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气自动化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校企文化融合;异同;意义;方法和措施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革。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中,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与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融合,是指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中,围绕此专业的培养目标,将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融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之中,将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管理制度和方式方法与专业文化建设相融合,营造职场化的教学氛围,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形成此专业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有很大差异,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尤为突出。高职院校重在教育,企业重在管理,在精神文化、管理文化、物资条件建设等方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各自的特点和规律。校园文化重在培养人格中的主体意识,多以终极价值关怀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文化。企业文化更多的是对员工群体的规范、整合、凝聚和激励,通过文化的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企业的盈利性和社会责任,要求其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加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两种文化的相对独立、缺少交流形成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显著差异。高职院校校园环境主要从教书育人的需要出发,环境优美、整洁、舒适。校园文化崇尚个性发展,不同同学行为差异大。校园管理制度重在引导、教育,在校学习行为往往是老师安排好的,老师讲授、示范,指导如何做。在校学习,允许错误,再纠正错误,60分过关。而企业园区为了生产需要,更注重高效、安全。企业文化强调合作、团队精神和行为规范,企业管理制度重在严格、规范、标准、可执行,常常使用奖金、福利、处罚等等手段。比如行为时间统一、动作划一,走路靠右行,物品摆放整齐,甚至宿舍鞋子等等都要放在规定的圈圈里,否则会被罚款。对于工作任务,大多是给出要求或目标,员工自己或协作,想方设法去完成。对于产品质量,要求六西格玛,最好100%无差错。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电气自动化企业拥有众多的电气自动化先进设施,其工作流程特殊,高技术、高危险。对劳动者的要求不同于其他专业。电气自动化企业要求员工具有过硬的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敬业精神、爱岗敬业、团队合作、基本功扎实,有突出的专业特长。电气自动化企业要求员工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具备实战能力。有较强的合作精神。企业非常强调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不仅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能力要求特殊,更强调敬业精神、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注重安全规程、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造力。要求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视。同时必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具有一定的拓展能力。高职学生就业前接触企业文化的途径还不充分。媒体、短工、传闻、参观实习、课堂、父母兄长等是他们的主要了解途径。进入企业工作之后,对企业文化需要一定时间的不适应。这不利于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在校的宽松环境、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脱节等,学生就业后感觉工作压力大、工作枯燥乏味、企业人际关系难处、工作时间太长等。对工作的心理期望值过高、工作缺乏主动性、缺少敬业精神。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要实现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实现两种文化对接,增强高职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与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融合,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对于本专业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将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本专业文化相融合,可以凸显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建设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提高专业竞争力,有助于实现本专业可持续发展;(2)有利于本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3)有利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价值观、专业意识、专业气质的形成;(4)有利于本专业学生尽快熟悉、适应企业文化,学生学会处理企业人际关系,使毕业生工作后能迅速融入企业文化环境中,尽快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5)有利于本专业学生熟悉企业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规章制度,适应企业工作节奏,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习惯;(6)有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工作主动性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利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7)使本专业学生未来具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素质与能力,成为未来推动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8)有利于推进“双师”型的教学队伍的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总之,将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相融合,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培养高职学生良好职业素养,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的方法和措施
在校园整体文化建设的框架下,重视各个方面之间的有机联系,构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深化本专业校企文化融合。广泛的专业文化校企融合,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习惯等都要满足企业的要求。我们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传统校园文化的同时,将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比对研究。比如,通过网上查找、到电气自动化企业拜访、调研、鼓励教师到电气自动化企业顶岗学习来研究电气自动化企业文化;与友好电气自动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友好交流合作;吸纳企业中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文化建设;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研究兄弟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成就等等;深入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文化融合方式方法和内容。(1)建立健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文化融合提供保证。研究电气自动化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融入到本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之中。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等方面形成运作、发展机制。