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命周期理论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盈利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此差异导致企业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方式选择上做出不同的决策。
(一)起步期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方式选择处于起步期阶段的企业由于消费者和市场对于企业的认知度较低,企业尚未形成良好的品牌核心与信誉,导致企业在此阶段处于相对不利的竞争地位,一方面为维持企业的经营需大量的资金,另为在未来确立较为有利的竞争地位,需在构建厂房、购置设备、开拓市场等方面进行较大规模的投资,这都需要企业大量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和消费者对企业认知度较低,导致企业所面对的需求增长较为缓慢,同时企业在和上下游厂商竞争时处于较为不利的竞争地位,导致此阶段企业经营资产的规模较大,而经营负债的规模较小,为维持较大规模的经营资产,需企业大量资金投入,而经营负债的较小规模说明企业在此阶段较少占用上下游厂商无成本资金,进而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紧张。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企业在此阶段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通过盈余管理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企业经营效益较好,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较为有利的信息,进而吸收投资者增加对企业的投入。因此此阶段企业盈余管理主要是传递利好信息,向资本市场传递企业经营效益较好的信号,从而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此阶段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是提前确认收入、延迟确认费用及扩大费用资本化的范围等。提前确认收入即把尚未实现的收入通过提前开具销售发票、收款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时以及提供的劳务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即予以确认;延迟确认费用即将本属于本期的费用不在本期确认或不在本期全部确认、本属于本期的一次性费用作为待摊费用分批确认;扩大费用资本化即把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予以资本化,从而扩大了费用资本化的范围,人为增加了企业的资产,减少了当期的费用,进而增加了当期的利润。
(二)成长期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方式选择进入成长期的企业由于消费者的需求迅速扩大,行业内部厂商数量的增加及总供给的增长落后于需求增长的速度,行业内部大多数厂商都可实现较快增长,原有厂商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逐渐确立了较为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但为满足进一步扩大的市场需求,厂商需进一步增加经营资金的投放,为扩大经营规模,投资活动亦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此阶段企业经营亏损逐渐收窄,并逐渐转为盈利;由于企业逐渐确立了较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因此经营资产虽增加速度较快,但已落后于经营负债的增长速度,表明企业在此阶段已大大增加对上下游厂商无成本资金的使用,导致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大大增加,并快于现金流出增长的速度,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在此阶段逐渐由负值转为正值。基于成长阶段的特点,企业在此阶段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维持利润的平稳增长,增加外源融资。具体方式选择上往往通过增加债务资金的筹集或寻求上市来解决投入资金不足问题。由于企业在此阶段已逐渐确立了较为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因此通过负债方式筹集资金变得相对容易了,因此此阶段企业盈余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盈余管理向债权人传递企业经营效益较好、竞争实力较强的信息,从而进一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利用负债资金为所有者创造更多收益;另外在此阶段企业在权益资金筹集上大多采用争取上市及配股增发的方式,由于我国《证券法》对企业上市及配股增发都有严格的限制,企业达不到连续盈利等要求是不能上市及配股增发的,因此企业为实现上市及配股增发的目的,便产生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另由于此阶段企业利润增长较快,企业就有了在利润较高年份储备利润,即所谓的“甜饼盒储备”,而在利润较低年份将储备的利润释放,以平滑利润。此阶段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通过关联交易、提前或延后确认费用、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等进行盈余管理。
(三)成熟期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方式选择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对内投资已基本完成,并形成较为明显的规模效应,企业竞争地位进一步强化,经营活动带来较为丰厚的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也维持在较高的正值。由于此阶段企业能更充分的利用上下游厂商的无成本的资金,导致此阶段企业经营资产的规模进一步缩小,经营负债的规模进一步加大,加之长期资产等非经营性项目摊销的影响,导致在此阶段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在规模上超过企业的利润,企业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均处于最佳状态。企业长期资产的规模相对稳定,对内投资逐渐下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开始超过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企业开始更多的寻求对外投资的机会。此阶段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考虑是尽可能调低当期利润,以减轻税负压力,逃避政府监管。另企业往往在此阶段把当期部分超高利润隐藏起来,待利润降低时将隐藏的甜饼盒储备释放出来,以实现平滑利润的目的,坚定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此阶段盈余管理在方式选择上更多的采用提前确认费用、通过关联交易、改变折旧摊销政策等对利润进行调解。(四)衰退期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方式选择衰退期企业的市场迅速缩小,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发生改变,竞争对手推出了更好的产品来迎合消费者变化了的需求。企业的利润开始下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也掉头下行。一些企业开始转让、变卖厂房设备或转变发展战略,开发新产品、新市场等多元化经营。此阶段经营不善的企业往往面临退市的威胁。此阶段企业为走出困境,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更加明显。企业为避免退市的威胁,往往采取措施调高利润。此时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选择一般有两个方向:调增盈余与调减盈余。调减盈余即是企业通过提前计提各项费用,进行费用的“大洗澡”,为未来扭亏为盈奠定基础。同时通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处理,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
