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与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A
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类聚居的形式,生态城市的出是基于人类生态文明理念的建立和对传统工业城市的反思,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城市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现代技术为手段,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以促成健康、高效、文明、舒适的人居环境的发展。生态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现代化首先是工业现代化,伴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必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不有效处理,超出了城市的环境容量,就会严重制约城市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城市生态化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前和未来城市发展面临一个重大课题。未来城市的发展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生态化建设为基本手段,以人与自然相和谐为价值取向,以建设宜人的人居环境为最终目标,坚定不移地进行生态化城市建设。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我市一些情况,就建设生态化城市的问题做几点思考:
加强城市绿化观念,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绿化系统是生态系统最主要、最基础的支撑,城市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首先应该简称远离你城市,做到森林环抱,绿荫遍地。在这样的城市里,粉尘废气得到净化,污水垃圾得到治理,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其次要注意平衡发展。城区与城郊绿化平衡、一些建筑组团的绿化过度,整座城市绿地整体协调等等都应注意。确立城郊一体化的园林绿化格局是使绿化向高层次、高品位发展的主要措施。园林绿化应该抓好出口道路的绿化建设,树立大园林大绿化的思想,追求大色块,形成规模效应,注重绿化效果。花木品种,花期的搭配要适宜,达到四季常青,做到因地制宜,随坡就势,形成立体和平面等多层次的绿化效果,注重苗木选择的多样性,既选择生长快,效果好的高大树木,又要考虑栽植银杏、无花果等经济林木。
积极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城市不仅仅去追求一种纯朴的回归自然,而是要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共存共荣,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发展的根本。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主要途径就是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在生态结构上突破。粗放型的工业化是造成城市生态问题的主要因素,实现城市生态化必须将工业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加强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为达到这一要求除了加强对传统工业项目的技术改造和注重工业企业的合理布局外,尘世的园林绿化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城市形象 公共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
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城市公共环境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它包括城市公共环境的空间、道路、广场、广告、台阶等这些人造景观,还包括天空、山脉、水面、河流、树木等自然景观。另外,那种在城市公共环境中起作用的,但不是固定有形的东西,如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习惯模式、人口构成特点等,都是进行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巨大载体,是人类科技成果的聚集中心,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将是今后环境设计的关键和重心。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形象的概念
许多现代设计家艺术家把环境艺术同西欧、北美城市的公共艺术或街道艺术有机联系起来。认为环境艺术是指与环境有关的环境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其实这样去理解人类的居住环境是达不到提升环境艺术质量的,环境艺术是广义的具有多种不同层次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设计,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协调设计,又是社会和人类行为的设计和引导。根据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本身的性质,可以给它下一个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上讲,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使其环境艺术化的工作;狭义上讲,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使该环境中的每个对象进行环境化的设计。
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和城市形象的关系
探索城市的个性,塑造城市特色形象就必须突出城市的地方精神。应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以历史为轴线,探索和分析城市的地方精神,深入探索那些存在于城市空间背后的规律和实质。只有这样,城市特色的塑造才不会流于形式而得以持续发展。
