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播效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公益广告 传播效果 福州市

[基金项目]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JBS14422

一、公益广告特点

关于公益广告的概念,虽然目前在学界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表述方法,但多数都认为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由于其主要是用于表达社会团体或企业的功能和责任,倡导某种观念和社会风尚,没有很强的功利性,因此自其诞生以来,就深受传播者和受众的欢迎和喜爱。相较于商业广告,公益广告这种非商业广告有着很突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受众广泛、社会效益明显、号召性强几个方面。

1.受众广泛。

公益广告的受众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受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公益广告所传递的信息可以直达所有社会公众,其拥有最深厚的受众基础。

2.社会效益明显。

公益广告所传播的信息主要是关注某些社会问题、传达某种社会观念、倡导某种社会风尚、支持某种社会事业、规范某种社会行为,传递某种社会价值观等,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的特点。

3.号召性强。

公益广告所选的题材均来源于受众的生活并与之息息相关,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密切反映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

二、福州市公益广告传播效果调查

广告传播效果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广告传播效果是指广告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广告带来的销售效果;而广义的广告传播效果则是指广告活动目的的实现程度,是广告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引起的直接或间接变化的总和,包括广告的经济效益、心理效益和社会效益。鉴于公益广告是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商业广告,因此本文所指的广告传播效果是指广义上的广告效果,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公益广告产生的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

为了直观和科学地进行分析,笔者对于福州市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做了一次广告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街头访问、网络调查等方式,总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200份,有效率达到100%。

此次调查主要涉及了福州市民对于目前福州市公益广告的关注情况、态度及对其的建议和期许等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所有的受众都表示有留意过公益广告,其中34%的受众表示经常留意公益广告;就传播渠道而言,绝大部分的受众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电视及广播来了解和获悉,并对公益广告持非常欢迎和乐于接受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受众了解公益广告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和电视等媒介,通过户外媒介了解的人数仅仅只有17%,但却有35.5%的受众希望通过公共场所的宣传来了解相应的公益广告(表1-1、2)。

此外,受众对于公益广告采用何种形式表现的并不在意,更关心的是其宣传的主题和内容,其中,传统道德、爱国明理、环境保护等主题更受欢迎。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的市民对于福州目前的公益广告宣传感到基本满意,达到了82.5%。对于目前福州市公益广告存在的问题,被调查的受众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其中大多数人认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于创意的不足,其次是商业元素较多的植入影响了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表2)。

三、提升福州市公益广告传播效果的策略

(一)凸显福州特色,融入福州文化

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福州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同时也诞生了很多富有福州特色的地方文化:如具有福州特色的敬老爱老的节日“拗九节”;福州的著名菜品“佛跳墙”;福州百年老字号小吃“永和鱼丸”、“同利肉燕”;福州当地的地方文化如“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遍布街头巷尾的“福州话”以及丰富的宗教文化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都是福州公益广告创作的不可多得的源泉,既能够反映福州当地的风情风貌,又能够成为福州城市生活的富有特色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话题与时俱进,丰富创作创意

由前文的调查结果得知,受众对于公益广告所宣传的主题和内容的关注度较高,因此,在公益广告的创意过程中,除了吸烟有害健康、节约用水用电、保护动物等传统的主题宣传外,应结合时下所流行和急需的话题予以创作,如共享单车的正确使用、垃圾的有效分类处理、爱上阅读等。

当下流行的话题,很容易得到受众的关注,同样,将流行的话题用于公益广告主题的创作,很容易增强其对受众的吸引力。加之公益广告所传递出的正能量,对于受众一些不良和不健康的生活或行事习惯的改进也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缓解由于新事物的出现而带来的一些思想或习惯方面的问题。

(三)借助大型活动,提升城市形象

随着“一带一路”的国家级战略的实施,福州作为枢纽港口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近两年所承办的大型活动和赛事越来越多,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福州国际马拉松比赛等。大型活动和赛事的大量举办,对于提升福州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和媒体也应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来让受众了解和认识福州这张古老城市的名片。然而,作为公益宣传的有效承载体的公益广告来说,在这一点上,其表现的并不尽如人意,时间较短、制作略显粗糙、创意性不够强等问题普遍存在。

以平面类广告为例,在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举办期间,笔者在福州街头拍摄的宣传该运动会的户外平面公益广告。