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督促学生遵规守纪、遵守按章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2)为了有效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效果,保证专业可持续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采用工学结合、“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模仿企业工作过程和环境,营造电气自动化企业仿真教学氛围,开展“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将学习过程与生产运作过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工学结合,在体验企业工作过程、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优秀的职业素质。(3)注重用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熏陶学生,给学生营造一种职场的环境,使学生处处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从新生入学起,循序渐进安排,积极宣传企业文化;从教室、实训场、课程内容等等各个方面展现电气自动化企业文化;加强专业网站校园网建设,通过网上咨询、微博、组建聊天群等形式让学生熟悉企业文化;布置专业发展历史展、专业技术能手展、专业新技术展、专业新工艺展等,宣传专业文化历史,建设专业特色的文化环境;根据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特点,在实训场所悬挂生产流程、安全规程、操作流程、电气自动化行业企业精神等,营造企业氛围;根据专业理念,发掘师生创意潜力,设计励志格言、专业格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和感悟专业精神,充分得到专业文化熏陶。(4)走出去,请进来。不定期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去感受企业文化,假期、期中短期组织学生到电气自动化企业参观、实习、实训;定期邀请电气自动化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指导学生学习电气自动化企业操作技能和规范;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选派教师到企业工作学习企业文化和专业技能,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到企业中顶岗实习,使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在教学中能够灵活的用企业文化熏陶学生;(5)模仿电气自动化企业操作工作流程,在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适应企业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重过程控制,形成良性循环。比如,挂工作流程、挂工艺卡、打卡制度、唱票制度、入实训室登记制度、过程记录制度、穿工装、戴安全帽。(6)引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进行规范的专业教学管理。日常工作必须依文件要求执行,并留下可追溯性记录,强调过程管理及过程控制。(7)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特点,单靠学校自身建设一时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为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校外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除了院校自我建设之外,引进企业资金和设备建设实训场地。建设“厂中校”、“校中厂”实践模式。在加强校内实训场地和实训课程建设的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可以采用订单培养、定点培养、定点就业方式探索人才培养新形式,深化校企文化融合,实现双赢。(8)开展广泛的课外活动。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会大大地降低教学质量。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建立学校、班级、社团活动等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比如组建专业协会、举办各类技能大赛,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接受企业文化熏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校企文化建设,要物质、职业、精神等多层面进行建设。要吸取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例如,团队合作精神、客户至上理念、激励与创新理念、“零”缺陷理念等,与专业文化深度融合。
4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文化校企融合,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部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专业文化建设。通过合理的取舍、提炼和升华,形成有特色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文化,促进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和职业意识,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建荣,姚婷.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1).
[2]马杰,林峰,卓璧湖.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93-95.
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各方面提高、完善自己,学习、工作踏实认真,吃苦耐劳,富有合作精神,学习上,认真系统地掌握了工业电气自动化及仪表自动化的相关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班里担任班长,在学生会纪检部工作,在校期间多次获三好学生,二等奖学金2次,三等奖学金3次,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班干部2次,优秀学生会干事1次。
当今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知识与能力齐驱的时代,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成为激烈竞争中的弄潮儿,而几年的大学生活正提供了这一契机,让我受益菲浅,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与磨练,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为了使自己能够全方位的发展,更好的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几年的学习中,我广泛涉猎了《物理》,《机械制图》,《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工厂电气设备控制》,《电力及电机拖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技术》,《工厂供电技术》,《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数控机床应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组态王》等方面的知识,先后参加学院组织的《工程概预算》,《电子商务概论》,《电气故障查找》,《设备改造技术》,《市场经济》等各类选修课。并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取得了国家技能鉴定的特种特种作业操作证,高级电工证。
学院师生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今天你以中华为荣,明天中华以你为荣”,从入学以来,我一直把它铭记在心,立志要在大学里全面发展自己,从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提高个人素质。将来真正能在本职工作上做出成绩,为母校争光。
在即将走上社会岗位的时候,我毛遂自荐,企盼着以满腔的真诚和热情加入贵公司,领略您公司文化之魅力,一倾文思韬略,才赋禀质为您效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49-02
一、前言
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从1936 年至1976年, 全球劳动生产率增长了3.3 倍, 预计从1978 年到2018 年劳动生产率至少增长8 倍。国内外的经验公认: 老设备加自动控制装置( 或计算机) 等于新设备。也就是说, 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设备效能, 利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 可以使老设备获得新的生命力。德国在上世纪80 年代中期用微电脑对纺织业进行技术改造, 使产值增加一倍, 人员减少一半。有人计算后认为, 如果把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起来, 可以把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提高100 倍。
