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趋势分析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颜色
3、足部
4、生活习性
5、分布
6、营养价值
经验步骤:1体型观察西施舌的体型,西施舌壳大而薄,略呈三角形,西施舌的壳表光亮,具壳皮
2颜色观察西施舌的颜色,西施舌的近腹部分黄褐色,近顶部分淡紫色,壳顶紫色。
3足部看西施舌的足部,西施舌的足部发达,出、入水管长,常伸出壳外,如舌状。
4生活习性看西施舌的生活习性,西施舌埋栖于潮间带下区及浅海的沙滩中,喜欢生长于低水位沿海地区。
5分布观察西施舌的分布,西施舌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及日本、越南等地。
【关键词】 西部地区;城市;社区教育;发展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社区教育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区教育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社区教育稳步向前,尤其是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西部地区城市的社区教育,明显滞后,在运行机制、经费保障、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随着西部地区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区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寻找出适合社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途径,已成为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深层次课题。
一、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教育模式
社区教育活动要想达到教育目标,并经常、持久地开展,必须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基本的教育设施,二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我国,除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外,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社区屈指可数,西部地区更是寥寥无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经费严重不足,多渠道筹措社区教育经费的机制尚未形成,经费问题已成为西部地区城市社区教育发展的瓶颈。
社区教育机制的单一化制约了社区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社区的文化教育都属公益性质,政府是社区教育投资和管理的主要渠道。随着社区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社区教育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改变传统的依靠政府办学的单一模式,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社区教育,兴建各种为社区居民文化教育活动提供便利的设施、场所,逐步形成政府、社会机构、民间组织各占一定比例的社区教育投资模式,允许社会机构、民间团体等非政府组织成为社区教育的经营主体,发展社区教育可经营性的一面,让福利型的无偿教育服务与有偿教育项目并行共存,用这种有偿教育方式筹集资金,以弥补西部地区社区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扭转我国社区教育过度依赖政府的不良局面,给社区教育的自身发展带来活力。社区教育要长期发展,机制的创新势在必行。
二、对接社会,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教育经费短缺、基本条件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发展社区教育,就要从地域的角度审视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内丰富多彩和富有活力的资源平台,培育社区教育实体。一方面,动员社区内各个教育单位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精心选择真正能够承担社区教育职能的社区教育实体,并与之合作办学,如,可以以社区内学校、企业为中心,与之签订协议,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使社区教育与地域需求结合起来,有的放矢;还可与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办学,利用他们的网络平台,构建开发社区教育网络,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内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让各种社会机构的潜在教育功能得以全面实现,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在多元办学机制下,社区教育的主体应引入竞争机制,以品牌意识为核心确立社区教育的理念,这样不但可以大大增强社区教育实体面向社会办学的责任与动力,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办学水平,而且还可以使学习者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当然,在发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教育需求的变动,调整社区教育的结构、规模,不断更新和扩充教育资源。
三、确立项目,丰富社区教育内容
