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北京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平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下发了2015年工作要点。要求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深化首都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进一步提升首都教育现代化水平。
工作要点中指出,北京市将深入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加强与津冀两地在教育资源需求规划布局上协调对接,建立教育发展规划相互联动协商机制。推进高等教育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建立学生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协商机制。推进基础教育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力促优质数字化资源互通,探索建立教师互访互聘协商机制。
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学校课程自主权,改进课程结构。落实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实施《中小学开放性语文学习活动计划》和《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计划》。支持30家社会资源单位开发课程资源,推进中小学10%的课时用于社会实践。立足“北京数字学校”和“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开发100项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 推动学科教学改进。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学业评价体系。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严格依照课程标准教学,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持续推进中小学生减负。
此外,北京市还将创新教育公共服务方式。以服务师生为中心,完善“基础教育在线服务平台”,打造“ 学习信息推送” “ 作文辅导”“名师答疑”和“国学诵读”等特色栏目和移动App,推动构建基本公共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汇聚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全市中小学普遍建立班级、校级家长委员会或家长教师协会。推广“父母学院”项目,推进网上家长学校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和信息咨询,强化舆论引导,推进市、区、校各类信息平台和微博、微信公共平台建设,做好教育热线服务工作。
(摘编自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网站2015-02-04)
关键词解读
2015年9月28日,教育部网站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其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
案例分析
《意见》后,在教育微信平台上,有不少微友针对美育的话题也展开了讨论。微友“唯美的旅程”说:“我儿子一上学就参加了学校的管乐团。学会一种乐器对孩子考学有帮助。”微友“真心实意”说:“我觉得美育就是要去除功利性,现在的高考改革、教育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美育的春天正在来临。”的确,美育对人的全面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令人欣喜的是,目前还是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但已经有学校进行美育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了。
古风社、墨吟文学社……每周二下午,福州屏东中学的同学们就会投入到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当中。学校依托音乐美术舞蹈专业的艺术特长班,开齐各种学生兴趣的艺体社团活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个性和特长的发挥。除了积极让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屏东中学还在体音美特色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美育系列课程,构建美育课程体系。学校从“德育审美、知识审美、艺术审美、形体审美”四个方面构建了审美课程体系,开发了7本校本教材,并组织实施了美育课程。
把社团活动和美育课程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是福州屏东中学对美育的探索。在山西太原,从2011年开始就对音体美进行了学科测查,针对农村艺术、体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并以课堂为载体,充分进行课堂美育教学改革。北京市也早在2011年就开始重视美育了,北京市财政拨款支持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等社会资源单位,城区每生每年150元,郊区每生每年200元,惠及百万名北京市中小学生。把课堂“搬”进博物馆,也使美育走出学校,走进了社会。
事实上,很多学校早就在思想上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行动上却依然是“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主要表现在,应试教育几乎完全挤走美育的应有地位。比如幼儿教育小学化,提前教授小学阶段的语数外等学科知识,本应占主导地位的音乐、美术、戏曲等启蒙阶段的艺术教育,却成了附庸。尤其在中小学校,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长期被主课挤占,不仅课时少,且师资严重缺乏,致使美育长期处于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中小学美育教育占到总课程量的9%到11%,而美育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6%,全国1068万基础教育教师当中,美育教师只有不到64万。可见美育之落寞。
有专家认为:要想改变美育的地位,最关键的问题是完善升学评价体系。如果升学评价体系不变,地方政府就无法改变高考政绩观,进而不会重视音乐、美术师资建设和设施配备,学校进行音美教育,也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在推进评价体系改革的同时,还要针对学校美育的开展,给地方政府、学校设置一些硬性指标:依法保障学校的投入,按编制配齐音乐、美术教师,不能有编不补缺编,或者不给学校音美教师编制;保证音乐、美术器械配备达标;保证音乐、美术课程的正常开设,不得挤占音乐、美术课程的时间,用于上其他课程。对于不能达到以上硬性指标的地方政府和学校,要依法追究责任。
