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角形的稳定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主要内容:我在一次旅途中偶然发现了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呈现了三角形的应用,这我就纳闷了,为什么这么多图形偏偏选用三角形。接着我便上网浏览,翻书查阅,找到了三角形的奥秘是稳定性,然后我就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他的稳定性。然后我走进社会,生活,仔细探讨三角形的稳定性,我在必要的时候还会请教一下相关人士,从而方便我的调查。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调查中,让我受益匪浅啊!
在我所调查的一切资料中都证明了三角形是所有图形中最为牢固的。
关键词:三角形;稳定性;发现;实验;数学王国;图形;应用
正文:今天天气晴朗,爸爸说要带我去玩,我可开心了,我蹦蹦跳跳地跟着爸爸一起去玩。我喜欢周围的一切环境,我左顾右盼,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我看到了这里的建筑,电线架,一切需要坚固的物品都是用了三角形这一个图形,当时我就纳闷了,数学王国中又不是只有三角形,如此之多的图形,为何偏偏用三角形呢,我是怎么想也想不通啊。于是我问了我爸爸,爸爸告诉我遇到了问题,就自己去解决吧,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听了爸爸的话,我便在回家后立刻上网查阅了电脑资料,果然我找到了我的答案,原来啊,是因为三角形是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固定住一样物品,而数学王国中的其他图形就没有三角形的这般稳定性了,当我明白了这些道理后,我还是似懂非懂,于是我找齐了材料,决定自己做几个实验来证明这一切。
首先,我找来了一堆木棒来做本次实验的材料,接着又制定了一份实验计划以及实验步骤,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就开始做实验了。先进行第一个实验:我抽出三根木棒,将他搭成一个三角形,然后用两手使劲拉,结果发现根本就无法使他动摇,我担心是我的力气太小,于是叫来爸爸帮我拉,但他依旧纹丝不动。接着,我抽出四根木棒搭成了四边形,用两手拉,发现没用多大力便让他变了形,这时我就断定除了三角形,其他图形的稳定性都不是牢固的。这时我的脑海里突然涌现出了一个想法:我是否可以利用三角形的特性来使这个四边形牢固呢。我灵机一动,抽出一根木棒在四边形的对角上一添,四边形立马变了样,变成了两个三角形,果然不出我所料,变得更加牢固了。我和爸爸两人的力气都没能改变他,我开玩笑地跟爸爸说:“爸爸,你该去锻炼了,这么大个人了,连几根木棒都拉不了。爸爸呵呵一笑。
紧接着,我就进行第二个实验,我分别用木棒搭成了四边体,和一个在每一版面都加上一根木棒的四边体。我又拿出了一堆书,我在爸爸的帮助下,分别测试了下俩个装置的承重能力,这时我惊奇地发现了其中的差距,其中一个普通的四边体几乎是弱不禁风,我没放多少书,他便塌了,我想这下子对比性也太强了吧。果然,我在测试那个每个面都被添上了一根木棒,成为两个三角形的四边体时,出现了惊人的一幕,这个装置的承受能力竟如此之强大。我目瞪口呆,我坚信这三角形的稳定性比数学王国的其他图形好一万倍。
上次只是匆匆忙忙地,十分偶然地发现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但是今天不同,我要亲身投入社会中去探索生活中是如何应用这奥秘的。于是,我起了一个大早就是为了去探讨个究竟。我到了大街上,我发现自行车的几个梁形成3角支撑;有些小别墅的屋顶也是三角顶;高压电线杆的支架等等,真是数不胜数,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还从许多书籍中得知在日常生活中,三角形的运用并不只限于这些,在2001年俄罗斯就新发明了一款三角形多用途飞机,这是一种两人乘坐的小型飞机,飞机名为“克鲁伊兹”,由超轻型复合材料制成。飞机的机身呈三角形,机翼可在飞行员控制下灵活地变换飞行角度。“克鲁伊兹”配有特技飞行、领航和发动机参数控制系统,能够完成高难度的飞行动作且操作流程简便。它既可对林场、输电线路、石油管道进行多架次空中监护,为农田喷药施肥,又能搭载游客,使其亲身感受惊险的特技飞行。他的优良性能与三角形的特性是分不开的。所以说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我想只要细心仔细的观察还能发现三角形中更多的秘密。
通讯作者:黎秀武
【摘要】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在常规抗缺血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及辛伐他汀三种药物临床疗效。方法 50例UAP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在抗缺血治疗基础上未联合应用上述三种药物,治疗组在抗缺血基础上联合应用上述三种药物,随访半年,评价心绞痛改善情况及统计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1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且其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钙; 辛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之一,很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其猝死发生可能性也很高,因此,除抗缺血等治疗外,积极早期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内皮功能、稳定已破裂的斑块治疗,控制UAP,防止病情进展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在抗缺血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及辛伐他汀治疗UAP,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UAP为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2007年8月住院患者,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1]。且对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及辛伐他汀无禁忌证,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2~75岁,平均66岁;对照组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41~76岁,平均65岁,所有病例均行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除外急性心肌梗死,且无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均在正常范围,肝功能、肾功能也正常。