1.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来源于城市。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范围十分广泛。有人把环境艺术称为“无所不包的艺术”、“管闲事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行为对象是城市中的人,行为主体则是城市。
2.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作用于城市。从广义上看,城市视觉形象的塑造包含着整个城市生活,它涉及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
(1)广场。广场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有休闲、文化、集会、纪念等功能,多数广场均是上述功能的复合。广场在城市中有特殊地位,而城市中心广场又被喻为城市的客厅,是一个城市对外展露的窗口,因而也是城市形象表达的关键。广场的形象意义已不在于广场本身,而是城市整体形象及面貌的客观反映。这正是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用武之地。
(2)步行街。这是另一个重要的城市形象表演舞台。步行街商业繁荣、人流密集,既是城市中的磁性点,也是行为主体和行为对象之间的一个极佳的交互场所,是城市标志性的空间,具有形象的传播意义,而这正是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及要达到的目标。
(3)滨江、滨湖、滨海地段。这些地段均为城市的重要展示界面。江河湖海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全景的空间场所。城市音乐化的轮廓、万家灯火的气度、充满神秘幻想的空间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现。
三、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对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意义
就应用层面而言,狭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最具有现实意义。狭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即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主要处理城市的公共界面,如广场、街道、滨湖滨海地带、公园和绿地等城市景观。这种景观大可至城市或街区,小可至建筑或软硬质景观。广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除囊括上述所有狭义内涵外,还是对该地城市环境、城市活动、城市构成、城市规模等各类要素的总体概括。由广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所形成的理念可以成为一个城市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是城市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总体反映。因此广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对城市总体形象的营造具有战略意义,狭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对下列所述的城市内容在总体形象方面有实践指导意义。
四、现代城市环境艺术发展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21世纪的现代城市,不仅要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设施,更要具有现代气息的环境艺术。优秀的城市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现代城市的环境艺术应当强调生态性、文化性、经济性。兹分述如下:
1.城市环境艺术首先要注重生态性
环境艺术的生态性可以简单表述为:生态美。即艺术和生态的完美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生态美”初步表述为“由于环境内部生态结构健全、生态系统平衡而表现于外部,被人感知的美感”。可见,在城市环境艺术中首选要注重生态性。
2.城市环境艺术要注重与人文的结合
城市环境艺术的发展,需要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与当地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观等相统一,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注重城市环境艺术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是历史文化积淀的载体。一个城市的文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审美作用和凝聚力作用。现在我们的建筑要找根,有的是找到了我们中国建筑文化的根,有的是找到了欧洲建筑文化的根。这体现了我国环境艺术的包容性和博怀。
五、个人思考与总结
既然公共环境艺术对城市形象的构建具有如此重大意义和作用,那么,目前公共环境艺术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准呢?总的来讲,近年来虽然有大量环境艺术实践,参与这一实践的人也很多。但是,环境艺术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尚没有公认的科学的行业标准、行为规范,更没有进行相碰的学科理论建设,所以说公共环境环境艺术“有行无思、有行无业”,远远尚未成熟。塑造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公共环境艺术的作用使居住在城市的人与环境产生共鸣。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城市公共环境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对城市的文明和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并在我们的生活中越发突出和重要,因此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与城市形象的构建设将是今后环境设计的关键和重心。
参考文献:
[1]傅崇兰.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冯骥才.手下留情DD现代都市文化的忧虑[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王志杰,闫广道.郑州“沟灾”[N].大河报,2004.
[4]杨瑛.城市形象与市民社会地空间权利[J].建筑学报,2000,( 9).