二、结论
1990年,C.K•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标志着能力理论进入了核心能力这个更高的研究层次。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陈元山)。至今为止,在核心能力上形成了多种流派。他们分别从企业资源视角、基础论视角、知识创造与积累视角、企业家人力资本视角、个人能力转化视角、企业创新视角、价值创造视角、系统整合视角、亚核心能力视角等多角度提出核心能力理论。虽然各种流派存在较大的分歧,但是对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的基本前提有着一致的理解:即顾客价值。企业通过向顾客提供某种独特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其他利益,使顾客获得卓越的价值,进而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认为竞争优势是依赖企业的核心能力创造某种独特的顾客价值的利益。
顾客价值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立足点。核心能力也是创造新顾客价值的基础(陈元山)。而品类生命周期的研究对于企业的现实意义就是尽可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为该大类产品创造更高的利润总和。显然这不是一个单一地通过产品制造技术的改良与完善,或与市场需求更紧密地对接就可以完成的。它更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转型升级的概念(因为基本技术和工艺路线的改变意味着进入一个新产品大类的循环即新产业,这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其背后涉及到企业多种核心能力的塑造。而以何种视角思考这个多种核心能力十分重要。本文认为基于顾客价值展开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对企业达成产品利润总和的提高更有实际意义。
顾客价值(customervalue,CV)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顾客价值是企业真正站在顾客的角度上来看待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巴赫(Rei-denbach)等人认为顾客价值可以用顾客的效用与所付出价格的比来表示,即顾客价值CV=效用/价格,或者CV=顾客所获得的收益/顾客获得收益所付出的价格;科特勒(Kotler)是从顾客让渡价值和顾客满意的角度来阐述顾客价值的,他认为,顾客将从那些他们认为能提供最高让渡价值的公司那里购买商品。其中,顾客让渡价值是指总顾客价值(TR)与总顾客成本(TC)之差,即CV=TR-TC;而总顾客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总顾客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泽瑟•摩尔(Zaithaml)则认为,顾客价值实际上就是顾客感知价值,即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评价。还有学者认为顾客价值是一种感觉差距(PerceptionGap),即产品的设计价值(DesignValue,Vd)与顾客的期望价值(ExpectedValue)之差,即CV=Vd-Ve,如果Vd>Ve,则顾客获得的是正价值,反之获得的则是负价值。虽然这些定义在表面上有些差异,但是没有本质的冲突,顾客价值的核心就是感知利得(PerceivedBenefits)与感知利失(PerceivedSacrifices)之间的权衡。感知利得包括物态因素、服务因素、以及与产品使用相关的技术支持等质量要素;感知利失则包括顾客在购买时所付出的成本,如购买价格、获取成本、交通、安装、定单处理、维修以及失灵或表现不佳的风险等(童煜、甘碧群)。以顾客价值为视角,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各个流派进行分析研究,笔者发现真理总是相对的。每个理论的提出各有其背景条件,往往都是为解决产品生命周期某个阶段企业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因此我们在分析企业核心能力时,不能简单地搬用某一个视角的能力说,而是采用以产品生命周期为时间轴,综合分析各学派的理论适应的条件得出企业在产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二、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需要的企业核心能力(以手机产品为例)
以顾客价值角度去审视一个在技术和工艺上与其他产品或前代产品有根本差异的产品生命周期,首先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对应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导入期和成长期,顾客关注的核心价值就是该产品的性价比。顾客重视的是产品的物质性的功能质量和成本付出。第二阶段对应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和衰落期,顾客重视的是高度成熟的产品的性价比基础上的精神附加值。前阶段可以称为产品能力建设阶段,后阶段可以称为品牌能力建设阶段。将上述两大阶段进一步解剖,对应于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可以看到不同阶段所需要的企业核心能力的差异,以及品类、品牌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如图:每个阶段的具体特征如下:
(一)产品生命周期前期———导入阶段———产品能力建立期主要集中在探索顾客价值,用现实的产品和服务转化顾客价值。了解顾客的需要、欲望,将其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并找到企业的资源、能力与其相匹配的地方。其对应的企业核心能力主要是:资源获得能力、市场洞察的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新产品的技术实现能力。对应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主要是资源论和个人能力论。市场洞察能力在产业发展的早期,取决于企业决策人的市场敏感度、信息的获得力。需要企业决策人的风险意识,需要企业创业者的魄力和耐力,以及产品的创新能力。因为此期没有对手,大家的能力都在培养中。因此创业者能否围绕着新产品组织资源是基础,个人能力是关键(如乔布斯创造智能手机)。而一个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一般到前一代产品发展的中晚期,企业就需要开始培育新产品的开发战略管理能力。因为此期市场上满足这类需求的产品已经存在,找到一个换代型产品,需要多方面的论证。因此需要围绕着宏观环境因素、行业与竞争环境的因素、企业内部技能等各个要素进行全面地梳理分析,确认企业所选择的新产品是可行的,其市场风险是企业可以承担的。而另一方面,当企业决定上这样一个新产品后,企业在产品的技术实现上又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来保证它。苹果手机在研发阶段如果没有乔布斯是不可想象的。而乔布斯的成功与他在智能化方面的技术资源获得能力和通讯技术资源方面的能力占有是分不开的。