自动化技术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工业自动化有三个主要内容: 一是各种类型工业生产机械的单机自动化, 如自动机床、数控机床等; 二是以自动完成某产品的全部加工工艺为目的的生产过程自动化, 如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的生产自动线、轧钢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及自动化工厂等; 三是工业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自动化, 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企业管理工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工业自动化的三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成为促进先进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动力源之一, 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供电、工程电气、电气控制设备、计算机测控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并运用新的技术对传统的电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工作。
二、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状分析
我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毕业生反馈信息,深感我们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落后于该领域应用方面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下面,笔者结合目前自动化技术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新型技术的应用,提出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图,见(图1)。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图中清晰地表明了社会对高职毕业生能力的要求,这为我们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目前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存在一些问题是:一,教材较陈旧,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少。二,教学中理论教学时数还是比较多,实验、实训比较少,开设的一些实验、实训,只是单门课程的实验、实训,整个专业的实验、实训还没有形成体系,学生不能系统掌握专业要求。三,实验、实训设备不够先进,制约学生发挥创造性。另外,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缺少综合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致使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滞后于新技术发展的步伐,使学生达不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四、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1、教师的教学要与技术研发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应用电气自动化的相关设备,还要重点选择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专业教师要关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研究工作。教师要从现代新技术信息了解和掌握先进自动化设备,从而促进教学,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时间上的先进性,在空间上的超前性。
2、课程设置要灵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是以应用技术为主,因此教师要针对当前电气自动化的现状,选用与时俱进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课程设置能够依据当前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做出相应及时的调整,保证课程设置不落后于当前的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要求。
3、实习、实训与企业合作。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培养应用性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应用能力,就业竞争的关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实习、实训同企业合作有三点好处。第一,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培养学生。企业需要什么人员,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第二,可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工程能力。使他们成长为紧跟技术进步的双师型教师。第三,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可以了解先进设备,了解自动化设备生产过程和专业技术,有利于学生掌握这类自动化设备发展动向,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加大实验设备投入,设备制作注重功能。 实验室是实践环节的重要基地,实验教学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由于自动化的设备更新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要适时更新实验设备,开设新的实验项目,使学生能接触到专业发展的最新水平,掌握最新设计方法和实验手段。另外,为了达到高职教育目的,实验、实训的设备要尽量体现实际的工业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特点。这就要求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勤于动脑,勤于动手,做出与实际工业电气自动化设备相近的仿真设备,进而使学生能够掌握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工艺、生产技术。
5、创造条件使教师获取先进知识。 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及制作工艺的改进,先进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日新月异。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发展不落后于当前企业的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善于同电气自动化水平设备制造企业联系、合作,当生产企业有新的产品研制成功时,我们教师能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使教学内容及时获得补充;同时,有科研能力的教师还可以和企业合作开发新的产品,保证教学的前瞻性。第二,深入到自动化水平比较高的厂矿企业,了解当前企业自动化的生产力水平,把当前企业的自动化技术和教学相联系,达到高职的教育目的。第三,要积极参加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讨会和产品展销会。通过研讨会教师可以掌握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把握工业发展的脉搏,了解电气自动化技术理论,指导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应用的教学工作;通过产品展销会教师可以获得全面的电气自动化产品的信息,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使自己的教学内容能与时代同步。第四,要善于吸取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当前工业控制领域全部被PLC 技术占领,虽然我们已掌握了PLC 的关键技术,但国外在这一方面研究远远领先于我国,特别在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方面,国外发展的更快。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师要善于吸取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丰富教学素材。
6、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质量考核评估体系。 改革单一的课堂考试模式, 探索多方法、多途径的考试模式, 包括笔试、设计、操作、答辩、讨论、调研、制作、开卷考试等。借鉴职业技能鉴定思路, 对部分课程建立课程知识要点考试大纲( 含技能考试大纲) , 并建立相应的开放式题库。如可编程技术应用课程知识要点考试采用笔试等方式, 工程实践能力考核在实验室进行, 采用自选应用系统设计、编程、调试或系统故障判断、排除等操作方式进行考核。引入成功教育的理念, 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考核,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同时, 加强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认可程度, 以市场的反馈进一步指导教学改革,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金磊.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J]. 包钢科技, 2009,(01)
[2]董素玲.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关键词:中职;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M76-4;G712
