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秋词二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原文:
《次韵周敏卿秋兴三首》朝代:宋 作者:喻良能
炎暑堕何许,凉风忽吹衣。
野水映荒岸,寒丛秀疏篱。
1、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2、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
3、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4、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5、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6、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7、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8、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9、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10、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1、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周密《西塍废园》
12、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3、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浑《捣衣诗》
14、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秋凉晚步》
15、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16、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17、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18、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19、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20、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王士祯《江上》
2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22、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宋玉《九辩》
23、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24、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25、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昭君怨》
26、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7、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28、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草低:衰草枯萎。——范云《别诗》
胡志平是一位集二胡演奏、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音乐创作和教学于一身的学者型二胡演奏家。业内评价他的二胡演奏风格清雅细腻、质朴深邃,讲究“虚与实、静与动、雅与俗、灵动与深厚、清雅细美与浓墨重彩”的对比变化,有“静、雅、深、远”中国文人艺术的审美特点和意味。安如砺先生曾评价他的演奏风格“艺术思想和品味独特”、“犹如吹来了一股清风”。
“华风弦韵”四个字体现了胡志平二胡独奏音乐会的基本格调,“华风”强调鲜明的中国民族音乐特色、浓郁的地方音乐风格,“弦韵”突出弦外之韵、静远清妙的内涵意味,反映出胡志平二胡演奏一以贯之的审美追求。
音乐会上半场由二胡与小乐队《禅院钟声》(胡志平编曲)开场,这首作品是胡志平1993年根据崔蔚林广东音乐同名乐曲以二胡与钟磬小乐队的形式编创而成,1993年由胡志平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首演,二胡淡雅、柔美的旋律与两千多年前的楚地编钟、编磬以及洞箫、古筝、中胡、木鱼交响呼应,表达出编创者、演奏者对禅境的心灵感悟。这次琴台音乐厅的二胡与小乐队版《禅院钟声》是胡志平为了方便乐曲的广泛流传,便于没有编钟、编磬乐器的地方演出,采用了以钟琴代替编钟,钢片琴代替编磬,管钟代替编磬在曲首、曲尾空灵回荡的敲击。由于钟琴没有低音大钟那种深厚悠长的低音效果,排练中胡志平又增加了一把低音大提琴,探索以特殊的拉拨奏法演奏低音为钟琴做根,增强了钟琴音响的浑厚感。《禅院钟声》淡雅柔美的旋律,悠远空灵的音响把听众引入宁静致远之境。乐曲浓郁的地方音乐风味,淡雅清妙的文人演奏风格,也为整场音乐会奠定了基调。