办学成功的前提在于明确定位,在于凭自己的能力发展出独特的培养项目。西部城市的社区教育应在对城市经济发展以及社区内部环境资源能力做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在社会众多需求中根据本社区的特点确定自己的位置,寻找有社会效益的特色和优势教育项目,并以此来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满足社区居民生活学习的需要和社区发展的需要。
从目前西部地区城市人口的基本情况来看,比较明显和迫切的需求主要反映在生存需求、职业发展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上,相应的教育内容主要表现在职业学历教育、实用技能培训、城市流动人口的基础教育和对老年人的生活教育等方面。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社区应根据自身资源特点、生源特点选择特色和优势项目。在高校资源丰富的社区,着重发展高等学历职业教育项目,如:成教班、自考班、职业资格证书班等可以成为本社区教育项目的亮点;在工矿企业林立的社区,可着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如:基础电工班、计算机培训班、财会电算班、办公自动化技术班等,这些又可以成为该社区教育的品牌;在外来人口众多的社区,针对城市流动人口、民工的基础素质教育和生存技能培训应成为本社区的重点项目,如:法制常识、电器维修、汽车维修、推销技能、美容、理发等各种服务行业培训;在中小学聚集的社区,青少年课外辅导项目可大有作为。此外,老年人的教育、家庭妇女的家政培训、各类兴趣拓展等项目都可成为社区教育的内容。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树立品牌项目,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是解决好社区教育发展问题的根本保证,也是西部地区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四、健全制度,完善社区教育保障体系
社区教育保障体系的完善,首先在于建立多渠道筹措社区教育经费的机制,这一点,上文已有论述。其次,重新划定政府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职能作用,改变对社区教育的控制模式,也是社区教育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政府不再是社区教育的唯一投资者,它的职能更重要的体现在能否发挥其调控功能,引导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如何完善机制,建立相应的法规、制度,对社区教育进行监控,从而保证社区教育的质量等方面。尤其是社区教育中的一些有偿教育项目收费的合理性、社区中弱势群体和贫困居民的教育公平等问题,应引起政府特别关注,并通过行政手段尽可能予以调节。政府还要对社区教育实体的办学资格和教育质量进行审查和评估,并把审查评估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起社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而构建成熟的社区教育体系,促进社区教育事业健康长久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把教育和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教育正在从被动地适应经济发展走向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内外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不应该让城市社区教育孤立存在,社区教育应积极主动地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接,一方面创新机制,多方面筹措资金发展社区教育,另一方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学习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这是完善社区教育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立.汉正街社区教育实践的启示[J].江汉大学学报,2000.02.
[2] 夏鲁惠.农村社区学院发展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07.
[3] 郭瑞芳,周振朝.山西省城市社区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2.
1、经济衰退积蓄了足够的购买力,正等待爆发
自2008年底以来,因客户预算紧缩,许多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均急剧下降,但这只是暂时的,客户方紧缩预算的过程实际上是在积蓄购买力,现在正在等待最佳时机出手,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客户的购买冲动可能在2011年爆发。对IT部门而言,业务增长往往依赖于新的技术,但IT资源的增加不可能那么迅速,高级IT管理人员现在可能已经在思考,如何用最少的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焦急的CEO提出的要求。
2、节约成本的技术仍然最受欢迎
在经济衰退前,虚拟化就被视作是节省成本的最佳技术,在经历了经济衰退过后,虚拟化更应该受到热捧。一年前,Gartner通过针对CIO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虚拟化是2010年最受欢迎的技术,我认为2011年它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其次是云计算,软件即服务,再其次就是商业分析软件。在Computerworld的“展望2011”调查中,受访者表示,云计算是最言过其实的技术,但他们也表示云计算是2011年最有前途技术的第二名,这是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但事实就是这样,云计算拥有比虚拟化更节省成本的潜力,但现在还不是它的黄金时间,其次,节省成本并不是云计算的主要优势,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快速准备好服务器和存储容量。