特色内涵
学校实施“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特色项目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里的“技术”,是指科学技术,包括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艺术”,是指音乐、美术和其他艺术形式。强化对学生的技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理自立意识、劳动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立身之本;进行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生活品位,塑造美的心灵,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实现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结合,技术学科、艺术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的完美结合。
“技术立身,艺术修心”,是指学校通过技术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通过各种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每个学生在高中3年掌握多项基本的技术和艺术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层次与道德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特色项目从侧重点来看,涵盖了普通高中课程8大领域中的3大领域:“技术”(包括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艺术”(包括音乐与美术等)、“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在其他5大领域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人文艺术素养。学校还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加强技术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和锻炼,使办学特色更加凸显。
历史渊源
学校多年来着力于校本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逐步形成了“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教育特色。不仅学生的技术、艺术素养的培养初显成效,而且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坚定了全校师生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组建了高素质的技术、艺术学科教师队伍,两个学科共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15人,包括1名美术特级教师和1名通用技术特级教师。其次,学校改造提升了技术教育中心、艺术教育中心。2011年暑假期间,学校以国家“中学技术教室、艺术教室装备标准”为依据,结合自身传统与特色,建设了6间美术工作室、4间音乐工作室,升级改造了15间技术教室,确保了技术教育和艺术教育课程的顺利、有效实施。这些“工作室”由有特长并热爱相关学科的教师主持,为有不同爱好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真正实现个性化发展。最后,学校加强了校本课程的建设,包括艺术、技术、科学、健康和综合实践等几大类。艺术类包括版画、陶艺与泥塑、纸立体构成、民间美术、室内外环境设计、篆刻、京剧鉴赏、播音与主持等;技术类包括机器人设计、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服装欣赏与结构设计、flash网络动画、图像处理、虚拟现实、影视制作等;科学类包括趣味魔术、趣味制作、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等;健康类包括家庭保健、体育运动(田径、球类)等;综合实践类包括心理健康、家政课堂、交际与礼节、校园与社区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办学特色的彰显提供了课程文化支撑。
近年来,学校技术、艺术教育成果显著。“十一五”期间,学校完成了5项市级及其以上技术、艺术教育科研课题;在全国专业期刊上发表10多篇技术、艺术教育类论文并获奖;在全国普通中学技术课、艺术课教学大赛中,多名教师获得一等奖。在技术教育上,学校与时俱进,抢占改革制高点,成立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处,自主开发多部校本教材,实施学生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学校承担的两项劳动技术教育课题及取得的成果获得专家好评:1项是全国社科基金课题“基于素质教育的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深化研究”的子课题“中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比较研究”;1项是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历史、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经市规划办专家组鉴定,成果等级为A等。学生多次参加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共获得6项金奖、10项银奖、8项铜奖,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全国首届中学生技术设计竞赛中,2名学生获得天津赛区一等奖。在艺术教育上,自2006年起,学校开始探索实施美术教师工作室制度。按照个人特长,为特级教师王威等美术教研组教师筹建工作室,先后建立了“全国版画藏书票工作室”、“陶艺泥塑工作室”等6个特色工作室,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和教师。在这样的艺术环境中,学生们感受着艺术的魅力,丰富、发展了艺术素养。2010年,多名学生参加了全国第六届藏书票比赛并获得优秀团体奖。
愿景与规划
发展愿景
在特色高中建设实践中,学校将突出以下特色。一是整体构建特色学校发展蓝图,系统实施建设策略,实现全体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三维和谐、互动发展。二是打造一流的技术、艺术教育中心,为特色教育提供硬件保障。三是建设一支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为特色教育提供软件保障。四是以技术、艺术素养的培养为辐射源,使之达到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形成各项素养“百花争艳”的良好局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五是形成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六是注重实践和落实,形成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未来,学校将拓展、优化、创新、发展“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教育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把核心价值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促进办学品质的提升,创办内涵厚重、特色突出、全国知名的品牌学校。
