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钱塘观潮

钱塘观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钱塘观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钱塘观潮范文第1篇

钱塘观潮不知起于何时,有人说汉魏始有之。我想,最早为大潮所动、所感,听潮、观潮的,当是钱塘江上人,尤其是渔家、梢公。后来,江边有了城镇,观潮人更多,以致“满郭人争江上望”了。古时观潮,可能并不划出什麽景区,也无需花钱买票。“满郭人”争相看潮,当然也有“郭”内外的下层居民。无论贫富,愿看、能看的,只管去看。因为大潮好看,又随便看,所以“钱塘郭里看潮人,直到白头看不足”,是人人都可尽兴享用的天惠。随着潮声远播,又招得远来观潮者。这些远来观潮的,或者多是有闲钱、闲功夫、闲情逸致的人,比如文人骚客、仕宦吏员,当然也有过客。那些为官的,政绩不论,凡科举出身,当是有学历的。学问既有,文墨亦好,看潮有感而发,付诸雅韵,让我们现在还能读到状潮的诗词,想到观潮的盛况。

望远潮,钱塘潮头似一条白线,自远方涌来,浪催浪叠,潮头高耸,越逼越近,隆隆然如雷鸣;轰然扑岸,激起玑珠四射,浊浪接天。直面钱塘潮的汹蛮狂放者,或触目畏却而折服于造勿主,或壮怀激烈而欲驰聘天地间。从前,在满目江潮的大视野中,更有夺目的一点亮丽,就是弄潮儿的弄潮。“向潮头立”为大勇气、大机智、大技巧。“立”而“旗不湿”,则是智、勇、技之大而极者。万头欑动,既观潮,又看人弄潮,那惊怖、惊叹的情状可想而知。不知什麽时侯,弄潮不再,也不见了弄潮人,现在只有喊潮的了。弄潮俊杰今安在,逐浪江水空自流。不想今年的钱塘弄潮者,竟是洋人。

钱塘观潮哪里好?我看首选老盐仓。这里江面开阔,水天一色,大潮一来,那无涯的雄阔声势,尽收眼底耳中。美女坝亦好,可惜一段江边有高楼林立,远望如水边栅栏,有损“海阔天空”的整体自然美。不知钱塘江两岸还要有多少望江高楼耸起。如是,则楼“林”夹江,“栅栏”镶水,再不能越江远眺,大煞风景。钱塘潮是自然天成的。听说因为围滩造田,一九八五年的潮水势减,几无可看。要是江边的楼之“墙”,阻弱了东南风,钱塘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场景怕只有在古诗文中寻觅了。

读唐、宋人的钱塘观潮诗文,似乎那时的潮势比现在的壮大,乃至令人惊惧。据说古人以为这大潮是屈死的伍员和被勾践所害的文种所致。二人对江怨愤;怒气一发,江潮大作。伍员、勾践都是复仇者。有仇必报,血性使然。伍员靠外国灭母国、报家仇,是报仇志士,却难论英雄。真正成功的报仇雪耻者,是勾践。他咬紧牙关,横下一条心来默默苦作,且含而不露,力而不张,不张则已,张则克敌,时机一到,家国之仇彻底清算。史上最能隐忍自强,最善韬光养晦的,恐怕就是这位勾践王了。有人比较伍员和屈原这两位楚人谁更爱国。这好象是拿地与天比高,用冰和火比热。不可比而硬比,大约是想让地抬高身分,使冰带上温情。这就是硬比的学问。

连江风雨、蔽天大潮,荡尽了久远的死士复仇和吴越征战。今人观潮,如此评说江潮和古人;不知后人观潮如何评说江潮和今人。无论大雾迷江,还是烟雨锁江,钱塘江水总是浩浩东去,入海不回;唯明月孤悬江上,俯看潮和人,见证古与今。

