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轼的古诗

苏轼的古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苏轼的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苏轼的古诗

苏轼的古诗范文第1篇

20世纪之初,科学家们认为人体内的所有控制信号都是由电沿着神经纤维传递的。后来贝利斯和斯塔林发现(称为激素的)化学信使和电信号一起引发身体器官发挥作用。这一令人吃惊的发现开创了医学的一个全新领域:内分泌学。它使生理学发生了重大变革,被称为有史以来与人体有关的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激素被发现并投入商业生产以后,在市场上一出现便被奉为灵丹妙药。肾上腺素(发现后的第一种激素)是20世纪第一种“一鸣惊人”的药物。其他的激素紧随其后。

激素是怎样发现的?

激素的发现要归功于贝利斯和斯塔林。然而我们必须把这份荣誉也分些给几年前实际上已经发现了第一种激素的人们,只不过他们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现的真正意义罢了。

1894年,经过一系列漫长的动物实验,英国生理学家爱德华・艾伯特・・谢弗表明:如果把从肾上腺中提取的液体注射到动物的血管中,血压会升高。他认为这一发现很有趣,但是并没有看到它的实际价值。1898年美国药理学家约翰・亚伯认识到了这种物质的药用价值,便开始研究它的来源和化学性质。他把这种液体中的关键化学成分分离出来,并命名为“肾上腺素”(EPINEPHRINE,来自于希腊语“肾之上”的意思,因为肾上腺就在肾的上面)。

两年后,日本企业家兼化学家高峰让吉在纽约成立实验室,制造纯水晶形式的合成肾上腺素,准备投入商业生产。1901年他成功了,因为这种天然的化学物品来自肾上腺,所以他把产品命名为“肾上腺素”。高峰让吉虽然认识到自己产品的商业价值,而且把产品名称和工艺都注册了专利,但是他忽略了找到一种化学物质通过血管把启动信息传递给器官的生物意义。

1902年,伦敦大学学院的两位教授开始研究消化液。一个是40岁的威廉・贝利斯,他的搭档是他的小舅子――34岁的厄恩斯特。

医学科学家们知道,食物一进入小肠胰腺就开始分泌消化液。但是那个时候,胰腺是怎么知道应该分泌消化液的呢?大家都认为是电信号沿着神经细胞发出的。贝利斯和斯塔林决定检验这一理论。

他们把一条实验用狗的通往胰腺的神经切断了。然而胰腺经刺激还能发挥功能。经过仔细检查,他们发现胃酸流到狗的小肠内膜时,那里就会分泌一种液体。这种液体(他们称之为分泌素)经血管流到胰腺,发出信号指示胰腺立即行动。

与高峰让吉不同,贝利斯和斯塔林马上就意识到这种情况非比寻常。以前信号都是沿神经纤维通过电传播,而这次却是通过身体用化学的方法传递。这是有记录的第一例。他们宣布了自己的发现,科学界赞叹不已,颇感兴奋。

贝利斯猜想还有很多这样的化学信使未被发现。他刚读到关于高峰让吉研究的报道,便意识到他分离出的是另一种化学信使,属于同一组。

苏轼的古诗范文第2篇

当下在中学生们身上,出现两个颇为引人关注的现象。第一,对古诗文的学习俨然成为了学生的“第二外语”的学习。学生对古诗文的文化认知和情感趋同随着网络时代的大踏步前进而大踏步后退。这一现象不仅是语文学习的悲哀,更是民族传统文化没落而带给我们的思考。由此带来更深远的影响是,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是止步难前。第二,古诗文的学习一般情况下,学生出于中考的考试要求,考试重点篇目、字词含义、文学常识等会有识记,其余则如走马观花,一过即忘。要激发兴趣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首先应正确认识古典诗文

古典诗文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心性形式、审美情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是我们民族母语的精美之本,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让学生诵读大量的古诗文,既可以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又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启迪智慧,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开展这项活动不仅使学生终身受益,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说是利在当今、功在千秋。人文素质乃是人的总体素质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熟读优秀的古诗文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途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激励和帮助学生完成大纲推荐的背诵任务,并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二、明确学习古诗文的重要作用