三年规划(2012~2014年)
整体思路:以核心价值理念为引领,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以课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为动力,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多样化的活动为渠道,以技术、艺术素养的培养为龙头,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宗旨。
关键词:校外生活;教育化;本真
依据学生生活所在的场域,学生生活可以分为校内生活与校外生活。校内生活是指学校时空中发生的各种生活事件,通常也称为学校生活。而校外生活是指发生于校外时空的生活事件,通常包括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两个部分。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而学校是以“人的培养”为主要活动,学校生活也就自然成为学生生活的主体,也获得了足够的关注。然而,校园之外存在着一个更为广袤的时空,它是怎样地构成着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在其中的生命状态如何,常常是被忽视的盲点[1]①。不可否认,校外生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独特价值是不可否定,当前学生是怎样度过校外生活,又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什么影响,这需要我们走进学生的校外生活世界。
一、校外生活的“教育化”误区
笔者曾与一位小学生聊天,谈及他的学习,他说他很喜欢上学。当时我感到既高兴又有些诧异,因而继续追问了为什么。小孩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其大概是说:“尽管在学校要上不少的课程,但下课后他可以和同学玩得很‘疯’。然而放学后,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父母安排的各种特长或辅导班等常常成为其生活主体,有时看个卡通片都必须是英文的。”小孩的话语表达了他对校外生活的印象:校外生活不是丰富多彩,而是单调而沉重,不再是愉快的游戏,而更多是沉重的学习负担。小孩的校外生活并非个例,这其实是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校外生活的现实写照②。
(一)“教育化”校外生活的产生
在我国,素质教育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却是扎扎实实。应试教育通常以关注学生考试成绩、重视学生解题能力、强调书本学习而远离现实世界为特征。当在书本符号世界中便能找到正确答案,通过抽象逻辑推理就能获取高分时,那么直接进入“书本世界”的学习得到追捧也就理所当然。如此一来,学生的校外生活也就显得多余。然而,学生校外时间不能被浪费,校外资源应当被利用,于是人们致力于开发校外生活“教育”价值。校外生活也就卷入应试教育的漩涡之中。校外生活这块学生的“自留地”价值正被充分“开发”,“教育”也就自然“进驻”学生校外生活,校外生活也就成为学校生活的“延伸”:一方面,实行学校封闭式管理,进而达到学校生活对校外生活的直接“收编”,另一方面,兴办校外培训与辅导班,让“教育”实现对社会、家庭生活的包围。于是,与考试不相关的活动遭到了家长、学校或教师的“过滤”,学生生活也就只剩下“教育”。学校生活,如同紧箍咒一样,已经严严实实裹住了校外生活。于是校外生活演变成为“教育化”校外生活,仅仅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承载着教育(考试)目标的使命。
(二)“教育化”校外生活的表现
“教育化”首先体现为“教育”对校外生活价值的主导。在应试教育的主导下,所有的互动都是以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衡量的标准。同样,人们也常常会拿应试教育的尺子来丈量校外生活质量。于是,无论学校组织的任何与校外相关的活动,还是学生在家庭与社会生活中的行为,都要求与学校应试教育保持一致,并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任何有损考试成绩的活动都将被视为异端,将对其扼杀与打压。此时,“一切为了教育”中的教育被简化为“应试教育”,校外生活的价值被应试教育价值所遮蔽。
“教育化”具体表现在“教育”对校外生活内容与方式的渗透。首先,作业成为学生家庭生活的“正业”。教师的家庭作业,家教配备的作业成为学生回家的中心。其次,参加校外教育培训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主流”,“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家长的普遍心态,目前以提升学习成绩的补习班、以素质教育为依托的特长班等成为学生校外生活的主要方式[2]。最后,学校生活对校外生活的“收编”。为了集中利用校外时间,许多学校采用封闭式管理,学校生活几乎成为学生生活的全部,留给孩子的校外生活仅仅是月末的一两天假而已。
(三)校外生活“教育化”的危害
校外生活“教育化”不仅遮蔽校外生活的独特价值,降低了学生生活的质量,同时也给学校教育的有效开展带来负面效应。首先,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不仅与学校各种形式的补课、花样层出的排名等相关,也与学生校外生活的“教育化”密切。校外生活的教育化致使教育对家庭、社区生活实现了全面包围,进而形成一种“全时空”的教育场。学生本希望利用校外生活缓解本已沉重的学业负担,然而放学后家庭作业和校外辅导仍然是其生活的主体,校外生活不仅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反而是在学生学业负担上添油加醋。其次,导致严重的学生问题行为。面对“教育化”的校外生活,学生常常表现出抵制情绪,进而导致消极应对学习行为,甚至还有的学生在“反叛”中养成不良校外生活习惯,如通宵上网等,这又将反过来刺激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轻则上课注意力分散等,重则厌学、逃学,甚至是退学。最后,降低了学生的生活行为能力。以教育为中心的生活中,学生非学习性生活机会遭到了“剥夺”,常常由家长代劳,因为“扫地”和“抹窗户”与考试无关。同时,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调学生社区服务的“综合实践课程”课程遭遇“边缘化”的处境。于是我们的学生往往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手不做家务事”,他们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心理承受能力日趋脆弱,生活独立能力是明显不足③。
二、“本真”的校外生活
“教育化”的校外生活是学校教育对校外生活的僭越,致使校外生活仅有校外之“名”,而无校外之“实”。有“名”是指其发生于校外时空,无“实”则是指校外活动缺乏自身的价值与意义。那么,要将校外生活的“实”,体现于“本真”的校外生活之中。“本真”的校外生活即是面向现实世界的生活,是符合学生儿童本性的生活。