电气自动化专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质,学生需要大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岗位基本是从基地装配工人、检测工做起。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应当紧密结合,以避免断线,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培训和专业技能。
1 新形势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思想及目标,
人才培养的职业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变化,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改变教学观念,精神和实践精神,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训计划,扩大和调整内容的特点是特别必要的。根据专业特点,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是电气自动化专业培训的新方向。理念的发展是发挥特色人才培养――强电和电气控制,探索新的方向――结合行业;确定本组中工作的专业人才,根据集团制定就业培训计划,课程改革从上到下,根据岗位群的特点,寻求合作相关企业。职业教育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
本专业的职业岗位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专业的电气设备安装、维修、调试、改造领域,包括各类高压电气开关设备(如传统特色变压器,配电柜等)的安装、运行、维护、调试、改造,电器产品的设计、开发等。 (2)联合制造、安装的机械和电气设备,特别是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零件、维修、调试、改造。(3)因才塑造,彰显学生优秀的计算机技能,功能的组合是一个小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和调试。
2 “理实一体化”模式的内涵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是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就是要打破理论课课程和培训课程测试专业理论课的界限,实习教学有机结合,教学相对集中,由同一个老师主办,教学场所直接在实验室或培训研讨会安排,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学习做交替,理论和实践学习。它加强了沟通和联系的理论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热情,所以它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教学中等职业技术。在本文中,在“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总结的几个方面电气自动化。
3 基于“理实一体化”理念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
3.1 设置课程,实际上是与企业的生产紧密结合
电气工程的特点是高度的理论和抽象的,作为一个职业学校的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是很困难的,所以课程可以考虑一些多功能的课程,如PLC、单片机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触摸屏等各种工业结构的软件,以及在各种工业传感器、电磁阀、气缸等常用。教这些课,尝试关闭或模拟实际应用的例子。我们开展“合理的真正一体化”教学时,根据学校教学的一个类似项目的现有条件下,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由PLC、触摸屏和饲料灌溉控制系统,包括PLC、触摸屏、逆变器、压力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步进马达、伺服马达及其它组分的供水系统的其他部件定位控制系统,通过学习这些项目,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但并不觉得枯燥学习,很有成就感。当然,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有机会调低企业,了解科技公司最需要的,什么是最需要的技术人才,以跟上社会局势的唯一途径,发展社会企业最需要的人才。
3.2 参考工作过程,分析工作,建立课程计划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实践和理论教育的指导,工作内容涉及到开发相关的开发科学和学习的课程领域。并就如何发展科学课程,课程科目可以从逆向思维分析构建。
3.3 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个性的发展
人才培养需要个性化,而在优秀教学计算机技能,微电脑控制技术,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和微处理器技术的主要兴趣为导向。根据模块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意愿练习或学校练习每个可编程控制器和微控制器技术。在校期间,还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专业组织技能竞赛,科技和文化艺术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小制作、小设计发明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在新的形势需要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以适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方针,以培养需要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职业培训模式有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
3.4 建立在科学和技术机制的校园课外活动
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课外实践。科学与技术学院校园每年举办艺术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为科技课外活动配备一个特殊的教练,和学生讨论的思路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与此同时,应加大投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取得骄人的业绩和优秀的研究的学生将被授予,在学校里宣传和表彰其创新精神和事迹。
3.5 采用先进的方法来开发多媒体课件教学
采用先进的电脑辅助教学工具,强化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采用先进的电脑辅助教学手段,如图片、实物和预测;另外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语音、文学、图像、动画等技术对电路的工作原理、现象和相关概念进行,如模拟和仿真法通常使这个问题很难用言语来形容,在计算机处理,示范活动,生动清晰的在学生面前的形成,使学生不必获得通过繁琐而艰难轻松愉快地能想象通过直接的视觉和听觉获得的知识。这个抽象描述成一支具有实际经验,增强现实,加深了认识和把握的概念和规律。
3.6 基于“理实一体化”模式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毕业设计过程改革
“理实一体化”教育思想是让学生以主动、实践和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来学习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专业技术行业的联系的力度,这也是当前中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势所趋。中职学校必须以“理实一体化”教育思想为指导,推动按“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来组织与管理中职学生的毕业设计(包括毕业实习)的教学过程。
4 结语
在国家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低碳环保节约型社会,一个伟大的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职业培训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人士,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以满足高高新技术产业用工需求。我们要教学,结合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根据电气自动化专业和学术发展的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的课程改革的探索和研究。
总之,开展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并加以改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丰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华红艳,楚随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2.
[2]王红梅.试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的衔接[J].职业教育研究,2012(1).
[3]李一鸣.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的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2004(6).
[4]王东云,肖俊明.电气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132-134.