3、移动业务开始暴涨
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这一点,但对IT部门而言,伴随移动计算将引入更多的管理,支持和安全方面的挑战,大量的雇员将会把个人移动设备带入工作岗位,一些敏感文档和电子邮件将会逐渐在这些个人设备上驻留,平板电脑在2010年受到极大的欢迎,据粗略统计,今年大约有30款平板电脑上市,它们以便宜的价格吸引了许多人购买,明年这一趋势会继续上升,因此移动业务将会呈爆炸式增长。
4、使用软件的方式正在迅速发生变化
公共云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认可,特别是在移动计算领域,很快我们的工作方式可能就是发生大的变化,当你用平板电脑连接到数据中心、私有云或混合云使用其中的企业数据时,你已经在使用一个变革性的技术了。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做着各种努力,以解放长期呆在办公桌前的知识型人才,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不需要全天候呆在办公桌前就可以建立起近实时的沟通环境,企业专有应用程序的作用将会逐渐减弱,企业LAN最终会完全融入到无边界的Internet,企业员工将可以随时随地用任何设备开展工作。
5、企业2.0技术方兴未艾
众包信息(Web 2.0对企业的真正价值)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一切从头开始的简单方法,但众包不是一种技术,更像是一种企业策略。围绕Web 2.0大肆宣传的技术正在走下坡路,企业使用这些工具不会被认为是2011年的主要趋势。
标签:IT技术发展分析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指出,2007年,中国软件产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软件服务与系统集成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占软件销售收入总量的50%左右点。软件外包业务不断增加,超过全国软件出口的1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软件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水平都在不断提高。
软件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软件人才的需求,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达20万,这个需求将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因此未来5年合格软件人才的需求将远大于供给,而这一人才缺口将从现在的约15万发展到2005年的约42。5万。所以,尽管在各大IT培训机构的努力下,我国具备软件开发技能的人越来越多,但与软件行业的发展速度相比,软件人才显然仍存在较大缺口。
薪资高低两极分化
据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在IT行业中,月薪上万元的,占有较小的比例;月薪在5000-8000元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14。3%,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1。25%,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8。7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5。6%;月薪在3000-5000元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9。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6。8%,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6。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7%;月薪范围在3000元以下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4。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26。7%,计算机软件行业占35。3%,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33。2%。
针对IT人才就业和薪资情况,在采访中,美国EMC公司华南区总经理易国祥就表示,2007年对于IT专业人员来说,竞争将更加激烈,一是高位置、高工资的职位将越来越少,同时还要求有丰富的经验和对各个行业的认知度;二是一些品牌成熟的公司,更讲究的是团队精神,而并不是更看重某一个Sales的销售能力,工资普遍不高。所以,2007年IT人要么去竞争更高的职位或者高工资,要么就做一个工资相对较低的普通Sales。另外,IT技术人员的分工则会越来越细,要求也会越来越专。
相反,2008年出来的一些IT就业亮点,如需求旺盛的网络安全人才、游戏人才、软件测试工程师、研究人员等,薪资会相对较高。就拿网络游戏人才来说,最为缺乏的游戏设计、开发与编程人员,只要具备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掌握C或C++编程,熟悉Win32/VC++开发平台或Lunix/Unix开发平台;熟悉TCP/IP、Socket编程或MySQL、Oracle数据库;有良好的面向对象设计、分析能力、规范的编程风格;有个人作品和良好英文技术资料阅读能力者优先。这类人员月薪一般都有万元以上,属于“金领”一族。此外,游戏策划人员、美工等也是热销的职位。有经验的策划人月薪也能达到上万元,而资深的美工如果设计的速度和质量俱佳,最高月薪能达到2-3万元,而一般美工月薪维持在4000-5000元。
