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现代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现代;后现代;儿童;儿童观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2-0001-03
后现论的首要特点是认可世界的多样性。它了现代论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念,如统一性和普遍性等。如果说自由、平等、博爱是现代论的代名词,那么自由、多元、包容则成为后现论的惯用语。后现论认可,甚至欢迎不确定性、复杂性、主观性和多样性的参与。从后现论的观点看,儿童总是存在于和他人的相互关系之中,并总是处在特定的情境之中,不存在诸如儿童或儿童期这样的基本状态等着我们去发现和确定。后现论对儿童与儿童期的解释建构了多样化的儿童与儿童期。例如,我们不再是等着科学研究去证实儿童是什么,而是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立场去解释儿童的意义。
洛克将儿童看作是知识、个性与文化的再生产者,将儿童解释成白板一样的新生命的开始;卢梭认为儿童处在黄金一般的年龄,天真无知,成人有义务为他们构建一个有保障的连续、安全的环境;皮亚杰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自然的存在体,儿童的发展序列和速度听从生物成长规律的决定。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儿童期是针对儿童并由儿童进行的一种社会性建构,儿童是知识、个性、文化的共同建构者。作为一种社会性建构的产物,儿童期总是随着时间、地点、文化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涵,并会随着阶层、性别和其他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既没有所谓的自然的儿童,也没有普遍的儿童,而只有多样的儿童与儿童期。
一、基于传统理论的儿童发展研究存在缺陷
后现论提倡的多样化儿童观在如何优化儿童的发展,如何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如何为特定年龄段儿童提供适当的保护等问题上还无法达成共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目前许多来自欧美的研究试图依据西方社会的儿童观,探寻适合全世界儿童的发展轨迹,这无疑是不现实的。这些研究虽然提供了相当多的有关儿童发展的数据,但是并没有解答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以及儿童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问题。这些基于传统理论的研究在儿童发展研究领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1.盲目认为儿童期存在一个普遍的发展过程
这种观点认为儿童发展存在一种自然的顺序和法则,它决定了儿童成长成熟的过程。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儿童发展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如家庭氛围、兄弟姐妹的年龄、社会文化、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周围的环境等。
2.错误推崇儿童无能论
这种观点假设儿童的状态是不成熟的,以被动、依赖为特征,缺乏理性和能力,缺少社会归属感。一些基于儿童无能论的发展社会学理论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成人都是对的,儿童则是错的,成人应该保护儿童,反对儿童过早进入成人世界。
3.笼统归纳儿童发展的普遍目标
有关儿童发展的传统理论认为,儿童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让儿童在个人、社会和政治方面获得自由、独立和自足。此外,理性思维的获得也是儿童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然而,这些目标并不具有普遍性。在某种程度上说,儿童发展的目标是由所处社会的具体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决定的,是不断变化的,尚无法应用某种普遍标准进行统一。
4.过分渲染发展常态范围的临界作用
承认发展具有不变的阶段过程的理论流派都认为,每一种与已经建立的发展常态不一致的行为就是一种异常表现。这种假设的应用已经影响了上百万儿童的发展,许多儿童被贴上了“问题标签”,能力发展缓慢,或者出现发展偏差。
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一种理论构想,把儿童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文化过程,把儿童期看作是特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明确了儿童所处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由文化决定的传统习俗和养育实践等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儿童发展应该主要是一种社会性概念,而非生物性概念。然而,我们也不能据此完全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虽然儿童个体之间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仍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在基于生物因素的儿童身体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普遍性,例如儿童的骨骼、肌肉生长等。