(二)产品生命周期成长阶段———产品能力发展期,基于品质保证的品牌能力萌芽期此期市场已经接受新产品,需求被激发。但顾客集中关注的是产品性价比。由于过高的感知成本导致大多数非创新型顾客的难以接受,此期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降低产品的支付成本的能力是企业竞争能力培育的核心。顾客价值的管理需要调动起更多的要素。如降低货币支付成本,通过安装维修服务、订单交货速度的改进等降低顾客感知利失。另一方面,提高产品的品质管理能力,使产品更精致,更接近需求,同时通过工艺管理技术的改进进一步提高量产的能力,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与此相匹配企业的能力更强调是生产管理的能力,效率改进的能力。将每一步技术和工艺上的突破沉淀下来,成为企业的共有资产的这种知识管理能力越来越重要。而规模的扩大是降低成本的最直接的手段。因此在营销上,体察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丰富扩展产品面,进行渗透性定价,密集型分销,强化消费者对本品牌的认知以刺激对本品牌产品的购买是基于顾客价值基础上的主要手段。这些手段需要企业不仅将核心能力的锻造放在生产、工艺改进环节,更应该关注基于产品层面上的营销推广,将简单的交易能力提升为营销能力。但此时期的营销是大量化营销,追求市场份额的扩大是其核心特征。将该产品所需要的能力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模式是产品成长阶段后期特别所要追求的。三星智能手机的成功就是成长阶段的突出范例。三星抓住了智能手机在产业成长期,市场需求迅速扩大,顾客价值主要是获得性价比更高的手机的特点,利用产业的前后向一体化资源和能力,努力提高产品性能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同时丰富产品线,满足不同层次的顾客需求,使顾客感知利得更高,因此被市场热捧,销量超过智能手机的原创者———苹果。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也是品牌能力的萌芽阶段。随着市场的成长,市场开始分化,部分顾客追求更能体现身份地位,需要更好的品质保证。品牌的作用开始出现。但此期品牌更多地表现为品质保证能力,而不是品类的代表。这与这个阶段的顾客价值是相吻合的。
(三)成熟阶段———产品能力巅峰期,基于品类差异的品牌能力成长期成熟阶段,与成长期以量的扩大(扩大市场面、扩大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为核心的企业能力培养模式不同的是,企业需要在企业经营的各个层面上进行能力的提升。主要通过管理的升级获得效益,管理创新是这阶段的主题。企业不能简单地依靠既往的生产质量控制能力来赢得竞争,而必须获得学习力,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此时以知识管理创新积累为视角展开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就十分重要。但现实中大部分企业却沿着成长期培养起来的核心能力继续前行,不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因此当企业将成长期能力模式推进到极致时,必然带来了该能力的僵化,并阻碍着新能力的形成。以通讯手机为例。波导手机的衰败显然与成长期产品性价比能力和建立在品质保证基础上的品牌力有关。波导在成长期阶段靠大量的广告和规模化的分销带来市场份额的大幅度攀升,连续五年成为中国手机销售冠军。但波导没有适时的将能力转化,没有按照产品成熟期所需要的能力结构进行转型,所以很快地被诺基亚打败了。这种新能力是什么呢?我们仍然以顾客价值为视角思考这个能力。由于这阶段顾客需求进一步提升,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仅仅体现在产品物质层面上的感知价值和感知成本了。因为所有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把通过产品来表达的顾客价值做到了极致。人们开始需要精神价值。需要得到除了产品的各种物质元素表达之外的价值。如更好的服务,更人性化的表现,更加注重顾客感受顾客体验的营销过程;不仅需要建立与产品之间的交换关系,需要厂家提供以产品为中心的各种保障,更需要建立与品牌的联系,将物质关系上升到情感关系……,而这些就是品牌价值的本质所在。而这些要素的获得恰恰是企业早期基于产品的物质性的生产力所缺少的,也是他们不熟悉的领域。此阶段企业的核心能力培育其实不仅仅是管理,更是一种组织创新、个人能力创新、文化的创新。与此前基于技术层面上的创新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创新甚至是革命性的。因为习惯于用财务视角衡量一切支出或者投资收益的企业知识系统和文化,无法科学地量化地评估无形资产的投入。将通过严苛的管理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投资到不可捉摸的品牌价值的创造上,无论是对企业家还是对该系统的元老(个人),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意识形态的差异决定了成长期阶段建功树业的元老在适应新时期能力结构的不适应,因此获取新的人力资源,改变现有的人力资源机构是这个时期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此时期的品牌建设有着与成长期不同的特点。成长期的品牌主要表现为品质的保证特点,往往依靠历史积累的声名获得品牌价值。但产业成熟期,基础产品的品质保证能力企业间已高度趋同,品牌不能依托老品类的品质能力,因此迫使企业寻求差异化品类,通过品类的不同建立品牌的差异化。此时与多品类相关的多品牌战略往往成为企业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主要手段。诺基亚正是根据细分市场的差异性不断地推出新品类,用副品牌方式不断强化产品的差异性而在通讯手机成长期产品的成熟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股利分配是指企业定期向股东分派股利,是企业利润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向投资者传递企业信息,另一方面是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的结果。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考虑股利分配政策时,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并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相关因素与市场的反应,使公司的收益分配最优化。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由于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差异,使得管理当局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侧重点不同,要区别对待。对内由于企业资源、能力、竞争力等因素的不同,对外由于一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经营环境的差异,使得公司制定的股利分配都有所区别。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的股利政策制定是否存在影响,以及从当前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实例中寻找股利分配与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联系。