钱塘观潮范文第2篇

一、自然美

钱塘江潮是大自然展示伟力的一种形式。作者简笔勾勒了它雄奇瑰丽的形象,展示了它壮阔奔涌的自然伟力。《观潮》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巨浪滔天的风景画。

作者在开篇即明示:“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接着,又用“既而”一词表明了海潮来速之急;用“玉城雪岭”、“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形和色、声与势,凸现了它汹涌澎湃、翻江倒海的雄姿。

这些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示了钱塘江潮壮丽的雄姿,而且展示了它身上那种勇往直前、气壮山河的奇伟之力,一种

因为力量的膨胀而产生的庄严和雄伟的气魄。这是大自然的力量之美、阳刚之美。英国美学家托马斯・班纳特在《大地上的神圣理论》一书中说:“我认为,自然界的庞然巨物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除了天上的苍穹以及浩渺无际的星空之外没有比大海和高山更叫我感到愉快的了。这些巨大的东西有一种庄严和雄伟的气魄,在我们的心灵中激起伟大的思想和激情,使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上帝和他的伟大。”周密笔下的钱塘江潮不正是这样的“自然界的庞然巨物”吗?它豪迈的气慨让我们感到庄严和雄伟,它奔涌的力量让我们充满想象和美感,它壮美的英姿让我们焕发着力量和激情。钱塘江潮不仅美在形象,而且美在力量。这就是钱塘江潮的自然之美!

二、风俗美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忆江南》一词中写到“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能不忆江南。”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一词中也写到“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由此可见,钱塘江观潮的可能始于唐朝或唐朝以前,至北宋已成了当地盛行的一种风俗,南宋时又加进了军演和弄潮等活动,形成了人们喜爱的一种娱乐形式。

本文写此风俗主要描写了水上活动和岸上观潮的动人情景。水上军演通过整齐雄壮的队列,变化多端的阵法,谨严有序的操演,给人一种威武豪迈之感,表现了水军将士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慨。水上弄潮则着重表现了吴中健儿劈波斩浪、奋勇争先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弄潮技艺。这些水上活动突出的是人与潮的搏击、人与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交融。它给钱塘潮这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增添了许多亮丽的人文色彩。

此外,作者在最后一段写观潮盛景,也是这一娱乐活动的一部分。江面海潮翻腾壮阔,水上表演精彩动人;岸上车马塞途,人如潮涌。这是一幅多么热闹而又美丽的风俗画啊!

三、语言美

本文语言不拘格套,自由挥洒,文笔平易简洁,文风自然流畅。其优美生动的叙述、工丽精巧的描绘,更是独具特色、别具匠心。

首先,作者将叙述语言和描写语言有机融合,创造了生动形象的画面。第一段既是对钱塘江潮自然美的生动描绘,又映衬了下文水上表演的绝妙精彩。二、三段写水上表演也是叙述与描写的绝妙结合,如写水军演习:“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写吴中健儿弄潮:“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这些描写既是生动的叙事,又表现了作者对水军将士和弄潮健儿的钦佩和赞美之情。

其次,作者熟练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和人物的特征,展示了自然景物之美和人情风俗之美。如“玉城雪岭天际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一句,只用了两个比喻一个夸张两种修辞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壮瑰丽的形象和宏大的气势。引用杨万里“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的诗句则恰如其分地写出了潮水横断江面,逆江而上的雄姿。写水军将士在水面舞刀弄枪如履平地,“吴儿”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而手中大旗“略不沾湿”,显然也有夸张之意。但由于作者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仅没有斧凿之痕,反而让人觉得真实可信,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文章多用短句,语言凝炼生动,既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也显示了作者精湛的语言艺术。如“震撼激射,吞天沃日”、“争先鼓勇,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这些短句不仅生动地表现了自然景物的动态美和弄潮表演的精彩动人,而且能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文章语言的优美生动由此可见一斑。