二、后现代儿童观对传统理论的颠覆
1.了解儿童的新视角
后现论提倡对儿童和儿童期作多样化理解,颠覆了传统理论,为儿童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在进行跨文化比较时,儿童行为的多样化表现尤其明显。后现论认为,我们不应该把儿童看作是一个同质的群体,性别、身体状态、社会起源、文化、种族等因素都不可避免地会与年龄一起对儿童的生活及其能力发展产生影响。
在比较了美国、危地马拉、印度和土耳其儿童的早期生活条件之后,Rogoff发现,尽管由父母实施的引导儿童参与日常活动的过程是普遍的,但各个国家儿童的行为表现仍然受文化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显著差异。在那些排斥儿童参与成人活动的社会中,成人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管理儿童的活动和兴趣;而在那些欢迎儿童融入成人环境的社会中,儿童会主动用成人的活动来鉴定自己的动机,并且会以成人为榜样,观察和模仿成人的技能。所以,与其过分渲染儿童发展的适宜年龄范围,不如采取有效措施尊重、保护和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
在为儿童创建适宜发展需要的环境方面,世界各国所作的努力还远远不够。适宜儿童发展的环境一方面要能够让儿童的天赋得到最大程度的施展,另一方面又要让儿童在家庭、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当地社区和政府机构里获得对其参与和决定自身事务的能力的尊重。因此,我们需要挑战传统儿童观,全面了解《儿童权利公约》,让儿童参与到文化变革的立法和实践中来,使儿童的能力和儿童对社会的潜在贡献获得认可。
2.颠覆传统质量标准
早期儿童服务质量是一个已经建立的概念,它具有主观性,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观、信念和兴趣建立的。这种质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者的眼睛,并非一种客观、普遍的现实存在(Pence & Moss,1994)。
我们质疑任何教育质量标准的全球可行性,这种标准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种让世界趋于统一的危险,即为全世界开出一张优质教育的标准化处方。实际上,优质教育存在多种潜在的质量标准,每一种标准都与对优质教育目标和功能的信念紧密相关。这些信念又是由文化形态、个人价值观、个人对儿童期的理解方式等决定的(Woodhead,1996)。
儿童怎样看待生活世界?在我们看来,儿童总是在全身心地创造着,像艺术家一样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描绘世界,而所描绘的东西又不总是现实的客观反映。儿童向成人提出的一些看似奇怪的问题并不是他们一时的想法,而是他们试图与自己的经验保持一致的结果,是他们试图用已知的和可理解的要素来描绘世界的结果。儿童有自己的逻辑,而且大多数学前儿童更相信自己的逻辑和据此建构的世界。对他们来说,世界就是一份有价值的资产。很多成人因为童年时失去了这样的世界,所以他们今天生活在各种想法互相冲突的世界里,失去了自我。
儿童的思维能力远远超过其表面上表现出来的能力,他们用一种原始的方式掌握着几乎所有的科学概念。后现论提醒我们,当我们轻易地认为儿童还不能做某件事情时,或许我们应该仔细思考一下,是否我们自己还没有真正理解这件事,是否我们以为是事实的东西在儿童眼中却并非如此。我们必须弄清楚,我们是已经进入了儿童的世界,还是仍然处在成人的世界里而自以为很理解儿童。认知理论研究已经证明,儿童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的世界和他们的思维方式有许多独有的特征。
儿童全身心关注当前的现实。儿童是生活在当前的,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和知觉去理解当前的一切。这使得儿童能够与世界保持对话,可以随时通过探索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儿童努力探寻世界的意义。儿童有一种潜在的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并且愿意赋予他们遇到的各种事实和现象以不同的意义。这种意义与成人赋予的意义很可能有所不同,但并不表示儿童自己赋予的意义就是不正确的或者是没有理由的。
儿童通过填空的方式创造理论。由于我们给予儿童的有关世界的解释常常是不完整的,儿童常常会创造性地进行填空,企图创造一个与他们的知识和想法相匹配的完整世界。
儿童对情境具有依赖性。儿童主要是基于事实发生的情境和各种条件赋予特定事实一定的意义。这种依赖性常常使儿童对特定的条件比成人更敏感。
儿童用“故事”划分世界。儿童认识事物时对情境的依赖性同样影响了他们的分类方式。儿童通常不是按照不同的类别划分事物的,而是将应该分类的物体组合成一个个“故事”,用“故事”的分类方式认识世界。