1.2 方法 所有患者一经确诊均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给予硝酸酯类、ACEI类,适情况给予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组在常规抗缺血治疗等基础上,联合应用上述药物,首先给予阿司匹林(150 mg,1次/d,口服)、低分子肝素钙(5000 U,2次/d,腹壁皮下注射);1周后,停用低分子肝素钙,给予辛伐他汀(20~40 mg,睡前口服),疗程2周。之后继续予辛伐他汀维持,阿司匹林减量(100 mg,1次/d,口服),随访6个月,观察各项指标,进行疗效判定。
1.3 观察指标 心绞痛发作次数;治疗前后GCG恢复情况;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 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75%,ECG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75%,ECG:ST段改善≥50%或T波恢复正常;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无明显减少,ECG:ST段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为36%(9/25),有效率60%(15/25),无效率4%(1/25),总有效率96%;对照组分别为16%(4/25)、44%(11/25)、40%(10/25)、60%(15/2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2.2 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 治疗组随访期间除1例再发UAP外,无一例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4%;对照组4例再发UAP,2例AMI,2例猝死,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28%。
2.3 不良反应 在服用辛法伐他汀病例中,有1例出现GPT升高至73 U,当时给予辛伐他汀减量至10 mg/d,并加用保肝药物治疗半个月后,GPT恢复正常,以后继续按此剂量维持,未再升高,1例出现皮疹,未做任何处理自行消退,1例大便潜血出现阳性,未予停药,经奥美拉唑、云南白药等治疗,大便潜血转阴。
3 讨论
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综合征,其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收缩,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闭塞,其血栓成分是以血小板为主的“白色血栓”,有效抗缺血、抗血栓(抗血小板及抗凝)及稳定斑块治疗控制UAP,防止病变进展,有重要意义,目前阿司匹林加低分子肝素是UAP患者治疗的基础[2]。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血小板血栓素A2(TXA2)的生成而发挥血小板抑制作用,本药现已作为UAP基础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普通肝素(SH)通过化学和酶的裂解处理得到的。它除具备SH的抗凝血酶Ⅲ、保护血管内皮、防止血小板黏附、促进侧支循环及甘油三酯水解、降低血栓素活性及抗肾素等药理作用外,还具有一些SH所没有的特性,如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为SH的2~3倍),且有更显著的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所产生的预防性抗血栓作用时间≥24 h,再者抗Xa与抗Ⅱa之比为4∶1~2∶1,很少引起血小板减少,出血的危险性较低。因此,其使用方便、安全、无需做凝血因子的连续监测的特点已被国内外公认,近年来已替代SH广泛用于治疗UAP;他汀类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许多大规模临床实验结果已证实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辛伐他汀作为他汀类药物的一种,近年来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除调脂作用外,辛伐他汀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血管内皮对扩血管物质的反应;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炎症反应;减少动脉壁巨噬细胞及泡沫细胞的形成,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缩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提高纤溶活性。临床实验证明,长期应用辛伐他汀在有效调脂的同时,显著延缓AS病情进展和病情恶化,减少心脏事件和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3]。本文观察在常规给予硝酸酯、ACEI、钙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抗缺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及辛伐他汀治疗UAP,疗效肯定,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使用安全,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陆再英,钟南山,等.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2.
[2] 叶任高,陆再英等.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0.