学校生活通常是面向科学世界或知识世界,其侧重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讨,强调的是学生智力的发展。然而却常常忽视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观察与体验,缺乏对学生生活智慧的培养的关注。我们常常见到学生在独自面对真实的社会与大自然时,表现的那么茫然与不知所措。校外生活中,学生将直接面对现实世界,在其中学生将把自己所学知识转化为生活智慧。现实生活不再是一个符号的世界,不仅需要学生的解题能力,而更多要求学生具有生活智慧,如良好的是非辨别能力,能够逃避侵害而实现自我保护能力,进行自我决策并采取适当行为等。然而,生活智慧的养成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生活,其依赖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丰富体验与不断磨练,需要真正面向现实世界的本真的校外生活。总之,学校生活与校外生活对于学生发展而言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共同组成学生的完满生活。
诗人泰戈尔对儿童有一段经典的描述:“童年是一个文明人一生中唯一可以在树杈和客厅的椅子间作出选择的时期,难道因为我已是成人不便这样做就该剥夺孩子的这种权利吗”[3]。对处于儿童期的学生而言,“本真”校外生活是建基于儿童发展的本性之上。首先,校外生活应符合儿童发展的自然本性。教育家卢梭强调儿童发展的自然本性,并主张采用自然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校外生活满足学生自然发展的需求,成人要做的不是催熟,而是“与孩子一起生活”。其次,校外生活应符合儿童游戏的本性。“儿童不是一个理性者,而是一个游戏者”。游戏是儿童本真的生存状态,因此,“游戏”应成为学生校外生活的主要形式,正是在各种游戏中,学生的惊异和好奇的天性得到保护,在玩游戏中得到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并增进孩子身体健康和肢体的敏捷性,使孩子精神更加活泼。
三、“本真”校外生活的回归
校外生活需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进而回归到校外生活的本真状态。这种回归不仅需要从理念上重新确认学校生活与校外生活的关系,并且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行动,进而为校外生活提供发展的空间。
(一)理念先行:正确认识学校生活与校外生活的关系
通常而言,理念上的误解常常导致行为的误区。因此,正确认识学校生活与校外生活的关系便成为本真校外生活回归的前提。
首先,校外生活与学校生活不能相互替代。学校生活更多是符号世界的学习,更多是训练学生的智力(应试教育更是将其简化为解题能力)。然而,抽象的智力要转变为学生的实践智慧,这必须要在现实世界中进行,校外生活将为这种转化提供平台。同时,在真实、自然的现实世界中的行动,往往要求学生具备多种的智能,并进行综合性地判断、决策等。与抽象符号世界中的教育相比,校外生活经历将更能体现与锻炼学生的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任何一方的缺席或对另一方替代,都将导致一种不完满的生活。
其次,学校生活是校外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受到工具理性的制约,生活的意义常常被界定在对某种外在生活样式的依从上[4]。“教育化”校外生活便是将生活意义完全转接到学校生活之上。因此在看待校外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关系上,通常认为校外生活包含于学校生活之中,或者校外生活仅仅是学校教育生活时空上的延伸。这种认识泛化了教育,也体现着教育向生活的扩张。相反,学校生活仅仅是校外生活的一部分。正如普雷姆·柯帕耳所言,“现代教育的实质在于追求良好的生活质量”[5]。为此,教育不应主宰学生校外生活,更不用说病态意义上的应试教育。相反,教育是为学生校外生活服务,并且以提升学生校外生活质量作为学校教育的起点与终极目标。
(二)实践跟进: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合作
学校改革应试教育的传统,强调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拓展学生校外生活来提升学生生活智慧的养成。首先开展多元化的课余生活。根据师资和学生的特点、要求,组建科技、艺术、体育、读书等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进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与开展各种基于校外的教育活动,学校应该整合当地社会资源,组织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并在社会活动实践中开展学习,让孩子真正面对现实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重视学生校外生活的指导教育,如开设提升学生生活能力的课程,正确引导学生的业余生活,进而提升学生校外生活能力,将学生求知的触角从课堂教学伸向广博校外生活时空。注重发挥“家校通”与“家长学校”的作用,举办各种主题讲座来提升家长对校外生活价值的认识,并与家庭合作共同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外生活环境。
学生的校外生活,家长往往更具有决定权。这就要求家长一方面改变自己的心态,即要提升对校外生活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用一种平常心对待自己孩子,特别是要克服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给孩子施加各种特长兴趣班,俨然要把孩子当神童来培养。另一方面,家长在引导孩子家庭生活时,注意把握学生的个性,充分满足孩子的个人兴趣,做到指导孩子而不干涉校外生活。同时,家长能给予孩子更多的自,注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如在校外生活的安排上,可以留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尝试孩子进行自我管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6]。
“教育化”校外生活常常与社区缺乏相应的协助相关。如果社区缺乏相应的校外生活的场所,很少组织相关的校外活动,学生很容易形成一些不良校外生活,如泡网吧,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社区应该为校外生活有效开展提供支持与配合,可以依托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场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外学习、活动的资源和场所,并举办各种面向学生的社区活动,如学生才艺展、家庭趣味游戏活动等;同时社区应整合各种社区资源,特别是社区的特色资源,给学生课外活动提供必要的协助,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学生在各种社区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生活智慧。
参考文献:
[1]杨小微.解读学生校外生活的教育内涵[J].教育学报,2006(12)
[2]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调查课题组.补习:正规教育难以走出的影子[N].光明日报,2010-2-4(11)
[3]侯莉敏.儿童的生活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
[4]刘旭东.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8)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61
[6]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75
注释:
①笔者曾在中国知网中,以“校外生活”为主题,对近十年(2002-2012)文献进行搜索,发现与“校外生活”主题的相关文献仅有39篇,其中具有学术研究意义的仅为3篇。
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科所和中美教育研究中心曾对北京、四川、山西和澳门四地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进行调查,结论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校外活动时间少,睡眠时间不足,除上下学、吃饭等必须花费的时间外,基本都用在学校的学习上。详见刘京莉.中小学生课外生活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07.3
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积极探索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新模式
2012年,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涉及基础教育的七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稳步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如特色实验班、学校自主排课等改革试验,在探索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上迈出新步伐。各区县积极探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东城区实现学区化管理全覆盖,西城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积极推动集团化办学,昌平区发挥校际联盟优势促进学校共同发展,燕山地区推进“燕翔行动”,促进一校一品建设。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改革进入深水区,突破了三个难点: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幼儿园收费政策、制定北京市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方案、完成高考加分政策调整工作并制定《2012年北京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我们认真落实中央要求,经过科学论证、系统设计,保证了这些牵涉面广、舆论关注高、社会争议多、改革难度大的政策平稳出台。我们的改革形成了三个亮点:在义务教育阶段,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办学多样化为主题,分别组织初中和小学走进区县和学校系列活动,开展了16个区县上千所学校参与的大规模展示交流活动,树立了典型,推广了经验,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新建15所城乡一体化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模式,成为首都基础教育创新管理模式的新亮点;高标准建设的北京数字学校成为创新首都教育公共服务方式的新举措,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全科数字化名师授课资源,开启了首都基础教育云建设的新探索。
加强制度建设,推动科学决策,持续提高首都基础教育管理水平
2012年,面对首都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新要求,面对财政管理和项目实施的新要求,面对中央对首都维护稳定、平安校园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加强了五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
一是从规划编制入手,制定了中小学建设、德育工作、融合教育、体育卫生等多个行动计划,增强工作前瞻性,科学规划、统筹能力得到提高。
二是从经费管理入手,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和项目审计,加强了各类工作项目和研究项目的统筹管理,重大工程都有专项管理办法。
三是从风险防范入手,建立起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和舆情监测制度。目前,全市已经建立起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监测、学生减负监测、学业水平监测、教育工作满意度监测等多项监测机制。
四是从督导检查入手,专项督导持续跟进,重视先行先试,先后开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殊教育等专项督导以及教育执法检查,开展高中教育督导调研,首次启动校外教育专项督导,开全国之先例。
五是从党建工作入手,重视理论学习,推进作风建设,建立基础教育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组织全市基础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注重内涵发展,提升育人质量,着力培育体现“北京精神”的首都青少年
2012年,我们更加关注学校内涵发展,拓宽学生发展平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是市、区县积极落实育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行动计划,实施工程。我们大力弘扬和培育“北京精神”,学雷锋主题活动贯穿全年,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着力培养体现“北京精神”的首都青少年。
二是学校更加注重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我们成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研究会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各区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全市大力推动主动减负、科学减负、创新减负和系统减负,东城、西城、海淀、大兴、顺义等区县涌现出一批“轻负担,高质量”的优秀典型。