钱塘观潮范文第3篇

钱塘江自安徽省休宁县发源,逶迤东南入浙江建德,在澉浦附近注入杭州湾,行程600余公里。钱塘江以其流域面积近浙江的“半壁江山”而被浙江人尊为“母亲河”。

古时的钱塘江从富阳鹳山入海,河口只有一般的潮汐涨落。天长日久,长江上游携带而下的泥沙逐渐淤积成太湖平原,与相对稳定的南岸形成了独特的河口形状――从海水入口处行不足百公里至海宁盐官镇,江面从百余公里缩窄至2~3公里,犹如一支大喇叭,被称“喇叭口”。受潮汐影响,喇叭口倒灌的海水随两岸地势收缩潮差剧增,又与钱塘江水相遇,波面受阻增大,潮水互相拥挤,加之河床“沙坎”的影响,每当潮起时潮水涌积、夺路叠进之时,宛如鲲鹏击海、万马驰江,可谓 “声摇地脉雷霆怒,风擘崖根嗔。”

钱江潮的闻名,不仅在于声势浩大,更可观于多样。早在汉魏时期,就有了观潮习俗。到了唐宋,“观潮”、“追潮”、“弄潮”就成了历年当地的一道胜景。

江潮起于海宁尖山,迎面击岸,怒声震天,古人予名“迎面潮”。而当逆江而上的潮水逆江扑行时,江心的地势将潮水分为东南两股,又于海宁大缺口一带相撞交汇。两股潮水相碰,潮头相激,合抱成一道水柱,腾江而起。待到水柱落回江面时,两股潮头已经呈十字形展开,一路向西。潮水的交叉点撞击北岸海塘,卷起千堆乱雪,宛若蛟龙怒吼,溅雨飞沙。这便是难得一见的“碰头潮”,也叫“十字潮”。由于两潮相撞受风速、沙坎、上游来水及月球引力等作用力组合不同,有时形成的是“燕尾潮”、“剪刀潮”。

气势恢宏的“十字潮”行进18公里来到海宁盐官镇时,这里的江面仅为二三公里阔,远道而来的潮水被迫挤成一线,故称“一线潮”。倘若登上镇海塔远眺,随着涛声的由远及近,能见一道白练乍现于海门间,江下涛头沿着明清古海塘卷地爬来,白浪领头,黄沙翻推,恰应了“九军擂鼓震玉垒,万里黑云驱雪山”这一诗景。

怒潮呼啸着夺路西进,奔至距盐官镇11公里处的老盐仓时,被一道伸入江心9米高、650米长的丁字坝挡住了去路。奔腾的怒涛顿时怒涛惊竖,如蛟龙回首,蓦然斜扑十八层鱼鳞大石塘,前潮后潮两相激,状似伞云,有时竟高达数十米。一时海天相连,虹霓挟雨,潮涌横银,浊浪滔天。

观潮立南北,两岸景不同。由于潮水是南北两岸同时推进,因而所处位置不同,观得的潮型也就各有千秋。钱塘南岸的赭山美女坝处,能看到气势磅礴的冲天朝。

难怪人说,“钱塘郭里看潮人,直到白头看不足”, 这一奔腾,驰骋了几千年;这一怒吼,回转了吴越春秋。百姓们将八月十八奉为潮神的生日,用“观潮”、“赶潮”这一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敬意。

钱江潮虽壮阔惊世,却也破坏极大。奔腾不羁的潮水,使得钱塘江成为我国历史上仅次于黄河的一条多灾害之河。千百年来,急流逼岸,冲毁堤塘,吞噬田地的现象时有发生。

最早记录钱塘江河口段潮灾的为《旧唐书》,该书《五行志》中曾载:“大历十年(775)七月己未夜,杭州大风,海水泛潮,飘荡州郭五千余家,船千余只,全家陷溺者百余户,死者四百余人。”从唐武德六年(623)至20世纪50年代的1300多年中,有史可稽的潮灾共有183次,平均7.3年有1次,受害灾民溺死万数,饿死千余。在抗御无力的情况下,人们对江潮更多的是敬畏,将之拜为潮神。因而海宁、萧山等地至今还留有古时的海神庙、潮神庙,杭州著名的六和塔,也是当年镇潮的遗迹。