【关键词】稳心颗粒;QT间期离散度;稳定型心绞痛
QTd是一种无创性心电检查指标,在临床上有重要价值,正常人生理性心室复极不一致所造成的QTd很小,而冠心病心肌缺血增加心肌复极的不均一性,从而致QTd增大[1]。而
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复极异常有密切关系[2]。本文观察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经服用稳心颗粒后QTd的变化,研究稳心颗粒在改善心肌缺血的同时,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d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病历选择自2003年8月至2006年6月,从本院门诊及病房诊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符合WHO的诊断标准,排除①常规心电图R-R间期不规则,T波不明显;②存在束支传导阻滞;③电解质紊乱。其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8. 4±5.8)岁,病程平均3.5年。
1.2方法给予稳心颗粒每次1袋(9 g), 3次/d,疗程4周,治疗前后测量2组患者体表心电图QTd的变化。
QTd的测量:以上心电图均为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走纸速度50 mm/s,每个导联连续测3个QT间期,取平均值,用最大的QT间期减去最小的QT间期为QTd,测量QT间期时以Q波起点水平为等电位线,终点判断方法:①T波回到等电位线;②T波与U波之间的切迹;③双相T波最后回到等电位线的交点。
1.3不良反应出现3例恶心,为饭前服药,改为饭后服药即消失,2例口干、轻微头晕,自行缓解。
1.4统计学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治疗前QTd(56.33±16.82)ms,治疗后(41.58±17.11) ms, QTd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单位:546300广西宜州市人民医院
3讨论
QTd是体表12导联中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之间的差值,能够精确反映心肌复极的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在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及其药物疗效方面起重要作用[3]。现代心脏电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心室肌复极的非均质性变化能通过体表心电图的QTd来反映,QTd增加预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机率增大。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QTd均明显增加[4]。而冠心病QTd的增加是由于心肌缺血区传导时间延长,致各个方向的心肌复极不一致增加,易使心室肌细胞的电活动产生折返,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5]。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因粥样硬化致冠状动脉管腔狭小,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稳心颗粒系根据中医补气健脾、活血化淤理论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活血化淤、定悸安神之功效。本文通过对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对比研究,观察到稳心颗粒能使QTd显著下降,说明其对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缺血有明显疗效,能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建英,志永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QTd离散度.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7,11:30-31.2胡大一,李田昌,贾三庆,等.急诊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国医刊,2001,36(9):25-28.
3王成,高守权,谢振武,等.QT间期离散度及P波离散度与小儿扩张型心肌病预后的关系.中国急救医学,2004,24(3):193-194.
关键词:数学教学;不简单;课堂管理;实效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也需要“高屋建瓴”
“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谁都明白,但这桶水到底要多大一桶水呢?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小学数学四年级要教学的内容,大多数的教科书都是做这样的两个实验让学生体会,一个是用木条做一个三角形让学生通过“拉不动”体会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另一个是用木条做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通过“拉得动”体会到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师也是按照教科书的这种安排来进行教学的,而且大多数的教师也是这样理解的。但如果学生问你:“红领巾是三角形的,为什么那么容易变形呢?”或是问你:“课桌面是长方形的,为什么很稳定呢?”面对这两个问题,你怎么回答呢?
那么我们要让小学生体会的“三角形的稳定性”到底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让学生很好地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几何学对三角形稳定性的定义是:当三角形三条边的“长短”固定后,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固定了。物理学对三角形稳定性的描述是:在同等条件下,用相同材料做成的三角形比其他的多边形稳固。同时,也正是因为三角形具有几何学意义的稳定性才使得它具有物理学意义的稳定性。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把这些都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理解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要注意两点:(1)不要单纯用“拉不拉得动”作为“稳定性”的标准,而应该用“拉过以后有没有改变形状”作为标准;(2)让学生亲手做木条多边形,首先让学生用三根木条(每个学生所得到的材料要一样)做三角形,然后让学生相互比较,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一旦确定,做出的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肯定相同,从而体会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接着用相同的方法让学生做四边形、五边形,让学生体会到其他的多边形不具有稳定性。通过这两点让学生区分“稳定性”和“稳固性”,体会到三角形稳定性的真正含义。
而怎样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那两个问题呢?我想主要让学生体会到三角形的稳定性主要指的是“三边确定,三角形大小和形状也确定”这个几何学意义的稳定性,不能因为“红领巾柔软”就说三角形不稳定,不能因为“桌面牢固”就说长方形具有稳定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管理很关键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教师纵有满腹经纶,但往往在面对调皮学生时束手无策,面对乱哄哄的课堂气急败坏,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没法正常实施,让课堂教学教学变得低效,而且很有可能由此产生恶性循环,教师和学生都饱受煎熬。而与此相反一种情况是:有的教师为了保证教学顺利开展,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措施,短期内保持了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但从长期来看,无疑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让他们越来越讨厌数学,更严重的可能会禁锢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他们不敢标新立异,不敢越雷池半步。
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呢?有一本书我觉得写得很好、很透彻,那就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课堂管理的策略》。书中通过理论阐述,使教师了解课堂管理行为的含义,更新课堂管理的观念,同时着重介绍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力图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行为更科学、更有效。
三、要理解和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很多人理解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能总是单纯拿它和工厂生产的产品作比较,认为单位时间内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越多实效性越强。其实不然,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绝不单指这一点,那还有些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的发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在过程中积淀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延续学生对数学的喜欢,持续拉动他们学习数学的愿望,有助于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结论。