关键词:技术技能;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48-0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上。
在高职教育层次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的是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技术理论及本专业领域的核心技能,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适应企业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构建服务于地方经济、适应时展、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路及原则
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要求。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和学生求知、求技、求职、求升等多方面的成长需要。
1.坚持工学结合原则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从职业角度出发的教育。人才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体系构建的全过程,才能凸显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学校应建立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对接平台和长效机制,与行业企业共同分析专业发展趋势和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结构,构建符合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合作,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标准,共同制订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标准,建立和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贯彻全面育人方针
按照“夯实基础、突出技能、鼓励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重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文化素养、娴熟的专业技能及较高的职业素养、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使学生具有成长、成人、成才的基本本领和职业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3.搭建通用技术平台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专业应用领域广泛的宽口径专业,根据专业的特点,要考虑“学技终身,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主线,坚持通用技术原则,搭建“平台+模块”基于职业技术技能的能力目标的课程体系,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通用技术应用能力,从重视增强学生的岗位针对性及促进学生零距离就业拓展到增强学生在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适应性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从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动化技术使用能力拓展到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理解能力、改进能力、决策能力及管理能力的培养。
4.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
《决定》中明确提出,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以职业技术技能提高为目标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双证书”制度,参照国际知名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开发“课证融通”类课程,把技术含量高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等引入教学内容中,将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
5.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针对高职层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人才的培养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特点,做好课程设计,注重因材施教,实施有效教学。积极探索学生个性化培养,开展分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注重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在实训教学中结合实际操作讲解理论知识,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专业教学特点,探索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灵活组织教学,实施精细化管理。
二、“平台递进、模块并行、通识贯通、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
结构
1.课程体系结构特点
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未来职业成长规律,从职业出发,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采用“平台+模块”的方式,系统设计“平台递进、模块并行、通识贯通、工作导向”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技术技能的能力提高为目标,实现了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过程培养。整个课程体系体现“一贯通、四迭代、一全程”,纵向并行,横向交叉的“1-4-1”的结构。“1-4-1”的内涵是:“1”是突出知识应用性的“通识课程”贯通文化知识素养培养;“4”是突出理论及技术应用性的“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专业课程实现迭代递进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1”是突出技术应用与创新性的“专业实践与创新”实践环节,全程展开“一技之长”的培养。
(1)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应用数学、大学语文、信息技术基础、体育等课程组成。这类课程以人文素质和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课程可以分级,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辅以文化素质选修课,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陶冶人格、传承文化和提升人文精神,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这类课程设计成理论课程或“理实一体化”课程或整周开设的专业实践。在学时安排上,原则上理论课程中的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20%左右;“理实一体化”课程中的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应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35%~50%;专业实践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学时数占该实践教学总学时的20%左右。1)通用技术平台课程。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一般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相关的机械类通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构成的课程,是相关学科专业之间比较共性的通常都要开设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通用技术平台课主要包括:机械基础、工程制图与CAD。2)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一般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相关的电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构成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主要包括:电工技术应用与实践、电子技术应用与实践、单片机技术应用、PLC控制技术。3)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技术课程是涵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领域主要技术或技能的主干课程,是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必须学习的课程。该类课程是从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要求出发来确定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电机与控制、电气制图与CAD、自动控制系统与仿真、传感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技术、DSP技术应用。4)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限选课程,多门课程组成一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学生必须选修一个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是为了保证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或社会企事业单位特定需要量身定做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通过开设不同课程模块去培养不同职业岗位方向的学生。“订单班”采用方案内替换“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方式解决。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和供用电技术两个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括:光伏组件制造工艺及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
(3)专业实践环节。通过专业实践环节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技术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能。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包括:低压电工运行维修实训、钳工实训、电子产品装调实训、单片机课程设计、光伏发电系统装调综合实训、电气柜装调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入学教育、军事技能训练。
(4)专业创新实践。专业创新实践以第二课堂形式组织,着重培养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由专业社会实践、科研创新项目、职业资格认证(高级及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专业技术讲座等组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包括: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企业、行业调研报告;高低压开关板(柜)装配配线工高级工的认证;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装调、单片机应用系统安装与调试等项目的比赛。
2.课程体系专业特点
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宽口径的特点,构建了以专业基础-专业技术-专业方向,三层次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典型特点,即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强电与弱电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在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宽口径特点的同时兼顾我校该专业的自身特色,通过专业方向课程把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供用电方向体现出来。
3.课程体系职业特点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具有职业特点的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必须体现职业特色。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面向装备制造业、电力行业(重点针对光伏发电领域)的从事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技术改造、服务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初始就业岗位主要包括:电气自动化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安装、运行及维护;企业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及维护;自动化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笔者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将职业标准融入在专业课程中,学生完成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后可以参加社会化考试,取得维修电工(中级)、低压电工、高低压开关板(柜)装配配线工、高压电工、维修电工(高级)等执业证书,建立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构建以职业技术技能提高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有利于高职教育科学、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职业教育,2013,(10).
[2]成建生.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