常言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IT行业作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其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在就业形势利好,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下,要想成为一个IT人,每一个求职者就只有凭自身的学识和能力了。
五部委报告:IT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中国计算机报讯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日前联合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
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施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运用,比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但我国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中,目前的软件营业收入是十年前的25倍,预计到2005年软件产业的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
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6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其中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
根据国际经验,软件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行业,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但国内学历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万人。
IT行业收入情况
本次调查数据是从2004年5月1日到2005年1月18日通过互联网收集的,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北京(26%)、上海(17%)、深圳(6%)、广州(5%)以及天津等城市。统计结果显示,IT业(包括电子微电子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通讯电信业和计算机业)的平均年薪为48337元。
从具体职位看,IT业各职位的年薪均值同样颇具领先优势,属高薪行业。以项目管理职位为例,IT业年薪均值比总体年薪均值高出了27.72%;工厂管理职位则高出了23.48%。
上海、深圳、北京是IT高薪城市。其中上海IT业薪水水平最高,年薪均值达到了58907元,深圳紧随其后,为58886元,北京第三,为55608元。接着依次为杭州、成都、南京、广州、苏州等地。
技术、管理高薪对垒项目管理收入最高
在IT业的各主要职位年薪排名中,技术、管理类职位高薪对垒,其中项目管理最高,其次是经营管理类和研发类。
排名居前10位的职位薪资状况下表,表格同时还列出了IT业与各行业总体薪资状况相比较的情况。
学历经验决定薪资MBA平均年薪近9万
学历与经验是决定IT人薪情的两大因素。学历上看,基本符合学历越高年薪均值越高的趋势,MBA薪资均值达到了88721元,逼近9万元,超过博士位居首位;博士其次,为83341元;从第三位开始依次是硕士77580元;本科53361元;大专33727元;大专以下20697元。
从工作经验看,同样符合薪水与经验积累成正比的原则,工作3年和5年也分别能实现薪水的一个飞跃。工作1年者平均年薪为36380元;3年者为53987元;5年者达到了69300元;10-15年可以达到74074元。
另外,目前国内IT企业的薪资水平与外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外企工作的中国雇员的薪酬仍是业内高薪标志。但与最初进入中国不同的是,目前国外IT公司已经比较了解中国的薪酬水平,薪酬给予趋于理性。同样的,中国IT企业的国际化脚步已经加快,在薪酬方面,也在逐渐向国际公司看齐。目前两者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今年薪资小幅增长研发职位涨势较好
就目前状况看,无论国内环境,还是国际趋势,对IT人才的需求都呈现增长趋势,但中华英才网(ChinaHR.com)职业专家分析认为,IT业的总体薪资预计年内不会出现大幅提升,增长幅度将在10%-15%左右。
由于研发人才短缺凸现,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纷纷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预计研发类及技术类人员的薪酬将超过项目管理类人员,一名高级软件工程师的年薪将在11万元左右;另外,受IC芯片产业发展的拉动,系统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的薪酬也将有所增长,未来这一领域的资深技术人才的身价也将飙升;互联网的复苏则同样使其从业人员的薪资迎来回暖。
行业发展催生新机新岗位有高薪优势
行业变化可以为职场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IT业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因此也不断地为业内人士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3G、芯片、互联网、游戏等已成为2005年IT职场上的关键词,蕴藏者大量的职场机会。此外,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引发新的工作岗位产生,但由于人才短缺,这些岗位也成为高薪聚集地。目前,游戏技术人员、支付平台产品策划、邮箱产品运营人员、竞价BD经理、即时通讯产品高级技术人员、无线业务媒介策划人员等新兴职位的薪情均十分红火。以游戏技术人员为例,目前游戏产业人才缺口高达60万,一名游戏公司市场经理的年薪已达到26万,而一名优秀的游戏设计师的年薪在30万元左右。
