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山水的古诗

描写山水的古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山水的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描写山水的古诗

描写山水的古诗范文第1篇

2、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出自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3、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4、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出自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描写山水的古诗范文第2篇

一、有效落实古诗词的诵读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歌赋在滚滚历史进程中闪烁着绚烂的光辉。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建安风骨”,从谢灵运、陶渊明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其间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绵绵不绝。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山水,游目骋怀,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风情万种,千古流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便不能不加强古典诗词的诵读。

二、在教学中有效落实古诗词的诵读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

诗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明清小说出现之前,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诗歌发展史。而诗歌又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丰富多彩的感情、精致优美的语言、深邃幽邈的意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诵读古诗词可以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可以了解许多历史、地理、典故、传说、山川名胜等知识;可以积累许多文学知识。

三、大量诵读古诗词可以丰富学生美好的情感

(一)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

“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首先是为人称道的爱国情怀。诗人们将自己的整个身家性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缠在一起。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其次是浓浓的爱情情结。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忠贞不渝的爱情多么真挚感人啊!再次,山水情怀也是诗歌情感的一大内容。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山水诗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热爱。

许多诗歌蕴涵着奋发向上、锲而不舍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它激励着学生不断奋发,向着美好,直抵理想。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理想和信念在耳边铿锵,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当学生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四、可以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诗歌诵读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读诗使人灵秀。”诗歌几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大量诵读古诗词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诗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由低级粗俗走向高级高雅,所以,要养成和培养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诵读古诗词是最好的途径。

(二)提高学生的文学想象力。

诗歌离不开想象。诗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想象的描写,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总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创作出激情澎湃、瑰丽多姿的诗篇。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等都充满奇异、丰富的想象。在诵读鉴赏中,潜移默化,学生的想象力在无形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锻炼。

(三)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描写山水的古诗范文第3篇

从日常教学和复结来看,笔者认为古诗词鉴赏一定要抓住诗歌的文体常识、诗歌内容、诗人风格、诗歌意象、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关键点,通过这些关键点的复习归纳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抓文体知识

中国古代的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词,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古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老师要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进行归纳梳理,让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学生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思潮,还要按照历史顺序理清诗歌发展脉络。其次,还应该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比如押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等。比如,2008年重庆高考卷诗歌鉴赏题就是宋代王观的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有两道题,第一题概括上下片内容,第二道题分析这首词“新丽”特点的表现。针对这道题来说,如果对宋词问题知识了解多一些,一读到这首词,就能够对其进行一个大致分类。鉴赏起来就容易些。

二、抓诗歌内容

从内容来分,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等。读到诗歌鉴赏题的诗词,首先就可以对其大致进行一个诗歌内容的界定。这对于后面的具体鉴赏就界定了范围。

下面就这五类诗歌的具体鉴赏的要点来谈谈:

(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围,这类诗歌,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在指导学生学习鉴赏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这类诗歌有一个共同的主要特点,那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抓住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体会出其中蕴含的情。对于鉴赏答题就很主要了。例如,2007年全国高考卷古诗鉴赏就是王维的《新晴野望》,这就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其中第二道题是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好处?对于这道题,如果一开始读的时候,就抓住了“原野”“明田”“碧峰”“白水”这几个景语,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情语。回答起来就很顺畅了。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这类诗歌,要注意把握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因素。例如2007年宁夏海南卷的诗歌鉴赏题,是刘一止的《小斋记事》,就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棋琴二物来写志抒怀。第二道题是作者为什么要写棋琴二物?他借棋琴抒发什么情怀?答这道题,就要抓住“托物言志”这个特点。要明白,写棋琴二物,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是在借棋琴发表自己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国事的隐忧。

(3)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唐代边塞诗多作于蓟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间,系据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成。除七言歌行外,多采用长篇咏怀式的五言古诗,将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慷慨昂扬。宋代的边塞诗,更多的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诗人有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风貌,鉴赏这类古诗,首先把握住时代特点,然后推敲出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例如2007年江苏高考卷:就是阅读唐代柳中庸的《征人怨》,然后回答问题。第二题,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战争之残酷。)这首唐代边塞诗,尽管主题悲凉,但豪迈之风格仍在。

(4)咏怀诗:咏怀诗的特点是即兴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一类诗词,首先要了解诗人写的什么事,然后体味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怀。例如2008年湖北高考卷就是鉴赏宋代侯蒙的词《临江仙》,这就是一首咏怀诗歌。诗人借“风筝”这个物象来抒发自己的事业有成后,看“我”怎样在“碧空中”自由驰骋。这首诗歌的鉴赏就需要结合背景,抓住“物象”,才能较好的回答出问题。

(5)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语言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悟,或喟叹朝代的兴亡变化,或讽刺当政者荒,从而表现诗人历尽沧桑后的沉思,蕴含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诗人是刘禹锡和杜牧。例如2007年湖北卷,鉴赏的是吴融的《华清宫》和李约的《过华清宫》,(这是两首诗歌的对比鉴赏。高考卷中这种形式的考法出现得很多。复习时要多注意。)其中李约的《过华清宫》就是咏史诗。写唐玄宗生前沉湎女色、荒误国的史实,来抒发物是人非的深沉的历史感慨。

