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教学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教学
在教育体制改革引领下,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孕育而生,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知度和理解能力,能够加强学生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探究式课堂概述
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进而采取相应的行动与方法,对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探究式课堂的教学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形成于发展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加强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施
1.课题新颖,激发兴趣
一个新颖独特的课题名称或者提问方式,能够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能够聚精会神的进行课堂内容的听讲。当在《小数乘以或除以10,100,1000……》一课时的学习时,教室可以这样的引出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数点搬家的游戏,”学生们听到小数点搬家,立刻就会产生好奇的心理,小数点怎么搬家?小数点为什么搬家?搬向哪里?众多的问题在小学生的脑海里浮现,自然就会认真听讲。
2.利用资源、扩展思维
生活是教学中的最大课堂,生活中有无穷尽的东西可以被利用,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引发思考。数学教学的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把所学的知识进行转化,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在学习《圆的周长》一课时的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操场、树木、体育器材等多种物体进行周长的测量,从而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3.增强体验,引发探究
对于一些比较开放性的习题,要不断进行多种方式的尝试,增加学生们的体验感,从而是学生理解更深刻,见解更独到。在五年级的数学课本中,有通过装满水且规格大小明确的玻璃容器,计算出一些不规则石块体积的应用计算题。教师通过具体实验的方式,启发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计算。课前准备好石块、水、玻璃容器、量尺,学生们自由分组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有的同学先把石块玻璃容器,然后再倒入水,然后再把石块拿出,分别量出石块拿出前后的水面高度;而有的同学则是先把容器注满水,然后放入石块,分别两处石块放入前、后水面的高度。通过这两种不同的实验方式,都可计算出石块的体积,通过这个实验不仅使学生们懂得了石块体积的计算原理,认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还加强了学生们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们之间的团结协作。
结束语: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很多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从而进行问题的解决与应用。目前,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领域的应用不够完善,还需要不断的研究与突破,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实现学习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摘要】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对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点.作者以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课程“Chemicals and Health”(《化学品与健康》)为例,介绍了MOOC课程与大学传统课堂相结合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与经验。
关键词 MOOC;网络教学;翻转课堂;大学教学
MOOC(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网络教育资源.作为普通高校教师,如何有计划、有组织的利用MOOC优质资源,将MOOC课程和传统的大学教育结合,发挥两者的优势?是当前的重要问题。Coursera平台创始人Andrew Ng提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概念,即学生自行在家或者任何地方通过网络上课学习,然后在教室(或发展成熟的广义平台)集中互动。实现传统教育“以教师授课为主”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观念转变。纵览当前国内教育杂志,多数文章对MOOC做了在概念、运营模式及对国内教育的影响上做了形式化的介绍[1]。少数以学习者的身份对MOOC进行体验学习,作者借助大学公共选修课平台,将MOOC课程引入大学课堂,进行了翻转课堂实践性教学研究。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作者开设了《MOOC翻转课堂——化学品与健康课程》全校公选课程(编号B1700156)。采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Dr. Latshaw与Dr. Resnick两位教师在Coursera平台开设的“Chemicals and Health”课程为教学内容。课程持续六周,学习内容由多个10~20分钟的短视频构成,每周学习视频总长在60~90分钟之间。教学过程中采用课下学习、课上讨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要求学生在Coursera平台注册选课, 课下按时完成学习, 课堂上由老师梳理课程知识要点,讨论学生课下学习碰到的专业问题。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课堂讨论与知识的归纳总结。
2翻转课堂教学课程考核
翻转课堂教学采取MOOC平台上的考核方式, 课程共六次作业, 要求当周完成并提交答案。课程采用全新同辈评分(Peer grading)模式, 即借助平台的新功能, 让学习者之间相互评分, 取均值为总成绩。课程结束后,成绩者合格将得到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颁发的结业证书,成绩优异者会得到杰出结业证书。
3教学效果与课堂调查
六周课程结束后,在选修本课程的170名学生中,有38人成绩合格获得结业证书,其中4人因成绩出色而获得杰出结业证书。据科技网站Recode报道,全球学习者MOOC平均结课率为5%。对于大部分首次接触MOOC课程的学生,“Chemicals and Health”课程的结课率提高到至22%,显示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巨大优势。在课堂上,我们还进行一系列问题调查,调查选修本课程的170名同学,着重调查学生们的学习条件、学习动力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对比差异,回收145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85%。结果如图1所示。
图1中结果如下:(A)仅有5%的同学在接触本课程前对MOOC有了解;(B)有61%同学认为自己英语水平不足是学习英文MOOC课程的主要障碍。因此,在英语水平有所提升后,作者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带领下MOOC课程的结课率将有更大的提升空间;(C)有95%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大于1小时,甚至35%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大部分时用于网上社交与视频观看. 表明在部分学生有充实的课余时间;(D)34%的同学愿意每周抽出超过2小时的时间学习MOOC课程;(E)而有52%的同学表示每周可以花费1~2个小时学习MOOC. 能平时的上网娱乐时间转化为MOOC学习,表明翻转课堂下的MOOC课程已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F)本课程结束后,92%的同学表示会继续学习其它课程;(G)68%的同学已经将MOOC课程推荐给自己的同学与好友;(H)93%的同学认为通过MOOC课程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知识,并在就业过程中提供优势。大部分学生认为MOOC平台的课程在授课方式多样化、内容充实方面都优于传统课堂教学。
总体来讲,本次翻转课堂教学取得在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4MOOC应用的讨论