另据中华英才网统计数据,今年IT兼职市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6%,市场极为火爆。目前IT业对兼职人才的需求已经占到整个兼职市场的25%左右,雄居兼职需求第一把交椅。而由于兼职一般以短期的项目工作等形式出现,IT兼职从业人员的薪水也水涨船高。
虽然2005年IT就业形势一片大好,但薪资水平较去年却不会出现明显的增长。总体来说,在IT行业中,有很多细分的行业,而不同的细分行业,其薪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呈现出高低两极分化,冷热不均的状态。
据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在IT行业中,月薪上万元的,占有较小的比例;月薪在5000-8000元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14。3%,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1。25%,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8。7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5。6%;月薪在3000-5000元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9。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6。8%,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6。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7%;月薪范围在3000元以下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4。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26。7%,计算机软件行业占35。3%,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33。2%。
相反,前几年的IT就业亮点,如需求旺盛的网络安全人才、游戏人才、软件测试工程师、研究人员等,薪资会相对较高。就拿网络游戏人才来说,最为缺乏的游戏设计、开发与编程人员,只要具备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掌握C或C++编程,熟悉Win32/VC++开发平台或Lunix/Unix开发平台;熟悉TCP/IP、Socket编程或MySQL、Oracle数据库;有良好的面向对象设计、分析能力、规范的编程风格;有个人作品和良好英文技术资料阅读能力者优先。这类人员月薪一般都有万元以上,属于“金领”一族。此外,游戏策划人员、美工等也是热销的职位。有经验的策划人月薪也能达到上万元,而资深的美工如果设计的速度和质量俱佳,最高月薪能达到2-3万元,而一般美工月薪维持在4000-5000元。(编选:
来源:中国青年网)
《关于2010-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系列研究报告定制的通知》
依托拥有的100余位国内知名专业分析师、特约研究员,以及院校专家教授、知名企业CEO、顶尖实战专家,每年度编制近百份电商主题研究报告,并接受企业定制各项报告,承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与企业委托的课题研究、项目申报等专业研究工作,并拥有领先的电子商务行业数据监测系统来实现对行业运行的数据监测、分析。
作为国内专业电子商务研究机构,包括B2B领域的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中国制造网、慧聪网、环球资源、金银岛、一达通、敦煌网等企业;B2C领域的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亚马逊、新蛋中国、红孩子、凡客诚品(VANCL)、麦考林(麦网)、库巴购物网、苏宁易购、淘宝网、拍拍网、eBay易趣网、乐酷天、百度有啊、乐淘网、银泰网、珂兰钻石网等;支付领域的支付宝、财付通、环迅支付、百付宝、银联电子支付、快钱、易宝支付等;还有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中科聚盟、新网互联、汇海科技、亿美软通、天下互联、新网互联、用友伟库等,以及团购领域的拉手网、美团网、F团、窝窝团、阿丫团、24券、爱帮网、糯米网、腾讯“QQ”团、酷团网、大众点评网、淘宝“聚划算”等电子商务各领域典型企业,均为中心的重点研究与监测对象。
1.1货运需求变化
铁路货运长久以来依托大宗货物运输市场。大宗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历来是铁路货运的强项,目前在铁路承运的货物中,能源、冶炼、建材等大宗物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仅钢煤木油四大类能源、原材料物资就占铁路货运总量的3/4,其中煤炭运输已经达到铁路货运量的二分之一,全国煤炭产量的六成以上由铁路调运。大宗物资的货运需求将持续旺盛,也为铁路货运的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大宗货物运输有如下特点:
(1)运量大、运距长
一般说来包括在大宗货物运输范畴内的煤炭、钢铁、石油等均是运输需求量大、运距长的货物,这类货物通常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相距距离长,跨越不同的地理区域,同时生产量及需求量都较大。
(2)货源相对稳定
大宗货物需求长期稳定在一定的浮动范围内,如煤炭生产企业及消费地点在十年范围内的波动及变化并不明显,对于运输计划性很强的铁路运输而言,这种稳定性带来了运输组织上的便利。