二、理论概述
(一)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源于针对产品。对于某个产品而言,就是从开始进入市场到结束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但之后生命周期理论广泛应用于到各种领域,伊查克.爱迪斯从企业整体的高度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企业生命周期大致也可以分为进入、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经营风险、资本结构、财务状况、现金流等方面的不同。
如图1所示,进入期企业的规模较小,结构相对简单。产品是否被既定客户接受,投入能否得到产出,较大的未知数使得经营风险最大,经营现金净流量通常为负。步入成长期,当初的未知一般得到了答复,企业的产品销售迅速增加,经营现金净流量为正,经营风险开始降低,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地位。成熟期的企业运营已经稳定,销售额很大而且也相对稳定,利润合理,这时企业的风险再次降低,现金流较为充裕。但是,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和替代产品的涌入,企业的销售额会逐步不可逆转地下降,当无法再经营下去时,企业可能不复存在或是并入其他企业。
(二)上市公司常见股利分配政策 上市公司常见的股利分配方式大致有四种,分别是固定股利支付率、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固定或递增的股利和剩余股利政策。每种分配方式各有优缺点,但是分配方式之间不存在好坏优劣,只有适当与不适当。选择何种分配方式取决于企业的特定情况,好的股利分配方式符合企业战略的发展需要,推动企业正向前进,比如当企业面临资金难题,由于其稳定渐增的股利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因此股票能顺利发行,资金问题迎刃而解。相反,若选择了不适当的分配方式,那么股利分配所传递出的信息就与管理当局意图背道而驰,增加了企业发展的阻力。
股利分配方式的选择从微观上看主要是股东、债权人以及管理当局三方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股东希望有高额的投资回报,越稳健的股东越希望股利能尽早发放。而债权人靠收取利息获得收益,因此希望公司少分配股利,多留存收益,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以满足其收获本利的需要。管理当局则是希望自身的报酬与价值最大化,得到股东的认可,相比高额的股票筹集成本,管理层更愿意运用留存收益,因此从其自身角度出发,他们更倾向于低股利支付。
三、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与股利分配政策选择的关系
很多文献都阐述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与股利分配的选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为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不同,资本结构不同,能容忍的风险也各有高低。不同的股利分配方式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最优的股利分配方式应该是最适宜的,能使企业价值实现的同时面临的风险最低。
(一)生命周期与股利选择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在进入阶段,一般都是经营风险最高,而也是财务风险最低的时期。此时受到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各方利益的协调磨合,经营大多处于亏损,此时企业会严格控制成本,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这样处于亏损的企业不分配股利,即使是有盈利的企业也会保留利润,用来取代高额的风险资本。因此,起步期的企业一般不会考虑股利分配。
成长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增长迅猛,资金需求大。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流如果需要在投资于企业,这就意味着很少对外分配。但是大量的资金需求无法单纯依靠经营获得,最好的办法是公开发行股票,向社会集资。为了吸引投资者,企业可以以股利的形式向外传递信心,但又不能支付过高的股利。因此,这个阶段的最优的方式就是低股利政策。
当企业进入成熟期就意味着这个企业已经稳定,企业在成长阶段的投资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经营成果,累计的留存利润也较大。这时,如果没有特别的投资意向,企业一般会把利润分配给股东,当做先前对股东承担高经营风险的一种补偿。因此,在这个期间,股利支付率会偏高。
如果企业不好好利用成熟期的优势,没有做好筹划,那么企业会很快进入衰退阶段,这时的企业显得有些无奈。消极的市场前景让投资者失去了信心,他们最希望的是原来投入的能尽量拿回,而企业也是在亏损中挣扎,没有好的投资机会,也没有注入新的资金,企业面临主要的风险是经济状况还允许生存多久。因此,衰退期的企业会趋向股利的全部分配。本文把(二)基于理论分析提出假设 根据理论分析,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与股利分配之间似乎存在着联系。进入阶段资金需求大,经营起步尚未稳定,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股利分配,因此这里提出:
假设1:进入期,资金需求大,股利零分配
成长期增长迅猛,资金需求大。向外分配股利一方面是对投资者的回报,另一方面是向外传递良好信息,为扩大筹资做好准备,因此这个阶段的最优的方式就是低股利政策。这里提出:
假设2:成长期,资金需求大,吸引投资者,股利低分配
成熟期意味着企业已经稳定,如果没有特别的投资意向,企业一般会把利润分配给股东,当做先前对股东承担的高经营风险的一种补偿。因此,在这个期间,股利支付率会偏高。这里提出:
假设3:成熟期,用于回馈,股利高分配
悲观的市场前景会让投资者失去了信心,他们最希望的是原来投入的能尽量拿回,把损失减至最低,因此,衰退期的企业会趋向股利的全部分配。这里提出:
假设4:衰退期,面临退出临界点,股利全分配
(三) 上市公司近三年财务数据整理 本文数据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中选取同为制造业的474家上市公司作为总体,随机抽选50家上市公司,分析2009年~2011年的总资产、净利润、总资产增长率以及净利润增长率,根据生命周期各阶段呈现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在50家上市公司中挑选出15家上市公司作为详细研究对象。表1是随机抽取的50家公司的数据从而得出的2010年、2011年的增长率,目的是寻找有代表性的处于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的公司。