如图1所示,这是在青年运动会举办期间福州街头出现的主要的宣传该会的平面广告形式,主要集中于公交候车亭,虽然有接触的受众面广的优势,但画面过于简单,重复率偏高,很难长时间吸引受众的兴趣。甚至于青运会的吉祥物出现在如此高重复率的平面广告中,很多市民甚至还记不住它的名字。此外,有些户外广告中同时包含着公益元素和商业元素,如下图2,这些商业元素的植入,让很多市民无法分辨究竟哪些是公益广告,从而对公益宣传失去兴趣,使得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由此,在一些重大赛事和活动的宣传方面,政府或举办方应多角度运用公益广告这个宣传工具,例如,可以尝试在活动前期多与地方高校合作,举办征稿比赛,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年轻学子的想象力,增强广告创意;同时,注意剔除公益广告中的商业元素,保留公益广告的纯粹性。

(四)增加互动性的公益性体验活动的举办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一则“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感动了很多人,甚至在被成千上万条广告包围过的80后、90后的大脑里,这则公益广告依旧会入选印象最深刻的广告之一。个人认为,这则广告之所以能为大家所牢记并影响广泛,其制作优良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则在于后期的体验式的传播。当时,几乎每个小学生的寒暑假的作业中都有一项回家给父母洗脚的孝敬父母的实践环节,大多数的中小学生都用自己给父母洗脚的经历来作为自己作文的主题,因此,给妈妈洗脚这则广告留给了那个时期的受众深深的记忆。可见,要想让受众关注和理解公益广告所倡导的观念价值,光靠单纯的广告宣传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在广告宣传的基础上,多举办相关主题和文化的体验式的活动,并且尽可能地让受众参与进来,比如,针对福州小吃文化的宣传,除了单纯的平面广告制作之外,可以以社区的方式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肉燕的相关知识、举办包肉燕的社区比赛活动;针对福州三宝之一的漆器,可以在西湖公园等场所举办一些漆器文化的宣传活动,在博物馆配合一些漆器作品的展览,现场教受众学习一些漆器的制作等等,充分调动受众参与的积极性,在体验中感受公益的宣传,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公益广告的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代金花:《西安市“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平面公益V告的广告效果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4年

传播效果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070-2

一、企业文化传播效果的概念

企业文化传播效果是一切企业文化传播活动的试金石,是所有企业文化传播者的共同追求。企业文化传播效果位于企业文化传播过程的最后阶段。它是诸种企业文化传播要素相互作用的集合效应,也是受众受到信息作用在某些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企业文化的传播是通过不同的工具和途径,将已设计出来的企业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呈现出来,并为企业内部和外部所认知、认同。企业文化只有通过有效地传播,才能真正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才能真正融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去。

简言之,企业文化传播效果是指企业文化传播使受众在某些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

二、企业文化传播的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要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把握能力。要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文化,传播者必须能准确地传递企业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以及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传播者首先要成为被传播者,他要充分认识本企业文化的实质,把握企业文化的精髓。这是保证传播效率的基本要求。

2.要正确传播理念,有践行企业文化的意愿。传播者首先必须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这样才有资格去传播企业文化。传播者对企业文化态度的好坏,决定了他所进行的传播活动的影响是好还是坏,以及传播是否有效。

3.要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把握能力。要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文化,传播者必须能准确地传递企业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以及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传播者首先要成为被传播者,他要充分认识本企业文化的实质,把握企业文化的精髓。这是保证传播效率的基本要求。

4.要掌握一定的传播技巧。一个合格的传播者,要善于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技巧与企业配合,搞好企业形象的展示工作。要通过不断传播企业文化,及时发现员工反映出的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并迅速反馈给企业管理层,促使企业文化不断得到完善。事实上,企业每一位职工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都会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传播者。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强化文化传播,影响着企业文化的传播效果,决定着企业最终留给社会公众的印象。

三、企业文化传播的收受者与传播效果

威信效应。这是指企业文化传播者个人或群体的权威性、可信性对受众的心理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企业文化传播效果的影响。传播学研究认为,当受众把传播者或信息来源确定在高权威性、高可靠性的位置上时,这种认定就会转变为对信息内容的相信。而且,企业文化传播者的威信的高低与受众影响的程度之间存在着某种正比例的关系。传播机构或信息来源的权威性也能形成威信效应。在企业文化传播活动中,受众威信效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企业文化传播者、企业文化传播机构或信息来源在受众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而这种威望和地位不是靠权力获得的,而是由受众授予的。