关键词:环境问题;城市环境;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N945.11 文献标识码:A
1环境的含义
广义上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存以及活动过程中密不可分的场地,出于人类对大自然的依存,因此环境向人类供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资源。在我国法律规定下的环境被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其实这就是对环境比较精确而科学的概括,这种界定主要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城市和乡村等等。它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以人类为核心的人们存在于生活所需要的环境,它决定着人们日常的生活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问题,但是,这里所说的环境却又不是指所有的自然物质与社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全部,除了地球以外的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特列。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第二层含义,无非就是第一层含义以外的界定,虽然现阶段虽然没有把宇宙环境划定为人类概念意识里的环境,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对科学的深入研究,人类已经登上了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很可能将宇宙的环境也列为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地理位置等因素产生的。比方说: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台风等等,这些常常都被我们称之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甚至一些自然资源分布不够均匀,导致一些地方性的常见病的发生。
另一类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各种污染物必然进入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并且生活垃圾与污染只在挑战者大自然的承受极限。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发展势头更是迅猛。城市建设,新农村改革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料,国家的一些能源面临匮乏甚至枯竭的危险,而发展的同时,有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对自然环境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空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冰川融化,白色垃圾泛滥,土地沙漠化严重,母亲河断流等等,都在考验着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一系列人类生存的问题再一次敲响了警钟。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的肺--刻不容缓”“别让你的眼泪成为世界最后的一滴水”“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种种口号的提出,人们环保思想意识的觉醒都告诫着生活在地球村里的每一个人,我们的家需要我们自己来保护。环境问题之所以会出现,甚至会日益严重,主要是因为人类文明日益发展的产物,终结原因应该概括为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衍生品,具体分析可以简要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其次,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再次,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还有,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3 环境治理和保护
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
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物质生活被满足的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趋提上日程,特别是一些城市环境的优化问题与环境问题自身成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
通过几代人不断的努力,全世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也把他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建设自然地被提上了日程,而作为城市环境建设一部分的城市生态设计又显得不可或缺了,也恰恰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口号的一个切实的反馈。从观念的转变到理论的形成再到设计的落实,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此设计过程中,许许多多被命名“生态”的词出现在各个行业中,比如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等,自然地,我们的环境设计中同样引入了“生态设计”的字眼儿,但是做起来总比说的时候难,城市环境生态设计并不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工作。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总是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那么城市总体规划就是他的基本法则,但是他又是比较独立的规划系统。从宏观到微观基本上可分为如下几点:
①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②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③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④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⑤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从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等等这些入手,都是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个地区环境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某些问题上的矛盾。如此能更好的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环境;城市建设
0.引言
近年来,城市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相关报道比比皆是,主要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城市规划在实践中的重要性,环境规划问题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工作不到位,导致城市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城市环境恶化严重。因此,城市环保规划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城市规划中环境影响分析也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1.城市环保规划及其主要内容
