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山中留客张旭

山中留客张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山中留客张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山中留客张旭范文第1篇

一、注意诗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的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如北宋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一诗,从题目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登楼远眺所见之景,抒的是怀念家乡之情。“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这首诗出现在2005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要求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从“聊”到“惊”的感情变化。如果我们注意了诗的题目,就不难分析出这是眼前之景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再如唐代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诗题点明了这是一首挽留客人的诗,诗的内容便是诗人留客的话:“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中最后两句描写高山云深、景色奇妙,表达的是以美景留客之情。如果不注意诗歌题目,就可能误解成只是诗人自己对美景的留恋之情。

二、抓住关键词(句)

诗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作于作者被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由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显然是作者那种超然于物外的淡泊心境的真实反映。

三、注意作者的身世及其所处的朝代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有的诗歌试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如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试题中加了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这一关于诗人所处朝代的信息,提供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南宋后期,国家衰亡已无可挽回,这让许多爱国诗人伤痛之极。诗人登高远望,昔日大宋的江山都已沦丧,痛苦得不忍心再看,以致希望有高山挡住视线。这种想看又不忍看的矛盾心理,将诗人因国家败亡而生的无尽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作者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字。

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做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需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

五、注意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含义也具有了稳定性

常见意象一般都具有约定性的含义。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含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含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六、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七、注意识别比喻中的“暗喻”与“借喻”

暗喻与明喻不同,其表现形式是比与被比的对象之间没有比喻词,而是用“是”、“为”、“当”、“化”等词连接。如《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以“磐石”和“蒲苇”作比,表达一种对爱情的坚贞之心。借喻,根本不露比喻痕迹,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或者没有连接词。譬如“花间鼻祖”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描写一位贵妇迟起床后,梳妆打扮时的娇懒神态,辞藻浓艳绮丽,用比处的形象生动。鬓如云舒,腮似雪白,眉若蛾秀,面象花美,贵妇懒起梳妆的形象通过比喻,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山中留客张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山居 诗意 孤寂 理想 坚守

朱英诞的《山居》,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孤独者在旷野中望着远山,漠然地行走着,在与蜂衙对视的片刻中感受到一阵孤寂。走入山中,看到桃花斜出,可是却寻访不到仙人的影子,桃花散发出的清幽香气打湿了孤独者的衣襟。夜幕降临的雨夜中,孤独者听窗外山果的坠落声,遂引起他片片情思。在如此冷寂而又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孤独者想起了青色莲,纵使飘泊寂寞,但应有一种超脱的、不倦的、坚持理想的澄明之心。朱英诞的诗歌《山居》,在延续古典韵味与探求现代性的同时凸显出的是诗意的孤寂中对于理想的坚守。

一.意象孕育下的诗境

清代的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这就涉及到意象在中国传统诗人诗文中的重要地位,而现代诗中也承继着古代的很多意象,只是在运用古典意象时往往其中孕育新的情绪。

意象作为诗歌的元素,是体现着诗歌生命的基本结构的内核和功能单位。①所以不管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意象都契合着物象和心灵之间的某种隐秘的转化。尤其是对于现代诗歌,意象诗学更是高度地将诗人的生命感悟和艺术技巧融合到一起,让人在“美”中品读诗人的哲思。但是“无论意象结构的关系多么复杂,意象之间必须有它一以贯之的内在意脉的联系,意象的共同旨趣在统一浑融的意境营造。”②所以意境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艺术最高的审美理想,它与一种生命意识密切相关。因此,赏析《山居》的一个突破口即是意象以及由意象感知意境,进而穿透诗人的内心世界。

《山居》中意象丰富,整体上营造了一种诗意的孤寂之境。

诗第一节中的意象“青天”、“旷野”给人一种孤独空寂的感觉,奠定了诗的情感基调,随后就出现了“孤独者”的形象,望着远山走着,面对蜂衙停留的片刻,是诗人之思。李白在“独酌”中叩问苍天大地,在花间月下的醉影里,找到自己心灵的安栖之地,而孤独者则是“独立”于旷野,在静待中体味心灵的孤独,一如李白“独坐敬亭山”时的感受。“像雪一样”中的“雪”虽为主观臆想的意象,但显出一种冰冷孤寂的意境,把孤独者那种内心漠然的感觉渲染了出来,暗合了诗人的心境。

第二节描写到了山中的桃花斜出,“桃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传统意象,有春天、美人、爱情、仙隐、悲情、等意蕴。在此我们可以从虚实两方面来理解,一则指明了时节,另外就是蕴含有一种仙隐的情趣,也正暗合了下句“仙人为什么舍此而去呢?”疑问中有反问,蕴含着一种遗憾,哀叹如此之美景却空幽无人。同时一枝桃花斜出在竹梢之外,化用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抒发的情愫不一样,但是那种景色的别致性却是油然而生,孤寂中充满了诗意。“暗香在有无之间打湿了我,如沾衣的密雨,如李花初开”则更具有一种诗意之美。“暗香”不禁会让人想到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和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虽为咏梅,但桃花也如此,清香飘散,具有清幽香逸的风姿,一种诗意的灵动画面首先就会映入读者的脑海中。这里的“密雨”、“李花”都是想象性的意象,“沾衣的密雨”化用张旭《山中留客》中的“纵使晴明无雨色,如云深处衣沾衣”,空山幽谷,云封雾锁,水气朦胧,花叶露浓,即使天气晴朗,也不免站湿衣服,李花初开悄无声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进入创作境界,在特定审美对象的刺激下,种种不同的感官印象,往往经过内在心理或注意力的转换,不断射向心灵的接受机制。这时,在心灵的光屏上便会出现奇妙的现象。”③诗人运用具象的情景用通感的写法把有无之间沁人的香气赋予了动态之美,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

