且只认为“黑体字”看着才顺眼。同时多媒体的运用也让很多的教师变懒惰。一套课件用好几年,讲课的时候稍微更改下就OK了,或者网上下载也行。教师成为了“喊话筒”、“操作员”,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大众交流更加方便了,信息共享使得教师很容易在因特网上找到所需要的课件,一些教师不根据自己学生实际情况和地域特点,乱用“拿来主义”,千遍一律,毫无个性,不仅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使教师自己也变得懒惰了。

4.过分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由于多媒体的广泛流行,许多教师不惜离弃教学目标,刻意追求繁杂形式的呈现,来迎合大众的口味。有一次听英语课,教师做的课件可以媲美美术课件加音乐课件了,整个课件五颜六色,发光字、艺术字一个也不少用,一段就变换一种颜色,重点完全不突出,有些段落的出现伴随枪声、爆炸声、汽车刹车声等,搞得学生一惊一乍的,只顾期待下一段会有什么眼花缭乱的效果了。教师忘记了教学目标,导致很多知识内容被高科技掩盖起来了。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教学改革应当加强教材的基本性、基础性,并通过典型的事例和关键性的问题教学,带动学生理解普遍性的材料和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与独立工作的能力。”多媒体在教学中应当做好辅助工作,为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内容、重点、难点和培养学生“学”的能力服务。

三、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

1.教师应充分有效运用其容量大、方式广、吸引力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难点为神,运用多媒体为形,做到形神有效结合,从而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在学生接受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开阔学生知识面。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多媒体的地位要放好,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不要把多媒体当成教师的主人、学生的玩偶。在能让学生“愉快学”、“愿意学”情况下适当控制好多媒体娱乐性这个度,教师不能“操作低头、不管学生、只顾鼠标”,要做好讲解工作。

3.要加强师生互动,不能把实验完全多媒体化。教师要利用好多媒体与学生互动、设疑提问,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针对实验教学的软件有很多种,有的教师为了图省事不再动手演示实验,而是通过多媒体完全呈现出来,致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师要重视实验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加强电脑操作能力。使用多媒体首先要有过硬的计算机技能,出现教学内容外的计算机问题要能处理好;其次要能够熟练运用PowerPoint、Word等软件,用多媒体很好地展现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多媒体教学已作为教学过程中一种必须的手段,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育教学技术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手段,必将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我们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合理、高效地利用多媒体来为教学工作服务,最终服务于学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上几点浅见,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第3篇

一、阅读课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我先设置了阅读课。一般是每一单元的第一、二课时,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5分钟左右的必要的启发讲解:或背名言、或讲个小故事、或讲个成语的来历等,针对每课的具体内容,确定启发讲解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第二,指导读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路标和向导。关于读书方法,我向学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阅读的全过程来说要看到、读到、写到。所谓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谓读到就是心到,边读边思考。写到就是要动笔进行点、划、摘、记,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记忆。上述读书法,从导言课开始逐步向学生介绍,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好笔记,写出体会,以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这话很有哲理。学习中的问题,就是推动学习深入前进的动力。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时刻,才真正开始了向这个问题的进击。在学习阅读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

1、联系实际提问题。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后,联系实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文中那样的桥吗?古代的人造出的石拱桥,和现代人造出的形式各异的立交桥,那个更美、更先进?它们就仅仅像文中所说的‘天上的彩虹吗’”?于是出示了自己制作的关于各种桥的幻灯片(即自制的课件)和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这样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便加深印象。

2、反过来想想提问题。如学生在阅读《口技》一文时,先放几段有关艺人吹拉弹唱的录像,再放几段音乐,问“这几幅图画上的人和录音中那些人的演奏好听吗?为什么?”“对,好听,因为演奏技艺高超!”再提出“如果他们的演奏很一般,你愿意听吗?”这样反过来想想提出问题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记忆。

3、前后对照提问题。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首先介绍有关故宫的一些历史,再出示几幅有关图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苏州园林》一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文都力图将有关的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但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联系各科提问题。如《气候的威力》一课,先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南极的冰川,然后让学生联系地理、数学、理化提出问题。当然,提问题的方法很多,这是普遍常用的四种方法而已。

二、讨论课

阅读课之后,我设置了讨论课。讨论课上教师把学生阅读时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筛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首先讨论的重点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有时围绕对某个概念理解展开讨论。

其次,提出明确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对学生要求勇于发表自己见解,虚心听取和思考别人意见,在平等的氛围中展开争论或辩论,坚持真理。

第三,指导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讨论题目的中心点;充分运用课本中的要点,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恰当运用已学文化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讨论,分析综合,提出观点。然后紧扣要点,理清思路,做出结论。

教师组织重点问题全班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代表围绕重点问题展开全班讨论。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直接参讨论,但应做到“引而不发”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起穿针引线、因势利导的作用。在全班学生对讨论的问题产生兴趣时,教师应作画龙点睛的讲解,使学生对问题有明确认识。

三、解惑课

讨论课上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尚未解决,特别是全班争论的重点问题,意见不统一,或理解不够深透。这时,学生把希望寄托于老师,教师重点讲解的时机到了。为此,我设置了解惑课,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要力求生动有趣,言简易明,掷地有声,富有启发性。

第一、教师讲解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上,所谓“三点”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前后各节之间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点,这些都是教材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教师的讲解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兴奋点是为学生普遍关注且同教材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力求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同学生的兴奋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进入思考过程。

第三、教师的讲解要从形象入手,注意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语文课上的内容和有关问题,都是属于理性的抽象的,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应使学生以形象为入门的向导,步步深入的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道理。

四、探索课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应培养具有创造能力人。为达此目的,也就不能只要求学生做完几道教师规定的练习题,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前进的能力。于是我就在解惑课后设置了探索课。做法如下:

第一、专题探索。每学习一课,都要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思想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在各自分析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第二、自拟复习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拟定本单元的复习提纲和自测题目。不搞束缚学生思想的所谓答案格式,而是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对具体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归纳总结出分析各种问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