儿童推崇整体优先原则。儿童很强调整体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意义是通过整体图片赋予的。例如,儿童首先会注意到物体的表面和体积,然后才会注意到线条;儿童会先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 然后才开始理解单个词语。
对儿童来说,词语是十分重要的。儿童常常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现实。我们甚至可以说,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区分原因和结果,他们可以理解数量概念和其他科学概念,即使这是一种原始的和未发展的方式。儿童用他们的奇思妙想认识和改造世界,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Interpreting the Concept of the Child: A Postmodernist Perspective
Sra. Selma Simonstein, OMEP World President
(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Chile)
关键词:分离焦虑 家庭因素 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228-02
众所周知,焦虑是在人类成长和生活中最常面对的一种心理状态。伴随着年龄的成长、环境的变化,我们常常会感到不安、恐慌、不知所措,而这些负面情绪,就是焦虑。“美国精神病联合会给焦虑定义为‘由紧张的烦躁不安或身体症状所伴随的,对未来危险和不幸的忧虑预期,[1]。而对于儿童来说,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与父母分离、处于陌生环境中,过多的陌生人都会让儿童产生焦虑的情绪。而分离焦虑应该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最早也是最频繁的一种焦虑情况。它通常出现在与父母分离或与所爱和依赖的人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的情况下。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2]许多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了,3~5岁儿童在他们成长中经历着最强烈的分离焦虑”。[3]而现代城市儿童由于缺少同伴,大多数的婴幼儿时期都闷在家中与父母或者是保姆生活在一起,在进入托儿所或者是幼儿园的初期,分离焦虑情况更为明显。儿童产生分离焦虑除了自身因素之外,与原生家庭、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方式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关联。一般来说,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家庭因素是现代城市儿童出现分离焦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时常可以在每个学期初期小朋友入园的时候看见很多孩子哭闹,抱着父母不撒手,甚至用绝食来表达激烈抗议的现象;同时,我们也会听见一些父母反馈孩子不愿去上幼儿园,或者渐渐不爱说话等反常现象。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理论,这是由于“儿童见生人而惊退,乃因为他习惯于……因此希望着……一个亲爱而相熟的面孔,主要是母亲。他既感失望,便一变而成惊骇……他的力比多,既无可消耗,那时又不能久储不用,就变成惊骇而得以发泄了。这个情境乃是儿童焦虑的原型,是出生时与母亲分离的原始焦虑的条件的复现。”[4]上述理论固然是在说明婴儿时期儿童分离焦虑的主要发展过程,但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儿童进入幼儿园的初期阶段,他的焦虑来源主要是由于和长期的陪伴者(包括父母、保姆等)分开,并且进入新的环境,面对许多生人所产生的。而包括霍妮、艾里克森等心理学家都曾分析过这种心理焦虑与父母或者说原生家庭环境之间的联系。我们通常认为,在城市长大的学龄前的儿童由于缺少同伴,缺少足够的社会活动,甚至有部分缺少父母的关爱,主要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扶养,这样的孩子对家庭会有更为明显的依恋情绪,在进入幼儿园的初期会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现象,这种现象与孩子的教养方式、父母关系、父母情绪、突发事件等多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1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是3岁之前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场所,家庭成员也是影响甚至觉得孩子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所谓的家庭教养方式,在普遍意义上值得就是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抚养中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5]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身体的成长和情绪的控制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可以得出,儿童环境控制力和分离焦虑情绪的强弱都和家庭教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常意义上,人们普遍认为在城市长大的孩子,特别是那些父母亲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对于分离焦虑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是事实上,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这样的假设并不成立。