(3)集疏运环节联系紧密
由于大宗货物自身的特点,单独依靠铁路进行包括集运、疏解在内的整体运输过程困难很大,其中一般需要依托公路、地方铁路、厂企自备线、港口等各个环节进行集疏运的整体协调。由于铁路货物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费低、路网分布广等特点,煤炭、石油、矿石、钢铁等大宗物资运输普遍采用铁路运输,过去二十年内因线路能力限制,国铁逐步增开直达列车、取消摘挂及小运转列车,间接放弃了中短途货运市场及小批量的零担货运市场。随着经济发展转型,201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一季度全社会共完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为98.7亿吨和4105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9%和6.3%。其中,铁路货运量、周转量下降1.1%、1.3%。近期出现铁路运量持续下降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是由于铁路长期固守大宗货物运输,忽略、放弃了中短途运输及零担货物运输,而这两部分市场被公路运输占据后中小货源的汇集过程也导向了公路运输,同时铁路运输受计划性制约,运输灵活性较差,部分高附加值货物转向航空运输,铁路没有抓住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机遇。未来一段时期内大宗货物运输仍可能处在需求低点,快递物流业需求增长迅猛,货物运输市场对实效及运输准时性的需求将逐步提高。
1.2客运需求变化
我国铁路在中长途旅客运输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旅客对于出行便捷度及送达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铁路中短途运输市场受到公路运输的极大冲击,中长途客运市场受到航空发展的挤压。旅客对出行需求的要求考虑旅行时间、旅行舒适度、旅行时段、旅行成本等四方面:
(1)旅行时间
除观光旅行外,通常旅客对于旅行时间的要求越短越好。狭义的旅行时间为乘坐某种交通工具的运行时间,广义的旅行时间包括乘坐交通工具、进站候车/候机、不同交通工具之间中转时间。对于高端旅客,对旅行时间的敏感度已经超过对旅行成本的敏感度,乘客要求在经济可承受范围内尽量缩短旅行时间,时间成本将越发高涨。
(2)旅行舒适度
乘客对旅行舒适度的需求体现在对出行坐席选择的上,对普速列车而言,中长途旅客越来越多的选择卧铺旅行,大部分客流较好的中长途旅客列车卧铺销售情况远好于硬座,高铁由于旅行时间较短,二等座仍是旅行出行的首选,但已有部分商务旅客选择价格较高的一等、特等坐席,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促使乘客选择舒适度更好的出行方式及席位。
旅行时段
在运输市场发展初期,由于运力资源的限制,旅客对出行时段的选择较少,旅客出行首先要求能走得了,再根据车次、航班的出发时间安排自身行程。运输资源的丰富使得乘客在出行时段上的选择增多,城际客流可能选择早晚出行高峰期出行,以期充分利用一天内的时间,运距稍长的乘客可能选择傍晚出行,清晨到达的“夕发朝至”时间段出行。
(4)旅行成本
对收入较低的旅客而言,出行成本对出行决策的影响是排在首位的,国民收入的增长会影响到出行成本对于旅客出行选择的决策影响。随着收入增长,旅行成本对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影响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二、铁路运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1铁路货运发展趋势
大宗货物发送量的下降以及物流业的持续发展,铁路部门为保持自身市场份额、拓展新的运输市场应做出相应的应对。2013年6月份,铁路总公司推出了以“实货制”为核心的货运体制改革,迈开了货运改革的第一步,标志着铁路货运组织从计划性向市场性的转变。针对运输市场的变化,未来铁路货运组织应朝着巩固重点客户、恢复零担承运、积极开展快捷运输的方向发展。
(1)巩固重点客户
对货源长期稳定的重点客户,与其积极沟通,做好运输计划,巩固大客户群体,构建铁路货源的主要框架。
(2)恢复零担承运
因为既有线能力长期紧张,铁道部逐渐减少了零担货物的承运,摘挂列车的开行也逐渐取消。随着客运专线的投入使用,既有线能力得到部分释放,而且铁路货物承运量的下降使得线路及站场能力有所虚糜,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恢复零担货物的承运及摘挂列车的开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货物发送量,扩大货运市场范围。
(3)积极开展快捷运输
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业的兴起使得物流快递行业有了迅猛的发展,新时期物流快递对运输方式的需求是快速并且尽可能准时,传统货物列车组织方式受到铁路运输计划性、通过能力、站场能力等的限制,很难满足物流快递业的需求,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承担了绝大部分快递物流的输送工作,在客运专线成网运营、既有线能力得到释放、线路及装备条件不断强化的情况下,利用高速铁路区间确认列车的开行以及既有线开行特快行包专列承接快递物流业务,能有效利用铁路设备能力,扩大运输服务市场范围,在铁路货运量下降期是对铁路货运市场的扩展与补充。
2.2铁路客运发展趋势
未来高速铁路成网运营后,我国将基本形成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为骨干、既有线及高标准客货混跑线路为补充的快速客运网络,旅客对于安全、便捷、快速、正点的需求将促使铁路客运更加面向市场,突出重点,形成品牌。高速铁路面向高层次客流、商务客流,普速列车面对中低层次客流,在合理运行距离内继续推广夕发朝至列车等。综合考虑,新时期内铁路客运发展应朝向品牌化、差异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1)品牌化