三是学生发展平台更加宽广和丰富。目前,全市不仅形成了翱翔计划、雏鹰计划等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还有金帆艺术团、金鹏科技团等艺术科技发展平台,更有普惠所有学生的社会大课堂。2012年,“学生教育计划书”的制定、资源联盟的建设和2亿元经费的投入,有力地推动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体育艺术“2+1”工程大力推进,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国际学生北京夏令营等数个国际交流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大幅提升首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质量
2012年,我们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成东城区等首批11个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研究制定推进首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意见,在推进首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上又上新台阶。
一是千方百计保障经费投入进一步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2012年学前教育投入2.3亿元用于农村幼儿园建设,基本解决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地区儿童入园问题,逐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服务网络。投入4000万元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更换生活用车130辆。义务教育阶段四类寄宿学生伙食补助由每人每月160元提高到240元。市级投入5.2亿元保障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二是千方百计保障随迁子女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2012年公办中小学接收随迁子女36.6万,占比达74.7%,比上年提高3.8%。
三是千方百计保障特殊教育、民族教育、专门教育健康发展。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设,制定《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全力做好内高班管理工作,保障50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在京的学习生活,13个接收内高班学生的区县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做出重要贡献。开展专门学校调研,研制专门学校语数英等八个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增加教育投入,加快资源建设,实现首都基础教育从“一个都不少”到“人人都学好”的教育跨越
2012年,国家和北京市加快落实教育经费4%的目标,新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和地方教育附加两项教育经费来源,全市生均教育经费继续在全国领先,有效保障了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的顺利启动和实施,也带来了首都基础教育发展三个方面的积极变化。
一是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特别是城市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全面收官,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在主要项目上实现全部达标。完成北京市少年宫和新盲校建设,推动7所学校利用中央彩票公益金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
二是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持续加大。继续实施“春风化雨”“绿色耕耘”等工程,实施北京市特岗计划,实施“名师、名校长教育家工程”和“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推动了国内访学计划,开展了多层面的干部教师培训,涉及学前教育、民办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
三是入园难、入学难得到有效缓解。2012年新增入园名额2.4万个,全市优质幼儿园达到477所,比上年度增加53所。14万小学新生如期顺利入学。
回应百姓诉求,规范办学行为,树立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新形象
2012年,首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受到了社会、公众和媒体的持续关注。我们没有回避问题,而是积极回应,召开了中断多年的全市中小学校长大会,拿出了切实举措,树立了首都基础教育的良好形象。
一是与升学挂钩的“奥数热”得到有效遏制。我们加大力度治理与入学挂钩的奥数问题,全面叫停与升学挂钩的奥数竞赛培训,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校进行全面检查,集中查处与奥数竞赛和培训挂钩的入学行为,对各种培训机构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城六区的30所重点学校向社会做出庄严承诺。
二是围绕择校费等开展的教育乱收费治理力度继续加大。我们落实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接受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对北京市教育收费情况检查。稳步实施基础教育入学、升学、考试、学籍管理等工作,完成《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办法》修订工作。
2013年:尊重规律,推动首都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突出教育主题,把握发展主线,全面推进首都基础教育更加科学发展
2013年,首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各项工作任务依然非常艰巨:适龄儿童小学入学高增长的态势将延续,需要进一步加快建设力度、增加学位供给;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方案正式开始实施,择校问题、收费问题将继续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教育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五个行动计划和多项建设工程要推进实施。这更加考验我们的决策智慧和执行能力,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推动首都基础教育持续向前发展。
2013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突出“一个主题”,把握“一条主线”,围绕“两个基本”,实现“两个转变”。