钱塘两岸的筑塘史,也是历代王朝与钱塘江潮的抗争史。由于工程量浩大,钱塘江堤塘历来由国家政府出钱修筑。清代浙江巡抚阮元在描写鱼鳞石塘时就提到“全用金钱叠作塘,不使苍生沐咸卤”,可见工程耗资之巨。浙江海塘相传始筑于汉代。五代十国时,又有吴越王钱发夫20万创筑竹笼填石塘与柱固塘。钱治国治水,巩固了吴越国的70多年之治,“境内丰阜”、“桑麻遍野”、“岁多丰稔”,使杭州发展成为“东南第一州”,为其成为北宋名城、南宋京都奠定了基础。宋元时期海塘工程大肆发展,然而滚滚江潮的击打啃噬,浊浪淘沙的破坏,使得海岸塌陷越来越严重。到了明朝,涌现了一位黄光升,他集众家之所长,发明了五纵五横鱼鳞塘式,把我国的筑塘技术推向成熟。清康熙六下江南,四巡海塘,传为千古佳话。为了督筑钱塘江的鱼鳞大石塘,雍正帝还专门指派对修筑海塘有研究的时任吏部尚书的朱轼,前来浙江领导实施这一工程。当地的知府、县官,也大都把治理钱塘江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传说那些修建海塘的士官,修堤前要立下生死状,成者生,败者亡。传说在今天的塔山坝旁,还留有七座当年以身殉职的海塘官衣冠冢。数百年来,青冢上已是绿草莹莹,只露出微微一座斑驳的黑塔,迎着海风江潮,对世人诉说当年的波澜壮阔。

钱塘观潮范文第4篇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来源,自古有不少如“钱王射潮”之类的动人的传说,科学解释虽严谨却无趣———每年中秋时分,月心引力和东南季风盛行,使得海水回潮时恰恰遇到杭州湾这个外宽内窄、外深内浅的喇叭口海湾,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只能浪叠浪形成如巨龙一般的浪潮。

内河冲浪,顾名思义是相对海上冲浪而言。全球范围内适合冲浪的内河水域屈指可数,而具备冲浪比赛条件的仅仅只有钱塘江和巴西亚马逊河,很显然钱塘江浪潮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都是亚马逊河所不具备的,在此冲浪更是对千年历史的全新演绎。作为中美极限运动交流大使,格兰·布鲁吉解释说:“河水和海水的浮力不一样,内河的波浪也会复杂得多,这对冲浪者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所以,尽管前来参赛的美国Gopro夏威夷队、潮极限加州队、巴西Roxy亚马逊队和澳大利亚OE大堡礁队都是世界顶级,但安全仍然被放在第一位。当队员准备在杭州水上派出所附近下水时,负责本次搜救工作的老蔡依旧语重心长:“我已经和大海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了,而这里比海上要危险得多。希望各位一定按照规定行事,如果有人落水,立刻全力搜救并终止活动!”

而队员们,则就是为了刺激而来,经验丰富的他们显得兴奋而忐忑。曾经成功挑战过20米巨浪的詹米·斯特林,3岁时便开始冲浪,第四次面对钱塘一线潮,詹米兴奋依旧:“这完全是另外一种体验!虽然没有大海那种频繁的海浪,但连绵不绝的浪潮是不同的挑战。”浪潮的复杂,需要选手有更强的阅读水波的能力,否则,砸下的冲浪板、水底的礁石以及水中的泥沙都会成为扼死生命的杀手!