(1)代表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选取。当净利润同为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总资产相应也平均过两位数增长,排除净利润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也排除当净利润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总资产有萎缩的情况,权衡各种因素,本文有针对性的选取了以下5家上市公司代表成长阶段,分别是: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2)代表成熟阶段的上市公司选取。当净利润均平稳较低增长时,且总资产增长规模与净利润的增长呈现一致性,排除增长率过高增长以及有明显下降的情况,考虑其他非数据因素,如行业地位、发展前景等,本文选取了代表成熟期的5家上市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3)代表衰退阶段的上市公司选取。在考虑企业是否处于衰退期时,本文侧重于总资产规模的萎缩,暂时的净利润减少并不能代表企业处于衰退,排除净利润减少时总资产增加的情况,并且综合其他方面筛选出5家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分别是: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博信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济南轻骑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和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四)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数据分析 筛选出的15家上市公司,用于研究不同企业相同阶段的股利分配情况;从衰退期的5家上市公司中选取一家公司作为同一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股利分配情况的研究对象。由于进入阶段的企业考虑到无法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上获得,默认理论分析中的描述(即支持假设1),下面进行两种情况的分析。
(五)数据总结 通过上述数据整理,关于股利分配的数据整理如下:
进入期:无相关数据;
成长期:零股利,固定股利(偏低)、低正常股利、剩余股利;
成熟期:零股利,固定股利(偏低)、固定支付率、低正常股利、剩余股利;
衰退期:零股利、固定股利(偏低)、固定支付率(偏低);
不难发现,数据中显示的成长期股利分配都普遍偏低,甚至出现零支付的情况,这与假设2基本一致;而成熟期的低股利支付与假设中的高支付不一致;衰退期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出低分配的状况,这与假设4中的股利全分配截然相反。因此从数据中得出初步结论是:支持假设2,不支持假设3、4。
从统计的数据显示出我国上市公司至少是制造业现阶段在股利分配政策上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
第一,支付率过低,多数企业重筹资轻回报,企业社会责任不强。截至2010年8月3日,在1898家上市公司中,有618家上市公司连续3年未分红,其中某公司更是连续11年未分红。2009年国内上市公司的平均股利支付率为22.38%,仅为国际水平的一半。在上述研究的15家上市公司中就有6家实行零股利,超过一半的企业股利支付过低。这一方面牺牲了小股东的利益,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实际是满足了大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是反映了证券市场缺乏严格的监督现状。
每股收益平稳增长,但是股利支付波动多大,从一般的角度,波动太大不利于稳定股价,不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但是从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角度出发,在公司持久盈利能力没有多大变化时,采用波动较大的股利,利用股利信息传递的功能,误导投资者特别是小股东产生某种错觉,最终影响决策的合理性。
(六)与假设不同的原因分析 具体如下:
(1)成熟期的企业股利低分配的原因分析。主要包括:
第一,良好的投资机会与有利的外部环境。成熟期的企业步入了平稳运营的轨道,但是成熟期获得的巨额正现金流和积累的竞争优势会渐渐消失,为了避免优势变劣势,减缓进入衰退期的步伐,企业会开拓新的增长点,比如利用行业景气创立新业务;通过与国外优秀企业战略联盟,引进先进技术;紧随国际大趋势,发展节能环保项目。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企业会选择以牺牲投资者的短期利益来获得长期利益
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前,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惟一不同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由于限制了股权的转让,使得这部分资本成本很低,因为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法人股股东承担的风险小,因此成本较低。但是随着股权分置改革,企业所有股份都能自由流通买卖,这样就提高了企业承担的风险,为了降低风险,企业选择留存利润作为筹资渠道,实行低股利支付。
(2)衰退期的企业股利零分配的原因分析。具体如下:
第一,弥补亏损前不进行股利分配。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在弥补了以前年度亏损之后,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之后有剩余的,才能用于分配。衰退期的企业连续多年的经营亏损无法支付股利。
第二,寻找投资机会。虽然进入衰退期的企业有些无奈,如果企业放任不管,就会面临退出。但是多数企业更愿意争取“最后的希望”,实现低谷反弹。有限的现金流应该用于最适当的地方,因此,减少股利支出也是一种途径。
四、结论
在我国,股利分配方式的选择与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没有特定对应的股利分配政策。这对一些依靠股利回报的投资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投资成熟的企业,不一定就很有很高的股利回报,依靠这种方式获得的收益很有限。被投资企业处于衰退期也不一定会很快获得股利回报。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论可能存在以下局限性:只详细的研究了15只股票,样本量过少;由于进入阶段数据无法获得,本文默认了理论分析中的观点,缺乏数据支持;主要依靠最近3年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来划分企业的 不同阶段过于简单,忽视了其他因素的考虑;对股利政策类型的确定融入了主观考虑,何为低股利政策的确定是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仅考虑生命周期理论中最简单的形式,而上市公司的发展要复杂的多;关于上交所的财务数据截止至2012年4月30日,之后发生的差错调整变更未进行处理;本文的研究样本是474家同为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得出的结论局限于制造业,无法引申到其他行业。
参考文献:
[1]周豪、吴昊旻:《成长性、冲突与公司财务政策》,《会计研究》2011年第8期。
[2]景卓、严明珠、郑慧莲、许静静:《为什么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会计研究》2011年第1期。
[3]庞宇翔、于笑坤:《上市公司股份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2003年第6期。