1.突出“一个主题”,即突出素质教育主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3年,将深入实施德育行动计划八项工程,推进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每月有主题、全年成系列。继续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以博物馆月、公共服务周、学生教育计划书、资源联盟建设等为抓手,推动社会大课堂建设和应用常态化。推进阳光体育活动,丰富学生在创新探究、艺术科技、社会实践、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平台和载体。
2.把握“一条主线”,即把握改革发展的主线,以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项目为抓手,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进体制机制的突破
一是“让亮点更亮”,丰富和完善北京数字学校服务种类和功能,打造首都基础教育新品牌,在更新义务教育阶段同步课程的基础上,录制高中阶段名师课程,推进“点对点”深度融合应用。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支持30所一体化学校建设,深入推进“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改革。加大展示和宣传,推出更多“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二是“让难点破冰”,继续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实验,深化人才培养体制、学校办学体制、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导民办中小学教育健康发展。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探索对部门办园、民办园的支持保障机制,设立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务(职称),建立市级骨干班主任制度等。
3.围绕“两个基本”,即围绕把更多的办学自还给学校、把更多的发展选择权还给学生的“基本内涵”,围绕以学校文化、内涵发展为主的学校“基本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2013年,市级将更加注重给区县和学校搭平台、建机制、出政策、投经费,通过学前教育、德育工作、中小学建设、融合教育、体育卫生等五个行动计划,加快基础教育学校各项建设,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继续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供“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使全市幼儿园总数达到1530 所左右,公办园占比达65% 以上,新增幼儿园学位2.4万个,新建43个早教基地。制定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标准,指导尚未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5个区县落实各项任务,多种方式推动优质教育辐射和共享。继续实施学校文化建设工程,以百年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引领,带动中小学文化特色建设与内涵发展。继续支持70所高色校建设,促进高中有特色、多样化发展。启动民族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加快特殊教育支持中心和融合教育示范区创建,新建17个学前特教基地。
4.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教育发展方式和育人模式两个转变,落实治理教育乱收费等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持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一是教育发展方式由重投入、重建设向重管理、重提升转变。2013年,将进一步做好课题立项、科研规划、成果转化、对外交流等工作。借助建设世界城市的有利契机,扩大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保持治理教育乱收费、奥数与升学挂钩等问题的高压态势,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二是育人模式由工作管理向提供服务转变。依法落实教育经费4%目标,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把不断增加的教育投入更好地惠及到广大中小学生,让他们更直接地享受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成果。继续开展创新项目评选,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深化党的十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的实施意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改进文风、会风、作风,更多地倾听教师、学生、学校的声音和诉求。
尊重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构建首都基础教育发展良好生态
当前,基础教育领域还存在一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办学行为和现象,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择校、抢生源等。这些现象主要根源来自于教育系统自身缺乏尊重规律、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办教育的追求。今年,要进一步强化尊重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规范办学行为的基本要求,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一直是困扰基础教育发展的顽症。我们要深刻反思,不能以延长学生学习时间、增加学生负担、牺牲学生健康和兴趣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质量的提升。
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确保开足开齐课程。一部分学校在课程开设方面仍然存在短期的、功利的、片面的倾向,体现在总课时超标,特别是语数外课时超标,以及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得到保障。
学校必须要有底线意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控制课程总量;优化课程结构,鼓励开发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课程。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时规定,全面提高体育课和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实效性,力争实现“三升一降”,即使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学生耐力、柔韧性、力量等体能素质明显提升;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学生肥胖、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