本次比赛分为三天,10月1日和2日,四队捉对厮杀,获胜者将在10月3日决出最终的冠军。每天,每队四位选手分别乘坐两辆摩托艇出发,根据浪花大小指派一名冲浪者下水献艺。

萧山观潮城,钱塘江水域仅次于海宁盐官的观潮胜地,而后者由于波浪太大,至今没有开展冲浪活动。

首日正午时分,观潮城已聚集了约万名游客,不少人纷纷拿出相机,只为记录这一年度胜景。尽管距离预计在下午一点到达的一线潮还有一个小时,烈日之下的游客们无一人因炎热和不耐烦放弃自己辛苦占据的观景位置。

下午一点左右,忽听得远天轰隆之声越来越强,而一线潮却始终不肯露面。旋即,一横巨大的浪潮跨江而来,如白龙一般的巨浪将江面分为明显两段,且飞速推进,摧枯拉朽之势不可阻挡!其声有如万马奔腾,其型有若巨龙翻滚。奔腾的浪涛之中,两位英勇的弄潮儿在此乘风破浪,浪花中似有彩蝶飞舞。

Cutback,是冲浪中的招牌动作,是指冲浪者顺浪而下,旋即转身再度寻找叠浪中最适合冲浪的部分。大堡礁队之所以能在首日战胜加州队,离不开队中90后选手托马斯·普林格对Cutback的完美掌控,虽然加州队也有人完成,但在高度和时间上都明显不如。有着一头耀眼的红发,外形酷似美国单板高手肖恩·怀特的普林格说:“今天的大浪太给力了,我的选择反而是合适的。”赛后的采访中,普林格玩起了幽默:“我职业生涯最大的收获就是到世界各地去冲浪,而且都是免费的。”

有意思的是,当巨浪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直至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聚集的上万观众也在短时间内云散而去,有如浪花的迅猛,有如冲浪的刺激。

日的浪潮达到1.8米左右,在冲力上也明显强于之前。相比美国夏威夷队的四位型男,巴西亚马逊队的三位美女更具看点,克洛伊·卡蒙、简·史密斯和凯特琳·玛格薇三人同为世界冠军。

凯特琳先后完成五指挂和十指挂,板尾翘起的惊险场面让人击节叫好。相比亚马逊队的柔美,夏威夷队们的力量更胜一筹,斯特林多次切浪回转令人叫绝。据裁判统计,获胜的夏威夷队成功抓浪15次,而巴西队只有10次。

钱塘观潮范文第5篇

原来,钱江潮万年来去,是由海水的压力所迫。那压力不在海中,而是来自堤岸。

江边出现一道长长的堤坝,横卧于前。大潮竟是浑然不觉,直扑过去。潮头似乎积蓄了整个太平洋的巨大能量,浩浩荡荡长驱直入,却突然被一座大堤正面拦住。大潮愤怒地咆哮起来,鼓足满腹悲情,迎面冲撞过去。大堤坦然迎候,狂奔的潮头被堤坝猛然掀翻,刹那间生出强烈的反作用力,弹起几十米高的黑浪。高耸的水柱似巨人在空中转身,甩开一头浪花飞溅的乱发,弹跳、旋转、反扑――这就是钱江潮著名的“回头潮”。它在三百米外的大堤一角上落地时,几百吨重的江水在瞬间如同炸弹一般爆裂,仅仅是浪尖的压力,即可将人体的骨头和内脏拍扁压碎。每年都有轻视和低估大潮力量的观潮人,被潮头卷走,魂归东海。

夜潮更是神奇:江滩无人,万籁俱寂,汐声自黑暗的远处传来,如泣如诉:潮声渐近,间或裹挟着石块的滚动,如雷似鼓。潮头到了眼前,顿觉一股宏大的气流扑来,要把人吸进水里去,脚下的堤岸在微微抖动,有如地震。如逢月夜,月光下翻腾的浪花溅起雪白的泡沫,天空和江水一片银白,如同大雪纷飞的旷野;若是空中放起焰火,堤上升起篝火,荧光火光在奔跑的潮头跳跃,那就是世上绝妙的动感奇观了。