上半场演奏的第二首乐曲是具有浓郁陕西地域性音乐风格的《陕北抒怀》(陈耀星、杨春林曲)。胡志平的演奏既酣畅又细腻,在很好把握陕西的地域性风格、技法和乐曲内涵表现的同时,板眼节奏处理、力度层次变化非常讲究,采用的伴奏既非原曲小乐队的编制,也非常见的扬琴或钢琴的伴奏形式,而是在扬琴的基础上增加了木鱼和大阮各一件,表现出乐曲丰富的音响色彩变化,形成了胡志平独特的演奏版本;第三首《月夜》(刘天华曲),胡志平曾把刘天华的二胡曲称为“胡琴曲中的新文人音乐”,音乐会上胡志平演奏的《月夜》,琴声柔美如歌,可以让人感受到月白风清的意味和~个文人内心深处莫名的情思;第四首《梆子风》(项祖英编曲、黄海怀演奏谱),胡志平在黄海怀演奏谱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腔”的韵昧、戏曲的板眼节奏感和弓子“势”的细腻变化,有许多独到之处。
上半场最后两首作品是用高胡演奏的广东音乐传统乐曲《汉宫秋月》(李助炘编配)和《旱天雷》(严老烈改编)。《汉宫秋月》目前最著名的版本是蒋风之演奏的二胡曲《汉宫秋月》,20世纪80年代胡志平曾研究乐曲的源流衍变情况,二胡曲《汉宫秋月》是20世纪20年代刘天华先生根据吕文成演奏的粤胡曲《三潭印月》唱片记谱整理而成,而粤胡曲《三潭印月》(也称《汉宫秋月》)源于琵琶曲《汉宫秋月》(沈肇州《瀛洲古调》琵琶谱)的第一段。刘天华记谱整理的二胡曲《汉宫秋月》在其教学过程传于诸弟子,其中蒋风之先生在数十年的演奏实践中,对乐曲的板眼结构、速度又进行了放慢、自由加花处理,其音韵更加细腻、富于变化,形成了独特的蒋氏版本,而陈振铎先生演奏的《汉宫秋月》则较好保留了刘天华原谱的风貌。20世纪80年代,广东音乐高胡第三代代表人物余其伟先生和作曲家李助忻又重新对粤曲《汉宫秋月》进行了加工整理,赋予乐曲新的美感。音乐会上胡志平演奏的广东音乐高胡版《汉宫秋月》,与二胡曲《汉宫秋月》相比较则更多表现出一种娇美的怨情,音响内涵与曲名更贴切,既有深宫萧瑟、冷月花墙之境,又有含怨复含娇的复杂之意。随后的《旱天雷》则将乐曲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之妙表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会下半场演奏的曲目是二胡与扬琴《秋词》(胡志平曲)、二胡与小乐队《月的悲吟》(胡志平曲)、《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关逎忠曲)之“闹春”、“除夕”。
《秋词》、《月的悲吟》均创作于1990年初,同年4月在武汉音乐学院第二届民族器乐作品评奖中首演并分获二、三等奖,2007年两首作品分别获得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器乐作品优秀奖和首届湖北音乐“金编钟奖”民族室内乐银奖(金奖空缺)。这两首作品均富有诗意内涵和文人音乐的审美特点。《秋词》因其意境内涵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秋词》解释较为恰切故名之,《月的悲吟》是作曲家有感于宗白华的意境小诗《月的悲吟》而创作。《秋词》的基本素材炼于古典戏曲元素,采用二胡与扬琴的形式,写法上“有控制的偶然对位”非常有意味;《月的悲吟》以广东音乐的典型因素作为乐曲基本素材,二胡与乐队的形式,有调性、模糊调性、音响性写法根据乐曲情感表现的需要交织交融。按胡志平的话说,《月的悲吟》是有鲜明的形象和场景感的,可以让人联想到“娇美的月牙儿”、“夜幕下的萧瑟”、“一轮圆月缓缓升说着对人间的相思之情”,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作品;《秋词》则没有明确形象感,只有清雅的格调、气度和诗情、豪情,表现的是文人内心深处不可名的复杂之情和意。这两首作品在技法表现上也非常独特,《秋词》左手极富变化的吟猱绰注,右手弓速、弓长、弓力、弓势的细腻挥洒;《月的悲吟》特殊风格的作韵手法,带吟猱的自然泛音、人工泛音、双泛音以及表现“复杂之情和意”的二胡双音等在现有二胡曲中也是独树一帜。音乐会上胡志平演奏的《秋词》、《月的悲吟》给人以物我两忘的“恍惚”之感。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种感觉很奇妙,令人难忘。
音乐会曲目单上最后一首乐曲是《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第一乐章“闹春”和第四乐章“除夕”。关通忠先生的“二协”采用中国古典戏曲和民间曲艺的素材,运用西洋古典作曲方法,发掘和展现出二胡与西洋管弦乐队水融的艺术魅力,“二协”又名“追梦京华”,是故乡北京留在作者脑海中的一个梦。胡志平音乐会选第一乐章“闹春”、第四乐章“除夕”,这与整场音乐会的基调非常吻合,音乐会雅致优美的格调前后呼应。胡志平演奏的“闹春”静谧中跳动着一种温暖,有“春之舞”韵律和美感,“除夕”京戏味道的慢板,细腻的声腔色彩变化让人联想到京戏青衣美轮美奂的舞台形象,而热烈的快板则让人感受到春节热闹的喜庆场景。
这样一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以“清雅韵味”为基调的二胡专场独奏音乐会获得了观众的强烈共鸣,音乐厅异常安静,所有人似乎都在屏息聆听。音乐会结束时,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最后胡志平又返台加演了张长城、原野的《哥哥回来了》和黄海怀的原版《赛马》。“音乐会意境很深,像清风、薄云,像一幅山水画,很美,令人回味。”武汉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张延东音乐会后感叹。