[4]沈艺峰、醋卫华、李培功:《增持股份:财务动机还是政治动机?》,《会计研究》2011年第1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 全生命周期 造价管理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造价管理模式,在国内外建设工程中已有所应用,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然而,无论是我军建设工程管理实践还是理论研究工作,都很少涉及到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内容。加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既可以为现代营房造价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也可以为有关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理论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中国建筑行业将建设工程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决策期、实施期和使用期,其中,决策期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实施期包括设计工作、建设准备、建设及竣工验收等。
根据中国建筑行业对建设工程生命周期的划分,可以把现代营房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决策期、实施期、使用期。其中,决策期包括规划立项、报批建设地点和规模、编报设计任务书等三个阶段;实施期包括编报设计文件、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使用期 包括运转(营)维护及报废拆除等两个阶段。
(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经过英、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界的长期研究和探索,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关于其定义和核心思想的表述,学术界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形式。笔者根据有关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核心思想的阐述,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定义为:综合考虑各因素影响和各阶段造价比较,最终实现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包括决策期、实施期和使用期)造价最小化的指导思想和实用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综述
上世纪70年代末,英、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界提出:造价管理不仅包括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等阶段,还包括项目竣工后的使用维护阶段。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推广,最终形成了以实现建设工程生命期总造价最小化为目标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 关于国外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是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完善期等三个时期。1974年到1977年: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概念和思想的萌芽期。1974年6月A.Gcordon 发表的《3L概念的经济学》和1977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发表的《全生命周期造价分析—建筑师指南》是早期使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概念的重要代表作,其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77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形成期。这一时期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有《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一个能够使用的范例》、《建筑师全生命周期造价核算与初略设计手册》、《建筑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指南》等行业专著和指南,这些文献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完善期。这一阶段,模型化和数字化开始应用到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来,并且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管理支持系统和仿真系统进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有He Zhi的《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的仿真分析》,其深入探讨了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确定项目运营维护费用的方法。
二是现阶段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重点。随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国外对其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造价管理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首先是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研究。一般来说,建设工程的生命期较长,受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这对造价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Monammed Kishk与A.AL-Hajj共同提出的LCC(Life cycle Costing)框架,该框架利用统计学、模糊集合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提高LCC作为一个决策制定工具的质量。其次是实际应用领域方面的研究。如美国交通部对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进行了科学、全面、详细地分析,为其他建设工程应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及方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再次是全生命周期造价计算软件的研究。随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深入发展,出现了许多相关的软件系统,如NIST的BLCC5.0和世界银行的HDM4等。 最后是全生命周期造价与环境影响集成的研究。由于建设工程具有能源消耗较大、运转维护费用较高的特点,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经济成本与环境成本集成正成为国外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者的研究重点、热点和难点。