由于以上所述的环境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克服了过去城市发展的无规则且随意性,给城市的健康发展提出技术支持。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环保规划会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特性、规模、发展朝向,并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分析调查来制定出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降低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系统。城市环保规划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1城市环保规划的前期工作
作为城市环保规划的基础工作,前期需要包括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比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如地理位置、气象、生态环境、水文等;环境状况的调查情况,如大气、水体、噪声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史数值,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
1.2大气污染整治规划
从城市大气质量状况与发展趋势的角度进行功能区划,然后按拟定的环境目标算出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进而制定合理的污染治理方案。从能源角度要考虑无污染或少污染,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杜绝单门独户的小烟囱,通过提高污染源治理和创新污染控制技术来创建无烟控制区。
1.3水污染整治规划
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水污染整治规划,按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进而确定最佳治理方案。我国七大水系的水质污染程度急速加剧,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状况,水污染整治规划通过改革生产方式,利用少废或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合理化利用资源并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创新污水处理设施从而减少污水排放量,强化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治理,进而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1.4城市固体废物整治规划
对于固体废物整治规划,需要根据环境目标落实不同种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并制定合理的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面临固体废弃物问题,解决此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固体废物整治规划要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采取综合利用措施,尽量重新利用可利用的废弃物,对有毒害要采取消灭措施,如焚烧、生物处理、填埋等方法。
2.实施规划后环境影响分析
2.1 实施规划后的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从地下水的补、径、排来看,以大气降水补给和地表水补给为主,以大气蒸发及向低处渗流为主要排泄方式,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浅,渗透性比较强。所以,浅层地下水比较容易受到地表的废污水污染。所以,伴随整个规划区的建设,建立一定范围的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提高环境管理力度,合理治理已污染水体已不容懈怠。
2.2 规划实施后的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从规划、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角度来看,在农业用地上建起居住区、工业厂房和道路用地等建筑设施,将在所难免且不可恢复。这是在所难免的。实施规划后,只有部分交通用地和大部分居民用地类型没有改变,其余大部分用地类型都会转换,农田转型为居民用地、工业产业用地、交通用地、公共建设用地等,以上对农业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将不可逆转。但是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政策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是必须的,在维持区域土地资源的平衡的基础上,在建设过程中采取措施以尽量避免对周围土地造成破坏和污染。
工业用地、建筑用地或者道路未建设期间内,植被已遭破坏,土地完露在外,水土流失的影响最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量除了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地面径流系数有关之外,还受到土地面积的影响。所以,在土地征用后,需要做到平整一块用一块,最大限度避免土地长时间,进而减少水土流失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程度。此外,规划中需留意防排涝和排洪沟的建设,避免因土地被长期浸泡而造成土壤的退化现象。
2.3规划实施后的固废处置影响分析
规划区中对生活垃圾处理场地、一般工业固废焚埋场地和危险固废安全处置措施的规划欠缺。规划区的建设的不断实施过程中,固废问题也将越来越显著。固体废弃物临时存放及其运输过程都会影响周边环境,同时,医疗、光电子行业等许多行业会牵涉到具有毒性、放射性、腐蚀性及其他行业的易燃易爆物质。总之,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及危险废物的处置应该作为规划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2.4累积性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区实施污水处理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区域的排污条件,逐渐减弱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累积效应,从而降低了水环境累积性影响程度;规划区采用集中供暖、供热工程规划将改变能源结构,减弱大气环境中污染物质的累积效应,同时规划的产业大部分是无大气污染的企业,大气环境累积性影响较小;规划对农田生态和农村生态系统改变大,因为对对生态环境影响也大。但是区域的生态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的根本改善还需要规划区内和区外各类企业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质的累积效应。总的来说,良好的规划区累积的环境影响程度较小。
3.可持续发展观在城市规划与环境影响中的体现
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城市规划是政府利用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等手段对城市发展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引导行为;作为一种政府职能,城市规划是政府意志的体现和发展,也是领导、专家及群众一致思想的体现。城市规划及其指导的城市建设发展应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a.城市规划与建设应保护支持城市生命的自然系统,决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尤其要注意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b.城市规划中应准确分析和预测环境承载力;c.当城市发展受到不可抗力时,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发展节能工业十分必要,创造可再次利用能源以提高城市的防灾及减灾能力。所以,城市规划的重要职能是整合城市各种可利用资源,进而保证城市建设和发展来应对城市危机。
4.结语