1.学习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

古诗名篇,以精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生活,抒感,学习古诗文,有利于增强美感,陶冶情操。经典诗文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凝聚着古代文人的智慧,折射着历史和哲理的光辉,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欣赏。现代的中学生学习积累古代诗文,不仅可以学习知识,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品位和修养。因此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让他们在诵读中理解诗句丰富的内涵,体味其中美好的情趣或深刻的思想感情。以《渔家傲·秋思》一词的教学为例。在这首词的上片,以寥寥几句就勾画出边塞秋季异样的美。当学生的想象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展现诗中描写的场景。在画面中突出光影的移动,光色的交织,使诗中表现的美妙意境更形象地呈现于学生眼前。 经典诗文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通过古典诗词的积累,熟诵于口,濡染于心,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学习古诗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古代诗人大都经历了“入仕——出仕”这样的人生境遇,也有很多壮志未酬之士。在他们的诗篇中往往洋溢着挚热的爱国之情。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向我们倾诉了作者至老不衰的爱国热情和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经典诗文中有很多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诗篇,反复诵读背诵这些诗词,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徜徉在美妙的大自然中。如“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没有登过庐山的人,也感受到它的神奇与美好。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瀑布的壮观。读着这样的诗句,学生怎么不对这神奇的山水产生向往之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我们展现在了沙漠的辽阔。

3.学习古诗文可以让学生明白人生的哲理,给青少年学生以人生的启示

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蕴涵着人生的哲理。反复吟咏这样的诗句,能给学生人生的启迪。从我们的孔圣人的《论语十则》“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唐宋,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又一村”,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出古今共同的心声。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懂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真谛。

苏轼的古诗范文第3篇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的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要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敬的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找,以不辜负你的栽培和信任。”

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是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的说,苏格拉底笑了笑不再说话。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可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泪流满面的坐在床边,语气沉重的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的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认识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苏轼的古诗范文第4篇

又听见了淅淅沥沥的雨声。

妈妈今天出去买东西,留我在家里做作业。

打开窗户,一阵凉风想我吹来。这风,吹得很温柔,很舒服,好像母亲的手在抚摸着我的脸。它吹走了城市的喧嚣,吹走了难耐的酷暑,也吹走了我心中的浮躁与疲惫。我把一直手伸向窗外,顿时,细腻的雨点飘到了我的手中,冰冰的,凉凉的。没想到在一个忙碌的早晨之后,还能迎来如此宁静的下午。于是,我便带了把小伞出门了。

我一个人漫步在林荫道上,心里闷闷的。几滴雨飘到了我的身上,让我感觉很舒服。然后,我收起雨伞,淋浴在细雨绵绵之下。我走到了一棵大树下,这是一颗梧桐树伸手就能触到湿漉漉的叶子。看着看着,眼前出现了小时候的场景:

一个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暖风拂面,树枝轻摆,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射下来,显得十分耀眼,妈妈喊道:“**,我看到你啦!”我却丝毫不相信,跑到了这棵梧桐树下,慢慢爬了上去,小心地躲起来,我转了转眼珠子,又拿了两片叶子在手上,不料却压断了手边的树枝,“咔嚓!”清脆的响声引来了妈妈的注意,结果,我被发现了。我又顺着树爬了下来,向妈妈吐吐舌头做了个鬼脸,赖皮地又开始到处逃跑躲藏……

我笑了起来,蹲下身子看着土里的小白花,用手指触了触,滑滑的,嫩嫩的,可爱的,就像小时的我一样。

许久,我站起来,用手拭去镜片上的水珠,继续走着。穿过了林荫道。看到的是鱼塘,雨水滴在池塘里,泛起了道道水纹,好看极了。忽见鱼塘里有几只小蝌蚪游过,于是,又一个场景在记忆中浮起:

也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阳光普照大地,池水清澈见底。池底的鹅卵光滑透亮,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漂亮,池面上有微微水波,也有妈妈和我的倒影。妈妈和幼时的我在池塘边抓蝌蚪,看见我努力抓蝌蚪的样子,妈妈一阵好笑,这小蝌蚪还真是难抓滑溜溜的,一抓到就逃跑,我拿起一个塑料杯子,往池中一撩,哟!杯中还真有好多只小蝌蚪呢!妈妈看着我憧憬的样子,就给我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边说她就把自己杯中的小蝌蚪又放回池中,然后,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小蝌蚪给放生了。嘴里还喊着:“小蝌蚪们,找妈妈去吧!”妈妈在一旁笑了,笑的好温暖,好慈祥……

离开了鱼塘,差不多快走到小区门口了。朦胧看到一个人向我走开,是妈妈回来了。她看到了我,脚步快了快,到我跟前时,她很生气地说起我:“下着雨,你出来干什么!快点给我回去!”我心理暖暖的,想:肯定是担心我受凉生病吧。我拎过她手中提着的购物袋,并把手中的伞撑起来,放在我和妈妈的头顶上。就这样走了回家。这时我才发现,我最爱的人原来一直在我的身边,最爱我的人也一直在我的身边。