“自己人”效应。这是指受传者在信息接受活动中感到企业文化传播者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并在心理上将其定位为“自己人”,因而,提高了企业文化传播者的影响力。那么,企业文化传播者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在受众中产生“自己人”效应呢?一是立场相同。企业文化传播者与受众在世界观、阶级立场、信仰、理想等方面大致相同,就容易建立起一种特殊的、亲近的“自己人”关系。二是背景相同。企业文化传播者与受传者在民族、籍贯、经历、职业、年龄等方面相同点越多,就越容易形成“自己人”效应。三是个性相投。企业文化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相近或投合,也容易产生好的沟通效果。四是观点一致。传受两者对社会事务和面临的问题看法一致、观点相同,也容易产生“自己人”效应,提高企业文化传播效果。

晕轮效应。晕轮是指起风时月亮周围的晕圈。晕轮效应是指受传者在接受活动中将认知对象的某种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去的接受倾向,从而得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晕轮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多的圆圈。它起因于相关先行经验对其后所进行的接受活动的影响,包括“光环作用”和“扫帚星作用”。光环作用指的是一位企业文化传播者由于被标明具有好的品质,他及他的企业文化传播便笼罩在受众“爱屋及乌”的积极肯定的光环(评价)之中。但是,如果他被人标明具有坏的品质,“扫帚星”便会出现在他的头顶,人们会很不公正地对待他,认定他具有一切坏的品质,连同他的传播。在接受活动中,不仅企业文化传播者的社会名声会产生晕轮效应,其个人的人格特点也具有同样作用。

从众效应。这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从众是合乎人们心意和受欢迎的。不从众不仅不受欢迎,还会引起灾祸。在信息接受中,在从众效应的作用下,常有以下表现:一是受众对已经有了定论的职业企业文化传播者和信息作品,几乎没有人会再提相反的意见;二是从众能够规范人们接受行为的模式,使之成为一种接受习惯;三是一致性的群体行为能够形成接受“流行”;四是会对那些真正富有独创意义的信息作品加以拒绝,从而挫伤少数企业文化传播者探讨真理的积极性;五是多少抑制了受传者理解信息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因此,从众效应也是优点与缺点并存、有利与不利同在。

四、企业文化的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明示法和暗示法。明示法主要是理性的影响,而暗示法则主要是情绪的影响。通常,在具体的运用中,属于思想观点上的沟通,其结论宜明示,属于情感心灵上的联络,其意图宜暗示;接受者的阅听能力若较弱,其思想宜明示,接受者的接受能力若较强,其思想又宜暗示;权威性较低的传播者,其传播可用明示,权威性较高的企业文化传播者,其讲话可用暗示。

2.首位法和新奇法。在出现两个以上的企业文化传播者和阐述两种相反的观点时,先出场的企业文化传播者和先阐述的观点在其特定的情境中获得了较大的企业文化传播效果,谓之首位法;相反,后出场的企业文化传播者和后阐述的观点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了较大的影响效应,则谓之新奇法。这两种方法或技巧是在不同的情境或条件下起作用的,因此,很难说哪种技巧更为有效。取长补短,综合运用。在企业文化传播中,你可以用首位法取得好的第一印象,而后再以新奇法不断强化,巩固首位法造成的印象或效果。

3.引证法。企业文化传播中传播者巧妙合理地引用事实材料和理论资料作为证实反驳观点的论据,叫做引证法。引用资料证实观点时必须注重:事实要真实可靠,绝不可胡编乱造。事实要典型生动,引文要准确贴切,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无的放矢。资料要认真核实,要确保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不要添油加醋。这样才能确保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4.印证法。印证法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传播者隐藏在幕后,操纵别人现身说法来达到间接证实自己观点或主张的目的。正确运用印证法的原则是:真实。切不可弄虚作假、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典型。事例要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要能起示范作用和榜样作用。平凡。易学。

5.比喻法。它是指运用具体的感人形象喻证抽象的观点和道理的方法。它一般是用人们比较熟悉的而又轻易理解的具体事物,来证实人们比较生疏且比较抽象的道理,从而达到说服的效果。