抒情,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感情的直接抒发,即直抒胸臆。比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诗人直接抒发人生苦短的感慨,接下来写对人才的渴求,则表明建功立业的愿望。又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空阻隔却无有穷尽,抒发了一种独立苍茫之感。好似具体的景物难以映发,便略去了景物。间接抒情,多是借景抒情。将情感寄寓于相关的景物中,往往情感在前,可谓寓情于景。比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有好花开放,但感时伤事,花枝上的露水变成溅泪。同样,虽有鸟鸣悦耳,但在离别者听来格外惊心。这都是诗人的情感作用,改变了物态生趣;也有触景生情,比如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尽管花发依旧,但景象萧条,情怀是黯淡的;即景即情,景与情不分先后,就是情景交融了。比如秦观的《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芍药含泪与蔷薇无力,亦情亦景,情景交融。还有以景语作结的,情感大都蕴于其中。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那高悬的明月,所要寄托的仍就是边愁。
议论,多用来表明见解或看法。比如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以议论起笔,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然后精选一个鹤飞冲天的意象,将诗思高远地飞扬开去。议论放在篇末的,就是卒章显志,即在篇末点明主旨或思想感情。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明自己的傲岸,而不屈服于权贵。
再说微观的细节与场景分析。比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里写刘兰芝的容貌及举止,多用细节来形容其美好,足见阿母的指责毫无道理,只是一味蛮横。再如《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里写人物的肖像,有许多细节,除了正面写服饰外,还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即通过行人放下担子、少年摘下帽子及耕者锄者都忘了劳作,来形容秦罗敷的美貌。
古诗中的细节与场景是多样的。比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约了客人,但客人没来,便通过一个闲敲棋子的细节描写,来表明灯下的守候。又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要寄信了又拆开,唯恐匆忙间没有说清楚。一个细节描写,表明乡思无尽。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个场景描写,有寂寞的宫花及闲话的宫女,却传导出无尽的哀怨。即宫女虚耗青春,最终也只有老死宫中。再如朱庆馀的《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花开寂寞,闭郁着许多美丽的生命,本想有所言说的,却怕学舌的鹦鹉搬弄是非,只得欲言又止。意在言外,不仅写出了宫人的寂寞,还流露出恐惧。
一、美好的人格的象征
梧桐树具有干直、根深、叶阔、高大、婆娑的形象美,人们借其形象来象征高大美好的人格。王安石《孤桐》一诗就是借“梧桐”言志,表达自己高尚的品格与节操:“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理解诗歌,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知人论世,要解读这首诗,只要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很容易把握此诗的主题。诗人借物言志,表明立志改革的决心。在这首诗中借“孤桐”言志,孤桐即是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的过程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毫不气馁,百折不挠,以孤桐的形象自喻,给人以坚定亲近之感,令人赞佩。
正因为它的形象美,才有了后世的谚语:“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凤凰是传说中的灵禽异鸟,此鸟非梧桐不栖,这就进一步印证了此树的不同寻常。
二、表达美好的爱情
中唐诗人孟郊《列女操》一诗里写道:“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诗中用“梧桐共老,鸳鸯同死”起兴,有力地表现烈女的坚贞精神与节操,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表现了我国古代妇女对爱情贤贞不渝的美德。但所谓“贞女贵徇夫”,寡妇守节不嫁,是浸透了封建意识的,应该大力批判,但“梧桐共老”的形象却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借梧桐的形象来表达了对最美好的爱情由衷的祝愿。承此意蕴在《孔雀东南飞》中,作者发挥大胆的想象,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这样写到:“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刘兰芝和焦仲卿充满悲剧性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善良的先民们,他们希望焦刘二人在人间没有实现的爱情,在九泉之下,就像周围栽植的梧桐树一样,永世不分离。