月下观潮

今夜的中秋月还算不错,但在此地仰望天际,虽非“云遮月”,却也并非澄澈如水。前几天电视里说:今年的中秋月特大特圆,也许大家主要是奔着钱江潮而来,从心理上反而觉不出圆月的特别佳处,有意无意之间,赏月倒成为一种陪衬。

今夜的我们总算是幸运的,零时三十分左右,自与我们相对的方向,月光下银色的狮子头抖擞着卷将过来,感觉中是呈不很规则的斜面形――这就是钱江潮,终于亲眼见到了!至少在我的感觉中,不快也不慢,就像是充满灵性的群体相互簇拥着,唯恐有谁落后。但说实话,比之于我过去看过的图片,听过的渲染,气势还不够十分宏大,只听到闷闷的呼啸声,还够不上震天撼地的咆哮。终于,它们向我们站立的地方迫近过来,就像在接受它们既非同类却又不陌生的人的检阅。然而,给我的感觉并不凶暴,它们总的来说还比较礼貌,一个个银色的狮子头抖擞着荡了过去,留给我们的影像是一扇斜形的、偌大的滚球……不过,且慢,突然我发现里边的一条浪舌像巨兽犀利的尖嘴冲刺出去,将原来虽呈斜形却大致是齐步的同类抛在身后,唯我独尊地一味向远处奔去,那些同类看来颇为无奈,只好由它劈开远方那夜色漆黑的大门……

坡与钱塘潮

史书记载,坡曾两次观赏钱塘潮。熙宁六年(1073)八月十五,身为杭州通判的坡与杭州太守陈襄一同观赏江潮。因是中秋节,深谙水性且以冒险为乐事的江南“踏浪儿们”举着小红旗,齐声唱着“浪婆词”,驾舟而弄潮。两岸观者则欢呼鼓噪,为之呐喊助威。壮观的江潮和“踏浪儿们”动人心魄的精彩弄潮表演激发了诗人的情思,当日坡便作了《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并题写在安济亭上,另外还作了一首词《瑞鹧鸪・观潮》,这表明观赏江潮满足了他的精神享受。

不过,坡不光观赏江潮,还看到了江潮对人民的危害。他考察得知,衢、睦、处、婺、宣、歙、饶、信等州以及福建八州的人民往来时,都需要在龙山附近乘潮渡江,但往往覆溺江中,“老弱叫号,求救于湍沙之间,声未及终,已为潮水卷去”,“能自全者,百无一二”,公私财物一年要损失几千万;沿江各州人民生活必需的盐、米、薪,也需借钱塘江运输,但浮山一带水势险恶,船只很难安全航行。坡为此焦虑不安,多方寻求减少损失的“灵丹妙药”。但是,在那个科学不发达,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要战胜江潮平安渡江和顺利运输,谈何容易啊!坡寻觅了好多年,终于在离杭州太守任前,才从前信州知州侯临那儿访知,在钱塘江上游名叫石门的地方开凿一条运河,即可避开浮山之险。于是,他邀约转运司官员叶温叟、张一同前往石门一带实地考察,考察后一致认为侯临的设想是正确的。于是,他请侯临写了《开石门河利害事状》,命令观察推官董华做了开石门河所需的人工、材料、钱米预算,又绘地图一幅。然后,他撰写了《乞相度开石门河状》,连同预算、地图及侯临书状一并上奏朝廷,请求宋哲宗和听政的太皇太后拨钱十五万贯、允许差用军人三千,用来开凿石门河,还建议朝廷专差侯临监督开河工程,计划两年完成。他办完这些事情的当月,就起程离杭了。

钱塘趣联

有一副描写钱塘潮的对联是这样的:上联由7个“朝”字组成,下联由7个“长”字组成。

相关期刊更多

人民音乐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浙江水利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水利厅

文化交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