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与自然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疫情从武汉爆发,也必定从武汉结束。记得曾看到这句话:人类从历史上得到最大教训就是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人们忘记了2002年的那场疫情,政府也曾说:“该病不会传染。”坚定,决对。当然权威重要,人们相信了。疫情却蔓延了,不知后人怎么看待,只是提及但无法体会这次灾难!
听说蝙蝠身上带有很多病毒,听说这次的病毒来自野生动物。人们有枪,野生动物有病毒,这好似我们和大自然为敌的一战。战斗打响,我们就会战斗到底,一种病毒,足以让数万人倒下。对付病毒,人类自有一套方法。在中国:隔离,治疗,支援,这种精神值得人们敬佩!努力抗疫过去,我们又可以自由呼吸、自由行走,又会让汽车奔驰在道路上,而这些又让我们忽略大自然,因此我们得到的经验与教训有多少很难说,可能很快又忘了。
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生物与人类,人类自认为比大自然高人一等。鱼会利用工具打破贝壳当食物,人类会利用机器完成一项又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当我们获得太多,就会认为一切理所当然,忽略了大自然本质才是让我们“高人一等”的唯一源泉,甚至是智慧的大脑也可以说是大自然给予的。
因此,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本身,而并非大自然。我们为了眼前利益而忘记大自然才是我们的老师,未来可怕的是人类只能当机器人。
他长得挺高,削瘦的脸庞上一弯细眉,一双眼睛秋水般的明净。鼻梁微微上翘,红润的嘴唇,牙齿如打了磨一般又白又亮。一件圆领T恤衫衬着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一双船一样的大球鞋。他是干什么的?白领?错!公司职员?错!
他是一个擦鞋匠。
那一天,他在路边擦鞋,来了两个穿西装的男人。他正擦着,两人的谈话随着轻风飘入他的耳畔:“这个中国真是活该!”“就是哦,办奥运办出那么多灾!”“干脆不办好了!”......
他的嘴角微微往上翘了翘,眼神里飞快地闪过一丝愤怒,手里的刷子也不动了,一直用他那双大眼睛盯着那个男人。那个男人被他盯得直发毛,扔下两张百元大钞后便飞一般的逃掉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位陌生人,他的小摊,也从街上消失了。我问过旁边的人,他们都说,他已经离开这座城市了。
那么,怎样建立一个适合于自己的材料网络呢?
文学是“人”的文学,作文也是“人”的作文。无论怎样的作文,都是要谈“人”的,都是关乎“人”的,因此材料网就必须以“人”为中心和原点。
基于这样的思维,材料无非是两类:生活材料和思想材料。下面谈谈思想材料的获取途径。
思想材料是以“人”如“我”为中心、原点的,围绕每一个人,都涉及到与自然、他人、社会、自我的关系,这便构成了这个世界所有思想的来源。
这个世界的关系无论如何错综复杂,但总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在世界处于四种关系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深入,每一种关系都由相离走向相交,由冲突走向和谐。
作文的正道乃在于“我手写我心”、“我思故我在”,因此,站在写作的角度,站在学生的角度,这里的“人”就是“我”。
一、人与自然
由于原始社会里人的认识肤浅,人类在自然的伟力面前只有敬畏,敬畏自然便产生神话。随着认识的深入,人类懂得了顺应自然,征服自然。在古代中国,人们生存的方式主要是农业,而自然在农业中起了决定作用,所以,中国哲学讲求“天人合一”。在西方,人们向海洋求取生存,生存难度远远大于农业,因此,西方形成了征服自然、积极与自然抗争的思想。海明威《老人与海》就是表现的人的征服,作者借桑地亚哥的口所说的“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的名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然而,顺应自然是一种消极的无为,是妥协,征服自然却又包含着破坏,是冲突。妥协和冲突的结果都是人类遭受到了自然的威胁和报复,尤其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以来,人类对自然破坏和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都是空前的。在现代,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可以合理地利用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最终走向和谐,因为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增强。
因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人类的智者总在解释和发现着自然,达尔文就是其中甚为优秀的一员,他发现了人类的起源,改写“上帝造人”的说法,他发现了自然优胜劣汰的规律。而中国的哲学也指出了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
二、人与社会
人与社会的关系实际是指人与社会道德、法律、民族、国家、文化、风俗、 政治、经济、宗教等属于社会范畴的种种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也要历经一段冲突、和谐的历史。人与社会的冲突最主要的是人的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冲突。社会意识就像一个染坊,为人提供了各色的染缸,不同的人会被染成不同的颜色,而社会却又有一定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当个人的取向与社会的取向不一致时,冲突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冲突的结果有四种:一是个人的胜利,个人的取向形成一种潮流,成为社会、时代的取向,比如老子、庄子等思想家就是这样,他们凭借超前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的走向;二是个人向社会妥协,个人放弃自我,屈从社会,最终,或被社会异化,或被社会吞噬,西方现代文学就多表现这一点, 如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地洞》中的小动物,格里高尔被社会异化为一只甲虫,小动物为个人安全而累死;三是个人的毁灭,为了个人的自由或价值取向,不惜与社会抗争,最后,因为社会的力量过于强大,扼杀个人,酿成悲剧,如老舍《骆驼祥子》中的祥子、鲁迅《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等;四是个人的逃离,隐士就是逃离,“穷则独善其身”,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个人与社会冲突时,他们多选择隐退山林,自娱自耗。社会不能容我,则返归自然。冲突客观存在,于是个人就有了追求和谐的理想,和谐源于宽容,但不是社会对个人的宽容,而是个人对社会的宽容。房龙阅尽人类思想发展史,写了一部书《宽容》,呼吁社会的宽容,但这种呼吁是苍白的,从人类思想史的悲剧性就知道,社会无法宽容个人。当然,个人宽容社会并不等于个人就完全放弃自己的精神家园。其实,宽容社会正是为了坚守个人的精神家园。
三、人与他人