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品牌效应愈发明显的社会,作为企业,铁路部门也应树立自身独特的服务品牌,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客流选择铁路作为出行方式。品牌的树立应突出自身特色,明确服务目标及群体。在深度挖掘中国高速铁路(CRH)的品牌效应基础上,积极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假日列车品牌、夕发朝至品牌等运输品牌,积极拓展以商务客流为主的高铁高端客流群体,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推广品牌影响力,扩大品牌知名度。
(2)差异化
针对同一线路上不同等级列车采取差异化运费,旅速高、硬件设施好的列车应与旅速低、硬件设施差的列车采取差异化收费策略,逐步将原有的固定运费率向浮动运费率转变,以便更加合理的利用运输资源,增加运输收入。
(3)精细化
努力提高旅客列车正点率,在保证设备运用效率的前提下减轻主要客运站候车人员压力,针对客流量交大的车站逐步有计划的进行改造,明确信息提示牌、问讯处等信息咨询处所及职责;若采取浮动票价制需对现有售票系统进行完善,以便乘客能够明确余票及票价信息,合理安排行程。铁路客运改革是一个面对市场化的复杂过程,铁路作为一个承担部分公益性运输的企业,过分强调市场化、利益主体虽然有利于自身发展,但会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在此过程中需针对市场需求及客流构成进行完善的调研分析,合理制定运输策略、完善铁路运输部门与旅客及社会的信息共享平台,使我国的铁路客运网络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安全、便捷、载运量大的优势,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
三、总结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工程;发展趋势
1环境工程的发展现状
环境工程最早出现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6],经过五六十年的发展,全球环保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由于我国工业起步较晚,导致我国环境工程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技术、从业人员数量、产业规模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7],三废的治理工程为环境工程的主要发展要素,我国废水方向技术逐步完善,规模也大于其他方向,废气的处理和污泥的处置是这些年的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的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环保行业被赋予“绿色产业”的称号,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环境工程正处于蓬勃发展黄金时期。
2环境工程发展趋势
2.1工艺和行业智能化水平提高
大数据推动环境工程向着智能化发展,在水处理和废气处理等以后的发展工程中,智能化将贯穿其中,在废水处理方面,集成工艺监控,设备管理、报表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的智能化系统被不断开发和优化,在传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大量的生产数据对生产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管理者提供据测支持的系统平台[8-10]。在废水和废气运维的过程中,建立科学化、可视化、标准化管理平台,加强公司对设施的管控力度,提升了公司的科学决策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有助于行业实现节能、环保、降耗的目标。
2.2多元化拓展
大数据在环境工程的应用中,更多学科和技术融入其中,环境工程得到不断升华,其内涵被赋予新的时代需求,产业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长久不衰,环境工程在新时代的引领下将走的更远。环境治理主要靠政府管控,现如今,大数据能够整合社会多方资源,开辟和衍生新的领域,如在线监测、溯源技术、数学模型、生态预警等渐露铮角。先进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环保大数据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完成[11-12]。
2.3多维化管理、统筹环境要素协调高效发展
环保在大数据的协助下,将政府、企业、公众紧密结合在一起,之前,由于行业割据及壁垒的存在,信息化往往无法发挥其引领作用,大数据的发展为环境工程的管理带来了更多可能,在多维化的管理和监督模式下,政府部门之间分工和配合更明确,为企业和公众打造监管、监控、服务、信息公开平台;公众从政府平台了解到周边环境质量和企业排污情况,及时获得环境预警信息,通过政府平台或微信等app举报环境污染事件[13];企业建立二级平台,实时掌握企业内部环境动态,上传数据至政府管理平台,互动互助,促使企业安全稳步发展。大数据促使环境工程更加便利化和高效化,统筹环境要素协调高效发展,全社会参与的环境工程管理将更加科学,推动我国环保产业迈向新的台阶。
2.4国家政策提速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环保投资力度逐年加大,促使环境工程稳步增长,多年的环境攻坚战下,我国生态环境并未明显改善,从十三五规划来看,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尤为可见,较十二五规划而言,扶持力度大大增加,大气十条、水十条、海绵城市等政策出台助力环境工程的同时,国家实行大数据战略,对互联网大力发展,在环境工程和大数据的共同发展中,利用两者之间的共性,以大数据技术为辅,相互协调,环境工程将得到更加完善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