从孙晓天教授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出:(1)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关注学生经历数学化,而数学化又分成水平数学化和垂直数学化,也就是既要关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又要关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2)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对数学活动过程的经验积累;(3)关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4)关注教学要达到的知识目标。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反思;高效课堂;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0-0045-02[ZW(N]
[作者简介]李春荣(1972―),男,江西宁都人,本科,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田埠中心小学教师,小学特高级,江西省第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
2014年3月,在全县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学校召开了课改动员大会,把四年级设为课改实验年级,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做足功夫,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笔者不断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内容,并在学校的安排下到武汉常青实验小学等学校学习参观,对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新的认识。笔者执教了一节学习汇报课(课改实验课、课题研究课)《三角形的特性》,下面是对这节课的反思。
一、根据需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不但要遵循课本内容,还要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整合教材,使课堂教学设计更适合自己的学生。四年级《三角性的特性》一课,教材先安排学生画三角形,说说三角形的特征,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再学习三角形的高和底,以及怎么画三角形的高等。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最后学习三角形的特性。在教学设计时,笔者对教学内容的呈现进行了重新编排。笔者先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在感性认识了三角形后,让学生概括出了三角形的定义。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让一位学生拿着平行四边形框架,一位同学拿着三角形框架,到讲台展示:用手拉一拉,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对比中不言自明。这样有利于学生把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性。在教学三角形的高和底及怎么画高时,笔者先教学三角形顶点用字母表示的方法,以更好地表述三角形每个顶点所对应的边及在画高时高和底的对应关系,学生较好地理解了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掌握了三角形画高的方法,这便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先学后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本节课笔者在课前安排了学生预习,设计了“课前问题生成单”,要求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提出1~3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教学时,在出示课题后,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出三个问题:1.什么是三角形;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和底及怎么画高。然后根据这三个问题设计了三个“自学指导”,学生先根据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及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汇报,教师给足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在小组中解决不了时,教师进行适时、有效的引导、点拨。这样,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尝试、观察、分析、操作,从而分享数学体验、发现、探究的乐趣。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牢固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深刻理解了三角形的特征,懂得了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和底,轻松掌握了三角形高的画法,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三、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改的主渠道。“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这节课,笔者为了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主要安排了三个合作学习环节。一是在概括三角形的定义时,先让学生“画一画”,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接着让学生“认一认”,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怎样给三角形定义)?二是由两个学生分别拿着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构架上台拉一拉,在学生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时,提出:要使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易变形,你有什么办法?三是在三角形内怎样画高的。笔者先让学生学习了顶点和边、高和底的对应关系后,再由画平行四边形的高迁移到画三角形的高,由于学生通过前面的“操作、思考、比较、发现、迁移”等,以及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的讨论有了基础,讨论过程民主有序,热烈有效。以上这些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巧用课件,构建优质数学课堂
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要求将大容量的知识呈现给学生,还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展示汇报来完成,教师在关键时刻起引导、指导、点拨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这样就为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节课中,不论是“学习目标”的出示,还是“自学指导”“巩固练习”的出示,还有学生的“思维过程”“重要概念”等,都是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的。多媒体呈现不但有音响、动画、色彩的效果,还大大节约了时间,学生能够用更多的时间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交流、汇报及展示中。特别是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中,多媒体课件发挥了特有的作用。这样,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构建了优质数学课堂,学生牢固地掌握了三角形高的画法,课堂也变得轻松、活泼、有趣、高效。
五、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去处理数学问题或在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时从数学的角度去研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这节课的应用重点就是三角形稳定性的运用。笔者让学生拉一拉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构架,通过自己体验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接着又要学生想办法使平行四边形不易变形,这马上就把三角形的稳定性用上了。然后再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有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接下来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让学生发现三角形稳定性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应用环节,笔者又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动手修理摇晃的椅子,判断小兔和小猴谁围得篱笆更牢固等。这样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