(二)国内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综述
长期以来,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实际中,主要采用的是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模式,因而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比较少。
主要著作有:知名学者戚安邦的《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该书在对当今世界主要造价管理理论流派进行介绍的同时引入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著名学者刘伊生的《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在介绍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发展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咨询队伍的建议。军事经济学院周述发 教授在其著作《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描述和定义。该书中有关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核心思想的阐述,是目前国内有关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主要论文有:白冰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工程造价粗糙集估算方法研究》从粗糙集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造价投资估算方法,该文是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利用数学模型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进行模型化分析的文章,对提高投资估算精确度和完善我国工程造价估算数学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任德瑜等的学术论文《浅议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从我国现行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内涵、意义,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几个关键阶段的造价管理等方面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进行了简要探讨。韩倩倩的学术论文《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分析:
一个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理论框架》从市场视角、生产者视角和用户视角构建了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框架体系,并提出了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成本控制的措施。任国强、尹贻林的学术论文《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从现行造价管理模式的弊端、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优越性、意识形态、利益格局、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证明我国已经具备了采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的条件。
(三)军队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军队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还比较少,还停留在以全过程造价管理为主的研究中。可以查阅到的有李松林的博士学位论文《大型军事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研究》,其用一个完整的章节重点阐述了大型军事工程项目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投资控制,详细地介绍了大型军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投资控制措施和模型方法。
相比而言,国外关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比较多,也比较深入和完善,而国内关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则显得逊色许多,尤其是关于军队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更少。随着军队对“生态营区”、“节能营区”建设的日益重视和“现代营房”重大战略的提出,如何在军队营房工程建设中实现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少、环境保护好、总成本费用低的目标,成为了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要在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用新理论、新方法解决现代营房建设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 华志武.电力工程造价的全生命周期造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08:5.
[2] 马勇.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及其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5.
关键词: 家庭生命周期 老年家庭 套型
中图分类号:TS976.34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family life cycle theory, starting from the real state of living in city families.The author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families called United Family . living behavior ,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f use dwelling houses will be recorded, and reviewing elderly family as the main object of this study. The author analysis of the population of United Family in the family life cycle and compar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with their children . Discussing how to make the houses adapt to family life cycle .Finally, to meet the needs of families living change, with the flexible and adaptable of the Taoxing, Especially for the elderly families.