6.假借法。企业文化传播者有目的的把自己本人的观点或产品或行为与接受者普遍喜欢的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使人轻易接受,这就叫做假借法。运用假借法要注重三点:用于假借的事物应该是美好的,公认的或者是具有权威性和高信誉的;假借的事物与人们向外宣传的东西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些联系要能使接受者产生种种联想,进而造成对企业文化传播内容的好感。

五、企业文化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

1.对内传播

企业内部的文化传播,又分为个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个体传播是指企业里,认同与支持企业文化的员工,通过自己的工作或执行任务或做人做事来传递企业文化信息,去感染、感化周边的同事;组织传播是指企业通过完善内部报刊、广播、电视台、橱窗、宣传栏等渠道与举办企业文化征文比赛、文艺晚会、企业文化演讲、评先进等活动及健全相关管理机制体制,来宣传与推广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途径有很多,例如会议、日常管理、绩效考核、培训、团体学习、各种媒介、多种活动等,都是有效的载体传播途径。每一类型的传播载体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都有着现实存在的必要性,应予以重视和灵活运用。除了上述各种传播企业文化的载体途径外,先进个人与团队的评比与表彰、愿景上墙、安全演练、改善心智模式、系统思考、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拓展训练、征文活动、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多种活动都是良好的传播载体,应该统筹安排,发挥出各自的传播效能。

内部媒介传播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企业创造文化名牌服务。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使企业的产品成为名牌产品,必须借助文化的力量,通过外部传播把企业的名牌产品或信息与文化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给社会公众留下美好的形象,在公众感受企业独特文化的同时,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信任感;以文化的感召力赢得公众,为企业巩固和开拓市场。

2.对外传播

与企业的对内传播有很大区别对内传播很少借助于媒体,而对外传播则是主要依靠媒体。所以企业的对外文化传播要想成功必须选择合适的媒体组合策略。

企业这一特殊组织,需要进行对外传播活动,其中企业文化传播是其重要的内容。全面、准确地对外展示、传播本企业的文化,最终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美好印象,塑造兼具文明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于一体的企业形象,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传播要通过适当的媒体传播,才能有效地传递给诉求对象。这样,就需要事先做好媒体的选择与评估。同时,由于现代媒体也是企业行为,企业与媒体合作就像和经销商合作一样,要协调媒体单位的时间、资源,对广告的时间早做打算。所谓的媒介策略就是针对广告使用哪些媒介、不同的媒介如何配置、广告的时间和频率怎样安排等问题进行事先的安排。媒介策略包括下列各个方面:所选媒介的类别、对策略性目标的衡量、选择或安排日程的准则。

外部媒介传播则可使企业的名声和名气得到扩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企业文化外部传播的理由是,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员工的良好行为、企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等向社会的广大公众传播,加强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关系,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黎,王光勇.企业文化传播刍议[J].冶金企业文化,2009(1).

传播效果范文第3篇

技术手段的发展,让全媒体报道手段日趋多样、报道内容日益多元、媒体界限愈发模糊。传统的报纸、电视和电台属性,在网络媒体形态下融合度也越来越高。

拥有18般武艺的网络媒体,如何插上“全媒体之翼”脱颖而出?

全媒体报道,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手段的“堆砌”,应该是各种报道方式的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下面以今年5月份,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一次大型的全媒体报道为例,与大家分享一下传媒业务转型的积极探索。

2013年5月18日22时,位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沌阳高架桥成功实施拆除爆破。该工程因是已知的国内外最长城区桥梁实施爆破拆除方式,以及工程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服役时间短等因素,备受社会关注,被誉为“世界桥梁第一爆”。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派遣荆楚网和集团新媒体中心的50多名编辑记者,充分利用视频、图文、漫画、评论、社区、微博、专题等形式,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大型全媒体直播报道。此次尝试为集团传媒业务向全媒体转型迈出了坚实一步。

一、高度重视,精准选题,靠前指挥

4月中旬,荆楚网从有关方面获悉,武汉市政集团武汉爆破有限公司将于5月对沌阳高架实施爆破拆除。该桥长达3.476公里,是国内外已知将采取爆破方式拆除的最长桥梁。同时,该桥下方预埋管线多,离周边居民和社会生活区近,地处武汉“西大门”要冲对交通环境影响大,加之服役时间不长、质量存疑、规划不尽科学等原因,必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彰显新闻生产实力,锻炼全媒体队伍的重大报道机遇。