人与他人同样上演冲突、和谐的故事。由于彼此文化背景的差异、思想意识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或为物质的生存,或为精神的满足。于是,化解冲突,追求和谐就成为思想家们永恒的命题。然而,尽管思想家们各有表述,但追求和谐的药方却都基于一个字:爱。孔子的思想,基本就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他提出了“仁”,二人为“仁”,“仁” 的本质其实就是去爱人;《圣经》的思想,也是基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借耶稣之口告诉世人:“主说,你们要彼此相爱。”佛教也是如此,释家弟子其实并没有远离他人,因为“普渡众生”是他们的使命与责任,自己欲求功德圆满,却要首先引渡他人,可见,释家超升的方法就是去爱人。爱,是主动地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自然,也有被动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那就是道家鼻祖老子主张的“让”,以“柔弱”“不争”“无为”去换取人与人间的和谐。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他三尺又何妨。这种“让”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太深,后起的“忍”恐怕就是由此而来,但是“让”却并非我国思想独有,《圣经》也是主张“让”的,别人打了你 的左脸,你该怎么办?上帝叫你把右脸也伸过去!可谓“让”的极致。不过,也有差别,《圣经》的“让”是源于无私的爱,无私地“爱”了,我们的精神才能安宁,而道家的“让”却是为了我“得”,“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却是为了自己“争”的更多,这便是一种世俗的功利主义了。
四、人与自我
人与自我的关系,实际是指人的肉体与精神的关系,人性的弱点与优点的关系。按照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思想,人可以分为“原我”“本我”“超我”。人的肉体属于“原我”,充满了原始的兽性,社会道德规范下的常态为“本我”,精神上希望达到的“完美的我”为“超我”。这三者处于矛盾和挣扎中,“原我”覆盖“本我”时,人便表现为强烈的失控般的兽性,当“原我”顺应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时,人便表现为“本我”,当人为着精神意义上的目的而行动,人便达到“超我”。身与心的冲突也是必然的,化解身心的冲突,追求身心的和谐,这便是人生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但所有积极意义上的人生哲学都主张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最本质的是追求精神上的安宁,而非肉体的愉悦。
庄子主张“无功”“无名”“无待”,以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所以他宁可于江湖间作逍遥游,也不愿入朝为相。美国哲学家梭罗深感人为身所累,为工业而累,于是主张“简单生活”,他在瓦尔登湖边自垦自种自养,充分利用时间阅读,过一种充实的精神生活。罗素主张人生在于悠闲。但作为世俗的观念来看,部分人在处理身心关系中主张“游戏人生”,更主张享受来自肉体的愉悦,更向往富裕的物质生活。精神的沙漠化,心灵的荒原化,已经成为困惑现代人的重大问题。许多现代文学作品揭示着这些问题,比如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启示人们:当我们的生命没有了一种责任,选择游戏人生时,我们的生命不但没有获取愉悦,反而会陷入空虚无聊的泥沼。人毕竟是有精神的,我们不能否认精神的存在。克服人性中的弱点,张扬人性中的优点,这也是思想家在探讨人生哲学时通常的主张,许多成功学更是以此为根本。思想家们宏扬的多是理性、毅力、意志等人性的优点。
关键词:民族文化;生态意识;人居环境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时时刻刻都在同自然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自然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一种文化的呈现,都是人们遵从自然,利用自然、适应环境的结果。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现代文明正迅速席卷全球,外来文化蜂拥而至,民族特色文化正受到强烈冲击,随之而来的是人居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逐渐不再和谐……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即将来临之际,如何解决日见突出的特色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其实有着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的积淀,这些少数民族在长期迁徙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找、选择最佳的生存环境,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生长机制。这种文化生长机制建立起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1]。
这些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的积淀,以及很多的生态意识在人居环境中的体现,对于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本文着重分析了傣族村寨和哈尼族村寨中的生态意识体现,希望能对符合现展的生态、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1 傣族村寨中的生态意识体现
傣族谚语说到,“没有一条河流,你不能建立一个国家。没有森林和群山的山脚,你不能建一个村寨。”所以,而自古以来,傣族选择寨址时考虑的主要是具有山林、江河和坝子等元素的生态环境。在西双版纳,傣族一向聚居在大小不一的“坝区”,土地肥沃,依山傍水,构成了“林-水-田-粮-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景观环境。
傣族村寨的生态系统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是森林,在远古时期,森林就是傣族先民生活的地方,在那里他们获得了庇护,有采不尽的丰盛果实,有捕捉不完的禽兽……傣族人一直把森林当成“父亲”,村寨旁边一般都留有一片原始林,叫龙山林,龙山林是埋葬傣族先民的地方,另外村寨其余边界种植竹林,整个傣族村寨被森林围绕,起到净化空气、过滤尘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作用[2]。
其次是水,傣族人热爱水、崇拜水,在他们看来,水是一种具有生命的圣洁物质,可以给他们带来好运;由此可见在傣族社会中,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物质,同时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傣族选择寨址时一定会有江河,他们依水而居。
这些水资源在保持傣族居住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江河成为“善种水稻”和以渔猎等为生的傣族人民生产、生活,以及文体活动等的重要生态环境,并形成了以森林为源的传统水文化[2]。