三、表达离愁别恨的主题
“自古逢秋悲寂寥。”到了秋天,秋风秋雨中的梧桐,惹起了诗人的情思,更撩起了诗中抒情主人公浓郁的离愁别绪,他们或浅吟低唱、或慷慨悲歌,用他们饱蘸感情之墨的笔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优美的诗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写尽了闺中的深夜怀人的苦情,但潇潇秋雨是不理会的苦情的,它只管让雨珠洒在一张张梧桐叶上,滴落在窗外的台阶上。在这里作者正是抓住了雨打梧桐这一特定的情景,从听觉的角度,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了闺中因相思而辗转反侧,彻夜无眠的情态。正因夜深人静,万籁无声,才使得雨打梧桐的声音更加响亮,点点滴滴都似打在的心头。在这里作者通过梧桐树化抽象为具体,极力地渲染了那种难以忍受的离愁别绪,形象、生动、感人。后来,元人徐再思受此启发为我们留下了“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的优美诗句。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写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李杨爱情以欢乐开始,以悲剧终结。失去杨贵妃的唐玄宗,孤身一个人在宫中品味着浓浓相思酿成的精神的苦酒。这种情感正是通过作者塑造的“秋雨梧桐”的意象,融情于景,借哀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中主人公触物伤情,睹物思人,苦苦追求、寻觅而不得的悲凉心境,极富艺术魅力。
四、表达相思之苦、寂寞哀愁之情
“挑尽金灯红烬,人灼灼,漏迟迟,未眠时。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定西番》韦庄)“秋来到,渐渐凉,寒雁儿往南翔。梧桐树,叶又黄。好凄凉,绣被儿空闲了半张。”(《梧叶儿》元无名氏)“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长信秋词》王昌龄)“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付。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踏莎行》晏殊)这几首诗词都是借梧桐来表达相思之情的,第一首写出了闺中对出征在外征人的牵挂和思念;第二首则以直白如话的语言,用梧桐叶落表明秋至天凉,自己牵挂的人还没有音信,更谈不上回来,自己孤身一人不免感到无限的凄凉,借景抒情,情寓景中,相思之苦溢于言表;王昌龄的诗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出萧瑟冷寂的氛围,描写一位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该诗通过对清秋环境中孤独梧桐的描写,写尽了词人的寂寞和哀愁;晏殊词写尽了意中人远离后,登高驻足而望的孤独、惆怅、落寞的情状。寄情于物,借潇潇雨中的梧桐,表达了诗人“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之苦,郁郁寡欢的寂寞哀愁之状如在眼前。
五、表达对家国的哀痛、身世的悲叹
提到这一点,不能不让我们想起历史上的两位非常著名的词人——李煜和李清照。为什么把他们两人放在一起呢?他们两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都饱经战乱,经历过国破家亡的惨痛,后期作品风格与前期相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殊的经历,生活的磨难,使作者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凝重,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亡国前的李煜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亡国后的李煜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里,过着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的生活,已随风而逝,眼前“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情境,如钩的弯月,使人倍感凄凉,不言而悲伤之情自心中流出。亡国之痛,虏臣之悲,也就分外强烈。“寂寞梧桐”,既写一钩残月之下,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凉之景,也表达出词人故国沦亡之后的相思情切。此外,在《采桑子》中,词人又写到“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以树点秋,表达秋愁无限,离情难寄。
李清照词中写到梧桐的有三首:《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中第三首,最为有名,表达的感情也最炽烈,该句化用温庭筠《更漏子》中“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借梧桐更兼细雨的形象,寄情于物,表达无限之愁,笔直而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