第三节中写到了岑寂的雨夜,听窗外山果的坠落声的,更是一种诗意的孤寂。“夜”本来就是中国文人笔下常见的审美意象,与“孤独”相通,它在人的视觉中呈现着一个巨大的深不可测的虚空, 在精神上则表现出某种无形的威压,它的安谧常常使人因寄所托,放浪形骸。而“雨”也是惹闲愁的意象,是复杂心境的渲染,“雨生而愁生,雨生而愁涨”。在李商隐笔下雨的朦胧、雨的冷景都融铸了他多愁善感的内心世界,所以两种意象的融合下的“雨夜”则更让“我”凝神静思,听着山果的坠落声陷入复杂的情感之中,同时“山果“之声配以听觉,与之前的嗅觉、触觉融合起来活跃了整个画面。

总体上前三个诗节,从悬崖间的青天到旷野、远山、桃花、雨夜、山果等,可以看到诗人笔下的意象具有跳跃性,任意的想象切断时空的整体性,违背了物理的时空逻辑,但是内在的诗意审美的逻辑仍是有序而稳定的,整体呈献给人的画面具有孤寂的诗意之美,也暗合了诗人内心的一种诗意的孤寂之感。同时诗节在人称上也存在变化,孤独者(他)——我——你,诗人让人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其实细细品味他们都是一个“我”这个孤独者的集合体,呈现出一种自语体的形式。同时在第三诗节中的疑问句,“仙人为什么舍此而去呢?”“它们仍有着青色的璀璨的背景吗?”穿插在诗句之中,用以表现诗人与自我、与内心的对话。

二.“青色”烘托下的诗心

除了意象与形式上的呈现,色彩的运用也衬托了诗歌的意境与诗人的心境,也化合入了诗歌的生命之中。诗人笔下的青色亦是一种高贵的单纯,和墨一样,既蕴含着丰富的色感,又表现出视觉上的纯净。此诗的主色调就是青色,诗中有三处写到了青,“青天”、“青色”、“青色莲”,其中青色是诗人在雨夜对于坠落山果璀璨背景的遐想,也是诗人对于理想信念的一种哲思。这些青色一方面具有渲染诗境的作用,它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冷寂之感;另一方面也暗合了诗人的心境。《释名·释采帛》解释“青”曰:青,生也。象物生时色。道家之推崇青色,主要在于其主虚静,青色与人类生存环境中的自然山水、天地河海的青调形成契合,有助于道家妙悟万物之美、大道之真,达到一种心境合一的虚静恬淡境界。同时佛教也推崇青色,常用青莲来形容佛的眼睛,其主要原因和道家是相似的,即青色有助于心境的静默。所以这个从古典和传统中走出来的“青”能表达人澄静的心灵体验和体合万物的生命和谐。这也是诗人在如此孤寂的心境之中仍能够体验万物,冥思人生而坚持自我理想信念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情感的张力

孙书文在界定张力这一由物理学转来的文学批评范畴时说: “凡当至少两种似乎不相容的文学元素构成新的统一体时,各方并不消除对立关系,且在对立状态中互相抗衡、冲击、比较、衬映,使读者的思维不断在各极中往返、游移,在多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立体感受。”④对于最情感化的诗歌,情感的张力总是凸显于文本之中,两种不相容的情感共同构成诗歌的统一体,在对立状态中互相撞击、较量并糅合,最终依靠诗意主旨强劲的一方,实现诗旨的真正意图。

诗人在《山居》中营造的诗境是寂美的,但是意象是充满古典诗意的,呈现出一种清冷但是诗意盎然的山居画面,这是在形象层面的一种诗意的冲突引起的一种张力。而诗中存在的一种深层次的张力,即情感的张力则表现为诗意孤寂冲撞中激起的另一种充分体现诗人心境的开阔与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守的力量,这是旨向诗人最终情思之力。其中这种张力最初在“青”色彩的调和中让人感受到,这已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有所论述。而最终的呈现在于最后一诗节中。

“你可是任意的仰望或俯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是一种体察万物与穿透世俗的眼界,这正是和看山的眼睛相媲,“山”可以理解为诗人坚持的一种理想信念,这样与第一节中“孤独者走着望着远山”构成了对应,形成了一种回环的结构。并且人在孤寂中应该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还需要永远放在别处不倦游的心,如天一样阔达。最后的一句赞美“啊美丽的青色莲!”更让人感受到诗人之心如“青莲”般的澄净,能够在冷寂的困顿的人生之路中仍旧保持心灵的高洁,追求理想。这种情感的张力圆融浑然地构成了此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编)[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3]王泽龙.论中国现代意象诗学的发生[J].人文杂志2008(4).

[4]王泽龙.论中国现代诗歌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意象艺术[J].社会科学研究,2005(3).

[5]宋凤娣.青色与中国传统民族审美心理[J].山东大学学报,2001(1).

[6]王丽梅.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色彩观[J].文艺研究,2007(1).

[7]鲍昌宝.论现代诗学视域中的“意境”与“意象”[J].名作欣赏,2011(19).

[8]李凯.中国古典诗学在现代诗学中的传承和变异[J].文学评论,2005(1).

注 释

①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

②王泽龙.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略论[J].文学评论,2005,(3)

③姜耕玉.论诗歌中的联觉意象

相关期刊更多

美术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创造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美与时代(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