4月下旬起,荆楚网、集团新媒体发展中心从各相关业务部门选取精兵强将,成立了报道专班。其中,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了指挥策划组,确定了两大传播主题:即“世界桥梁第一爆”的报道主题,重点突出工程技术的难点,展示中国工程技术自信;“湖报集团首次大型全媒体直播”的新闻业务主题,重点突出“全媒体”概念,吸引业界广泛关注。

5月起,不断改进和细化报道方案,组织了多次现场分块演练和合成演练。5月18日,爆破工程实施现场、荆楚网和集团新媒体中心办公室均设立了现场报道指挥部,每一次直播、每一轮发稿均有领导严格把关、及时传播,确保了此次报道的成功。

二、全面策划,细致部署,合理调配

针对此次报道和传播的主题,报道组制定了详尽的报道方案,对传播内容、传播手段、舆论引导、网络互动、社会参与等方面均给出了清晰的任务,注重了报道力量的合理配置,并责任到人。

如将报道分为3条主线:爆破前的工程进展、爆破当天现场直播、工程延伸报道,逐一细化。

直播当天,将此次报道内容具体分解为:文字报道(含新闻和评论)、图片报道、视频直播、无人机航拍、微博及社区报道新闻漫画、网络专题、手机报道(含手机报和新闻客户端)、社会互动、 媒体联动等10个方面。

其中,除客观反映工程进展,牢牢把握爆破瞬间的新闻报道外,注重了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防止出现报道偏差。荆楚网新闻评论中心围绕“城市建设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少一些败笔”、“沌阳高架爆破的工程技术展现中国自信 ”、“江城明天会更好”等话题,组织多篇新闻评论;东湖社区将网友关注的焦点从大桥设计、质量和使用年限问题,转移到爆破工程实施难度,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发展、重振汉阳造,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话题上来。后期效果显示,上述舆论引导颇有成效。

在人力资源调配上,重点部署在爆破现场附近。对图文、视频、无人机、微博等人员,按工程环境情况从北到南,自西向东,由高到低,从空中到地面,从空旷区域到人群聚居区均作出了合理安排 ,确保不同场景、不同距离、不同高度、不同时段都有报道人员和报道内容。

三、多次演练,充分准备,保障到位

5月上旬至中旬,各相关部门和报道小组按照报道方案,分昼夜、晴雨组织了5次以上的分块演练和合成演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反复调整报道点和报道人员,以实现最佳报道效果。

对报道装备、材料、安全进行了充分的预估,提前一周准备报道装备,联系华安科技、中国联通等信号传输合作单位,积极争取武汉市政集团、武汉爆破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其中,华安科技派出多名技术人员现场安置价值4000万元设备;中国联通准备了20块3G上网卡、1辆通信应急车;武汉市政集团提供了大量的图文、音视频工程技术资料。另外,荆楚网综合办努力保障采访用车,并为前方报道人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了编辑记者的后顾之忧。

四、勇于担当,敢于拼搏,克难奋进

5月18日,荆楚网和新媒体中心向前方派去了30多名编辑记者,含图文微博18人、视频16人。因现场安全管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公安、交管部门对邻近爆体的楼宇和场所进行了多次清理。前方记者有的对其严正交涉,拖延时间,赖着不走;有的与其玩起了“躲猫猫”,屡次被逮,屡次逃脱、躲藏;有的充分发挥人格魅力,打动报道点的居民为之掩护,为最终完成报道创造了有利条件。

视频直播前方小组坚守某小区,任公安人员多次催促清场,并欲强制带离,大打权利牌、亲和牌,做到了岿然不动,顺利完成了报道任务。

五、有序,传播有力,效果显著

本次报道科学安排报道内容和报道顺序,基本思路是:分块直播,聚合呈现,立体。

视频直播(含无人机航拍)分4轮进行:13时、15时30分、17时30分、21时30分(持续至22时爆破);图文直播分3轮进行:17时30分、20时、22时;微博和社区报道、专题报道贯穿始终;评论、漫画、手机报、新闻客户端等报道方式配合。