许多城市中长大的孩子,由于父母亲忙于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和照看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小事宜,很多都是由祖父母进行照看,这也造成了许多体现两种民主和专制的极端案例。
1.1 过于溺爱
有部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由祖父母或者保姆进行照看,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关心孩子,而祖父母在照看过程中又采取了较为溺爱的方式,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而父母难得回到家中,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也大多采取了溺爱、满足的方式。这样在溺爱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对于家庭的依赖心理更高。并且由于大多和祖父母一起玩乐,没有足够的同伴,常常对于陌生环境又不安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的情况比较普遍,容易过度自卑或者自傲,较难进行人际交往。因而在进入幼儿园初期,非常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况。在进入幼儿园以后,他们在家里一直保持着的中心地位丧失,容易出现失落感;而老师要照顾全班的同学,他们很难找到一个固定的人可以依赖,会出现不安的情绪;同时由于没有很多与同龄小朋友交往的经验,容易出现没有朋友,孤独无依,甚至被孤立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孩子的分离焦虑也就尤为明显。
1.2 过于严格
【关键词】传统;二人转;演出模式;唱腔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057-01
二人转本身就是多种戏曲结合的产物,因此它的唱腔也富有很大的杂交性,故而二人转素有“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说法。传统的二人转唱腔比较多,早在前,二人转的唱腔是比较丰富的,建国前国家也曾先后对其进行过挖掘整理,但是由于的破坏,致使许多经典的地方戏文化被焚毁殆尽,由于对于艺人的打压,致使二人转陷入了十年的萎靡阶段。
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许多传统二人转的曲牌,是一些经历了的老艺人,以及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回忆和整理记录下来的。在如今的二人转唱腔中,已经很少能够听到原汁原味的传统特色了。结束后的一段时期,演员们还习惯于用“胡胡腔-大救驾-打枣-喇叭牌子”等类似的曲牌连接方式进行演唱,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但是由于现在的剧场给演员的时间是有限的,许多演员都放弃了这种传统模式,直接以“武嗨嗨”起头,一出戏三四个曲牌就能够完成。这也造成了传统二人转唱腔的局限性。在现在的舞台上,二人转常用的曲牌大体上有几十个:喇叭牌子、慢西城、西口韵、东北大鼓、西河大鼓、奉派大鼓、小翻车、锯大缸、老摔镜架、神调、武嗨嗨、文嗨嗨、抱板、红柳子、三节板、靠山调、纱巾扇、打牙牌、哭糜子、小悲调、大悲调、英雄悲、影调、茨山、下楼调、扯羊尾巴;评剧当中的二六板、协和音、十三嗨、评剧武嗨、评剧流水板、大口落子、评剧反调、评剧散板、评剧三墩等;黄梅戏中的巧儿交线、女驸马等;其他剧种中还有一些,比如柳琴、山东快书、吕剧、河南坠子、小放牛、波子、岗调等。
大体上,常用的二人转曲牌也就这些,我们再举一些不经常使用且经过老艺人整理、记录下来的曲牌,这类曲牌偶尔会有一些民间艺人演唱,但是能够得到推广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传统二人转的演出时间在日益缩短,演出地域在慢慢缩小。比如选自萨满当中的海南语、唐二主探臣的专调,谭香哭瓜调、腊梅花、佛调、拉君调等。
传统二人转发展到今天,其曲牌范围在不断缩小。举例来说,《天缘配》又名《张四姐临凡》,许多年轻的学员都会这个戏,但是真正能够唱全的、唱好的人少之又少。首先,大调门应该有,因为它是二人转的本源,其次是武嗨嗨,它担起了二人转八百斤的江山社稷。在剧情的演变上,我们知道有用“京东大鼓”表达崔文瑞穿着的;有用“黄梅戏”表现张四姐的地方;还有用“喇叭娃子”表达天宫盗宝的内容;对于张四姐哭南天门的情节,许多演员都删去了,这段并不是很长的天仙辙唱词,演员们有的用“英雄悲”加“红柳子”,也有人用“哭糜子”,甚至有人用“大悲调”,在表述四姐下天堂的时候,有这样十种曲牌,都是比较不错的选择:第一是“反西凉”、第二是“波子”、第三是“锯大缸”、第四是“老摔镜架”、第五是“武嗨嗨”、第六是“东北大鼓”、第七是“慢西城”、第八是“西河大鼓”、第九是“黄梅戏”、第十是“河南坠子”。这十种曲牌在此处用得较多的也就前五种,当故事接近尾声的时候,演员们都局限在“小翻车”上。事实证明,在一些演员的开拓和实验中,“大救驾”“抱板”“化蝶”等等的结尾都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当然一些演员还是坚持运用“小翻车”这样欢快的曲调作为正戏的结尾。