苏轼的古诗范文第5篇

清明首先让人想到的是祭扫墓园与缅怀先人。

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勾画出当时的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清明时节,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更容易滋生思亲与思乡之情。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垒垒,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诉尽了生死离别。

北宋黄庭坚的《清明》一诗别有一番深意:“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由清明扫墓进而探讨人的生死的意义,有感于人的价值,表现了诗人旷达之中包含的不愿与世俗沉浮的孤傲之气和对仕途贤愚混杂的愤懑之情。

但清明也不光是肃穆的祭扫与缅怀,也有祥和欢快的另一面。清明自古就有踏青的习俗,又叫“踏青节”,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时清明,人们也聚亲约友,在大好春光里四处游玩,甚至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唐代诗人顾非熊作过《长安清明言怀》一诗前四句:“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记录了当时唐都长安清明节万家车马出动,莺啭芳菲的盛况。

北宋欧阳修的《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云:“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同为“唐宋家”的苏辙也曾作《踏青》一诗,展现踏青盛景:“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南宋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展现出当时的人们外出郊游,尽兴方归的场景。

古人踏青爱骑马。唐代皮日休曾作《襄州春游》一诗曰:“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表现出初春骑马漫步的悠闲。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描绘了举子们于清明雨后骑马踏青的得意之情:“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古代的很多诗人也像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一样,清明前后会周边游或远游,目的地大多偏爱江南。

李白去扬州踏青,满眼的江南风情,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白居易最爱钱塘湖:“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早已成为千古佳篇,对春游的描写令人神往。

韩愈与张籍(唐代诗人,时任水部员外郎)同游当时的著名游览胜地曲江池(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隋炀帝开掘的一个人工湖),看到无限美好的春光,还不忘写首诗调侃白居易:“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排行二十二,又曾任中书舍人,故称“白二十二舍人”)大致意思是:曲江上春水弥漫两岸繁花千树,你有啥事那么忙一直不肯来?

除了踏青、旅游,古人在清明节还喜饮酒。唐代杜牧的《清明》脍炙人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代高翥《清明日对酒》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代诗人王禹曾写过一首名为《清明》的诗,头两句是“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苏轼在左迁密州后,写下《望江南・超然台作》,下阕为“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一碟小菜,一壶老酒,吟咏诗词,烹茶论道,快活逍遥。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表现了踏青野炊、把酒共话春风的潇洒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古代,清明节与寒食节本是两个节日,寒食节这一天要禁动烟火,等到清明要“乞新火”。但后来人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合并起来过。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地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唐代韩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古诗里的清明还有更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令价值的其他内容,比如“折柳”、“插柳”、“蹴鞠”、“放风筝”、“荡秋千”等。

清明诗句多以柳寄情,说明“柳”是清明节习俗的一个重要元素。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清明节春风和煦,绿树成荫,古时踏青、扫墓、上坟曾有戴柳和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的习俗。传说,当年晋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纪念,群臣纷纷效仿,相沿成习。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人们认为柳枝有灵性,有“鬼怖木”之称,在柳条发芽的清明时节插柳可以避邪驱鬼。关于民间“清明插柳”,还有一种说法是从隋代开始流行,隋代运河刚贯通南北,河堤需要年年植树,巩固河堤。而柳树有强大的生命力,容易成活,又喜湿润,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加上清明又是适宜植树的季节,因此插柳习俗从那时起渐成风俗,并延续至今。更有一种说法称清明节插柳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常往来于烟花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他一生为仕途所不容于襄阳贫困而亡,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的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蹴鞠是古代的足球,也与清明节有重要的联系。唐朝诗人韦应物《寒食》咏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描述了清明寒食之际,人们在园中蹴鞠。而唐代的另一位诗人仲无颜在他的《气球赋》中更生动地记录了人们蹴鞠嬉戏的场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闹,或略地以走丸,乍凌空似月圆。”这颇具现场感的描述,正是我国古代足球运动端倪的一个形象写照。

放风筝也是清明前后的习俗。唐代高骈的《风筝》说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描写了风筝竞放的情景。清代吴友如的《清明节放风筝》:“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唐人韦庄的诗句,说的是清明“荡秋千”。北宋秦少游《满庭芳・晓色云开》一词曰“秋千外,绿水桥平”。张先《春门引・春思》也有“那堪更被月明,隔墙送过秋千影”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