截至5月19日2时,视频直播累计80分钟,图文直播近30篇文字稿160余张图片,微博60多条。其中爆破新闻主稿被转发了70余次,爆破瞬间视频仅在新浪网上就被转发1.5万余次。爆破当天图片摄影小组共拍摄照片500余张,编辑采用162张,共计21组图,截至20日15时,图片累计点击量超7万,爆破瞬间组图点击量超3万。爆破当天,荆楚网46条官方微博,累计325条转发,152条评论,单条最高转发129次,评论25条,湖北日报12条官方微博。东湖社区的直播贴文浏览量达24005次,回复192个。无人机航拍的多段视频(含演练)也在网上受到热捧。

5月18日22时至19日下午,本次报道的图文、视频内容被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首页设置为头条或推荐。

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在沌阳高架爆破专版中,均使用了荆楚网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央视网了荆楚网的现场有关视频。央视、新浪湖北、湖北经视、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官方微博转发了荆楚网微博内容和照片,全媒体报道直播的方式引发了新闻同行的广泛关注。

传播效果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访谈,传播内容,受众类型,传播方法,传播效果

 

近年来,心理类访谈节目不断出现并渐成一种态势。央视的《心理访谈》是此类节目的开拓者和运营成功的典范,继2004年推出以来吸引着社会关注的目光。

一、传播内容分析

《心理访谈》是一档心理健康类栏目。它运用现场个案访谈的形式,嘉宾呈现自己的心理故事,主持人在中间衔接沟通,心理专家进行现场心理分析和指导,解除心理困惑,帮助嘉宾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人们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心灵的困扰。而由于中国的心理学和心理学界还不够成熟,大众的需求却在增加。《心理访谈》节目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种市场需求。

从《心理访谈》的节目内容上看,多数当事人都因遇到的问题无法化解和解决,而寻

求心理的援助。节目的选题多样,内容丰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爱情、婚姻、家庭、青春期等等。以下笔者列举部分节目话题如下:

节目名称

话题内容

面试秘笈

大学生就业面试心理指导

性的漩涡

青春期发育、成长

难了初恋情

婚姻生活里的沟通

女硕士之恋

家庭里的争吵

我被贴上了“傻”标签

成长烦恼

分手了请别再找我

恋爱矛盾

优秀教师人缘

社会交往

瞒着爸爸厌学

子女教育

我要加薪

上下级关系

传播效果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盐文化 影视传播 “5W”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Elementary Analysis to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alt Culture

Media from the"5W"Mode of Communication

WANG Mengjie, WANG Ping

(Department of Film & TV,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9)

Abstract The concern of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on salt culture brings the opportunity for Chinese salt culture. There are man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salt culture because of the documentary as "Chinese salt culture ", as "Yangzhou salt merchants" , as " Life line ", and the TV drama about salt merchants as "The salt merchants", as " Salt hero", "The world salt merchants" and "Sweetness in the Salt". Practices of salt culture media has made notable progress, but theoretical research is lack of success. From the "5W" mode of communication to analyze influence factors of salt culture media is crucial.

Key words salt culture; film and television propagation; "5W" mode of communication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在传播界影响深远。“5W”模式是传播学研究的基础,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都可以从这一模式出发。而这一理论模式对盐文化的影视传播效果研究仍然适用。

从当前现状来看,盐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方法丰富了,但其传播效果反而不尽如人意,与酒文化和茶文化的发展更是相距甚远。直线传播开启了盐文化传播研究的新思路,因此,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对象几个方面探讨盐文化影视传播的效果,是研究盐文化传播规律的新课题、新方向。

1 传播者

盐文化影视传播者除了通常所指的盐文化影视剧作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外,还包括借用影视工具向广大受众传播盐业知识和信息的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或从事盐文化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传播者决定着所传播的内容,对传播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同样是盐文化,出自不同的传播者,人们的接受、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

盐文化影视传播中的传播者,通常体现为影视制作发行公司。首先,它不是一个盐文化传播的权威机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它是一个经济组织,获得经济利益才是主要目的。它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因此最大限度地提高收视率,吸引观众的目光,是影视制作的基本要求。其次,一个影视制作不可能依靠个人独立完成,它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成果,这其中包括了导演、编剧、摄像、灯光、舞美、演员等人的力量,虽取各人之长但也让影视剧作受到制约。制片人、投资方可能为了经济利益,干预制作,影响作品原本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演员的表演也会影响到传播的效果。