传统二人转的现代唱腔在今天的二人转舞台上有着两种并行的模式。第一是以吉林谱子戏为主的固定曲牌唱腔结构,最明显的是吉林省的谱子戏经典名作《包公断后》。另外一种是梁子戏的词、谱子戏的调,最明显的是小豆豆、赵小军演唱的《包公吊孝》,演员们从词到曲牌都完全照搬照抄去演绎。这两种模式事实上走的是一条相同的路子,是现代二人转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还有一种就是梁子戏的曲牌,不固定唱词,不固定唱腔,比较经典的剧目是《包公赔情》,大体上是一个人一个唱法,但是也有类似上述的同化现象,比如冯涛和温美玲演唱的《包公赔情》比较经典,许多学员也是从曲牌到唱词一句一句地学。
综上所述,传统二人转唱腔的现代模式显而易见:一是唱腔结构的单一,另外一种是谱子戏对传统二人转演唱形式的冲击,这两种并行的方式让传统二人转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窄,大有一种“闭关锁国”的趋势,如此的发展前景并不是很乐观的,由此可见传统二人转唱腔的现代模式出现了危机。
关键词 儿童;电子产品;视觉体验
中图分类号TN-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066-02
1视觉体验的概念
视觉体验是一种普遍而又特定的体验,是在“看”的基础上,通过某种特殊的抽象过程而生成的经验。这种经验表明,“看”,只是一种单纯的生理现象与感知活动,是客观性的叙述与记忆,对眼前事物进行表层的扫描。视觉是人类接触和感受世界最为直观的一种方式,儿童对于事物颜色、大小和外形等信心的感知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而再通过其他接触形成重量、体积等认知,最终产生多样化的认知,比如坚硬、柔软,比如美丽、丑陋等心理感觉,这些信息的得出都依托于视觉的作用,因而在感官体验中,视觉体验占据的比重极高。
2现代儿童电子产品中视觉体验要素的分类
2.1儿童电子产品的色彩视觉体验
色彩是会对人类感官形成巨大冲击的一种途径和形式,并且将会直接影响到人在情感和精神上的认知与取向。在儿童的世界中,色彩是他们认知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因而也对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儿童电子产品的设计的构成要素,色彩不仅在儿童电子产品设计中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魅力,色彩的选择和设计还直接关系着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因此,儿童电子产品设计应以儿童色彩体验需求为基准进行设计。
相对于其他的儿童产品,电子产品在人们脑海中总给人一种比较“冰冷”的感觉。因此,在设计上要打破这种成规,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组合形成多种新鲜的体验和感受,让儿童在接触的过程中产生好奇、新鲜、喜爱等情感,因此,产品色彩的设计,要符合儿童视觉体验的要求,以单纯简洁、明快完整、鲜艳柔和的配色进行儿童电子产品色彩设计。既做到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又使色调具有赏心悦目、和谐统一的效果,通过对儿童视觉体验理论的巧妙应用,在设计中向儿童传达美的感受和体验,将色彩对于儿童身心成长的积极作用完全发挥,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愉悦。
2.2儿童电子产品的形态视觉体验
外观是吸引消费者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是互相之间建立情感认知的重要桥梁,对于儿童来说,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不仅要能够吸引其兴趣和好奇心,拉近二者之间的关系,还要能够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作出迎合儿童和市场双重需求的优秀产品。因此,根据儿童形态视觉体验特点,在设计中以儿童的身心体验和感受为前提进行设计,将会使他们在使用的感受中获得身心上的双重享受与愉悦。
电子产品在造型选择上,要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他们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的能力还不够健全,对产品的具象形态比较敏感。一般来讲,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他们更需要简洁圆润的外形,或者活泼、或者可爱等不同风格和类型的外在形象能够吸引受视觉体验影响的儿童的心理焦点,在其身心成长阶段,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会使他们喜欢一些造型更加奇特或者具有特殊心理感受的造型。