伴随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城市环境问题日益显现,这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要解决城市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废污染、城市建设造成城市资源的破坏、城市生产生活活动带给城市环境承载压力、城市交通带来的城市污染等问题,需要有适宜的环境政策,并加强城市规划对环境、经济等活动的规划指导。优良的人文环境帮助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规划所成就良好的城市环境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机遇;而且优良的人文环境有益于聚集人才、创新城市、发展知识经济,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境污染,城市发展。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城市的发展与进步需要良好的环境作为支撑,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很多的环境问题。
城市发展建设中会滋生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排放和噪音污染是城市的主要污染来源。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的环境污染其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世行的资料,发达国家的城市的大气状况要远远好于发展中国家。再次,城市化过程存在损害自然环境的变化趋势。城市化不仅会变更 土地用途,也会削减自然环境的范围,并可通过各类污染损害自然环境。最后,城市环境污染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据估计,如果不利于健康的悬浮颗 粒物浓度标准降低到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安全的平均水平,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每年大约可以避免30~50 万人的过早死亡。另外,根据世界资源协会(WRI) 的统计,发展中国家5 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中80 %是由于空气污染而产生的肺部疾病所致,城市居民所患的呼吸道疾病中20~30 %应归因于空气污染。2004 年联合国环境署曾发表报告指出,大气污染使孕妇早产和居民患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增加60 % 。
.城市严重污染的成因分析(一) 人口与经济的双高速增长机制导致城市环境面临较大的压力。 随着城市的发展,有更多的资本、技术工业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这必将会带来对原材料的更多需求,同时也会产生更多数量的废物排放。另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在进一步加大。当越来越多的人口转移到城镇后,会产生大量的物质需求,相应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排放。 (二) 城市环境治理适应不了产业结构快速变化的需求,我国重要产业,如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这些产业发展对电力等能源工业提出新的需求,导致煤炭、火电等产业污染物排放的规模化扩张。 (三) 一些城市政府回避治理责任,尽管环境保护部已经建立,但是在城市层面,有利于污染控制有效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机制还有待完善。例如,在我国的一些城市里,还存在污水处理厂拖延建设或者建设后不有效运行的现象。 (四) 城市布局的不合理加大了环境治理的难度,并造成污染的扩散我国的许多城市在建设布局过程中缺乏内部的功能分工,一些污染型企业长期盘踞在城市的居民区周围。对于这样的企业,搬迁难度大,规模,资金都是一大难题。当地政府为了GDP,为了经济,也会纵容这样的企业长期在城市居民周围存在,要想达到宜居环境,有环境污染的企业,厂家就必须远离生活区。(五) 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现在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对于环境的污染日趋明显,特别是汽车尾气排放,噪音等。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城市建设中如何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已经引起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并产生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值得我们加以借鉴。(二)如何避免和减少城市污染、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首先,要形成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指导城市规划与建设。近年来,一些城市规划与设计专家提出,要在可持续城市设计中重视社会、经济与环境因素,并且在程序、方法、机制等方面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设计中。要结合中国自然禀赋特点,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环境治理的内容,在城市建 设中充分考虑环境专家与市民的意见,在城市管理中强化环境的约束力。其二,要重视建设紧凑型城市。要注重设计紧凑型社区与建筑,充分减少闲置空间;尽量利用城区现有的设施;发展可步行的社区,注重多开发高层建筑;减少大户型面积的住宅以节约土地;配 套建设社区的公共设施与服务设施,减少市民的交通运输需求。 第三,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加强环境质量监管。在城市产业建设前,应加强环境准入审核或核准,提高产业的环境质量;在运转过程中,可以通过完善绿色税制方式,提高各类污染企业的运行成本,甚至不排除采用行政手段,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关停并转;同时,要采取引导、鼓励的方式,促使企业建设能够脱硫、脱 硝、除尘等的设备,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减排。第四,加强环境改善方面的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内部一体化合作。在北方地区,可以通过进一步恢复植被、减少地的面积,减少灰尘进入城市,减轻城市的污染。 而南方的城市周围如果能够密植林木,便可以吸收城市污染,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第五,更加注重发展公共交通,适度限制私人汽车。目前,我国城市平均公交分担率不足10 % ,而欧洲、日本、南美一些大城市达到40~60 %。第六,改革环境管理体制,提高城市政府的环境责任。要加强社会各界对城市环境的监督,强化环境政绩考核,增强城市政府的责任意识,扩大市民对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参与。
面对出现越来越多的城市失衡问题,我们最值得关注的是城市生态的修复和创建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城市园林建设,城郊森林建设和城市绿色隔离带建设。我们拥有的城市绿地极少,景观保护作用极其不明显,而城市绿地被称为“城市的肾脏”,具有维持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平衡,树立城市良好形象,满足居民休闲、娱乐作用,同时还可以达到净化空气,吸附粉尘、防风护沙的功能。对于加大绿地系统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方面的问题。如果过分夸张不但会导致城市环境污染,提高城市自然生态承载能力,更会导致土地开发少许而房价上涨。所以,我们的政府应该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案和措施。
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问题,提高生产力,改善城市环境、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环境面貌,城市的发展应该与与环境问题齐头并进。让我们在发展城市化的同时,注意到人们的宜居,发展与环境共同进步,其实并不矛盾,就看我们怎么利用,怎么取舍!环境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阚海东.黄薇.陈秉衡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和健康影响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2008(03)
[2].中央工作督导组北京组 城市环境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