如此看来,整个影视制作并不是以传播盐文化为初衷的。而且受投资方、导演或演员风格、以及观众喜好等因素的影响,盐文化在很多影视剧作中通常只是作为一个故事背景出现,影视作品真正的内容还是大多数观众喜欢看到的爱恨纠葛。从这一点上来说,影视作品并不可能成为盐文化传播的主流渠道。传播者自身的取舍不定、找不到重心,使盐文化的影视传播在迈出第一步时就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2 传播媒介

首先,电视媒介对盐文化影视传播效果的影响主要是由电视传播的特点造成的。电视传播是线性的、不易保存的、转瞬即逝的,所以它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但是在持续性和选择性方面就略显不足。它与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不同,不能反复阅读思考,因此电视在传递艰涩的、深奥的信息时,就可能使观众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盐文化电视信息的传播者为了信息的精准无误,往往在一些影视剧作中使用一些生僻字词、专门术语(如盐引、引窝),这使得受众出现理解上的障碍,所以传播者除了保证意义的精准之外,力求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及时配以字幕解释说明,避免因理解上的障碍导致观众的流失,从而拒绝接收传播者的信息,最终导致传播效果大大削弱。其次,电视媒介每天向公众提供大量信息,使人们对信息、文化的关心停留在表面层面,人们被动接受,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盐文化的影视剧也不过是受众情感替代性的满足。

3 传播内容

盐文化影视剧作的内容是传播效果的主要依托,是盐文化影视传播者作用于适宜传播对象的主要根据。盐文化影视传播内容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影视传播作为生产信息产品的产业,其产品价值是通过市场得到实现的,而影视传播的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另一方面,信息产品又与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一般物质产品不同,人们对它的消费主要是精神内容即意义的消费,换言之,即文化的消费。只有符合市场的文化才能在市场实现价值,所以文化属性制约着商品属性,因此传播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影视传播内容的采集是否科学、鉴别是否严格、选择影视是否恰当、加工是否合理等。

现今所拍摄的盐文化题材的电视剧作品中,大部分都是借官盐与私盐的矛盾为背景然后加入儿女情仇为主要内容,涉及的盐文化内容不多而且背景的可替代性极强,导致大部分受众只关心剧情,对文化背景忽视,这必然影响了盐文化的传播效果。比如《碧血盐枭》、《扬州盐商》等电视剧,把剧中的盐业换成别的什么行业,同样能展现家族之间、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

而当前以盐为题材的纪录片作品,呈现的大多是些晦涩深奥的历史。电视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所以传播的信息应该是通俗的、大众的。盐文化题材纪录片中沉重的内容、冷静的说教是无法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的。

4 传播对象

“传播对象”即受众,“受众”是一个模糊的集合概念,它并不特指社会的某个阶层或群体,而是指社会上所有的“一般人”。盐文化影视传播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影视信息影响受众对盐文化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而促进受众产生符合传播者意图的行为,这正是传播效果的体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同的信息传递给不同的受众,由于受众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其传播效果也是不同的。

首先,不同受众的兴趣千差万别,比如男性一般喜欢刺激性和竞技性强的内容;女性一般喜欢感性的、实用服务类的内容;青少年喜欢医疗保健和具有回忆色彩的内容。媒介传播的信息是否满足他们的需求,或者是否让他们感兴趣,客观上制约着信息传播的效果,人们接触媒介、了解信息,通常主要有三个目的:首先了解发生了什么;其次,媒介讯息为受众在各方面提供参考意见;第三,提供人际交流的共同话题。盐文化影视剧作倘若能激发受众的兴趣,定能加强盐文化的传播效果。

其次,蒂奇纳的 “知沟”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因此,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受众之间的传播技能、知识储备、社会交往、态度性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知沟”随之加深。因此,受众自身的知识储备、社会交往、传播技能、态度性选择都会影响盐文化影视剧作的传播效果。

基金项目: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项目(编号YWHY 12-06)

参考文献

[1] [加]哈罗德.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1.

[2] [加]蒂奇纳,万珂.艺术评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