近年来,多所大学都积极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共享服务信息平台等[2],截止2015年3月,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汇集课程教学视频多达14000多门。然而,如此多的精品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远小于刚刚兴起的MOOC。究其原因,国内网络教育平台课程的理念与设计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忽略了学生相互学习与讨论的必要性,忽视了学习者之间交流平台的建设。精品课程没有提供明确的学习预期与目标,没有正式的考核, 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多数情况下教师只负责上传课程视频平平台. 同MOOC课程相比, 精品课程单次视频时间多数超过40分钟,知识点间没有明确界限,易造成学生惰学。MOOC与国内精品网络课程另外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全新的考核方式——同辈评分。同辈评分减轻教师考核学生成绩的负担,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与比较的机会[3]。同辈评分不仅解决了大规模学习者的评分问题, 同时帮助学生从其他学习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对学习者提供了真实的反馈意见及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这是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方式所不能提供的[3]。
社交媒体时代, 学生往往关注的MOOC平台中知名的大学的课程。很明显,一些地方性高校如何应对此轮教育信息化、规模化、社交化的浪潮带来的冲击,在传统教育与扮演何种角色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4]。在不增加办学经费情况下,翻转教学模式将名校的优秀教育资源与大学传统课堂相结合,为普通高校学生(如一些农林院校)提供了接触世界名校教育资源的窗口,同时也提高高校教师的知识与教学水平,有一举多得的效果。作者选择了公共选修课作为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尝试,若引入MOOC平台上优质课程进入专业基础课教育,将对普通高校现有教学质量的改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5结束语
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演绎推断能力和接受能力,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MOOC课程的交互式练习与同辈评分机制,让学习者摆脱了传统在线教育模式中单向提供学习材料和灌输学习的局限,鼓励学习者相互辅导。翻转课堂教学将两者优点结合,充分利用MOOC线上与线下共同学习的课程组织方式,围绕着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师和外界环境都为学生服务,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学习。对于普通高校的教学水平提高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利用好MOOC平台资源,对与处于弱势地位的高等院校的自身发展与学生素质提高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牧,杨成.翻转课堂学习评价的研究综述[J].科技视界,2015:27-28.
[2]段玉玺,江红霞,李竹林,刘文奎,左树强.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11:55-57.
[3]Kulkarni C., Wei K. P., Le H., Chia D., Papadopoulos K., Cheng J., Koller D., Klemmer S. R.. Peer and Self Assessment in Massive Online Classes[J]. ACM Trans. Comput. Interact,2013,20.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92-01
我国高效课堂教学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并且找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课堂生命力。
一、课堂时间利用率
时间利用率非常容易误导教师的认知,单纯从字面理解含义,应当是低投入高回报,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量灌输知识,提高学习收益率。但是高效教学时间利用率不是依靠单教学效率决定的,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教学概念,就会导致课堂教学过于紧凑,虽然知识含量增大,但是忽略了教学的基本概念,也就是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高效教学其根本含义是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培养学生心智、情感、思维能力,为了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需要运用以下措施。
(一)重视课前预设
课堂高效性需要科学的教学理念作为支撑,十分依赖课前备课。教师需要仔细钻研教材,从客观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经验,针对学生的爱好与需求制定课程计划。教师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可以制定出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并且在学习与创新上加大投入,提前准备重点难点讲解方法。通过严密的课堂计划,才能使课堂效果完全发挥出来,得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加强课后总结
教学遵循感性原则,但是提升目标却是理性认知,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认知活动,将理性认知灵活应用到生活与实践之中。教师需要在课程完成后,进行评价总结,并且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统计,对课堂教学过程反思并批评,从客观角度评价教学优势或者缺点,做到课堂高效、有序。
二、多样化教学追求
高效课堂的理念与策略就是多元化教学,也是教师追求的价值。课程是一门科学的艺术手段,它具有独特的体系与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性。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必须通过教师运作,通过正确的策略来提高小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提高学生集中力。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才是课堂学习效率的保障,丰富的课堂形式,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难点。
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进行各种课堂活动,学生的确十分活跃,唱歌、讨论、做游戏,丰富多彩。虽然课堂气氛良好,学生全部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但是从教学成果来看,学生并没有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所以说课堂教学必须明确目标,突出课程重点,活动内容应当与课程有一定联系,学生需要通过思考来掌握知识内容。课堂教学如果没有明显的特点,就无法展示出教学的灵魂,只有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活动,才可以激发学生潜能,获得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课堂的灵魂,也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决策者。教师通过课堂实践确立教学大局观,完成高效课堂向魅力课堂的转变,这也是未来教育者需要积极探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生物课堂教学 教学误区
随着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使生物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然而,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几多迷茫。课堂教学仍然更多地维持应试的框架,要想“新足适新履”地适应新课程,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避免步入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把课堂对话简单理解为“满堂问,满堂答”,课堂提问过于频繁,缺乏针对性。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提问,其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问题的有效创设,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最有效策略。但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所谓的“活力四射”,整节课频繁提问,而且提问过于简单或欠科学,只要求学生回答“是”或者“不是”,从而出现“满堂问”的现象。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限制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行灌输,另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
误区二:过于追求课堂趣味性,忽视课堂教学的朴实,“哗”而不实。