三、抓诗人风格

由于诗人的生活经历、情感态度、艺术修养等各方面有所不同,因而在诗歌创作中也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势和趣味,于是就形成了诗歌的不同风格。比如,曹植为代表的建安诗人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浓、恬静自然,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等等。在组织诗歌鉴赏复习练习的时候,要多组织归纳,归纳出各个诗人的风格特点。这样,答题的时候就能够有针对性。就有利于准确把握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艺术特色。例如,2008年湖南高考卷,就是对比鉴赏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王昌龄的《龙标夜宴》。题目是: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愁”字,分析在诗歌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如果抓住了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这个特点,那么就很容易把握李白尽管在写“愁”,但他展开了浪漫主义的翅膀,让愁情腾飞。写“愁”也写得洒脱,潇洒地表现出怀人之愁。而王昌龄由于其风格没有李白的浪漫洒脱,当然其“愁”也就表现的没有李白的洒脱,但他还是表现出雄浑之气,用“愁”衬托出自己不以贬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情怀。

四、抓诗歌意象

诗歌的意象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东西,诗人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诗人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友情。

古代诗歌中典型的意象举例如下:

古诗中的“月”是一个最典型的意象。“望月怀远”是古诗中的永恒主题。用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的手法。“月”这个意象表现的情感,常有下面一些。第一是思乡。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月,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第二是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的情感联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第三是情爱或相思。比如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第四感伤岁月的流逝。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古诗中的“水”这个意象,常用来喻时光飞逝。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水”还可以用来喻“愁情”。比如还是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古诗中的“菊”这个意象,常用来喻高尚品格。如“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菊还象征“伤感”。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菊。

古诗中的“梅”这个意象,常用来喻高尚情操。如陆游的《咏梅》。“梅”还可喻纯洁。如王安石的《梅花》。

古诗中还经常用到“鸿雁”这种鸟作意象。来象征孤独、思乡、念亲;还可喻书信和消息。比如隋代薛道衡的《人日死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又如杜甫《天末怀李白》中的“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当然,古诗中的典型意象远远不止这些,这里只是例举一些。

五、抓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特点是进行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诗歌语言,才能准确鉴赏评价。诗歌语言特点,笔者概括归纳有这几点:第一是清新,表现为用语新颖,不落俗套。第二是质朴,就是用白描,不加修饰,直接陈述,显亲切平易。第三是含蓄,表现为不直接叙述,意在言外。第四是明快,表现为直截了当,一语点破。第五是简洁,表现为干净利落,言简意赅。第六是绚丽。表现为辞藻文采的绚烂富丽。

在诗歌鉴赏复习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上归纳的这些诗歌的语言特点,来给它归类。这样,赏析诗歌语言时就不会偏颇。

六、抓表现手法

描写山水的古诗范文第4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来源:文章屋网 )

描写山水的古诗范文第5篇

1.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于是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江雪》这首诗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另外,在这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介绍背景只是古诗教学的前奏,因此,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抓住重点,言简意赅,不能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讲得太多或面面俱到。

2.学会想象、体会感情

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力,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如《枫桥夜泊》一诗,诗人张继描绘了一幅“秋江夜泊图”。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对江边景物的描写,表现他孤寂忧愁的情怀。教学这首古诗时,不仅要让学生答得出“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把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想象出来。因此,教学时,首先给学生配上一段蕴含淡淡忧思的轻音乐,让学生从“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中想象出事物的形象和色彩:一轮明月慢慢西沉,月色渐渐暗淡,一眨眼,月亮不见了,天地间顿时暗了下来,这时候,诗人感觉到天地间布满了寒霜,到处透着一股清冷刺骨的寒意,看到的只是渔船上的点点灯火,或明或暗,照着江边早已失去了光彩的枫树。通过想象,学生的头脑中便会展现出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接下来,再从“乌啼”“钟声”去想象当时的声响:这清冷凄凉的境地里,只有乌鸦哇哇的叫声和半夜里寒山寺敲钟的声音。在学生进入意境、意犹未尽的时候,相机让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进一步感受诗人的感情。这样,学生通过想象这幅“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乌啼”“钟声”的“秋江夜泊图”,就会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就能很容易地体会到诗人那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3.加强诵读、提高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重要性。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因为古诗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因此,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①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查解词句,把教师的不厌其烦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启迪和学习。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见解,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然后,我再适时就重点、难点问题集中讲解或单独指导、点拨。如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我在学生通过自学和集体讨论基本掌握诗歌的作者、写作背景和诗中内容后,重点讲解“彩云间”、“一日还”、“轻舟”等难以理解的词句,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诗歌所带来的愉悦。

②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意境,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感悟诗意。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让学生手拿折扇,漫步吟诗,并配上悠扬的古筝伴奏,使学生融入诗境,殷殷离别之意跃然其中。

③借助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