Keywords: The family life cycleElderly familyDwelling size
“家庭生命周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发展出来的概念,用来描述家庭的结构组成以及行为的改变。该理念提供的是了解家庭发展脉络的线索,由这一个脉络设计者可以了解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家庭对住宅选择上的不同需求。本文以家庭中子女成长变化为依据,将生命周期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新婚期,育儿期,教育期,空巢期,解体期。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将家庭作为研究单位,重点关注老年家庭的居住需求。通过研究家庭人口复合阶段居住者的生活实态,将每个人和相应的家庭对应,从普遍性出发,探讨适应家庭生命周期发展进程中人口复合阶段老年家庭的住宅套型设计,这对探讨实现家庭各成员平等共享的居住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
家庭从组合到解体一般为30至60年,经历形成、发育、分化和消亡的过程。从夫妻结婚到子女离家,再到家人的来来往往、进进出出中,家庭人口数和家庭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其中以形成人口复合家庭为突出的特征。
图1人口复合家庭生命阶段(局部)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1.人口复合家庭的分析
(1)形成
人口复合家庭一般由老年家庭和子女家庭组成,老年家庭处于家庭生命周期的空巢期,此时子女已经成熟,成家立业,并有了后代,搬出去住或仍与父母居住,家庭人口为2-6人。
(2)特征
a.多元化、流动性、相互独立、代际亲密。
人口复合家庭中人员进进出出,家庭的构成处于动态变化,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另外,家庭人员的构成也不是一陈不变的,无论是代际构成还是家庭关系都是多元化的组合。“可分可合”、“分而不离”形象说明了此类家庭代际关系既紧密联系,又可相互独立。
b.代际矛盾突出。几代人之间特别是子女与父母的矛盾,在同居共饮的家庭,显得更加明显。家庭代际矛盾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两代人思维方式和观念上的差异。例如,价值观念、消费观念。
两代人对第三代的养育观念不同。
两代人因文化水平各方面修养的不同而造成的个人喜好、品味的不同。
2.人口复合家庭中老年家庭的分析
(1)生理、心理、精神诉求、社会特征的转变。
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步衰退,由完全可以独立进入需要他人的帮助直至需要他人的护理的阶段;心理表现出孤独感和衰老感,自信心减弱,依赖性加强,缺乏安全感,猜疑心加重。
(2)老年人行为特征、行为习惯相对稳定。
老年人已经不再像青年人那样寻求刺激与挑战,转而要求早起早睡,安静睡眠环境;与子女家庭的互动增强;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包括阅读、书法绘画等。另外,年龄的增大,他们外出时间减少,社会交往减少。
(3)居住需求分析
从生活中可以看到老人家庭介入子代家庭,对住房最明显的需求表现在居住功能空间的数量上,其次是表现在对空间多功能用途的需求上,例如卧室兼具起居室,阳台兼具起居室、起居室兼具儿童游乐区。除此之外,希望有个南向的卧室 ,拥有良好的采光,并且面积宽裕,能兼具一定的起居功能;拥有自己独立的卫生间,能够坐浴,干湿分区,自然通风采光;拥有更多的储藏空间;增大厨房面积。
3.人口复合家庭其他家庭成员的分析
基于人口复合的家庭背景,我们在讨论老年人的需求和住宅设计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家庭成员的情况。
子代家庭在居住方面和老人家庭和对卧室的功能、位置、朝向均有同等要求,青年夫妇的卧室还需要容纳一张婴儿床和安全的游戏空间,当自己的孩子进入家庭生命周期的教育期时希望给孩子提供一间独立安静的卧室,供学习和就寝,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也希望得到更多的储藏空间,更大的卧室。
4.人口复合家庭的居住矛盾
(1)复合的家庭,单一的空间。
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家庭成员的生活行为呈现出多样化,住宅不同空间的功能由单一变为复合。但是现实往往不甚乐观。例如,长久以来,市面上倡导的“大厅小卧”并不能满足人口复合这种类型家庭的居住需求,卧室的就寝功能被过分强调,而没有留出其他功能发展的可能性。复合的需求对应定义单一的空间,矛盾就此产生。
(2)两个家庭,一种套型。
目前,市面上的三室甚至是四室的住宅没有将“两个家庭”的概念在设计中体现,老年家庭的居住需求和对住宅设计细节的要求与青年人完全不同,多一间房并不一定能住得下多一个的老年家庭。
5.适应人口复合家庭结构老年人居住的套型
在提出了居住需求与矛盾之后,怎样才能解决这种家庭的居住矛盾呢?
从实际使用上我们可以看到,三居室能满足基本需求,四居室是舒适性需求,套型面积应在在120―140左右。
另外,“一户两家,套内可分”对于代际众多的家庭来说有利于在创造和谐生活环境的同时保证个体的私密性,可根据家庭结构变化为各代际划分不同区域,面积较大的套型单元可考虑划分成两个相连或相邻的套型,满足多代居住的需求。
改造时相邻套型可通过挪动门的位置,拆除非承重墙体等较为简单易行的方式达到套型组合的目的。当老年人亡故之后,年轻人将原有住宅卖掉或者全部自用,这就要求一些空间具有改造和扩大的可能性;当住宅面积相对较大时,可将单套住宅有改造成两套标准住宅。
总之,在今后住宅设计中应该针对用户群体做更细致的需求分析,关爱老年人的居住空间设计,让他们无论是自己独居,去专门机构还是和子女合居都能有高质量的居住品质。
参考文献
【1】王晓瑜.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的室内可成长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13-14.
【2】刘艳彬.中国家庭生命周期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