要提高课堂实效,实现增效减负。教师要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深入“三个研究”,要研究教材,吃透标准和要求,认真备好课;要研究学生,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因材施教;要研究教学方式,灵活运用不同方式,提高教学针对性。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选择权、发展权和健康权,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人、学校的主人、课堂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
要加强作业研究,实施有效作业。从全市情况看,对作业尤其是有效作业的研究还很不够。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成为学生课业负担最外显的原因,同时,机械重复性的、惩罚性的无效作业和低效作业大量存在;教师给家长布置作业的现象也屡屡发生。
要实现减负,必须在作业环节有所突破。在量上按照规定,严格控制。在质上大力提倡有效作业。教师要做到备课的同时备作业,要关注个体差异,增强作业层次性、针对性;要创新形式,增加开放式、实践类作业;要强化作业批改,力争做到全批全改,面批面改,加强作业反馈。提倡校长、干部进课堂,听课的同时关注作业、检查作业。
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评价方式。评价问题根本上是教育追求问题,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改进和促进发展的功能,杜绝以生源竞争为目的的简单评价、依据单一分数对学生和教师排队等功利作法,使教育回归尊重生命、服务发展的本质要求。
人类的教育价值追求经过了注重知识、发展智能和尊重生命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也可以说“为生存而教”“为发展而教”和“为享受而教”。三个阶段的评价标准分别为学业成绩、学生身心发展的充分程度和学生的“幸福感”。我们要以“幸福感”,即生命发展和社会人文素质的提高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
2.以健全公平规则为基本保障,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目前我们的教育发展环境并不宽松,择校等不规范办学行为严重扰乱了健康有序的入学秩序和发展环境。2012年,国家和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文件,市政府即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的意见》,对规范办学将会提出更加明确的工作要求。
要严禁假期大面积集体补课。假期补课,尤其是假期集体补课、上新课、赶教学进度的现象在我市屡屡发生,侵害了学生正常的休假权利。今年寒假,各区县和学校,除个别学生补课外,禁止出现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上新课现象;不鼓励、不引导、不允许推荐学生到校外机构补课;严禁出租出借校舍供培训机构使用;严禁公办学校教师有偿补课。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假期生活,把愉快的假期还给学生,把生命发展的自和选择权还给学生。
要进一步规范招生入学工作。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各区县合理划定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禁止区县以双向选择为由,助推学校择生、学生择校现象。在小升初推优环节,严格按照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正规程序录取。坚决禁止学校采取或者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坚决禁止公办学校单独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严格网上录取,严格规范学籍管理,建立控制跨片流动的审核制度。
要优化“三个环境”。首先,加强个体自律,优化人际环境。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营造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其次,强化行业自律,优化教育内部环境。提高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淡化分数竞争、生源竞争、资源竞争等不良竞争,力戒学校建设中的铺张浪费和形象工程。加强督导和纪检监察,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包容的环境。再次,坚持民主开放,优化教育外部环境。加大主动宣传力度,加强学校和家长、社区的沟通与协作,自觉接受监督,积极听取意见建议,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3.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有力支撑,提高教育质量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不会超过教师的质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们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
目前,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数量上,师资缺口不断扩大,部分区县短缺严重;质量上,一些地区还存在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现象;结构上,教非所学的现象时有出现,需要进一步优化。针对这些问题,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全面提高教师师德水平。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这是需要有良心、责任心和事业心的职业。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落实国家关于严禁公办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要求,严禁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凡是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的,一律取消当年评优、评奖、晋升、职称评选等资格,并按照有关规定在年度考核中予以追究,引导和鼓励教师专注本职工作。
要扩大供给,积极应对生源高峰。加大师范生培养力度,拓宽来源渠道。通过职前培养改革、入职培训、在岗轮训等一系列培训培养措施,缓解师资储备不足。各区县尤其是生源增加明显的区县,要有紧迫感,加强对生源增长趋势的研判,在教师编制问题上要有通盘的考虑,尽快拿出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