再次是稻田,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有很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坝子。它们大多是由江河冲积而成的台地,具有高温、湿润、静风的气候,具有肥沃的土壤,也具有来自山地森林的终年不绝的箐沟水,是发展水稻生产的理想之地。这样,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傣族人民通过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及其主动调节,创造了一套与森林密切相关的、闻名的稻作文化[2]。
由此,傣族村寨构成了“林-水-田-粮-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非常科学的生态循环系统,他们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制约。傣族人在对环境的生态阐释中,构建了人地和谐的认识模式和行为模式。保证了傣族上千年来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平衡和谐,也保证了傣族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民族文化的长盛不衰。
2 哈尼族梯田村寨中的生态意识体现
哈尼族人敬畏自然,从而形成了朴实的自然生态观,重视环境保护,严禁滥砍滥伐、严禁过分掠夺森林资源等。哈尼梯田文化是人类利用自然又遵从自然的典范,体现出天人合一及人与人的高度和谐。
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呈现出以下特点: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树林为特征;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那里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粮食;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4]。
由此可见,梯田、村寨、树林和村民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相互制约,达到一种整体的生态平衡。
哈尼族梯田村寨文化是人类顺应自然、遵从自然、利用自然的创造,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产物,同时也是民族特色突出的范例。
综上所述,各个民族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往往是在他们的利用过程中潜意识地进行的,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所以这些朴素的民族生态观和实践往往具有可持续性而且是非常科学合理的。然而,在近些年的开发建设中,人们过多的注重了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很多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发展必须要考虑到环境的承受力,协调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以不破坏原有的景观以及生态环境为前提,尽量保持其原有的面貌和形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符合现展的生态、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单江秀,刘祖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与适应.艺术探索,2008(5).
[2]许再富,段其武,杨云,周惠芳,赵文娅.西双版纳傣族热带雨林生态文化及成因的探讨.广西植物,2010(3).
[3]李期博.哈尼族梯田文化论集[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1.通过唐诗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感受色彩美。
在指导命题作文“我心目中的家乡”时,先引述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学生思考。这样,学生在探索出自然景色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时,也领略到枫叶似火,莲叶如碧,荷花如日的绚烂景色,体会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感受到一种灿烂的色彩美。
2.巧析唐诗的画面,体验和谐美。
在指导学生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作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入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接着和学生一起分析:鹅,“曲项向天歌”时是多么地欢畅啊!为什么呢?因为有绿水,有清波,白鹅有一个宁静、安详、舒适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悠哉悠哉地戏水、觅食,能不欢畅、能不引吭高歌吗?鹅是这样,人更是如此。接着,引入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感受春风细雨、鸟鸣雀歌、香甜酣睡的美景,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之美,进入“我为花醉,花为我开,鸟为我鸣,我为鸟歌”的纯美境界,激发学生为建设一个美好生态环境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借助唐诗中如画的景色,领略自然美。
在指导学生以“环境保护”为话题的写作时,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温室效应、酸雨、水土流失、山洪暴发、资源匮乏、能源危机、人炸和环境污染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究竟该怎样与自然相处呢?历史上是不是一直都这样呢?此时引入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再引导学生想象:清晨日出时候,江边盛开的花朵,在朝阳的辉映下,简直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了,江里的水,清绿得就像是蓝色的一样。江边,各种动物在尽情地嬉戏、玩耍,不时传来鸟鸣、鸭叫、鸡啼……好一幅江南水乡美景!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远离人类的掠夺和破坏,这就是自然美、生态美!学生在发出由衷感叹的同时,心底自然也会升起保护环境的愿望。
4.巧借唐诗对生命现象的描述,感悟生命美。
在指导以“生命的意义”为话题的写作时,引用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中描述了古原上的草,无情的野火烧也烧不尽,温暖的春风一来,又唤醒了它们的生命。小草这种坚韧刚强的生命力,会强烈地感染学生,使之产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敢于奋斗,勇于拼搏,追求生命之美的美好愿望。
5.巧用唐诗中涉及的植物,领会亲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