产品形态上的趣味性也是吸引儿童视线,在互相之间建立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个外在形象充满趣味的设计远比一个普通的设计更能吸引孩子们。形态上的趣味设计并非是盲目的、孤立的,而是要建立在对产品特点深刻认知的基础上,以一些巧妙的趣味性设计来建立二者沟通的桥梁,引导儿童更好的去享受产品带来的趣味。美观大方的造型、独特新颖的结构,有利于儿童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儿童的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
2.3儿童电子产品的结构视觉体验
产品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的。在儿童电子产品设计时,既要使产品结构简洁,又要不失童趣,同时要符合儿童的体验要求。儿童电子产品内部结构通常由多个电子零件组合装配而成,结构设计是否合理非常关键。
在儿童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对电子产品的“易用性”因素。儿童由于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因操作不当、零部件太多、电子按钮分布密集等因素使产品外部结构损坏;或因注意力不集中、维持度不足等引起电子产品摔落,破坏内部结构。所以,在儿童电子产品设计时,应注重儿童电子产品结构合理性、设计紧密型、产品耐用性及使用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在儿童电子产品设计中尤为重要,在设计中降低操作的复杂度,降低不可预料因素造成的影响。儿童电子产品应利用外部机壳把尽可能多的带电部件围封起来,并且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以保证对儿童提供足够的安全隔离保护,要防止儿童自行打开产品机壳,避免儿童的手指或身体接触到带电件。
2.4儿童电子产品的材料视觉体验
产品形态的关键是材料,不同的材料拥有不同的特性,在设计中会展现出不同的魅力和品质,带给人丰富多彩的视觉和触觉体验。因此,材料的选择,要合理而巧妙,更好的获得人们的喜爱。材质的变化对带来视觉体验上的变化或者提升,这种体验与触觉和行为相结合,能够在感知的过程中获得多样的感官体验。儿童在经过一定阶段的触觉积累之后,很多触觉上的感触会抓化为视觉上的间接感受,在大脑中唤起对此种产品材料的感性记忆。儿童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在材料选择和外在处理方面要严格谨慎,避免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或损害。伴随着低碳、绿色、环保等设计理念的出现,儿童电子产品的设计也要遵循这些原则,多使用健康环保材料,开发出性能更为优越,且兼具时尚潮流等诸多元素的产品。根据产品概念、儿童心理特征,设计师应通过对不同质感绝缘材料的合理选用,增强产品的亲和力,调动儿童的视觉体验特点,提升其兴趣,让其能够更加充满乐趣和好奇心,在与电子产品的互动之间获得优质的享受与体验。
3结论
儿童获得视觉体验的载体是电子产品本身,针对儿童设计的电子产品要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其喜好才能够被接受,获得长久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儿童视觉体验对电子产品设计的色彩、形态、结构和材质都提出了特殊要求,要在充分迎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更好的诠释产品的性能和优势,利用多种元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成功在儿童电子产品设计中运用视觉体验理论。
参考文献
[1]邬烈炎.视觉体验[M].江苏:江苏美术出本社,2008.
[2]朱黎婧.与儿童心理发展相适应的产品形态认知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05:16.
关键词:儿童;电子产品;视觉;体验
1视觉体验的含义
视觉体验既是一种普遍的体验又是一种特定的体验,在眼睛看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抽象过程形成的体验过程我们通常说的看,是一种生理能力作为最简单的感知活动,是客观的对事物的记忆,是外在的一种扫描。视觉体验是人们接触社会感受世界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儿童的视觉体验,例如对事物的认知都是先以判断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进行感知,在通过其他的例如重量,体积等进行认知活动,当然全面的了解事物还有坚硬、美丽、柔软、丑陋等一些心理上的感觉,这些都可以依托视觉进行感官上的体验,视觉的体验相对其他感官占得比重最高。
2分析现代儿童的电子产品中体验学习的视觉要素分类
2.1儿童电子产品中的色彩视觉
色彩对人的感官冲击很大,也直接影响人的精神和认知取向,在儿童探索世界的阶段,色彩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儿童电子产品在设计时期一定要考虑产品色彩的要素,颜色对产品设计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对儿童的教育以及成长起到直接作用。所以,儿童电子产品在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儿童心理体验的需要为基准进行研发。一般我们印象中电子产品都是感觉比较冰冷的印象,所以在设计儿童电子产品的时候,考虑儿童发展阶段的特征必须打破这种成规,儿童电子产品在颜色搭配和色彩组合上一定要体现出使孩童感受的新鲜,通过接触电子产品产生喜爱、好奇等情感,所以设计电子产品的色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童视觉的体验,单纯且明快、完整且鲜明,进行合理的配色。既要能够使儿童身心健康又要赏心悦目,效果和谐统一。结合现代心理学孩子的视觉体验的相关理论,在设计中传达美的享受,爱的体验。将色彩运用到和谐能够让儿童健康成长,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得到快乐愉悦的感受。