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兴奋度,确实是很有帮助的。但课堂教学的朴实,更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趣味性,一堂课以故事趣闻开头,以诗歌散文结尾,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如录像、录音、课件演示、图片道具、师生表演等,课堂教学使人眼花缭乱,成了名副其实的“表演课”,忽视了教学学科性、知识性、思想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这样的课多半只能“看”,不能“用”。课堂气氛虽然热烈,但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学生全不知道,课堂教学目标未能完成,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当然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误区三:片面强调能力培养,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忽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此,新课程在内容编排上,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知识似乎没有了以往的系统性,使有些教师认为,课改的重点就是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淡化生物知识的教学。其次,新课程教学中,又倡导师生互动,强调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平等的参与者,无形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被弱化。再次,高考试题更强调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样就使一些教师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轻视知识的念头。
误区四:片面夸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成为主流。于是,分组、交流、讨论在很多人眼里就成了新课改的标志,似乎无之就不能体现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等形式充斥着整个课堂,贯穿始终。教师忙于一个个活动的组织、展开,忙于在各个小组间转悠,课堂出现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如果问题过于简单,答案过于明显,则开展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从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使学生养成散漫的习惯,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之一些教师对课堂上生成的一些原生态资源、情境处理不当,从而使课堂成了学生的“乱言堂”,教师成了旁观者和没有明确指向的组织者。这种教学,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片面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低估甚至排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要想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恐怕是“痴人说梦”。
误区五:滥用多媒体教学,忽视传统教学手段,使辅助教学成了代替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在瞬间展示大量突破时空局限的生动形象资料,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个崭新的教学场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大容量等优点。但任何事物如果一过头,就会走向其反面。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吸引力,滥用多媒体教学,以玩弄技术假冒新理念的践行者。在他们看来,一堂好课必须用现代教学设备才能体现出来。但它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要的讲授、点拨、组织讨论和指导基础练习仍不失为课堂主要教学手段。若舍本求末,则“辅助”成为贯穿课堂的“主教”,课堂就成了场景观摩课。因此,无论是多媒体还是网络,一定要结合学科的特点,恰当地运用,才能相得益彰,否则会喧宾夺主,反而使课堂变得低效。
误区六:只见激励性评价,不见“适度批评”。
【关键词】素质教育 自主探究 教学模式 教学效率
自主探究式学习在国外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在国内自主探究式教学作为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要求和培养新型人才的典型模式也逐渐被传播开来。培养学生具有创造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目标,那么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课堂效率较高的教学模式。
本文对高中政治教学进行了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及追踪调查访谈,得出结论: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能减轻老师的负担,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复习旧课激发动机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的这种五段教学模式,是以凯洛夫为代表的教学模式,在我们各级各类校一直占有统治地位。这种模式是教师通过板书、讲授或者多媒体的简单的辅助,以老师的讲解为主。总之是以老师为中心,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或者传递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灌输知识的地位,老师是整个过程的主宰者。在这种结构下,学生是灌输对象及外部刺激的接受者,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教材是灌输的内容,媒体是辅助灌输的工具。很容易想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应该作为学生主体的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那么教学效果能好么?
“自主探究式”是指学生在其老师的教导和指挥下,进行的自主学习。这种模式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并且要掌握当前的知识和技能,注重未来的发展。 其策略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创新思维、教师的导学、讨论质疑分别是学习的基础、核心、前提和方法,而为了使保证学习的质量,更应适时的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
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有很多种,回答又称谈话法。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检查、巩固已学的知识。讲授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叙述事实,描绘情境、论证原理、解释概念、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有计划、目的地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参考资料和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小组或全班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看法和意见,相互启发,共同研讨,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的创建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心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存在的问题,通过思考,使不同的学生能够有不同见解,培养学生主动找出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良好能力。
1.班级管理科学化,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氛围。
成功的教育应当是教与学非常和谐的教育,班级里有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会带动班级里的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从而出现良好的心理效应,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坏的氛围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不利于好习惯的养成。所以在学生学习管理过程中,要多方面一起抓。比如在教室里可以在窗台上放几盆花,墙上张贴立志格言,黑板上每天写激励语等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利于学生安心学习。另外,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形成团结合作而又相互竞争的学习气氛。学生要学会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在班级中有自己的参照同学,以相互鼓励,共同提高。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或者评价方法等,之后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总结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提高。总之,班级里要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生热情,使之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2.不同层次学生的管理要有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