2.2儿童电子产品中的形态视觉
产品的外观吸引力强是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外观形态也建立了较好的情感认知,对孩子来说,电子产品的设计在外观上一定有足以吸引的能力让儿童感到好奇和引起兴趣,拉近距离并且设计产品要充分考虑孩子身心发展特征,产品设计既要满足儿童心理需要又要满足市场的双重需求。所以根据儿童形态视觉的特点,电子产品在设计时优先考虑儿童的感受和体验,让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得以满足和感受愉悦。电子产品设计外形上要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样子,符合孩童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因为孩童时期的思维发展与成人不同,所以在产品形象要求上更为敏感,一般年龄较小的孩子对圆润的外形,简单的形象,活泼可爱的风格更为偏好,这也符合孩子当时的视觉体验的心理,在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满足其强烈好奇心的电子产品或者满足求知欲的产品加上特殊或心理感受的造型都能收到儿童的喜爱。产品设计的形态在吸引孩子视线的同时也建立了与孩子联系的一种方式,充满趣味性的电子产品能够让孩子身心得到满足,设计产品的形态来满足孩子的趣味心理不是单纯地盲目的而是要建立在能够吸引孩子产生对产品具有强烈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趣味性强的设计来建立,从而引导孩子喜欢和享受产品。外形美观且大方的造型,结构新颖别出新意,对孩子的审美和艺术培养都起到较好的作用,儿童接触较好外形的电子产品还能锻炼其形象和创造性思维。
2.3儿童电子产品中的结构视觉
产品设计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进行的,儿童电子产品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结构简单不失童趣,对孩子的体验式要求进行合理的满足,儿童电子产品通常含有多种电子零件而进行装配,一定要体现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根据孩子自身阶段特点,产品设计要容易操作,不要因为操作不当或者零件太多太复杂而造成产品结构损坏,或者根据孩子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产品结构设计要皮实耐用,设计紧凑,保证使用安全。尤其是结构的安全性,在设计产品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尽量将外观机身部分进行电子零件的围封,避免自行打开产品外壳,不要接触带电零件。
2.4儿童电子产品中的材料视觉
产品形态的关键是材料,不同的材料拥有不同的特性,在设计中会展现出不同的魅力和品质,带给人丰富多彩的视觉和触觉体验。因此,材料的选择,要合理而巧妙,更好的获得人们的喜爱。材质的变化对带来视觉体验上的变化或者提升,这种体验与触觉和行为相结合,能够在感知的过程中获得多样的感官体验。儿童在经过一定阶段的触觉积累之后,很多触觉上的感触会抓化为视觉上的间接感受,在大脑中唤起对此种产品材料的感性记忆。儿童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在材料选择和外在处理方面要严格谨慎,避免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或损害。伴随着低碳、绿色、环保等设计理念的出现,儿童电子产品的设计也要遵循这些原则,多使用健康环保材料,开发出性能更为优越,且兼具时尚潮流等诸多元素的产品。根据产品概念、儿童心理特征,设计师应通过对不同质感绝缘材料的合理选用,增强产品的亲和力,调动儿童的视觉体验特点,提升其兴趣,让其能够更加充满乐趣和好奇心,在与电子产品的互动之间获得优质的享受与体验。
3结论
电子产品的设计既要考虑儿童视觉体验,又要满足儿童健康身心发展的要求,产品设计得到孩子的认可和喜爱才能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产品的形态,结构,材质和色彩都要进行研究,充分迎合孩子生长规律,体现出产品设计的优越性能,通过多种元素相辅相成进而成功的将视觉理论运用到产品研发中。
作者:金煦阳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况燧媛.基于儿童认知特点的玩具包装视觉体验及设计[J].人民论坛.2015(33)
[2]彭国华,陈红娟,杨君顺.视觉体验与日用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15(02)
[3]战宁.童话般的视觉体验──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导视系统设计探析[J].装饰.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